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设计说明参考

医院设计说明参考

医院设计说明参考
医院设计说明参考

目录

A. 设计说明

a. 建筑篇…………………………………………………………………………………………… 1-4

b. 结构篇…………………………………………………………………………………………… 5-6

c. 给排水篇………………………………………………………………………………………… 7-8

d. 电气篇…………………………………………………………………………………………… 9-10

e. 空调及通风篇…………………………………………………………………………………… 11-12

f. 智能化设计篇 (13)

g. 节能设计与环境保护 (14)

B. 投资估算篇…………………………………………………………………………………………… 15-18

C. 设计图纸……………………………………………………………………………………………… 19-54

D. 设计费报价及计算依据表 (55)

E. 工期计划表 (56)

F. 本期项目的难点 (56)

G. 保障工期、质量的主要措施 (56)

1

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设计说明

建筑篇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位于南山区留仙大道以南,石鼓路以东。医院占地24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包括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供应室及动力间等,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新建项目选址位于医院现址内,是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医院进行规划改扩建后,总规模将达500张床位,远期可实现800床,总建筑面积88702平方米。本项目新建地上20层,建筑面积52150平方米,地下3层,建筑面积22350平方米。

二、设计主要依据

1.《2005年深圳市卫生统计年鉴》 2.《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

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卫生部、建筑部、发改委,2006年2月; 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卫生部、建设部、发改委,2006年2月; 6.《广东省医院基本现代化标准(试行)》; 7.《深圳市医院建设标准》(试行); 8.《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9.《现代医院建筑与洁净技术》; 10.《医院污水污物处理》;

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 1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0222-95);

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6.《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 17.《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18.国家、地方颁布的医院建设相关文件、指导性意见; 19.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提供的可研及相关资料等;

20.《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深规许ZS-2008-1062号);

16. 其他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如关于消防、民防、抗震设防、防雷电、市政设施、无障碍设施、节能、环保等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

2

三、场地现状分析

西丽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医院现址内,地形方正,南北进深约114米,东西宽约208米。用地基本平整,南面大部分用地现状为休闲绿化用地,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西南侧临山体,风景优美,顶部距院内场地落差为30米。现有建筑物大多位于用地的北面,其中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和职工宿舍,由西往东临市政主干道留仙大道一字展开;供应室及动力间、职工食堂分别紧贴着这些建筑的南面布置。

按规划要求,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是该规划项目中必须保留的建筑物;职工食堂可先行拆除;行政医技楼、供应室及动力间在保证医院于施工期间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被拆除,或在新住院大楼建成后拆卸。

四、总体规划布局: 1.总平面设计

根据建设用地位置、建筑现状、周边环境、交通组织、气候特征以及功能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引入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模式,采用高效节能的集中式建筑布局方式,创造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营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体现时代气息的建筑造型。

在总体布局上,医院北面沿留仙大道设置了主入口和急诊入口,其中主入口靠东布置,即位于现有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急诊入口则靠西布置。车辆出口设在用地东北角,污物出口、车辆及物流入口则设在西北角。各个出入口互不干扰,各尽其职。用地东、南、西面受山体或民宅的影响,均不能设出入口。

建筑整体规划布局是现有门诊住院楼规划改造为集门急诊、行政办公为一体的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整体,形成完善的医疗区。新住院大楼和职工宿舍有一定的间距,留出较为开阔的中心地带,和主入口一起作为主入口广场。考虑到建筑消防距离、日照间距、功能布置、分期建设等因素,新住院大楼的塔楼靠主入口广场布置是最合理的位置。新住院楼西面的地面停车场可用作未来预留发展用地,高压氧仓布置在用地西南角自成一体。

根据医疗建筑功能特征,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的裙房之间以“医疗街”的形式设置连廊和绿化中庭,新旧建筑连成一体形成诊疗区。门诊阳光大厅以一定角度面向主入口广场设置,延续“医疗街”的空间枢纽职能,门急诊、医技、住院等功能都可以围绕核心空间开展,从而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清晰、高效。“医疗街”与门诊阳光大厅、出入院大厅相连,具有良好的空间指示性,患者在此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各医疗功能区的位置。

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建筑整体,根据功能要求合理设置各出入口:急诊抢救入口和儿科入口位于门诊行政楼北面,沿留仙大道布置,其中急诊抢救入口正对急诊入口。普通门诊及住院出入口设在门诊行政楼和职工宿舍之间的广场内,大楼东北角和东南角还分别设有体检单独出入口和营养食堂后勤出入口。整个建筑群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便捷。

2.交通规划

室外交通实行人车分流:用地四周设置环形车道,北面道路为医院主干道,是组织地面交通的主要枢纽:北干道和主入口广场南侧设有各种重要出入口,其中急诊抢救、儿科、门诊、住院和体检入口车辆均可直接停靠。除了主干道及通往地下停车库和地面停车场的车道外,院内部其他车道平时用作步行系统,必要时可作为消防车通道。步行人员则分别经过急诊入口和主入口广场进入各功能区。

北干道用地西侧设有地面停车场,停车后可直接进入“医疗街”。

地下车库设两个出入口,分别在用地的东北角和西北面,车辆进入院内后可通过地下室出入口分流进入地下停车库。两个地下室出入口可以实现进出有别,互不干扰。场地西北角设置污物、尸体、物流出入口。诊疗区各处的污物通过垂直污物梯,先进入地下室,经过汇集后通过专用污物通道运出医院,日常物品则通过地下室的洁梯运至各层。在诊疗区内部,各建筑物之间通过门急诊大厅、出入院大厅和“医疗街”组织人流集散。

3

3.分期建设:

供应室及动力间所在的位置是医院用地中心,对整个用地规划影响甚大,是本次项目的最大障碍。本方案巧妙地通过地下室的分期建设来解决这个难题。地下室首期建设部分主要以动力机房为主要功能,并在地下室设置临时供应室。待新的动力机房和临时供应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现有供应室及动力间即可拆除,地下室二期部分及地面以上的建筑部分随后进行建设。医技行政楼则可待新建筑完全建成后拆除。

该方案利用医技行政楼拆除后的场地作为主入口及广场,在现有的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以玻璃雨棚相连,形成了医院的新大门,既满足了新规划功能需要,又尊重了原有建筑。现有建筑与新建筑都得到了原佳的组合方案,使新与旧完成融合。

4.远期规划:

为了适应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就需要把远近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本方案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远、近期建设的延续性,建筑的“可生长性”。平整用地西南角的山体,不仅是为了使新建筑的形状更为方整,还为了在用地西面留出为医院未来发展所预留的用地。

五、建筑设计1.新旧建筑的共生

如何使新旧建筑融合形成完善的医疗体系,达到与现状和谐共生,新旧建筑之间空间及层高的设计是关键。在新的建筑规划中,原门诊住院楼改造为以急诊、门诊和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门诊行政楼,它和新住院大楼连为一体,形成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的建筑整体。门诊行政楼和新建筑的裙楼之间利用“医疗街”为新旧建筑创造自然良好的就诊环境和通风采光效果,也改善新旧建筑的内部小气候。“医疗街”和门诊阳光大厅之间相互穿插呼应,使各个部门都处于园林绿化和阳光的围绕之中,不但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为使现有建筑改造后和新建筑的功能更好地融合,新旧建筑的层高设计相当重要。门诊行政楼的各层层高如下:首层3.6米,二至六层3.2米,七层4米。考虑到新旧建筑相连后更方便使用,新住院大楼各层层高分别设计为:首层5.5米,二至三层4.5米,四层5.1米,五层4.3米,使新建筑的一、三、五层可分别与原有建筑的一、四、七层在同一标高上,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到达个医疗科室。其余各层也可通过在新旧建筑之间连廊上的步级来消化高差,或利用原有建筑的楼梯半层平台来相接。

2.功能布局

门诊阳光大厅与“医疗街”、住院大厅连通,主要设置咨询挂号、导医服务、信息查询等公众服务设施,病人可咨询就医科室的位置及候诊情况,获取明确的指引。门诊主要科室设置于门诊行政楼的首层至五层,“医疗街”为门诊行政楼引入自然光的同时能为就诊病人提供舒适的庭院景观。急诊科设置于门诊行政楼首层西翼,并向留仙大道设有独立出入口。急诊科靠近新住院楼内的影像中心,并可通过影像中心外的电梯直通急诊ICU及门诊手术室。急诊部同样面对医疗街连廊设置绿化庭院,为就诊病人提供舒适的庭院景观,有效舒缓病人的紧张心情。

新住院大楼裙楼主要功能是各医技科室和门诊科室。每楼层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能有效进行人流分散,防止人流过多造成的等候时间过长。医技科室紧邻急诊科和住院病房塔楼,方便门急诊科和住院楼的病人到医技楼进行检查。

