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KCl溶液I2加热,升华

BKNO3K2SO4BaCl2溶液,过滤

CCuCuO稀硫酸,过滤

DCaCO3CaO盐酸,过滤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的是()

A.H2

B.O2

C.Cl2

D.SO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师大附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84分。) 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大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百炼成碳、氢两种元素 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饬分均是纯净物 2.32S与33S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S与33S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 B.32S与33S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32S与33S 具有不同的电子数D.32S与33S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3.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它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下列关于该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O2、O3、O4都是氧的同位素B.O2、O3、O4都是氧的同素异构体 C.O4的摩尔质量为64 D.O2、O3、O4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纤维素C.油脂D.蛋白质 5.由于化学反应而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的物质是()A.甲烷B.苯C.聚乙烯D.乙烯 6.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有机物是() 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 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 A.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③ 7.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且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是()A.HCl B.NaOH C.Br2D.NaCl 8.在下列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N2B.PCl3C.CO2D.H2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升华共价键被破坏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D.MgF2、H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0.下列物质中,化学式能真正表示该物质分子组成的是()A.C B.SiO2C.NaCl D.HCl 11.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 1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 B.C8H10 C.CH4O D.C2H4Cl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14.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阴离子关径; C和A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事法规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中止C.故意杀人既遂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

(工作总结)高中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范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9)、(10)两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本学期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任务,而化学反应原理是一本比较抽象的模块,它是继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之后的选修课程,她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研究化学反应现象,探索化学反应规律。对于这个模块的教学,务必建立在学生有必须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方来展开教学的,这一个学期高二的教学中的确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和问题。,下方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几点的总结: ●一、能认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完成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每一次上课前能 认真备好课,以及在课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课。因为高二的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化学反应原理又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改变自我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到达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二、作为高二化学备课组长,本学期能与同伴展开群众备课,并构成统一的教案,这样能 从各方面提高我们实际教学的潜力,能按时出好每一份练习,对于每个专题学习完之后能及时进行专题的考试,及时检查自我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善。 ●三、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是虽然是一个选修模块的教学,但是从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中,明 白这一部分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的资料,而且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所以在高二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向高三年的老师借了相关的资料和考试大纲,再结合我们教学大纲,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能在原有教材的教学上补充了高考所要求的资料。 ●四、有时光我就去听同组老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十分多的知识,及时纠正了 自我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老师经验和方法真的十分重要,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给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我,不能有所怠慢,学生的问题不能忽视,他们的问题提出,不仅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另一个方面也是对我的提高。 ●五、在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面批,学生在对化学用语这一方面 经常出错,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下了比较大的工夫,在布置学生作业之前我总是先进行题目的筛选,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在本学期高二基础学段的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 起“桥梁”,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用心的讨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忙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 考试试题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一化学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有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1、同一个原子的下列电子层中,能量最低的是 (A )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 2、“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属于“绿色商品”的是 (A )含铅汽油 (B )含磷洗衣粉 (C )含碘食盐 (D )含氟冰箱 3、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 )溴笨 (B )氨基酸 (C )乙酸乙脂 (D )氯化氨 4、下列变化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只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 )干冰升华 (B )氯化钠融化 (C )水电解 (D )甲烷燃烧 5、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 标记C 60,发现一种C 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 件下可通过断裂DNA 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 )。下列有关14C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4C 与C 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14C 与14N 含的中子数相同 (C )14C 是C 60的同素异形体 (D )14C 与12C 互为同位素 6、25℃、101kPa 时,1g 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同时放出 kJ 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CH 3OH (l )+2 3O 2(g )= CO 2(g )+2H 2O (l ) △H = kJ/mol (B )2CH 3OH (l )+3O 2(g )= 2CO 2(g )+4H 2O (l ) △H =+ kJ/mol (C )2CH 3OH+O 2 = 2CO 2+4H 2O (l ) △H = kJ/mol (D )CH 3OH (l )+23O 2(g ) = CO 2(g )+2H 2O (g ) △H = kJ/mol

高一化学教学期末总结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高一化学教学期末总结,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高一化学教学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1)、(2)、(7)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如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今年我在备课时,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同时课后及时对刚上完的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记录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同科组

老师的课(尤其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三、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市面上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选编习题,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四、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教的三个班中,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很认真,学习劲头也较浓,只是个别班后进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也就差,有些学起来就没信心,更不想去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分析他们的作业、试卷了解原因,对于对化学不感兴趣的,我就用一些实际例子跟他们说说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没有努力去学的学生,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由于基础太差,抱着破罐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刑法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2018年7月刑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属于刑法机能的是( ) A.行为规制 B.法益保护 C.自由保障 D.惩罚犯罪 2.不属于罪刑相适应原则基本内容的是( ) A.主客观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害性相适应 D.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3.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变通规定或者补充规定,应当报请批准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 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A.可以从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轻、减轻处罚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具体的事实错误主要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 ) 1

