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

习题二供求理论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2.某商品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

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

B、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C、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D、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3.需求量与价格之所以成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4.消费者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5.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8.下列哪一种弹性是衡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的移动?

A、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D、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

9.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10.如果某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则该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

A、该商品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该商品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11.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A、小于5美元

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

12.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13.厂商在工资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法确定14.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15.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16.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已知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具有正常的正斜率与负斜率)

A、价格升5美分

B、价格上升小于5美分

C、价格上升大于5美分

D、不可确定

1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多余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18.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C

19.经济学家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指描述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曲线。这样集中研究价格意味着:

A、经济学家相信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唯一因素

B、经济学家假设其他因素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变,这样价格的效果就独立出来。

C、经济学家不恰当地忽略掉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D、这个模型的预测能力没有什么价值

20.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的限制

B、谷物价格上升

C、谷物价格下降

D、谷物贸易量增加21.市场需求曲线是:

A、由每个人数量上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叠加得出

B、由每个价格上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叠加得出

C、由每个价格上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叠加得出

D、由每个数量上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叠加得出

22.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

Ⅰ、每个个人需求曲线都是向下倾斜

Ⅱ、价格下降时,新消费者进入市场

A、只Ⅰ有对

B、只Ⅱ有对

C、Ⅰ和Ⅱ都对

D、Ⅰ对或者Ⅱ对,但不会同时都对

23.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咖啡需求曲线左移

B、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

C、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

D、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

24.成功的商品广告会:

A、使该商品需求曲左移

B、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C、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右移

D、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25.下列哪一个因素可能导致电影票需求曲线移动

A、电影院规模变化

B、录像带租价变化

C、电影供给增加

D、看电影的价格变化

26.市场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是因为:

Ⅰ、每个厂商供给曲线都是向上倾斜

Ⅱ、价格上升,新厂商进入市场

A、Ⅰ只有对

B、只有Ⅱ对

C、Ⅰ和都对

D、Ⅰ对或者Ⅱ对,但不会同时都对

27.市场供给曲线是:

A、由每个数量上的个体厂商供给曲线垂直叠加得出

B、由每个数量上的人体厂商供给曲线水平叠加得出

C、由每个价格水平上的人体厂商供给曲线垂直叠加得出

D、由每个价格上的个体厂商供给曲线水平叠加得出

28.玉米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

A、玉米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

B、玉米供给供给曲线左移

C、玉米供给量增加

D、玉米片供给曲线右移

E、玉米片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

29.如果糖价格上升,糖果供给曲线会向——移动,均衡交易量——均衡价格会——。

A、左,减少,上升

B、左,减少,下降

C、左,增加,下降

D、右,减少,上升

E、右,增加,下降

30.如果糖果的替代品价格上升,糖果的需求曲线向——移动,均衡交易量——,均衡价格——。

A、左,减少,上升

B、右,增加,上升

C、左,增加,下降

D、右,减少,上升

E、左,减少,下降

31.在炎热的天气中,小鸡的死亡率会上升,从而新鲜家禽的价格也会上升涨。这种价格上升是家禽(鸡)的——曲线向——移动造成的,它同样会导致均衡数量——。

A、供给,左,增加

B、需求,左,减少

C、供给,右,减少

D、供给,左,减少

E、供给,右,增加

32.最近一项规定要求捕捞金枪鱼的公司使用不伤害海豚的网。这种网也会令一部分原本被捕获的鑫枪鱼逃走。这个规定会——每个价格水平上的金枪鱼供给量。这会导致在原均衡价格水平出现超额——,结果令均衡价格——。

A、减少,供给,下降

B、增加,需求,上升

C、减少,需求,下降

D、增加,供给,上升

E、减少,需求,上升

33.市场价格:

A、衡量稀缺性

B、传达信息

C、提供激励

D、A和B

E、以上都对

34.如果市场价格处于均衡价格,那么:

A、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出售的量

B、存在超额需求

C、存在超额供给

D、不存在改变价格的力量

E、A和C

35.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品位改变

C、人口增加

D、技术进步

E、以上都是移动的原因

36.当A商品的接近替代品——B商品的接近替代品,则A商品需求对其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可能——B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A、多于,低于

B、少于,大于

C、多于,大于

D、远少于,大于

E、远多于,低于

37.当菠菜价格上升时,以其他蔬菜代替菠菜会比在所有蔬菜价格上升时,以其他食品代替蔬菜——。我们因此预期——的需求对价格的敏感性会比——的需求——。

A、容易,蔬菜,菠菜,大

B、容易,菠菜,蔬菜,小

C、困难,蔬菜,菠菜,小

D、困难,菠菜,蔬菜,大

E、容易,菠菜,蔬菜,大

38.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2,价格由1元上升至1.02元会导致需求量:

A、上升4%

B、上升2%

C、下降4%

D、下降2%

39.如果一个厂商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收入下降,这意味着:

A、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C、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D、价格弹性大于1

40.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价格——会导致总收入——。

A、下降,增加

B、下降,减少

C、上升,增加

E、上升,不变

4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完全没有价格弹性,需求曲线将会:

A、呈水平状

B、呈垂直状

C、向上倾斜

D、向下倾斜

42.如果——,那么一个企业希望增加收入时就应该降低其商品价格

A、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B、商品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C、商品需求完全没有价格弹性

D、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43.长期而言寻找某种商品的合适的替代品会比短期而言——,结果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长期而言可能——。

A、容易,较低

B、困难,较高

C、容易得多

D、困难得多,低于

E、容易,较高

44.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1,价格由1.00元上升至1.04元会致供给量:

A、增加4%

B、减少1%

C、减少4%

D、增加1%

E、增加0.04元

45.如果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0,那么供给曲线是:

A、完全没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呈水平状

D、具有弹性

E、具有完全弹性

46.机器和建筑的存量在短期而言是——,但长期而言是——,结果供给的价格弹性在长期而言就可能——

A、固定,变量,较低

B、变量,固定,较低

C、固定,变量,较高

D、变量,固定,较高

E、固定,固定,较高

47.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完全没有价格弹性,而且该商品的一种替代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均衡量将——,均衡价格将——。

A、保持不变,上升

B、保持不变,下降

C、减少,上升

D、增加,保持不变

E、减少,保持不变,

48.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完全没有价格弹性,而且该商品的一种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均衡量将——,均衡价格将——。

A、增加,保持不变

B、保持不变,下降

C、增加,上升

D、保持不变,上升

E、减少保持不变

49.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而且该商品的一种互补商品价格上升,那么均衡量将——,均衡价格将——。

A、增加,上升

B、减少,上升

C、增加,保持不变

D、增加,下降

E、减少,下降

50.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在每个价格均减少(需求曲线左移),而且该商品的供给曲线相对缺乏弹性,那么均衡量将——,均衡价格将——,但是均衡——的变化比率较大。

A、减少,上升,价格

B、增加,下降,价格

C、减少,下降,价格

D、增加,上升,量

E、增加,下降,量

5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完全无价格弹性,而在这种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一种投入的价格上升,那么均衡量将——,均衡价格将——。

A、保持不变,下降

B、减少,保持不变压器

C、增加,保持不变

D、保持不变,上升

E、增加,上升

5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相对富于弹性,而在这种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一种投入的价格上升,那么均衡量将——,均衡价格将——,但是均衡——的变化率较大。

A、减少,上升,价格

B、增加,下降,价格

C、增加,下降,量

D、减少,上升,量

E、增加,上升,价格

53.如果一种商品需要上交一种税,税务负担通常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担。下列哪个案例不属于这种情况?

A、这种商品的需求相对缺乏弹性

B、这种商品的需求具有完全价格弹性

C、这种商品的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D、这种商品的需求相对富于价格弹性

54.一种商品需要上交一种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A、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也越大

B、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大

C、消费者承担税收的比例越大

D、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大

55.一种商品需要上交一种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越不富于价格弹性:

A、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越大

B、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大

C、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少

D、消费者承担税收的比例越小

56.如果过剩,那么:

A、消费者愿意按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

B、按现行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曲线确定

C、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D、按现行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需求曲线确定

57.价格支持是——均衡价格的法定价格,导致——。

A、低于,短缺

B、高于,短缺

C、低于,过剩

D、高于,过剩

E、等于,市场出清

58.下列哪个不是房租管制可能导致的后果?

A、公寓空置

B、公寓改为可供出售的单元住宅

C、所有愿意以现行价格租用公寓者都能找到可供出租的公寓

D、建设新公寓的动机减少

E、可供出租的公寓短缺,而且这种短缺在长期而言将变得更加明显

59.保险费率的价格限制将导致:

A、需求减少

B、需求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增加

E、上述都不是

60.最近在美国西北部,房屋的需求下降,房屋价格呈现刚性,于是

A、出现暂时的房屋短缺

B、出现暂时的房屋过剩

C、房屋市场出清

D、供给也左移

E、上述都不是

二、分析讨论题

1.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2.如果政府(a)对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给予单位现金补贴;(b)

与上相反,对该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征收单位销售税,将会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产生什么影响?(c)对一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来说,实行最低价或最高限价与给予单位补贴或征收单位销售税有何不同?

