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2020.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问“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是电脑时代,不存在汉字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审美效果。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

③比如“灰尘”的“尘”字,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后来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更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把“台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和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

⑥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

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说简化字太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人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选自《咬文嚼字》)

1. 下列不属于

...本文批驳的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A. 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B. 电脑时代已不存在简化字书写困难的问题。

C. 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D. 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2. 下列关于论证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第⑥段作者认为用中国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最能体现汉字繁简之美的差异。

B. 第④段中举语言学家亲历的例子,说明了学习简化字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

C. 第⑤段直接否定了用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这种幼稚的想法。

D. 第③段举“灰尘”的“尘”字的简化过程,说明了汉字的发展轨迹。

3.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主要从论点和论据两方面进行了批驳。

B. 作者站在汉字的历史潮流里看待汉字繁简问题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

C. 文章最后作者认为简化字太粗糙肯定是由习惯和心理上的先入为主造成的。

D. 从政治或其他方面推行“以字促统”“弃简投繁”都是胡乱折腾汉字的体现。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的能力。

B.本文批驳的不是“电脑时代已不存在简化字书写困难的问题”,而是文中“现在是电脑时代,不存在汉字书写困难的问题”这一观点,这里说的书写困难其实是指书写繁体字。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

A.“作者认为用中国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最能体现汉字繁简之美的差异”属于断章取义,由原文“从审美

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说简化字太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人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可知,主要强调的是繁简各有各的神采,简化字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反而独具美感,有力的驳斥了“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这一观点。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特色以及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简化字太粗糙肯定是由习惯和心理上的先入为主造成的”说法太绝对,由原文“说简化字太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可知,原文是“主要是”,而不是“肯定是”;而且作者是在论述“简化字太粗糙”这一观念形成的原因,而不是“简化字太粗糙”的原因。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只用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在第二十四回中,仅三两句话,ト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就历历如绘。人物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与诗是交融一体的。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记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材料二:

《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オ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其实,作者开篇就说出“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

字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时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材料三:

《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国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

《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风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风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 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

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 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 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 《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风、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 《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 《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

6. 下列说法中,可以

..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 《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 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 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从始至终都是”说法错误,由原文“《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与诗是交融一体的”可知,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从材料一最后一段“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记事,《红楼梦》确有这

种抒情性的特点”中看出,《红楼梦》中穿插着很多诗,抒的是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并没提及“具有梦幻色彩”。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中看出,“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

B.“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

C.“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

D.是从“情”的角度来谈宝玉的,所以可以论证《红楼梦》的主题“大旨谈情”。

故选D。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百合花》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一张熟悉的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我强忍着眼泪,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②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选材颇具匠心。它是战争小说,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而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前沿包扎所里的故事。

B. 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先前插了几根树枝,后来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小战士的天真、乐观、热爱生活。

C.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

D. 这篇小说结构细致紧密,前后照应,浑然一体;描写紧扣人物,个性鲜明;文字繁简适当,浓淡合度,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8. 文中两处划线句分别表现了新媳妇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9. 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第①处:“笑着”体现新媳妇对通讯员冒冒失失的行为感到可笑;“赶忙找针拿线”表现她对通讯员的关心。第②处:“没看见”“没听到”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的无限悲痛;“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表现新媳妇为之前没有给通讯员补上破洞感到遗憾、愧疚和对通讯员的崇敬。

9. ①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②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的心灵;③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④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

高的人性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错误,阅读文本,从

“我”和通讯员借被子的过程中可知,并没有表现通讯员看不起新媳妇,“老百姓死封建”是通讯员对借不

到被子的不满;从文中“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走出门不远,有人告诉我们,

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分析,在得知不借被子真相后,

文本中没有写通讯员的自责。

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1)新媳妇“笑”是因为“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

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通讯

员慌慌张张的冒失行为引发了她的笑;“赶忙找针拿线”是动作描写,写新媳妇关心通讯员,赶紧为他补衣

服。“赶忙”动作简单,却包含了军民鱼水情之深以及新媳妇的善解人意。

(2)由“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可知,

此时,通讯员已死,手都冰冷了,但是新媳妇一点也不害怕,“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写新媳妇仿

佛没听到我和医生的对话,只是一味沉浸在痛苦里,“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细致描写新媳妇的

动作,因为前面没有给通讯员补上破洞,如今通讯员却已牺牲,新媳妇内心遗憾愧疚,同时,“细细地”“密

密地”也表现了新媳妇补破洞时对通讯员的崇敬之情。

(3)这是一个极普通农村妇女,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善良、纯

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崇敬,无私的品质。人

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意蕴的能力。

首先,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纯洁美丽。本文题目“百合花”是以借代的手法指小说主人公新媳

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

表面上看,由“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可知,“百合花”指的是被子上“百合花”图案,这是新媳妇结婚时的被子,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其它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

深层义:由“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小战士的脸”分析可知,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人情美。

从小说主旨看: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百合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高尚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诗歌鉴赏(29分)

(一)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郭沫若的《静夜》,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本诗的作者郭沫若,他的代表作有《女神》、《星空》等,课本上学过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 本诗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转而进入写景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C. 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月光、村庄、松林、白云、疏星这些意象,描述了诗人眼前静谧的夜景。

D. 诗的第二节中,诗人思绪扩展到广袤的字宙,借“鲛人流珠”的传说,表达了自己惆怅无奈的感情。

11. 你认为第2节尾句“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是写实还是想象?这一句对全诗起到什么作用?

