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RST5123

道教思想

Taoist Thought

Lecturer: Lu Pengzhi 呂鵬志,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EFEO Centre 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心,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CUHK

Lecture time: Thursday 6:30-8:50 p.m.

Location: UG06, Sino Building, Chung Chi Campus

Office phone number: 2609 7369

Email: lpzcn2000@https://www.doczj.com/doc/9918986526.html,

一、課程簡介

道教思想(Taoist thought)是與道教實踐(Taoist practice)相對應的範疇,反映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義,是一切道教文化形態的內核。本課程將全面、系統、深入地介紹和評論道教的主要思想,其目的有二:一是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認識道教的實質及其特徵,澄清過去對道教的各種誤識和偏見;二是使學生從觀念上掌握「雜而多端」的道教,為他們研究道教的其他方面或從事道教與其他宗教的比較研究奠定基礎。

不少現代道教學者都傾向於區分「哲學的道教」(philosophical Taoism)與「宗教的道教」(religious Taoism),前者是指以老莊為中心的「道家」哲學,後者是指以神仙信仰為中心且與儒、釋二教相區別的中國本土宗教。但另外一些學者批評和否定了這種人為的二分法。我們認為,歷史上的確存在「哲學的道教」與「宗教的道教」分道揚鑣的現象,但通常二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可視為道教的兩個層面。與其相應,道教思想也可分出兩個層面,即哲學的層面和宗教的層面。因為哲學層面的道教思想已為大多數學子所熟知,本課程側重講宗教層面的道教思想,但也兼及前者。

和其他大多數宗教一樣,形形色色的道教思想可以歸諸三個大類。一是道教的世界觀,包括本體論(ontology)、宇宙生成論(cosmogony)、宇宙論(cosmology)、神系(pantheon)、彼岸世界的官僚體制(otherworldly bureaucracy)、魔鬼觀(demonology)、千禧年主義(millenarianism)、末世論(apocalyptic eschatology)、天書觀(notions of celestial script)、神聖地理(sacred geography),等等。二是道教的人生觀,包括身體觀(views of the human body)、形神(body and mind)關係說、人生觀(philosophy of life)、長生成仙(immortality)信仰、命運觀(views of destiny)、倫理思想(ethics)、對祭祀(sacrifice)的態度、對死亡和來世的看法(views of death and afterlife),等等。三是道教的認識論,包括道教的神秘主義(mysticism)和經驗主義(empiricism),等等。三者通常是互相聯繫、說明和論證的。例如,世界觀是人生觀的基礎,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有相應的人生觀和認識論。

和其他大多數宗教不一樣,道教以「雜而多端」為其特色,歷史上並不存在完全統一且協調一致的道教及相應的信仰、教義、思想或實踐。因此本課程特別注重兩點:一是將道教思想與其所產生的歷史背景聯繫起來探討,二是對每一種道教思想都探尋其源流演變。

本課程將採取下列方法來探討上述思想主題:(一)總的概括與個案分析相結合;(二)

共時性描述與歷時性探討相結合;(三)觀點與材料相結合;(四)學界研究成果與師生共同閱讀思考相結合。

二、課程要求和成績評定

學生須按教學日程積極跟進教學內容,选择閱讀教師開列的參考文獻。其中個別文獻是教師極力推薦閱讀的,其他文獻可以留待撰寫課程論文或將來做相關研究時參考。

本課程以講授為主,學生報告和討論為輔。要求每一位學生在課程進行期間寫一篇讀書劄記(1000字左右),若有需要教師將安排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公開報告。讀書報告的內容應與教師講授的課程內容相關。

每位學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本課程論文一篇,字數(包括注釋在內)不少於5000字。論文可以是在讀書劄記基礎上的擴展,也可以寫別的題材,但不得逸出道教思想的範圍。

教師將根據三項指標來評定學生的成績:1)出勤,占總成績的10%;2)讀書報告,占總成績的20%;3)課程論文,占總成績的70%。(課程論文提交期限:2009年5月8日)

三、課程日期、教學內容和參考文獻

說明:

I本課程共分十四次進行,用1、2、3……14按順序編號。

II每次授課內容的參考文獻都包括第一手文獻和第二手文獻,前者用A表示,後者用B表示。極力推薦阅讀的文獻用* 號注明。

III本課程參考的《道藏》經用DZ標示,其編號和頁碼見(法)施舟人原著,陳耀庭改編,《道藏索引——五種版本道藏通檢》(上海:上海書店,1996),頁258-348。

一月八日:

1. 道教的本體論和宇宙生成論Taoist ontology and cosmogony

參考文獻:

A

*《老子校詁》,蔣錫昌編著,成都,成都古籍書店影印本,1988。

《抱朴子內篇·暢玄》,見《抱朴子內篇校釋》(修訂本),王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11。

*《無上秘要目錄》(敦煌寫本P.2861),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第28冊,頁308-314。

B

Charles Le Blanc, “From Ontology to Cosmogony: Notes on Chuang Tzu and Huai-nan Tzu,” in Charles Le Blanc and Susan Blader, eds., Chinese Ideas About Nature and Society: Studies in Honour of Derk Bodd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117-129.

Stephen R. Bokenkamp (with a contribution by Peter Nickerson),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188-198, 207-209.

Norman J. Girardot, “The Problem of Creation Mytholog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History of Religions 15 (1976): 289-318.

