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三首》答案

《古诗三首》答案

《古诗三首》答案

9.古诗三首

一、给下面句中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写序号。

1.千门万户曈曈日。(A)

A.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B、样子新。

2.路上行人欲断魂。(B)

A、愿望。

B、快要,将要。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A、指山东省。

B、指华山以东。

4、遍插茱萸少一人。(A)

A、到处。

B、指量词。

二、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读一读,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引用合适的诗句到句子中(填写序号)。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中秋佳节,游子身在异乡,无法回家,不禁感叹道:“C”

2.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这真是“A”

三、课文中三首古诗描写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请选择其中一首,想象诗中描写的节日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新年到了,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纷纷跑出家门放鞭炮,在热闹的爆竹声中,送走旧岁。和煦的春风吹来,带来了喜气,大人们相约在一起畅饮屠苏酒,互相送上新年的祝福。灿烂的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门上的崭新的桃木板熠熠生辉,所有人喜气洋洋,迎接新年的到来。

四、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摘录下来;了解相关的节日习俗,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收集资料。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课堂实录

21.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课堂实录 一、背景导入、质疑解题 多媒体播放南宋历史背景。 师:时任京城知府的正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他见大势已去,便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跑,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下来,李清照见民族屈辱、山河破碎,面对浩浩江水,感慨万千,随口吟出《夏日绝句》。 师:范读古诗。 学生将课本翻到90页根据读书提示由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说说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夏天写的一首绝句。 师:什么是绝句? 生:一种文学体裁。 师: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李清照的资料? 生: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 生:她写的诗很婉约。 师:李清照写诗多与家国命运有关,公元1128年以后因国家战乱,写诗多激昂,代表作有《夏日绝句》。 二、合作探究、吟诵释意

师:生齐读课文,并为古诗划节奏。 生:读古诗,划节奏再读古诗。 师:李清照站在乌江口,之所以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因为哪个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 生:项羽。 师:通过诗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思。 师:项羽何许人也?为何李清照此刻会思念他呢? 生:项羽,秦末汉初的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拔剑自刎而死。 师:对于李清照来说,项羽已成为历史人物,为何李清照此时此刻会独独思念他呢? 生1:因为这是项羽兵败自杀的地方。 生2:李清照想项羽死都不肯逃跑,而自己国家的皇帝、大臣都逃跑了,李清照是借项羽来说出自己的怨恨,她恨自己国家的哪些当权派太不像个男人了。 生3:李清照是要借古讽今。 师:你读出了李清照的心声。 师:项羽就这样死了,是他不愿意、不会、不能还是不想活了呢? 生4:不会活了。 生5:不想活了。 师:我们在古诗中找找答案吧。

三下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第一首字词理解: ①迟日:春日。 ②泥融:泥土松软。 第二首字词理解: ①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②上:指鱼逆江而上。 ③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④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第三首字词理解: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再、又。 ⑤阴:树阴。 ⑥黄鹂(lí):黄莺。 课文回顾 1、《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面对浣花溪一带春光而作的全诗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表达了诗对美好春光的无限欢喜和热爱。 2、《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