12. 按照《静夜》第一节的格式,仿写两句小诗。要求句式整齐,语意协调。

【答案】10. B 11. 是想象。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并使前一节极平常的夜景变得空灵美丽、共同托出静谧气氛。

12. 流水清清,映照着天边的明月。野花朵朵,绽开了一株笑颜。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本诗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转而进入写景的世界”错误,应该为“在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作用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象,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岸边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所以此处是诗人在这里想到在异国海边,会有“对月流珠”的人的幻影,投射出自己眷恋祖国、怀念故乡的心境。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想象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亦或是因为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此句使前一节极平常的夜景变得空灵美丽、共同托出静谧气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解答此题重点是明确要求,看透所给例句的特点(包括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达角度、表述语气等),仿写句式应遵循多个方面与例句保持一致的原则,只要弄清例句的特点,把握一定的规律,仿写的内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题要求按照《静夜》第一节的格式,仿写两句小诗。要求句式整齐,语意协调。第一节为“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首先是结构上,名词+叠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第二句也是这样的结构。在内容方面,“淡淡”是月光的特点,“团团”是白云的特点,“月光”和“松树”之间的联系是“笼罩”,“白云”和“疏星”之间的联系是“漏出”。仿写的小诗在内容和结构要与第一节一致,例如,叠词“清清”和“朵朵”,清水“映照”明月,野花“绽开”笑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登高》,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3. 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 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D. 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14. 诗歌颈联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3. C 14. ①“万里”“常作客”表现出作者长期漂泊天涯,远离故乡的羁旅思乡之愁;②“悲秋”表现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限悲凉之意;③“百年”写出了诗人处在风烛残年将过早地结束人生的沉痛无奈,“多病”“独”表现了诗人晚年衰老多病,没有亲朋相伴的孤独凄凉。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鉴赏能力。

C. “缠绵悱恻”分析错误。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这是杜甫的代表作,能够体现其诗风。如颔联中传达出诗人内心极为复杂的情感:身世飘零,老病孤愁,韶华易逝,壮志未酬,有无限悲凉之意。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颈联,点出一个“秋”字。“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悲秋”表现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限悲凉之意。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远离故乡的羁旅思乡之愁。“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多病”“独”表现了诗人晚年衰老多病,没有亲朋相伴的孤独凄凉。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独立寒秋,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3)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4)《短歌行》中作者希望能像周公一样,殷勤接纳人才,使天下人才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自己蔑视权贵、不屈于世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湘江北去

(2). 橘子洲头

(3). 羁鸟恋旧林

(4). 暧暧远人村

(5). 周公吐哺

(6). 天下归心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8). 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橘”“羁”“暧”“哺”“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 《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 《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C项,“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错误,《立在地球边放号》中,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描写“力”的句子,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故选C。

17.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B. 青青子衿.衿:衣服的衣领

C. 鼓.瑟吹笙鼓:演奏,这里指弹

D. 山不厌.高厌:厌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山不厌高”,意思是“山不满足其高”,厌:满足。

故选D。

18. 下列关于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费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的判断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常见的修辞有基本的了解,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通感等手法,要知道它们的易错点。分析时要仔细。

D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错误,“狗吠”“鸡鸣”原本是动物的动作。这两句诗没有运用比拟,应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D。

1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与之相似的有“歌”“行”。

B. 杜甫,字子美,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世称之为“诗史”。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常借助奇妙的幻想来表达感情。

D. 留别,临行前留下诗文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梦游天姥吟留别》既抒发惜别之感,同时也借题发挥,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和意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一般包括中外作家作品,古代文化知识,文体知识与类别等。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作答。

此题D项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既抒发惜别之感,同时也借题发挥,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和意向”说法错误。《梦游天姥吟留别》并未表达惜别之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李白从离开长安后,因政治上遭受挫折,精神上的苦闷愤怨郁结于怀。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虚幻的神仙世界和远离尘俗的山林去寻求解脱。这种遁世思想看似消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李白在精神上摆脱了尘俗的桎梏。而这才导致他在诗的最后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激越的呼声。这种坚决不妥协的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情绪正是这首诗的基调。

故选D。

20.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可以采取排除的方法。“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庐岳”指的是“庐山”,“多真隐”说的是隐士很多,这与杜甫的形象不合。“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狂”“醉”说的是李白的特点,“天子不能呼”可以联系写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故这两句应是说“李白”。“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十年幕府”是杜甫的经历,“蜀”是四川,也是“草堂”的所在地;“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野老”,杜甫自号“少陵野老”;“群鸥”,杜甫在自己的诗里也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形容自己。

四、名著阅读(10分)

21. (1)请写出下列《红楼梦》中提到的地名、人物的谐音。

仁清巷:

潇湘馆:

甄士隐:

甄英莲: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2)阅读下面《红楼梦》中某一人物的判词,请写出其涉及的人物姓名

....,并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至少两点。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答案】(1)人情巷,消香馆,真事隐,真应怜,原应叹息。

(2)王熙凤;

性格特点:心狠手辣,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

机变逢迎,夸黛玉长得标致,像嫡亲的孙女。

精明干练,协理宁国府,表现了非凡的治家本领。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仁清”谐音“人情”,就是“人情世故”那个“人情”。

“潇湘馆”是“消香馆”的谐音,黛玉诗曰“潇湘妃子”,“潇湘馆”谐音为“消香馆”,预示黛玉的悲惨结局。

“甄士隐”是“真事隐”的谐音,隐去一些真实的事情。

“英莲”是“应怜”的意思。

“元春、探春、迎春、惜春”四女名字的第一个字联起来就是“原应叹息”,叹息她们短暂的青春年华。春天本来就很短暂,更何况分成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就更短了。