Norman J. Girardot, “Myth and Meaning in the Tao te ching: Chapters 25 and 42,”History of Religions 16 (1977): 294-328.

Randall P. Peerenboom, “Cosmogony, the Taoist Wa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7 (1990): 157-174.

Isabelle Robinet, Les commentaires du Tao-t? king jusqu’au VIIe siècle(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7), p. 149-203.

Isabelle Robinet, “Genesis and Pre-cosmic Eras in Daoism,”收入李焯然、陳萬成編,《道苑繽紛錄》(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頁144-18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第4冊,頁29-185。

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收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李剛,〈成玄英論「玄」與「又玄」〉,《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2期。

李剛,〈《道教義樞》論「有無」〉,《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3期。

湯一介,〈《太平經》中「氣」的概念分析〉,收入氏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

陳兵,〈道教之「道」〉,《哲學研究》1988年第1期。

一月十五日:

2. 道教的宇宙論Taoist cosmology

參考文獻:

A

《無上秘要目錄》(敦煌寫本P.2861),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第28冊,頁308-314。

DZ1138《無上秘要》卷三、四。

DZ1032《雲笈七籤》卷二一「天地部」。

DZ97《太上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

DZ87《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B

Stephen R. Bokenkamp (with a contribution by Peter Nickerson),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15-20, 165-166, 188-194, 234-237, 383-384. John Lagerwey, Wu-shang pi-yao--somme tao?ste du VIe siècle(Paris : Ecole Fran?aise d'Extrême-Orient, 1981), p. 30-42, 80-82.

Isabelle Robinet, T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7-14, 42-46, 92-94, 158-162, 234-239.

Kristofer M.Schipper & Wang Hsiu-huei, “Progressive and Regressive Time Cyc les in Taoist Ritual,” in J.T. Fraser, ed., The Study of Time, V: Time, Scienc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West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6), pp. 185-205.

Fabrizio Pregadio, Great Clarity: Daoism and Alchem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52-155.

Stephen Bokenkamp, “Sources of the Ling-pao Scriptures,” in ed. M. Strickmann,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r of R. A. Stein, Mé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 XXI (Bruxelles: Institut

Belges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83), vol. II, pp. 462-465.

Erik Zü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 A Scriptural Evidence,”T’oung Pao 66 (1980): 121-129.

Isabelle Robinet, La révélation du Sha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sme, tome I (Paris : Ecole Fran?aise d?Extrême Orient, 1984), p. 131-133.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0),頁482-510。

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說〉,《道家文化研究》16(1999):22-49。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995。參見第一卷,頁523-557;第二卷,頁426-428。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4),第2冊,頁342-345;第4冊,頁119-122。

一月二十二日:

3. 道教神系與彼岸世界的官僚體制Taoist pantheon and otherworldly bureaucracy

參考文獻:

A

DZ1138《無上秘要》卷一五至一九。

DZ421《登真隱訣》卷下引《千二百官儀》、《漢中入治朝靜法》。

DZ615《赤松子章曆》。

B

Henri Maspero, Tao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translated by Frank A. Kierman, Jr., Amherst, Mas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1, pp. 75-195, 263-430.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 5, Part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93-113.

Anna Seidel, “Buying One?s Way to Heaven: the Celestial Treasury in Chinese Religions,”History of Religions 17 (1978): 419-431.

Anna Seidel, “Afterlife, Chinese Concepts,” in Mircea Eliade,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pp. 124-127.

Anna Seidel, “Post-mortem Immortality, or the Taoist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in Gilgul: Essays on Trans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Permanence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dedicated to R. J. Zwi Werblowsky (Leiden: E. J. Brill, 1987), pp. 223-237.

Anna Seidel, “Traces of Han Religion in Funerary Texts Found in Tombs,” in 秋月觀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1987),頁21-57。

Anna Seidel, “Chronic 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Cahiers d’Extrême-Asie 5 (1989-1990): 254-258.

Jean Lévi, Les fonctionnaires divins, Paris, Seuil, 1989.

John Lagerwey, Wu-shang pi-yao--somme tao?ste du VIe siècle(Paris : Ecole Fran?aise d'Extrême-Orient, 1981), p. 87-104.

Ma Xiao-Hong, “The First Taoist Pantheon: T?ao Hung-Ching (456-536) and His …Chen-Ling-Wei-Yeh-T?u? (China, Fifth Century, Deities),” Ph.D.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1998.

Ursula-Angelika Cedzich, “Dongxuan lingbao zhenling weije tu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in Kristofe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pp. 109-111.

* 石衍豐,〈道教神仙譜系的演變〉,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1995。

郭武,〈論道教神仙體系的結構及其意義〉,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1995。

二月五日:

4. 道教的魔鬼觀Taoist demonology

參考文獻:

A

DZ335《太上洞淵神咒經》卷一至十。

DZ790《女青鬼律》。

B

Kristofer M. Schipper, “Démonologie chinoise,” in Génies, anges et demon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71), p. 405-426.

Christine Mollier, Une apocalypse tao?ste du V e siècle: Le livre des incantations divines des grottes abyssales, Paris, Collège de France, 1990.

Christine Mollier, “La Méthode de l?Empereur du Nord du mont Fengdu: une tradition exorciste du tao?sme medieval,”T’oung-pao 83 (1997): 329-385.

Peter Nickerson, “Taoism, Death, and Bureaucrac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6.