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3、《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关于描写春天、夏天美景的古诗词 1、描写春天景色的佳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2、描写夏天景色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 拓展古诗句运用 1、春风抚摸着柳树,柳树姑娘长出了秀美的长发,微风拂过,好像把柳树姑娘的长发放到湖水中梳洗。我不禁想起了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夏天湖水里长出了碧绿的荷叶和婀娜多姿的荷花,蜻蜓飞到荷花上,优美的站姿令人赞叹。有首诗能描写这美丽的景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两首练习卷(I)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两首练习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怀着的________心情独个儿________在小船里,自以为从________到________,到________到________,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2)诗可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于谦在《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怀。岳飞在《满江红》中________ ,________,空悲切。告诫我们: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而“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则是张志和悠闲自得,乐而忘归的精神写照。 (3)《古今贤文《真理篇)》中有很多至理名言:“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谦虚,不能骄做:“________ ,________”告诉我们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对于我们改正错误却很有帮助;“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2 . 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朝zhāo(______)都dōu (______)奔bēn(______)铺pū(______) cháo(____)dū(_____)bèn(______)pù(_____) 3 . 巧填同音字。 1.wéi()一()护 ()墙作() 2.jiàn()康关() ()设推() 4 . 比一比,再组词。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准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准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相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 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 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 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 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 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但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很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 子,沙暖睡鸳鸯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16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优质课教学设计_19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英雄”为主题教学古诗。 2、诗词中感悟,成语中感悟,典故中感悟,人性中感悟。 教学重点: 1、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鬼雄”的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 1、同学们,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英雄”?(生回答) 现代汉语词典上作了三种概括:(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2、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英雄?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位女英雄――李清照。(屏幕出示,师朗诵)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 然而,这其中能够留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 通音律,善作书画。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而与 之齐名,跻身于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李清照写的一首小诗。(板书:夏日绝句) 二、呼唤英雄。 1、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时期,出现过一位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 英雄,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文章评述过项羽,其中最著名的是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课件出示,师朗诵) 2、请同学们把这一首绝句端端正正地临写在方格纸上。(生临写,师巡回指导书写姿势) 3、同学们,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读起来壮怀激烈, 铿锵有力。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赞颂英雄。 1、同学们,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 到了吗?(人杰、鬼雄) 2、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人杰: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人、出色的人;鬼雄:鬼中的英雄、)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石灰吟》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石灰吟》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9分) 1. (3分)写出反义词 人间—________ 等闲—________ 不怕—________ 2. (11分)查字典填空: (1)“闲”字是__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________画,字义是________。 (2)“乾坤”的“乾”应读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乾坤”的意思是________。 3. (12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千锤万击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4. (8分)我会拼,我会写。 tā men biàn huàbànɡwǎn dùp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ónɡmánɡsōnɡbǎi pénɡ you hái z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面是写________,实际是写________,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6. (11分)按古诗内容填空。 (1)《石灰吟》是________朝________写的。吟,古代诗歌________的一种名称。 (2)《竹石》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3)《夏日绝句》是________女词人________的传世佳作。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________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________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________情怀。 7.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________ ________ 凿________ ________ 焚________ ________ 8. (3分)读古诗《石灰吟》说说 《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是钱塘人。他是一位民族________,也是一位政治家。 9. (4分)形近字组词 吟________ 深________ 冷________ 探________ 10. (5分)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千锤万凿 ②烈火焚烧 ③粉骨碎身

2020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2)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态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平日教学中,我最怕的就是古诗的教学,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感觉,因为学生对古诗不是很感兴趣,每当上古诗时,不是一问一答,就是老师一言堂。但是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后,却没有这种感觉,心里反而倍感轻松。因为这节课我不光是在规定课时内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 学习这首诗,先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后,说说感受,再说说自己学会了哪句诗?怎样学会的?在学生理解诗句大意后,我对难点再适当点拨,进行品字品词, 强化抓重点字的理解,从字、词的学习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感觉学生学习效果不错。但在作者观看的位置这个问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过在我的画图的帮助下,学生能明白这个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本来诗歌教学我一向遵循以读代讲,读中促思,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本堂课也不例外。本课结束后我通过询问学生,自我反思,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有几点思考: 1.在学生谈到西施的美美在何处时,学生无法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魅力,对西施浓淡相宜的美无法领悟时,我的教学环节就显得过于守旧,不知道恰当的引导,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其实可以引导学生,西施和西湖有什么相似之处,诗人为什么要这样说,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被错过了。 2.平时学生习惯了那种一本书一支笔的课堂学习模式,师生间的交流和默契显得较为生疏,

第一课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鸢、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 的景象。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导入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喜欢春天吗?想到春天,你会想起哪些景物呢? 你能说一说吗?(生回答。) 2.想到春天,我们就会想起小燕子、融化的冰雪、盛开的鲜花和 柳树。今天,我们的课堂上要来几位大诗人,他们会给我们说 说他们看到春天。(板书:古诗三首) 授新 二、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画生字。 要想学好古诗,要把古诗读的正确、流利。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2)学习生字词语。 ①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加一加方法加深印象。 ②采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 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杜甫的古诗我们还学过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首绝句。(绝句) 1.诗人介绍。诗题介绍。 2.齐读《绝句》 3.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那么杜甫给我们展现了哪些春 日景物?根据古诗和图画,请你在诗中找一找,圈出来。(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①借助注释理解迟日。A换成春日好不好? ②借助注释理解泥融。 4.齐读古诗,交流理解诗意。 ①远近构图。 ②聚焦丽、香、融、睡。从人的感觉上展开想象。 ②聚焦睡、飞展开想象。 5.再读古诗,说说诗意。(明丽和谐) 6.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四、书写指导。

2019部编版语文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径、斜、赠”等10个生字。会写“寒、霜、盖”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诗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 (学生发现交流,再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 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时练习