A.客体错误 B.工具的错误 C.因果关系的错误 D.方法、手段的错误 8.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刑罚权是( )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行刑权 9.不属于数罪并罚原则的是( )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加重原则 D.混合原则 10.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 A.暴力性犯罪 B.无期徒刑罪犯 C.累犯 D.绑架罪 1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行为对象是( ) A.国家绝密 B.国家机密 C.国家秘密 D.国家秘密、情报 12.未经批准私自制造猎枪的行为( ) A.构成非法经营罪 B.构成非法制造枪支罪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违规制造枪支罪 1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信用卡的行为构成( ) A.伪造金融票证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伪造金融凭证罪 D.伪造货币罪 14.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 ) A.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B.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C.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直接责任人员 D.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直接责任人员 15.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 ) 2

人教版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为0分,共 16小题,32分 2、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 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C.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D. 超导材 K 3C 60 3、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 CO 2 气体, CO 2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与金属镁反应生 成氧化镁和碳,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 ) A ?化学键,化学键 B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C ?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D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4、 下列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 Na 20 和 H 2O B ? NaOH 和 NaCI C . Na 2O 2和 H 2O 2 D ? CCI 4和 HCI 5、 X 元素的阳离子与 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X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V Y 6、 1mol 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 O 2的质量最多的是 () A 、 C 2H 6 B 、 C 2H 6O C 、 C 2H 4O 2 D 、 CO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B .一定条件下 1moI N 2 与 3moI H 2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可生成 2 moI NH 3 C .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 .在多电子原子中,外层电子能量比内层电子能量高 8、 把 SO 2 通入 Fe (N O 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 若滴入BaCl 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 3+ - A. SO 2 B. Cl - C. Fe 3+ D. NO 3- 9、 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为“绿色梦想,低碳行动”。① 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②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③在含 硫的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④利用苯、甲苯等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⑤利用可降解的“玉 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以上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1、 131 53 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 131 53 I 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 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 131 53 I A . 131 53 I 的化学性质与 127 53 I 相同 B . 131 53 I 的质子数为 53 C . 131 53 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78 D . 131 53 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高一化学期末教学总结

高一化学期末教学总结 高一化学期末教学总结1 对化学平衡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我觉得授课教师李丽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资源的辅助性和必要性在这节课上得到了体现。下面我从以下两点进行反思。 首先,处理较好的一些突发事件。在用Excel做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情况,比如,有的组只取了一个点来做图;有的组没有从零点开始找点,有的组只找了起始点和变化点,从这点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对如何选取点来做图还不清楚,也就是说他们对数学中的函数图像还根本没有理解。有的组只做了正反应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那说明有的学生还没有理解可逆反应中存在着两个速率。有的组把速率和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做到了一起,那说明有的学生还没有理解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含义,事实上,还是在数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上不够理解。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采取先找到一张做的比较准确的图像,带大家一起来分析如何找点做图像和图像的含义。在大家对准确的图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再找出一些有问题的图像让大家一起来分析问题所在。一方面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概念,;另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做图的理解和记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找了其中的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接下来谈谈这节课上出现的问题。课件上出现的问题。蔗糖溶解实验课件中,应该是不断向水中加入蔗糖,直到从宏观上看到加入的蔗糖不再溶解为止。由于时间关系,这点做的不够完整、准确。在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开始溶解时和溶解一段时间后的课件中,小球逐渐减少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应该到最后画面停止,然后放个重来一次的按扭,让学生理解开始溶解时和溶解一段时间后,蔗糖的溶解速率都是大于结晶速率,所以加入的蔗糖最后都溶解了。 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的应变能力不够。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在上课前应该预计到学生做图用的时间应该较多,而当时没有采取一定的变通措施。比如可以由原来的每个人做一个图像变为两个人做一张图像;或者课前做一定的准备,在做第二张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时候,可以由老师提供一个做好的c—t图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因为在做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到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8 课程代码:0171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 1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化学模拟试题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化学模拟试题 (合格性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 1.月球表面土壤里有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 —— 3He ,它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关于 3He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He 和 4He 是同种原子 B .3He 和 4He 互为同位素 C .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在 3He 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2.核内中子数为 N 的R 2+ 离子,质量数为 A ,则n g 它的氧化物所含电子物质的量为 ( ) n A . A +16(A - N + 8) mol n B .A +16( A - N +10)mol C .(A - N +2)mol n D .A (A -N +6)mol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HF 的电子式: H +[:F : ] B .HClO 的结构式: H —Cl —O C .中子数为 146的 U 原子: 19426U 4.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R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判 A .元素的非金属性大小: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X Y Z M R 断正确的是( Y>X>M M>R C . Z 的氧化物可以作光导纤维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X 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 子 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和 W 位于同一主族 B .原子半径: Y>Z>X D . Cl -的结构示意 图: )

