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空间规划运行体系研究述评

国内外空间规划运行体系研究述评

国内外空间规划运行体系研究述评
国内外空间规划运行体系研究述评

职业生涯规划可行性研究方案报告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班级中华会计12-2 学号201205005009 姓名刘莎 指导教师余根亚 完成时间2013.2.18 中华职业学院制

可研报告填写要求 一、封面填写要求 1、“专业班级”栏应填写所属班级简称,例如“2012级财管2班”写成“中华财务12-2”。 2、“指导教师”栏填写班主任姓名。 二、可研报告内容填写要求 1、需要学生完成的内容允许手写或电子稿打印上交班主任,可根据内容多少自己调整各栏的长度,但单位意见和签字盖章部分需要原件。 2、电子版格式要求:doc格式 ·纸张格式为A4纸,左右边距31.8mm,上下边距25.4mm。 ·正文采用宋体字、小四号字。 ·一级标题采用顶格四号宋体加粗;例:一、二、… ·二级标题采用顶格小四号宋体加粗;例:(一)(二)… ·三级标题采用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例:1、2、... ·四级标题采用空两格小四宋字体;例:(1)(2)… 3、要求内容真实,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下载复制或请人代完成,一旦发现,成绩以零分计,并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同时下达《违纪教育告知书》。

可行性研究项目简介 一、项目与课程的关系 本项目是《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就业与创业1》课程的前奏,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作”职业教育理念。 二、项目目的 1、进一步了解社会环境、行业状况、职业或岗位标准和要求,就业需求等。 2、检验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是否科学可行,验证自己四年规划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3、通过可行性研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进行评估和修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使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学习计划更加可行,行动更加积极有效。 4、掌握基本的调研方法,锻炼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三、项目要求 1、指导教师(班主任)于本学期18周前在班级开展本项目的动员指导专题讲座。学生凭学院开具的介绍信并携带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就业推荐表》在寒假期间自找3-4家单位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每个学生于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开学第1周内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具体内容见后)。 2、学生能运用网络调研法、问卷法、生涯人物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进行调研,需运用2种以上调研方法,例如:访谈、问卷等; 3、2012级班主任于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开学第2-3周内对学生提交个可研报告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根据学生的可研报告内容及单位的评价按100制给予成绩认定和上报,该成绩作为《就业与创业1》课程的期中成绩,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一律以零分计。 4、2012级班主任于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开学第4-5周内在班级中随机抽查五分之一的学生进行可研报告答辩、总结活动,并在每班中推选1-2篇优秀可研报告提交学院评优表彰。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基于垂直协调视角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以荷兰国家空间规划为例摘要 作为重视政府干预的国家,荷兰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国家层面的基于公共和市场干预的战略规划,逐步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完善协调机制,以管制性而著称。本文将以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垂直协调为重点,阐述各层级规划内涵以及规划新动向,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

1背景 1.1研究背景 我国的空间规划开展之初就建立了相应的规划体系,但是随着各部门越来越重视空间规划,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多数的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由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组织编制,以致于空间规划类别虽多但规划内容与职能常常相互重叠冲突,空间规划分级明确但下级规划受限且不能结合实际,最终导致空间规划难以协调和衔接。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调整,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实现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学习荷兰的空间规划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节约用地、经济建设和绿色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2汲取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创造宜居环境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08人/平方公里,却承担了欧洲水路运输门户、世界重要空港、国际金融中心等重要职能,是欧美世界中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次研究旨在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空间的基础上满足城镇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宜居环境。 3探讨荷兰规划垂直协调机制,优化我国空间规划纵向协调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层级政府的规划权、决策权、审批权及财权混乱而僵化,部门规划权限范围自我膨胀、互相重叠,加之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和目标体系,多种空间规划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现象明显。荷兰作为一个非中央集权的国家,却有着非常有效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强调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商和共赢的原则。因此研究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对解决我国规划垂直衔接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2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垂直构建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 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

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 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 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 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书 学校:江苏大学 规划者: ****** 专业:******* 学号:****** 目录 引言 (1) 一、自我认知 (4) 1、职业兴趣 (4) 2、所适宜的环境 (5) 3、个人性格 (5) (1)、基本描述 (5) (2)、可能的盲点 (5) (3)、职业价值观 (6)

