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详解)

广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详解)

广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详解)
广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详解)

A .羊毛围巾

B .塑料包装袋

C .玻璃杯

D .木制桌椅

秘密★启用前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 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2分,共40分) 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乙醇(C 2H 5OH )是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3O 2====2CO 2+3H 2O ,该化学方程式 中,不存在...

的物质种类是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盐

D .有机化合物

3.Na 2SO 4、K 2SO 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0

C .+4

D .+6

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实心球体

B .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散在原子中

C .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与 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6.下列关于亚硫酸(H 2SO 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 2SO 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1个H 2SO 3分子中含有1个SO 3分子

C .H 2S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

D .H 2SO 3中S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13216

++ ?100%

7.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O 3)中提炼金属铝

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得到甲烷

C .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D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8.不能..

从以下两个化学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反应①:2H 2O 2====2H 2O+O 2↑

反应②:2KMnO 4==== K 2MnO 4+ MnO 2+O 2↑

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 .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nO 2

A

B

C

D

A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 .电解水得到的H 2和O 2质量比为2:1

D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增大 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 .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D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马铃薯

B .鲫鱼

C .花生油

D .西瓜

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g 、FeSO 4、CuSO 4

B .Fe 、Cu 、H 2SO 4

C .Fe 、Cu 、ZnSO 4

D .Fe 、Cu 、KOH

14.将50g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

B .10.2%

C .10.8%

D .19.6%

15.某温度时,将20g KNO 3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 (溶质):m (溶剂)=20:120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16.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 可能是

A .5

B .9

C .12

D .13

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

.....的是

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

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

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

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

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

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

B 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

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

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

17g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

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

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

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

该气体是CH4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1.(5分)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1)1个CO分子变成1个CO2分子需要得到个O原子。

(2)1个O2分子与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

(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2.(4分)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

是。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L M N P

熔点/℃-117 3550 44 -259

沸点/℃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和(填代号)。23.(6分)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2)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

①NaCl溶液②HCl溶液③AgNO3溶液④NaOH溶液

(3)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24.(10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

是,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

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

符号):

、、。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25.(7分)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填化学式)。

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MgO的过程,实验如下:

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Mg(OH)2固体。共消耗8.4gCaO。

步骤2: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4.0g。

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 g。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CaO+H2O=Ca(OH);Ca(OH)2+MgCl2=CaCl2+Mg(OH)2↓;————————————————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6.(2分)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SO2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

(2)收集一瓶SO2,按乙装置组装仪器,打开活塞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7.(10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需制备22gCO2,不计实验损耗,至少需要消耗g CaCO3。

(3)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填字母,下同)。

②若要制备多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收集装置应选择。

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与组合而成的装置。

28.(8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

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原因:。

看图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约为g。本实验溶解3.6g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引起的不利后果是。

29.(8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

假设1:KCl 和H4HCO3;假设2:KCl和NH4Cl;

假设3: K2SO4和NH4HCO3;假设4:。

(2)形成设计思路。

①甲同学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

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物 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钠晶体天然碱、石碱、口碱Na2CO3·10H2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CO和H2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甲烷沼气CH4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纵观今年英语试卷,稳中有变,语法考查全面,难易适中;文章体裁多样,将知识、能力考查与情感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无缝对接,体现了初中英语课程规范与中考说明的理念与要求,对今后的英语教案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一)试卷结构 2017年中考与2016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共十一大题,总分为120分(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9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和2016年相比,2017 年的单项选择、词语运用分值有了较大变化。单项选择由15个调整为10个,分值也由15分调整为10分,词语运用由5个小题增加到10个小题,分值也由5分增加到10分,其他题仍然沿用2016年的分值分配,重点仍旧在主观题的考查即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 (二)试卷特点 2017年试卷在保持难度稳定的原则下,在测试内容和测试方式上有所突破。试卷考点全、辐射面广,涉及语法工程中的37个小项,功能意念工程中的56个小项,话题工程中的65个小项。语法工程中的宾语从句,从单选调整到了连词成句,I think we should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这在连续多年的考察中是大的突破,宾语从句在给出个人反应“Givea personal reaction”中语言作为工具的功能得以体现。 2.渗透文化品格,体现学科素养 试卷凸显学科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任务型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恩”文化内涵,吸收在感恩节餐桌上分享感恩的事例,吸取share something they are thankful for的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感恩生活,享受当下,从而培养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书面表达题以演讲稿的形式,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并接纳自我,充满希望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是整套试卷全面、客观评价考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的较好形式。 3.以人为本,滋养学生心灵成长 试卷从立意和设题等维度,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完形填空题通过小男孩摘玫瑰花被刺扎到的经历,体会“别人警告你再多次都没有你亲

