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会议讨论稿)[1]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会议讨论稿)[1]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会议讨论稿)[1]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会议讨论稿)[1]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应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结合使用,适用于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经腌、腊、卤、酱、蒸、煮、熏、烤、烘焙、干燥、油炸、发酵、调制等相关工艺,加工而成的生或熟的肉类制品。包括热加工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调理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和可食用动物肠衣。

第四条本细则正文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第二章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一节许可范围

第五条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热加工熟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按照相关工艺,加热熟化而成的熟肉制品。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许可类别编号0401,包括:酱卤肉制品、

熏烧烤肉制品、肉灌制品、油炸肉制品、熟肉干制品及其他熟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放在加有食盐、酱油(或不加)、香辛料的水中,经预煮、浸泡、烧煮、酱制(卤制)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酱卤系列肉制品。主要包括:酱卤肉类、糟肉类、白煮肉类、其他。

熏烧烤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添加相关辅料,经腌、煮等工序进行前处理,再以烟气、热空气、火苗或热固体等介质进行熏烧、焙烤等工艺制成的肉制品。主要包括:熏烤肉类、烧烤肉类。

肉灌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修整、腌制(或不腌制)、绞碎(或不绞碎),加入辅料,再经注射(或不注射)、搅拌(或斩拌、滚揉)、乳化(或不乳化)、填充(或不填充成型)、烘烤(或不烘烤)、蒸煮、冷却等工艺制成的熟肉制品。主要包括:灌肠类、西式火腿类(原料不包括可食副产品)、其他。

油炸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经调味、裹浆、裹粉(或不裹浆、不裹粉)后,用食用油高温烹炸(或浇淋)制成的肉制品。例如炸鸡翅、炸肉丸等。

熟肉干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经修割、切丁(或片、条)、蒸煮、调味、收汤、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熟肉制品。主要包括:肉松类、肉干类、肉脯类、其他。

其他熟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上述五类生产加工工艺过程不能涵盖的热加工熟肉制品,如肉冻类、血豆腐等。

第二节生产场所核查

第六条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场所一般应设置生料加工区(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滚揉、腌制、成型或灌装等)、热加工区、熟料加工区(冷却间、包装车间等)及仓库等场所。以上加工场所可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及工艺需求设置。

第七条生产车间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合理布局。同时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防止交叉污染。厂区与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一般分为:非生产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检验室)、一般作业区(原料仓库、包材仓库、成品库、外包车间等)、准清洁作业区(生料加工、热加工区)、清洁作业区(熟料加工区,包括冷却间、内包装车间等)。

第八条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应有换鞋(鞋套)及(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消毒设施;必要时设置冷热水混合器。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熟区入口应与生区入口分开,还应设置干手设施。

第九条根据相关标准、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控制各车间环境。控制原则为防止或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和生长繁殖,满足产品控制要求。腌制、滚揉间应具有降温设备(腌制结束时的肉温宜在0~4℃,搅拌/滚揉结束时的肉温宜在12℃以下);冷却间应具有降温及空气流通设施;内包装间应具

有空气净化处理系统;库房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备、设施,满足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运输应满足产品的储运要求。

第三节设备设施核查

第十条应核查热加工熟肉制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申报的生产能力与企业拥有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的数量、参数的适应程度。

第十一条应根据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要求,配备相应的生产加工设备。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设备和设施应根据实际工艺需要配备,一般包括:生料加工、热加工和包装等设备(设施);生产肉灌制品类还应有灌装(充填或成型)设备(设施);生产西式火腿类应具有盐水注射机、搅拌(或滚揉)设备(设施);熏、烧、烤制品应有熏烤或烧烤设备(设施);生产肉松类还应具有炒松设备(设施);生产肉干类、肉脯类还应具有烘烤设备(设施)。设备的构造要便于清洗、消毒。原料肉、半成品、裸露成品周转用容器,宜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破损导致的物理性风险。

第十二条现场核查时应根据企业提交的工艺流程,按照实际工艺流程核查相应的设备。

第十三条原料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肉制品生产设备(设施)包括绞肉机、斩拌机、盐水注射机、滚揉机、拌馅机、切丁机、切片机、解冻机、冻肉破碎机、乳化机、打浆机、制冰机、盐水配制器、嫩化机、化冻池、整理台或其它,原料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申报产品产能相适应;配料设备(电子秤、台秤)应计量检定合格;

第十四条肉制品成型过程中涉及的生产设备包括灌肠机、打卡机、挂杆机、结扎机、剪节机、切片机、压模设备、共挤设备或其它,成型能力应与申报产品产能相适应。

第十五条肉制品的热加工设备包括烟熏炉、夹层锅、水煮槽、煮锅、烤炉、蒸箱、炒锅、烘干机、油炸锅(机)、蒸煮箱、蒸煮锅、蒸煮炉、熏烤炉、土炉、烘烤设备、风干机、炒松设备或其它,热加工设备的加工能力应与申报产品产能相适应。

第十六条肉制品的包装设备包括包装机、切片机、切丁机、真空包装机、封口机、喷码机、拉伸膜包装机、封箱机、自动挑拣设备、码垛机或其它,处理能力应与申报产品产能相适应。

第十七条金属检测(金属检测仪)应可在线检测;杀菌设备(杀菌釜、杀菌水槽、杀菌锅、二次杀菌机或其它)应压力容器校准合格且杀菌能力与申报产品产能相适应。

第十八条在现场核查中,具备多功能的综合性设备(设施),只要满足加工工艺要求,可视为多台相关功能设备。肉制品生产设备(设施)配置应满足产量、工艺需要。

第十九条检验设备的数量应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具有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检验设备设施。

第二十条企业应根据相关标准及企业文件规定,具备满足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所需的检验设备、设施和试剂。通常需要检验的项目及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菌落总数(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g)、恒温培养箱);大肠菌群(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g)、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GB/T4789.3-2003));水分(分析天

平(0.1mg)、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或水分快速测定仪);净含量(电子秤或天平)。