二、职业认知 (9) 1、家庭环境 (12) 2、学校环境 (12) 3、社会环境 (12) 4、行业环境 (13) 5、SWOT分析 (13) 三、职业目标 (15) 四、规划与实施 (15) 1、研究生期间规划 (15) 2、职业生涯规划 (17) 五、评估调整 (18) 结束语 (18) 引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

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江苏大学是一个大的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可小小草有一个大大的理想,就让我在这里畅想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男孩,心中总有一种不服输的信念,我想每天都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面对新的希望,我没有理由去逃避。当朝霞生起的时候,我会放飞我新一天的希望,晚霞落下的时候,我会收获一天的幸福和快乐.因此,面对未来,我信心十足,不管人生道路何等艰辛,我都会勇敢走下去,直至成功。 选择医学不是为了未来的我能赚大把的钱,钱是身外之物,再多又怎样。永远一颗不变的心——为人民的健康而奋斗。人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高低,但患病总是不可避免的,而我的梦想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奋斗终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 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一位智者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樊森 规划是国土空间管理的龙头,规划体系是规划编制、实施、修改、评估、监督全过程,涉及技术、管理和法规的集合和系统。我国现有各类空间规划层级、类型体系各不相同,随着空间规划开展、“多规合一”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部成立,机构改革加快完成,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尤为重要。 一、我国现行主要空间类规划体系 我国现行的空间类规划主要涉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国土及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各规划在其职能范围及法规约束下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分为国家、省级两级规划。城乡规划主要分为国家、省级、市县、镇、乡村五级,包含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建设规划七类规划。其中:国家、省级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城镇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乡村编制建设规划为主。国土规划分为国家、省级两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分为国家、省、地市、县、乡五级,包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级两级规划试点编制;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国民经济社会五年规划专项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编制。 从我国现行空间类规划体系可以看出,各类规划层级和类型自成体系,也就意味着各类空间规划的管理职能、管理体系及技术路线、

法规标准等各不相同,在唯一的国土空间内,各类规划的体系不同是导致规划矛盾差异的成因之一。同时,要加快推进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统一空间规划体系首当其冲。 二、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任务要求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以优化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形成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同时,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全国统一,就是要进行空间规划全覆盖,形成全国一张图,主要路径就是按照十九大报告明确的完成全国三线划定,进一步形成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控制线精准落地,进行空间分区和用途管控。相互衔接,就是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衔接,核心是技术数据的衔接,达到规划期限、目标指标、坐标格式、用地分类、空间分区、边界规模等的衔接协调,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分级管理,就是按照国家、省、市县(设区的市空间规划范围为市辖区)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权限、法律地位,达到依法有据、科学有效的空间管理。 从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任务要求可以看出,空间规划首先是要在手段方式上实现多类空间性规划合一编制一本规划,而不是加一,其次是按“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要求,在技术上实现基础数据和技术路线相互衔接,在管理上实现三级管理,全国统一一张蓝图管理。 三、我国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及体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第四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第九章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东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分布在优化开发区域,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制约,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建设区域生态网络。 东部地区其他城市群,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统筹区域、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一体化发展。 第十章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荷兰国家空间规划

荷蘭國家空間規劃(Ir Steef C. Buijs) 序言 0.1.目的 本文介紹荷蘭國家層級的空間規畫,提供一般性的資訊給想要了解荷蘭國土規畫的人參考。 0.2.大要 本文討論的重點是:為什麼在全國的層次上需要空間規劃。地方或區域層次的空間規畫不夠嗎?為什麼需要空間規劃?為什麼空間規畫不能夠只是經濟計劃或是環境政策的一部份就好了? 如果全國空間計畫是有用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走得更遠,思考到跨國的或是歐洲的層次? 除了回答上述問題,本文也試圖釐清空間規畫兩個基本功能--規範功能與發展功能的不同。 規範功能是重複性的活動:個別市民、公司或機構,各基於不同目的,提出使用土地的提案(不一定有營建行為)。這個時候,各層級政府必須依據明定的條件給與許可或不許可。 發展功能則是預先的作為。例如政府提案要做某項基礎設施、擴充城市實質範圍、利用土地或保全自然資源…等等。 這兩項功能在本文中將會一再深化討論。討論重點會放在規劃概念以及決策程序:包括法定的與財政上的執行工具、政府內與政府間的協調、非政府組職與私部門和社區的參與。 1. 為什麼在國家層次上需要空間規劃 上一章提出的問題,本章以兩個步驟來回答,第一個步驟是一般性地說明為什麼須要作空間規畫,第二個步驟回答為什麼在國家層次上需要空間規劃。 1.1 空間規劃的功能 一旦法令綱舉目張、國家安全獲得確保,則荷蘭政府日常的政策必須滿足下述四個基本目標: (1)經濟效率 (2)社會公平