Michel Strickmann, 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Ursula Angelika Cedzich, “Ghosts and Demons, Law and Or der: Grave Quelling Texts and Early Taoist Liturgy,” Taoist Resources 4.2 (1993): 23-35.

Kamitsuka Yoshiko 神塚淑子, “The concept of Māra and the Idea of Expelling Demons,”translated by Amy Lynn Miller and Thomas H. Peterson, Taoist Resources 6.2 (1996): 30-50.

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9),頁211-271。

Paul R. Katz,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Lai Chi Tim, “The Demons Statutes of Nüqing and the Problem of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the Netherworld in Early Heavenly Master Daoism,”T’oung-pao 88 (2002): 251-281.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二月十二日:

5. 道教的千禧年主義和末世論Taoist millenarianism and apocalyptic eschatology

參考文獻:

A

DZ335《太上洞淵神咒經》卷一至十。

《太上靈寶老子化胡妙經》(敦煌抄本S.2081),點校本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第8冊。

B

Anna Seidel, “Le sutra merveilleux du Ling-pao Suprême, traitant de Lao-tseu qui convertit les barbares (le manuscrit TH S. 2081)--contribution àl?étude du Bouddho-tao?sme des Six Dynasties, ” in M. Soymié, ed., Contribution aux études de Touen-houang, vol. III, PEFEO 135,

1984, p. 305-52.

Anna Seidel, “The Image of the Perfect Ruler in Early Taoist Messianism: Lao-tzu and Li Hung,”History of Religions 9 (1969-70): 216-247.

Christine Mollier, Une apocalypse tao?ste du V e siècle: Le livre des incantations divines des grottes abyssales, Paris, Collège de France, 1990.

Kristofer M. Schipper, “Millénarismes et messianismes dans la Chine ancienne,”in Lionelle Lanciotti and Piero Conradini, eds., Understanding Modern China: Problems and Methods (Rome: Centro Ricerce Sinologiche, 1979), p. 31-49.

Livia Kohn, “The Beginning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ast Asian Millenarianism,”Japanese Religions 23 (1998): 29-51.

Richard Shek, “Millenarianism: Chinese Millenarian Movements,”in Mircea Eliade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9, pp. 532-535.

Stephen R. Bokenkamp (with a contribution by Peter Nickerson),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295-299.

Stephen R. Bokenkamp, “Time After Time: Taoist Apocalyptic History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Tang Dynasty,”Asia Major, 3rd s., 7 (1994): 59-88.

砂山稔,〈道教と老子〉,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東京:平河出版社,1983),第二卷,頁3-47。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0),頁403-481。

*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1996。

唐長孺,〈史籍與道經中所見的李弘〉,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二月十九日:

6. 道經的神聖性質與道教天書觀

The divine nature of Taoist scriptures and Taoist notions of celestial script

參考文獻:

A

《無上秘要目錄》(敦煌寫本P.2861),見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第28冊,頁308-314。

* DZ1138《無上秘要》卷七。

B

Stephan Peter Bumbacher, “Cosmic Scripts and Heavenly Scriptures: The Holy Nature of Taoist Texts,” Cosmos: The Journal of the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11.2 (1995): 139-154.

* Anna Seidel, “Imperial Treasures and Taoist Sacraments: Ta oist Roots in the Apocrypha,” in M. Strickman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r of R. A. Stein, vol. 2 (Bruxelles, 1983), pp. 291-371.

Isabelle Robinet, Méditation tao?ste (Paris: Dervy-Livres, 1979), p. 29-57.

Isabelle Robinet, La révélation du S ha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sme, tome I (Paris : Ecole Fran?aise d?Extrême Orient, 1984), p. 112-122.

Isabelle Robinet, Histoire du tao?sme des origines au XIVe siècle (Paris: Editions du Cerf, 1991), p. 128-131.

Stephen R. Bokenkamp (with a contribution by Peter Nickerson),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188-194.

Anna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Cahiers d’Extrême-Asie 5 (1989-1990): 250-254.

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9),頁361-414。

龔鵬程,〈以文字掌握世界:有字天書——中國宗教(道教)的性質與方法〉,收入《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第二卷,頁157-195。

龔鵬程,《道教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頁39-78。

呂鵬志,〈早期靈寶經的天書觀〉,收入郭武主編,《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571-597。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631-789。

二月二十六日:

7. 道教的神聖地理Taoist sacred geography

參考文獻:

A

DZ599《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

DZ1032《雲笈七籤》卷二七「洞天福地」。

B

Thomas H. Hahn, “The Standard Taoist Mountain and Related Features of Religious Geography,”Cahiers d’Extrême-Asie 4 (1988): 145-156.

Thomas H. Hahn, “Daoist Sacred Sites,”in Livia Kohn,ed., Daoism Handbook(Leiden: Brill, 2000), pp. 683-708.

William C. Doub, “Mountains in Early Taoism,” in Michael C. Tobias and Harold Drasdo, eds., The Mountain Spirit (Woodstock, NY: Overlook-Viking Press, 1979), pp. 129-35.

Julian Ward, Cave Paradises and Talismans: Voyages through China’s Sacred Mountains, Leeds, University of Leeds, 1995.

