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口市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周口市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周口市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囹圄(wǔ)祓除(fú)编篡众口铄金

B . 拎包(līng)讪笑(shàn)饥馑万事具备

C . 粳米(jīng)傩戏(nuó)讴歌栉风沐雨

D . 揶揄(yú)酒馔(xùn)讫今高屋建瓴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松驰回溯卫戍皇天后土

B . 辨认影牒荣膺残羹冷炙

C . 豆蔻聘礼修葺金壁辉煌

D . 城阙编纂恻隐亭亭玉立

3. (2分) (2019高二下·云南会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校学生宿舍是陪伴大学生们度过花样年华的栖所,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命运休戚相关。

②我们要及时教育党员干部,对个别腐败现象,坚决痛下针砭,以达到刮骨疗毒、以儆效尤的目的。

③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提出积极的意见,但绝不越俎代庖,学校也不应该在所谓的“家校合作”的名义下,将学校自身事务转嫁给家长。

④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风气,也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所以考试时使用手机等作弊行为是必须令行禁止的。

⑤近日,由于楼市投机者东山再起,为给仍然躁动不安的楼市继续降温,上海、重庆同日发布新政加大楼市调控力度。

⑥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⑤⑥

4.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B .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红楼梦》)

C . 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本来他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豪华生活的刺激增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高老头》)

D . 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5.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在其都市词中,最爱描写汴京的民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三月的寒食清明、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民俗在其都市风情词中都得到了生动再现。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在这狂欢的海洋中,青年男女抛开了平日的_____________,寻找自由的爱情。柳永在《迎新春》这首词中,不仅描写了元宵节时千门万户的华灯、绵延十里的绛树、__________的鼓声等,还特别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种种“奇遇”。这些美丽的“奇遇”,让元宵的夜晚“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对传统士大夫而言,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很少关注世俗生活。所以,在传统士大夫的笔下,()。而柳永的都市词第一次出色绘制了城市民俗图卷,____________地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柳永的都市词已经不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其所处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堪称词史上的“清明_上河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一而足清规戒律响彻云霄淋漓尽致

B . 层出不穷清规戒律不绝如缕酣畅淋漓

C . 层出不穷金科玉律不绝如缕淋漓尽致

D . 不一而足金科玉律响彻云霄酣畅淋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B .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C .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D .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关注文人高品位精神生活的作品很多

B . 他们侧重于写关注文人高品位精神生活的作品.

C . 他们很少写关于世俗生活的作品

D . 记载都市风情的作品寥寥无几

6. (2分)(2017·新余模拟)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 . ③①④⑥⑤②

B . ①③②④⑥⑤

C . ③①②④⑥⑤

D . ①③④⑥⑤②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7. (17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王羲之字选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动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以骨倾称尤善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重,时陈圈玩裕有重名,裕亦目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那鉴使门生求女娇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氏诸少井佳,然闻信至,咸自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住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之羲之。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书,皆不就。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掉、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阴山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会稽有孤居她养一,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写,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借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而归,甚以为乐。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节)

【乙】

永和九年,岁在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事也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有崇山峻,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温,映带左,引以为流水,列坐其次无丝竹管弦之盛,一一咏,亦足以畅叙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每览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碰,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强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就今之视,悲失!故列叙时人,录其所,鼠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骨鲠称骨鲠:耿直

B . 然闻信至信:消息

C . 雅好服食养性雅:平常、向来

D . 当举群相赠耳举:全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非臣倾首所能上按

B . 笼鹅而归摇尾而求食

C . 人未之奇句读之不知

D . 逐以女妻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幼年时不善言谈,但长大后,很善于辩论。

B . 王羲之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朝廷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征召他为官,但都被拒绝。

C . 王羲之不喜欢在京师做官,他刚刚到达浙江就喜欢上了这里,有了在此终老的想法。

D . 会山水美,名士聚集于此,谢安孙绰、李充等人以文章名扬天下,都在此建屋居住,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①尝与同志集于会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殇为妄作。

(5)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语句。(限6处)

《庄子》言:“野马也,尘,”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间之野马。”又云:“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加热时野马阳焰如此物也。(节选自《梦溪笔》)

8.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麦粒

许心龙

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和我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亲切地附在父亲泛黄的短发里。一晃,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

父亲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我娘问道。

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入口中。随着颚骨的上下移动,父亲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嘠嘣①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嘎嘣②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袋口边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这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口上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上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秕子麦调换给了父亲。面對土坷垃秕子麦,父亲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长伸冤。村长笑笑,拍拍父亲的瘦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吗?”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父亲还呓语连连:“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

这时,我看到村长朝我们的麦场走来。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村长走近了,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抓出一把,说,“来,村长你看看。”

“嘎嘣嘎嘣③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投入口中。很快,嘎嘣嘎嘣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说:“村长,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必了。你呀,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长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村长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公粮免征了吗?”

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长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①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长显然也很激动。

“村长,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长,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放了呢!”村长拍拍父亲的瘦肩膀,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

“我真咽不下这口气。”父亲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嘎嘣⑤脆响,交恁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村长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嘎嘣⑥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好了,别伤心了。”村长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儿力气了。”

“听村长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长一眼,继续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別人吃了亏。”

“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长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③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我惊醒。父亲喊道:“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⑦的响声了。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那嘴就成了舌头的天下。②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1)画直线的句子③刻画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2)“嘎嘣嘠嘣”在文中出现了七次,试简析如此处理的作用。

(3)赏析画线的句子。

①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长显然也很激动。

②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

(4)探究并概括小说的主题。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9. (8分) (2017高三上·和平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开荒南野际,________。《归园田居》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赤壁赋》

(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咏怀古迹》

(4) 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5) 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四、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②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③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④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以上四句话选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该讲话在全国大中小学引发热烈反响。请综合理解材料含意并合理引用,以中原高中校团委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主题为“学好思政课,复兴我的国”的倡议,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标题“倡议书”补充完整。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6-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9-5、

四、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