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摘要:环境监测采用基于cc243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明显的优势。设

计的节点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并且支持自组网。本文对网络节点设计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阐述,设计一个小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通过上位机监测整个传感器网络区域内的各节点监测信息的实时变化。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cc2430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们生存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来治理环境。而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了解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取环境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感器无疑是获取环境信息的一种有效工具,它将可接受的外来信号转换成可供传输、测量或进行过程控制的信号源。目前传感器在我国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有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环境监测业务所需的数据通信量不大,对数据率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一个成本低、容易安装、配置灵活、具有移动功能的传感和控制网络。在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中,ZigBee 能更好适用于环境监测。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文献[1]:针对当前农业环境监测的需求,为精准农业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了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Networks,WSN)与GPRS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信息采集节点的自动部署、数据自组织传输,可以使人们实时、精确地获取作物环境信息,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光照强度等,可应用于温室、农田等区域,有助于农业部门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初步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文献[2]:为了满足矿井巷道环境多参数监测的需求,根据矿井巷道地形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可靠的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巷道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以CC2430为核心的传感器节点、以CC2430和MCP2515为核心的Sink

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和工作流程。通过在某煤矿大巷实验,测得了2.4 GHz频率在井下的传输特性,并确定在巷道中两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距离为15 m时,可实时、可靠的监测巷道的环境参数。

文献[3]:对ZigBee技术规范进行了概述,深刻剖析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对网络建立和设备加入等具体实现细节进行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解释了协议中的重要术语,并以微芯公司开发的ZigBee协议栈为例讲解了协议栈的详细开发流程,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实现远程用户以浏览Web页面的方式对家庭内部子节点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实验还验证了ZigBee技术应用于低速个域网具有低功耗、可扩展性以及较高的实用性等特点.

文献[4]:为了克服有线测控系统接线复杂和抗干扰性差的缺点,开发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由上位PC机、基于CC2430的中心控制节点和传感器节点以及传感器模块组成。在分析温室测控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了具有1个中心控制节点和6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度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电路。用c语言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CS一51 Evaluation环境下开发无线传感器节点程序。基于Visual C++6.0平台开发了上位机控制系统软件。将6个传感器节点均布在70 m×10 m温室中进行了试验,温度、湿度和光照度误差均在3%之内。

文献[5]: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待定位点发射红外信号和超声波信号到达各个参考节点的时间差计算出待定位点到达参考点的距离,再通过三点定位法计算出待定位点的坐标信息。文章介绍了ZigBee技术,TDOA定位原理,设计了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接收模块,并完成了相关的软件设计。

文献[6]:基于重金属环境污染难以监测的现实,作者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到重金属检测中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重金属测量生物传感器原理,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采集模块和路由策略进行了重点分析.

文献[7]:本文在分析比较了目前流行的几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基

础上,结合灭火救援工作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灭火救援工作面的网状拓扑结构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算法,并从路由建立、路由维护、路由恢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路由算法对其它具有ZigBee网状拓扑结构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8]:论述了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功率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协议。与传统功率测量系统相比,无线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表现为传感器数量可扩充,空间覆盖范围广,可用于测量移动尤其是旋转目标,以及便于携带和安装等特点。

文献[9]:该无线防盗系统直接用于需要重点监控、防止丢失的贵重设备。将含有Zigbee模块的子机粘贴在重要设备当中或者表面,当被监控设备被非法移动或者丢失时,监控座机将以多种形式向有关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从而确保了重要设备的安全,真正地实现了对重要设备的全天候、全空间、针对性强的监控和保护。

文献[10]:ZigBee主要支持三种拓扑结构:星形、树形和网格形。星形拓扑是由一个协调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组成的,协调节点位于网络的中心,负责发起建立和维护整个网络,其它的节点一般为RFD,分布在协调节点的覆盖范围内,直接与协调节点进行通信。星形网的控制和同步都比较简单,通常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的场合;网格拓扑一般由若干个FFD连接在一起组成骨干网,它们之间是完全的对等通信,每个节点都可以与通信范围内的其它节点通信,但它们中也有一个会被推荐为协调节点,骨干网中的节点还可以连接FFD或RFD组成以它为协调节点的子网。网格拓扑是一种高可靠性网络,具有自恢复能力,它可为传输的数据包提供多条路径,一旦一条路径出现故障,则存在另一条或多条路径可供选择,但正是由于两个节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它也是一种“高冗余”的网络;树形拓扑采用簇树路由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枝干末端的叶子节点一般为RFD。每个簇首向与它相连的叶子节点提供同步服务,这些簇首又受协调节点的控制,协调节点比网络中的其它簇首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树形拓扑的一个显著优点是网络覆盖范围较大,但随着覆盖范围的增大,信息的传输时延增大,而且同步复杂。