(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分析判词的内容可知:“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所以可以看出判词中的人物是王熙凤。

她的性格非常丰富,拿她的出场为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时不忘。”王熙凤话中,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不忘讨好“老祖宗”,这席话可谓“一石二鸟”。这些无一不表露出她的深谙人心,机变逢迎。

在小说第十一、十二回中她毒设相思局治死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贾瑞,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而其他的下人看到她都是毕恭毕敬的,都很怕她的样子,这些都表现出了王熙凤的狠毒。

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说:“还不早打发了这没王法的东西!”协助管理宁国府时,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不难看出她的雷厉风行、精明干练。

五、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青春——生命的觉醒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高歌,“渴望生活,从不淡漠”,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彰显新时代的自信。

是啊,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可以“迷茫”,可以“疯狂”,但这“迷茫”、“疯狂”并不是浪费生命。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

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

然而,既有了内心的坚守,为何还会“疯狂”?其实,疯狂不过是反常。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抒发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疯狂”的目的。秋瑾,出身官宦,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

于是,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黑暗,选择承担民族独立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昭然若揭,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青年,我们应

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这篇材料作文和高考作文是一致的(高考作文一般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在材料的表面意思上(显性信息)有祖辈、父辈和现在三个时期对于青春的认识,同时暗含三个时代青春和青年的对比,材料的隐形信息极其丰富。在对青春认识和对比的背后是时代的召唤和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选择,同时暗含了在新的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先辈们的青春选择和奉献来教育现在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自己的青春时代里选择正确的道路,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成就自己无悔的青春和辉煌的人生。

这个材料以三代青春为话题,可以说比较切合事实。现在中央在对改革开放做顶层设计,改革三十年中华名族再一次出发。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对青年人提出新的要求。三代人的青春观其实是在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时期青年人响应时代号召做出的选择(当然有对时下青年信仰缺失青春迷茫的批判,其实是通过批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首先要找到可以立意的点。

【材料立意】

这一则材料内容及其丰富,之所以针对“青春”这样一个话题分三个方面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立意,能让材料包含更多的立意点。我在教学生时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的立意点和材料暗含的立意点。

直接立意点:

1.青春(总说);2.祖辈的青春;3.父辈的青春;4.当代青年的青春;5.年代(100年、50年、现在)。间接立意点:

青春的变迁;2.青春与时代的责任;3.青春与青年的使命;4.青春与历史的担当。

第一层立意:1.祖辈的青春;2.青春的呐喊;3.青春万岁;4父辈的青春之歌;5.青春拒绝迷茫;6.我的青春不迷茫;7.青春里的个性飞扬。

第二层立意:1.青春的变迁;2.对话青春100年;3.三代青春里的祖国未来;4.青春100年,我们再出发。

第三层立意:1.100年青春里的那一抹历史剪影;2.100年青春里的时代召唤;3.青春筑梦100年。

一般只要是来源于材料的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都不会跑题。但是,找立意的点还是有很大技巧的,很多孩子只会找最基本的立意,主要是材料的大意。这样的立意不是不行,是会有太多撞车的,让你的文章很难从其他人中脱颖而出。

那么怎么才能找准点呢?第一步要了解材料的结构,第二步找准关键词,第三步找比较细的一般人不注意的切入点。本段材料的结构分三个部分:100年前祖辈的青春;50年前父辈的青春;今天青年的青春。

主要关键词:青春、祖辈、父辈、今天;次要关键词:家庭、国家、民族、人类、力量、信念、生活、迷茫、疯狂;不重视关键词:100年前、50年前、今天、新青年。找到这些关键词后学生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分两步:第一步、对主要关键词进行修饰作为立意,这就是第一个层次最基本的立意。第二步、让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或者不重视关键词相联系,然后进行修饰美化。这样就能得到第二或者第三层立意。为什么要让次要关键词或不重视关键词和主要关键词相联系呢?因为主要关键词可以保证你的立意永远不跑题,次要关键词或者不重视关键词可以让你的立意新颖而深刻。到了这一步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立意新颖而绝对不会跑题了,但是这还不是最高层次的立意,第三个层次的立意是靠立足在主要关键词、次要关键词和不重视关键词上然后运用逻辑推理出来的。也就是说要重视材料的隐性信息。比如这一则材料看似写青春实际上是说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年的选择、一百年的奋斗、100年来执着地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我们的中国梦:独立梦、富强梦、复兴梦不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吗?所以我在给出第三层立意的题目里有一个:青春筑梦100年。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学入学试题

让学习更有效 2016幼升小模拟面试-南外仙林专场 B 卷(时间45分钟,满分160分) 第一部分 欢乐谷 (30分) 1. 下面的图形要用多少个小的正方体构成,请小朋友自己摆一摆(10分) 答案:9个小正方体(标楼法)。 2. 从上往下看,哪一张图是上面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呢?(10分) A B C D 答案:A 3. 火柴棒游戏(10分) (1) 请你移动2根火柴棍,使小鱼转向(变成头朝上或朝下)。 (2) 请你移动3根火柴棍,使小鱼调头(变成头朝右)。 答案:动手可以实现即可 (1) (2) 第二部分 聪明屋 (130分) 1. 观察能力(20分) (1)下图第一行有什么规律?根据规规律继续画,并指出哪一行与其他三行不相同? 答案:可以用搭小桥的方法,第一行7个圆,第二行9个圆,第三行6个圆,第四行5个圆形,第二行和其他 的三行是与众不同。 (2)大客车挡住了几棵树,高的几棵,矮的几棵? 答案:高的有4棵,矮的有4棵。 (3) 下面的图形有规律,“?”号是几呢? 答案:4(正方形逆时针旋转,3个圆的部分顺时针旋转。)