Naomi Miller, Heavenly Caves: Reflections on the Garden Grotto, New York, G. Braziller, 1982. Rolf A. Stein, The World in Miniature: Container Gardens and Dwellings in Far Eastern Religious Thought,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Susan Naquin and Yü Chün-fang,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Franciscus Verellen, “The Beyond Within: Grotto-Heavens (Dongtian 洞天) in Taoist Ritual and Cosmology,”Cahiers d’Extrême-Asie 8 (1995): 265-290.

Thomas E. Smith, “Record of the Ten Continents,” Taoist Resources 2.2 (1990): 87-119.

三浦國雄,〈洞天福地小考〉,《東方宗教》51(1983)。

王純五,《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王純五,《天師道二十四治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張廣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從生態學視角〉,見郭武主編,《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三月五日:

8. 道教的身體觀與形神關係說

Taoist views of the human body and its theor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參考文獻:

A

《老君中經》,見DZ1032《雲笈七籤》卷一八——一九。

B

Kristofer M. Schipper, “The Taoist Body,”History of Religions 17 (1978): 355-86.

Henri Maspero, Tao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translated by Frank A. Kierman, Jr., Amherst, Mas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1, pp. 448-459.

Livia Kohn, “Taoist Visions of the Bod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8 (1991): 227-252. Nathan Sivin, “State, Cosmos, and Body in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B. C.,”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5 (1995): 5-37.

Poul Anders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ody in Taoist Ritual,” in Jane M. Law, ed., Religious Reflections on the Human Body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86-208.

坂出祥伸,〈神仙思想の身體觀——養形と內觀を中心に〉,收入氏著,《「気」と養生——道教の養生術と呪術》(京都:人文書院,1993),頁53-72。

* 湯一介,〈略論早期道教關於生死、神形問題的理論〉,《哲學研究》1981年第1期。

胡孚琛,〈中國外丹黃白術仙學述要〉,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鍾肇鵬,〈論精氣神〉,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三月十二日:

9. 道教的人生觀與道教的長生成仙信仰

Taoist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aoist belief in immortality

參考文獻:

A

《抱朴子內篇·論仙》,見《抱朴子內篇校釋》(修訂本),王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2-45。

DZ318《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B

Isabelle Robinet, La révélation du Sha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sme, tome I (Paris : Ecole Fran?aise d?Extrême Orient, 1984), p. 161-180.

Isabelle Robinet, “The Taoist Immortal: Jesters of Light and Shadow, Heaven and Earth,”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13 & 14 (1985 & 1986): 87-105.

Isabelle Robinet, T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48-50, 82-91, 128-132.

Anna Seidel, “Afterlife, Chinese Concepts,” in Mircea Eliade,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pp. 124-127.

Anna Seidel, “Post-mortem Immortality, or the Taoist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in Gilgul: Essays on Trans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Permanence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dedicated to R. J. Zwi Werblowsky (Leiden: E. J. Brill, 1987), pp. 223-237.

Anna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Cahiers d’Extrême-Asie 5 (1989-1990): 246-248.

YüYing-shih, “Life and Immortality in the Mind of Han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5 (1995): 80-122.

Yü Ying-shih, “New Evidence on the Early Chinese Conception of Afterlife: A Review Articl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1 (1981): 81-85.

Kenneth J. DeWoskin, “Xian Descended: Narrating Xian Among Mortals,”Taoist Resources 2.2 (1990): 70-86.

Robert F. Campany, To Live as Long as Heaven and Earth: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Ge Hong’s Traditions of Divine Transcenden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p. 75-80. Kristofer M. Schipper, The Taoist Body, translated by Karen C. Duv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119-129.

山田利明,〈神仙道〉,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東京:平河出版社,1983),第一卷,頁329-376。

聞一多,〈神仙考〉,收入《聞一多全集》(一)、(二),《民國叢書》第三編第90冊,上海書店影印本。

馮國超,〈析道教生命哲學〉,《哲學研究》1991年第10期。

* 李剛,〈論道教生命哲學〉,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丁培仁,〈試析道教的「長生不死」信仰〉,《宗教學研究》1988年第2—3期。

郭武,〈論道教的長生成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郭武,〈道教長生成仙說的幾個發展階段〉,《宗教學研究》1992年第3—4期。

三月十九日:

10. 道教的命運觀Taoist views of destiny

參考文獻:

A

DZ666《西昇經》。

DZ726《西昇經集注》。

B

Livia Kohn, Taoist Mystical Philosophy: The Scripture of Western Ascens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Livia Kohn, “Counting Good Deeds and Days of Life: The Quantification of Fate in Medieval China,”Aisatische Studien / Etudes asiatiques 52 (1998): 833-870.

呂鵬志,〈試論道教的命運觀〉,《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5期。

盧國龍,〈《西昇經》成書年代及基本思想〉,《中國道教》1987年第2期。

三月二十六日:

11. 道教的倫理思想和戒律Taoist ethics and precepts

參考文獻:

A

《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並序)》,收入DZ786《太上老君經律》和DZ1032《雲笈七籤》卷三九。

DZ456《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

B

Terry F. Kleeman, “Taoist Ethics,”in John Carman and Juergensmeyer Mark, eds., A Bibliographic Guide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162-194.

Benjamin Penny, “Buddhism and Daoism in The 180 Precepts Spoken by Lord Lao,” Taoist Resources 6.2 (1996): 1-16.

Barbara Hendrischke & Be njamin Penny, “The 180 Precepts Spoken by Lord Lao: A Translation and Textual Study,” Taoist Resources 6.2 (1996): 17-29.