文献[11]:基于模式识别的网络安全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性:自适应能力、低成

本、高承载力和其自学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整体提高安全系统的性能。多元化静态分析和遗传算法是模式库建立的有效的段,可以保证模式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该模型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需要搜集大量的攻击行为特征,以保证模式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随着网络流量的飞速增长,算法的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以缩短系统的反应时间。

文献[12]: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功能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能耗来源进行了描述,为节点的动态能耗管理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际应用参考。在软件方面主要是建立合适的路由算法如成簇算法、谣传算法等等来减少节点传输处理的数据量已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在硬件方面主要是减少无线传感器各个单元的能耗。但是,要让传感器节点能够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时间,应该让每个节点能够自主地从周围获取所需能量,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等。这些都只是一些传统的获取能量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的能量往往很有限,同时还要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能够随时随刻随地的获取能量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难题的根本途径。而电磁波无处不在,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电磁能,利用太阳所辐射出来的光波——电磁波以无线的方式来获取能量。

文献[13]:该部分的文献侧重于信号的转换、处理、存储以及传输,它相当于我们人体的大脑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将模糊控制应用在智能传感器中就是以人的经验和知识为依据,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和控制经验来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同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并不是将所有的信号都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而是利用非条件反射机制直接处理了很多外界刺激。因此,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中可以利用非条件反射机制,将一些没有应用价值的信号直接摒弃掉,不再需要模数转换、处理、存储以及传输这部分信号。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能量,还可以调高智能传感器反应的速度。

文献[14]:为解决zigbee在火灾监测系统的应用问题,以CC2431芯片为核心器件,设计出一种能应用于火灾监测的带功放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介绍了火灾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说明了火灾传感器节点硬件的各部分组成及具体设计方案,给出相应的硬件测试结果,最后简述了软件设计流程。

文献[15]:本文针对传统抄表系统入户麻烦、费用过高、存在安全隐患等弊端的不足和困难,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低功耗、低成本无线抄表系统

的设计方法。本文涉及了基于AD7755电能芯片的无线电表,系统通过ZIGBEE CC2430芯片组成的抄表网络系统对于各个电表电量进行采集,再由基于ARM S3C2410构成的无线网关对所抄集数据进行汇总,数据经过打包等处理后经GPRS网络运输至远程控制中心,最终实现对电量的无线采集和控制。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本设计是通过根植于环境中的若干传感器节点模块将环境信息采集并以Zigbee无线技术发送到Zigbee网络中,协调器节点将接收的环境信息处理后通过RS-232发送至管理中心(即PC),以便给环境系统做决策参考,由此即实现了环境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鸥,张延军.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通信技术, 2009

[2] 张骏,向渝,汪文勇.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状态转换模型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 李铮,叶文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矿井巷道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2005

[4] 纪晴,张续伟,黄巾平.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J].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5] 江晓飞,王武.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J].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0

[6] 郭世富,马树元,吴平东,陈之龙.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远程家庭监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7] 郑娟毅. 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庭WSN及远程控制研究

[8] 黄文龙,徐道连,游颖敏,刘泽奎. 基于ZigBee和ARM的嵌入式智能家庭安防系统设计2009.2

[9] home automation comes of age Ravi Sharma, Director of Marketing Ember Corporation

[10] 刘中. 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选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1]Shuwen Guo, Harald Eriksen, Kimiko Childress, Anita Fink, Mary Hoffman. High temperature smart-cut SOI pressure senso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154 2009 [12] 刘超,胡卓. zigbee电能计量无线抄表系统设计太原理工大学测控技术研究所030024

[13]朱梅冬,郝丽鹏. 带功放的火灾监测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150001

[14] 马晓,谢东亮.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和显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00876

[15] 徐青香,于莉,洁高峰.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温室中的应用. 科技促进发展, 2008