2. 运算能力(10分) (1)小明和小强每个人都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糖里面有几块。知道的是:小明给小强2块后,小强又给小明5块,这时两个人包里糖的块数一样多。那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2)小朋友排队,元元从前面数是第5,从后往前面数是第3,这一队共有几个小朋友? (3)妞妞带了10块钱去商店买东西,如果想刚好花完,她可以买哪些东西? 答案:(1)小强的糖多,多6块。 (2)5+3-1=7(人) (3)只要商品加起来是10元即可,积木+童话书;积木+水杯+笔记本;剪刀+童话书+笔记本等等。 3. 表达能力(20分) (1)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说一个你最喜欢吃的食物。 (2)你和爸爸妈妈去夫子庙玩,突然和爸爸妈妈走丢了,找不到爸爸妈妈会怎么办 ? (3)看下图说故事。 答案:(1)要描述出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比如水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 (2)找警察叔叔寻求帮助;站在原地不动;用电话手表,移动电话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图讲述故事时要注意描述的简洁性、准确性、逻辑性。 4. 空间想象能力(10分)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你面对太阳你的左边是什么方向? 晚上太阳从西边落下,你面对太阳 你的右边是什么方向? 答案:北方,北方 解析: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西方,你的左面是北方,你的右面是南方。因为太阳在西面落下, 所以面对太阳就是面对西,在人的后面也就是与西相反的就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后面是东. (2)下面哪2个图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A B C D 答案:A 和C ;B 和D (3)下面的立体图形分别由多少个小的正方体构成。(楼顶标数法) (10 )个 ( 14 )个 5. 逻辑推理(20分)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如图“数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2分)一个布袋里装有2个红球,3个黑球,4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下列事件中,发生可能性最大的是() A.摸出的是白球B.摸出的是黑球 C.摸出的是红球D.摸出的是绿球 3.(2分)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 B.调意本班学装的身高 C.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D.调查一批英雄牌钢笔的使用寿命 4.(2分)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某校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学校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3000 5.(2分)在1 x , 2 5 ab ,﹣0.7xy+y3, m m n + , 5 b c a - + 中,分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6.(2分)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邻边相等D.对边平行

7.(2分)若x+1 x =3,求 2 421 x x x ++ 的值是() A.1 8 B. 1 10 C. 1 2 D. 1 4 8.(2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M(2,2).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 A.(﹣2012,2)B.(﹣2012,﹣2)C.(﹣2013,﹣2)D.(﹣2013,2)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2分)(1)当x时,分式 21 1 x x - + 有意义; (2)当x时,分式3|| 3 x x - + 的值为0. 10.(2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 a x - .则a的取值范围是. 11.(2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红球、2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3个球,则事件“摸出的球至少有1个红球”是事件(填“必然”、“随机”或“不可能”) 12.(2分)当m=时,解分式方程 5 3 x x - - = 3 m x - 会出现增根. 13.(2分)若关于x的方程 3 33 x m m x x + + -- =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14.(2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F是线段DE上一点,连接AF,BF,若AB=16,EF=1,∠AFB=90°,则BC的长为.

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年小升初方案出炉

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年小升初方案出炉 2015年南外小升初统招计划仍为320人,6月28日上午举行电脑派位!记者5月20日获悉,南京外国语学校2015年小升初方案出炉. 据了解,南外小升初招生范围为具有南京市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原浦口区、化工园区、栖霞区、雨花台区及江宁区 东山地区常住户口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招生人数共计320人,其中英 语276名,德语16名,法语16名,日语12名,共计320名.男女生录 取比例为1:1.2015年本校招收的320名学生全部属于统招计划.本 校学生初三毕业时参加市统一升学考试,本校另加试外语.学校将依 据当年高中招生计划,按照学生的中考成绩和本校外语加试成绩,从 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校设有助学金和“周恩来奖学金”、“雅克琳法浯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助学金.全面发展的优 秀学生可获得奖学金. 南外小升初录取原则为根据英语能力测试成绩,按320名的招生计划,以男女1:1的比例分别划线录取.若出现尾数同分,考生上线人数突破320名指标的情况,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小语种的考生. 招生日程 1、6月11日-12日,自愿报考南外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在各自所在小学或区教育局指定地点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2.、6月28日上午,对报名学生按招生计划数和参加英语能力测试人数1:8的比例进行电脑派位,并公布获得参加英语能力测试资格的学生名单. 3、6月28日下午,获得参加英语能力测试资格的学生携带户口簿、电脑派位志愿表和两张2寸同底免冠正面照片到南京外国语学 校办理报名手续并领取准考证. 4、7月4日,举行英语能力测试.

