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发表时间:2012-10-24T14:40:22.5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8期供稿作者:黄小运[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标下,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黄小运江西省临川二中344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标下,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浅谈一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一、认清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高中物理教学中考核模式单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查就是通过考试,考试的成绩决定了你学习的好坏。这样的考核方式,就完全依赖于成绩的高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的,是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物理学科本身就是实用性比较强的实验性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在考试试卷上是体现不出来的。有些学生学得都是死知识,根本不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缺乏动手能力。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高考,考出好的成绩。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的是上课讲授物理基础知识,布置大量的物理练习作业,或是出经典物理试题进行考试。这些对于原本对物理知识没有真正理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更是提不起一点兴趣,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内容枯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生接触的信息量也日渐加大,而很多学校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对教学设备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上学校选取的教材往往是理论性比较强,趣味性缺乏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比较难懂,重点难点不够清晰,有些知识的安排不够合理,显得有些凌乱。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思路探析

1.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大纲的转变

实验教学大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第一,“物理实验”提法的转变。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实验”的提法转变为“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使物理实验有了更宽广的含义。第二,物理实验呈现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下,①将“物理实验与探究”融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②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器材,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突出了让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变化,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要向灵活性高、实践性强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上转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

(1)独立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教到学”,即从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学。

(2)主动性。把学习的责任由教师的身上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两者相互结合,把学习与学生自身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3)问题性。归根结底,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话,就不会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性和认识的冲动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想。

(4)独特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生活及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特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5)体验性。教学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实践、发现、调查、操作、活动、探究”。重视实践经验,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及个人感受,这样能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

3.实行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信息量远比以前要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了我们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当下的教学环境。大力拓展多媒体教学,实现图形、文字动画的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化,使得重点难点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降低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4.改变考核机制

加大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增加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对学生德智体的考核,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培养创新型思维,创设不同的情景,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努力打造创新型人才。学生要改变以往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积极认真思考,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要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在新的考核机制下,学生要积极配合,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由传统的保守型人才向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转变。参考文献

[1]陈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与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2011,(09)。

[2]杨军论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 2010,(11)。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发表时间:2012-06-08T10:27:50.887Z 来源:《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袁玉阔[导读]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学袁玉阔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应在以下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1. 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目标,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等纳入教学内容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入教学内容中。 其次,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机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操作。这是因为就课堂教学而言,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既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又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完整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健全的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如果课堂教学只偏重培养人格中与认知有关的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培养,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完整人格的解体和内心世界和谐的破坏,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更高的立意,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的各项要求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亲身经历与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2. 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成是单纯的认知体。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就被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的个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差异造成的结果,课堂教学对于这种差异的改善作用极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这种不顾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只管把既定的知识甚至仅限于与应试考试有关的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背离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性的学习主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教师的职责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启动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学习成功的适当条件,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3. 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其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既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就必须认真研究用考试这一标准来评价物理教学,到底要考什么和怎么考才是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以往的考试,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所进行的单项测量,由于这种考试过分强化选拔功能,有时甚至成了决定师生命运的唯一指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且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还要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做终结性评价,还要做过程性评价;不仅有书面考试式的评价,还有动手操作式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等。 这就要求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共同努力,在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结果及其管理等在内的整个评价制度上寻求新的突破。同时,由于教育教学评价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它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只有这样,评价制度的变革乃至于整个新课程改革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导学案

第12讲 平抛运动 【重点知识梳理】 一、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1.性质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基本规律 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 gt 2. (3)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 0. (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 x =gt 2v 0 . 3.对规律的理解 (1)飞行时间:由t =2h g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x =v 0t =v 0 2h g ,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 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 (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所以做平抛运动 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 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 ①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 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2中A 点和B 点所示.

