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DOC)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DOC)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DOC)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DOC)

云南开放大学

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是基础会计学的后续课程,但是有别于基础会计,它力求从理论上对会计实践作出解释,从会计方法上结合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加以阐述。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对经济活动中会计事项判断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会计事项要素的确认、根据会计要素的特点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方法进行会计要素的计量、按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记录、按会计信息编报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会计核算及处理的能力,并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是在开设了《基础会计》的基础上,为专业学习而进一步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在这之后又将开设《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因此本门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承上启下的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主要对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及核算提供了确认的条件及标准,为企业分岗位会计工作的核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对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具体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价值计量,会计核算的方法,建立会计职业技能的基本理念,培养严密的会计处理及信息形成思维能力,并运用会计处理方法解决实际会计事项的训练。

2.,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上,能灵活地根据企业的特点,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信息。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应使用真实经济业务的分析处理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按照本课程的性质,确定“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

“了解”:对相关知识点和概念做到知道,认识,能在以后的使用中快速查阅到。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知识点、概念综合分析、计算、以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及学分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选择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尚林主编《财务会计》

2、本课程网上资源为本校网上学习系统

三、教学环节

根据开放教学的特点,本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自学与面授配以作业和考试来完成。前期通过学生利用教材和学校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并完成作业,然后根据面授时间安排进行重难点的讲授及答疑,最后通过考试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8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总论

(一)教学内容

1、财务会计的涵义和目标

2、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3、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4、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会计规范体系

重点: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难点:会计规范体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财务会计的涵义和目标,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三)教学建议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重点讲授,通过会计等式解释会计恒等关系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核算一般原则可通过复习回忆基础会计对应部分的内容

3、对现代会计体系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部分进行对比教授

4、财务会计规范体系部分内容可结合会计信息形成的个阶段进行讲授

二、货币资金

(一)教学内容

1、货币资金概述

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内容,货币资金管理与核算的意义,货币资金的控制

2、现金的核算

现金的管理,现金收付的核算,现金清查的核算

3、银行存款的核算

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结算业务,银行存款的核算,银行存款的核对

4、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重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难点:现金管理制度,支付结算制度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现金开支范围,现金管理制度,掌握现金的日常核算和现金清查

2、了解企业银行账户的管理规定,掌握银行存款的核算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3、了解票据的构成及各种票据结算的相关规定,熟悉其他结算方式的特点

4、掌握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

(三)教学建议

1、现金日常业务核算及现金清查联系基础会计的知识点复习即可,对现金管理制度应予以细讲

2、银行存款的核算也是结合基础会计知识点完成

3、银行结算支付制度应详细讲解各结算制度的特点,运用

4、其他货币资金应注意核算的范围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教学内容

1、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述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分类

2、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的概念、分类及其计价,应收票据的核算方法★

3、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的概念和意义,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

4、预付账款的核算

预付账款的概念,预付账款的核算方法

5、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其他应收款的概念和内容,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方法

6、坏账损失的核算★

坏账损失的确认,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核算,票据贴现额、坏账准备的计算及核算

难点:票据的贴现,坏账准备的计提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内容,理解应收款的概念,掌握应收账款的核算

2、熟悉应收票据的内容,分类,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票据贴现的计算和核算

3、明确坏账及坏账损失的概念、坏账准备的意义,提取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三)教学建议

1、主要介绍应收款项价值的确定,特别是再有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条件下的确认

2、把握应收票据的形成是居于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条件下,注重应收票据不同分类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贴现的原因,贴现额的计算及贴现的会计处理

3、对坏账产生的原因要明确,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要讲透,通过举例完成坏账损失的核算

四、金融资产

(一)教学内容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4、金融资产减值的核算

重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持有、处置的核算

难点: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折溢价的摊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二)教学要求

1、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及构成,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定及处置的核算

2、明确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的内容特点,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折溢价摊销的方法,掌握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3、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的会计处理。

(三)教学建议

1、对金融资产的概念及构成进行简要介绍;重点把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特点

2、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取得计量,持有及处置核算可通过实际案例来讲授

3、持有至到期投资要把握该项投资的特点,取得入账价值的确定,持有期间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可以不要求掌握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价、核算可以对比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讲授

