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学:第三章 水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第三章 水的营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 2、动物体获取水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3、国际饲料分类中,青绿饲料指天然水分含量≥的新鲜饲草、人工牧草等。 4、生产上常用的合成氨基酸主要有、和。 5、通常将乳脂含量为的乳称为标准乳。 6、谷实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有,无氮浸出物含量,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且 品质差。 7、反刍动物瘤胃分解脂肪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8、皮肤不全角化症、青草痉挛症、夜盲症和脂肪肝分别是缺乏、、 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对青绿饲料描述正确的是()。 A、干物质含量高 B、粗纤维含量高 C、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好 D、胡萝卜素含量较低 2、动物在氧化供能时,三大能源物质的利用顺序为()。 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B、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D、三大物质同时被利用 3、下列缺乏可造成鸡的滑腱症的是()。 A、VB4 B、VB11 C、Mn D、泛酸 4、下列属于体内消化实验方法的是() A、全收粪法 B、尼龙袋法 C、消化道消化液法 D、人工消化液法 5、饲料青贮过程中,乳酸菌繁殖最适宜的含水量是()。

A、65-75% B、30-40% C、80-90% D、45-55% 6、氨基酸的吸收部位为()。 A、小肠 B、大肠 C、胃 D、肝脏 7、对生长猪,下列组合中哪一种含有非必需氨基酸()。 A、赖蛋色精组 B、亮异苯苏缬 C、赖组亮缬色 D、蛋异苯苏谷 8、下列具有协同作用的元素为()。 A、VE-Se B、Mo-Cu C、Mo-S D、Fe-Zn 9、最适合做鱼类能量饲料的原料是()。 A、玉米 B、豆粕 C、稻谷 D、小麦 10、浓缩料中不含有的饲料原料是()。 A、蛋白质饲料 B、能量饲料 C、添加剂饲料 D、矿物质饲料 三、名词解释 1、美拉德反应 2、能量饲料 3、益生素 4、载体 5、日粮 四、简答题 1、饲养标准中饲料标准数值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动物的初乳有什么特点? 3、试述唾液作用? 4、简述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 5、简述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 6、简述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7、简述铁的营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五、论述题 详述应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猪饲料消化率的过程及计算方法?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 ----- 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 50 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 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 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 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 D F(酸性洗涤纤维) N D 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 控制系统 ★5.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 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 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 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 95%,少到 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 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 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 含水仅 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 通常在 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 3/4 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术语与概念 二、思考题 1.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2.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各有哪些必需氨基酸? 3.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4.比较抗生素和益生素的作用及发展前景。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6.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原理的异同。 7.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9.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10.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11.生长肥育动物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有何关系? 12.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13.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 14.各种动物机体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营养需要有何作用?15.各种矿物元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16.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7.如何用析因法来确定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18.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19.如何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21.论述“维持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22.论述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的差别。23.论述产蛋家禽的钙磷营养特点。 24.论述单胃非草食动物和反刍动物在消化营养上的主要差别。 25.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26.论述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27.论述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28.论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29.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0.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的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31.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32.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33.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34.论述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实践意义。 35.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36.何为可消化、可利用及有效氨基酸?何为理想蛋白?二者有何关系? 37.何谓生态营养?发展趋势如何? 38.何谓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水产动物营养学作业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有哪些?水产动物糖类利用率低的原因。(14分)答: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提供能量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生理活动及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当今世界上,糖类是绝大多数人群从膳食中获取的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类释放能量快,能及时满足机体需要。每克糖类在体内可产生4kcal 的能量。 糖类对蛋白质节约或保护作用是指食物中糖类供给充足时,可免于过多蛋白质作为机体的能量来源而消耗,从而有利于蛋白质发挥其特殊的生理作用,如构成和修补组织、调节功能等。 2、构成身体组织 糖类是细胞的构成成分之一,肝脏、肌肉中含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体粘液中含有糖蛋白质,脑神经中含有糖脂,细胞核中含有核糖,软骨、骨骼、角膜、玻璃体中均有糖蛋白参与构成。 3、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 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成分。糖类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神经系统惟一的能量来源,因此糖是神经系统赖以维持和保持正常活动的主要能源,即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一定浓度的血糖作为保证。脑对低血糖反应十分敏感,轻者发生晕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量而发生功能性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饥饿感、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若血糖继续下降,低于45mg/100ml 时,可出现低血糖性休克。 4、保护肝脏、解毒及抗生酮作用 肝脏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解毒器官,进入机体的毒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而降解失活。糖类的保护肝脏和解毒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当肝糖原贮备较为充足时,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酒精)有较强的解毒作用;二是丰富的肝糖原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肝脏免受有害因素(如化学毒物和肝炎病毒等)的损害,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脂肪在体内的氧化主要靠葡萄糖来供能,即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体内脂肪的充分氧化。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身患疾病(如糖尿病)不能利用碳水化合物时,机体所需能量主要由脂肪供给,但由于供给脂肪氧化的能量不充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 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初水。烘干后的剩余物在空气中平分可制得风干样品。 粗蛋白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无氮浸出物NFE: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一、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 1)水分: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2)碳水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体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3)蛋白质: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 (一)水分: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集中于干物质中,所以干物质是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三)粗蛋白质:是饲料有机物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分析上=N×6·25,凯氏定氮法 (四)粗脂肪: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五)粗纤维: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聚糖等,它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重要限制因素。(六)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出淀粉外所有多聚糖的总称,非淀粉多糖可分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其部分