第四节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第二十一条生产设备布局应当符合工艺、清洗的需要。

第二十二条设备布局应按工艺流程设计,热加工熟肉制品基本工艺流程为:选料、原料前处理(包括解冻、修整等)、配料、机械加工(包括绞碎、斩拌、滚揉、乳化等)、充填或成型、热加工(熏、烧、烤、蒸煮、油炸、烘干等)、冷却、包装、二次杀菌、冷却、入库贮运。企业应结合工艺确定关键控制点,按照GB 14881的规定,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并设立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三条原辅料控制。畜禽肉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用于加工熟肉制品的原料肉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原料肉污染物限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的规定。兽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猪肉必须选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进口原料肉必须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证明材料。加工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规定的品种使用,监控使用记录、配方等,禁止超范围、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二十四条加工过程温度的控制。各车间温度应按照

产品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预冷间温度控制在0℃-4℃,肉制品加工车间的温度不高于12℃(除加热工序);冷冻库温度不高于-18℃,包装车间的温度不高于10℃。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温度及产品中心温度、时间的控制应符合《熟肉制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3)要求。

第二十五条不同申请类别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可参考附件1。热加工熟肉制品企业的发证产品可参考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见附件2-1。

第五节人员核查

第二十六条肉制品生产企业应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应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有关事宜的公告》的要求,考核合格。

检验人员应具备与所开展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检验能力。

第二十七条生产人员应符合《熟肉制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3)的规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和佩戴首饰、手表和手机。

第二十八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加工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当直接接触原料及产品的加工人员患法律法规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调离原工作岗位。

第六节管理制度审查

第二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食品

安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要求,同时满足本细则要求。

第三十条企业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加工人员和食品生产卫生管理制度、关键控制环节的卫生监控制度、清洁消毒制度和清洁消毒用具管理制度、工作服清洗保洁制度。保证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包装容器、工作服和人员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宜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附录《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合理设置卫生监控要求。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制定防止化学污染管理制度及防止异物污染管理制度及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使用制度,防止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污染。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建立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加工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上岗前应接受卫生培训。

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审核和修订培训计划,评估培训效果,并进行常规检查,以确保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

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及时记录。

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验收、运输和贮存管理制度。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应商的许可证

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应在和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双方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原料肉应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者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建立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制度。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并设立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在关键环节所在区域,应配备相关的文件以落实控制措施。如配料(投料)表、岗位操作规程等。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建立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废弃物应定期清除;易腐败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必要时应及时清除废弃物。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建立检验管理制度。包括对原料、半成品、成品出厂和型式检验的管理规定。成品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当执行标准规定出厂检验要求及项目时,应按标准规定执行。当执行标准未规定出厂检验要求及项目时,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

自行检验的企业应满足开展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规定项目的检验能力。

企业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但应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做检验时,应定期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比对或者验证。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时,

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确认。

第四十条企业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

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建立仓储制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建立采购、加工、贮存、检验、销售等环节记录制度。对食品生产中各环节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完整、真实,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

第四十四条企业应建立文件管理制度。对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生产过程涉及的记录清单见附件3。

第七节试制产品检验

第四十五条企业按所申报肉制品的品种和执行标准,分别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试制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检验。

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对提供的检验报告真实性负责;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公告要求进行。

第三章发酵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一节许可范围

第四十七条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发酵肉制品,是

指畜禽肉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经特定微生物发酵或酶的作用发酵成熟,加工制成的一类可即食的肉制品。发酵肉制品生产许可类别编号0402,包括:发酵灌制品、发酵火腿制品。

发酵灌制品,是指以畜、禽等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经修整、切丁、绞制或斩拌、灌装、烟熏(或不烟熏)、发酵、晾挂、切片(或不切片)、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可即食的肉制品。如:米兰风味萨拉米、图林根香肠等。

发酵火腿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经修整、腌制、烟熏或不烟熏、发酵、成型(或不成型)、晾挂、切片(或不切片)、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可即食的肉制品。如帕尔玛火腿、西班牙风味火腿等。

第二节生产场所核查

第四十八条发酵肉制品生产场所一般应具有生料加工区(包括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腌制、成型或灌装等)、发酵间、熟料加工区(分割间、包装车间等)及仓库等场所。

第四十九条生产车间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合理布局。同时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防止交叉污染。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一般分为:一般作业区(如原料库、包装材料仓库、外包装车间及成品库等)、准清洁作业区(如原料预处理车间、腌制间、烟熏间、发酵间、风干间等)、清洁作业区(如熟料加工区、裸露的半成品贮存、充填及内包装车间等)。

第五十条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

应有换鞋(鞋套)及(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消毒设施;必要时设置冷热水混合器。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熟区入口应与生区入口分开,还应设置干手设施。

第五十一条根据相关标准、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控制各车间环境。控制原则为防止或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和生长繁殖,满足产品控制要求。腌制、滚揉间应具有降温设备(腌制结束时的肉温宜在0~4℃,搅拌/滚揉结束时的肉温宜在12℃以下);内包装间应具有空气净化处理系统;库房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备、设施,满足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运输应满足产品的储运要求。

第三节设备设施核查

第五十二条应核查发酵肉制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申报的生产能力与企业拥有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的数量、参数的适应程度。

第五十三条应根据发酵肉制品生产工艺要求,配备相应的生产加工设备,一般包括:生料加工、发酵和包装等设备(设施)。生产发酵肠还应具有搅拌(或滚揉)、绞肉(或斩拌)和灌装等设备(设施)。原料肉、半成品、裸露成品周转用容器,宜采用不锈钢等材质,避免破损导致的物理性风险。

第五十四条现场核查时应根据企业提交的工艺流程,按照实际工艺流程核查相应的设备。

第五十五条原料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肉制品生产设备

(设施)包括:解冻机、绞肉机、滚揉机、整理台或其他。

原料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申报产品产能相适应。

第五十六条腌制间中应配备空气制冷设施及温、湿度

监测设施。烟熏间应配备烟熏发生器及空气循环系统。发酵

间应配备风干发酵系统设施,或其它温湿度控制及监测设施。发酵/风干间应配备风干发酵系统设施,或其它温湿度控制及监测设施。熟料加工区应配备剔骨、压型等后处理操作设施

以及空气制冷设施。

第五十七条肉制品包装设备应配备切片机、真空包装机、金属探测仪等设施以及空气制冷设施,并配备紫外灯或

其他空气消毒设施。

第五十八条检验设备的数量应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具有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检验设备设施。通常需要检验的项目及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大肠菌群(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g)、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g)、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水分活度(天平(0.0001g、0.1g)、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第四节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第五十九条肉制品生产的设备布局应当符合工艺、清洗的需要。