5、7月10日发榜公布录取名单.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政策 小升初考南外.doc

2018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政策小升初 考南外 2018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政策小升初考南外 晨报开通“上学包打听”,关注南京晨报小记者微信,有啥求学疑问可来提 幼儿园入园有学区吗?小学入学户口要满几年?小升初时名校有哪些条件?中考今年还有扩招吗……家长们对入学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为此南京晨报今起开通“上学包打听”栏目,为家长和学生第一时间联系权威部门、一线学校,解答大家各种疑问,提供最细致、最务实的上学资讯和参考,您可以每天关注南京晨报的新闻,也可以通过关注南京晨报小记者微信,直接微信留言提问。 南外试卷全英文,咋考? 准备:单词量800—1000个,均在小学课标范围内 每年小升初,南京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最高目标就是上南外,那南外的门槛到底有多高?全英文的考试,孩子到底要掌握多少词汇量?南京晨报记者连续多年接触南外考试,从考生反馈和南外出卷老师处得到权威答复:南外英语能力测试,所有词汇均在小学英语课标范围内,学生不需要大量记忆繁杂的单词,熟练掌

握800—1000个词汇量即可。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英语老师陈诚告诉记者,按照苏教版小学英语的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达到二级标准,初步建立英语语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可以写简单的英语小作文。“南外的考试词汇量不超纲,孩子不必追求生涩的词汇,即使试卷中有生词,也会有中文注解。”陈诚老师说,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非单词全会背了英语就学好了。“南外的考试难在用英语考数学、考百科知识、考时事热点,孩子需要在情境中理解英语单词的意思,这就考查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了。” 考试:词汇变形较简单可先做,阅读理解不会就蒙 南外考试是用英语考全科,就英语知识本身而言,词汇变形考查是一个难点。一位多年研究南外试题的专家告诉记者,词汇本身主要有三类题型:词形变换、首字母填空、完型填空。内容看起来很琐碎,但主要考查的是词汇的基本应用。“复习的时候,还是要立足小学课本词汇,卷子上的超纲词汇会有注解。词形变换与首字母填空大多数是填写名词,所以要注意单复数变化,也会有少量动词,要注意时态。完型填空多以词汇意思为辨析点,不会考很复杂的,一般知道单词意思就能选出来。”这位老师说,在南外的试卷中,考查英语本身知识的题目相对是容易的,所以考生应该先做英语,小学课本的英语知识和词汇要迅速拿分,阅读理解比较难,可以放在最后,实在不会就蒙。记者刘颖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2分)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下面分别是北京、西安、锦州、沈阳四个城市举办世园会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2分)如图,有A、B、C三个居民小区,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A.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C.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D.∠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3.(2分)如图,△ACB≌△A′CB′,∠ACB=70°,∠ACB′=100°,则∠BCA′的度数为() A.30°B.35°C.40°D.50° 4.(2分)如图,∠ACB=90°,AC=BC,AD⊥CE,BE⊥CE,若AD=3,BE=1,则DE =()

A.1B.2C.3D.4 5.(2分)如图,在△ABC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D=4,DE=9,则线段CE的长为() A.3B.4C.5D.6 6.(2分)已知△ABC(AC<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 A+PC=BC,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 A. B. C. D.

7.(2分)如图,A,B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C 也在格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C有() A.6个B.7个C.8个D.9个 8.(2分)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以直角三角形各边为直径的三个半圆所组成的两个新月形,已知S1+S2=7,且AC+BC=8,则AB的长为() A.6B.2C.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9.(2分)如图,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则OP平分∠AOB的依据是. 10.(2分)在△ABC和△DEF中,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B=∠E,BC=EF,∠C=∠F; ②AB=DE,∠B=∠E,BC=EF; ③AB=DE,BC=EF,AC=DF; ④AB=DE,AC=DF,∠B=∠E; 其中,不能使△ABC≌△DEF的条件是.(填写序号) 11.(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一边长是5,则它的另外两边的长为.12.(2分)如图,BD平分∠ABC,DE⊥AB于E,DF⊥BC于F,AB=6,BC=8,若S△ABC =21,则DE=.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导读:本文是关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5日下午,我们走进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外仙林分校占地广阔,大气得有如一个大学,分东西两个校区。学生有走读有住宿。校舍整齐+,造型有特色,走廊宽大,每幢楼用廊桥相连。教室外部的走廊上以及楼梯的一步步梯阶,处处都是双语甚至三语名人谚语,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外语环境中。 这所学校是一所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控股的具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股份制学校,其管理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点和二外颇有相似之处。学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初中、高中)和国际高中部,现有5000余名学生,900多名教职工,外语教师100多人,外籍教师50余人。 南外仙林分校外语教学从初一到高三都实行小班上课、中、外教师执教的模式。其中1-9年级使用《朗文英语》作为精读教材,《典范英语》作为泛读教材,其中《典范英语7》、《典范英语8》分担到初中三个年级使用;《典范英语9》、《典范英语10》分担到高中三个年级使用。由于初、高中的学生正在月考,我们到国际高中部观摩了一节由外教执教的《典范英语》课,因为他们把《典范英语》作为精读课程。外教是一个菲律宾人,备课非常精心,先复习了一些文学写作常识,每个组每个学生都自觉地轮

流起立回答,并没有一两个积极的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漠不关心的情况出现。外教将课文的大意、发展结构和重点细节部分都进行了讲解,并利用图片、道具等手段辅助理解,穿插了各种问题以及学习策略引导。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外教假设了书中的情景在生活中再现,学生应该怎样应对,对这些即将走出国门的学生进行了生活、态度方面的积极引导。课后的作业及测试也是外教一手布置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很端正,作业做得非常仔细。 观摩课后该校的分管外语的陈校长和张主任,以及外教老师和我们进行了座谈。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外语特色发展。让我们耳目一新,备感震惊: 1. 仙林分校推行特色教学、差异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学校把外语特色看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全校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该校的校级领导里有两位外语专业的校长分管外语。下设主任、副主任。从领导组织架构上可以看出该校把外语的发展作为立校之本。 2. 外语特色凸显:所有班级从初一到高三外语上课都是小班,教材自主,多样化,非毕业年级不参加统考,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过程中不看重分数。 学生出路多样化、多通道。大部分学生选择出国读书,留学国家众多,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到欧洲、日本等。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每个班不超过20个人。 3. 开设特色班级、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实行小班