②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 二、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还要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同位移和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常见的模型如下: 方法 内容 斜面 总结 分解速度 水平:v x =v 0 竖直:v y =gt 合速度:v =v 2x +v 2y 分解速度,构建速度三角形 分解位移 水平:x =v 0t 竖直:y =12 gt 2 合位移:s =x 2+y 2 分解位移,构建位移三角形 1.受力特点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 2.运动特点 在初速度v 0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合外力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合m . 3.求解方法 (1)常规分解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外力的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2)特殊分解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 分解为a x 、a y ,初速度v 0分解为v x 、v y ,然后分别在x 、y 方向列方程求解.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例1.(多选)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版)平抛运动导学案

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结合牛顿定律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 将物体抛出,在 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 方向的抛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1、平抛运动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特点:水平方向 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受 作用,做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直线运动。 (2)研究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v x = (2)竖直方向:v y = (3)合速度大小:v = (4)合速度方向:tan θ= = v gt (θ为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y ) v v x =v 0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 x= ,y= ; s= ,tan φ= 。 tan θ= tan φ 四、一般的抛体运动 物体抛出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 运动,初速度=x v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y v 【合作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课题一、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抛体运动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体运动的特点 (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_________的作用,忽略_________。 (2)匀变速特点:抛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始终等于_________,这是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其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________, 均为_________=?v ,方向___________。 3、平抛运动的理解 (1)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x v x =v 0 x v y1v y2v y3

浅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表时间:2013-07-01T15:23:29.5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9月总第146期供稿作者:李汉文[导读] 一上课老师投影出示:“考考你,看看谁最聪明——世界上偷什么的‘贼’最可恶?” 李汉文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718200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扎实严谨灵活多变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本人认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中学物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构成的系统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搞清物理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物理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与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模糊感。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严谨求实,使学生既能感悟到物理科学的艺术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领悟到物理学科的严密性,树立求实的科学观。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2.联系实际。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迫切需要的表现。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也极为丰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再现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物理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1.方法科学。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因为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则是能力的体现,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 2.灵活多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说明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1.转变观念。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 2.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落实在创新教学上,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维方法搞好特色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投影、微机以及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内容形象有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这样有利于求新质疑。总之,物理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法,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王长柱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教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8。 [2]刘志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安徽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9。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建议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建议 1、上好物理第一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在学高中物理之前听他们师哥师姐说:“物理最难学、最抽象、最难懂”,这无形之中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同时在最近学习过程中某些章节较难理解,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学好物理缺乏信心。因此解决此问题尤为重要。 2、注意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初中物理机械记忆东西较多,形象思维活动要求多。高中物理在学习内容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很大增加,研究物理现象较复杂,分析问题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需要具有特别的科学思维能力。 3、课前应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函数关系,图像应用等等; 4、加强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概念的引入要自然、直观,表述要准确,巩固要抓反复,反复抓。教会学生准确认识概念和规律,如速度的概念中,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 5、改变长期形成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的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6、加强实验教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必将寸步难行。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研究性实验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采集数据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7、一定教会学生准确运用物理符号,规范使用数学符号等等。 8、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习惯。指导学生怎样读?思考什么?通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9、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不定期召开学生物理学习座谈会,了解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也应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及生活状况。学生亲其师必信其道,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的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的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9-07-16T10:11:59.5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0期作者:徐征途[导读] 课前预习中导学案、课堂教学、课后习题、课后辅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山东潍坊滨海中学262737 摘要:本文提出高中物理课堂的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从教学目标、课前预习中导学案、课堂教学、课后习题、课后辅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一、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问题 分层教学在我国上可追溯到孔子时期,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在分层走班教学中老师对提问、教学内容、规律总结等方面的分层把控比较合理,但也有以下问题。忽视课前预习部分,即使布置预习任务,老师没有相关的查阅措施,导致对学生没有约束作用;一味地赶进度,实验的部分直接跳过或简短地描述;教学中老师更倾向于应试教育,只关注教学难度的分层,忽视了对A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 C层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忽视了走班带来的课堂环境上的变化。 二、高中物理课堂的分层教学实施 1.教学目标分层。B层的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成绩不错,可进入高中之后后劲不足,B层的学生大多数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有很大潜力,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整好心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前预习中导学案的分层。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离不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并且章节前后逻辑关联性强,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老师讲,学生记,再加以习题巩固,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的状态。而通过制作该节课的导学案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该节课相关概念有一个初步地了解,并及时整理出该章节中有疑问的地方,以在听课时有所侧重,让学生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学习。而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老师对于不同的层次要求也应有所不同,A层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相关概念,B 层C层旨在让学生对该课有初步的了解。此外,还需提出相应的监督机制,让老师能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成果,以约束学生进行预习。 3.课堂教学的分层设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及理论的建立都需要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并经受实验的检验。所以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针对探究性实验,比如在力的合成这一课中,A层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学设计重“引导”,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之前时,老师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已有器材画出合力,如何确定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合力相同,如何画出分力,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并抽一组同学上台给大家讲解,再让其他小组提出意见,老师总结。这种方式能够点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并且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彼此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走动在各个小组之间,去大致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在出了问题时可以及时补充和指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最后学生展示合作成果,老师可以将其中误差较小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大家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B层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老师抽点一位同学回答,并适时引导和补充,最后老师总结,C层的学生少“引导”,重“讲解”,在小组分组讨论后,让学生自愿举手回答问题,无论对错,老师都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课后习题的分层。物理课后习题的选择主要是能够准确地抓住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难度的把握,根据知识点所学顺序对应罗列出相关习题,题量不需太大,相同类型的习题只需选出一至两道即可。对于每个习题所考知识点应明确标出来,以此让学生明白解答该题的目的,并同时清楚自己还有哪些部分需要加强。最后再根据难度依次罗列出综合性的题,该类题目,在旁边附上解题步骤,以引导学生解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哪一个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建立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对A层的学生除了对综合知识的掌握,可另外增加一两道发散思维的习题,对B层的学生除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可设置几道较综合的题目,并以鼓励为主,C层重在基本概念的掌握,放缓难度梯度。 5.完善课后辅导的渠道。为了让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后,如果没有急需处理的事情,可等到学生走完之后才离开,因为一堂课结束后,学生有很多思绪混乱的问题,而此时得以解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每个物理老师与学生每天约定答疑解惑的时间,比如大课间、晚自习以前、中午上课之前等,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掌握老师动向,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乱转。此外,根据学校办公室的划分还可以在任课老师的办公室划分学科区域,学校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全师皆我师”的理念,当学生走进办公室,发现自己的任课老师不在时,能够明确的知道哪些是物理老师,方便向其他老师请教,而物理老师之间也应当秉承教育合作的思想,只要有学生提出物理问题,就给出解答,不分彼此。 参考文献 [1]王轶欧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83。 [2]何金菊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才智,2018,(28),47。 [3]王丽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71。

