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思

考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人类活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1、具有目的性,人类活动是经过大脑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

2、有依存性,人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个体,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去取得必须的资源,必须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劳动为自己或他人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3、有知识性,人类活动能从自己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只是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烦人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有人类的地方就一定有人类活动,有人类活动就一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管理实践,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决策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决策,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扮演这三种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这三种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有着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实现本单位的既定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进行着任务,资源,职责,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协调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然管理工作也有着它的特殊性,有多少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就会有多少种特殊的问题,也就会有多少种解决这些特殊问题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就行成了各种不同门类的管理学。但是,这些专门管理学中又都包含着共同的普遍的管理原理和管理

方法。所以,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有三种:1)归纳法2)实验法3)演绎法。

周三多第三版管理学知识要点总结

管理管理管理管理:是指组织(载体)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对象)的过程(本质)。 古典管理:形成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美欧,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行为科学:是与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有关的诸学科,如哲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这些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组织: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特色优势战略: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前向一体化:企业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决策:管理者(主题)识别并解决问题(目的)的过程(本质),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目的)的过程(本质)。 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 领导领导领导领导: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权力领导权力领导权力领导权力: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激励:所谓的激励,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的目标的作用。动机指的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已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因此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也称为马斯洛需要曾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只有前面的需要的充分的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他认为组织中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的工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她们对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和别人的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如果觉得这种比率和其他人相比不平衡,就会感到不公平,可能会要求增加报酬,或者自动减少付出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也可能离离职。 双因素理论:这种激励理论也叫“保健—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影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重点.docx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 缺陷: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他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

4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课后案例分析题答案

案例一:中国乳业上演生死时速 1.请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谈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重要性。 答:社会责任使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处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丰富和广泛,除法律规定的企业行为规范以外,所有可能影响社会福利的企业行为都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之内。大体上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努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创新,向社会提供更好、更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更美好。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使职工随着本企业的成长而得到全面的提高。) ②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产品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广告用语、营销手段、售后服务、公关工作等,都应符合道德规范。因为所有这一切都会对社会产生善或恶的影响,尤其是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对社会造成极其巨大的伤害,“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③社区福利投资。(对企业所在社区或其他特定社区的建设进行福利投资,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老人院、住宅、公共娱乐设施、商业中心、图书馆等有关社区人民福利的一切设施的投资,均不应以赚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因为社区为本企业的发展已经作出了太多牺牲和贡献。) ④社会慈善事业。(对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福利设施及对由于特殊的天灾人祸所引起的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适当定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尤其对那些突发性社会灾难事件,例如,地震、海啸、飓风与恐怖袭击等造成的巨大灾难,企业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并争取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而适当的反应。但不必相互攀比作秀,应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⑤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企业应主动节约能源和降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积极参与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参与对地球荒漠化和地球变暖所引发的各种灾害的研究和治理。) (2)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包括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对与企业相连的各个利益相关体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①对于企业自身来说,社会责任可以带来商业“优势”包括: a.吸引、留住、激励员工; b.通过降低能耗和其他投入而降低成本; c.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带来创新; d.社会责任也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和提高企业声誉,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e.社会责任也是持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方法,即产品以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方式生产出来,满足社会对于企业产品的新需求。 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虽然短期损害了部分股东的利益,但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从短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消蚀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最终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从整个社会意义的角度看,如果更多的企业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使得我们能更好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a.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对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目标有所贡献。其次,社会责任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期末考试试卷考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属于首位的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政策指导矩阵属于()。 A.集体决策方法 B.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C.风险型的决策方法 D.定量决策方法 3.要确保“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事得其人,人得其事”,需做好管理中的()工作。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4.根据明茨伯格的“十角色理论”,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扮演()角色。 A.监听者 B.传播者 C.联络者 D.发言人 5.企业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这是()战略。 A.市场开发 B.产品开发 C.市场渗透 D.成本领先 6.乐观决策原则的理论基础是()。 A.假定未来状态中的最有利情况必然发生 B.假定未来状态中的最不利情况必然发生 C.假定未来状态中的最有利情况肯定不发生 D.假定未来状态中的各种情况以同等可能发生 7.要明确企业计划的外部条件,关键是()。