在医技科室中,手术中心和ICU是医技科室最核心的功能。手术中心、ICU、病理及血库这几个紧密相关的功能均布置在四层,同层布置最为方便各科室开展工作。而手术室和中心ICU内部通过洁净走道相通。手术后的病人如需进入中心ICU,不必再经过一系列的繁琐的过床等程序,可通过洁净走道直接进入中心ICU。三层的中心供应可通过洁梯直接把洁净用品送至手术中心。

门诊行政楼的六—七层改造为办公室,和新住院大楼五层的会议中心、病案中心、图书馆等一起形成行政办公区。

六层以上塔楼为各科住院病房,共14层。住院大厅位于裙楼首层,正对入口广场,设置独立的住院部电梯间,交通联系十分便利。

住院区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公共垂直交通设置在护理单元中间,正对护士站,方便医护人员管理病区。污物梯设置在护理单元西端,洁净梯设置在东端,医护人员有独立电梯厅和医护走廊,能有效实行医患分流。北面医护区域每两层设置空中花园,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交流环境。病房均为南向且面对景观最好的生态绿化山体,具有最好的通风、采光效果,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康复环境。

新住院大楼设置三层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库和配套功能用房。 3.环境与造型设计绿色环境不仅有滞尘、降温、保温、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

所以,本方案从总体规划阶段就十分重视环境的营造。对于各种环境空间,我们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包括建筑小品、绿化庭院、广场绿化、建筑周边绿地、道路绿化和屋顶花园等多种多样的绿化形式,形成立体交叉式的绿化景观,活跃空间气氛,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

平面布局和室内设计坚持园林生态化的理念,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之间是“医疗街”,设置各种绿化、休息座椅等,绿色植物贯穿各层空间,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室内环境。各医疗功能单元都围绕“医疗街”,每个候诊区都面向庭院,具有较好的景观和通风效果。

外立面主要采用石材和白色铝板作为装饰材料,以体现医院温馨、宁静的建筑风格,整体色调明快淡雅,形成较高的现代品味。沿街立面通过大量的水平线条及弧线营造动感的建筑形体,并巧妙的把直升机升降坪融入建筑造型元素中,流畅、轻快而富有现代感,南立面通过水平向的出挑阳台、透澈的玻璃栏杆及丰富多变的遮阳百叶与优美的山地景观相互映衬,更增强建筑的表现力,形成视觉亮点,模糊了传统医疗建筑严肃、死板的建筑形象,有效缓解病患的紧张心理。 4.人防设计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本工程于负三层地下室设置人防工程,人防掩蔽面积约7450平方米,具体等级根据当地人民防空办公室相关批文确定。 5.消防设计

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一整体建筑,建筑四面均有7米宽的供消防车道,其中塔楼(高层)东、南两面直接落地,可供消防车登高扑救。该建筑整体和职工宿舍、高压氧仓之间的建筑距离均大于13米,满足消防规范。

该建筑整体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各层均设自动灭火系统,地下室停车部分防火分区按每个分区不超过4000平方米划分,设备用房部分防火分区按每个分区不超过1000平方米划分;群楼部分防火分区按每个分区不超过5000平方米划分;塔楼每层不超过2000平方米,按一个防火分区划分。地下停车库停车数量不超过500辆,在地下室东西两侧各设2个双车道出入口。裙楼各防火分区均设有多个安全出口,塔楼每层均有三个安全出口,满

足规范要求的疏散要求。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2400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702平方米现有建筑建筑面积:14202平方米

新建项目建筑面积:745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21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350平方米总基底面积:8677平方米新建项目基底面积:6626平方米新建项目建筑高度:79.6米

容积率:2.76 建筑覆盖率:36% 绿地率:30.3% 停车数量:570辆(其中地下停车500辆,地面停车70辆)

5

结构篇

一、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9、《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4500m2,其中地下室三层,面积为22350m2。上部结构分为多层及高层部分,其中多层部分为5层,高层部分为20层,地上总高度约为80米。地下室分为2期施工,采取设置后浇带的措施连接地下室。

三、结构物设计使用年限及建筑物结构的安全等级

本工程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物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四、荷载取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本建筑物高度大于60米,计算荷载采用按100年重现期确定的基本风压值采用。 1、风荷载。

基本风压:Wo= 0.90 KN/m2 风荷载标准值:Wk=βzUsUzWo 2、竖向荷载。

楼面、屋面均布活荷载按《荷载规范》第4.1.1条取值,恒荷载按实际计算。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

冷冻机房 8.0 kN/㎡;大堂、大厅 3.5 kN/㎡;餐厅 2.5 kN/㎡;水泵房 10.0 kN/㎡;会议室 2.0 kN/㎡;书库、档案库 5.0 kN/㎡;变配电房 10.0 kN/㎡;消防走廊、楼梯 3.5 kN/㎡;阳台 2.5 kN/㎡;

6

发电机房 10.0 kN/㎡;医院等候区 3.5 kN/㎡;医院诊室 2.0 kN/㎡;电梯机房 7.0 kN/㎡;医院病房 2.0 kN/㎡;空调机房 7.0 kN/㎡;停车库 4.0 kN/㎡;中、西药库房 5.0 kN/㎡;血库(设D-101型冰箱) 5.0 kN/㎡;产房(设3009型产床) 2.5 kN /㎡; X光室:

(1)200MA诊断X光机 2.5 kN/㎡;(2)30MA移动式X光机 4.0 kN/㎡(3)200kv治疗机) 3.0 kN/㎡(4)X

光存片室 5.0 kN/㎡;口腔科:

(1)201型治疗台及电动脚踏升降机 3.0 kN/㎡;(2)205、206型治疗台及3704型椅 4.0 kN/㎡手术室(3000型、3008型万能手术床

及3001型骨科手术台) 3.0 kN/㎡;

消毒室:

(1)1602型消毒柜 6.0 kN/㎡;(2)2616型治疗台及3704型椅 5.0 kN/㎡卫生间 2.0 kN/㎡;上人屋面 2.0 kN/㎡当医疗设备型号与上述不符时按实际情况采用;

特殊用途楼面:与甲方商议后决定。

五、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本工程的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相应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有关条文设计。

六、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

本工程按七度抗震设防烈度计算,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属于抗震设防乙类建筑。在抗震措施上,按7度进行设计。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楼层及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七、基础型式

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提供的地基土情况,结合具体的建筑物结构型式,本工程基础拟采用预应力管桩方案。具体方案需等现场的地质资料后再确定。

给排水篇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CECS07:8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CBJ48-83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CECS07:88

二、给水、消防工程

2.1 医院给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设两路DN200引入管接自不同的市政管网,院内的自来水管网组成环状。

2.2 医院三层及以下的生活用水可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四层以上的用水通过地下层水泵房的生活水池及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加压供给。 2.3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形式。

室外消火栓沿给水管线离路边不大于2M布置,期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2.4 室内消防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T=2小时,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取一次。拟在地下室内设330M3室内消防水池及加压泵房。(其中室内消火栓系统储水216M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储水108M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由消防水池、天面消防水箱、消火栓给水泵联合供水。设专用的消防栓供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及稳压装置在消防泵房内。消火栓系统设消防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布置按照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考虑。消火栓处设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 消防泵受消防控制中心监控。 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消防水池、天面消防水箱、喷淋供水泵联合供水。消防水池、消防水箱与消火栓系统共用。喷淋供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及稳压装置设于消防泵房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消防水泵接合器。系统设计流量: Q=30L/S, 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大楼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等级I级,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地下车库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Ⅱ级, 喷水强度为8L/min.m2。喷淋供水泵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自动启动,

并受消防控制中心监控。水流指示器、信号闸阀、湿式报警阀工作状态均反映至消防控制中心。 2.6 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变配电室、发电机房、需要设置气体消防的房间均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2.7 生活用水量的估算:

医院最大日用水量:480M3

2.8 中央热水供给系统

住院楼拟全日制供应热水。

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加太阳能集热板供热方式。

8

三、排水工程

3.1 生活污水系统,医院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量取生活供水量的90%。

废水由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初步外理后,与该处污水合流排至院区内污水处理间经一级处理,达到三类水体一级排放标准,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2 雨水系统

屋面雨水按重现期为5年的降雨强度计算,径流系数为0.9。室外场地按重现期为3年的降雨强度计算, 径流系数为0.45。设置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利用系统,利用雨水进行园林绿化灌溉。四、管材

生活给水系统拟采用不锈钢管作为给水管。室内雨水管选用UPVC 排水管,室外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排水管。消防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拟采用涂塑镀锌钢管作为消防管。

五、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9

电气篇

一、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2005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001年版)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电气负荷

本工程电气负荷为一级负荷,本工程电气总安装负荷约为7500KW。在地下层设置变配电房。

三、高、低压配电系统

变配电房采用两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正常时,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两路电源各带约1/2负荷,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承担全部负荷。同时,在高压电源进线处设专用计量柜集中量。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正常时,母线联络开关断开,两段母线独立运行,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可通过切除部分较次要负荷,合上联络开关,保证重要负荷的