3.讨论下例问题:

(1)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2)5000—0.5P这一需求函数中的价格弹性是否为常数?为什么?

4.假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用图证明下列结果:

(1)对一给定的供给曲线和均衡点,需求曲线的弹性越是不足,消费者所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2)给定的需求曲线和均衡点,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消费者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5.参考下图,考虑对小麦生产者的两个援助计划。(1)政府把价格

定在P

2,并购买P

2

价格下多余的小麦。(2)政府让小麦在其均衡

价格P

1出售,对出售的每单位小麦付给农场主P

2

-P

1

的补贴金。试

问,对政府来讲,哪一个花费较大?

6.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1970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7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7.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

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产量Q

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

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产量Q

e

8. 在广州某体育馆将举行两场足球赛,馆内共有座位5000个。其

中,一场是广东队对辽宁队,门票每张10元,供不应求。另一场是广东队对浙江队,门票每张8元,只售出3000张。试问:

(1)分别画出两场球赛门票的供求曲线。

(2)广东队对浙江队的球赛,能否通过降低门票价格增加收入?

9.假定猪肉市场存在着蛛网周期,供给和需求函数分别为:

Q

ST =-20+3P

1

T

Q

DT =30-2P

T

并且在初始状态产量为20,问第二年市场价格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这个均衡价格能否达到?

10.设需求曲线是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a)用计算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的公式和作图法说明需求曲线的斜率与弹性系数的区别。(b)假设一个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相交点的弹性是否相等?何者较大?

(c)假设上述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它们在交点上的弹性是否相等?

11.技术突破降低了生产电脑芯片的成本。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突破对以下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1)电脑市场

(2)电脑软件市场

12.某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描述了香槟酒行业一次成功的推销活动。这篇文章还提到,“许多企业管理者为香槟酒价格狂涨而兴奋。但他们也担心这种价格急剧上升会引起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又使价格下跌。”这些管理者在分析形势时犯了什么错误?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13.“在供给增加为既定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都影响均衡数量的变动”。这种说法对还是错?有图形进行解释。

14.政府决定,应该通过减少使用汽油来减少空气污染。他们对所销售的每升汽油征收0.5元的税收。

(1)人们应该对生产者收税呢,还是对消费者征税?认真地用供求图形加以说明。

(2)如果汽油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对减少汽油消费较有效,还是较无效?并用文字和图形作出解释。

(3)这种政策使汽油消费者受害还是受益?为什么?

(4)这种税使石油行业工人受益还是受害?为什么?

15.政府实施了两项影响香烟市场的计划。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规定的目的是使公众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同时,农业部继续实行对烟农的价格支持计划,该计划使烟草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1)两项计划如何影响香烟的消费量?在你的答案中运用香烟市场的图形。

(2)两种计划对香烟价格的综合影响是什么?

(3)也可以对香烟征收重税。这种税对香烟的消费量有什么影响?

16.补贴与税收相反。在对鸡蛋购买者征收0.5元税收时,政府对每购买一个鸡蛋收取0.5元;而对鸡蛋购买者补贴0.5元时,政府对每购买一个鸡蛋支付0.5元。

(1)说明每个0.5元补贴对鸡蛋需求曲线、消费支付的有效价格,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以及销售量的影响。

(2)消费者由于这种政策受益还是受损失?政府受益还是受损失?

17.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18.在一场关于学费费率的讨论中,一位大学官员争辩说,入学的需求完全缺乏弹性。他所提出的证据是,在过去的15年里,大学学费(实际值)已翻了一一番,而申请入学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下降。你是否接受这一观点?扼要说明一下。

19.假设政府希望能保证城市市民都能住上合适的住房。考虑三种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一项法律,要求所有租金削减1/4。第二种方法是对所有建房的人提供补贴。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给租房者提供补贴,其数额等于他们所支付的租金的1/4。指出每种建议在短期和长期中,对出租房的价格和数量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20.近年来人们对于是否应该大力发展私人小轿车争论颇大,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假设对小汽车进行适当限制,试分析以下几种限制办法的利弊,并加以比较。

(1)私人买车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2)提高小汽车的价格;

(3)对私人小汽车征收一次性附加税或其他费用;

(4)提高汽油税。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供求关系理论——(管理经济学知识总结)

供求关系理论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的特点: ①大部分需求曲线呈右下方倾斜的态势。 ②需求曲线反映的只是一定时期内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 ③需求曲线可以分为行业需求曲线和个人需求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Q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变动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Q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变动 商品市场的均衡 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市场均衡分析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 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价格。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 P Q 1 P 2 P 1d Q 2s Q 2d Q 1 s Q 0 P 0Q

