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比较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比较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比较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比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2507051.html,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比较研究

作者:龚苏忆

来源:《卷宗》2019年第16期

摘要:教材是学好一门课程的敲门砖,也是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

门课程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它的教材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现有教材都各具特色,那么哪本教材是适合的呢?本文选取了四本中外教育研究方法教材,从写作目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创新之处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为大家选择教材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教材比较

教育要改革发展,必须有教育科研工作的配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十分迫切的任务,选择正确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事业才能事半功倍地发展。因此本文选取当代很具代表性的四本中外教材:裴娣娜1995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2000版《教育研究方法》、孙亚玲2009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美国威廉·威尔斯曼2010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进行比较,帮助读者选择适合的书籍。

1 写作目的比较

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最佳途径就是看它的前言和后记。所以本研究根据4大书目的前言和后记对写作目的进行了比较。

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她在教授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依据自讲稿整理修改而成的,它既是教学小结也是与同仁学习的结果。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在国内外的教育研究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

袁振国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后记写到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它的实用性体现在列举了很多成熟的教育研究案例,并附上了大量数据图、表,所以适用对象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

孙亚玲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前言说明本书可为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師范院校生提供指导、又把本书作为工具的读者提供操作指南、同时对于在本学科继续深入研究的读者以及有教育研究兴趣的中小学教师指出方向和课题。

威廉·威尔斯曼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的写作初衷是服务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需要,但是它作为一本导论,同样适合于任何读者的研究方法入门学习,对于作研究的本科生也是非常有用的,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生也可使用,最后它也可作为专业参考书独立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