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届初三年级考前练习 数学试卷

南京外国语学校 2020届初三年级考前练习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20分) 2020.7.2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华为Mate 30 5G 系列是近期相当火爆的5G 国产手机,它采用的麒麟990 5G 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集成了103亿个晶体管,将103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3×109 B .10.3×109 C .1.03×1010 D .1.03×1011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 2+x 2=x 4 B .a 3?a 2=a 6 C .(2x 2)3=6x 6 D .|1-3|=3-1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5的平方根是±5 B .(-4)2的算术平方根是4 C .0的立方根是0 D .64的立方根是±4 4.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其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中正方体的个数 最多是( ) A .4 B .5 C .6 D .7 5.已知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2x (x >0),y =-8 x (x >0)的图象上且OA ⊥OB ,则tan B 为( ) A .1 2 B . 22 C .13 D . 33 6.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P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P ,作点A 关于直线BP 的对称点A 1,连接A 1C ,设A 1C 的中点为Q ,当点P 从点A 出发,沿边AD 运动到点D 时停止运动,点Q 的运动路径长为( ) A .5 B .52 C .13 D . 13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7.13的相反数是 ;-1 3 的倒数是 . 8.在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这六种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共有 种. 9.函数y = 2x +1 x -1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0.4a 3-12a 2+9a 分解因式得 . 11.若二次函数y =ax 2+bx +a 2-2(a 、b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的值为 . A P Q B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招生网上报名时间及政策及解读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招生网上报名时间及政策及解读 南外7月2日小升初笔试招生计划数增至340人 学校首度回应2017年起小升初笔测改面测 南外2016年招生简章出炉了!昨天上午,南外发布小升初、初升高招生简章,今年南外小升初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市,招生计划数增至340人,但录取方式仍采用摇号加笔试的方式;普通高中对外招生50名,面向全南京市初中毕业生。针对此前发布的《南京市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南外未来招生政策的新变化,相关负责人也首次进行了回应。 小升初 7月2日上午英语能力测试 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年初中招生,招生范围是具有南京市常住户口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招生人数为340人,具体分为,英语语种296名,小语种44名(其中,德语16名,法语16名,日语12名)。男女生录取比例为1:1。记者看到,除了时间日程,今年和往年相比有两项变化,一是招生范围扩大为全市;二是招生人数从320名增加到340名。 6月7日~8日,凡自愿报考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在各自所在小学填报电脑派位志愿。6月26日(周日)上午,如填报的学生人数超出招生计划数的8倍,将由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通过电脑派位确定获得参加英语能力测试资格的学生。派位结束后立即公布学生名单。6月26日(周日)下午,获得参加英语能力测试资格的学生携带户口簿、电脑派位志愿表和两张2寸同底免冠正面照片到南京外国语学校办理报名、交费等手续并领取准考证。7月2日(周六)上午,举行英语能力测试。测试范围为现行小学英语教材。测试地点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本部(北京东路30号)。7月8日(周五)发榜公布录取名单。2016年长沙小升初提前批招生启动网上报名时间及所需材料 目前,长沙市小升初特长生、民办子弟学校招生正在进行报名和面试,近日长沙市教育局

南京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答案

南京外国语学校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初二年级 数 学 答 卷 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1.随机事件. 12.大于. 13.12,32-. 14.51015x y x y -+. 15.13x -,2a -+. 16.5. 17.6 18.3. 19.2. 20.11 21.3.4. 22.5cm 和5cm . 23.3 10. 三、解答题(共54分) 24.(8分)计算: (1)x x x -+-52552 (2)4)222(2-÷--+m m m m m m 52552---=x x x m m m m m m m m m m 4)2)(2()2()2)(2()2(22-??? ????-++--+-= 5252--=x x m m m m m m m m m )2)(2()2)(2()2()2(2-+??? ????-++--= 5)5)(5(--+=x x x m m m m m m m m m )2)(2()2)(2(24222-+?-+---= 5+=x m m m m m m m )2)(2()2)(2(62-+?-+-= m m m 62-= 6-=m

25.(6分)(1)作图略;(2)作图略,点C 2的坐标(-4,1). 26.(5分)选甲袋成功的机会大,理由略. 27.(6分) (1)50天; (2)图略,表示优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57.6; (3)292天. 28.(8分)证明略. 29.(6分)四边形CFDE 是正方形.理由略. 30.(8分)证明略. 31.(7分) (1)O 1D =2,O 2F =1; (2) 123o o >时,没有公共点; 123o o =时,有1个公共点; 1213o o <<时,有2个公共点; 121o o =时,有无数公共点; 1201o o ≤<时,没有公共点.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试题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试题 一.根据词义和上下文猜单词 1.When you travel in Nanjing you want to take some photos, you need a c_____ 2.people buy it and read it every day to know what it happens around us, it’s N______ 3.to write it on the paper and you may not want people to see it,it’s the D_____ 4.you are very hot when you don’t have water to drink, you will feel T_____ 5.FIFA 2010 World cup is hosted in A_______ 二.选词填空 Dressing up read books took part in has a picnic taking a walk I _____ a singing contest last month 2. At a party ,we are_____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 3.---Is that Jim speaking? -----no,he is not in. he is ____in the park 4.My brother usually _____at home . sometimes he _____ in a park. 三.首字母填空 1.the life of the silkworm begins with e_____. 2.through stems of plants absorb w________and nutrients near. 3. banana trees live in r___forest. 4.in food chain, the wolves eat rabbits and the rabbits want to eat g_________ 四.把下列动物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2014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真题