()()()Q P P Q P P Q Q Ep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价格弹性 点弹性()Q P P f Q P dP dQ Q P P Q Ep ?'=?=???=lim P Q 弧弹性()() ()()2 1211212211221 122 /2/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p ++? --=+-+-=??= P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供求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供求理论习题及答案 1.选择正确答案(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 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 (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4)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 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的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6)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

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正; B.负; ; 2.己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Qd=QS即50-5P=-10+5P 解得Pe=6 Qe=20 (2)同理60-5P=-10+5P 解得Pe=7,Qe=25 (3)同理50-5P=-5+5P 解得Pe=,Qe= (4)答案参教科书第36页 (5)需求变动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也上升 供给变动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 3.假定教材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和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1) 2 3 Q 2 1 2 1= + ? + ? - = ? ? - = P P P Q Q P P Q Q E d

供求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弹性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价格弹性:是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是表示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是用来衡量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程度。 供给:指企业(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判断 1.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4.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5.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6.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7. 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 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 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 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 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 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13. 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4. 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5.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 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 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18. 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三选择题 1. 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BD

《供求理论》题库

第2章供求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供给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6.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供求规律——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9.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0.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二、单项选择 1.需求规律表明:( A ) (A)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 (B)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 (C)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是正相关的; (D)消费者在某种商品的价格较高时购买的数量比在较低价格时要多。 2.下述因素中哪一个不是引起商品甲需求变化的因素?( C ) (A)替代商品乙的价格变动;(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C)商品甲的价格变动;(D)消费者偏好的改变。 3.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则( D ) (A)它们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 (B)一种商品价格提高会降低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供求理论的创始人

供求理论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 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继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之后的又一位经济学集大成者。 1842年,马歇尔出生于英国伦敦区一个朴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他那极为严厉的、期望他儿子能成为一个牧师的父亲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亲的意愿,去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数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并被选为圣约翰学院教学研究员。但1877年由于他和玛丽·佩利——一个他过去的学生结婚,被迫辞职,因为当时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员们要像牧师那样独身。随后,他先后担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讲师和教授(那时,独身要求已取消)。他参加过英政府组织的政策咨询活动,还曾是1890-1894年皇家劳工委员会颇有影响的成员。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席,正式领导了创建英国(后改为皇家)经济学会的运动。1885-1908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 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称为经济学四大伟作。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M.凯恩斯,J.S.尼科尔森,A.C.庇古,D.H.麦格雷戈

市场供求理论

第二章 市场供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分为产品与服务市场以及生产要素市场,本章以及第三章均以产品或服务市场为例介绍市场供求机制的运行规律。 一、消费者的市场需求(demand ) 1、什么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有能力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它与欲望、需要(needs,necessity)不同。(经济学所说的“需求”与需要根本的区别在于:需求把人们想要获得某东西的数量与人们为了获得它们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联系在一起。为什么经济学要这么做?) 消费者是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购买者。 2、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 (1)所购商品自身的价格。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商品的价格(如替代品价格上升则人们会增加所购商品的购买量);互补商品的价格(如互补商品价格上升则人们会减少所购商品的购买量)。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正常商品(normal goods ),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消费者的收入上升而上升,而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正好相反。 (4)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 (5)消费者的预期。 3、需求函数:(,,)d d x x x y Q Q P P I ,其中,x y 代表两种不同的商品,x P y P 代表,x y 的价格, I 代表收入。这是最常用的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 4、需求法则:假定影响需求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是该商品价格的减函数。 (想一想:微观经济学所说的商品价格是指商品的货币价格吗?提示:曾经有人这样反驳需求法则,假设所有商品的货币价格均上涨了10%,此时,某商品价格上涨10%显然不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 5、需求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如吉芬商品、珍藏品、炫耀品(为什么?),又例如,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价格具有质量信号作用时,也会出现反常现象。 6、两种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1)沿着同一条曲线上下移动:这是由该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 (2)整条曲线左右移动:这是由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 注:部分国内外教材以“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来区分二者,但笔者认为这种区分会制造不必要的混乱。