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抛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 课题 《平抛运动》[必修 2 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研究平抛运动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直观感受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两种运动的规律。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 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运动规律,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归纳出其运动规律。为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设计从观察现象--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录像慢放)的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直接画出位移、速度矢量关系图,从而自然地归纳出其运动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个转折点,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是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是陌生的。所以本节教学通过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录像慢放)等手段探索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用合成和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思路,提高对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 (1)知道抛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分类。 (2)理解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 落体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4)了解斜抛运动的性质及处理思路。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学会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出初速度。 【学法指导】 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 【知识链接】 平抛运动规律,数学中抛物线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方法探究 阅读P12面“参考探究”尝试回答问题1 问题1:我们能够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有那些? 阅读P11面“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尝试回答问题2 问题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阅读P11面“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尝试回答问题3 问题3:怎样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知识点二:实验案例 为记录平抛运动轨迹,实验室中较常用的方法是教材介绍的参考案例1 1、实验器材 附带金属小球的斜槽、木板、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刻度尺、三角板、 重锤、铅笔。 2、实验步骤如下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轨道上,如小球能在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水准已调好。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上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③确定坐标原点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 ④描绘运动轨迹用铅笔的笔尖轻轻地靠在木板的平面上,持续调整笔尖的位置,使从斜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碰到笔尖,然后就用铅笔在该处白纸上点上一个黑点,这就记下了小球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都相同,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3、注意事项: ①实验中必须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为此,可在斜槽上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挡板。 ③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位于槽口末端上方r处(r为小球半径)。 ④应在斜槽上适当的位置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速度抛出,其轨迹由木板的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能够使实验误差较小。 ⑤须在斜槽末端用重锤线检查白纸上所画y轴是否竖直。 问题1:小球为什么每次要从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问题2:为什么要将斜槽末端调水平? 知识应用: 例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能够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和,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⑴完成上述步骤,将准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提示回顾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对照分析即得。 反思: 例2:如右图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简图,下图是实验后白纸上的轨迹图。 ⑴说明图中的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 ⑵说明判断槽口的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标下,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今 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 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找出 合理的解决方法,浅谈一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一、认清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高中物理教学中考核模式单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查就是通过考试,考试的成绩决定了 你学习的好坏。这样的考核方式,就完全依赖于成绩的高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的,是不能 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物理学科本身就是实用性比较强的实验性学科,在物 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在考试试卷上是体 现不出来的。有些学生学得都是死知识,根本不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 缺乏动手能力。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高考,考出好的成绩。正 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的是上课讲授物理基 础知识,布置大量的物理练习作业,或是出经典物理试题进行考试。这些对于原 本对物理知识没有真正理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更是提不起一点兴趣,这样 一来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内容枯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生接触的信息量也日渐加大,而很多学校还是 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对 教学设备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上学校选取的教材 往往是理论性比较强,趣味性缺乏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比较难懂,重点难点不够 清晰,有些知识的安排不够合理,显得有些凌乱。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思路探析 1.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大纲的转变 实验教学大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第一,“物理实验”提法的转变。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实验”的提法转变为“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使 物理实验有了更宽广的含义。第二,物理实验呈现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下, ①将“物理实验与探究”融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②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器材,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突出了让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 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变化,与传统 教学方式相比要向灵活性高、实践性强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上转变,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 (1)独立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教到学”,即从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学生 自己主动学。 (2)主动性。把学习的责任由教师的身上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两者相互结合,把学习与学生自身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3)问题性。归根结底,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