C.盐YRX 与化合物WX 2的漂白原理相同 D.Y 和R 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量的形式体现 D.2CO(g)+O2(g)===2CO2(g)ΔH<0,则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7.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2(g)===SO2(g)ΔH=-Q kJ · m-o1。l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 mol S(g)与 1 mol O2(g)的总能量比1 mol SO2(g)的总能量低Q kJ B.1 mol S(g)与 1 mol O 2(g)反应生成1 mol SO2(g)放出Q kJ 的热量 C.S(s)+O2(g)===SO2(g)ΔH<-Q kJ ·mo1l D.1个S(g)与1个O2(g)完全反应可以放出Q kJ的热量 8.常温下,0.01 mol ·-1L MOH 溶液的pH 为10。已知:2MOH(aq)+H2SO(4 aq)===M2SO4 (aq)+2H2O(l )ΔH1=-24.2 kJ ·-m1;olH+(aq)+OH-(aq)===H2O(l)ΔH2 =-57.3 kJ ·m-o1l。则MOH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为() A .+33.1 kJ ·m1ol B.+45.2 kJ ·m1ol C.-81.5 kJ ·-m1ol D.-33.1 kJ ·-m1ol 9.图1是铜锌电池示意图。图2 中,x 轴表示实验时 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 轴表示() A .铜棒的质量B.c(Zn2) C.c(H+)D.c(SO42-) 10.工业上常用NCl 3 制备消毒剂ClO2,利用如图装 置制备NCl3(已知NCl3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 性)。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石墨极为正极 B.铁极附近溶液的pH 减小 C.每生成 1 mol NCl 3 必转移3 mol 电子 电解 D.电解反应为NH 4Cl+2HCl =====NCl 3+3H 2↑