(3)環境(生態)永續 (4)保存及豐富文化認同 上述四個目標都有其空間意涵。為了達成經濟效率,國家必須提供空間供各種產業活動使用、提供基礎設施支持生產及貿易活動。空間和基礎設施是社會公平的基本要求:人們以何種居住條件住居在何處、可以使用哪些教育、健康照護及其他設施?減少水、土、空氣污染,避免耗用竭盡自然資源,都有其空間意涵,保護生態系、維持生物多樣性亦然。此外,文化與建成環境息息相關,老城是文化資產同時也是文化新生的機會。 不只個別目標有其空間意涵,這些空間意涵之間有時也互相衝突,所以,空間規畫不只為了滿足個別功能,重要的是整合所有需求,經過衝突、折衝,達成互惠,強化空間使用、增加基礎建設和資源。 如此一來,空間規畫配合綜合的財務政策(財政、預算及貨幣),就是整合政府政策的主要工具。 1.2. 國家層次的空間規劃 地方空間規劃的需求 地方需要空間規劃的理由很明確。某人擁有一塊地,想使用時卻會影響到他的鄰地或更遠的土地;或是影響到公共利益(如環保)。這就是地方政府必須規範土地使用最基本的理由。地方政府也可以參與開發新的土地、建造基礎設施、開採資源,這些活動也需要空間規畫,以確保執行的效果和效率。 區域 區域需要空間規劃行之有年。一開始,地用的衝擊是非常地方性的,隨著經濟和其他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個別單一地域的規劃,必須在區域層次進行協調和監督。公共設施的建設計畫也有類似的狀況。當我們說「都市網絡」或「網絡城市」時,我們處理的是超越地方的社會和經濟系統,傳統上必須在區域層次監測與管理。 國家 順著同樣的理路思索下來,許多人類活動是超越區域的。荷蘭空間規劃史就是一個明確的例子。一百年前,荷蘭空間規劃正式由單一法規規範(1901住宅法),剛開始住宅法只規範地方的空間規劃,1930年檢討後,省府被賦與區域空間規劃的職權,二次大戰後,中央政府才開始作全國的空間規劃。 國界之外 再進一步,當代歐洲交通運輸、河川管理、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全都需要