第六十条设备布局应按工艺流程设计,基本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选料,原料前处理(包括解冻、修整等),配料,添加辅料及发酵剂,充填或成型,发酵,干燥、成熟,包装,

入库贮运。企业应结合工艺确定关键控制点,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的规定,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并设立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

第六十一条原辅料控制。畜禽肉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用于加工熟肉制品的原料肉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原料肉污染物限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的规定。兽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猪肉必须选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进口原料肉必须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证明材料。加工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水质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其他有效的水质处理措施。食品添加剂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规定的品种使用,监控使用记录、配方等,禁止超范围、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菌种应查验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明,并按产品标示的贮存要求单独存放。

第六十二条原辅料及成品贮存。原辅料冷藏库环境温度应控制在0℃~4℃,冷冻库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菌种应单独保存,保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要求。成品冷藏库环境温度应满足成品贮存要求。

第六十三条加工过程控制。绞碎后的原料肉当天不能加工的应在于7℃以下冷藏(冻)保存。应由专人负责菌种的添加使用,并应严格按照菌种使用说明要求进行操作。腌制过程中,腌制间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4℃,应监控腌制间

的温度和湿度。烟熏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安装烟雾发生器等设备)控制苯并(а)芘的产生。发酵/风干过程应控制发酵间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并由专人负责监控。宜定期监测产品的pH 值、水分活度或水分/蛋白比等,并做好记录。用于切片、内包装等与成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工器具在使用后应彻底清洗,使用前严格消毒。切配、包装等加工操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预包装产品应封口紧密,无渗漏、破损现象。

第六十四条金属探测。包装后的成品应用金属探测仪探测产品中是否含金属物质。

第六十五条不同申请类别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可参考附件1。发酵肉制品企业的发证产品可执行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见附件2-2。

第五节人员核查

第六十六条肉制品生产企业应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应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有关事宜的公告》的要求,考核合格。

检验人员应具备与所开展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检验能力。

第六十七条生产人员应符合《熟肉制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3)的规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和佩戴首饰、手表和手机。

第六十八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加工人

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当直接接触原料及产品的加工人员患法律法规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调离原工作岗位。

第六节管理制度审查

第六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要求,同时满足本细则要求。

第七十条企业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加工人员和食品生产卫生管理制度、关键控制环节的卫生监控制度、清洁消毒制度和清洁消毒用具管理制度、工作服清洗保洁制度。保证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包装容器、工作服和人员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宜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附录《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合理设置卫生监控要求。

第七十一条企业应建立防止化学污染管理制度及防止异物污染管理制度及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使用制度,防止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污染。

第七十二条企业应建立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加工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上岗前应接受卫生培训。

第七十三条企业应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审核和修订培训计划,评估培训效果,并进行常规检查,以确保培训

计划的有效实施。

第七十四条企业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及时记录。

第七十五条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验收、运输和贮存管理制度。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应商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应在和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双方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原料肉应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者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第七十六条企业应建立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制度。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七十七条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并设立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在关键环节所在区域,应配备相关的文件以落实控制措施。如配料(投料)表、岗位操作规程等。产品配料应确保各物料称量与配方要求一致,准确称量并做好记录,关键加工过程(如发酵过程)温度、时间控制;储存、运输(有温控要求的肉制品,特别是需低温保存的肉制品)温度控制。

第七十八条企业应建立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废弃物应定期清除;易腐败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必要时应及时清除废弃物。

第七十九条企业应建立检验管理制度。包括对原料、半成品、成品出厂和型式检验的管理规定。成品须经出厂检

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当执行标准规定出厂检验要求及项目时,应按标准规定执行。当执行标准未规定出厂检验要求及项目时,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

自行检验的企业应满足开展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规定项目的检验能力。

企业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但应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做检验时,应定期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比对或者验证。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确认。

第八十条企业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

第八十一条企业应建立仓储制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第八十二条企业应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第八十三条企业应建立采购、加工、贮存、检验、销售等环节记录制度。对食品生产中各环节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完整、真实,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

第八十四条企业应建立文件管理制度。对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生产过程涉及的记录清单见附件3。

第七节试制产品检验

第八十五条企业按照所申报发酵肉制品的品种和执行标准,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试制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检验。

第八十六条企业应对提供的检验报告真实性负责;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公告要求进行。发酵肉制品涉及的检测项目与方法见附件4-2。

第四章调理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一节许可范围

第八十七条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分割、修整等初加工后,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辅料、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经相关工艺加工制作,未经熟制的非即食肉制品,并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贮存、运输和销售。调理肉制品生产许可类别编号0403,包括:冷藏调理肉制品和冷冻调理肉制品。

冷藏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分割、切片、条、或绞碎、斩拌、乳化等制作工序,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辅料、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经相关工艺加工制作,冷却及包装后,制成的须冷藏贮存的预制肉类食品。主要包括:菜肴式肉制品等。

冷冻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分割、切片、条、或绞碎、斩拌、乳化等制作工序,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辅料、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经相关工艺加工制作,并经速冻或冷冻工艺制成的肉类食品。

主要包括:裹面肉制品、乳化肉制品等。

第二节生产场所核查

第八十八条调理肉制品生产场所一般应具有原料处理区(原料解冻、选料、修整等)、配料区、加工区、包装区及仓库区等场所。以上加工场所可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及工艺需求设置。其中冷藏调理肉制品应有0℃~4℃冷藏库;冷冻调理肉制品应有-18℃以下冷冻库。

第八十九条生产车间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合理布局。同时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防止交叉污染,厂区与生产车间依其洁净度要求一般分为:非生产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检验室)、一般作业区(原料仓库、包材仓库、成品库、外包车间等)、准清洁作业区(原料处理区、配料、加工、内包装车间)。

第九十条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应有换鞋(鞋套)及(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消毒设施;必要时设置冷热水混合器。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