供电。

在每台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设干式电容器对无功功率进行集中自动补偿,使补偿后的功率因素不小于0.9。

本工程还设有柴油机发电机做应急后备电源,要求自起动时间为5~15秒。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检验室、计算机房等特别重要负荷增加设置UPS或EPS电源。四、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配电。大容量干线采用封闭式插接母线,小容量一般用电干线采用单芯或五芯阻燃塑料绝缘铜芯电力电缆。所有配电干线垂直部分沿电缆竖井敷设,水平部分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支干线及支线基本采用阻燃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金属管或金属槽在吊顶内敷设。

五、照明设计

根据国家规范要求的照度标准,结合建筑物的装修特点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灯具。诊室、办公室采用高效嵌入式荧光灯盘(配电子镇流器)为主,其余场所按建筑装修特点确定采用荧光灯、筒灯、花灯或白炽灯。

六、防雷与接地

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本建筑属第二类防雷建筑。在建筑物天面及易受雷击部位装设避雷网或避雷针作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四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同时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环路作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七、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本工程属一类防火建筑。在首层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整个大楼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警报系统、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信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水泵、电梯、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进行集中管理、监测和控制。

八、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11

空调及通风篇

一、主要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二、空调系统设计主要概念

医院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中央机械式新风系统。

(1) 医院所属不同使用功能区具体定位,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严重污染区,同时对不同使用要求的区域采取相应的空调形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交叉污染。

(2)在强调人员的舒适性的同时,确保人员的新风卫生要求,在末端系统设置上充分考虑过渡季节及非常时期采用全面新风通风。 (3)充分考虑医院的使用特点,在空调洁净上以生物洁净为主,同时预留出安装紫外线灭菌灯的系统接口。

三、设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33.5℃(干球温度)27.7℃(湿球温度) 1.8m/s(室外风速) 100.45KPa(大气压力)

冬季:13℃(通风温度) 3.1m/s风速(室外风速) 2、室内设计参数:

夏季室内温度/湿度(℃,%)冬季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M33/H.人)/(%) 噪音(dBA)大厅 25℃-27℃50%-70% 15%(>20M3/H.人) ≤45 病房

24℃-26℃50%-70%

18℃-22℃ 50%-70%(有空调时) 30M3/H.人

≤40 诊室 25℃-27℃50%-70% 30 M3/H.人≤45 办公室 25℃-27℃50%-70%

30 M3/H.人≤45 手术室 24℃-26℃50%-70% 18℃-22℃ 50%-70% 30 M3/H.人≤40 会议室 25℃-27℃50%-70%

30 M3/H.人

≤45

3.空调系统方案确定

在地下层空调机房设置冷水机组,空调系统总负荷约9500KW。 4.中央空调系统末端选择

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的区域,其空调末端的选择上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选择。

病人逗留的大空间区域(如候诊区、门厅等),采用双风机一次回风系统,空调器选用带中效过滤器的组合式冷水空调器,同时考虑过渡季节及非常时期全面通风。病人逗留的小空间区域(如一般诊室及病房),采用卫生型风机盘管带新、排风系统。

内部人员的办公室,采用一般风机盘管带新、排风系统。

特殊病房区及污物通道,采用全面通风空调,空调排风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以排出室外,同时排风口应设在新风口的下风向,距离应满足当地防疫部门要求的最低标准。精密医疗设备用房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单独选用常年供冷或恒温恒湿空调器。

手术室等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区域采用带中效至高效过滤器的空调器,同时结合手术室的器械布置设置送、回风口。 5. 空调系统的控制 (1)冷冻水系统的控制。

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一一对应连锁运行,根据系统冷负荷变化,自动或手动控制冷水机组的投入运转台数(包括相应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开机程序:冷冻水泵→冷却塔进水电动阀、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冷水机组,停机程序则相反。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亦可单独手动投入运转。为了利于管网运行正常,冷冻水供回水总管间设置压差旁通设置,其电动二通阀按比例式调节运行。 (2)定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

在定风量系统的空调器的回风口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水路电动二通阀(比例、积分式)动作,调节冷冻水量,达到室内温度控制的目的。并在空调机房的回风处设置二氧化碳感应器,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新风阀的开度,达到满足室内对新风量的需求。同时新风阀的开度不应小于设定的最小新风量时的开度。过渡季节及非常时期采取全面通风的模式。 (3)风机盘管的控制。

风机盘管配有风机三速手动开关和挂墙式温度控制器及水路电动二通阀(双位式),可根据室内使用人员的设定控制相应的参数。

(4)各空调器、新风空调器、风机、冷却塔、等除设就地开关外,还在冷冻机房总控制室内设置开关及运行工作显示(消防用排烟、送风、加压风机等需受消防中心控制)。 6. 预留系统接口

(1)空调主机、末端采用带输出、输入信号的设备,以便同医院的智能系统连接。

(2)空调机房、空调回风箱、过滤器及全空气空调送风主管处须预留出相应的位置,以便安装紫外线灭菌灯及清洗、消毒。 7.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大楼提供安全、有效的火警事故防灾服务及提供火警时人员疏散通道及庇护场所,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同时将已发生事故的人员及财产损失程度降至最低。大楼的消防防排烟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系统。

(1)防烟楼梯间防烟系统: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每二层设一常开型百叶风口,当火警发生时,由消防中心控制加压风机启动,给楼梯间加压送风。

(2)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每层均设有电动送风口,当发生火警时,由消防中心控制本层及上一层电动加压风口开启,同时开启加压风机工作,进行加压送风。

(3)不符合自然排烟要求的内走道:设置排烟系统,每层均设有电动排烟风口,当发生火警时,由消防中心控制本层电动排烟风口开启,同时使排烟风机工作,进行排烟,但当烟气温度达280℃时,电动排烟口及风机前的防火阀(熔断温度为280℃)关闭,风机停止运行。

(4)采用气体灭火的房间:当发生火警时,关闭该区域空调通风系统,以便气体灭火;当确认火被扑灭后,开启排风机进行排毒,并开启空调送风系统补风,持续通风2小时以上。当确认毒气排完后,关闭排毒风机,空调系统通风转入正常工作状态。 8.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13

智能化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1994)《电磁兼容性标准》(IEC 801)

二、信息通信网络(CNS) 2.1综合布线系统(GCS)

综合布线是一种能够适应电话、计算机、数据、图文、图像传输、大楼管理信息、行政管理及技术管理需要的布线系统。 2.2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设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备份、电源等设备,以实现医疗及教学信息化。 2.3电话系统

设置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作为电话总机,根据不同场合的需求设置电话插座。 2.4有线电视系统

在侯诊区、住院病房、部分办公场所和会议室设置有线电视系统,供接收电视节目之用。 2.5音响广播系统

本工程设有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其作用是在火灾时引导人流正确、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平时不用。在该系统前端设音源及播音设备,可利用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扬声器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或通知,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 2.6电子公告牌系统

在首层大堂等处设电子公告牌发布公共信息。 2.7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同声传译系统)、在会议室设置会议视频系统(包括同声传译系统)

三、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MS)

通过楼宇设备管理系统,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等设备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四、安全防范系统

4.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根据建筑物的安全防护的需要,对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以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视频实时监视和记录,对重要部位能进行长时间录像。 4.2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对车库进出的车辆实施自动管理。

节能设计和环境保护篇

一、主要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DBJ15-5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N16297-1996

二、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的规划布局和单体朝向,注意深圳地区的气候特征,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并注意防晒,减少能源损耗。

医院的围护结构采取的节能措施,包括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窗框Low-E中空玻璃窗;建筑外墙及屋顶采用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较小的建筑材料等。阳台和建筑装饰构件的外挑及遮阳百叶的综合运用,形成了较好的外遮阳效果,大大降低了窗口的太阳辐射得热,减少建筑空调能耗。

医疗建筑的空调能耗巨大,需要考虑自然通风来减少空调设备的开启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门诊阳光大厅和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之间的“医疗街”,不仅为各医疗功能科室提供了自然采光,辅以合适的开口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减少了空调和灯光设备开启时间,节省耗电量。

设备节能方面,采用先进的室内空气处理技术,合理控制新风量,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供暖空调系统的效率。采用合理的设备系统运行方案,通过管理自动化系统,使空调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处于最佳效率运行,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合理选用变压器,提高其负荷率,使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在变配电的低压侧安装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变压器利用率和降低无功损耗。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前提下,采用高效灯具,用于室内照明和外部的灯光装饰,改善传统灯具耗电大、发热高的缺点。利用最新材料和先进的室内空气处理技术,用具有自洁、杀菌和降解空气中有害气体作用的瓷砖、地板砖、壁纸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三、环境保护

本工程设计上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能源消耗,达到环保目的。防止建筑内部生活废水、废气、垃圾等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减少外部及建筑物内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环保型建筑及装修材料,创造优良的医疗环境。