2014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共6分) = 1.25×8= 0.25+0.75= = 4505÷5=24.3-8.87-0.13= = 二、填空。(16分) 1、由1、 2、3这三个数字能组成的三位数一共有()个,它们的和是()。 2、一道除式,商是22,余数是6,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59,这道除式的除数是(),被除数是()。 3、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8,最大公约数是13,已知甲数是26,乙数是()。 4、小明有15本故事书,比小英的3倍多a本,小英有()本故事书。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7.8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商是()。 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它的一个外项是0.8,另一个外项是()。 7、单独完成同一件工作,甲要4天,乙要5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 8、一个带小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值相差88.11,整数部分的值恰好是小数部分的100倍,这个数是()。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20分) 1、圆有()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D.无数条

2、5米增加它的后,再减少米,结果是() A. B. C.5米 D.7米 3、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最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折线统计图 4、五年级同学参加科技小组的有23人,比参加书法小组人数的2倍多5人,如果设书法小组有x人,则正确的方程是() A.2( x+5)=23 B.2x+5=23 C.2x=23-5 D.2x-5=23 5、一根钢管,截去部分是剩下部分的,剩下部分是原钢管长的()%。 A.75 B.400 C.80 D.25 6、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圆锥高是9米,圆柱高是() A.9米 B.18米 C.6米 D.3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和h米,如果高增加3米,体积增加()立方米。 A.3ab B.3abh C.ab(h+3) D.3bh 8、把24分解质因数是() A.24=3×8 B.24=2×3×4 C.24=2×2×2×3 D.24=6×4×1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百科知识试题(精编)

小升初英语创新能力题预测解析 近年来小升初英语试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和同学们的生活实际。下面就这类有关创新能力的中考试题做简单解析,以备同学们更好地应对明年的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 预测一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境意识 1. We believe scientists will ______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A. set off B. put off C. come up with D. catch up with 【解析】此题的句意是“我们相信科学家们将会想出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选项A是“出发”,B是“拖延、延期”,C是“想出、发现”,D是“赶上”。 预测二增强识图能力,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2. Which is the following is NOT a traffic sign(交通标志)?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交通标志与其他标志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注意公共场所 的各种图示标志。 预测三渗透学科整合,注意学科内在联系 3.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The Yellow River, the world’s _____ (five)longest river, has a serious problem now. 【解析】此题考查到了地理知识,黄河是世界上第五条大河。地理知识是每个同学应该掌 握的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预测四关注奥运,激发爱国之情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is NOT true? A. The 1996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America. B. The 27th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Europe. C. Beijing is getting ready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 【解析】第26届奥运会1996年在美国举行,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两条信息是真 实的。第27届奥运会在悉尼举行,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城市,不属于欧洲。 5. _______ 8:00 of August 8, 2008, Beijing will hold the 29th Olympic Games. A. At B. In C. On D. By 【解析】此题考查了奥运会的有关知识。即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又考查了在钟点 前介词的应用。 预测五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时事热点 6. —What do you think of Fuwa(福娃)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2014-2015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分) 1.(2分)下列“QQ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 D. 2.(2分)在﹣,,,0.3030030003,﹣,3.14中,有理数有几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2分)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为() A.3,4,5 B.5,12,13 C.12,15,25 D.0.7,2.4,2.5 4.(2分)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 ③∠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成立的条件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2分)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A.1 B.2 C.3 D.4

6.(2分)有两棵树,一棵高10m,另一棵高4m,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A.8m B.10m C.12m D.14m 7.(2分)如图,△ABC中,BI,CI平分∠ABC,∠ACF,过点I作ID∥BC分别交AC,AB于点E,D.若BD=9cm,CE=4cm,则DE等于() A.2cm B.3cm C.4cm D.5cm 8.(2分)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9.(2分)附图为八个全等的正六边形紧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形.根据图中标示的各点位置,判断△ACD与下列哪一个三角形全等?()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终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

学校_______ ____ __ __ _ 班级_ __ __ __ __ __ _ 姓名_ ____ __ __ __ _ 考试号_ __ ____ __ __ _ … …… … … … … … … …密 … … …… 封 … … … … 线… … … … 内 …… … … 不 … …… … 要 …………答…… … …题 … … … … … … … ……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终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A .两点之间,射线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如图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 B . C . D . 3.“某幼儿园给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个小朋友分3个则剩1个;若每个小朋友分4个则少2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若设共有x 个小朋友,则列出的方程是( ) A .3x ﹣1=4x+2 B .3x+1=4x ﹣2 C .= D .= 4.如果∠α和∠β互补,且∠α>∠β,则下列表示∠β的余角的式子中:①90°﹣∠β;②∠α﹣90°;③180°﹣∠α;④(∠α﹣∠β).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5.如图,OC 是∠AOB 内的一条射线,OD 、OE 分别平分∠AOB 、∠AOC ,若∠AOC=m °,∠BOC=n °,则∠DOE 的大小为( ) A .2m ; B .; C .; D .2n m (第5题)(第17题) 6.下列不等式中,属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x +2y <3 ; B.1x <2; C .x 2+x >2; D.x +12-1>0 7. 与不等式-2x 5≤x 10-1的解集相同的不等式是( ) A .-2x ≤-1; B .-2x ≤x -10; C .-4x ≥x -10; D .-4x ≤x -10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已知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两个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 .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角 D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 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2分)完成下列任务,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A.为订购校服,了解学生衣服的尺寸 B.对航天飞机上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C.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一篇作文中的错别字 2.(2分)在、、、、、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 3.(2分)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B.= C.=D.= 4.(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判断正确的是() A.甲户比乙户多B.乙户比甲户多 C.甲、乙两户一样多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 5.(2分)下列样本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是() A.利用某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气温估计当地全年的日平均气温 B.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