Livia Kohn, Cosmos and Community: The Ethical Dimension of Daoism, Cambridge, MASS., Three Pines Press, 2004.

Henri Maspero, Tao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translated by Frank A. Kierman, Jr., Amherst, Mas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1, pp. 321-324.

Erik Zü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 A Scriptural Evidence,”T’oung Pao 66 (1980): 129-141.

前田繁樹,〈「老君說一百八十戒序」の成立について〉,《東洋の思想と宗教》2(1985):81-94。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第七、十章。

伍成泉,《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戒律規範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

李剛,《勸善成仙——道教生命倫理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四月二日:

12. 道教對祭祀的態度與道教儀式的基本特徵

Taoist attitudes toward sacrifice and the features of Taoist ritual

參考文獻:

A

DZ1205《三天內解經》。

DZ1127《陸先生道門科略》。

B

Terry Kleeman, “Licentious Cults and Bloody Victuals: Sacrifice, Reciprocity and Viol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Asia Major, 3rd series, 7 (1994): 185-211.

Edward Davis, 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pp. 171-199.

Anna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Cahiers d’Extrême-Asie 5 (1989-1990): 283-286.

Peter Nickerson, “Taoism, Death, and Bureaucrac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6.

Isabelle Robinet, T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62-65.

Chi-Tim Lai, “The Opposition of Celestial-Master Taoism to Popular Cults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Asia Major 3rd series, vol. 51, part 1 (1998): 1-20.

* Rolf Stein, “Religious Taoism and Popular Religion from the Second to Seventh Centuries,” in H. Welch and A. Seidel, eds., Facets of Tao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53-81.

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說〉,《道家文化研究》16(1999):22-49。

丁培仁,〈都江堰神祠與道教——兼論道教與中國傳統祭祀宗教的關係〉,收入氏著,《求實集——丁培仁道教學術研究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6),頁465-482。

四月九日:

13. 道教對死亡、來世的看法與道教對死者的態度

Taoist views of death and afterlife and Taoist attitude toward the dead

參考文獻:

A

DZ615《赤松子章曆》卷五「大塚訟章」。

B

Peter Nickerson, “The Great Petition for Sepulchral Plaints,” in Stephen R. Bokenkamp and Peter Nickerson,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230-260. Anna Seidel, “Afterlife, Chinese Concepts,” in Mircea Eliade,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pp. 124-127.

Anna Seidel, “Post-mortem Immortality, or the Taoist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in Gilgul: Essays on Trans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Permanence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dedicated to R. J. Zwi Werblowsky (Leiden: E. J. Brill, 1987), pp. 223-237.

Anna Seidel, “Traces of Han Religion in Funerary Texts Found in Tombs,” in 秋月觀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1987),頁21-57。

Stephen R. Bokenkamp, “Death and Ascent in Ling-pao Taoism,”Taoist Resources 1.2 (1989): 1-17.

Robert F. Campany, “Return-from-Death Narrativ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18 (1990): 91-125.

Stephen R. Bokenkamp, Ancestors and Anxiety: Daoism and the Birth of Rebirth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張勳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北京:線裝書局,2006),頁1-350。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文津出版社,1990。

四月十六日:

14. 道教的神秘主義和經驗主義Taoist mysticism and empiricism

參考文獻:

A

DZ1036《坐忘論》。

《抱朴子內篇·論仙》,見《抱朴子內篇校釋》(修訂本),王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2-45。

B

Livia Kohn, Early Chinese Mysticism: Philosophy and Soteriology in the Taoist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Livia Kohn, “Eternal Life in Taoist Mystic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10 (1990): 622-640.

