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续教育作业

继续教育作业

继续教育作业
继续教育作业

1、什么是句法?小学各学段句法练习的基本形式与要求是怎样的?

句法是研究句子的个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

小学各学段句法练习的基本形式与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学习运用词语(含简单的关联词语)写话;学习把话写完整、通顺、具体;学写几句连贯的话。

第二学段:学习修改“用词不当”的病句,练习正确运用词语来表达个人的意思;学习修改“用词重复”“成份残缺(缺少主语或宾语)”“词语搭配不当”“词序颠倒”的病句,懂得表达时要句子完整、词语搭配恰当、意思不重复;学习修改“主语重复”的语段,练习运用清晰、简练的语段来表达情意;学习修改“意思重复”“分类不当”“不合逻辑”的病句,练习准确地表达句意。

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修改“主语重复”的段落,练习简练、清楚地表达;学习修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的病句,练习准确地表达句意;学习修改存在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意思重复、词语不搭配、错字别字、行款不正确、标点错误等综合问题的一段话,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能力。

2、什么是异读词?异读词与多音字(词)有何区别?

在普通话里,一个词有不同的读法,这个词就是异读词。异读词大多是双音节词里有一个音节异读,如“琴弦”的“弦”。又如,“教室”的“室”shì和shǐ异读,“处理”的“处”chú和chù异读。异读词与多音字不同,多音字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里有不同读音,如“重”在“重复”里读chónɡ,在“重量”里读zhònɡ,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义。异读词在同一个词里、在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读音不同,是不必要的。中国政府1956年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专门审订异读词的读音问题。1985年12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目前规范异读词的法定标准。这个表内容丰富,很有查阅价值。看《现代汉语词典》可知“教室”该读jiàoshì,其他带“室”的词该怎么读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明确告诉我们:“室shì(统读)。”审音表作了很好的分类和归纳。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包括哪些?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包括哪些?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补充: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4、开展综合性学习包括哪几个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开展综合性学习包括哪几个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包括组织策划、分组活动、交流汇报、总结评价几个阶段。 2、应注意的问题是:(1)、组织策划。首先是根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学习目标,让学生群策群力,共同策划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采取哪些方式、步骤,时间怎样安排,用哪些形式来体现学习的成果等等,应在学生群体(全班或小组)中达成共识,形成切实可行的学习活动计划。在这个环节,教师既要有切实有效的指导,也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2)分组活动。教师依据教材要求,落实教实目标;发挥引导、督导作用,使小组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主体是学生,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是全局的把握者,就像是坐在一盘棋面前的下棋者,面对一颗颗棋子,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选择的活动主题、采用的活动方式是否能够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在活动过程是否能够学习搜集有效信息、正确处理信息,学生是否能够自始至终保持热情,都需要教师从旁观察、及时引导。(3)交流汇报。每个组员的活动经历、活动成果需要向小组汇报,形成本组合作成果;小组活动内容、活动成果则需要在全班内交流。教师需要引导每个小组,在向全班汇报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汇报方式、参加形式。交流汇报时要注意,每个小组汇报的都是本组的整体活动成果,而不是某个优秀学生的活动成果。另外,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让全体学生参加,做到人人都能发挥作用,不能让汇报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展示台。(4)总结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一是语文知识、能力层面,二是活动过程、方法层面,三是参与程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层面。要根据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性质、目标与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尽量避免面面俱到,评价繁琐。另外,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求要适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总结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综合性学习可以体现在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是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语文学习的特征。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活动习得知识,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提升创造力,怡养品格。

5.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听”要专心、仔细。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能听懂教师或同学讲话的大致内容基本意思。

第二层次-----能抓得住别人讲话的要点,能概括主要内容。

第三层次-----能听得懂出他人讲话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②.“说”要清楚、完整。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说得明白,清楚,正确。

第二层次-----有条理,说的流利,顺畅。

第三层次-----能把话说得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并能简要转述。能做简单的发言。

其最终目标是出口成章。

③.“读”要正确、入情。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读通:读得流利顺畅,不添字,不丢字。

第二层次-----读懂:产生语感,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读出喜怒哀乐。

第三层次-----读好: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④.“写”要规范,条理,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

第二层次----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想象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三层次----习作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