A.定量预测 B.定性预测 C.环境预测 D.销售预测 8.考察一个组织分权程度的关键在于()。 A.按地域设立部门 B.按职能设立部门 C.按顾客设立部门 D.决策权或命令权是保留还是下放 9.某企业在成立之时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设立了生产、营销、财力等各个管理部门,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产品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出三个大的品种,它们的制造工艺和用户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各个部门的主管都感觉到管理上有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进行如下组织结构调整。() A.按职能标准划分部门 B.按产品划分部门 C.按地区划分部门 D.设立矩阵组织 10.下列不属于组织结构特性的是()。 A.复杂性 B.分权性 C.规范性 D.集权性 11.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 A.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 B.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快速反应 C.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12.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忽视 13.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资料与参考答案、判断题: 0 ) 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1 )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0 ) 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0) 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1) 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0) 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0) 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0) 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1、( 0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2、( 1 )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 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3、(1 )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1 )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0 )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6、(1 )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 7、( 1 )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 1 )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0 ) 3.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1 )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 0 ) 5.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0 ) 6.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0 ) 7.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0 ) 8.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哥顿法属于集体决策方法。( 1 ) 9.运用期望值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0 ) 10.经济批量模型中库存费用与订货费用是成反比的。( 1 ) 1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1 ) 12.边际分析法是制订计划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0 ) 13.力求维持最少部门是部门划分的原则之一。( 1 ) 14.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但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 0 ) 1.管理的双重性是指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0 )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0 ) 3.企业文化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 1 ) 4.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源于霍桑实验。( 0 ) 5.管理责任原理认为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0 ) 6.管理原理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因此不用因时、因地、因事而变。( 0 ) 7.按决策所处的层次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0 ) 8.法律方法的缺点是横向沟通困难。(0) 9.运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 0 ) 10.经济批量模型中库存费用与订货费用相等时,总费用最低。(1 )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后部分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1、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4)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5)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6)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7)具有自律的特征 8)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2、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3、解释企业价值观发展的历史阶段 1)企业目标:股东利润最大化——工业化初期 股东利润最大化、兼顾员工利益——工业化中期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工业化后期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同时要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后工业化时期 2)社会责任,逐渐从小变大 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设定工作目标,明确而现实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把道德因素加进去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使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不用担心受到斥责或报复而自主行事,上访等5、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

含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依据:适量的信息 6、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骤要注意什么问题? 诊断问题(关键步骤)—明确目标—拟定方案—筛选方案—执行方案—评估效果 7、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环境因素(市场结构,环境稳定性等),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决策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紧迫性和急迫性),决策主体的因素(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价值观等) 8、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入侵者研究,替代品生产商研究,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9、简述价值链分析的基本内容(企业自身) 根据价值链分析法,每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输入五六,生产作业,输出物流,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辅助活动主要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 10、理解各种战略类型的内涵 基本战略: 成本领先,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商。 特色优势: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他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已满足顾客的要求 目标集聚: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该市场服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 1、组织及其要素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 要素:成员、目标、活动、资源、环境 2、管理的必要性(6) 管理即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 3、企业特征 商品性、经济性、联合性 4、企业的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要进行哪些活动 任务: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润 活动:资源的筹措、资源的转换、产品销售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6、企业管理的性质和特征 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特征: 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7、企业管理的内容 (1)横向分析 经营管理 生产管理:生产条件、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管理 技术管理 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的管理 (2)纵向分析 计划:研究经营条件、制定经营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分析企业活动及其环境特点,研究并实施组织机构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领导 控制 8、作为管理方法论基础的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启示 系统基本元素:物质、信息、能量 系统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系统是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启示:企业管理必须有整体、层次观点;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顺道、重人、求和、法治(明法、一法、常法)、守信、预谋 2、工厂制度早期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管理的探索和思考 小詹姆斯·瓦特、马修·巴尔顿 欧文: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 查理·巴贝奇:计算机之父 3、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什么会在美国产生和迅速推广(29、30)

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重点考试要点

一:管理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①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②福莱特----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③比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④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⑤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⑥加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⑦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 ●管理的属性:(1)自然属性: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 各种管理职能。此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成是一种客观存在(2)社会属性:实际上就是“为谁管理”的问题 2、管理的职能有五种: a.决策(计划):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 动 b.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 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 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 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c.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 人们的认识和活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 努力。 d.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e.创新:在其他管理职能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中表现自身的存在和 价值