动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A)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 《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A)卷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A.脚气病 B.多发性神经炎 C.麻痹症 D.佝偻病 10.以下( )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 A.电解质 B.短链脂肪酸 C.水 D.氨基酸 11.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2.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钠 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4.寡肽是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下个 15.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皮肤角质化不全 答: 1、B 2、D 3、A 4、B 5、A 6、A,B,C,D 7、A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可能引起硫缺乏。 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或维生素()。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 5.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表现为()、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和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等四个方面。 6.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等。 答:1、佝偻病骨质软化症软骨症产褥热任意填三个 2、10-12:1 3、硒E 4、维生素D E 硒多发性神经炎 5、促进机体肠道内微升态平衡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 6、硝酸盐重金属盐亚硝酸盐或氟化物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 1. 具有抗出血功能的维生素是哪种?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满分:4 分得分:4 2. 水产饲料中常用的着色剂主要是哪种? A. 虾青素 B. 甜菜红 C. 叶绿素 D. 柠檬黄 满分:4 分得分:4 3. 下列能量饲料中,哪种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A. 玉米 B. 大米 C. 小麦 D. 红薯 满分:4 分得分:4 4. 下面哪种物质不是非淀粉多糖 A. 纤维素 B. 果胶 C. 甘露聚糖 D. 果糖 满分:4 分得分:4 5. 在下列磷酸盐产品,哪种是水产饲料中常用的磷源补充饲料? A. 磷酸二氢钙

B. 磷酸氢钙 C. 磷酸钙 D. 磷酸镁 满分:4 分得分:4 6. 下面那一种形式是肽的吸收方式 A. 易化扩散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满分:4 分得分:4 7. 米糠中的哪种维生素含量较高?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肌醇 D. 抗坏血酸 满分:4 分得分:4 8. 下面哪种蛋白质属于纤维蛋白 A. 角蛋白 B. 清蛋白 C. 谷蛋白 D. 组蛋白 满分:4 分得分:4 9. 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哪几大类? A. 6 B. 8 C. 10

D. 12 满分:4 分得分:4 10. 下列不是胃液成份的是 A. 蛋白酶 B. 盐酸 C. 内因子 D. 淀粉酶 满分:4 分得分:4 11. 微量矿物元素是指占动物机体的比例在多少以下的矿物元素? A. 0.005% B. 0.01% C. 0.015% D. 0.02% 满分:4 分得分:4 12. 下面那个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A. 供能 B. 提供必需脂肪酸 C. 合成激素 D. 合成维生素A 满分:4 分得分:4 13. 下列维生素C产品中,哪种的稳定性最高? A. VC钠盐 B. VC钙盐 C. VC-2-多聚磷酸酯 D. 包膜VC 满分:4 分得分:4