5、金融资产减值应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核算上的区别

五、存货

(一)教学内容

1、存货概述

存货的概念,存货的确认,存货的分类

2、存货的计价★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的期末计价

3、原材料的核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4、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包装物的核算

5、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委托加工物资的内容,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方法

6、产成品的核算

产成品核算的内容,产成品的核算方法

7、存货清查的核算

存货清查的意义,存货清查的方法,存货清查结果的核算

重点:原材料发出计价的方法,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物的五五摊销法,委托加工物资增值税与消费税的核算处理,存货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的核算

难点: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差异率的计算,“五五”摊销法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资增值税与消费税的核算处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存货的分类,理解存货的概念和存货确认

2、掌握存货入账价值的确认,掌握存货发出计价的主要方法及其运用,理解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及存货减值的账务处理

3、理解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主要账户的设置及内容,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4、理解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主要账户的设置及内容,掌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5、了解出租、出借包装物的基本账务处理,理解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核算内容,掌握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6、了解委托加工物资和产成品核算的内容及其基本账务处理;理解存货清查的方法和核算

(三)教学建议

1、通过实例,讲解不同结算方式下存货入账价值的确认,一般纳税企业与小规模纳税企业存货入账价值的区别

2、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下,“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的特点要特别关注

3、周转材料核算中要明确包装物的用途,以确定其不同的核算处理

4、“五五”摊销法注意方法的特点可通过举例加以阐述

5、委托加工物资扣缴的增值税与消费税应结合回收后的用途分别进行核算

六、长期股权投资

(一)教学内容

1、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户设置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企业合并的类型及判断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概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重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

难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在取得价值计量、持有期间的账务处理(二)教学要求

1、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和分类

2、长期股权投资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关系界定,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关系

3、掌握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投资收益确定和投资收回的具体操作

4、掌握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及计量,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对长期

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影响及投资收回的核算

5、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期末减值的核算

(三)教学建议

1、明确长期股权投资下的四种形式

2、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入账价值的确认结合取得实质加以介绍,本部分可根据情况不做重点

3、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成本使用的范围与权益法区别,对成本法核算可结合例题完成从取得,持有到处置的核算,应注意在持有期间从被投资方分得现金股利对投资成本调正的核算

4、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实现收益或权益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部分通过案例介绍

5、长期股权投资期末减值的核算可略讲

七、固定资产

(一)教学内容

1、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的概念、特征及确认,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的计价

2、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接受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而取得的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取得的明细分类核算

3、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意义,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方法

5、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固定资产无偿调出的核算

6、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方法

7、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固定资产清查的涵义,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核算

重点:固定资产取得、持有期间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与核算

难点: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

1、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理解固定资产的特征和确认,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和入账价值的确定

2、掌握固定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3、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4、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5、掌握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减值的含义及账务处理;掌握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三)教学建议

1、对固定资产的特点及分类作一般的讲述,重点对不同取得形式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进行确认

2、对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举例和联系要求学生掌握

3、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区别改良型还是维护型分别确认为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可运用举例让学生进行区别划分

4、固定资产减值和清理核算作一般介绍

八、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教学内容

1、无形资产的核算

无形资产概述,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

2、其他资产的核算

其他资产的概述,其他资产的核算方法

重点:无形资产取得的计价、核算,无形资产持有期间的摊销条件及方式,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

难点:自创研发无形资产的核算,摊销的条件及摊销方法,无形资产转让的核算(二)教学要求

1、了解无形资产的内容,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分类和确认

2、掌握无形资产入账价值和摊销期限的确定,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处置的账务处理

3、了解无形资产减值的含义、确认及账务处理

4、理解长期待摊费用的含义和内容,掌握主要长期待摊费用的基本账务处理

1、在讲授中对自创无形资产在研发期间研发支出中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与费用化的部分应加以区别

2、对可进行摊销的无形资产要特别关注,摊销方法的介绍可通过举例来完成

3、无形资产的处置应区别转让使用权与转让所有权两部分并采用不同账户核算的原因

4、无形资产减值部分可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自学即可

5、长期待摊费用介绍应突出核算的方位,核算方法一般介绍

九、负债

(一)教学内容

1、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的核算,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和预收账款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应付股利的核算