智能照明zigbee联网解决方案

方案介绍 SHUNCOM zigbee智能照明解决方案结合TI CC2530高性能无线微控制器与智能家居zigbee网关,使得应用该技术的每一个灯都有其独立的MAC地址,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等控制终端实现对灯光的开关、分组、场景、策略等功能的控制。 方案特色 ?开发周期短,开发成本低。 ?安装方便:无须布线,安装时间与标准照明系统几乎相同。 ?每个灯都有其独立的MAC地址,可通过MAC地址进行监测和控制。 ?高度个性化的智能照明,在您需要的时间和场所打开或关闭灯光,选择适合自己的亮度。 ?节能、减少电费开支。 ?支持ZLL, ZHA协议,可与其他基于此协议的智能家居网关互联互通,如Amazon Echo Plus。

系统示意图 系统组成 由三部分组成,灯、网关和app。 1.灯部分 1)硬件部分

采用SHUNCOM SZ05-L-PRO-2模块,模块详细参数如下;其中天线可采用外置天线或内置板载天线。 指标名称技术参数 通信距离SZ05-L-PRO-2 (800 米) 无线频率 2.405 到2.480MHz 调制方式O-QPSK 无线信道16 个 信道检测CSMA/CA 通信协议支持Z LL, ZHA, ZigBee Pro 标准 IO 功能四路PWM输出,六路AD采样(两路复用) 网络拓扑MESH 单网容量65535 个节点 最大数据包82/帧, 发送模式广播或目标地址发送 串口速率9600 ~ 115200 输入电压DC3.3 接收灵敏度-95dbm±3dbm (带P A -106dbm±2dbm) 发射功率(SZ05-L-PRO-2)19dbm ; 平均电流(SZ05-L-PRO-2)34mA ; 峰值电流(SZ05-L-PRO-2)130mA ; 休眠电流 2.2~2.4uA 数据接口TTL 天线接口外置天线或内置天线,IPEX 天线 尺寸规格支持邮票孔贴片和直插 数据位8 停止位1,2 校验None, Even, Odd 加密方式支持AES 加密和CRC 校验 工作环境-40°C ~ 85°C 2)软件部分 SHUNCOM提供符合zigbee联盟标准的ZHA/ZLL通信协议,保证设备的互联互通。 2.网关部分

物联网简介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简介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摘要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给IT和通信带来了广阔的新市场。积极发展物联网技术,尽快扩展其应用领域,尽快使其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将具有重要意义。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与超大的网络容量,可以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品、家居与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由于其独有的特性,ZigBee无线技术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选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ZigBee协议标准采用开放系统接口(051)分层结构,其中物理层和媒体接入层由IEEE802.15.4工作小组制定,而网络层,安全层和应用框架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本文首先从概念、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包括无线传感网简介、ZigBee技术概述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组网技术。 关键词:物联网;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技术架构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M2M终端、传感器网关等,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类似。 感知层解决的是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它首先通过传感器、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数据,然后通过RFID、条码、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短距离传输技术传递数据。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用于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网络层包括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网络层解决的是传输和预处理感知层所获得数据的问题。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小型局域网等进行传输。特别是在三网融合后,有线电视网也能承担物联网网络层的功能,有利于物联网的加快推进。网络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长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结合行业需求,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

最新ZigBee无线智能照明解决方案-2014

最新Z i g B e e无线智能照明解决方案-2014

最新智能家居解决方案-2014 一.智能家居背景简介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经过多年的需求累积,目前通常把智能家居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技术,通过家庭信息管理平台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系统。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在一个家居中建立一个通讯网络,为家庭信息提供必要的通路,在家庭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硬件和执行机构,实现对所有家庭网络上的家电和设备的控制和监测。其次,它们都要通过一定的网络平台,构成与外界的通讯通道,以实现与家庭以外的世界沟通信息,满足远程控制、监测和交换信息的需求。最终达到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方便和绿色环保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家庭人口结构以及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家居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智能家居产品不仅要满足一些基本的需求,更要求智能家居系统在功能扩展、外延甚至服务方面能够做到简单、方便、安全。二.常用智能家居技术介绍及比较 虽然智能家居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市场需求也一直存在,但长期以来智能家居的发展由于受制于相关技术的突破,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普及。目前市场存在的智能家居技术介绍如下: 1.有线方式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显示