生活及医疗污水系统,医院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废水由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初步外理后,与该处污水合流排至院区内污水处理间经一级处理,达到三类水体一级排放标准,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废弃物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在建筑的各个功能区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使用人员将垃圾分类丢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设专用垃圾间,每天由市政垃圾车运送到垃圾场处理。

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室内的通风、采光、日照、隔热要求,作为建筑合理使用的先决条件。进行内部装修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类型,推荐使用环保型绿色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指标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尽量采用符合标准的混凝土骨料、砌体材料以及石材、面砖、板材、涂料等材料,杜绝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确保生活空间的安全、健康、舒适。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评估,防止形成建材污染、使工程项目成为一座绿色环保建筑。

投资估算篇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西丽医院新住院大楼项目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7450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3层共22350平方米,地上20层共52150平方米。

二、估算编制说明 1.估算编制依据:

(1)《深圳市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2003)(2)《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2003)(3)《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标准》(2003)(4)《深圳市市政工程消耗量标准》(2002)(5)《深圳市园林工程消耗量标准》(2000)(6)《深圳市建设工程价格信息》(2009年)(7)《深圳市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2006年)(8)国家及深圳市有关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标准的规定(9)同类工程项目的实际结算资料及造价分析资料

另外,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计费按国家或深圳市的规定的费率和取费标准进行估算,具体计算说明如下:(1)工程招标代理费

根据计价格[2002]1980号计算。(2)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照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计算。(3)工程勘察设计费

包括工程设计费、工程勘察费、施工图审查费和竣工图编制费。其中工程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计算;竣工图编制费,按照工程设计费用的8%估算;施工图技术审查费,根据粤建设函[2004]353号,按照工程设计费用的10%估算。(4)白蚁防治费

根据粤价[2002]370号文,按建筑面积以3元/ m2计算。(5)工程保险费

第三者责任险,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0.1%计算。(6)前期咨询费

前期咨询费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费,根据计价格〔1999〕1283号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算。(7)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照财建[2002]394号文计算。(8)环境影响评价费

按照计价格[2002]125号文计算。(9)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0.8%计算。

(10)基本预备费:按照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费用总和的8%计列;

(11)涨价预备费:依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文的规定,涨价预备费按零计算。 2.估算编制方法

深圳市西丽医院新住院大楼项目投资估算造价是根据方案设计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内容及设计任务书要求进行编制。

本工程估算基本上采用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指标法框算,即用单位工程量投资乘以工程总量,该指标是结合已出图同类工程造价资料经综合分析得出的;由于本项目所有资料尚在方案阶段,因此只可作为方案设计估算指标,在每一个适当的设计阶段,应再制订较详细的概预算,以作校对。

三、估算编制范围

本项目为深圳市西丽医院新住院大楼建设工程,投资估算包括建设工程在正常的设计和施工周期内,为完成建设工程所需投入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和预备费用。包括:

1.建筑安装工程:(1)室内工程

土建装饰工程包括地上土建工程;地上装饰装修工程(包括室内及医疗专项装修工程);地下室土建装饰工程;地下基坑支护工程;地下室人防工程。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包括给排水;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和消防报警工程;气体灭火工程;电气工程;空调及通风工程(采用变频节能中央空调);建筑智能化工程;热泵加太阳能集热板热水供应系统;标识工程;电梯工程;医疗气体工程等等。屋顶直升机停

机坪。

(2)室外工程包括绿化及园林小品工程;室外停车场工程;室外广场工程;道路及管网等配套工程;室外土方工程等。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照建安工程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总和的8%计列;涨价预备费:依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文的规定,涨价预备费按零计算。不包括部分:1. 家具、办公设备购置费。 2.医疗设备购置费

3.本项目为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项目,土地为划拨用地,不考虑土地使用费支出。 4.拆迁费用。

5.项目建成后运营费用。

6.不考虑用地红线外所发生的费用。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7450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5215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2235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44971.72 万元单方造价:6036.47元/m2

其中:建安工程费用:38802.23万元建安工程单方造价:5208.35元/m2

五、有关说明

本估算总投资各项费用,按目前当地市场物价水平考虑,不考虑到今后人、材、机上涨趋势,若建设过程中,物价发生较大的涨幅,各部门需据实调整。

项目分项投资估算表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工程量工程量

单位造价(人民币:万元)

1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38802.23

2 〔1〕室内工程 38436.3

3 3 1 土建装饰工程 74500 m2 22657.10

4 1.1 地上土建工程

52150 m2

8373.00

5 1.2 地上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室内及医疗专项装修工程) 52150 m2

5582.00 6 1.3 地下室土建装饰工程 22350 m2 7176.00 7 1.4 基坑支护 5030.4 m2 1207.30 8 1.5 地下室人防工程 7970 m2 318.80 9 2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74500 m2 15707.98 10 2.1 给排水工程 74500

m2 1196.10 11 2.2 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和消防报警工程 74500 m2 1275.84 12 2.3 气体灭火工程 74500 m2 398.70 13 2.4 电气工程 74500 m2 3827.52 14 2.5 空调及通风工程(采用变频节能中央空调) 74500 m2 3987.00 15 2.6 建筑智能化工程 74500 m2 2232.72 16 2.7 热泵加太阳能集热板热水供应系统 1 项 500.00 17 2.8 标识工程 1 项 200.00 18 2.9 电梯工程 1 项 894.00 19 2.10 医疗气体工程 74500 m2 1196.10 20 3 屋顶直升机停机坪(包括灯具) 225 m2 71.25 21 〔2〕室外工程 m2 365.91 22 1 绿化及园林小品工程 7272 m2 87.26 23 2 室外停车场工程 486 m2 7.78 24 3 室外广场工程(广场砖) 3592 m2 64.66 25 4 室外道路 3860 84.92 26 5 室外管网等配套工程 1 项 80.00 27 6 室外土方 9176 m3 41.29 28 m2 29 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2838.25 30 1 土地费用 1 项 0.00 31 2 工程招标代理费 1 项 44.95 32 3 工程建设监理费 1 项 689.35 33 4 工程设计费 1 项 913.20 34

5 工程勘测费 1

162.97

18

35 6 施工图审查费 1 项 91.32 36 7 竣工图编制费 1 项 73.06 37 8 白蚁防治费 1 项 23.92 38 9 工程保险费 1 项 38.80 39 10 前期咨询费 1 项 116.88 40 11 建设单位管理费 1 项 343.42 41 12 环境影响评价费 1 项 29.96 42 13 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

1 项 310.4

2 43

44 三预备费

3331.24 45 1 基本预备费 3331.24 2 涨价预备费 0.00 46

47 四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不考虑 48 五建设期贷款利息暂不考虑 49 六铺底流动资金

暂不考虑

50

合计

44971.72

日期: 2009 年 2 月 28 日

设计费报价及计算依据表

项目名称深圳市西丽医院新住院大楼工程设计项目编号 SJ10101020080043

设计费报价

玖佰壹拾叁万贰仟元人民币(大写) ¥9132,000.00元人民币(小写)

工作内容

项目明细取费基数(万元)计算过程及依据

设计费(万元)建筑

安装工程

方案设计费

32,854 按插入法计得基本设计费为879.92万元

879.9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20%=140.8万元 140.8 初步设计费 32,854 879.9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30%=211.2万元 211.2 施工设计费 32,854 879.9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40%=281.6万元 281.6 施工现场服务费

32,854 879.9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10%=70.3万元

70.3 合计 -- --

703.9 室外工程

方案设计费

366 按插入法计得基本设计费为15.58万元 15.58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20%=2.5万元 2.5 初步设计费 366 15.58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30%=3.75万元 3.75 施工设计

费 366 15.58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40%=5万元 5 施工现场服务费

366 15.58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10%=1.25万元

1.25 合计 -- --

12.5 装修工程

公共

空间方案设计

3,000 按插入法计得基本设计费为103.8万元

103.8万元x室内设计附加调整系数1.5=155.7万元 155.7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20%=24.9万元 24.9 初步设计

3,000 155.7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30%=37.4万元 37.4 施工设计

3,000 155.7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50%=62.3万元

62.3 合计 -- --

124.6 其他

空间

方案设计

2,582 按插入法计得基本设计费为90.2万元 90.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20%=14.4万元 14.4 初步设计

2,582 90.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30%=21.7万元 21.7 施工设计

2,582 90.2万元x(1-20%)x工作量比例50%=14.4万元

36.1 合计 -- -- 72.2 合计

5,582

-- 196.8 总计

38,802

913.2

备注

1、设计费计价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

2、“计算过程及依据”一栏中,(1-20%)表示设计费下浮20%

日期: 2009 年 2 月 28 日

工期计划表

设计周期

方案设计优化: 28 日历日

初步设计: 42 日历日施工图设计: 42 日历日共计: 112 日历日

完成本项目的难点

本项目用地相对紧张,用地内山体的影响甚大,需平衡好新建住院楼与原有保留建筑、分期拆除建筑及广场、停车场、绿地的用地需求。由于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对部分功能性用房有特殊要求,各类医疗用房要分区布置,流线需清晰、合理、便捷。