Isabelle Robinet, “Tao?sme et mystique,” n° special: Hommage à Nicole Vandier-Nicolas, Cahiers d'études chinoises 8 (1989): 65-103.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教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道教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与其它宗教一样,道教代表了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幻想和超越,反映了人们内心最深处一些不可能实现或不被社会现实容纳的愿望,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历史上众多无神论者对宗教已进行过无数次深刻批判后,在人类思维和科学技术相对昌明的今天,宗教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道教中的神仙思想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道经所描述的彼岸世界和神仙,衍生出不少神话故事。 道教神仙们那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状态刺激了作家的想象力,使得它们的作品总带有一定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不同于佛教高层的是,道教的仙真们不那么高高在上,更加贴近现实,比如那些地仙、鬼仙,他们的行为往往就与现世的人一样,更容易为普遍民众接受,更容易被小说作者模仿。 道教小说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神仙传说。诸如《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作品,已有不少神仙传说内容。东汉时已有不少神仙故事在流传,所以才有王充《论衡》的问世。随着道教的建立和道教活动的逐步展开,各种新的神仙传说、道教故事不断产生。较早的有托名刘向的《列仙传》,继之有葛洪的《神仙传》,以及《三茅真君传》、《洞仙传》等,都是在这种气候下产生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以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志怪小说甚为流行。 鲁迅评价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研究志怪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不难发现它和宗教的密切关系。中古社会宗教迷信的规模声势,影响都远超前世,神灵观念深入人心,其中以道教为甚,在民间社会最有市场。道教集中国以往一切迷信之大成,把巫术、神仙、纬、卜筮、符咒说等等包容兼收,创造出诸多神仙,无时无处不在。精怪神灵,层出不请,遍布人间,而道教法术,神通威灵,变化万端。宗教迷信和神灵观念如此发达、深入人心,本身又如此繁复,这是必要造成大批先到股市的产生和流传,不仅前代产生的旧故事传说会得到传播的几回,而且新的故事传说也会大批产生,这样志怪小说就有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来源和各种题材内容。 魏晋之际在道教史上为开教时期,一些道教学者或深受仙道思想影响的文人,尝试整理以前出现的妖怪变化思想与故事传说,企图为这新型的宗教建构一套理论。诸如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刘敬叔的《异苑》、刘义庆的《幽明录》、王嘉的《拾遗记》、任防的《述异记》以及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等等。仙道思想一方面是道士实践其养生术的哲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提供林林总总的仙道故事传说。这些代表人物诸如干宝、葛洪等,他们在浓厚的道教风尚中,具有方士、道士化的文人性格,因而他们能在道教发展的初期,搜集大量妖怪变化神话与故事传说,并以其奇特的卢纶边说仙道变化思想。 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文学在小说中占着主导地位。南北朝时期,有关神仙方面等道教内容的故事不断增添,丰富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 隋唐开始,中国小说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在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出现了传奇小说。 一些道士和奉道文人借鉴传奇家之笔法,创作了道教传奇小说。鲁迅先生指出:“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导读: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 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神仙信仰。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思想,这一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李养正先生说: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1]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亦指出:道教以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为主要目标,神仙思想是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神仙信仰有其固有的理论渊源,例如《山海经》里有关不死的传说、《老子》长生久视之道、《庄子》的神仙色彩以及秦汉时期盛行的方仙道等等,都为道教神仙信仰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本文试图按历史顺序就这些思想资源做一简要梳理,以期对道教这一核心信仰的来历获得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老子》长生久视之道 神仙信仰的根源可能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有关[3],因此,神仙思想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早在《山海经》里已有不少的记载,如《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海外南经》: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不死民在其

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不死之山。这些传说反映了远古的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渴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各种方术开始陆续出现,养生思想、养生之道受到重视,例如《老子》对长生久视之道的阐发,便是其突出的表现。 《老子》一书,以之求道则道得,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修身则身修,[4]不仅哲理玄妙,而且具有丰富的养生思想。该书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一章反映了老子思想中把养生和治国结合起来的特点,同时突出了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养生之道。尽管长生久视并不等于长生成仙,但老子的这种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便自然成为了神仙信仰。特别是那些追求神仙之术的方士们更乐于把它解释成长生不死,以作为他们修炼的理论基石:老子之道,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5]而河上公作《老子章句》时,亦重点发挥了这种长生的思想,例如他注解上章云:国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虽然《河上公章句》未必与道教直接接轨,但其中注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想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克思所提出的唯物主义主要由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以及法国方面地相关哲学基础观念3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而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则从直接因素的方面促进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至于道家思想,它从春秋末期开始发展起来,道家的先人老子通过他所创作的《老子》一文,首次在人群中提出了道家学说。在秦的时候虽然也有了道家的相关思想,但是当时并未出现道家这个称呼,只是把所谓的道家用德家这个名字代替,汉初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用“道”这个称呼来表达老子所提出的道家思想。在道家的文学作品,如《老子》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无论是从它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还是朴素辩证法都有着与马克思所提出、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以及唯物辩证法相似的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将两者通过详细的比较,从而发掘出道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相关思想、理念。 一、道家文学佳作之唯物主义观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而言,他所主张的唯物主义指的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观点,觉得物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物质才是世界的实质与本原,意识只是人的大脑对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却呈现出相反的观点,它所主张的观点指的是意识衍生出物质的存在。弄清楚意识与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存在于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物质与意识,到底哪个站在第一的位置,哪个处于第二个的位置,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到区别开来的关键因素。哲学中所涉及到的基础问题,也同样会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真正意义上遵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的观点,那么就必须在生活与工作里无论干什么都要秉持遵从客观实际,按规律行动,最终使主观的意识与实际的情况相对应。‘道’一开始的意义指的是道路或者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字逐渐衍生出原则与要求等的意义。道家的先祖老子于春秋末期成为第一个说出“道本论”观点的人,它代表着道家所主张的思想观念。再往后,在我国古代的哲学领域中逐渐开始重视“道”,并且象征着世界本原或者规律。老子主张顺其自然的规律,并与其友好地相处,以“道”的观点向人们说明了世界万物的本原以及相关规律,以道家创始人的身份提出了道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智叟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道教与两汉政治 三、道教与儒、佛的关系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道思想都从这里萌发。《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认识,对儒道两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儒家所谓“神道”,是指神妙变化或曰规律而言。然而对于道教来说,它只是一个远源,直接受《易经》影响并形成学派的是道家。道家才是道教的近源。虽然后来的道教常以易学相标榜。如《周易参同契》等,确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理论资养。但不是道教的直接来源,更不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只是借助《易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已。两者存有精神指向上的原则差异。学术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渗透,并没有改变各学派用自己的理解和理论改造原始经典的企图。其实道教对待道家经典何尝不是如此。 道家是道教的近亲,在学术思想上其渊源尤其相近。但道家与道教名虽相近而实际上相差亦甚远。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为反对礼仪节文的学术派别;一为专事斋醮科仪的宗教派系。道教的斋醮科仪与儒家的祭祀典礼,尽管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上截然不同,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些近似,而这正是道家所极力反对的。那末,与道家处世原则相反对的道教,又是如何从道家转化而成为道教的呢? 道家转化为道教,至少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中间环节,是黄老之学或黄老之道。道家反对礼仪更不主张预政,提倡无为而治。但道家祸福依伏、奇正相生的辩证观乃至愚民思想,早为轻视群生、善用阴谋的法家所吸取。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便产生了兼具道法特点的黄老政术。黄帝首先是政治人物,他在苍梧升天成仙的传说,又使他具有了神秘色彩,黄老道家托始黄帝,为其积极入世预政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为其向道教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道家思想的精髓