2、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的核算,应付债券的核算,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重点: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应交税费的核算内容及核算处理

难点: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应交税费账户下核算的各税种的具体核算,应付债券溢折价的摊销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负债的概念、内容和分类,理解负债的特点及计价

2、掌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

3、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4、了解应交税金的内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主要税金的确认及账务处理

5、掌握长期借款取得、计息、偿还及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

6、了解应付债券发行方式、发行价格及影响因素,理解溢折价发行债券的主要账务处理,掌握面值发行、计息、偿还及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

(三)教学建议

1、对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在将手中可直接举例来完成

2、在应付职工薪酬的讲授中,根据“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进行核算,重视工资、福利部分核算上的区别,重点介绍非货币型福利的核算方法

3、应交税费内容较多,可选择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块重点介绍,其他税种的介绍只

需在纳税义务产生时是否通过“应交税费”和应由“管理费用”承担的税款进行讲授即可

4、长期借款核算应注意借款利息的归属,同短期借款结合起来进行介绍

5、应付债券部份的讲授可做了解,不要求掌握

十、所有者权益

(一)教学内容

1、所有者权益概述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2、实收资本的核算

实收资本的概念,实收资本的核算方法

3、资本公积的核算★

资本公积的概述,资本公积的核算方法

4、留存收益的核算

留存收益的组成及其用途,留存收益的核算方法

重点:投入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构成及核算,盈余公积的核算

难点:资本公积的形成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所有者权益的内容,理解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2、了解投入资本的方式和计价,理解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基本账务处理,掌握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3、理解资本公积的内容,掌握资本公积的形成及账务处理

4、理解盈余公积的来源、内容及用途,掌握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账务处理

(三)教学建议

1、注意区别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2、实收资本的核算以接受投资方式的不同举例介绍,资本公积介绍可结合前面几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式的学习,总结资本公积的取得形式

3、盈余公积的核算要求关注提取的比例,用途

十一、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教学内容

1、收入的核算

收入的有关概念,收入的分类,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主营业务收入核算,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2、费用的核算★

费用的概念,生产成本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

3、利润的核算

利润的概念及组成,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补贴收入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本年利润的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分配的概述,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

重点:不同结算方式下,收入取得的核算,一般费用发生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

难点:委托代销形式下的会计核算,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核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收入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内容、确认及主要账务处理,理解收入的内容与分类,理解劳务收入的内容、确认及主要账务处理

2、理解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退回的会计处理,掌握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及主要账务处理

3、了解费用的概念和分类,了解生产成本的含义、内容及形成的基本账务处理,理解费用的特点,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

4、了解所得税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础上的确定,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的区别

5、掌握利润的概念、构成内容及形成的账务处理,掌握利润分配的内容、程序及主要账务处理,掌握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的结构及相互联系

(三)教学建议

1、收入实现的条件是收入得以确认的标准,应掌握,可通过详细介绍准则条款和举例进行

2、在现金折扣与销售退回时会计核算上的区别应讲明原因

3、委托代销两种方式下的核算可通过讲授与课堂练习来巩固

4、生产成本核算可简要介绍,期间费用与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可通过练习加强

5、所得税费用部分难度较大,可做一般介绍,但原理应讲清楚

6、利润的介绍可结合损益类账户的结转来进行,可将账结法与表结法进行分别的介绍

十二、财务会计报告

(一)教学内容

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

2、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资产负债表的格式,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

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利润表,利润分配表

4、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概述,现金流量表的分类,现金流量表的格式,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5、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概述,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财务情况说明书

6、资产负债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述,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

重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及报表结构,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难点: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及报表编制,会计报表附注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编制要求,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及分类

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理解利润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4、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理解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5、理解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建议

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特别对资产负债表中一些特殊报表项目要懂得如何计算,可结合课堂教授与课后练习完成

2、利润表的编制可结合账结法与表结法来完成利润表的编制,要求学生对此表编制要熟练

3、现金流量表只讲概念,报表构成内容,具体的编制只需讲有代表性的项目即可,不作为重点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报表附注仅作一般介绍

十三、债务重组

(一)教学内容

1、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条件及重组方式

债务重组概念、条件,债务重组方式

2、债务重组会计核算

以资产偿还债务的核算★,债转股的核算,修改债务条件的核算,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偿债的核算