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要观点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进行一场彻底精神革命 ●管理制度 科学操作方法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科学、选择、培训、提高工人 定制科学工艺流程 计划与执行分离 6、(1)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提升生产效率,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管理与执行职能分离 (2)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a、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经济人”b、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c、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7、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研究的主要内容:(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2)、管理的一般原则(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8、管理人员遵循的14条原则(法约尔):(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对等(3)纪律(4)统一指挥(职工)(5)统一领导(任务)(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度的集权与分权(9)

《管理学》第六版 周三多 第二十章思考题

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 一: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 答:技术创新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要素创新 2、产品创新 3、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技术创新经常被一些人与技术发明相混淆。实际上,创新的概念要远比发明宽泛;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绝不仅仅是发明。如果说发明可能是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的话,那么创新则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的重新组合。 二: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 答:技术创新的源泉 一:意外的成功和失败1:意外的成功通常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相对比较小。二:意外的失败。不论是意外的成功还是意外的失败,一经出现,企业就应正视其存在,并对之进行认真的分析,努力搞清并回答这样几个问题:1: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3:这种变化会将企业引向何方 4:企业应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充分利用这种变化,以使之成为企业的发展机会? 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不协调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三:过程改进的需要。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行业结构主要指行业中不同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力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机中。我分散度。市场结构主要与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有关。这些结构既是行业内货市场内。可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制约着这些企业的活动。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可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契机。 六: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观念上的改变影响着不同产品的市场销路,为企业提供着不同的创新机会。 七:新知识的产生。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将为企业创新提供异常丰富的机会。 三:技术创新包括哪些内容?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何贡献? 答:技术创新的内涵:(一)要素创新1:材料创新。材料创新或迟或早地会引致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2:手段创新主要指物质的生产手段的改造与更新。(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改造。(三)要素组合方式的创新1、工艺创新包括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的改进 2、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 技术创新的贡献。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重点知识

第一章 管理的定义 : 1福莱特: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罗宾斯和库尔塔 : “管理这一术语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工作,又要讲究效率。 3本书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 企业家角色 2冲突管理者 3 资源分配者 4 谈判者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1 技术技能 2 人际技能 3 概念技能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1 亚当. 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2 小瓦特的科学管理制度 3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1)管理成为一种职业 2)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用人员掌握了管理权,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4 欧文的人事管理 5 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贡献 1 )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2 )对报酬制度的研究工人收入分为①固定工资②利润③奖金) 6 亨利.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1)每个职工享有“保证工资” 2)每个部门按科学的方法制定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成本,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管理阶层各得一半 3)定额应在 3~5年内维持不变以免降低工资 7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管理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以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的同时又要经受管理活动的检验 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工作定额 2 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组织管理理论: 1 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 )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5 )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6 )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 管理的 14 条原则:⑴分工⑵权力与责任⑶纪律⑷统一指挥⑸统一领导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⑺报酬合理⑻集权与分权⑼等级链与跳板⑽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3经理人员的职能:①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②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③明确组织的目标 正式组织存在及发展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的霍桑试验)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行为科学: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 XY理论、麦克利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 数量管理理论: 1运筹学 2系统分析 3决策科学化 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是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包括①关注顾客②注重持续改善③关注流程④精确测量⑤授权于员工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1学习型组织①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若不变革就不管用了)②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接它)③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创新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④主要担心不学习不适应⑤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⑥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2精益思想 3业务流程再造 4核心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条件①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②不是物理性资产③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④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⑤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第二章 1 企业伦理道德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2)企业组织)人文力 与企业精神)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1)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观点: 1 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2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极可能多的利益。评价:1 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2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3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2)权力至上道德观(观点: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如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游行自由权。评价 1 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2容易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3)公平公正道德观(观点: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 事。评价: 1 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2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4)社会契约道德观(观点: 1 主张把实证和规范 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2综合两种“契约” a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程序 b适用于特定社团里的成员的特殊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评价:这种商业道德观与其他几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5)推己及人道德观 3道德管理的特征:1)道德管理的特征:a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实为组织的一项责任(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b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以社会利益为中心)。c合乎 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d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视人为目的)e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 要求,能让组织去的卓越的成就(超越法律)。 f 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g 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为导向。 4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1)道德发展阶段:a前惯例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b惯例层次(道德 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c原则层次(个人试图在社会和权威之外建立的道德准则);有关道德发展阶 段的研究表明(a人们一步一步的一次通过这六个阶段,不能跨越。b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也可能倒退和堕 落。c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四阶段上,也有少数人能始终坚持自己信奉的原则,出污泥而不染)2)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主要是 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自信心和自控力,及自我强度与控制中心(自我强度: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a一个人的自我强 度越高、克制中东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 b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控制中心: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 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a 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命运有运气和机会决定 b 具有内在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第三版)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第三版) 1:某商店准备试销一种新产品,由于缺少历史资料,对产品的 销售只能做出畅销、一般、滞销三种估计,收益资料见“表2”。在事先不能确定三种状态出现概率的情况下,要求对进货的批量作决策。 表2 收益情况畅销一般滞销生产方案 方案1 100 80 40 方案2 120 100 20 方案3 150 110 -10 (1)按照小中取大法,应选哪个方案? (2)按照大中取大法,应选哪个方案? (3)按照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应选哪个方案? 解: (1)首先求出每个方案中最小收益值。由表2可知:方案1的最小收益值为40万元,方案2的最小收益值为20万元,方案3的最小收益值为-10万元。其次,在最小收益值中找出最大的收益值,该 数值所对应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在本例题中,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 收益值是40万元,所对应的方案是第1个方案。。 (2)因为各进货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150万元,其中最大值为150万元,其所对应的方案为第3方案。因此,第三方案为最优方案。 (3)首先根据公式:后悔值 =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 —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可以求出各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 后从中选择一个最小的后悔值作为最佳方案。计算结果如下表 收益情况最大后悔畅销一般滞销生产方案值