第九十一条根据相关标准、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控制各车间环境。控制原则为防止或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和生长繁殖,满足产品控制要求。调理肉制品腌制、滚揉、预制间应具有降温设施(腌制结束时的肉温宜在0~4℃,搅拌/滚揉结束时的肉温宜在12℃以下,预制过程中调理肉制品中心温度应不高于12℃。),冷却间应具有降温及空气流通设施,内

2019年最新公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XX公司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对口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服务下,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下面就我公司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XX公司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各类规章制度,从规范安全管理入手,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把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来抓。 首先,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并身体力行,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在其他各项工作的首位。其次,制定完善了适合我们企业特点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汇编》、《危险源点安全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为我们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三,坚持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一票否决”制度,落实中层管理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各项工作的考核范围,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 二、完善全员安全考核制度,明确安全管理共同目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公司高管向股份公司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公司中层干部向总经理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多层次、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分级负

责、专职管理、群防群治的安全监管网络,并切实做到工作不间断,管理无空挡、责任不落空,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各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加大安全环保生产资金投入,构建和谐平安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和谐,社会稳定。因此公司一直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今年安全实际投入417.8万元,分别用在安全标准化创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设备、安全警示牌、消防灭火器材、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劳动保护等方面。 四、教育与演练相结合,切实抓好安全工作 为防止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后造成损失的扩大,公司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坚持消防队员进行岗位素质练兵活动。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公司每年投入30多万元对在职员工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 加强安全宣传学习和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公司每年积极抓好“安全培训”工作,全年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均在100%。 五、加大现场检查,努力推进6S精益管理 为把XX公司现场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着力把XX公司打造成水泥行业中管理一流、形象一流、效率一流的企业。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实行6S精益管理,在展开环境整顿的同时,强化现场监管,采取日检、周检、旬检、月检及专项安全环保现场管理的形式,对公司各部门生产运行、施工建设、防火防盗等进行了全面全方位的检查。并通过突击性、专业性及日常的安全检查,对

最新国际学术会议常用语(英语)

学术会议常用表达 1. 有关会议的一般信息 (1)名称 conference academic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ymposium annual meeting/symposium/conference forum, international forum workshop (2)日期 dates/important dates/key dates (3)地点 location/venue conference location/venue (4)主题 issues/themes/(main)topics/scope of conference conference themes/topics topic of interests 2.论文征稿、提交与录用 call for abstract/proposal/paper paper deadline deadline for abstract/full paper/proposal submission submission deadline deadline extended date for mor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Paper acceptance/rejection will be informed by…deadline for authors notification camera ready version deadline 3. 会议注册 deadline/closing date for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form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fees and items official invitation letter payment telegraphic transfer only bank transfer bank draft/check 4. 会议进程及内容 conference schedule/program preliminary conference program final conference program opening ceremony/session keynote session/parallel session/tutorial session keynote speech oral presentation poster presentation tea/coffee break (buffet) lunch/(buffet)supper (welcome)banquet 5. 会议具体细节 opening introduction to speaker theme/paper presentation question and answer comment on speaker closing 6.学术会议的问答讨论环节口语 学术报告之后的问答讨论环节(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是同行之间交流的良好机

2019安全生产月会议记录

2016安全生产月会议记录 以下是由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安全生产月会议记录,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20xx年1月份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情况:6月20日至6月21日隐患排查阶段,项目部领导根据通知精神,召集班子成员、安质部成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讨论了本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隐患,落实责任,制定措施,确定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工作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生产在安全、高效的情况下顺利开展。 时间:20xx年1月4日地点:洋埭村委会三楼会议室 主持:林永灿记录:朱文火 参加对象:全体村两委、副点长、下村干部、村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我院职工和患者生命财产安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它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主要内容: 做好吕官屯、马新庄新出线工程现场安全和工程质量控制。请唐官屯供电营业所严格按照验收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工现场验收,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设备“零缺陷”移交运行。

新的一年我村必须仍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预防为主。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幼儿防范意识。安全知识最终转化为安全行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实践活动。 1、迅速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 2、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大排查,加大安全力度 3、相关负责人认真检查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 村主任:我们要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应予以制止,将责任落实到位。 村书记: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无事故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促进全村安全生产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二:3月份安全生产例会会议纪要 20xx年3月28日,在输电运行工区会议室,副总工程师李拥军主持召开了公司3月份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公司副总经理张宝富、安监科、生技科、调度科、营销科、发建科、各供电营业所、各工区、客服中心、计量中心、物流中心、路灯所等单位领导和安全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做了总结和安排,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一、会议充分肯定了公司3月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3月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良好局面。3月份公司系统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的各类事故,未发生人身

会议管理制度.-

丰润会议管理制度 1.0目的:为了规范会议秩序,维护会议纪律,提高会议质量,快速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2.0适用范围:公司全体人员 3.0会议种类与有关内容: 3.0.1公司周管理例会:原则上定在每周一下午14:30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内容包括公司战略规划、整体运作、内部管理等问题。参会人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如遇法定假日可顺延到第一个工作日,各部门负责人要提前做好会议的议题和汇报上周工作情况以及下周工作计划,人力资源部做好会议纪要,纪要审批后转发给各部门负责人。 3.0.2部门例会:由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工作需要每周二上午8:30定期召开本部门的会议,商讨内部管理办法、解决部门内部遇到的问题(参会人员包括部门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优秀员工或其他相关人员)。部门会议的时长由各部门最高负责人掌控(不得过长影响其它工作),会议应简明扼要,快速的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并做好会议记录。 3.0.3生产早会:部门早会旨在提高员工当天的工作激情和效率,时间为每周一至早上08:30在部门工作场所合适位置列队进行(参会人员为部门全体上班人员),部门班长负责主持、安排。内容可包括纪律要求、工作安排、上级指示传达、员工心得分享、内部激励口号。 3.0.4临时紧急会议:即公司或部门因事情紧急需要马上召开的会议,事先不可预测,时间和参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或有关领导临时通知。参会人员必须在接到紧急通知后的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会议室。 3.0.5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会议包括生产安全与消防安全(时间和参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或有关领导临时通知)。参会部门人员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领导下达的指示精神,对公司安全生产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意见,积极主动配合行政人事部门针对本部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3.0.6月度/年终总结会议: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召开,时间和参会人员由人力资源或有关领导临时通知。 3.1会议要求及有关主意事项(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的会议): 3.1.1参会人员均应准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和迟到, 3.1.2所有参会人员在会议前应将各自手机调整在振动、静音或关机状态,会议进行中不得随意接听电话或随意走动,如因事情紧急必须离