2015年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 空气中的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把湿的衣服晒干 B. 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 把石蜡加热熔化 D. 把棉线织成布 3、铝合金、氧化铝、硫酸铝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氧化物、盐 B .单质、混合物、盐 C .盐、氧化物、纯净物 D .混合物、盐、化合物 4、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容易得到电子 B .属于非金属原子 C .核电荷数为11 D .最外层电子数为11 5、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英语 一、语法选择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Xian Xinghai was a very famous musician in China. He wrote one of the greatest pieces of music of the 20th century. In his short life he wrote___1___300 songs and an opera. Xian was bom in Panyu, Guangdong, China in 1905. Because his father died before he was born, Xian moved from place to place with-___2___mother. He began learning to play___3___violin when he was 20 years old. In the beginning, his violin was___4___cheap and badly made that he___5___not play it well. His friends laughed at him. Xian did not stop_____6_____and soon showed his talent. In 1934,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Chinese students___7___ studied in a special music school in Paris. Before he_____8_____, Xian became the schools best student_____9_____won several prizes for his talents. In 1935, he returned to China and helped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army. Later, he came to Yan'an___10___music at a college._____11_____there were no pianos in Yan'an at that time Xian still wrote ___12___of his most important music there, including The Yellow River, his most famous work. In May 1940, Xian _____13_____to the Soviet Union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write music for movies. In the Soviet Union, life was very_____14_____. Xian got sick and later died of a lung illness _____15_____October 30, 1945, aged only 40. Xian's music, however, lives on in the people's hearts. 1. A. near B. nearly C. nearby D. nearer 2. A. he B. him C. his D. he’s 3. A. a B. an C. the D. this 4. A. so B. such C. very D. much 5. A. need B. may C. should D. could 6. A. practice B. practicing C. to practice D. practised 7. A. what B. which C. whom D. who 8. A. leave B. leaves C. left D. was leaving 9. A. and B. but C. as D. or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姓名;日期; 1.(2015?德阳)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A 8.0g B 11.2g C 16.0g D 24.8g 2.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其中说法正确的()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3. (哈尔滨)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 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0% D.55% 4. (郴州)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6g B.8g C.13.2g D.20g 1、(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2、(福州)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图11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3.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4. (呼和浩特)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克。 5.(苏州)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⑴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⑵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①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已知: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②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 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历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九、几种重要的金属 1.(09全国卷Ⅰ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 的是 A.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 B.4242222KMnO HCOOK KOH K MnO CO H O ++=+↑+ C 22224(2MnO HCl MnCl Cl H O ?+=+↑+浓) 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 ++=+++ 答案:B 解析: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2.(09江苏卷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 3 Al (OH )3 B HNO 3 NO NO 2 C Si SiO 2 H 2SiO 3 D CH 2=CH 2 CH 3CH 2OH CH 3CHO 答案:B 解析:A 项:3Al AlCl → (322623Al HCl AlCl H +=+↑或者24243223()3Al H SO Al SO H +=+↑, 33()AlCl Al OH →(332343()3AlCl NH H O Al OH NH Cl +?=↓+),33()Al OH AlCl →(332()33Al OH HCl AlCl H O +→+),3()Al OH Al →的转化必须经过 323 ()Al OH Al O →(反应方程式为:32322()3Al OH Al O H O +灼烧)和23Al O Al →(232243Al O Al O +↑通电)这两步,所以A 项不选; B 项:3HN O N O →(3322833()24HNO Cu Cu NO NO H O +=+↑+),2NO NO →(2222NO O NO +=),2N O N O →(22332NO H O HNO NO +=+),23NO HNO →(22332NO H O HNO NO +=+),所以B 项正确; C 项:2S i S i O →(22Si O SiO +=),223SiO H SiO →必须经过两步