浅析绿色空间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浅析绿色空间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8-05-29T15:50:57.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张雪峰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越来越群居化,大量聚集于以点线分布的城市之中,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出现,如水资源不够、空气质量差、活动空间有限等。 黑龙江省海伦市城乡规划管理局黑龙江海伦市 1523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越来越群居化,大量聚集于以点线分布的城市之中,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出现,如水资源不够、空气质量差、活动空间有限等。而搞好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浅析绿色空间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绿色空间;城市建设;重要性 1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背景由来 绿色空间这个词最早运用于西方,各方对其理解也有不同。在我国,其定义是城市中保持着以绿色植被覆盖为特征的自然、半自然或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绿色空间一般包括城市中的公园、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单位绿地等,城市绿色空间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它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城市生活仍然是广大居民生存的方式,在追求和谐、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城市绿色空间越来越受广大居民和规划者注意。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好坏是这座城市可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甚为广泛,功能甚为多样。体现在:调节城区气候。城市生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口高度集中、活动区域减少和空气循环不畅等,而城市绿色空间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在为城区绿色网络覆盖的同时,给广大市民提供了视觉上完善感受和心理上的健康需求。促进人体健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广泛的改变,特别是小汽车运用数量的增加,广大居民以吃、穿等基本生存为主导型的消费方式还未淡去时,已经向以人力资源投资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新消费结构进行转变。同时,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正面临着需要保健人口比例接近预警的危机,人们对健康管理水平生活方式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城市绿色空间能为这种新的消费方式给予空间和效果上的保证。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能很好地缓解人们的工作竞争压力和精神压力,进一步促进广大城区居区身体健康。 2 当前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2.1 规划与城市建设不同步,绿色空间建设难以成系统完成 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建设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存在理念上的差异,城市的居住、办公、服务等基础设施都建设的较好,由于绿色空间建设所用的周期较长和主观上的不够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存在时,就补课式地加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但这时,城区的空间已经没有足够的地方来成系统成建制成规模的进行了,只能在城区周边及相对较远的地区来实施,真正有需求的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因为造价昂贵或无地可用来建设大型公园绿地。从数据上看,总的绿地面积在提高,但城市中心区的绿地比例却比较低。 2.2 文化理念需要深入 当今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也要伴其左右,这就是所谓的两手都要硬。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说大多数城市建设都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这中间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文化理念的深根扎入是最关键的因素。每一个人肩上都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有潜在的意识,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不仅要规划建设好,还要人们站在主人翁的位置去管理和维护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良好环境的捍卫者。 2.3 经济社会活动需要引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来说,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并不相互制约,而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好,人们生活质量高,消费水平上得去,同时吸引大批的旅游都,经济上又充满活力,相互促进。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绿色空间建设还没有很好地完善这一关系,没有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经济与生态相依相生,共同繁荣。 3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3.1 优化功能布局,强调高效性 当前,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各地质量高低不同,在城市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使土地功能复合化以及使城市运转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是发展城市绿色空间的关键。规划周边水系强化了其人文生态职能,重塑了居住和商业职能,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布局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商业和文化用地,采取紧凑发展的用地布局模式,有利于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提升区域的职住平衡比例;根据需要设置绿化隔离带,结合周边水系构建城市复合绿化生态系统,为加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奠定基础。 3.2 化整为零,提高城区绿色空间覆盖率 结合现有城区条件,转变思路是加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的突破口。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入,土地资源成为城市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中心区,很难实施面积大、成规模的绿色空间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以小规模建设的累积达到大片绿色空间的效果。见缝插针的小尺度绿色空间,其面积小,数量多,灵活多变等特点可以在城市中心区充分发挥作用,建设适宜的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小型空间,弥补大型绿地在中心区难以施展拳脚的缺失,成为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的重要补充。点面结合的小规模绿色空间合理分布,绿色廊道将其联系一起,形成有机网络,逐层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体系,促进城市内部绿色空间建设。 3.3 提高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各种举措将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到一定程度后,还要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维持和爱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将规划片区内的自然生态条件、城市特色要素相整合,构建和谐、良性发展的特色城市空间是引导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规划尊重规划片区内的自然生态条件,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破坏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人工手段加强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沟通和联系,实现居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通过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构建体城市特色、宜居的绿色空间,实现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4 广泛运用绿色科技为绿色空间建设服务 将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将科技、绿色、景观紧密结合起来,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居民住宅屋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度)