C.调查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的身高,来估计该校全体学生的身高 D.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年平均阅读时间,从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0万人进行调查6.(2分)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满足()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7.(2分)要了解我县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从中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那么样本是指. 8.(2分)当x时,分式有意义;若分式的值为0,则x=. 9.(2分)已知某班有4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分成4组,在160~165 cm 间的有8名学生,那么160~165 cm这个小组的频率为. 10.(2分)如图,将△ABC的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ED,点D正好落在BC边上.已知∠C=80°,则∠EAB=°. 11.(2分)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12.(2分)矩形两条对角线的夹角是60°,若矩形较短的边长为4cm,则对角线长. 13.(2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以对角线AC为一边作菱形AEFC,则∠FAB=. 14.(2分)某市对4000米长的道路进行绿化改造.为了尽快完成,施工队每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试卷

南外--小升初模拟试卷 I complete the chant by using the given word wise rise know To let you _____ If you be _____ It is time to ____ For early to bed And ready to ____ Is the way to be healthy, And wealthy and ____? II Join each of column I to the right one of column II I II 1 as fat as A A bee 2 As big as B snow 3 As busy as C Lead 4 As blind as D A pig 5 As high as E Rocke feller 6 As white as F A kite 7 As heavy as G An elephant 8 As rich as H A bat II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1、The Wen chuan Earthquake belongs to formation earthquake (构造地震), it destroyed the most. 2、The supreme(最严重的) earthquake happened at 9:11 on May 22, 1960 in the history as recorded was in__________,the level of Likta scale was 8.9 3、Wenchuan Earthquake,which was ______ belonged to enormously earthquake. Hypocenter was superficial earthquake, only 10 to 20 cm. The earthquak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kinds according to the depth of the hypocenter. The superficial,.the intermediate and the deep. 4、In the poor quakeproof capability and population centralized comparatively area, over _____ level earthquake could murder the loss of people. 5、As instrument recorded(据仪器纪录),the biggest earthquake happened on August 5, 1950 in China. It was level 8.6, the intensity was eleven degree. The bally, vibrating area was around 24000 squre Km. The damage bound of level 8 expanded more than 20000 square Km. Chayu, Tibet.

南京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

E O D C B A 南京外国语学校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初二年级 数 学 试 题 命题人:张学萍 审核人:杨 磊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各式221(1)(2) ,,,,22 a b a b a x x x a x π+++-++中, 分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为了了解南京市2013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 A .1000 B .被抽取的1000名考生 C .被抽取的1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D .南京市2013年中考数学成绩 3.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前5次朝上的点数恰好是1~5,则第6次朝上的点数( ) A .一定是6 B .一定不是6 C .是6的可能性大于是1~5中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D .是6的可能性等于是1~5中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4.下列分式中,与分式 b a a --的值相等的是( ) A .b a a --- B .b a a + C .b a a -- D .a b a -- 5.如果分式 2 2 +-a a 的值为零,则a 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以上全不对 6.如图,点A 是直线l 外一点,在l 上取两点B 、C ,分别以A 、C 为圆心,BC 、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分别连结AB 、AD 、CD ,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7.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 OE ⊥AB ,垂足为E ,若 ∠ADC =130°,则∠AOE 的大小为( ) A .75° B .65° C .55° D .50° 第6题图 第7题图

2015-2016学年南京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南京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 (10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0x x a +-=的一个根是(0)a a -≠,则a 值为( ) A .-1 B .0 C .1 D .2 3.O ⊙的半径为8,点A 在直线l 上,若8OA =,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 4.下列命题中,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平面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②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③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④方程210x x ++=的两个实数根之积为1 A .1 B .2 C .3 D .4 5.如图,A D 、是O ⊙上的两个点,BC 是直径,若35D ∠=?,则OAC ∠的度数是( ) A .35? B .55? C .65? D .70? D O A B C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的圆心坐标是(3)(3)a a >, ,半径为3,函数y x =的图象被P ⊙截得的弦AB 的长为42,则a 的值是( ) A .4 B .32+ C .32 D .33+

y=x A B O y x 二、填空题(每题2分) 7.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870x x ++=,则方程可变形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关于x 的方程22(9)10x k x k +-+-=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则k =__________. 9.一条弦把圆分成36∶两部分,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10.已知矩形ABCD 的边15AB =,以点B 为圆心作圆,使点A C D 、、中至少有一个点在B ⊙内,且至少有一点在B ⊙外,则B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1.已知Rt ABC △的两边AC BC 、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7120x x -+=的两根,则Rt 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 12.如图,在宽为20m ,长为32m 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2540m ,求道路的宽.如果设小路宽为cm 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m 32m 13.如图,A B C 、、在O ⊙上,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65CBD ∠=?,则A O C ∠=_____?. D O A B C 14.如图,BC 是半圆的直径,点D 是半圆上的一点,过D 作圆O 的切线AD ,BA DA ⊥于 点A BA ,交半圆于点E ,连接CE ,已知10BC =,4AD =,那么直线CE 与以点O 为圆心、2.5r =为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