实验二ZigBee网络拓扑结构显示 【实验目的】 1、熟悉Qt编写程序的方法; 2、了解Qt显示ZigBee网络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 【实验设备】 1、装有RedHat AS5系统或装有RedHat AS5虚拟机的PC机一台; 2、物联网开发设计平台一套; 【实验要求】 使用Qt为ZigBee网络编写拓扑结构; 1、编程要求:使用提供的API函数编写应用程序; 2、实现功能:构建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3、实验现象:显示网络的拓扑结构; 【实验原理】 本实验箱针对Qt下,将服务程序的API做了一定的封装,并提供了非常方便使用的接口函数,可以让用户在Qt环境下绘制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这些函数都被封装在一个叫做TopologyWidget的类中,它们的详细介绍如下: 【函数原型】void TopologyWidget::SetTopologyArea(const QString &ip, QScrollArea *area); 【功能】设置用来显示拓扑图的滚动区域控件 【参数】ip: 运行服务程序的网关(计算机)的IP地址area: 用来显示拓扑图的滚动区域控件【返回值】无 【头文件】使用本函数需要包含"topologywidget.h" 【函数原型】void TopologyWidget::UpdateTopologyArea(QScrollArea *area); 【功能】立即刷新滚动区域控件中的拓扑图 【参数】area: 用来显示拓扑图的滚动区域控件 【返回值】无 【头文件】使用本函数需要包含"topologywidget.h"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首先在界面中放置一个,假设其名称为“scrollArea”,只需要在窗体的构造函数中,完成了setupUi的操作之后,调用TopologyWidget::SetTopologyArea函数即可使拓扑图显示在这个滚动区域中,参考下面的代码。 Widget::Widget(QWidget *parent) : QWidget(parent), ui(new Ui::Widget) { ui->setupUi(this); // 将界面中的scrollArea设置为用来显示拓扑图 TopologyWidget::SetTopologyArea("127.0.0.1", ui->scrollArea); } 【实验步骤】 1.双击打开桌面上的VMware Player。如图 2.1所示;

ZigBee无线传感网报告

无线传感网期末作业 ZigBee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学院: 姓名: 2015.01.01

ZigBee无线传感网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一、应用背景 智能家居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于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改造,采用计算机对大楼内的空调、电梯、照明灯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灯方面的信息服务。而后涌现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它的系统功能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电话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统软件配置等。 国内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产品十分繁多,由于入行门槛不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中国产生了数百个互不兼容的标准,直接导致了国内行业竞争激烈,标准不统一带来实际应用的的麻烦。而2005年以后,智能家居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差,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缺乏。不少媒体对智能家居提出了质疑,一般民众也逐渐丧失了信心。 但是智慧家居是今后家居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市场推广才刚刚开始,但行业的竞争已经很激烈,光是宁波就有不下5家企业专门从事这方面开发。面对中国庞大的需求市场,预计该行业将以年均19.8%的速率增长,在2015年产值达1240亿元。 二、技术分析 智能家居不同于数据通信网络,其要求低速率低成本的控制手段。其仅需要设备的互联和控制,故应该考虑以下特点: 1.低成本家庭控制网络中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家电和传感器终端节点,这种较大规模的网络需要一个低成本的节点组网技术。 2.标准化需要各个家居组成部件之间互相通信,标准化的工作非常重要。 3.跨平台使用环境是一个家居环境,整个系统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平。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基于技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一、智慧农业简介概述: 智慧农业从广义上讲包含了、、、等,智慧农业是将、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实现农业智能化决策、社会化服务、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互联网化营销等全程智能管理的高级农业阶段,是一种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业态,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而且能够彻底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慧农业系统技术特点: 智慧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监控功能系统、监测功能系统、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 (1)监控功能系统:根据无线网络获取的植物生长环境信息,如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其它参数也可以选配,如土壤中的PH值、电导率等等。信息收集、负责接收无线传感汇聚节点发来的数据、存储、显示和数据管理,实现所有基地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动态显示和分析处理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根据以上各类信息的反馈对农业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卷模、自动进行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自动控制。 (2)监测功能系统:在农业园区内实现自动信息检测与控制,通过配备无线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2007年01月06日星期六下午04:29 [来源:仪器仪表与传感器网] 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而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 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 Un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除了波士顿大学,该协会还包括BP、霍尼韦尔(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 L-3 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 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应用现状 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有待时日,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已经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 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比如,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曾经将32个小型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用来