摘: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2012-01-03 16:29:05)转载▼标签:全国城镇体系分类:转: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 导言 (1) 第一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2) 1.1 指导思想 (2) 1.2 规划目标 (2) 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3) 1.4 技术路线 (3) 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 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4) 2.2 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10) 2.3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特征 (1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规模预测19 3.1 城镇化的现状与趋势 (19) 3.2 城镇化总体策略 (20) 3.3 城镇化政策分区与发展指引 (20) 3.4 城镇化水平预测 (24) 3.5 城镇规模结构 (29) 第四章城镇空间规划 (35) 4.1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35) 4.2 城镇空间布局 (36) 4.3 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41) 4.4 省域城镇发展指引要点 (44) 第五章城镇发展支撑体系 (47) 5.1 综合交通设施 (47) 5.2 市政基础设施 (57) 5.3 社会基础设施 (60) 5.4 公共安全体系 (62) 第六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3) 6.1 生态保护 (63) 6.2 环境治理 (64) 第七章规划实施 (65) 名词解释 (66) 大都市连绵区 (66) 城镇群 (66) 全球职能城市 (66) 区域中心城市 (67) 门户城市 (67) 老工业基地城市 (67) 矿业(资源型)城市 (67) 历史文化名城 (67)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实现健康城镇化; (2)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3)进一步发挥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城乡规划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4)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好珍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城市新文化。 1.2 规划目标 具体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科学决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协调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形成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与循环;调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从全国层面出发,提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的意见,促进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导和规范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城市规模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1)近期(2005-2010):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相协调,提出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重点,确保健康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2)远期(2011-2020):与国家中长期规划相协调,确保城镇化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1.4 技术路线 重视前提条件分析。以人口、资源、环境分析为基础,以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分全国城镇发展的条件,全面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突出公共政策属性。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依据,体现城乡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实现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根据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原则,针对中央政府对空间发展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现决策的科学化。 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与国家批准的各级各类规划相协调,多种收集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利用航空遥感、卫星照片分析等手段,提高空间资源分析的科学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1)经济全球化 (2)农业发展与农村政策 2003 年,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选择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等11 种优势农产品,规划了35 个优产区作为近期发展重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在农产品加工服务方面的专业将会较大水平提高。 (3)国家产业发展前景 (4)国家区域政策的要求 (5)小康社会的目标

荷兰国家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的评估与启示

荷兰国家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的评估与启示 2015-06-28 摘要:荷兰的空间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典型,其规划评估体系十分先进成熟,覆盖了规划的编制与运行的全过程。与此对照,我国城镇规划的实施评估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连续动态的评估系统。本文介绍了荷兰于2012年出台的《国家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的制定过程,并对其实施前后的规划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评述了实施前评估中的预评估和战略环评的容、方法及程序,探讨了各阶段评估的意义及对规划的影响,并对我国规划评估机制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荷兰,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预评估,战略环评,监测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R2-43)省社科联201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41slktzdian-12) 引言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城市规划逐步由“规划蓝图”走向“公共政策”[1]。荷兰空间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典型,要求所有空间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并设立了严格的事前和事后规划评估及反馈机制。荷兰空间规划的评估体系渗透到了其规划的编制和运行的全过程,形成了良好的动态循环:规划制定时进行预评估(Ex-ante Evaluation)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或SEI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以下简称战略环评),讨论规划的可行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公众和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政策选择;规划执行后进行定期的过程监测和实施后评估,动态考察规划的结果绩效,反映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决策者进行必要的规划调整。 我国2007年颁布的新城乡规划法规定: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要进行定期的规划实施评估。虽然目前许多城市都开展了评估尝试,包括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评估、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环境影响评估、交通影响评估、项目选址建设评估等[2],但大多集中在宏观规划实施后的结果评估和微观项目实施前的方案评估上,尚未形成动态、连续、完整的评估系统。鉴于此,本文对2012年新颁布的荷兰《国家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Structuurvisie Infrastructuur en Ruimte,以下简称《战略》)的规划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规划评估机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由于《战略》的出台时间不长,因此本文将把实施前评估作为介绍的重点,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空间规划评估机制亟待加强的环节。 1 荷兰国家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的制定 面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和地区差异带来的挑战,荷兰在2008年7月通过了新的空间规划法[3],提出简化程序、明确职责、权力下放、政策指引等要求[4]。在此基础上,荷兰中央政府于2009年合并了住房、空间规划与环境部(VROM)和交通及水管理部,成立了基础设施与环境部(I&M)。随后,该部门编制了新一轮的国家空间规划,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统筹方法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统筹方法 发表时间:2020-03-24T08:13:05.58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9期作者:吴江琦[导读] 保证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科学标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取得实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是一种重要手段,对提高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质量和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来看,掌握正确的统筹方法,对整个规划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布置,是提高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效果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并制定有效的发展思路,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落地实施,保证实施效果达到实际需要,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有序进行。 关键词: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统筹方法 引言 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中,我们不但明确规划的国家背景和城市背景,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规划思路,从整体构想和具体规划两方面出发,提高规划思路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推进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具体实施,掌握具体的规划措施和规划方法,细化规划细节调整规划方案,使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积极效果,保证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科学标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取得实效。 一、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背景 (一)国家背景 对于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而言,国家已经做出了整体的部署,为了提高生态城市建设质量,建设生态城市,使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变,在国家层面城镇化发展对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使整个绿色发展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意见中,将国土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态保护要素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而言,国家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充分保障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有序进行[1]。 表1 国内外先进城市绿化指标比较 (二)城市背景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对绿地的面积和绿地的构建出台了具体政策,例如,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在多个空间层次上进行了拓展和探索,在市域和城市规划区以及城市集中建设区域,通过层次的划分,绿地面积的扩展以及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维度的规划,都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上升到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层面,使城市绿色生态规划能够在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科学性标准,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思路 (一)整体构想 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中,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实际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应当对整个市域的绿色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并且对市域的绿色绿地系统进行规划,通过整体方案的形成,以及整体思路的确定,使整个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绿色规划目标,提高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整体质量。在整体规划中,应当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分层次、分区域进行规划,同时还要在集体规划中按照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制定绿色空间规划方案,使规划方案能够具备较强的指导性[2]。