保障工期、质量的主要措施

对工期和质量,本投标单位将严格按照工期计划表及相关质量管理规定进行设计。在各设计阶段,均配备足够数量具有相应技术资格的各专业设计人员,做好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工作,坚持严格的校审制度,与建设单位及各审批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良好的跟踪服务,及时处理设计变更。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工期要求。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 概要设计说明书(GB8567——88)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2) 2.1需求规定 (2) 2.2运行环境 (2)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3) 3.1用户接口 (3) 3.2外部接口 (3)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4)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4)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 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模版

密级:机密 文档编号:XXX_TS_TEMP_XXSJSMS 版本号:V2.0 【项目名称】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编写人:XXX 批准人:XXX 生效日期:2017年1月6日 版权信息 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XXX所有。 未经XXX允许, 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发。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 人 修订说明 修订 状态 审核日期审核人批准人 V0.12016-12-1XXX创建A2016-12-1XXX XXX V1.02016-12-28XXX调整需求分析方法M2016-12-29XXX XXX V2.02017-1-4XXX更换使用模板M2017-1-6XXX XXX 修订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日期格式:YYYY-MM-DD

目录 1 概述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术语和缩写 (1) 1.4 参考资料 (1) 2 角色和职责 (1) 3 设计约定 (1) 4 实现架构及功能逻辑 (1) 4.1 功能逻辑描述 (1) 4.1.1功能模块结构图 (2) 4.1.2功能模块描述 (2) 4.2 软件体系架构 (3) 4.2.1设计思路 (3) 4.2.2包图及描述 (4) 4.2.3类图及描述 (5) 4.2.4主要程序描述 (6) 4.2.5组件图及描述 (6) 4.2.6源代码目录结构 (7) 4.2.7权限设计 (7) 4.3 总体界面设计 (8) 4.3.1设计原则 (8) 4.3.2设计思路 (8) 4.3.3界面风格 (8) 4.3.4界面层次图 (8) 4.3.5界面原型 (8) 5 详细设计 (8) 5.1 模块A (9) 5.1.1概要说明 (9) 5.2.2实现框架 (10) 5.3.3主要逻辑实现描述: (11) 5.3.4界面设计 (13) 5.3.5接口设计 (13) 5.3.6其它 (13) 5.2 模块B (14) 6 数据库设计 (14) 7 接口设计 (14) 8 附录: (14)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 单及说明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医院建筑专项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用专项系统是医院建筑特有工艺系统的统称叫法,根据各系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特点,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以及根据国内不同专科、综合医院的项目管理案例经验和总结,目前医用专项设计主要分为:医用净化系统、医用气体系统、医用纯水系统、物流传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辐射防护工程、智能污物收集系统、实验室工艺系统等八大专项系统,以下就各系统的基本作用、选用分析、设计方式、工艺设计要求、设计及进场时间节点等内容展开说明。 一、各系统基本作用

二、系统功能覆盖区域 虽然不同医院的科室功能布局会不一致,但是医用专项系统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各系统的功能覆盖区域或设置场所基本有以下范围:

三、系统选用分析 由于医用专项系统的功能不尽相同,同时也受到建筑空间、设置场所、初期投资、实用性等因素影响,有些系统是国家规范有明确规定的,而有些系统国家暂无相关的明文规定,但随着未来医疗事业发展或医院切身需求而要求的,所以在医院建设和设计选型过程中往往比较纠结,综上基本作用和覆盖区域所述,从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和适当超前的角度分析,提出各系统的选型建议,供医院建设方设计选型参考。

注:以上参考估价值的基础指标为1000床综合医院。 四、各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医院建设过程中,除了从医院定位和使用功能要求方面考虑外,还需要注意各专项系统会受到建筑结构、安装空间、设置场所等因素影响,而且除了做好本系统的工艺设计要求外,还需要主体建筑和机电设备的各项配合工作,常见的有机房设置、井道空间、机电接口配合等内容,具体工艺要求总结如下: 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流线 整体定位、工艺流程,净化等级,配套设计(装 修、电气、暖通、给排水、气体、智能化等) 机电设备(电气、暖通、给排水、气体、智能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省市秀屿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新建工程 设计方案说明书 省中景建 筑 2010年12月31日

市秀屿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人员 院长:林向东 项目负责人:奇 结构专业负责人:卓捷 各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 建筑专业:奇翁英桓林海祁志恩 结构专业:卓捷蔡耀庭洪流江以龙 电气专业:雁琳许水玉庄永培 给排水专业:祥中任宝彬熊彬 暖通专业:姬涌周宝兴胡一顺 省中景建筑 建筑工程设计书 国家建筑部甲级A135000381 2010年12月31日

目录第一章方案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建筑 第三章结构 第四章给排水 第五章暖通空调 第六章强电 第七章弱电 第八章消防专篇 第九章环保专篇 第十章节能专篇 第十一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专篇

第一章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市秀屿区医院(前身为县笏石医院,湄洲湾北岸医院)创建于1957年,座落于沿海交通枢纽笏石镇,距风景秀丽的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妈祖故乡仅14公里。医院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院广场宽阔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门诊大楼雄伟壮观,病房大楼气派非凡,是一所日趋园林化医院,可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雅静、温馨的就医环境。医院现有职工294人,其中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72人,开放床位200,是市首家通过评审确认的“二级甲等”医院,也是国家爱婴医院和医大分校及妇幼卫校的实习基地。现在为更好有为社会提供先进的医疗环境及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拟新建一栋11层外科卫技大楼。最终将建成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二、外科卫技大楼建设规模及设计围 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全区医院整体工程中的医疗区新建工程,容包含了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 12476.9平米,其中地上面积为 11000平米,地下面积为1476.9 平米。病房总床数为 226 床。 设计围: 依据设计任务书容,本次设计围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设计容包含土建、给排水、电气(强弱电)、通风、空调、消防、防排烟及总体概算、基坑支护设计,人防工程设计、室外工程。三、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要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建设方应落实建设用地“土地使用证”。 2.本工程的外围周边道路都存在新建或拓宽的计划,尚未有明确的市政基础资料(含周边管线图、位置、接口点),请建设方提供相关单位的盖章图纸,以利下阶段的设计工作。 3.建设方尽快明确另行委托的设计分项工程设计单位(景观工程设计,污水处理、高低压配电系统、防辐射设计),以利后续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之配合。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规范