2017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分)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iO2 C.Cu2(OH)2CO3D.Fe(OH)3 4.(2分)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2分)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2分)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C.干燥气体D. 过滤搅拌 9.(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A.KOH 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 10.(2分)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1.(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2019广东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2019年广东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与2018年相比,今年的考试时间和考试题型方面都没有变化,但整体难度有所下降。试题紧扣课标、考纲,整体考点分布均衡,难易适中,贴近学生学生,联系社会热点,突出传统文化主题,考查英语运用能力,和近年高考英语考试趋势接轨。试题全卷卷面分值没有发生改变,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

读写综合 5信息归纳5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 言知识进行信息归纳 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1书面表达,写作15 各题型及分值占比 ?听力理解?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填空■读写综合 二.考点对应 单项选择 单项填空考点对应 题号考占 P八、、 教材位置话题31冠词八年级上册M9 专有名词 the Great wall 32数词(序数词)八年级上册M9 序数词前有限定词, 故不再加定冠词the 37连词七年级上册M5 33介词七年级下册M6With伴随 35代词七年级下册M1 learn sth. by on eself 自学36不定式八年级上册M5-M6 42情态动词八年级上册M10-M11can表能力 38被动语态(将来时)九年级上册M7-M9 有in the future 提 示 34最咼级八年级上册M2-M4 one of+形容词最高级39比较级八年级上册M2-M4关于5G的热点话题41现在完成时八年级下册M2-M4有时间状语“ fo叶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选择题整体考点分布均衡,考查的知识点趋于稳定,整体难度不大。 注重基础,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相结合,体现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如第37题关爱地球,第38题大湾区大学,第39题5G手机,第40题无人驾驶汽车,第43题2019 北京园艺博览会。 1.2019 年的单项填空注重考查语法基础及语境的分析及理解,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突出语用性;紧扣时事热点,体现人文性和时效性。

近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近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氧化还原反应 1.(2000全国21)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B.S C.SO32-D.SO42- 2.(2000全国30)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答案:(1)2 + 6H2O 失3e-×4 (2)0.3 mol NO和0.7 mol NH3,0.2 mol NH3和0.8 mol NO 3.(2000广东24)(1)分别写出由氧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①O3: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指出氧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化合价: O3_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_;Na2O_________。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气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O2-离子对健康有害,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SOD存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 2 O=2O22+ 答案:(1)①3O22O3②2Na +O2Na2O2 ③4Na+O2 2Na2O (2)0; -1; -2, (3)4KO2+2CO2=2K2CO3+3O2④2 O2- +2 H2O=1H2O2+ 1O2+2 OH- 3 其变化 3 + ClO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答案:(1)2 4 2 2 1 2 H2O (2) ②(3)0.2 (4)2.63 放 暴露在空气 空气中燃烧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蜡烛燃烧 C.粮食酿酒 D.水结成冰 3.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台灯塑料底座 C.不锈钢水龙头 D.有机玻璃标牌 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英语试卷依据教育部新颁 布的《英语课程标准》,陕西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和今年考生的实际情况命制。以反映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科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全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紧扣当 前节能减排的话题。其次,严格依据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命题,在重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掌握的同时,侧重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英语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考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中有变 .

从我省英语教学实际出发,试题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现就英语Ⅱ卷的试题及学生答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完成句子,试题难易适中,考查全面,学生总体做的比较好, 经过大量的试卷分析。80℅的学生能明确试题考查的方向,能读懂句意。对第一小题place 填空的正确率比较高,经过对一定量试卷的分析,此题中各小题的正确率为: 题号单词正确率 80℅place 1 60℅fifth 2 50℅popular 3 60℅Will go 4 90℅laugh at 5 30℅sunny 6 40℅doctors 7 50℅friendly 8 30℅to be 9 50℅making mistakes 10