供需理论

供需理论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单个产品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由于资源配置在市场中是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的,故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是资源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性的假设:Scarcity 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是有限的 资源稀缺,人们才需要计算,比较,权衡和选择 经济人的假设:Rational People 经济主体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都是从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出发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均衡分析: 均衡(Equilibrium) :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达成的相对静止状态 均衡状态下各相关变量的愿望多能得到满足,因此经济学家倾向于寻找在何种条件下经济事物能达到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分析追求市场均衡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用既有的理论和事实对经济现象做出判断和分析 回答“是什么”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行为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标准 回答“应该是什么”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P1: 人们面临取舍和选择 P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 P3: 理性人选择时候要考虑边际量 P4: 人们做决策时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2. 人们如何交易 P5: 贸易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P6: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P7: 政府有时可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 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P8: 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新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易错题汇编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向E1移动的是( ) ①国内新冠疫情趋于平稳,口罩熔喷布生产商担忧前期行业规模过度增长引发产能过剩 ②为推动行业发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 ③活禽养殖行业因技术发展实现增产,但禽流感爆发导致市场需求低迷 ④国际石油市场疲软,地区动荡引发行业联盟限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量变动图示(D1是变动前的需求量,D2是变动后的需求量)是 A. B. C.

D. 3.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 C.减少10单位D.增加10单位 4.2017年9月23日,中国国家工信部表示,我国已启动传统能源汽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我国燃油车退市的政策研究启动的消息会对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Q1)和燃油汽车的销量(Q2)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曲线能正确反应这个影响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7年1月至11月,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下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5%,同比降低6.3个百分点,约影响CPI下降0.34个百分点。但全国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出现明显波动。这表明( ) A.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 B.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C.农产品已经不再是居民消费的重点。 D.价格由价值决定。 6.甲商品和乙商品为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国家对购买甲商品的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这会对甲、乙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甲、乙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变化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为扩大生产某公司决定扩大用工规模。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年薪在2~4万元左右;一台机器人本体及维护费用约为60万元,每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为

供求理论(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供求理论(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 B 、市场价格 C 、需求价格 D 、最低价格 2.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问题是() A、消费者均衡 B、厂商均衡 C、价格 D、供求关系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D 、需求减少 4.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要下降,则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 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 、商品自身的价格 6.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 B 、需求 C 、价格 D 、均衡价格 7.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 B 、向右方移动 C 、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 A 、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 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9.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10.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

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A 、正 B 、负 C 、0 D 、1 11.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A 、供给量增加 B 、供给量减少 C 、供给增加 D 、供给技术 12.生产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下降,则影响该商品当前供给()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直线型需求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相同,因此其价格弹性也相同,这种说法() A 一定正确 B 一定不正确 C 有时是正确的 D 无法判断 14.x和y两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1.41,则可以确定这两种产品为() A 替代品 B 互补品 C 劣质商品 D 奢侈品 15.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A 缺乏弹性的 B 富有弹性的 C 无弹性的 D 与弹性无关 16.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 D 减少 17.当某商品的价格弹性为零时,政府对卖者出售单位产品征税3元,则该商品的价格将() A 上升3元 B 上升超过3元 C 上升不足3元 D 下降3元 18.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9.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正双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消费支出()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A 富有弹性的 B 缺乏弹性的 C 单元弹性的 D 不能确定

供求理论题库.doc

第 2 章供求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 商品的数量。 2.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该 商品的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4.供给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 的反应程度。 5.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提高,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 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6.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 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 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 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供求规律——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 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9.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 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0.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 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二、单项选择 1.需求规律表明:(A) (A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 (B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 (C)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是正相关的; (D )消费者在某种商品的价格较高时购买的数量比在较低价格时要多。 2.下述因素中哪一个不是引起商品甲需求变化的因素?(C) ( A )替代商品乙的价格变动;(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 C)商品甲的价格变动;(D)消费者偏好的改变。 3.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则(D) (A )它们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 (B )一种商品价格提高会降低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供求理论案例