项目部例会管理制度

项目部例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对在建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控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方面的协调及联系,可以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第2条工程例会的组织 (1)工程例会为定期会议,每次例会时间确定为每周六上午9时开始。 (2)工程例会主持人为总经理。董事参加的,由董事主持。 (3)工程例会参加人员包括项目工程部人员、驻项目工地各专业技术人员、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及会议主持人指定各单位应与会的人员。 (4)项目工程部应提前与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当预计要有重大问题决策时,需请示董事会或由董事主持。 (5)会议的时间变更或取消由工程例会主持人决定。 (6)会议结束后,由监理单位记录人员整理形成《例会纪要》,并与会后第二天发给与会人员。 (7)与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例会,参加例会时需签到,收到《例会纪要》后需签收。 (8)监理单位每月要出一份《监理月报》发至各与会单位。

(9)项目部人员应将每一份《监理月报》、《例会纪要》登记、备案。 (10)对未经会议主持准许而不准时参加会议或不参加会议的,对其单位处于1000元/人〃次罚款 第二章工程例会会议程序 第3条工程例会程序 (1)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对本周工程进度以及下周工程进度的安排进行汇报,提出本周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下道工序的施工方法、进度、安排进行说明。 (2)项目工程部、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的下周工程进度进行审批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 (3)监理单位对本周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度、材料供应、投资控制、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说明,并提出监理过所发现的问题及相应控制措施。项目经理对各施工单位之间、各专业之间在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 (4)其它与会人员进行会议发言。 (5)例会主持人进对会议进行总结,并对各与会人员提出的主要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对本周工程建设概况进行总结,并对下周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6)每月最后一个例会,除以上会议内容外,还要求施工单位将本月的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查找原因,落实责任,并将下月工程建设的安排列入该会议的议程。

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某某镇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狠抓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力推进安全事故隐患整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现将2019年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增设至25个,坚持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充分发动、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职,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星期有例会,月有检查通报,季有分析研究,半年有总结部署,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我镇累计召开专题会议25次,迎接国家、省、市各级调研6次。 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方式,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做好每季度、每月深入各行业(领域)现场,开展安全生产调研指导,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到位。建立安全生产“六层”责任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做到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每月23日安全生产大检查统一行动,对重点隐患场所进行查封整治。 二是严格落实每村每周30家消防安全检查任务数,重点排查“三合一”场所,定期汇总通报,排查整治工作实现高强度、持续性推进。 三是深入开展电气电线专项整治。今年来重点开展电线套管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生产经营单位电线套管,规范变电箱,从源头减少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我镇已累计完成电线套管1358家。选取试点小微企业推广安装物联网独立式电气火灾探测器,采取传感和微电脑控制系统,全天候实时监控电气线路设备上的漏电、负载、短路、接触电阻过大、温度、电火花及电弧等变化情况,当出现上述故障时,探测器会自动响起警报并通过手机微信通知监控人员,同时物联网独立式电气火灾探测器系统后台也会接收到报警信息,达到预知预报且预防电气火灾的作用,从而把电气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百日行动专项整治。集中开展出租房、电动车消防安全整治,按照出租房“四个一律”和电动车“三个绝不能”要求,采取强力措施督促整改,同时要求出租房配套安装简易喷淋、烟雾感应报警器、室内消防栓、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及时综合执法,消除潜在隐患,形成“闭环”。同时组织生产经营单位业主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业主的安全意识,让

2019年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表态发言】【汇报】材料3篇

2019年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表态发言】【汇报】材料3篇2019年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表态发言】【汇报】材料3篇目录 1、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 2、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二 3、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三 合计:4981字 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刻汲取无锡10.10跨线桥侧翻事故教训,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强化红线意识 态势总体平稳: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断加大打非治违和依法治理力度,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呈现大幅度下降,煤矿、消防、交通等重点行业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全县各类矿山企业和危化企业数量众多,由于前期安全投入不足,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各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二是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依然比较突出;三是乡镇(街道)一线的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懂安全的专业监管人员紧缺,投入严重不足;四是重点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

尽快解决。 任务十分艰巨: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都不能放松监管,必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现在,各级党委政府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社会稳定;三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涉及到社会稳定。它不仅是一项行政事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轻者关乎到乌纱帽和饭碗,重者将被追刑。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认真研究分析本乡镇、本行业、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形势,抓住重点,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安全生产上,做好组织协调,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类隐患和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二要落实监管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确保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稳定。 三要推进依法治安。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依法治安,结合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规律性特点,科学制定安全生产监管指南。要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典型案件的曝光和处罚力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坚决杜绝人情执法、关系执法、选择性执

(完整版)部门会议管理制度

生产部会议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部门各类会议内容和程序,加强会议纪律,提高部门办公质量和工作效率,控制时间成本,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确保生产系统有序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2 原则 强调会前通知,会时签到,会中记录、会后落实的四项要求。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部门内部各类会议。 4 会议分类 4.1部门早会:每周1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本周生产任务安排、质量及安全意识宣贯、劳动纪律要求和其他临时事项。原则上固定于每周二早上8:00召开,由部门经理主持,要求本部门全员参加。 4.2生产计划协调会:每周1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上周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总结、本周和下周生产计划安排、大泵项目相关要求等。原则上固定于每周一下午13:30召开,由生产副总主持,参会人员为生产部经理、副经理、各车间主任及生产计划员,项目部、采购部、工艺部、质检部各派代表参加。 4.3部门管理例会:每两周1次(公司中高层管理例会的第二天上午) 4.4重点项目会议:根据需要召开。(包括重点项目实施会、工艺技术质量问题分析会等) 4.5精益生产推进会议:根据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要求。 4.6节后生产开工早会:法定节假日后第一天 为尽快帮助员工调整工作状态,清点到岗人员,安排节后工作,规定每逢法定节假日(假期两天以上)后上班第一天早上8:00召开节后生产开工早会,由部门经理主持,要求本部门全员参加,会上将清点人员到岗情况。 5 会议要求 5.1会议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召开,着眼于有效沟通、协调部室内部各方面关系、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 5.2会议应注重质量,提高效率。会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充分沟通,心中有数;对议而不决的事项提出解决的原则与方法;会议力求精干、高效,工作进展和安排应明确、具体、量化,杜绝空谈和形式主义。