17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两岸青山 ...。 ....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湖光 ...。 ..无风镜未磨 ..秋月两.相和.,潭面 二、我会填。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和时的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之情。 2.《望天门山》的作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3.《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重点诗句品析 1.根据诗意写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诗句是:“。”(2)《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描写雨中的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诗句是:“。”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2)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参考答案 一、1.(1)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2)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1)湖面的光芒。 (2)指湖光和秋月。 (3)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4)指湖面。 (5)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二、1.宋苏轼雨天喜爱和赞美 1.李白“诗仙” 2.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三、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1)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四、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9题;共94分) 1. (4分)看谁读得准,写得好。 yàn zǐyán sùlín zībì gu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我会填。 ________的心情________的浪 ________地升起________的风 ________的队伍________的水 ________地歌唱________的屏 3. (3分)写出反义词 生—________ 遥—________ 落—________ 4.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从远处看。________ ②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________ 5. (3分)快到反义词乐园里来赛一赛吧。 前——________远——________晚——________ 6.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炉________衰________踪________鱼________ 庐________蓑________综________渔________ 7. (5分)走进经典名句。 ①古诗句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呈现了郊野渡口的幽静;“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则展示了山水田园的秀丽。 ②“时间像________永不停息地流淌”,这句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然“________,万事成蹉跎”。 8. (7分)读句子,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信:①消息;②诚实,不欺骗;③信任,不怀疑,认为可靠;④随便;⑤函件。 Ⅰ我不信你说的话。________ Ⅱ我们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信口开河。________ Ⅲ教师节快到了,我写信向老师祝贺。________ Ⅳ我应该守信用,不能说话不算数。________ 味道:①气味;②滋味;③指趣味、情趣。 Ⅴ这药的味道闻起来很奇怪。________ Ⅵ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越看越有味道。________ Ⅶ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________ 9. (6分)按拼音写汉字 pùzǐliú ________布________烟飞________ lúlǐng yín 香________西________________河 10. (4分)形近字组词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我会写 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 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 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词:cí(歌词、词语、单词) 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 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 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 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 二、我会认 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 三、多音字 还:huán(归还)hái(还是) 度:dù(度假)duó(揣度) 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 四、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 《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六、问题归纳 1.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 2.怎样理解“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诗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深切这同情,同时又从空间上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作者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之外的边塞,让读者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回忆,

夏日绝句说课稿教案资料

夏日绝句说课稿

夏日绝句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后期作品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教师朗读古诗、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质疑课题、谈所获信息。 ㈡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古诗,为古诗划节奏。 ㈢学习课文、理解诗意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精选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

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诵、默写《山行》。 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斜人家 深秋美景 近景:枫林霜叶 第2课时:学习《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 夏日绝句》市级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夏日绝句》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凉州词》《夏日绝句》,理解“沙场、人杰、江东”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凉州词》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凉州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这首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谁掌握的知识多一些。 课件出示: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塞”有三种读音,在“出塞”中读(sài)。在“阻塞”中读(sè)。在“塞车”中读(sāi)。 2.唐代的边塞诗歌,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使学生快速掌握上堂课知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因为《凉州词》和《出塞》一样都是边塞诗,因此学生更易接受。 (二)理解题意。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 《凉州词》与前一首诗《出塞》不同,理解后,学生会更容易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生: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总结,并课件出示诗句意思: 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2)指导朗读: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你们听,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教学过程 背景介绍: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也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一、感受李白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你来!流利!真有感情!你会的真多!) (图片以及古诗) 1、这幅画面,是正在浅吟低唱《静夜思》的李白,无论古今,不分中外,所有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是啊,这是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 2、《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啊,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正是,潇洒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3、《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怎样的李白? (请你回答。你也想说,请,)——正如你们感受到的,这是有情有义的李白。(板书:有情有义) 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李白,他是思乡的游子,是豪迈的侠客,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李白的诗,你将会看到又一个不同的李白。 二、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 有谁知道敬亭山?你来说说。(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许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你读得很慢,因为——哦,是因为伤感;你读得很轻,因为——哦,很孤独;你怎么读这么重?——哦,是在感叹!) 3、读课文: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两遍。开始—— 好!谁来试试! (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谁再来?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里听出了什么感觉?(好孤独!好无奈!好伤感!好寂寥!恩,很有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三、细品诗意 1、李白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2)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 “秦”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7)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背诵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背诵 1.xx之歌 你从xx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xx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xx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xxxx。 我们xxxx,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xx,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xx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xxxx,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xx,你有母亲的情怀。 2.xx落日(第三、四自然段)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

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4.记金华的xx(第五自然段)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9.词两首 xxxx xx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渔歌子(xx)xx和 xx前xx, xx鳜鱼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