KTV点歌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1.1目的 选歌系统是为某KTV唱吧开发的视频歌曲点唱软件。该软件能方便顾客进行选歌,帮助系统管理员管理歌曲的播放,提高KTV歌曲点唱的效率和准确率。 本文档为该系统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阐述了对用户所提出需求的设计方案,对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实现环境及所使用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明确定义。同时,对软件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有效性需求也进行了定义。 1.2项目背景 ●系统名称:选歌系统 ●项目提出者:某KTV唱吧 ●项目开发者: ●项目管理者: ●最终用户:某KTV唱吧 1.3术语定义 实现环境:系统运行的目标软件、硬件环境。 实现技术:系统所采用的软件技术或体系结构。 实现语言或工具:实现系统最终采用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包,如Delphi、VB、PB、Java、Ada等。 参考资料 1)新余电视点播系统; 2)某KTV唱吧《视频点歌系统计划任务书》; 本项目所参照的文件有: 3)康博工作室,《Visual Basic 新起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系统概述 2.1系统需求 2.1.1系统目标 本软件是为某KTV唱吧开发的视频点歌系统软件。该软件用于提高点歌系统的工作效率。随着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休闲活动的多种多样,人们更多的喜欢选择KTV这种形式的娱乐方式。且随着计算机普及,点歌系统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一个好的音乐唱吧必须要拥有一个方便、快捷、准确的点歌系统,因此,急需一个软件系统解决这些问题。本软件应能结合当前选歌播放手工操作的流程以及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对视频点歌系统中歌曲信息、歌手信息、最新排行榜等等的查询、更新提供完全的计算机管理。 2.1.2性能需求 数据精确度 数量值:精确到小数后一位; 时间值:精确到日,并以yyyy/mm/dd的形式表示; 价格值:精确到分,并以.XX的形式表示。 时间特性 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更新处理时间:不超过15秒 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不超过30秒。 适应性 1) 开发基于的平台要考虑向上兼容性,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要考虑更高版本的兼容 性。 2)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求系统能够为将来的变更提供以 下支持:能够在系统变更用户界面和数据库设计,甚至在更换新的DBMS后,系统的现有设计和编码能够最大程度的重用,以保护现阶段的投资和保证软件系统能够在较少后续投入的情况下适应系统的扩展和更新。在设计中最好列出针对变更所需要重新设计的模块部分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钟祥市人民医院扩建新院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项目背景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钟祥市楚商大道,新院区总土地面积335390平方米,地块的西侧、北侧为规划道路,南侧为楚商大道,东侧为高速公路连接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水网环绕,自然环境优美。 钟祥市人民医院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建成后将为钟祥市广大市民提供医疗、保健、疗养等服务,同时兼顾覆盖荆门地区的普通人群,成为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窗口。 同时,医院要将高水准的医疗设施环境和能够灵活对应时代变迁又能适应最新医疗技术的更新所需求的医院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治疗与疗养的全新平台,为医院的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治疗、研究的环境。院区的构筑上最大限度的体现崇尚自然、人文、和谐的精神。 1.2设计原则 1、立足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医疗中心。 2、明确的功能分区,并有机的衔接在一起。 3、充分考虑动静交通组织、出入口设置,主要是要考虑好院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有效缓解现状交通压力。 4、参照绿色建筑等级(三星)标准,使医院建设成为“城市中的花园,花园中的医院”。 5、合理设置环卫、院感、消防等相关医疗配套及后勤保障设施。 1.3设计理念 1、“生态医院”。以将钟祥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成为“城市中的花园,花园中的医院”为目标,着重于为病患创造一个适宜的康复环境。钟祥市“花园医院”可持续性概念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花园的建立方式是实用并可自我维护的;第二,创造花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三,采用节能环保的综合性环境景观设计。医院整体布局方面则通过医院街串联纽带作用,集中原来分散的建筑体量,形成建筑综合体,既可以节省能耗,缩短交通流程;通过中庭又能组织建筑间的自然通风采光系统,让医院运营达到最低能耗,满足绿色低碳的设计原则。 2、“人文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规划宗旨,从满足病人需求的角度出发,围绕便捷就医流程设计,优雅休闲空间嵌入,方便安全生活设施设置,营造温馨安逸的家庭氛围,让病人充分体验最舒适人文关怀。 3、“高效医院”。通过医院街引导医院人流、物流、交通流、专业流、信息流,使病人就诊、专业分隔、物品输送、车辆引导、信息传递的流线简洁、清晰,让医患充分感受各方面的便捷,医疗效率达到最高效。 4、“信息化医院”。医院临床管理信息化,以实现数字化医院,智能化医院大楼为目标。通过呼叫系统、闭路电视示教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病房内广播与电视接收系统、医院技防安保系统、LED电脑显示屏及电脑触摸咨询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病理图像网络通讯系统等,达到信息处理的无纸化和无片化,实现智能化大楼的资料综合共享,提高服务和管理的高效率,达到多、快、好、省的高效益目标。 2.总平面设计 2.1设计依据 2.1.1钟祥市人民医院扩建新院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要求 2.1.2用地现状地形图 2.1.3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种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50-2001 J114-200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J50352-200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2.2总平面布局 根据医疗流程最短、最便捷的目标,具体规划布局: 1、门诊综合楼平行楚商大道设置,后退道路100米,形成医院入口广场。 2、急救中心设在门诊楼东侧,可从楚商大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个方向进入,畅通的交通有利于提高急救效率,也方便夜间独立运营。 3、在门诊综合楼和住院部之间设置医院街,医院街一层设置步行廊、休息厅、导医台、小超市、等公共用房,每层均设置医技科室,既有良好的导向性,也为患者提供了院内治疗、休息的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书(最新版)

Q/ZT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ZTZZ/GY01.03-2017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 2017-03-16发布 2017-03-16实施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实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ZOTYE)包装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能更好地使零件“准时”供应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各收货点,特制定符合供货要求的通用包装规则。 本标准由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艺技术部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人:郑浩 本标准审核人:应杰 本标准标准化人:王伟绩 本标准审定人:吕憬 本标准批准人:郑映波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 文件/制定及修改情况记录 版号修订内容编写/修订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

目录 1、目的 2、原则 3、木托盘标准 3.1木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3.2塑料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3.3托盘的构成 3.4托盘堆码标识要求 4、塑料箱标准 4.1选择原则 4.2一般要求 4.3塑料箱尺寸及相关标准 4.4塑料箱堆码高度规则 4.5塑料箱堆码规则 4.6塑料箱内衬设计要求 4.6.1防尘盖设计盖要求 4.6.2内衬设计要求 4.6.3内衬材料选用 4.6.4塑料箱标识要求 5、通用铁箱标准 5.1选择原则 5.2一般要求 5.3材料要求

5.4底部结构 5.5众泰汽车制作公司推荐标准通用铁箱尺寸 5.6通用铁箱标识要求 6、专用器具标准 6.1选择原则 6.2一般要求 6.3材料要求 6.4专用器具推荐适用尺寸 6.5专用器具堆跺脚标准 6.6专用器具标识标准 6.7专用器具内部结构 7、牵引装置标准 7.1牵引杆 7.2挂钩 7.3牵引杆和挂钩安装位置 8、通用铁箱和专用器具制作工艺及油漆标准8.1焊接 8.2公差要求 8.3油漆要求 9、脚轮标准 9.1脚轮要求 9.2减震脚轮技术参数 9.3减震脚轮选用标准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一)编写目的 本阶段已在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做概要设计。主要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设计员可参考此概要设计报告,在概要设计对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所做的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二)项目背景 本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小组开发。 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将由三部分组成:角色管理、评测打分、查询统计。(三)定义 1、专门术语 SQL SERVER: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 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2、缩写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四)参考资料 以下列出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有关资料: 新编软件工程实用教程---周丽娟、王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任务概述 (一)目标 1、完善考核测评制度,使考核测评方法科学、规范、公正。 2、使考核结果客观、准确。 3、使考核工作简单、快捷。 (二)运行环境 Oracle 客户机:外围设备:鼠标,键盘,显示器; 操作系统:装有浏览器的各种操作系统; 服务器:外围设备:鼠标,键盘,显示器; 编译程序:power designer、netbeans; 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 数据库支持:SQL Server 2000; 数据存储能力和测试支持能力:需要有较高的系统支持 (三)需求概述 为使北京督察局更好进行量化测评,需开发一个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通过量化测评系统科学、规范、公正的进行考核,使考核结果客观、准确,使考核工作简单、快捷。并要求界面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服务器程序利于维护。 三、总体设计 (一)处理流程 下面将使用(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方法对北京督察局公务员量化测评系统的处理

设计方案说明书

某XXX项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说明书

基 坑 支 护 设第计一方部案分总 体 说 明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1工程概况 (2) 1.2建筑结构及基坑概况 (2) 1.3周边环境 (3) 2.设计依据 (5) 2.1相关设计资料 (5) 2.2 相关规范及规程 (5) 3.工程地质概况 (6) 3.1地质构造 (6) 3.2 地层岩性 (7) 3.3 气象水文条件 (8) 3.4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9) 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选型 (10) 4.1本基坑工程的特点及难点 (10) 4.2支护方案选型 (10) 4.3方案选型小结 (13) 5 支护结构设计 (13) 5.1设计计算模型 (13) 5.2剖面设计 (13) 5.3 地下连续墙施工 (14) 5.4 地下连续墙施工精度要求 (16) 5.5 地下连续墙的检测要求 (16) 5.6 预应力锚索设计 (17) 5.7三轴搅拌桩设计 (18) 5.8高压旋喷桩设计 (19) 5.9土钉墙设计 (19) 5.10地下水处理设计 (20) 6.土方开挖要求 (20) 7.基坑监测与应急措施 (21) 7.1基坑开挖环境监测 (21) 7.2 应急抢救措施 (24)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总体说明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建筑名称 xxxx (2)建筑地点 xxxx (3)主要用途 融酒店、办公、会务、观光旅游、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 合性建筑 (4)业 主 xxxx (5)工程规模 地块总用地面积35250.02m 2,总建筑面积375760.19m 2。塔楼 建筑高度为 428m 。 图1 项目位置图 1.2建筑结构及基坑概况 (1)拟建工程占地面积约2.8万m2,主楼占地约5900m2,主楼地上86层,高度约428m (业主暂定);设有裙房地上4层,高度约26.6m 。 (2)整个场地设地下室4层,其中主楼底板埋深24.2m (含基础底板厚度),群房区域、地下车库底板埋深19.7-20.6m (含基础底板厚度)。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5.200m 。上部主体结构拟采用核心筒结构,下部基础拟采用桩筏基础。 (3)基坑规模:基坑开挖面积约3.4万m2,基坑周长约758m,基坑形状呈矩形。基坑支护设计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4)基坑开挖深度:本工程±0.000=+15..200m 。塔楼区域开挖深度为24.2m ,北侧非塔楼区域开挖深度19.8m ,东西侧开挖深度19.7m ,南侧开挖深度20.6m 。 基坑总平面图: 图2 基坑总平面图

医院设计方案

医院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医院设计方案

目录 医院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设计理念 三、工程设计依据 四、需甲方配合的以下工程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第二部分:洁净区系统设计方案 一、手术部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安装 二、空气调节与净化空调系统 三、空调水与给排水系统 四、洁净手术室基本装备配置 第三部分:工程配电及自动控制系统 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配电说明 三、自动控制系统 第四部分:医用集中供气系统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范围 三、手术室供气设计说明