案例1 欧洲航空市场的新变化 在欧洲地区,航空业受到国家的保护,只有被政府批准的航空公司才能从事特定的航空业务,飞机票价长期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组织一直致力于促使各国采取放松对航空业的管制措施。随着欧洲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年来的逐步放松管制的措施于1997年4月1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欧盟各国达成协议,从这一天起欧盟的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可以飞往欧盟所属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因此无论是老公司还是新公司,都在全力以赴的抢夺或保护他们的市场份额。这给欧洲航空业带来巨大的降价压力。在逐步走向放松管制的同时,大规模的降价却给欧洲的大型航空公司带来了问题。他们面前是新兴对手的不断加强的挑战,后者成本低,采取降价收费的措施逐步侵占市场,还迫使大型航空公司也不得不降价。但新兴公司真得能靠降低价格取得胜利吗? 问题:取消管制后价格战会爆发吗?你若是新兴或大型航空公司的管理者,你将会怎样面对这个挑战? 案例2 阿皮安公司挑起的战争 20世纪70年代,好成为美国“商业帝国”的阿皮安公司以价格为武器,在美国市场上挑起一场销售大战,战争的结果是阿皮安公司一败涂地,元气耗尽,不久,就被别人吞并了。 阿皮安是美国的一个巨型商业公司,有着100多年经营食品等杂货的历史,拥有1000多个零售商店,堪称美国商界的庞然大物。1071年,公司经营很不景气,许多商店濒于关门歇业。为了扭转这种形式,1972年春,新上任的总经理W.J.肯做出了降价的重大决策,措施有: (1)所有产品降价9—11%。 (2)为了减少亏损,对所售商品不加包装,由顾客自带袋子买。 (3)将公司下设的所有商店改名为:WEO,即:“经济发源地”的廉价商店。 (4)大量运用广告,宣传本公司的商品价格低于其它公司。 采取上述措施后,1972年,整个公司的销售确实像期望的那样猛增。然而,由于大降价,加上巨大的广告费用,公司不仅没有盈利,反而亏损5000多万美元。阿皮安公司的进攻性把其它公司压倒了难以忍受的程度。为了生存,一些小型超级市场连锁店对阿皮安群起而攻。有些连锁店干脆在广告上写道:“请您将阿皮安的销价广告拿来,这里有更廉价、更卫生、更美味的食品。”一场名副其实的价格战拉开了,众多商业公司乃至生产公司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到了1973年,粮食原材料价格上涨,股东们为减少亏损而施加压力,阿皮安不得不猛抬物价,这又使顾客们意见纷纷。竞争对手、股东、顾客一起向阿皮安压来,使阿皮安内部的矛盾激化。内外交困,阿皮安一蹶不振。1979年,这个庞然大物终于被原西德买去了。 问题:阿皮安公司为什么会失败?如果你是该公司的管理者,你会如何做? 案例3:如何看待“占座现象”?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教室,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正方:占座是体现效率的最好选择。 反方:占座不公平,有更好的座位分配制度。 案例4:苏州乐园门票降价能否继续

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有的流派没有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但其思想的背后却隐含着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某种确定。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模式和中国经济究范式的转型,以供求原理分析国内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解释农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现象。通过实例分析经济中的问题,展望宏观调控下经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经济学供求关系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的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数据,从消费者、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等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式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中国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并根据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工资利润等相关经济情况,评论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给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见供求理论在经济学体系中就如人体的大动脉和大静脉一样,它们俩之间不但有相互辅佐和制约的关系,并且如大动脉和大静脉对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意义一样。它是经济学本身的根,是经济学发展与否的关键。 通常,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都是短暂的,一旦供给量增加,价格很快下跌,引起需求量增加,产生新的供求平衡;一旦供给量减少,价格很快上涨,引起需求量减少,也能产生新的供求关系。不过,这两种新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经济学研

浅谈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实际意义

浅谈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实际意义 摘要: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努力解决着经济问题,生存和发展关乎着国家、社会的关键。同样,生活无处不经济,经济类问题也是人们最关心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所在。 本文依据最近的时事热点——房价,对供求理论展开研究、讨论。 正文: 一、供求理论及相关概念概述 1.商品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愿意购买而且能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商品与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关系,对于一般商品来说,随着价格上涨,伴随着消费者需求量减少;反之,随着价格下降,伴随着消费者需求量减少,例如鸡蛋。但是有些商品却有反向的影响,商品的价格越下降,需求越小。例如,珠宝、项链等装饰品。出现这些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商品价格下降后,出现新的购买者,从而使需求增加;或者由于出现了替代品,消费者会增加对其购买而是需求增加;还有就是随着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能力支付商品而增加对商品的购买,是需求量增加。 经调查可知,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老百姓对房屋的需求已从生活基本需求转向投资需求。客观来说,中国人对房产的需求是巨大的。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城市,各地打工者、求学者纷纷涌入,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最终决定了购房需求有增无减的现状。经过2011年一年的调控,北京房价虽然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当前的房价仍然远远高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所能承受的范围。尽管民众对于房价下跌后,住房商购的意欲表现显著,但民调显示,这仍然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大多数民众的住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商品的供给 供给是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所有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包括之前市场的存货量和新增加的商品量。供给是指厂商对商品的提供能力与欲望。商品的价格也是影响厂商供给的主要因素,商品自身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的目标、其他商品的价格、预期价格、技术水平、自然条件、政府政策等是影响供给的因素。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存在者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即商品

供求关系理论——

供求关系理论 需求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的特点: ①大部分需求曲线呈右下方倾斜的态势。 ②需求曲线反映的只就是一定时期内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③需求曲线可以分为行业需求曲线与个人需求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就是指在其她条件不变时,由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就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她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Q ,在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的变动就是指在其她条件不变时,由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就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