南农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复试

动物营养学 2009年 一、名词解释(60) 1.维持需要 2.美拉达反应 3.合生素 4.微量元素 5.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6.限制性氨基酸 7.日粮纤维 8.dEB 9.干物质10.基础氮代谢 11.过瘤胃蛋白12.MHA 13.青草抽搐症14.日粮15.球安 二、简答题(30) 1.“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不需要的氨基酸”,这句话对吗?说明理由 2.列举2~3种酸化剂,并说明酸化剂的作用机理 3.理想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总体内容 4.青贮的制作要点 5.玉米和小麦的营养价值比较 6.列举参与瘤胃发酵调控的的饲料添加剂(5个商品名或化学名) 三、论述题(60,其中5、6选做,第4题20分) 1.氧弹测热仪的使用原理以及测定总能的具体步骤 2.比较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的消化道结构和功能差异 3.瘤胃酸中毒的机制和预防方法 4.实验设计:植酸酶对产蛋鸡的作用。动物安排选择、饲料的选择、样品的收集和制备、指标选择及理由、统计方法、注意事项 5.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6.缓解动物热应激的营养方案 2008年 一、名词解释 1.ADF、NDF 2.RDP、UDP 3.MHA 4.HACCP 5.Maillard反应 6.GMP 7.类胡萝卜素8.瘦肉精9.肌胃糜烂素10.Aw 11.synbiotics:合生素,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制剂,或再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它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快速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菌作用更显著持久。12.多发性神经炎(VB1)14.NSPs 15.DEB 16.离子载体(聚醚类):一类由链霉菌属和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制剂,它可与金属离子作用,作为这些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载体(莫能菌素、盐霉素)。17. Premix 二、问答题 1.国际饲料分类及分类依据,并谈谈我国饲料资源状况和开发前景。 2.瘤胃的环境。常见的几类微生物,并说出常用于分析的瘤胃微生物,并谈谈常见的瘤胃消化代谢实验技术。 3.简述动物胃肠道的生长发育过程,并简述影响胃肠道发育的因素。 4.请你说说饲料营养对畜禽胴体和肉质品质的影响。 5.饲料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并说说如何做好饲料安全的措施。 2004年 一、名词解释(25分)

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甘露寡糖或甘露低聚糖)、(低聚果糖或果寡糖)、(寡葡萄糖)(寡木糖) (寡乳糖)(壳寡糖)。任选其中三个都给分。 2. 引起动物贫血症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铁、钴或铜任选其中两个都 给分)等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C;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等;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 3. 食盐缺乏的典型缺乏症包括(厌食、异食癖、咬尾、神经症状,任选其中两 个都给分),反刍动物镁缺乏产生(草痉挛或肌肉抽搐)。 4.理想蛋白质中把(赖氨酸)作为基准氨基酸,其相对需要量定为(100),其他 氨基酸表示为(相当于赖氨酸的百分数)。 5. 能产生氨基酸拮抗的氨基酸有: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或 缬氨酸);苏氨酸与(丝氨酸)。 7. 缺(铜),毛弯曲减少。缺乏(含硫氨基酸或蛋氨酸或胱氨酸或硫)或(锌或碘或钴或铜),毛易脱落、断裂和强度下降。 8. 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水的流失途径是(粪、尿)、(呼 吸与蒸发)、(动物产品)。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 1. 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 真消化率: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的真实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 素真消化率(%) = ─────────────────────────×100 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是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次根。 EAAI=[(a/A100) (b/B 100) …… (j/J 100)]1/n 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试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A,B,C……J—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标准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亦可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 3、氮平衡:所谓氮的平衡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可用下式表示B=I-(F+U) 式中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U—尿中排出的氮量; 4、饲料系数=饲料消耗量 / 增重量×100% 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5、必需脂肪酸(EAA):是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6、摄食率:单位时间(常指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体的摄食量 7、特定生长率(SGR):反应单位时间鱼体生长速率的指标。SGR=(ln wt-ln w0)/t 9、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食品或饲料中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及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酸、植酸、非淀粉性多糖、棉酚、皂甙、环丙烯脂肪酸、抗维生素、脂肪氧化酶等. 10、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使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病症。 11、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的消耗。 12、净能(NE):代谢能(ME)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HI)量,即NE=ME-HI。是完全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能量。 13、体增量: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 17、高密度脂蛋白(H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外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由于其密度很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 18、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内胆固醇转运出去,其密度很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19、氮能比:指1kg饲料的总热能值与其粗蛋白质含量(%)的比值。C/P=1磅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后来也写作C/P=1kg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1kg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g) 20、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常用作载体的有玉米,麸皮,小麦粉,大豆粉,机榨油粕,脱脂米糠和稻壳等。 21、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可做稀释剂的原料有,脱脂玉米粉,葡萄糖,磷酸二钙,石灰石粉,高岭土,沸石,蛎壳粉,食盐,硫酸钠,次麦粉等。 二、问答 1、水产饲料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1)规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与操作规程,统一研究方法,规范实验设计。 (2)完善主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量。