ZigBee技术发展及其特点

第2章 ZigBee技术及协议分析 ZigBee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1[ 长期以来,低成本、短距离、低传输率、低功率的无线通讯市场一直存在着。蓝牙(Bluetooth)技术的出现曾让玩具制造商、家庭自动化控制以及工业控制等业界从业者兴奋不已,尽管蓝牙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是高昂的价格和其存在的技术缺陷严重影响了这些厂商的使用意愿。对于工业控制、家庭自动化控制等领域而言,蓝牙技术过于复杂、功耗过大、距离近、组网规模达不到应用要求等,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经过人们的努力,于2004年正式推出了ZigBee协议规范。 “HomeRF Lite” 2004年(又称ZigBee2004)诞生,它是ZigBee的第一个规范,这使得ZigBee有了自己的发展基本标准。但是由于推出仓促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2006年进行了标准的修订,推出了(又称ZigBee2006),但是该协议与是不兼容的。相较于做了很多修改,但是仍无法达到最初的设想,于是在2007年再次修订(称为ZigBee2007/PRO),能够兼容之前的ZigBee2006,并且加入了ZigBee PRO部分,此时ZigBee联盟更专注于以下三种应用类型的拓展:家庭自动化(HA)、建筑/商业大楼自动化(BA)以及先进抄表基础建设(AMI)。 随着ZigBee标准的完善以及各软件以及硬件厂商的不断努力,用于ZigBee开发的软硬件正趋于完善,ZigBee技术的实用化不断推进,其使用领域不断拓展。使ZigBee 技术在2004年就被列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广阔的十大高新技术之一。 ZigBee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短时延。通信时延以及休眠状态激活时延都很短,通常在15ms至30ms间。 (2)高可靠性。采用了CSMA/CA(碰撞避免)机制,而且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的时隙,从而避免了发送数据时可能出现的竞争和冲突;节点模块间有自动动态组网功能,信息在整个ZigBee网络中是通过自动路由方式传输的,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 (3)低数据率。数据传输率在10kb/s到250kb/s之间。 (4)低功耗。两节五号电池即可使用6个月至2年,免去了经常更换电池或者是充电的麻烦。 (5)低成本。ZigBee的低数据传输率,简单的协议,都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ZigBee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英文文献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I. ZIGBEE TECHNOLOGY Zigbee is a wireless standard based on IEEE802.15.4 that was developed to address the unique needs of most wireless sensing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is low cost, low power, a low data rate, highly reliable, highly secure wireless networking protocol targeted towards autom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applications. It’s depicts two key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wireless radio range and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wireless spectrum. Comparing to other wireless networking protocols such as Bluetooth, Wi-Fi, UWB and so on, shows excellent transmission ability in lower transmission rate and highly capacity of network. A. Zigbee Framework Framework is made up of a set of blocks called layers.Each layer performs a specific set of services for the layer above. As shown in Fig.1. The IEEE 802.15.4 standard defines the two lower layers: the physical (PHY) layer and th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The Alliance builds on this foundation by providing the network and security layer and the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layer. Fig.1 Framework The IEEE 802.15.4 has two PHY layers that operate in two separate frequency ranges: 868/915 MHz and 2.4GHz. Moreover, MAC sub-layer controls access to the radio channel using a CSMA-CA mechanism. Its responsibilities may also include transmitting beacon frames, synchronization, and providing a reliab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 Zigbee’s Topology The network layer supports star, tree, and mesh topologies, as shown in Fig.2. In a star topology, the network is controlled by one single device called coordinator. The coordinator

工业zigbee,解决方案

工业zigbee,解决方案 篇一:ZIGBEE无线智能家居最新解决方案-XX 无线智能家居系统最新解决方案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智能化系统概述 什么是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以及物联网技术于一体的安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安防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环境络监控系统等)通过互联网和ZIGBEE局域网络连接到一起。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而且还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宜人家庭生活空间;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网络、通信及控制技术管理家中设备。来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的功能:远程、场景、定时、联动 远程:移动终端(手机、平板)通过互联网把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在转发至网关,网关把互联网信号转换成ZIGBEE局域网信号在发送至对应的设备。只要终端有网络信号即可控制家中的任何设备。

场景:把多个设备添加到同一个触发键中。例如:回家之后需要开启灯光、空调、电视,关闭声光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等。智能家居终端软件可以提供同时一键操作以上所有设备的功能即场景功能。 定时:场景设置好,要执行必须手动触发,定时之后就可以根据具体设定的时间自动触发,定时的方式和手机设置闹铃的方式相同。 联动:智能家居有传感器、控制器、APP构成。通过APP 设置只要传感器检测到相关信号之后控制器能自动执行相应的动作即联动。 二、项目需求 系统概述 一个舒适的家居环境应该对家居的照明、电器、安防、环境、健康、综合服务系统,使用业主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拥有轻松的生活环境和惬意的生活氛围,让生活变得更舒心、放心、省心。 本项目将遵循业主需求,并依照南京物联对于智能家居设计的六大基本原则,即L、S、A、E、H、O对居家各个功能区域进行详细而有系统的分析设计。 L—照明控制系统;(调光灯、LED灯泡、白炽灯、、、) S—安防控制系统;(燃气探测、烟雾报警、门窗磁、、、)