重点:债务重租各种方式下的会计核算

难点:以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核算及差异分析

(二)教学要求

1、明确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条件

2、熟悉债务重组的方式

3、掌握债务重组中以资产抵债、债务转为权益、修改债务条件方式不同的会计核算

4、熟悉组合方式进行的债务重组

(三)教学建议

1、现金抵债的债务重组较为简单,,只需将差额形成并归属的账户进行讲授即可

2、非现金资产抵债的债务重组会产生两个差异,即: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债务金额的差异,两个差异性质不同,应作分别的处理

3、债转股的债务重组中股票的市价与股票面值的差异处理要提示学生注意

十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教学内容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非货币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以公允价值确认)

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3、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以账面价值确认)

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

重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换入资产计价的确认,掌握具有商业实质与非商业实质性交换的会计处理特点及方法运用

难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换入资产计价的确认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非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区别

2、掌握非货币交换的资产换入计价的确认

3、掌握实质性与非实质性交换的会计处理特点及方法运用

(三)教学建议

1、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应要讲透

2、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价值应明确,可结合案例介绍,同时辅于作业来完成

3、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价值,讲授与作业共同完成

注:★部分为重点掌握部分

六、参考教材

主教材:

财务会计.刘尚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5-20,第三版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参考书:

1、中级财务会计.杨有红欧阳爱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 第二版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最新】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课程编号: 学分:5 学时:80(其中:讲课学时:50 实验实习学时:30) 先修课程: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教材:《财务管理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安排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开设,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等课程为基础,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以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基本财务管理能力为基本目标,努力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素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 2、知识 (1)系统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职能、环境、原则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课程、学科、工作等多个方面对财务管理有一贯全面的认识,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详细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问题,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原理、风险计量原理资金成本计算原理。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方法论的角度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3)重点讲述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的有关问题,包括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的基本问题、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预算的编制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各种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并体会其在财务管理全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4)重点讲述资金筹集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筹集管理的基本问题、权益资金的筹集、借入资金的筹集、资金成本与筹资决策、筹资成本与资本结构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与掌握筹资成本分析、筹资风险分析以及筹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确定的理论与方法; (5)重点讲述资金投放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投放管理的基本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与掌握投资成本分析、投资收益分析、投资风险分析以及投资决策的理论与方法; (6)重点讲述资金营运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营运管理的基本问题、流动资产管理、固

《投资与理财》课程标准

《投资与理财》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是根据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要求设置的,本课程基于理财规划师岗位需求而开发,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金融机构不断推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理财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策略。在金融机构中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需求为中心”顾问式服务模式的转型中,其理财规划能力将决定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按照理财规划真实工作流程设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起到提升作用,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另外,理财规划是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轻松持有该证书,达到“课证”融合的目的。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金融风险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常见的理财规划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理财观念,熟悉理财规划的基本操作规范,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营销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理财规划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上岗就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理财服务人员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本课程为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教学,达到“课证”融合多元化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 2、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开展理财规划的基础工作,如何管理个人或家庭的财务,了解投资规划、住房规划、教育金规划、保险规划、纳税规划、退休规划及遗产规划的程序;最终能够帮助客户进行理财规划,并选择和组合金融工具并以帮助客户进行管理,以实现一定的财务目标。 3、能力目标 能够按照客户的风险偏好和家庭财务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能够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能够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能够制定理财规划;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本课程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同有关法律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考虑,即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惯例,它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我们必须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第四、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并结合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强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后续课程为《国际金融》、《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掌握WTO的基本原则、反补贴反倾销协议,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 一、课程定位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在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中的“连锁经营”模块课程。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与采购和配送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该课程相关的前导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品类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原理》、《门店运作实务》,后续课程有:《连锁企业信息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完成由建立和管理连锁企业采购部门、编制连锁企业采购计划和预算、管理连锁企业供应商、考核评估连锁企业采购绩效、设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进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作业、配载商品及优化连锁企业配送线路、评价连锁企业配送绩效等八大板块项目构成的若干学习任务,掌握连锁企业采购和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适应连锁企业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㈠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本课程主要依据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的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设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分析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的工作过程、归纳学习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实现学习任务工作化和工作任务学习化,进而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 ㈡设计思路 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相关职业岗位对该课程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连锁企业采购和配送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够从事采购助理、采购员、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二、课程代码:03010157 三、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四、课程性质:职业技能核心课 五、计划学时:60学时 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 七、课程定位: 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12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18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核心学习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职业核心课程。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管理会计》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会计综合案例》等。 八、课程设计思路: 如何通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达到为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知识型、技能型等应用性人才,其课程设计很重要。 首先,根据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方法制定教学内容。 其次,根据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制定教学方法。由于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并且其管理方法比较灵,不同的企业、