项目工程部例会管理规定

项目部例会制度 1.目的 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施工生产顺利开展,特制定本例会制度。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现场会议的管理要求,项目部内部工作会议、项目的部门工作现场协调会议、项目的各种专题会议的安排作出要求。适用于天水商贸城会展中心项目工程。 .会议须知 会议所要求的参加人员必须准时到会,无特殊情况不得迟到早退。 开会期间将手机(手机可设置震动)或其它声音信号的通讯设施关掉。会上严禁谈论与会议主题无关的内容,会议主持人应严格掌握。 会议纪要作为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的依据,由资料员负责整理、编写会议纪要。对会议安排的工作,参会人员要认真落实,并按要求及时汇报完成情况。 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因故无法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征得会议主持人的同意。 以上会议均设在项目部会议室,会议时间、地点发生冲突时另行通知。 .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一般采用会议签到单、会议纪要、会议落实工作任务表的形式填写 . 例会及管理要求 项目部办公会议 .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集体讨论,项目经理决定。 5.1.2会议时间为每月(旬、十天、周)末下午或项目经理认为必要的时间。 5.1.3参会人员有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项目经理可视会议内容通知有关区域负责人和劳务施工队负责人员参加会议。 5.1.4会议内容:解决项目施工中的重大问题,如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讨论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汇报和检查各区域生产工作情况,研究解决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下阶段生产和工作。项目经理认为需要通过会议解决的其他问题。 月(旬、十天、周)施工进度、协调会议 5.2.1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集体讨论,项目经理决定。 5.2.2参加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各区域负责人,劳务施工队负责人等 5.2.3会议时间为每月(旬、十天、周)初下午或项目经理认为必要的时间。会议前各劳务施工队应在上月(旬、十天、周)末天以统一的电子文本格式,把本区域的上月(旬、十天、周)生产情况、本月(旬、十天、周)进度计划和需要协调的事宜上报区域负责人,区域负责人整理汇总后,于本月(旬、十天、周)初会议前小时上报项目部。

2019安全生产工作简报

2019安全生产工作简报 目录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南宁市建立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制度 (2)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 自治区安委会安全生产督查组到我市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3) 南宁市开展“五一节”期间和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督查 (4) 夏成局长深入矿山勘查企业和南黎高铁隧道工程检查雨季安全生产工作 (4) ●安全生产行业调查 南宁市开展对全市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调查摸底 (5) ●县区工作快报 青秀区安监局拓宽思路倾心服务基层企业 (6)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南宁市建立市安委会成员单位 联络员会议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新形势下市安委会在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能作用,解决当前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性不强、联系不紧密、职能发挥不充分、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4月18日,我市召开了有48名联络员参加的第一次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几年来市安委会的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安委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议还对由市安委会办公室起草的《南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联系工作制度》进行了充分讨论。该制度将从市安委会联络员的组成、工作职责、日常工作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据了解,建立地市一级安委会联络员会议制度,在全广西还是首次。该制度的建立,是我市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年列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督办重大事故隐患项目的广西玉力矿产投资有限公司横县龙州顶选矿厂尾矿库进行了检查,对该尾矿库后期坝体外坡不按整改设计要求采用废石筑坝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我市要进一步督促整改责任单位、当地人民政府认真履行整改和监督职责,加快整改进度,争取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整改工作,消除事故隐患。随后,督查组还深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会议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公司各项会议管理。 3、管理权责: 3.1 总经办负责公司会议的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监督。 3.2 会议提拟人或主办部门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并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提出处罚。 3.3 会议的审批权限详见“5.1会议提拟与审批”。 4、会议分类: 序号会议名称主题/特点类别主持人参加人员 1 早例会公司例会综合部全体职工固定时间、 固定地点, 宣布相关政 策指令 2 动员会发言固定,公司临时行主办部门负会议提拟参 没有讨论程政会议责人加人员 序 3 研讨会对一定问题公司临时行主办部门负会议提拟参 进行讨论,政会议责人加人员 磋商,不一 定有结果 4 鉴定/评审对某事务、公司临时行总经理或其会议提拟参

会价值、性能、政会议指定人员加人员 质量进行鉴 定,必须有 结论 5 专题会提拟人指定为某一专题公司临时行会议提拟参 而开,必须政会议加人员 有结论 6 年终述职会年底公司例会人力资源总各部门负责 监人及总经办 成员 7 年终总结会年底公司例会人力资源总会议提拟参 监加人员 8 调度会执行副总一般为月度公司临时行各部门负责 召开协调调政会议人及相关人 度各部门工员 作 9 部门例会部门会议部门负责人自定各部门固定 汇报程序 5、管理内容: 5.1 会议提拟与审批。 5.1.1 公司月度例会无须提拟和审批。 5.1.2 公司临时行政会议、公司年度例会由总经理直接提拟或由议题涉及业务的主办部门负责人提拟、总经理批准。

5.1.3 部门会议由各部门自行安排,但会议时间、参加人等,不得与公司会议冲突。其中,部门会议属非例会性质且需另行核给专项费用的,应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批同意; 5.2 会议计划与统筹。 5.2.1 每月28日前,总经办应与各部门协调确定下月计划召开的临时行政会议,统一报集团总经理审批后,汇同公司月例会编制《月度会议计划》,于月底前发放至各部门负责人。 5.2.2 凡总经办已列入计划的会议,如需改期,或遇特殊情况需安排新的临时行政会议时,会议召集部门应提前2天完成会议提拟和报批手续,并报请总经办调整会议计划。未经总经办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打乱正常会议计划。 5.2.3 会议安排的原则为:小会服从大会,局部服从整体,临时会议服从例会。各类会议的优先顺序为:公司例会、公司临时行政会议、部门会议。因处置突发事件而召集的紧急会议不受此限。 5. 3 会议准备。 5.3.1 会议通知遵照以下规定: 1、已列入月度会议计划表的会议,月中无调整的,不再另行通知,由部门按计划表直接通知与会人; 2、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谁提拟,谁通知”的原则进行会议通知: (1)未列入月度会议计划而临时提拟的会议; (2)虽然已列入月度会议计划,但需对会议议题、需准备的会议资料、会务安排等作特别说明; (3)其它提拟人认为应另行通知的情况。 3、会议通知期一般应提前一天以上,通知对象为与会人、会务服务提供部门; 4、会议通知形式一般为电话通知。但需对会议议题、需准备的会议资料、会务安