动物营养_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D)。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A)。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的元素。 A.1% B.0.1% C.0.01% D.0.001%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B)。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De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C.EPA D.DHA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动物营养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动物营养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0-09-02 浏览量:77 次 摘要:本文对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及作用、发展趋势及前沿和我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要分析,并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建议 1 前言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这些主要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等,以改善动物健康和促进动物高效生产,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饲料是畜牧业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整个畜牧业生产成本的70%左右。因此,动物营养学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前沿 动物营养科学,如从拉瓦希(Lavoisier)1777年提出生物氧化学说为起点,迄今已逾220年。它和其它科学一样,是在人类活动中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其它相关科学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为营养学的草创年代,主要反映在能量代谢与饲料的能值评定方面,同时也萌发了对蛋白质与矿物元素的研究。二十世纪为营养科学之盛世。这一个世纪以来,营养科学突飞猛进,揭开了新的篇章。营养研究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正向着更深入、更全面和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营养代谢机理研究正向分子水平深入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是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次根。 EAAI=[(a/A 100)(b/B 100)……(j/J 100)]1/n 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 —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A,B,C……J —标准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标准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亦可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 3、氮平衡:所谓氮的平衡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可用下式表示B=I-(F+U)式中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U—尿中排出的氮量; 4、饲料系数二饲料消耗量/增重量X100%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5、必需脂肪酸(EAA ):是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6、摄食率:单位时间(常指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体的摄食量 7、特定生长率(SGR):反应单位时间鱼体生长速率的指标。SGR= (In wt-ln w0)/t 9、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食品或饲料中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及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酸、植酸、非淀粉性多糖、棉酚、皂甙、环丙烯脂肪酸、抗维生素、脂肪氧化酶等? 10、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使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病症。 11、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的消耗。 12、净能(NE):代谢能(ME)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HI)量,即NE=ME-HI。是完全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能量。 13、体增量: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 17、高密度脂蛋白(HDL ):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外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由于其密度很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 18、低密度脂蛋白(LDL ):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内胆固醇转运出去,其密度很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19、氮能比:指1kg饲料的总热能值与其粗蛋白质含量(%)的比值。C/P=1磅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后来也写作C/P=1kg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1kg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g) 20、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常用作载体的有玉米,麸皮,小麦粉,大豆粉,机榨油粕,脱脂米糠和稻壳等。 21、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可做稀释剂的原料有,脱脂玉米粉,葡萄糖,磷酸二钙,石灰石粉,高岭土,沸石,蛎壳粉,食盐,硫酸钠,次麦粉等。 二、问答 1、水产饲料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1)规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与操作规程,统一研究方法,规范实验设计。 (2)完善主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量。 (3)营养代谢和调控的深入研究,蛋白质,脂肪酸和糖类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途径,以及与营养水平的关系等。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2.必需氨基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3.比较屠宰试验。为进一步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必须屠宰动物,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故称为比较屠宰实验 4.养分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5.能量蛋白比。D×M×(Kcal Kj ) / CPg / Kgf ××d 6.短期优饲法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提供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以促使排卵,。 7.必需脂肪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8.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 第 2 页,

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9.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1.饲养试验。在生产条件下,按生物统计对试验设计的要求,选择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试验动物,控制非测定因素一致或相似后进行分组饲养。通过测定比较各组获得的结果,借助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此结果作出技术判断的整个过程称为动物的科学饲养试验,简称饲养试验。12.维持需要。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13.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14.养分消化率(公式) 即为表观消化率= (食 第 3 页,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期末复习题库

期末复习题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常量矿物元素在鱼体内的含量一般最高的两种元素是钙或Ca 和磷或P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摄食这种饲料的鱼容易产生缺乏症,但一般需要四或4 周才会表现出来。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代谢具有协同作用时,铁与维生素C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2、常用的α-淀粉有α-马铃薯淀粉、α-木薯淀粉、α-玉米淀粉。 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植酸磷,动物难于利用。 4、高粱、生豆饼(粕)、棉粕和菜粕中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分是单宁、抗胰蛋白酶、和棉酚、硫葡萄糖苷。 5、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八或8 大类。 6、赖氨酸的英文缩写是Lys ,色氨酸的英文缩写是Trp 。 7、配方设计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 8、在实验和生产实际中,常采用外源性指示剂法来测定消化率,但外源性指示剂的种类较多,通常采用三氧化二铬(Cr2O3)作外源性指示剂。 9、按形状可将水产配合饲料分为粉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微粒饲料、团状饲料)等。 10、米糠和蚯蚓粉分别属于能量(植物性) 和蛋白(动物性) 饲料。生产中确定最适投饲量常用的方法有投饲率表法和投饲量年分配法。 11、水产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现多用消化能。 12、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八(8)大类。 1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植酸磷,水产动物难于利用。 14、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分别为亚油酸、亚麻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15、可代谢能指的是除去鳃排泄能和尿能后剩下的那部分可消化能。 16、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摄食量与增重之比值。 17 、某些维生素缺乏会引起鱼类出现贫血症,这些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B3 、烟酸、叶酸、维生素C 等。 18、渔用微颗粒饲料按其制备方法和性状可分为微胶囊饲料、微包膜饲料和微粘合饲料。 二、判断题 19、晒和维生素E 在鱼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