公司理财课程标准 (2)

附件1: 《公司理财》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经济学 课程编号:06415129 课程名称:公司理财(Corporatefinance)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程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获利和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正确理财是关键。《公司理财》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系统介绍企业理财的知识与方法的课程。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要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经济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二)基本理念。公司理财学着重讲授公司理财的基本概念、理财活动的基本过程和项目投资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能。教学坚持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的宗旨,构建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对公司理财管理工作的市场需求、理财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公司理财管理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构建公司理财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突出公司理财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公司理财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财务管理的操作和技能的一系列训练,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熟悉理财管理工作的过程与内容,树立科学理财观念,掌握企业理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本课程为专业考试课,共48学时,学生的考核成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平时作业,学生出勤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既注重期末考试成绩,也注重平时作业和实训成绩。在考核成绩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附件3:课程标准模板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编写人:魏建钢审核人:***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 2010年 6月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主要是讲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贸易的经济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利益,了解国际贸易的各种经济效应、国际贸易政策的演进和国际贸易的国际协调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发展经济。 通过对外贸行业,特别是本地区中小外贸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的外贸业务及进出口跟单、外贸单证制作兼货代、报关报检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国际贸易》课程为会计专业构建以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进出口业务链为主线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进出口业务岗位为主的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的作用是: 《国际贸易》是会计专业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已超过70%,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显然,每个中国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时刻影响着我们经济生活的对外贸易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析有关社会经济现象。

本课程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分析研究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与国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对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目前运作机制以及影响国际贸易的相关因素和内外条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广大学生进一步学习涉外会计知识,同时也会该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的涉外性已不用置疑。该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学习会计其它课程的基础。其后续课程是《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电子商务》、《外贸会计》等。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为会计职业学生拓宽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为目的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与理念,《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坚持以国际贸易系统理论为基础,增加大量的合作交流成果,注重案例分析。强化技能训练,培养会计岗位职业的能力。 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包括三大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及其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部分是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政策;第三部分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世贸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内容。按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收集资料——课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知识需要和工作能力。 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为基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注重课前资料收集和课堂分析研究,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具体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案例剖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不断自我更新知识能力。 1-2-3课时安排说明 《国际贸易》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3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8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有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要求,明确职业岗位工作的努力方向;有助学生对企业从事国际贸易能力的分析,正确判断国际贸易形势,把握国际贸易动态;具备对国家宏观外贸政策措施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及政策措施调整的预见能力;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和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处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纠纷等相关贸易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 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提高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 作要求。 (4)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 (5)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主要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会计主要账户的结构和登记方法。 (2)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5)能根据有关账簿记录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素质目标 (1)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钻研业务、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2)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沟通的能力。 (3)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现代市场营销职能体系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 产与供应、创造市场要求和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五大职能,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离不开会计学,会计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市场营销服务,要参与营销活动的 每一环节,如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业务人员时时追踪市场的最新发现,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费用预算,事后还要及时根据企业实际完成的销售情况分析营销费用所带来的收益,及时了解收入与费用配比的情况,同时根据新的市场形式的发展和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费用预算,并据此对营销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正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为导向,建立在市场营销活动 对会计岗位能力的需求之上。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专业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本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根据非 会计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使学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会计学基础教学中要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途径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个人理财课程标准

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投资与理财专业《个人理财》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个人理财》是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操作使学生对投资方法和理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较好地掌握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和黄金等金融工具的投资交易程序和投资分析技巧提高学生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为以后从事证券投资实践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的投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学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一些专业投资工具所涵盖的业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常用知识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容。通过设计情景显现、仿真模拟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投资理财的基本职业能力。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教”、“学”、“做”相结合,以