zigbee的系统结构和组网方式

简介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ZigBee是建立在IEEE802.15.4标准之上,它确定了可以在不同制造商之间共享的应用纲要。IEEE802.15.4标准定义了ZigBee协议的PHY层和MAC层。PHY层规范确定了在2.4GHz(全球通用的ISM频段)以250kb/s的基准传输率工作的低功耗展频无线电以及另有一些以更低数据传输率工作的915MHz(北美的ISM频段)和868MHz(欧洲的ISM频段)的实体层规范。MAC层规范定义了在同一区域工作的多个IEEE802.15.4无线电信号如何共享空中通道。 为了促进ZigBee技术的发展,2001年8月成立了ZigBee联盟,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子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四大巨头共同宣布,它们将加入“ZigBee联盟”,目前该联盟已经有150多家成员,以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 正如前面所述,ZigBee不仅仅只是802.15.4的名字,IEEE802.15.4仅处理低级MAC层和PHY层协议,所以ZigBee联盟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还开发了安全层,以保证这种便携设备不会意外泄漏其标识。 ZigBee的组成和构网方式 1.FFD和RFD 利用zigbee技术组件的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是一种低速率的无线个人区域网(LR WPAN),这种低速率个人区域网的网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有限的功率和灵活的吞 吐量。 在一个LR WPAN网络中,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一种是具有完整功能的设备(FFD),另一种是简化功能的设备(RFD)。 在网络中,FFD通常有3中工作状态:(1)作为个人区域网络(PAN)的主协调器;(2) 作为一个普通协调器;(3)作为一个终端设备。FFD可以同时和多个RFD或其他FFD通信。 而RFD则只用一种工作状态即作为一个终端设备,并且一个RFD只能和一个FFD通信。2.ZigBee的体系结构 ZigBee体系结构主要有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网络/安全层以及应用框架层构成,如下图所示:

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教案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课程教案 专业物联网工程 课程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 讲授人姚建峰 2015 年 9月10日

(一) 课程名称: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 (二) 学时学分:周4学时,3学分 (三) 预修课程:电子线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四) 使用教材 ZigBee技术与实训教程――基于CC2530的无线传感网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五) 教学参考书(3本以上) 1、李文仲编著:《Zigbee2006无线网络与无线定位实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王小强编著:《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3、郭渊博编著:《Zigbee技术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演示,师生互动,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 (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八)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九)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结合实验、具体应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Zigbee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 其它要求:严格考勤,学生课堂表现和实验完成情况占学生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70%。

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让学生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主要概念,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应用领域,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网络体系结构、关键技术。 教学重点: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了解)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最早可以追溯至越战时期使用的传统的传感器系统。当年美越双方在密林覆盖的“胡志明小道”进行了一场血腥较量,“胡志明小道”是胡志明部队向南方游击队输送物资的秘密通道,美军对其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效果不大。后来,美军投放了2万多个“热带树”传感器。“热带树”实际上是由震动和声响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它由飞机投放,落地后插入泥土中,只露出伪装成树枝的无线电天线,因而被称为“热带树”。只要对方车队经过,传感器探测出目标产生的震动和声响信息,自动发送到指挥中心,美机立即展开追杀,总共炸毁或炸坏4.6万辆卡车。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主要是美军研制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海军协同交战能力系统、远程战场传感器系统等。这种现代微型化的传感器具备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因此在1999年,商业周刊将传感器网络列为21世纪最具影响的21项技术之一。 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至今,也就是9·11事件之后。这个阶段的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在于网络传输自组织、节点设计低功耗。除了应用于反恐活动以外,在其它领域更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所以2002年美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提出了“网络就是传感器”的论断。 3.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1)国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 1998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了“智能尘埃”的概念,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目的是为监控敌方的活动情况而不被察觉。2001年,美国陆军提出“灵巧传感器网络通信”计划,将无人值守式弹药、传感器和未来战斗系统