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范文

logo 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XXX 指导教师:XXXXX 目录 一、确立志向 (2) 二、自我认知 (3) 2.1我的兴趣 (3) 2.2我的能力 (6) 2.3我的个性 (6) 2.4他人的评价 (8) 2.5我的职业价值观 (9) 三、环境分析 (9) 3.1家庭环境分析 (9) 3.2学校环境分析 (10) 3.3社会环境分析 (10) 3.4职业环境分析 (10) 3.5人际关系分析 (11) 四、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11) 4.1优势 (11) 4.2劣势 (11) 4.3机会 (12) 4.4威胁 (12) 五、职业选择 (13) 5.1职业目标 (13) 5.2职业的发展路径 (13) 六、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14) 七、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14) 7.1职业探索阶段 (15) 7.2职业建立阶段 (15) 7.3职业发展阶段 (15) 7.4职业确立阶段 (15) 7.5职业维持阶段 (15) 7.6职业衰退阶段 (16) 八、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策略 (16)

九、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 (17) 十、备选职业生涯规划 (17) 十一、总结 (17)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在规划职业人生中显得有为重要。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个人主动地通过规律性的职业成功趋势,设置自己的成功方案,并通过实践来实现成功。它的意义在于,使个人在职业成功的过程中不再是在等待机会,而是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外界所提供的最优化的机会,解决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是,“找我喜欢的工作,继而得到这份工作,最后获得在这个岗位上的长期职业发展”,这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意义。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作用还在于降低个人获得成功的挫折成本、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一句话,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使成功有捷径可走。 一、确立志向 古人云:“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不管是什么样梦想我相信总是它指引我们向前进步。可能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的梦想变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却。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目标与奋斗的方向,都有自己的爱好与追求,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一直都有一个平凡的梦想,一个人一直都在努力实现的追求。或许很平凡,但是却是我心里所想,不要求过着富裕的生活,懂得一些理财技巧,能让自己和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就行。能够常伴父母左右,孝顺父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身体健康,假期的时候能结伴到处旅游,增长自己的见识。当然事业有成需要有自己的小公司。我喜欢计算机和网络。所以我想开一家网络公司。自己独立创业。我明白创业的艰辛,但是为了自己平凡的梦想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我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实现自己的梦想。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doc 8页)(正式版)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简介