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容,让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将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银行类理财产品、非银行类理财产品和个人理财规划任务环节为中心组织课程容,在对个人理财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银行助理理财规划师、理财经理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理财服务岗位为核心,以个人理财规划、咨询为主体,按照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特点,采用产品认知与规划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包括个人理财基本素质、银行理财、证券理财、保险理财、其他理财、家庭理财规划等六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一线理财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规、基本业务、基本操作要求来设计的。课程容突出对学生理财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以项目任务的完成为度,同时融合了相关职业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每个工作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按以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以当前个人理财市场的现实产品和业务要求为基准 按照各类的理财产品和理财规划的业务操作流程顺序 逐项学习各项理财产品和理财规划容,借助证券实验室和投资理财实训室的软硬件设备,通过设计市场调查、仿真规划、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来练习,结合真实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一线理财服务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校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采取校仿真模拟、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DOC)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 课程编码:406117 参考学时: 50学时,其中:实践课学时:20学时 课程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 编制人员:王磬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国际结算》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报关实务》、《进出口贸易综合实训》等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应职应岗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承载着学生对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课程的作用: 1.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学会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掌握从事外汇结算业务所必备的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和基础业务识,使其金融业务知识结构更为完备。 2.课程对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对职业的热爱和激情;培养职业习惯,提升就业素质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国际结算》是一门微观经济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同时由于国际结算是在两个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互相委托和办理的外汇业务,一切单据和凭证都要使用英文,教材和讲课中必须插入大量英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基础。本课程还专门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工具、手段等进行研究,是一门具有涉外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通过原理与案例的结合,很好的适应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高职学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和结算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 (二)课程设计思路: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结算工作活动为载体,将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和企业经济业务的操作实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大连电子学校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物流与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设计理念,我们确立《电子商务物流与实务》课程的设计思路:以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拓展,彻底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培育学生具备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6R职业素养,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6R(Right Product,Right Time,Right Quantity,Right Quality,Right Status,Right Place)要求是指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实现总成本最小。一流的员工来自一流的职业素养,我们重点培育学生具备物流管理6R服务规范的职业素养,处处以成本为核心做好物流管理,爱岗敬业,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自己赢得机会。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结合不同运输方式拓展情景教学的作用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运输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电子商务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英语的灵活应用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以后从事财务核算及投资分析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参考课时54课时;3 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建立三个层次,由学校、教师、学生分别在实施、教学、学习中进行选择。三个层次为: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考核以基本知识为主体。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5、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或“掌握”、“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或“掌握”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四)内容课程框架结构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知识教学目标 1、能正确应用《新会计准则》处理各项经济业务。 2、能办理日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并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能进行日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3、能填制和审核常用的银行结算凭证,能办理常用的几种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4、能说出常用的几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结算程序;能选择适当的银行结算方式为企业供、销部门办理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业务的款项结算。 5、能进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处理。 6、能登记总账和各种格式的明细账。 7、能填制各种纳税申报表,进行纳税申报。 8、能根据会计账簿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二)技能教学目标 1、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认知实习,即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在多媒体课件中将

最全《个人理财》课程标准

《个人理财》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课程代码开设时间学时/ 学分必修课金融证券60 4 编制人制定日期修订日期审定组( 人) 审定日 期胡晋铭2014.06 2014.06 商务教研室 2014.06 一、课程概述 《个人理财》是金融证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操作使学生对投资方法和理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较好地掌握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和黄金等金融工具的投资交易程序和投资分析技巧提高学生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 识为以后从事证券投资实践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的 投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学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 一些专业投资工具所涵盖的业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 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常用知识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景显现、仿真模拟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 学生初步具备投资理财的基本职业能力。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教”、“学”、“做”相结 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 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目标 学生通过对各类理财产品的市场调查、仿真式理财规划、理财营销的情景模拟和角色互 换训练等实训,了解主要的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财分析规划知识,能利用综合理财分析,进行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 投资规划、税收筹划、退休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及综合理财规划。培养学生的 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求索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格,为上岗就