她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Q 均衡价格就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就是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对价格与数量的影响 P Q 1 P 2 P 1d Q 2s Q 2d Q 1 s Q 0 P 0Q

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后果就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 ()()()Q P P Q P P Q Q Ep ???=??=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价格弹性 点弹性()Q P P f Q P dP dQ Q P P Q Ep ?'=?=???=lim P ()()2 121121221122 / 2/Q Q P P P P Q Q P P P P P P ++?--=+-? P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其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可表示为:Q I I Q I I Q Q E I ? ??=??= //

供求理论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 2. 供给 3. 均衡价格 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5.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6. 弹性 7. 需求的价格弹性 8. 供给的价格弹性 9.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0. 替代品 11. 互补品 12. 需求的收入弹性 13. 恩格尔定律 二.单项选择 1.以下哪一个函数更可能是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A.Q=3P-5 B.Q=9-2P C.Q=P/20Q=20/P D.Q=8+6P 2.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的是 A 面粉和大米 B 汽油和汽车 C 羊肉和牛肉 D 猪肉和鸡蛋 3.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将 A 需求减少 B 需求量增加 C 需求增加 D 需求无法确定 4.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价格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确定 5.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 服装 B 化妆品 C 金银首饰 D 食盐 6.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 胰岛素 B 旅游 C 面粉 D 食盐 7.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B 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变动 C 不同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 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8.以下哪一个函数更可能是供给曲线的表达式: A.Q=3P-5 B.Q=9-2P C.Q=20/P D.Q=8+6P 9.需求的变动是指: 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B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关于供求理论的分析报告

关于供求理论的分析报告 女子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电商2班 张玲玲 110607020226

供求关系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关系 商品经济的许多范畴都可以统一到供求关系之中。如研究商品关系的那些基本范畴:生产与消费、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与货币等相互对立的概念.一旦把它们与市场相联系.实际表示的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研究商品和价值的一般关系时不涉及市场,因而不以供求关系表示。马克思指出。在市场上。“互相对立的只是两个范畴:买者和卖者。需求和供给”。“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上再现了下列关系:第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买者和卖者的关系;第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尽管二者可以由第三者即商人来代表”。 供给和需求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它们都由生产产生。处于对立地位的供给和需求彼此很难分清。在不同的角度说.供给就是需求.需求就是供给。属于增加供给的生产活动同时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和由于增加对劳动的需求而增加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换言之.生产中的生产需求也可以说是供给。马克思在谈到供给和需求的含义时说。“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象只是同义反复”:并认为供给和需求都决定于生产:“供给和需求是由生产本身决定的”. 深刻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辨证关系。供给与需求的这种辨证关系对于政府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很有指导意义。 供给和需求虽然是由生产决定 但二者在量上没有必然的联系:二者真正的联系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劳动中社会用来生产这种物品的部分。也就是这种物品的生产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数量.另一方面,社会要求用这种物品来满足需要的规模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而只有偶然的联系”。这说明.供给和需求同由生产决定.但供给和需求不必然任何时候在量上都相等。理论上假设的供求均衡只是在不均衡的波动中才存在.存在于平均数中。由于在市场上“供给”是为了价值.提供的也是价值.而“需求”要的是使用价值。价值是抽象劳动.供给的商品中虽然花费了“劳动”.但产品不为社会所需要.供给成为“无效供给”。另一方面.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需求具有无限性.但只有有相应货币购买力的需求才是能实现的“有效需求”。市场上只承认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供求的这种“偶然联系”表明供给和需求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它实质表示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之间存在交换劳动的关系。这种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关系不决定价值.但决定价格的波动 供求关系虽然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关系之一.但它对商品经济的本质关系—价值关系.却没有决定作用。它只作用于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上下波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商品间的需求关系)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 第6章 商品间的需求关系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Heidi 从羊奶(m )和果馅卷(s )两种商品中获得效用,其效用函数为: (),U m s m s =? (1)证明:羊奶的价格上升不会改变Heidi 对果馅卷的购买量,即证明:/0m s p ??=。 (2)证明:/0s m p ??=。 (3)利用斯勒茨基方程和净替代的对称性证明:(1)、(2)两问中涉及的收入效应影响是相等的。 (4)用m 和s 的马歇尔需求函数证明(3)的结论。 证明:(1)由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性质可得:0.5m s p m p s I ==,从而有:0.5/s s I p =,因而可得:/0m s p ??=。 此外,因为无差异曲线是一次双曲线(ms 为常数),所以自替代效应和交叉替代效应都是相同的比例大小,但是方向相反。因为无差异曲线是位似的,两种商品的收入弹性都为1,所以两种商品的收入效应也是相同的比例大小,因而m p 的变化对s 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恰好抵消。 (2)由(1)同理可得:0.5/m m I p =,从而可得:/0s m p ??=。 (3)因为: 0| 0|U m m U s s s s s m p p I m m m s p p I ???==-??????==-??? 又因为 ||U U m s s m p p ??=??,所以有:s m m s I I ??=??,即与(1)、(2)中的偏导数有关的收入效应是相等的。 (4)由(1)中m 和s 的马歇尔需求函数可知: 0.50.50.5/s m m s m m m m s s I p p m s p I ????????==== ? ? ????????? 。 2.困难时期Burt 仅购买威士忌酒和果冻度日。对于Burt 而言,虽然威士忌酒与果冻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希克斯替代品,但是威士忌酒是具有吉芬悖论的劣等品。从直观上解释为什么在威士忌酒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果冻的购买量一定会减少。也就是说,这两种商品也必定是总互补品。