医院设计方案 净化工程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概述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名称地点 A、工程地点:哈巴河县人民医院 B、施工单位:沈阳天航机电设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平面布局形式 本次选择的是“外周回收型”的平面流程,该流程的设计理念是认为术后的器械、物品、血水、脓水等是最污染的,不能交叉,要通过专门走道送出去,认为污物的处理是最 重要的。而且术前工 作人员、病人按照不 同的流线进入手术 部,有利于院方从管 理上来实现洁净手 术部“洁污分离,流 线最短”之一设计理 念。外周回收型是一 种国内外目前使用 最多、对院内感染控 制得最好的平面设计类型,在一次性医疗器材、用品使用带来废弃物日益增加的今天,外周回收型越来越被医院所推荐和接受。这种洁污双通道形式,分为洁净区、准洁净区、清洁区。 3.房间类型 手术部内设:4间洁净手术室,其中:Ⅰ级手术室1间、Ⅲ级手术室3间,无菌走廊、及其辅间。 二、工程设计理念

以洁污分流,流程短捷,科学合理,高 效环保为原则; 以突出人性化设计、优良的性能价格 比和省时高效的完美统一为宗旨。 四、工程设计依据 1.招标文件 根据哈巴河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净化工程设计要求及我公司设计的图纸而编制。 2.国家规范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类)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BJ49—88) ◆《空气过滤器》(GB/T14295—93) ◆《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4295—93) ◆《高层民用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8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规范》(YY/T0186—94)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YY/T0187—94)

最全面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xxxx信息系统V2.0 【模块名称】 概要设计说明书 版本号 xxx信息化建设项目组2018年05月01日

修正历史表 文档信息

目录 1.引言 (7) 1.1编写目的 (7) 1.2阅读对象 (7) 1.3术语定义 (7) 1.4参考资料 (7) 1.5图例 (7) 1.6其他 (7) 2.总体设计 (7) 2.1系统目标 (7) 2.2需求规定 (7) 2.2.1系统功能 (7) 2.2.2系统性能 (7) 2.2.3输入输出要求 (7) 2.2.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7) 2.2.5故障处理要求 (8) 2.2.6其他专门要求 (8) 2.3设计原则 (8)

2.5用户类及特征要求 (8) 2.6功能模块清单 (8) 2.7人工处理过程 (8) 2.8尚未解决的问题 (8) 2.9限制与约束 (8) 3.接口设计 (8) 3.1用户接口 (8) 3.2外部接口 (8) 3.3内部接口 (8) 4.全局数据结构设计 (8) 4.1数据库表名清单 (9) 4.2数据库表之间关系 (9) 4.3数据库表的详细清单 (9) 4.4视图的设计 (9) 4.5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关系 (9) 4.6主要算法设计 (9) 4.7其他数据结构设计 (9) 5.系统功能说明 (9) 5.1系统功能概述 (9) 5.2系统数据流图 (9) 5.3系统外部接口 (9)

6.用户界面设计 (9) 6.1用户界面设计基本原则 (9) 6.1.1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10) 6.1.2一般交互原则 (10) 6.1.3信息显示原则 (10) 6.1.4数据输入原则 (10) 6.2设计规范 (10) 6.2.1界面规范的总体规定 (10) 6.2.2界面一致性规范 (10) 6.2.3系统响应时间规范 (10) 6.2.4用户帮助设施规范 (10) 6.2.5出错信息和警告规范 (10) 7.运行设计 (10) 7.1运行模块设计 (10) 7.2运行控制 (10) 7.3运行时间 (10) 8.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1) 8.1出错信息 (11) 8.2补救措施 (11) 9.安全性设计 (11) 9.1身份证认证 (11)

软件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xxx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 (xxx模块) 拟制日期yyyy-mm-dd 评审人日期 批准日期 签发日期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完成人修改内容审核批准时间V0.00 创建文档

目录 1. 简介5 1.1. 编写目的 (5) 1.2. 适用范围 (5) 1.2.1. 软件名称 (5) 1.2.2. 软件功能 (5) 1.2.3. 软件应用 (5) 1.3. 定义及关键词 (5) 1.4. 参考资料 (5) 2. 子模块1设计描述 (6) 2.1. 类xxx的设计 (6) 2.1.1. 简介 (6) 2.1.2. 类图 (6) 2.1.3. 状态设计(可选) (6) 2.1.4. 属性 (6) 2.1.5. 方法 (6) 3. 数据库详细设计(可选) (9) 3.1.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名称 (9) 4. 错误处理 (10) 4.1. 系统错误 (10) 4.2. 接口错误 (10) 4.3. 协议错误 (10)

表目录 表1.关键词 (5) 表2.类XXX的属性 (6) 表3.方法描述xxx-function (7) 图目录 图1类图xxx-class (6) 图2流程图xxx-function (7)

1. 简介 1.1. 编写目的 这部分要描述文档的目的,并指明文档的读者。 1.2. 适用范围 1.2.1. 软件名称 1.2.2. 软件功能 解释软件产品将完成或不完成的功能 1.2.3. 软件应用 描述软件的应用领域 1.3. 定义及关键词 表1.关键词 关键词英文全名中文解释 1.4. 参考资料 [1]

2. 子模块1设计描述 2.1. 类xxx的设计 2.1.1. 简介 如果在概要设计中未说明,则在此详细描述类的职责和功能,可使用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来详细描述。必要时,可描述本类与相关类之间的静态动态关系。 2.1.2. 类图 图1类图xxx-class 2.1. 3. 状态设计(可选) 可以用状态图来描述类的状态信息。 2.1.4. 属性 可先定义相关的数据结构,再对属性进行描述。 也可以不使用表格、而使用伪代码格式。 表2.类XXX的属性 可见性属性名称类型说明(对属性的简短描述) Private Public Protected 2.1.5. 方法 1. 方法xxx 1) 方法描述 Java的函数头注释采用JavaDoc自动生成的格式: /** * @functions 增删改查XXX * @param String name 名字 * @return true 如果不为空则返回真,false 如果为空返回假 * @throws 无 */ C++使用以下格式:

概要设计说明书

XXX项目 概要设计说明书

文档修订记录

1.引言 1.1术语和缩写 本文用到的术语符合国家标准《软件工程术语(GB/T11475-1995)》。 与本文直接相关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年) GB8566-1995 软件生存期过程 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8567-88 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编制指南 GB/T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1.2参考资料 1.3设计约束 (1)需求约束 ?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架构条件描述,如能在普通PC机、windows操作 系统上运行。 ?页面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 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 (2)隐含约束 ?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 ?IE版本在5.0或5.0之上 ?中央处理器CPU主频800MHZ以上,内存最小128MB,硬盘最小10G,以及必要的 网络设备。 1.4设计策略 1.扩展策略 XXX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体系结构,新功能的引入不影响原有的功能模块,具有

良好的可扩展性。 2.复用策略 信息查询、统计汇总设计考虑部分通用化设计,便于复用。 3.安全性 系统中涉及到敏感信息,系统应具备统一、完善的多级安全机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易用性 系统应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5.灵活性 业务本身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在系统设计时,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灵活性。 2.总体设计 2.1设计规定 1、所有的数据库命名都是以模块的缩写加上具体表的英文词汇组成,这样能够统一数据库表的命名,也能够更好的规范数据库表命名。 2、所有数据库的设计,都采用Rational Rose进行,并且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对象实体的设计,最后将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所有的表和表之间的关联(ER图)都采用标准的Rose设计工具进行,这样能够将整个系统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3、界面风格:管理界面做到美观大方、风格统一,并有一些提示信息指导用户操作使用。尽量使用选择框、下拉框等选择操作界面,方便用户的使用。 4、消息提示:中文提示,言简意赅。 2.2运行环境 2.2.1软件平台 ●服务器操作系统:UNIX ●DB服务器 数据库软件的名称:Oracle 数据库软件的版本:9i ●客户端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0/ XP; ●CPU:1G;内存:256M;硬盘:剩余>1G 2.2.2开发环境的配置