国际结算双语课程标准--英文版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ilingualism) course standard First, summary of course It is the cor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major, based on the operating skills’cultivation about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combining theory with reality, emphasising on positional oper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about find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etc. Second, before and after courses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efore courses ar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bilingualism)、International business documents) , after courses are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comprehensive trading and Foreign trade correspondence. Third, the course content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仓储与配送管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为培养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人员所设置的具有实战性质的专业核心课,其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仓储与配送管理,了解完整的仓储与配送流程,学会对仓储与配送的业务流程操作以及管理,实现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岗位的对接。 二、课程目标 《仓储与配送管理》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完成本课程之时,掌握能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配送管理部门职业工作的专业能力---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地进行货物商品方面的收发货、出入库、集拼和分拨、盘点与保管、配送业务等工作。最终养成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

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部门职业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仓库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的作用,仓储在物流中的低位,理解仓储的功能; (2)了解仓库及其结构,掌握仓库的布局,了解仓库的基本设施,用途和适用原则;具有仓储经营的理念,掌握基本经 营方法,了解仓储可开发的经营项目; (3)了解仓储商务的内容,明确仓储上午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仓储的合同业务和当事人的责任划分,掌握仓单的签发、 功能及仓单业务; (4)掌握仓库保管的入库、理货、堆存、保管、出库、装卸搬运等整个作业过程,熟悉仓库保管的操作方法、作业要求、管理方式和要求,以及所需办理的手续; (5)了解仓储所能开展流通加工的项目,掌握库存的含义和分类,了解仓库的功能及库存合理化的内容,掌握库存控制 的方法,熟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6)了解商品养护的方法,了解仓储配送的安全问题,掌握仓储配送中商品的养护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7)掌握配送的基本概念及配送业务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低位,了解配送的要素和配送作业组织模式,能够对配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管理系)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编制时间:2013年9月1日 执笔人:沈旭霞教研室主任: 审核人:系(部)主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A0201215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授课学期 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2 学分 2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本门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后续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 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立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即依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从而确立学习领域,确立通过哪些项目和任务来完成这些学习领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国际结算课程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国际结算实务处理能力为主,面向的职业岗位为涉外银行以及外贸岗位,包括:基础岗位-涉外银行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发展岗位-外贸单证主管、外贸跟单主管等。本课程需要训练完成以上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处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技能,分别涉及认识国际结算工具的能力,熟悉掌握国际结算方式中的汇款、托收及信用证的操作能力,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能力,操作国际结算中的各种单据的能力,进而促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国际结算工作岗位提炼课程能力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通过若干项目、任务训练达成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国际结算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序号项目(模块)名称学时 1 国际结算面向的主要岗位及技能要求 2 2 结算方式18 3 进口履约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2 4 进口结算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4 5 出口履约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2 6 出口结算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4 合计32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国际结算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课内实践学时为0学时。

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配送管理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授课对象:物流专业 学分: 3.0 先修课:物流管理概论 学时: 72 后续课:供应链管理 制定人:苗壮制定时间:2011.5 二、课程性质 《配送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使学生熟练地运用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理论完成配送中心企业整个业务操作过程,达到我国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对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配送中心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课程符合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本课程的重点是配送中心的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备货管理、分拣管理、配送与流通加工、包装管理、存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送货管理、退货管理和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管理等操作。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的枢纽,也是流通领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设施之一。配送中心由于投资巨大,营运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其规划设计和管理系统动作的好坏对物流配送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配送中心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能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单处理、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的统一管理,并实施有效的运营。 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了仓库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配送作业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作业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 (一)课程性质 《配送作业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作业管理的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快速集货、拣选、配装、送货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购买的需求,为后续课程及顶岗实习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定位 配送作业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是继《现代物流管理》和《仓储作业管理》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并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使学生掌握配送环节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物资配送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配送管理的实践中去,以保证物资在配送中质量完整、数量无损,并且能把物质在恰当的时间送到恰当的地点。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前导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基础、现代物流管理、采购管理实务、仓储作业管理

后续课程: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 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项能力;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将与配送相关的七个教学模块结合在一起,形成《配送作业管理》课程。 因为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根据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七个模块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模块一;模块二到模块六;模块七形成三级纵向,模块二到模块六形成横向;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 (2)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实践活动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同时又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通过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由“职业技能”到“职业资格”再到“职业能力”的跨越。 (3)对学生能力进行整体考核 学生的考核以各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