高中物理必修二52导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5.2《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 2、理解平抛运动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1、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 2、平抛运动的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及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案导学】复习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导出公式: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3. 在曲线运动中,合运动与分运动及各个分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运动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在效果上是完全相同的。 ②运动的: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参与几种不同的运动,各个运动互相独立进行,互不 影响。 ③运动的: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合运动与分运动时间相 同。 二、新知学习(一)抛体运动 1.定义:以一定的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2.特点:物体只受作用,其加速度,所以抛体运动是个运动。 3. 分类:(1)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叫做 (2)初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叫做 (3)初速度方向是斜向上或斜向下方,叫做 (二)、平抛运动的研究 1、平抛运动的特点 初速度沿方向,只受力作用,轨迹为线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化曲为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做什么运动? 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竖直方向,它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是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那么物体在水平方向做运动;重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所以加速度为那么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运动 平抛运动就是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合成。 训练题1.关于平抛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的速度在时刻变化B. 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在时刻变化 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 平抛运动的速度不可能竖直向下 (三)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 1、抛体的位置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的求解。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 ? ? ? = = y x 2、抛体的位移 位移的大小= s 合位移s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β tan 3、抛体的速度 水平分速度为Vx= 竖直分速度为Vy= t秒末的合速度= t v t v的方向= θ tan 课外思考:能否用v=v0+gt求A点的速度? 又能否用v2-v02=2gS求A点的位移? 知识小结: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抛体运动的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体运动的特点(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_________的作用,忽略_________。 (2)匀变速特点:抛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始终等于_________,这是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其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________,均为_________ = ?v,方向___________。 3、平抛运动的理解(1)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性质:加速度为g的_______________运动。 (3)处理思路: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___和竖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 一个物体以l0 m/s的速度从10 m的水平高度抛出,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13平抛运动导学案

1.3平抛运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什么叫平抛运动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____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特点 1.平抛运动的分解 (1)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做保持初速度不变的___________运动. (2)竖直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做_________运动. 2.平抛运动的性质:加速度为___________的________曲线运动,因此,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均为Δv=gΔt,方向__________.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水平方向:物体做____________运动,vx=v0,x=____t. 2.竖直方向:初速度为___,物体做_________运动,vy=____,. 3.合运动的求解及其运动轨迹(如图1-3-1)