设计方案说明一览表

一、工程重点与特点 1、本工程确定为“合格”工程,工程必须严格施工,严抓施工质量; 2、因多个项目涉及到弱电系统,工序繁多,工期紧,各工序必须搭接紧密, 以保证施工工期按时完成; 3、本工程必须协调弱电系统布线、设备安装、调试等诸多专业施工作业组之 间配合施工,须做好工作。 4、工程位于学校。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噪音、粉尘污染、施工垃圾污染, 做好文明施工,减少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普宁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对环境要求高,施工中要尽量减少各种污染,对此施工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5、工程材料运输必须严格控制好时间,否则将影响周边区域的交通,根据现 场特点,货物运输尽量安排在上午9:00前或下午17:00以后进场,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封闭式防止货物摔落。 6、货物根据施工进度分批进场,本工程货物直接运输至各学校。 7、本工程施工范围外做好现场消防、安全及文明施工,我们提出如下具体措 施: (1)、为了不影响其他单位正常工作,所有材料和施工人员必须按业主指定进出口进出,进场时间安排在非上班时间进行,进出口通道必须派专人负 责清扫除尘; (2)、本公司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工作卡,并不得无故进入其它区域。夜间派专人执行巡逻保卫工作,防止盗窃事故发生。 (3)、在电气管线预埋需要凿打楼地面或需敲打作业的施工项目,施工时间尽是安排在白天,另外,在有噪音的施工机具如空气压缩机运行时尽量关 闭窗。 (4)、如果遇施工现场临近区域有特殊活动,我们将全力配合、停止施工、组织施工人员撤场。往外运输垃圾之前必须将所有垃圾装入厚的垃圾袋中, 并将垃圾袋上的余灰敲打干净,并在22:00以后往外运输。 (5)、本工程所用不锈钢及木材等需要切割的材料,尽量预先量好尺寸让厂家加工,减少现场切割的工作量。 (6)、本工程要特别注意消防安全工作。

概要设计说明书经典范文

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从该阶段开发正式进入软件的实际开发阶段,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明确系统的数据结构与软件结构。在软件设计阶段主要是把一个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表示的过程,这种表示只是描绘出软件的总的概貌。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细化软件设计阶段得出的软件总体概貌,把它加工成在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于源程序的软件表示。 2.项目背景(略) 3.定义 在该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专门术语有: 总体设计 接口设计 数据结构设计 运行设计 出错设计 具体的概念与含义在文档后将会解释。 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概论> 李存珠李宣东编著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出版2001年8月 二.任务概述 1.目标 该阶段目的在于明确系统的数据结构和软件结构,此外总体设计还将给出内部软件和外部系统部件之间的接口定义,各个软件模块的功能说明,数据结构的细节以及具体的装配要求。 2.运行环境

软件基本运行环境为Windows环境。 3.需求概述(略) 4.条件与限制 为了评价该设计阶段的设计表示的“优劣程度”,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准则: 1.软件设计应当表现出层次结构,它应巧妙地利用各个软件部件之间的控制关系。 2.设计应当是模块化的,即该软件应当从逻辑上被划分成多个部件,分别实现各种特定功能和子功能。 3.设计最终应当给出具体的模块(例如子程序或过程),这些模块就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 4.应当应用在软件需求分析期间得到的信息,采取循环反复的方法来获得设计。 三.总体设计 1.处理流程 系统的总体处理数据流程如下图:

图八总体处理流程图 2.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模块是软件结构的基础,软件结构的好坏完全由模块的属性体现出来,把软件模块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软件复杂性,使软件设计,测试,调试,维护等工作变得简易,但随着模块数目的增加,通过接口连接这些模块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从这些特性可得出如图九的一条总的成本(或工作量)曲线,在考虑模块化时,应尽量使模块数接近于图中的M,它使得研制成本最小,而且应尽量避免不足的模块化或超量。 图九模块化与总体成本 3.功能分配 从程序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信息输入输出功能是由学生管理系统进行的。课程的信息输入输出是由课程管理系统进行的,而班级的信息流动则是班级管理系统进行的。 四.接口设计 由于系统的各种内外部接口是通过借助数据库开发软件来实现的,是完全在数据库内部操作的,故在此略过此内容。1.外部接口(略) 2.内部接口(略)

方案设计说明书

方案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节规划范围及内容 该设计主要是针对汤阴县县城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规划其从2004年到2020年的道路与交通,通过对其道路、用地布局的规划来改善县城内部的交通,以方便人们快速、安全的出行。 该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城市道路方案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路段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及公共停车设计。 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区位 汤阴县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麓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范围介于北纬35°45′至3601、东经11413至11442之间,东西最大范围约3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20公里,总面积645.86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条件 (1)地貌与地形 汤阴县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以京广线为界,大致可以分为西部太行山麓丘陵山区和东部山前洪积冲积的平原区两大部分。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高程最低点54米,最高点186.4米,包括丘陵、平原和泊洼三种类型。 (2)地质与工程地质 汤阴县域范围处于华北的第二沉降带与第三沉降带之间,县境内分布着汤东断裂带与汤西断裂带。汤阴县城即位于这两条断裂带之间的汤阴地堑上。由于县城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汤阴县及周边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地震多灾区。汤阴县城属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区,为河南省地震测报重点监控区之一。 3、气候 汤阴县处于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汤阴县具有较明显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的过渡性地方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变化分明。 4、水文气象 汤阴县境内主要有汤河及其支流羑河和永通河三条河流,合称“三河”,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汤河上游建有总库容6200万立方米的汤河水库,控制面积162平方公里。 汤阴县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县域地下水赋存状况可分为平原区和丘陵区。丘陵区属于地下水量较少的平水区和贫水区,为第三纪风化岩石裂隙水。平原地区地下水量丰富,为第四纪散含水层,沿羑河、汤河两岸及淇河故道附近为富水区和极强富水区,其余平原及泊洼地基本上都属于一般富水层。目前,地下水是汤阴县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汤阴县多年平均的年降雨水量为582.3㎜,全县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为0.47亿立方米,加上县城范围内泊洼和坑塘总计0.1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汤阴县全年地表径流量为0.57亿立方米。 第三节现状分析 1、现状优势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关于医院建筑专项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用专项系统是医院建筑特有工艺系统的统称叫法,根据各系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特点,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以及根据国内不同专科、综合医院的项目管理案例经验和总结,目前医用专项设计主要分为:医用净化系统、医用气体系统、医用纯水系统、物流传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辐射防护工程、智能污物收集系统、实验室工艺系统等八大专项系统,以下就各系统的基本作用、选用分析、设计方式、工艺设计要求、设计及进场时间节点等内容展开说明。 一、各系统基本作用 二、系统功能覆盖区域 虽然不同医院的科室功能布局会不一致,但是医用专项系统的服务对象是一

致的,各系统的功能覆盖区域或设置场所基本有以下范围: 三、系统选用分析 由于医用专项系统的功能不尽相同,同时也受到建筑空间、设置场所、初期投资、实用性等因素影响,有些系统是国家规范有明确规定的,而有些系统国家暂无相关的明文规定,但随着未来医疗事业发展或医院切身需求而要求的,所以在医院建设和设计选型过程中往往比较纠结,综上基本作用和覆盖区域所述,从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和适当超前的角度分析,提出各系统的选型建议,供医院建设方设计选型参考。

注:以上参考估价值的基础指标为1000床综合医院。 四、各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医院建设过程中,除了从医院定位和使用功能要求方面考虑外,还需要注意各专项系统会受到建筑结构、安装空间、设置场所等因素影响,而且除了做好本系统的工艺设计要求外,还需要主体建筑和机电设备的各项配合工作,常见的有机房设置、井道空间、机电接口配合等内容,具体工艺要求总结如下:

五、医用专项系统设计 根据医院项目建设经验总结,医用专项系统方案设计流程基本如下程序进行,但也根据各个专项系统的复杂难易程度及当地不同而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流程可以删减或增加过程论证、讨论次数等步骤。 (1)方式——设计总包或另行委托设计流程:前期策划调研→形成任务书

软件_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写规范

软件产品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写规范 此编写规范是本公司软件项目的概要设计过程的主要可交付成果—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本规范定义了概要设计说明书的最大集标准范本。特定项目组可以根据本规范进行合理的内容剪裁,对于没有包含的元素,请填写“无。”,以便保持所有概要设计说明书在内容编排上的一致性性。 本规范强制要求对软件需求有良好的可追踪性。编写人员应该使用适当的文档间的超级链接技术来加强这种可追踪性。 建议使用本规范的组织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本规范给设计人员提供模板。 本规范提到的主要设计模型请参考《软件设计过程指南》。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描述本文档的编写目的。) 1.2 项目背景 (描述本文档所在的软件项目的背景资料。) 1.3 定义 1.3.1引用名词1 名词1的解释 … (定义本概要设计说明书所引用的名词的含义。) 1.4 参考资料 1.4.1《文档名称1》版本号,作者,编写时间 … (罗列本概要设计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的文献资料。)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描述本文档所在的软件项目的主要目标。) 2.2 运行环境 (描述本文档设计的软件运行时依赖的软硬组件和在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必备的网络环境或设备。) 2.3 需求概述 (描述本文档设计的软件的基本数据、功能和行为需求。建议采用规范说明中建议的超级链接技术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内容进行相关联。) 3 软件设计规范 3.1 设计方法规范 3.2 设计模型规范 3.3 程序设计语言(PDL)规范 (PDL语言规范见《程序设计语言(PDL)规范》。如果该规范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补充或重新 定义。) 3.4 编程语言规范 ( 软件项目小组制定在设计时应该共同遵守的标准:采用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描述软件处理过程的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