-- -- 由上表可见,学生对基础词汇掌握较好,但对词性变化掌握较差。也反 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少。 1、学生对单词掌握不牢固,就前五道小题,学生能把单词选对,但 拼写有错误,其中字母顺序颠倒的情况比比皆是,影响得分。 2、书写潦草,U 和V 不分,C 和L 不分,也影响得分。 3、对词性不清。第七、八小题准确率低,许多学生不知道sun 和doctor 等词是名词还是动词,在词后乱加后缀,造成失分。 2 5 二、任务型阅读,共小题,每题分计10 分,该题难易适中,适 与大多数学生阅读理解并解答,此题考查了学生中美饮食

最新21(2017-江苏大市化学模拟试题分类)资料

2017 1、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铁能形成[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III)〕 和Fe(CO)x等多种配合物。 (1)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_____。 (2)尿素(H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_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 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 .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填晶体类型)。 (4)铁有δ、γ、a三种同素异形体,δ、γ、a三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 2、元素X、Y、Z为前四周期元素,X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21种运动状态,元素Y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Z与X、Y不在同一周期,且Z原子核外p电子比s电子多5个。 ⑴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⑵X是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催化剂之一,如催化异丙苯裂化生成苯和丙烯。 ①1 mol苯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mol。 ②异丙苯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⑶与Y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 ⑷XZ3易溶于水,熔点为960℃,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据此可判断XZ3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⑸元素Ce与X同族,其与Y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

Ce 3、下列反应可用于合成CH3OH: (1)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写化学式)。 (3)CO32-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4)1molCH3O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mol。CH3OH与H2O可以任意比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5)锰元素的一种硫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硫化物的化学式为。4、Ni2+与丁二酮肟生成鲜红色丁二酮肟镍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i2+。

(完整版)2018广州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广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答案】B 【解析】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雨水呈酸性,但不是酸雨,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化物形成的。故选B。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蜡烛燃烧 C. 粮食酿酒 D. 水结成冰 【答案】D 【解析】铁锅生锈铁变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生成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3. 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汽车轮胎 B. 台灯塑料底座 C. 不锈钢水龙头 D. 有机玻璃标牌 【答案】C 【解析】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和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不锈钢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 4. 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 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该结构示意图表示为镁原子,镁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12;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该粒子失去2个电子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A。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1. 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2. 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N2)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K)。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解题技巧和说明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二)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

广东省广州市2016年中考英语真题试题(解析+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6年中考英语试卷 一、语法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从1-15各题所给的A、B、C、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n a far-away place, there was a village. The village was___1___ in potatoes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country. At the end of every growing season, ___2____potatoes were dug out of the ground, and readied for market. In each home, men and women would_____3_____divide the potatoes into three groups, large, medium and small. One year, there was a young man___4_____received his share of the potatoes. As the other villagers_____5_____, he walked around the village laughing and talking._____6____villagers thought he was lazy, and they worried that this man would never get______7_____potatoes ready in time. When it was time for the villagers____8______to market, they were greatly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man’s potatoes____9____perfectly into three groups. After _____10____the man how he did it, they understood he was not lazy, ____11____very clever. He had put all his potatoes in a cart and pulled it alo ng the village’s rough dirt road. As the cart moved up and down over the road, the potatoes moved_____12____. The small potatoes moved to the bottom, the larger potatoes rose to the top and the medium potatoes rested___13___ the middle. Life___14____like this too. The rough roads we travel along can also___15____us. 1. A. rich B. richer C. richest D. more rich 2. A. thousand with B. thousands with C. thousand of D. thousands of 3. A. busily B. busy C. more busily D. busier 4. A. who B. which C. what D. whose 5. A. work B. was working C. were working D. works 6. A. A B. An C. The D. / 7. A. he B. him C. himself D. his 8. A. go B. going C. to go D. went 9. A. are divided B. were divided C. are dividing D. divided 10. A. asking B. asked C. ask D. asks 11. A. so B. and C. or D. but 12. A. too B. also C. either D. neither 13. A. on B. in C. with D. by 14. A. has B. are C. were D. is 15. A. to help B. help C. helps D. helped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25各题所给的A、B、C、D项中选出最佳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