供求理论

第2章供求理论 一、选择题 1.市场价格() A衡量稀缺性B.传递信息 C.提供动力 D.以上都对 2.对商品或劳务的个人需求曲线()。 A.给出了在任一价格水平上,个人将会购买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B.给出了市场均衡价格 C.表示根据替代效应,其他商品将会被替代 D.以上都对 3.对某一特定的商品或劳务存在有好的合理的替代品,这个定律叫()。 A、需求定律 B、替代效应 C、市场需求曲线D.稀缺性原理 4.如果你知道每条个人需求曲线,你能通过怎样的方式找到市场需求曲线()。 A.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求出平均的需求数量

B.将所有的价格加总 C.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加总每个个体购买的数量 D.将所有的价格取平均 E.以上都不对 5.当价格上升时,在个人需求曲线上需求数量相应下降,这是因为() A.个人采用其他商品或劳务来替代 B.一些消费者退出了市场 C.一些消费者进入了市场 D.供给数量上升了 E.A和 B 6.当价格上升时,在市场需求曲线上需求数量相应下降,这是因为()。 A.个人采用其他商品或劳务来替代 B.一些消费者退出了市场 C.一些消费者进入了市场 D.供给数量上升了 E.A和B 7.当价格上升时,在个人供给曲线上供给数量相应上升,这是因为()。

A.更高的价格刺激了厂商销售更多的产品 B.在替代效应作用下厂商用这类商品替代了其他商品 C.市场供给曲线是在任一价格水平上单个厂商生产数量的加总 D.A和B E.以上都不对 8.当价格上升时,在市场供给曲线上供给数量相应上升,这是因为()。 A.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更多的厂商愿意进入市场来销售产品 B.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每一个厂商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 C.市场供给曲线是在任一价格水平上单个厂商生产数量的加总 D.更高的价格水平上,厂商用这类商品替代了其他商品和劳务 E.A和B 9.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 A.存在过度需求 B.存在过度供给 C.消费者愿意提高价格 D.厂商愿意降低价格 E.以上都对

第二章 供求理论 练习

第二章供求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均衡价格 B、市场价格 C、需求价格 D、最低价格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3.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要下降,则对该商品的当前需求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相关商品的价格 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商品自身的价格 5.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需求量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6.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向左方移动 B、向右方移动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 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8.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A、供给量增加 B、供给量减少 C、供给增加 D、供给减少 9.当两种商品中一种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A、正 B、负 C、0 D、1 10.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11.直线型需求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相同,因此其价格弹性也相同,这种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有是正确的 D、无法判断 12.x和y两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1.41,则可以确定这两种产品为() A、替代品 B、互补品 C、劣质商品 D、奢侈品 13.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无弹性的 D、与弹性无关 14.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不变 D、减少 15.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6.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正双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消费支出()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17.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A、富有弹性的 B、缺乏弹性的 C、单元弹性的 D、不能确定 19.劣等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 A、1>Em>0 B、Em=0 C、Em<0 D、Em>1 20.因某农作物歉收导致的该农作物价格上升,准确地说该过程是由于()引起的。 A、供给减少引起需求量减少 B、供给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供给量减少引起需求减少 D、供给量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21.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将() A、同时下降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无法确定 C、同时上升 D、均衡交易量减少,均衡价格的变动无法确定 22.()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A、需求和供给都增加 B、需求和供给都减少 C、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D、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23.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问题是() A、消费者均衡 B、厂商均衡 C、价格 D、供求关系 24.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 25. 若供给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等于1,则供给曲线只能是一条() A、过原点的45°线 B、过原点的直线 C、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D、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