2011研究生复试动物营养学精彩试题B及问题详解

华中农业大学二0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纸 课程名称:动物营养学B第1页共 4 页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碳水化合物属于单糖的是 A.半乳糖 B. 乳糖 C. 蔗糖 D.麦芽糖 2.直链淀粉的结构中,连接葡萄糖的糖苷键是 A.α-1,4糖苷键 B.α-1,6糖苷键 C. β-1,4糖苷键 D.β-1,6糖苷键 3.一般来说,饲粮中谷物比例越高,瘤胃液中比例越高的酸是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乳酸 4.只在小肠黏膜细胞中合成的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 B.VLDL C.LDL D.HDL 5.反刍动物适用的能量体系是 A.总能体系 B.消化能体系 C.代谢能体系 D.净能体系6.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最大差别是植物体含有 A.粗蛋白质 B.粗纤维 C.粗脂肪 D.粗灰分7.检查发现羔羊出现夜盲症,眼睛粘膜干燥,消化道粘膜损伤,运动失调等症状,可初步诊断为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8.猪常出现口腔粘膜增生,食欲下降,皮肤角化不全等症状,缺乏的元素是 A.铜 B.锌 C.碘 D.锰 9.引起禽类产生滑腱症是缺乏 A.钾 B.碘 C.锰 D.镁 10.缺硒一般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肝坏死B.白肌病 C.雏鸡小脑软化 D.雏鸡渗出性素质病11.大麦中可溶性NSP主要是 A.阿拉伯木聚糖B.β-葡聚糖 C.甘露聚糖 D.半乳聚糖

第2页共 4 页12.实验时间短,实验动物有限,通常采用的实验设计为 A.单向分类实验设计B.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 C.复因子实验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3.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铁 B.锌 C.硫 D.铜 14. 下列脂肪酸熔点最低的是 A.亚麻酸 B.花生油酸 C.油酸 D.亚油酸 15. 木樨草中含有的双香豆素会影响动物体利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16. 下列属于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A、棕榈酸 B.油酸 C.α-亚麻酸 D.花生四烯酸 17.瘤胃内pH变动范围是 A.2.0~5.0 B.5.0~6.0 C.5.0~7.5 D.7.0~8.5 18. 标准奶是奶中含 A.乳糖3% B.乳糖4% C.乳脂3% D.乳脂4% 19. 禽饲料的能量价值常用的表示是 A.总能 B.代谢能 C.消化能 D.净能 20. 在动物体内,维生素D3的活性远大于维生素D2的动物是 A.猪 B.禽 C.反刍动物 D.所有动物二、多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表中相应题号下;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属于成年猪必需氨基酸的有 A. 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 精氨酸 E.组氨酸 22.缺乏后可引起动物发生贫血现象的维生素有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6 D.叶酸 E.维生素B12 23.蔗糖在酸或转化酶作用下,水解为 A. D-葡萄糖 B. D-果糖 C. D–甘露糖 D. 阿拉伯糖 E. 半乳糖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4、生产及实际生活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5、如何学习和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知识? 6、你期望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那些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名词解释:CP、粗灰分、EE、CF、ADF、NDF。 2. 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6。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 9。6%、EE3。6%、CF 1.3%、粗灰分1。1%、Ca 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 7。实际生产中如何防止饲料营养价值的下降?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解释消化、吸收、消化率的概念。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 3.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 ★4。蛋鸡每天采食120 g饲粮,饲粮含CP18%,Ca 3.5%,每天随粪排出CP 4.32 g、Ca1。95 g,随粪排出内源CP1。5g,内源Ca 0。90 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 ★5.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6.饲料颗粒化处理、少量多餐饲喂、奶牛TMR日粮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7。单胃动物回肠末端(家禽去盲肠)消化率、真消化率的意义? 第三章水的营养 ★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 ★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 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 6.生产中强迫奶牛多饮水有哪些负面作用? 7。多饮水能否缓解母猪便秘现象?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1.名词解释:EAA、NEAA、LAA、RDP、UDP、IP。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解释氨基酸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 ★4.列出猪和家禽常见的EAA名称,常见拮抗氨基酸 对、转化氨基酸对。 ★5。阐述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