图1-3-1 (1)任意时刻t的速度vt=_________,速度vt与x轴的夹角θ,则tanθ=__________. (2)运动轨迹方程 由x=v0t,y=gt2/2消去t得y=_______.因g和v0为常数,所以轨迹为_______. 四、学生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_____. (2)根据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并求_______. 2.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分运动合成的,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公式:x=v0t和 y=1 2gt 2,就可求 得v0=_______,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课堂教学,形势,物理]新形势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形势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课改”的重点向“改课”转移,那么如何改课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1.1 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要坚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课堂上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物理成绩下降.继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教学效率肯定也得不到提高.相反,如果对物理学习很有兴趣,就会在课堂中学习情绪高涨,在课下积极思考和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能主动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 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良好关系,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意识的去树立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时的信心,高中物理从认识到形成,一些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都有不小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更有耐心,有意识地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切勿急于求成,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科学的学习知识的过程. 1.3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善于推陈出新.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和新的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吸收前人的知识,同时引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学习和提高.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思考的快乐. 1.4 软硬兼施,给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信息化科技化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显得过于简单低效呆板,不够形象生动,不能很好展现物理现象和变化,有很大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需要.新的科技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生动高效的优势,可以更好展现丰富多彩物理世界的种种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活力,增强课堂气氛.所以希望教育部门加大投入力度,争取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现代教学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1.5 本位教学,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强化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物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4-04-08T14:21:44.903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程良斌 [导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 四川省泸化中学程良斌 摘要:“分层教学”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和教学手段,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也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以及教学与发展理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物理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在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班级授课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无疑是一种传授系统知识、技能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形式。在这样的班级授课模式下,用同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不相适应,使一部分学生达标过易,另一部分学生难以达标,难以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这种教学大都是以同一种模式面向全班学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智力水平差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尴尬局面,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而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规律存在于每一个生活中,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物理的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和掌握物理规律,以便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进行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很难使每一个学生满意,物理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同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承认学生的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为了让学生有积极的求知欲,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更具现实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分层教学。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分层呢? 一、多元分层:参照学生学科成绩和中段考前的总体表现,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物理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对物理学习兴趣不浓、意志品质不够刻苦的学生,B层次是物理学习成绩在中游左右,学习兴趣不稳定,时好时坏的学生,C层次是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的学生。A、B、C层学生的比例在25%、550%、25%左右。 二、动态分层:对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使学生能处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三、隐性分层:学生的分层的具体情况教师应清楚地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但又不向学生公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减少分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 四、课堂分层教学:1、教学目标分层:确定各层次学生实际可能协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订要满足适度性、层次性和阶段性,即目标的难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既能实现又不是轻松实现,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层次性是在统一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不同层次目标,以分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阶段性是指各个阶段应具有目标,通过具体目标的依次,不断调整目标的适度性,动态管理各类目标,促进目标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课堂设问分层: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问要求,对于A层次的学生提出较基础的问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较灵活的问题,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巩固基础知识,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 3、作业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堂上和课外作业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同学做基础训练题,B层次以基础训练题为主,同时配以少量提高题,C层次的同学完成基础、灵活性和综合性题目。作业的分层使每个学生感到完成作业轻松愉快,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辅导分层: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鼓动他们大胆思考和提出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点拨,让其思考和讨论,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探究。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物理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 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5、测试分层:分层评价,能明显地使学生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和发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做法是以个体评价为主,宜粗不宜细,多鼓励、表扬,并扩大评价的范围、内容(口答、概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仅仅只是书面测验),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正确归因(个人努力程度、完成的策略方法、身体和环境因素),重树成功的信心。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平时阶段性和期中考试,分别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试题,将一份试卷分为必做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是全体学生都做,而选做题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能力要求分ABC三个小题,分别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选做。经过实践,我对我所教班的一学期进行多次对比分析,应该说各个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这些学生已进入高三,高一进校时学生间的差距很大,目前这些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分层教学,效果显著,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教法。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物理能力,使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更好,我将继续在我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