施工项目部例会管理制度

华润电力风能(海阳)东方风电场三期(100MW)工程 项目部例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为完善华润电力风能(海阳)东方风电场三期(100MW)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对在建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创优等目标管理,提高沟通效率,加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方面的协调及联系,可以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2本制度中的例会主要指根据约定所召开的项目每日碰头会、周例会、月例会、季度会、年度(半年会)、质量例会、安全例会、专题讨论会等会议。 第二章项目每日碰头会 2.1会议目的 汇报当日现场工作完成情况,沟通、协调当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安排明日工作计划。 2.2召开时间及地点 每天下午20:30,现场办公区。 2.3主持人 项目副经理 2.4参加人 主管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测量员、班组长、劳务队现场负责人、

2.5主要议题 沟通协调:(1)当天工作落实情况;(2)当前存在的问题;(3)安排明日工作计划。 2.6会议程序 (1)班组长汇报当日工作落实情况,施工中所遇到的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次日的进度、安排进行说明。 (2)各专业技术人员及各部门对班组工作落实情况核对并对班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 (3)例会主持人对会议进行总结,并对各与会人员提出的主要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对当前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2.7会议组织要求 (1)与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例会,不得无故请假、迟到。 (2)对未经会议主持准许而不准时参加会议或不参加会议的,对其班组处予200元/人次罚款,连续两次及以上不准时参加会议或不参加会议者,项目部有权要求更换该单位或班组现场负责人。 (3)会议期间不得喧哗,吵闹,手机调成振动状态。 (4)各作业班组参会人员必须具体明确,未经主持人允许不得找人代开会。 2.8会议落实 (1)会议决定事项各负责人必须积极落实,管理人员、劳务班组落实的情况将作为每月综合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 (2)各班组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天不能落实会议决议的,则更换班组长,

19.国内外会议论文数据库

国内外会议论文数据库

提纲 ?一、国外会议论文数据库 ?二、国内会议论文数据库

一、国外会议论文数据库 ? 1. ISI Proceedings会议文献数据库 (ISTP/ISSHP) ? 2. OCLC-国际学术会议论文索引 (PapersFirst) ? 3. OCLC-国际学术会议目录索引 (Proceedings) ? 4. 其它专业性会议录数据库

概述 ?ISI Proceedings(ISTP/ISSHP)会议文献数据库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它是科学与技术会议录索引(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ceedings ISTP)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Proceedings ISSHP)的网络版。 ?ISI Proceedings(ISTP/ISSHP)汇集了世界著名的会议、座谈、研究会和专题讨论会的会议录资料。目前约收录来自6万多个会议的450 多万条记录,包括来自于740 多个专题的会议摘要,数据回溯至1990 年,并收录自1999 年至今的文后参考文献,其中90% 以上的记录都含有参考文献。每年增加约38万多条记录,其中65%来源于专门出版的会议录或丛书,其余来源于期刊、报告、学会协会或出版商的系列出版物以及预印本等。每周更新。

概述 ?科学与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 –收录自1990年以来每年近12万多个国际科技学术会议所出版的共计190多万篇会议论文。涵盖学科包括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 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化学、物理等。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 –收录自1990年以来每年近2800个国际学术会议所出版的20万篇会议论文。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的所有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健康、管 理、经济学、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等。 ?ISI Proceedings(ISTP/ISSHP)通过WOK平台提供服务。其检索方式、检索功能与WOS来源文献检索基本相同。

会议管理制度(最终版)

********集团有限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第一条 基本原则: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依据《********集团有限公司章程》,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特制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第二条 公司的主要会议 (一)股东会 1、会议类别:股东会、临时股东会。 2、会议召开:定期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临时会议由十分之一以上具有表决权的股东或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监事会提议召开。召开股东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会议代表,会议议题同时送达。 3、参加人员:股东或股东代表。 4、会议议题: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中长期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监事会的报告; (4)审议批准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 (5)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 (6)对向股东以外的法人和自然人转让股权做出决议; (7)对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做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券做出决议; (9)修改公司章程; (10)其他事项。 (二)董事会 1、会议类别:董事会、临时董事会。 2、会议召开:定期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董事长或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监事会提议,可以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召开前10日(定期会议)或3个工作日(临时会议)通知全体董事;所有须董事会决定的事项,应于会议召开7日前或3个工作日(临时会议)将相关议案材料送达所有董事。 3、参加人员:董事、董秘,监事可以列席。 4、会议议题:

(1)制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其实施进行监控,决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整与补充; (2)决定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 (3)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决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的中期调整; (4)决定公司年度融资方案和重大投资项目方案; (5)制订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债券方案; (7)制订合并、分立、解散、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制订公司章程草案和章程修改方案; (9)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0)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和撤销及改制上报方案; (11)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报酬事项;聘任或解聘董事会秘书;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及其报酬事项;按照公司的有关制度聘任主要管理人员或者派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 (12)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13)决定两级经营层考核分配方案及员工收入分配方案; (14)按有关规定,聘用或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决定其报酬; (15)通过委派董事、授权管理,依法对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履行股东职权; (16)听取总经理工作汇报,督促检查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 (17)决定或核准资产购置、资产处置、资产抵押、质押和对外担保; (18)批准对外捐赠和赞助; (19)审议批准年度工作报告,组织召开年度工作会; (20)其他事项。 (三)监事会 1、会议类别:监事会、临时监事会。 2、会议召开:定期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

项目部文件管理制度

项目部文件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施工项目部文件管理,理顺各类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职责,做到文件往来清晰有据、检索方便、可追朔性强,特制订项目部文件管理制度。 一、项目文件分类及收集归档分工 二、项目文件分类说明 1、总承包人项目规划文件。包括: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协调程序、质量计划、安全/HSE管理规划、进度控制规定等。这类文件由项目部各职能组或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项目情况编制,内部审核后报业主确认,作为项目指导控制类