第一律道法自然律 新一章(老子原著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有物混成」道,它在混沌时已存在了。「寂」静、悄。「寥」空、无。「不殆」永恒。「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道的永恒的、往复的运动。这一运动独立于宇宙一切事物和意识之外而不改其本性,它似日、月一样周行不止。「道」客观总规律。 新译:有那样一种存在,它混沌时已成。它先天地而生;它空荡荡地,然而独立永恒,它静悄悄地,然而周行不已,它是天下万物之母。 我不知用什么名字称呼才合适,姑且勉强取名为“道”;由于“道”有普遍性,我又勉强称之为“大”;可是“大”又是要变的,它要流逝,它要远离,于是就为小了,然后又重新返回。所以说,我称“道”为“大”,用词是很勉强的,因为“道”要通过这种变来保持它的“大”。 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作为万物之灵之王的人也是伟大的。它们构成了一座四层高台,台顶那一层就是人。人遵从地,地遵从天,天遵从道,而道遵从自然。 简评: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道”这一客观总规律,指出它是天下万物之母,是自然界最为本质的东西。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表明人、地、天(实际上是指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服从“道”这一客观总规律,然而老子又指出“道法自然”,说明这一规律是对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总结,从而为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奠定了朴素唯物论的基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和“道法自然”两者亦组成新一轮的往复运动。是对立统一运动在新形式下的再现。 本章是老子哲学的核心理论部分,这里既有朴素唯物论又有朴素辩证法,因此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把老子的朴素唯物论按老子原话取名为“道法自然”律。“道法自然”律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律,是老子的“道”这一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一律。 [[学习笔记: 关键词是“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先明确“人、地、天、道”概念。老子在开篇提出“道”之后,紧接着就是“有、无”二态,然后就提到了“天、地、人”三才。一个法字,“法”是师法,效法,依据于。“法”使“人、地、天”与“道”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次从属关系。人(物质)从属于地(空间),而(局部)空间必须由天(时间)来定位,天(时间)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只由道决定其定位尺度。道则法于自然,整个没有上帝与天神的事情。这使人们相信,老子是唯物主义。其实,老子只唯“自然”。既不唯物也不唯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近百年才有的哲学分支。中国古人是反对“唯”的。凡“唯”皆偏,“不如守中”。老子是守中的。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 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故非“大音”。 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具体“有声”之局限。 附录 ●北京大学西语系严宝瑜教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凯吉曾创作过一部 著名的钢琴独奏曲《4分22秒》,演出时,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分22秒钟。据说在这段时间里,听众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音乐。有趣的是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据《晋书》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自然”、“素 朴”) ●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知北游》)、“无始无终”(《秋水》),这是从时空 上对“道”的哲学认识。庄子心目中的“道”即为“自然”,也就是说,“道”即“自然之道”(郭象《庄子注》)。 ●《天运》篇里的东施效颦,就充分说明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获取美的效果;相反,违背 自然去盲目效仿就会产生丑的效果。《秋水》篇更加说明了这种祟尚自然的思想:“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天,即道也。 ●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以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为文艺创作的渠度。庄子的命题有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2)“顺物自然”(《应帝王》);(3)“既雕 既琢,复归于朴”(《山木》),(4)“朴素而天下厂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其基本论点是:文艺创作应该顺合、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 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天下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由此可见.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要求文 艺创作必须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纯任自然、宰性真情地保持事物的自身本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渔父》)的美学效果。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把音乐艺术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所谓人籁,是 人为地通过乐器创造出来的声音;所谓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所谓天籁,是自然界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然发出的声音。在庄子看来,前二者都是假借于他物而形成的音乐,并不属于自然天成的“至乐”;只有块然自生、不假人工的“天籁”才属于“至乐”,即“天乐”。 ●《庄子·胠箧(qūqiè)》:“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庄子并不反对类似于“刻雕众形”的文艺创作活动,而是反对那种乖巧华伪的文艺创作 方式。 ●庄子是一个反儒者,他批判儒家文艺创作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力主“擢乱六律、铄绝竽 瑟”、“灭文章、散五采”,唯其如此,才能返朴归真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 ●应指出,庄子企图摈弃儒家艺术生产的方式来拯救社会、疗救人性,在认识论和方法论 上有其片而性,但是绝不能因此断言庄子就是一个艺术的虚无主义者。 ●事实上,他还纠正墨子“非乐”观的错误,肯定《咸池》、《九韶》的音乐美(《至乐》),