方案1 50 30 0 50 方案2 30 10 20 30 方案3 0 0 50 50 由该表可以知道,方案2中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所以选择方案2. 2:某录像机厂建设问题有如下损益值表: 收益情况销路好销路差生产方案 200 -20 建设大型工 厂 150 20 建设中型工 厂 建设小型工100 60 厂 (1)按照小中取大法,应选哪个方案? (2)按照大中取大法,应选哪个方案? (3)按照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应选哪个方案? 解: (1)首先求出每个方案中最小收益值。由表可知:方案1的最小收益值为-20万元,方案2的最小收益值为20万元,方案3的最小收益值为60万元。其次,在最小收益值中找出最大的收益值,该数 值所对应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在本例题中,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收 益值是60万元,所对应的方案是第3个方案。即应该选择建设小型工厂。 (2)因为各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分别为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其中最大值为200万元,其所对应的方案为第1方案。因此,建设大型工厂为最优方案。 (3)首先根据公式:后悔值 =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 —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可以求出各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

《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著)名词解释

1. 管理(05)——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 管理学——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 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4. 霍桑试验(03)——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5. 学习型组织(07)——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6. 核心资源(09)——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7. 核心能力(08 13)——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8.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9.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10. 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人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11. 行为科学——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12. 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 13. 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14.权变管理理论(10) ——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研究环境变量与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 15.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美国的戴明和朱兰是质量管理之父,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本质是顾客需求和期望驱使企业持续不断的改善管理16.核心能力理论——由20世纪80年代的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战略应该建立在企业的核心资源上 17. 伦理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18.功利主义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的善恶的道德观 19.权利至上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20. 公平公正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管理者不能对部分员工歧视,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21.社会契约道德观(12)——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嫩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22.推己及人道德观——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完全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24.全球化管理——从全球视角来考虑经营管理行为。通过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或代理机构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的有效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谋求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25. 信息——信息是由数据生成的,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管理必然涉及其他人1()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2).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为你完成工作(3 ).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定义3 管理就是决策 4 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存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 6. 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7. 归纳为:管理是人类有益智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目的性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枪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他不捏是资金、那我那个元、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 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依存性人类活动管理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 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性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3. 必要性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管理的产生: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分工、协作 不因任何而改变,与生俱来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自然属性 管理也是生产力 属性 1.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交往频繁,是管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企业的资本剥削和资本独裁终极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社会属性中产阶级出现,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大大增加 2. 几乎所有国家都已进入或正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3. .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迫使管理者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