zigbee解决方案比较

Zigbee 解决方案总结 一.非开源协议栈 1.freescale 解决方案 协议栈种类: 1.1 80 2.15.4标准mac 1.2 SMAC 1.3 SynkroRF 1.4 ZigBee RF4CE 1.5 ZigBee 2007 最简单的就是SMAC,是面向最简单的点对点应用的,不涉及网络的概念; 其次是IEEE802.15.4,一般用来组建简单的星型网络,而且提供了源代码,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连接的每个步骤,分别调用了哪些函数; BeeStack(符合zigbee 2007)是提供的最复杂的协议栈,但是看不到代码,它提供给你一些封装好的函数,比如创建网络函数,你直接调用它,协调器就把网络创建好了,终端节点调用它则寻找可以加入的ZigBee网络并尝试加入。 其中硬件平台可以为下面中的任一种: MC13202 (2.4 GHz射频收发器) MC13213 (2.4 GHz射频收发器和带60K闪存的8位MCU)MC13224V (2.4 GHz平台级封装(PIP) –带有128KB闪存、96KB RAM、80KB ROM的32位TDMI ARM7处理器) MC13233 (带有HCS08 MCU的2.4 GHz片上系统) MC13202没有自带mcu,在做应用时,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扩展板上加上mcu,既需要实现对外围设备的底层控制,也需要实现

协议栈。下面的几种均有自带mcu,协议栈的实现在自带的mcu 上实现,功能较简单的可直接使用片上的mcu资源进行控制;功能复杂的应用,最好协议栈实现与外围控制分开,大多数应用都选择arm芯片作为控制芯片; 详细信息可以查看https://www.doczj.com/doc/9813699911.html,/products/rf/ZigBee.asp 2.microchip 解决方案 协议栈种类: ZigBee? Smart Energy Profile (SEP) Suite ZigBee? PRO ZigBee? RF4CE 均是一整套的协议集,价格不菲; 硬件平台: Pic18(mcu)+MRF24J40(2.4GHZ 射频收发器)+天线 与freescale 的mc13202相似,MRF24J40也只是射频收发器,不包含mcu,协议栈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外围的mcu,当然微芯公司选择的是pic18及以上的芯片作为其主控mcu,通过spi接口与MRF24J40通信,查询其寄存器的状态,实现协议栈功能。 详见:https://www.doczj.com/doc/9813699911.html,/ 3.ST 意法半导体解决方案 协议栈: EMZNET ZigBee? protocol stack 硬件平台: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连接

2012第四次国际会议“计算智能,建模与仿真”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与IP连接Alaparthi Narmada Parvataneni Sudhakara Rao 欧洲经委会JNTU 欧洲经委会 技术科学Vignan研究所,技术科学Vignan研究所 Deshmukhi,Nalgonda DT,印度安得拉邦。Deshmukhi,Nalgonda DT,安得拉邦,印度 Email: a.narmada@https://www.doczj.com/doc/9813699911.html, Email: sparvata@https://www.doczj.com/doc/9813699911.html,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包括在远程位置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用于测量在远程位置的传感器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包括一个无线微控制器接口与传感器。用户面临着独立工作和多样化的电子设备,如电视,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必须要有中间软件来粘合这些异构设备。它还集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IP ,以满足现实世界需求并且能够基于I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子设备来访问相同或不同网络的其他设备。 TCP / IP堆栈不适合被移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内存。它占用更多的内存,并导致更多的开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基于I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有两种基本方法:基于网关的方法和虚拟网关的方法。一种新的基于无线微控制器的新的网络来集成IP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被提了出来。硬件采用一个协调员,三台路由器和集成IP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台手持设备。大会提出了新的寻址机制来建立虚拟IP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地址作为这个集成的一部分。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PAN; PANM; IP I.引言