张道陵与道教的渊源

张道陵与道教的渊源 09涉外1班 20091001105 袁园 摘要: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它的信仰中具有中华民族古代宗教意识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生活习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它仍然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鲁迅认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如能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的大半”。许地山则说:“道教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关键字:张道陵,道教 张天师张陵,又称张道陵,字辅汉,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是创汉功臣张良的八世孙。相传其衣冠冢的石板上的刻字,隐含着张良求祖师老子垂顾世孙之意。老子神龙一现,在张道陵家闭关七天,为张道陵传授以至柔达到至坚的道家心法。张道陵十二岁进山修行,在祖墓发现了张良遗著《九天秘笈精义》,一夜之间便领悟了天机道、人间道和地脉道三大奇学,怀着拯救苍生的宏愿,寻找天下八十年巨变的顺应天机之人。 一、张道陵创道之初 张道陵是道教创始人,后世道教尊为祖天师。原名张陵,本为太学生 ,通晓天文地理和诸子五经之学,志好黄老之学和长生之道。曾做过江州令,后辞官遍游名山参学黄老修身治世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后两侍老君龄玉局、传太上亲授正一盟威之道 ,施化领民之法 ,号天师。得道后,知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设立二十四治,行道布化。百姓奉之以为师,弟子数万。规定初入先习五千言》。张道陵以符水为人治病,教病人叩头思过,饮符水,作三官手书。认为人犯病乃三官发怒所致及精鬼所害之灾。作三官手书说服罪之意,就能得三官护佑,病即痊愈,故民多信之。 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设立二十四治,分布于益州,远及长安。“治”也称庐、靖静室,为致诚请祷之所。各治领头称祭酒。二十四治分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二十四气。治的设立使道教形成庞大的宗教组织。治的主要活动有“付天仓”及“三会”等。此外还有宣行道法,设厨会授篆等。还教人叩头首过,罪加三原,有小罪者让其自隐,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补过。这样,张陵的教团组织已具备了教祖(老子)、理论(五千文)、活动(符水治病)、实体(设治),故而史称道教形成。 另外,也有相传是张道陵托梦太上老君,创立了道教。太上老君,是西汉以来图徽家们编造的一个神人。据说他就是春秋时的思想家李耳。他本是开天辟地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实验中学姚素婷 内容摘要: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关键词: 庄子文学思想自然本色 表现手法想像虚构情感表达

正文: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因此,一提起庄子,人们就会马上联系到“无道无为”、“消极出世”、“逃避现实”等以上概念,而忽视其思想中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特别是他的思想对后代一些文学家及文学批评家发生了明显的影响,敲出震撼千古的感动力来,但要我谈庄子的文学理论仍不免予“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错觉。因此我就自己对庄子文学的粗略见解做一解说,与大家共勉。 一、庄子的著作,以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的道理 用艺术形象阐明哲学的道理是庄子文学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而且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表达思想。庄子在文章中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当中则积淀了我们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千年以来,一脉相承,因时损益。这不单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日益渗透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文明并峙鼎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道家文化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 众所周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老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道家学派中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即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老子提出的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主张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这部作品也是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际,多被后世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宝典。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分别讲述“道”与“德”。其中老子所提出的“道”即为一种顺应自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老子提出,人类应该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几十年来,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发生了从决心改变自然到顺应自然这样的变化,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回归与看清,也是对于以往过错的一种悔改。试图改变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的恶化是最明显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顺应自然,与其共存,才开始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虽是亡羊补牢,好在为时不算太晚。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人是与道、天、地并重的,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仅表现在人依赖自然、受制于自然之上,也表现在人能够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并在交换的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之上。人作为四域之一,虽不卑微于自然之下,但是人更不能带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目光,为追求最大的现实利益,以人的需求为主导,向自然无度的索取,妄想征服自然,役使自

唐宋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旧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全唐文》董诰、阮元、徐松编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 《全唐文补编》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佟培基撰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唐诗纪事》计有功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代文学概论》朱炳煦著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版 《唐代文学》胡朴安、胡怀琛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唐代文学史》陈子展著重庆作家书屋1944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各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 《唐代幕府与文学》戴伟华著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学史》下册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程蔷、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唐诗与科举》陈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佛教》毛水清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道教》黄世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音乐》朱易安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绘画》陶文鹏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舞蹈》张明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庄园文化》林继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禅思与诗情》孙昌武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版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9年8月版

道教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精神讲义

第八讲道教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精神 道教简介: 儒道互补 儒、释、道三足鼎立三教合流 道教、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非常深的。 鲁迅:“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堂》)全真和武当,都是在道教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道派。 道教的产生——东汉末年。 政治腐败:外戚、宦官垄断朝政;经济濒临崩溃: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

文化危机:儒家经学僵化,谶纬神学 道教产生和发展 “太平道”《太平经》,黄巾起义,张角 “五斗米道”巴蜀地区张陵 宣称太上老君授予张陵以“天师”的称号,并传授所谓的“正一盟威之道”。 魏晋以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或“正一道”。张陵也被称为“张天师”。 在天师道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很多新的宗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江苏茅山创立茅山宗、陆修静创立灵宝派、梁堪在陕西终南山上的楼观台创立楼观道。 唐初统治者奉老子为李家的祖

先,道家道教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宋辽金元时期,道派林立,如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等。王重阳及其弟子创立全真道。“全真七子”在重阳祖师去世后各立门户,如马钰创立遇山派、丘处机创立龙门派、郝大通创立华山派,等等。大东门的长春观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丘处机的道号“长春真人”,长春观因此而得名。 元朝以后,全真道成为道教最大的道派之一,与正一道并驾齐驱。 一、思想渊源 道教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鬼神信仰】 第二,【神仙信仰】 《山海经》中关于“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的传说。 《老子》第59章:“治人事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