一、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 老河口市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东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20°00′,北纬32°10′—32°38′,东西最大距离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1公里,市域国土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 老河口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东北依豫西南与邓州市和淅川县接壤,中心城区距河南省邓州市和南阳市分别为60公里和120公里。省内南接襄樊市、西北连十堰市,分别与襄阳区、丹江口市和谷城县毗邻,中心城区距省会武汉市418公里,距襄樊市71公里,距丹江口市24公里,距谷城县和十堰市分别为24公里和133公里。境内汉丹铁路贯穿南北,襄渝铁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从市域南部穿境而过;316国道、302省道从市境经过;全国六大军用机场之一的老河口机场属大(一)型机场,民航开通有至北京、佛山等5条航线。 2、自然条件 老河口市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丘陵、岗地、平原三种地形。其中东部、中部为平岗地,高程(黄海高程,下同)在100米至150米之间,面积590平方公里;西北部为低丘,高程在150米至462米(为境内最高点)之间,面积225平方公里;南部为平原,高程在100米上下,面积217平方公里,分别占市域总面积的57.2%、21.8%、21%。 老河口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41.0℃(1977年),最低气温-17.2℃(1961年),最大冻土深度12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31.0毫米,最大日降雨量178.7毫米;日照时数1828.7小时,日照百分率41%;盛行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1.4米/秒,最大风速17.7米/秒。 老河口市境内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164.09平方公里。汉江是流经境内的最大河流,过境长58公里,最大洪流量57200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384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后年平均过水量259亿立方米);境内尚有10条发源于朱连山的小河流,源短流小,枯水期流量不到0.5米/秒;引丹灌渠所形成的人工水利系统使市域21座水库获得了丰富的水源,引水能力3.2亿立方米,可直接灌溉全境大部分地域;境内以排子河水库、孟桥川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解读与研究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解读与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时间表(资讯来源:中国城市规划)本文从发展历程、规划体系和管理体系将日本、德国、英国、荷兰和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做了横向比较,发现国外空间规划优点,对比我国规划体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法律法规上,缺乏国家层面上统一、完整、权威的上位法,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滞后。 ●规划管理上,部门分割自成体系,当然新的机构改革从管理体系上已经逐步厘清,但是如何弥合割裂的体系,除了部门整合,更要以来配套法律法规出台和内部管理体系整合。 ●规划编制上,规划目标存在矛盾、规划要素存在差异,源自于原有各部门利益出发点差异导致的规划指标、规划内容、规划基期、编制年限、配套技术标准等规划要求的差异。 ●在规划运行上,缺乏统筹,操作适应性不强,存在“就土地谈土地”、“就城市谈城市”的矛盾问题。 本文依据上述问题提出来建议,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目标应该从单一目标的经济增长向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注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协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统筹考虑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明确空间开发的限制性和适宜性,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聚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推进公众参与协商机制,让基层利益相关者了解并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提交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山水林田湖草相关规划接受横向与纵向两个纬度的行政管理。从横向来看,住建、国土、海洋、林业等多个部门,通过多种类型的法律法规和空间类规划实行要素管控;从纵向来看,国家、省、市、区县、乡镇多级部门,通过规划上报审批、任务督办落实等手段实施层级管理。由于同一空间要素的多层多头管理,造成横向规划内容打架和纵向编审重点不清这两个核心问题。 十九大以来,国家通过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基本上解决了横向多头管理的问题。但各层级政府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报什么”、“批什么”尚未明确,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重点也就无据可依。本文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从事权划

什么是绿色空间

当前在家庭室内设计中,存在着几种不良的倾向,有碍于家庭装修体现上述的温馨气氛,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片面追求豪华的倾向 有的家庭装修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的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因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因此这种观点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却买不到家庭温馨的气氛,因此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二、片面追求高档材料的倾向 在家庭装修中,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而应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缝用高级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装,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作出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这一例举充分说明了,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精心设计于用材才是正确之路,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所能奏效的。 三、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不会太大,购买家具时应与室内空间的尺度相协调,决不能让大尺寸的家具睹塞了人流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甚至购买了大型办公室专用的老板写字台、大型沙发等,把起居室挤得水泄不通,这那里能谈得上气派,更谈不到有亲切感。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家具配置是至关重要的。除去上述的要与空间尺度成比例之外,还应注意充分利用上部的空间,如在适当的位置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储藏面积,而且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只有这样布置家具才有可能使家庭中的有限面积产生宽敞通透的感觉。 四、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 在室内装修中,有时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但是,在装饰材料市场上却供应着大大小小是是而非粗滥造的成品,有的施工单位随意购买其零件,任意在家庭装修中拼贴,如大尺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