文件。 2、合同协议类文件。包括:总承包合同、分包施工合同、补充协议、纪要。 3、总分包资质备案文件。包括:分包资格报审、现场管理体系核查。该类文件需要向业主/监理报审。 4、计划进展类文件。包括: (1)、开工报告。包括总承包商向业主/监理提交的开工报告及分包商向总承包商提交的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是确定工期、合同履行的重要依据。 (2)、施工总进度计划,季、月计划和三周滚动进度计划,上述进度计划报审表。 (3)、工程暂停/复工令,工程延期审批。 (4)、项目施工(月)进展报告。 5、工程施工日志。工程施工日志由各职能组负责人组织每日编写,施工经理负责督促检查,按月汇集成册后交项目秘书归档。工程施工日志表格使用项目所在地规定的通用表格。 6、会议纪要。按照管理关系和形成纪要方可按以下分别存放、归档。 业主/总包会议纪要,纪要由业主方形成;总包/业主会议纪要,纪要由总包方形成;监理/总包会议纪要,纪要由监理方形成;总包/分包会议纪要,纪要由总包方形成;其他,纪要由组织方形成。纪要应由现场负责人统一签发,项目秘书收集保管。 7、申请/报告类文件。主要是对业主、监理、质量监督站、检测机构等形成的文件。跟踪该类文件的审批、回复,文件存放需要闭合。 8、工作联系单/工程备忘录类文件。按照管理关系和形成文件方,可按以下分别存放、归档。跟踪该类文件的审批、回复,文件存放需要闭合。 (1)、总包/业主工作联系单/工程备忘录,文件由总包方形成。 (2)、总包/分包工作联系单/工程备忘录,文件由总包方形成。 (3)、总包与其他相关方的工作联系单/工程备忘录,文件由总包方形成。 (4)、分包/总包工作联系单/工程备忘录,文件由分包方形成。 9、总包通知。对施工分包商/设备材料供应商的指令性管理文件,由项目经理/施工经理统一签发,必须有分包商的回复文件,文件存放需要闭合。 10、造价费用控制文件。应由造价员(师)组织整理,包括对业主的资金计划、

2019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19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全国 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战略目标的起步之年。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制定20xx年安 全生产宣传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年”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三深化”、“三推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安 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为“十二五”时期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思 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 2.继续深入宣传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 深入企业,深入解读宣传《国务院通知》及相关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知识竞赛,并对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宣讲,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深 对《国务院通知》精神的理解把握,切实抓好每一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3.切实做好安全生产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认真宣传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全国安 全生产电视电话会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工作重点,深入宣传安全生产“三 深化”、“三推进”的具体内容,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 “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 4.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宣传。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加 强安全生产重点内容的宣传。认真宣传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建设工程及保障措施,促进加快建设“六个体系”,着力提高“六个能力”。 三、加强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任务措施的宣传 5.突出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主题。认真学习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 全生产年”活动通知的精神,突出活动主题,把深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依法监管、 专项整治和推进科技进步、安全达标、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 工作,促进各项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 6.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工作配合。针对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安全标准化建设和事故 查处督办等方面,以及涉及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各地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会议管理制度

会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公司的目标统一,建立、健全有序的公司会议体系;提高会议质量、效率,降低会议成本,结合公司现状,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所属各中心、部门/科室。 3.原则 会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 4.职责 4.1经营管理部负责公司级例会的组织及相关工作,负责会议资料的存档保管,会后对 决议项进行跟踪落实。 4.2 公司各部门负责部门级会议的组织及相关工作,会后对决议项进行跟踪落实。 4.3 专题会议由组织部门负责召开、管理等,会后对决议项进行跟踪落实,经营管理部 视会议重要程度进行协助、检查、督办。 4.4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会议室进行管理,提供会议召开前、中、后的会议服务,确保会 议有序、顺利完成。 5. 会议类型 5.1 公司会议分为:公司级会议、部门级会议、专题会议。 5.1.1公司级会议分为:公司月度例会、管理层周例会、年度/月度产供销协同会等(因现阶段公司暂未举行,后期根据公司运营情况修订本制度)。 5.1.2部门会议:由各中心、部门内部组织的部门晨会、例会、临时性的会议。 5.1.3专题会议:围绕某一个专题组织召开的会议,根据业务开展需要组织召开临时性会议,如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公司年会、公司党委会、党员大会等临时会议,可根据实际或部门职责由公司有关部门对应组织。 5.2公司月度例会 5.2.1会议组织:经营管理部组织召集,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及会议内容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参加(含主持部门工作的副职或主管),会后形成会议纪要经总经理签发后,以电子版形式发至各参会人员,并由经营管理部对会议决议进行跟踪督办。

房地产公司项目管理例会制度

昆明星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例会制度 目的 对在建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实施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项目部内部及项目部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方面的协调及联系,切实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范围 适用于项目部例会管理工作。 职责 项目部组织各类型例会,相关部门配合。 工作程序 1、项目部例会的类型 (1)项目部内部会议,分为晨会、周例会、月例会。 (2)项目部对外会议分为例会、协调(调度)会。 (3)项目部专题会议,分为重大变更会、重大进度偏差会议、重大质量缺陷会。 2、项目部内部会议 (1)晨会 ①也称作“班前会”,每个工作日上班开始时召开,由项目经理或委托相关人员主持。

②晨会主要内容是小结昨日工作,布置当天工作,提醒项目部当天的重要事项。 ③晨会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结束,由各与会人员自行记录。 (2)周例会 (2)周例会 ①周例会于每周三上班开始时(或周二晚上)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当天的晨 会不再单独召开。 ②周例会主要内容是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提醒项目部本周的重要事项,解决一周来存在的问题。 ③周例会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结束,记录由项目部资料员做会议记录并保存,各与会人员自行记录需要自己完成和配合事项。 (3)月例会 ①月例会于次月初择日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 ②月例会主要内容是总结上月工作,布置本月工作,提醒项目部本月的重要工作事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进行上个月项目部人员绩效评价总结,指出绩效改进的重点。 ③月例会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结束,记录由资料员做会议记录并保存,各与会人员自行记录需要自己完成和配合事项。 质检研讨会,月末9:00到12:00, 不定期举行专题例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