无线技术(如蓝牙,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和IEEE802.15.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奠定了机器之间(M2M)通信的基础。在这一方面,一个设备能协同工作并服务人类的系统是必需的。具有多个输入输出单元,提供了一个连贯和环绕接口的虚拟设备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安全性[1]。设备可以共享资源如:处理能力,内存,数据,应用网络接入点和用户借口。 在家的设备将形成一个个人区域网(PAN),其中的设备可能会在网络中动态地出现和消失。这个需求可以通过使用一个能够在PAN内简历虚拟设备的PAN 中间件(PANM)来实现。它可以处理设备的动态存在或消失和设备类型的多样化。本文着重论述在PAN内介于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的应用互连。它隐藏了PAN内参与的各个独立的设备,并提出应用程序在设备上运行的与在单独计算机上一样的能力。中间件包含一些智能化功能,同时,它有助于用户控制PAN,提高了人机交互(HCI)。 II.Z IGBEE 技术 为了实现这一引人注目的理念,并让设备到设备的协作,通信和网络必须建立。传统的PAN一直被认为实现了蓝牙技术。使用ZigBee的基于IP的PAN的建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网络方式,这是一个明智的一步进程。在“PAN外围(ZigBee 设备)'必须建立链路层连接到邻近的设备。当链路已建立连接,该设备可能会继续配置IP网络层并将它的地位提升到“ZigBee PAN主机”。当IP连接[3]建立后,设备可能会继续配置IP网络层来参与网络运营和管理,其中包括作为'zigbee PAN - 路由器‘的[4]PAN路由协议。该网络建立过程开始于两个设备发现对方,洽谈,互相配对,并在设备发现和连接建立阶段形成初始PAN网络。这有两个方面的考虑:1,形成家庭网络和人机界面;2,利用IP连接到外部世界。 IEEE 802.15.4协议被采纳为低速率无线局域网的个人区域网络(LR-WPAN)的一个通信标准[2]。ZigBee是一种无线网络标准,其目的是遥控和传感器的应用,它适用于在恶劣的无线环境和在隔离的位置。它建立在标准IEEE802.15.4,其中定义了物理层和MAC层。Zigbee的还定义了应用程序和安全[1]层规范实现来自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图1显示了Zigbee协议作为一个超集的IEEE 802.15.4的。

zigbee智能主机,解决方案

zigbee智能主机,解决方案篇一:Zigbee智能家居整体方案 Zigbee智能家居整体方案 一、智能家居简介 智能家居是以互联网为核心最终实现的家居互联,将家中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防盗报警、环境监测、三表抄送等多种功能和手段。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智能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二、智能家居系统组成 1. 照明系统 实现对全宅灯光的智能管理,可以用遥控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全宅灯光的遥控开关,调光,全开全关及“会客、影院”等多种一键式灯光场景效果的实现。并可用定时控制、电话远程控制、手机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功能,从而达到智能照明的节能、环保、舒适、方便的功能。 另一方面与窗帘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实现室内自动调光,根据室外天气情况自动开关窗。 (1) 控制:就地控制、多点控制、遥控控制、区域控制等; (2) 安全:通过弱电控制强电方式,控制回路与负载回路分离;

(3) 简单: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简单灵活、安装方便; (4) 灵活: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只需做软件修改设置就可以实现灯光布局的改变和功能扩充。 2. 电器控制系统 电器控制采用弱电控制强电方式,即安全又智能,可以用遥控、定时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在家里电视、空调、饮水机、插座、地暖、投影机、新风系统等进行智能控制。 系统可以做到让客厅、餐厅、卧室等多个房间的电视机共享家庭影音库,并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自己喜欢的音源进行观看。避免饮水机在夜晚反复加热影响水质,在外出时断开插排通电,避免电器发热引发安全隐患。以及对空调地暖进行定时或者远程控制,让您到家后马上享受舒适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 (1) 方便:手机控制、就地控制、场景控制、遥控控制、电话电脑远程控制等; (2) 控制:通过红外或者协议信号控制方式,安全方便不干扰; (3) 健康:通过智能检测器,可以对家里的温度、湿度、亮度进行检测,并驱动电器设备自动工作; (4) 安全:系统可以根据生活节奏自动开启或关闭电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英文文献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in Environmental Moni toring Applications I.?ZIGBEETECHNOLOGY Zigbeeis a wireless standardbased onIEEE802.15.4thatw as developedto address the unique needs of most wireless sensing andcontrol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islow cost, low power,a lowdatarate,highly reliable,highly secure wireless net working protocol targeted towardsautomation and remote con trol applications.It’s depictstwo key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wireless radio range and data transmissionrateofthewirelessspectrum.Comparingto otherwireless networking protoco lssuch as Bluetooth, Wi-Fi, UWB andsoon, showsexcellent transmissionabilityinlowertransmissionrate and highly capacity of network. A. ZigbeeFramework Frameworkis made up of a set ofblocks called layers.Each layerperformsa specific set ofservices for the layer above.As shownin Fig.1. The IEEE 802.15.4standarddefines thetwo lower layers: thephysical(PHY)layer and themediumaccess control(MAC)layer. The Alliancebuilds on this foundation by providing the network and security layer and the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layer. Fig.1 Framework The IEEE 802.15.4has two PHY layersthat operate in two separate frequency ranges: 868/915MHz and 2.4GHz. Moreover,MAC sub-layer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