最新高一化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化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通用6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4)(5)(9)(10)四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从学生总体的化学成绩来看,这四个班的化学成绩一般,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学习化学的方法基本上停留在初三的学习阶段,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没有找到一种自身学习的方法,再者,很少主动学习,因而造成学习效率不高。 一学期来,本人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文科会考为中心目标,理科高考为目的化学教学。已经如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一化学必修2模块的教学,同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查漏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下面就本人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除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主要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对化学“喜爱”的火花,增强责任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改进学习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每节课都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教学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尽可能做到学生渴望上化学课,爱听化学课,想听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慢慢提高了。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系统,但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差,因此在备课时,认真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 化学实验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感性认识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的途径。因此,我们不但不能因为(9)(10)班学生是文科学生,实验要求较低而削弱化学实验,而通过实验来调动文、理科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文、理科生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网上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选编习题,力求每一节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作业过程出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温馨提示:请将所作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随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l-35.5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A.乙烯的产量 B.合成纤维的产量 C.石油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甘油可用于护肤用品 C.料酒可以除去食物中的腥味 D.裂化汽油可用作萃取剂 3.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B.核外电子根据其能量的差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电子能量越高离核越近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原子所处的周期序数相同 D.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5.有一可逆反应为A(g)B(g),下列各项中,表示已达到平衡的是: A. c(A)=c(B) B.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A 与B 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A 的消耗速率等于B 的生成速率 6.可逆反应aX(g)+bY(g) 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 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 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 )一时间(t )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 +b =c ,则t 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B.若a +b =c ,则t 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 +b≠c ,则t 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a +b≠c ,则t 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7.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已知有两种酶与酒精的代谢有关,一种是醇脱氢酶(ADH ),另一种是醛脱氢酶(ALDH ),则此两种酶应属于 A.醇类 B.蛋白质 C.糖类 D.酯类 8.乙醇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A.羟基 B.醛基 C.羧基 D.酯基 9.交警测试司机是否酒后驾驶,30秒就能见分晓,酒精测试仪中用了CrO 3,反应后转化为Cr 2(SO 4)3。则酒精在此过程中发生了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个好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逐渐减小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外层电子数 11.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电子式: 35、中子数45的溴原子:80 35 Br C.D .HCN 的结构式:H —N=C 12. 一定温度下,在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B.丙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C.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共有6种 D.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甲烷耗氧量多 丙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1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①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②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 Na(l)+KCl(l) K(g)+NaCl(l) ⑤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A.③④ B.①② C.①⑤ D.①②⑤ 16.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 与元素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 >r Y >r Z >r W >r Q C.离子Y 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 的强 17.在常温下,下列各物质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并且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A.SO 2 B.CH 2=CH 2 C. D.CH 4 18.在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 2H ++2e ― H 2↑ B. Cu –2e ―Cu 2+ C. Cu 2++2e ― Cu D. Zn –2e ― Zn 2+ 19.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和溶剂。已知萜品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 该物质最多能和l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该物质属于烃 C.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D.分子式为C9H16O 20.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于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虾放久了会产生不愉快的腥臭气味,应当用水冲洗,并在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 B.“酸可除锈”“洗涤剂可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被蜂蚁蜇咬会感到疼痛难忍,这是蜂蚁咬人时将甲酸注入人体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D.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在于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21.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 X 的生成速率与Z 的生成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 ,同时消耗n mol Y C.某时刻X 、Y 、Z 的浓度相等 D. 某时刻X 、Y 、Z 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22.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醋酸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 23.某有机物6.4 g 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 2和0.4mol H 2O ,无其他物质生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D.该有机物中碳、氢、氧质量比为3∶1∶12 24.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 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 比133Cs 多4个质子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C.第 ⅦA 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5.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 D.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25分) 26.(6分)NH 4+、NO 3-、HSO 4-、HCO 3-、CO 32-、HCl 等微粒中,在水溶液里能电离而不能水解的有___________;能水解而不能电离的有___________;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有__________ ;既不能水解又不能电离的有___________。写出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及答案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经法医鉴定:高某只有坠伤而无枪伤。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江某的行为应定为()。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意外事件 2.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属于( )。 A持续犯B结合犯 C连续犯 D.牵连犯 3.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应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 )。 A.一定根据 B.主要根据 C.唯一根据 D.次要根据 4.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罪行严重 C.罪行极其严重 D.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5被判处死缓的,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A.没有犯罪 B.没有故意犯罪 C.确有悔改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6.新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不包括()。 A.从重情节 B.从轻情节 C.减轻情节D加重情节 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可以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在考验期内发现假释犯还有漏罪,应当撤销假释,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 )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 C.刑法第69条规定 D.刑法第71条规定 10.某甲犯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数额巨大,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追诉期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具有刑事违法性 C.具有刑罚当罚性 D.具有特殊复杂性 2.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B.公共生活准则要求的义务

最新【总结模板】高一化学期末总结学生

高一化学期末总结学生 高一化学期末总结学生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一学期的最后阶段了。如今我也快是大二的学生了,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回顾一下过去,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各方面情况,现归纳以下几个要点: 一、学习上,比起大一有了些许退步。经过大一一年的适应,这个学期基本上都已习惯了日常的课程学习。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挤出时间阅读专业相关的书籍,以求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在生活上,我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六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属于我们每一位舍友。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我才能取得学习和工作上的成绩。 三、作为办公室的一名合格干事,我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团学宗旨,在部长的带领办下全身心地投入各项活动之中,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在办公室内部,部长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让我们干事更多的、更

丰富的锻炼机会,以及加强办公室成员感情等多种举措,维持了我们干事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并着力在维护干事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使办公室成为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体。并且我希望明年可以继续为团学工作。我始终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中高级党校内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基本知识,经过我的努力,我已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综上所述,虽然我在这个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我仍然存在不少缺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有时候交作业无法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利用周末的时间不是很合理。时间总是宝贵的,我不想成为虚度光阴的人,更不想自己在老的时候后悔自己浪费如今的学习时间。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要求,加倍努力学习。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尽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新的一学期里,我一定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高一化学期末总结学生来时,一句:体院的学生都是“三无产品”,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这让我们怎么过活?在这里,

1262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6分,第二卷54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I 卷(共46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05年我国环保总局确定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 家园”。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 .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B .将煤气化和液化,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C .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LPG )替代汽油和柴油作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 D .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2.2002年由德、法、美、英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通过粒子加速进行了一 周的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Fe —45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 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以下关于Fe 452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7 B .科学家们获得了一种新元素 C .4526Fe 与5626Fe 化学性质不相同 D .这种铁原子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43 26Fe 3.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是 ( ) A .烧碱 B .泡花碱 C .纯碱 D .碱石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碳是非金属元素,所以碳单质都是绝缘体 B .锗不存在气态氢化物 C .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 D .锗的非金属性比金属性强 5.不慎误服BaCl 2后,可服用的解毒剂是 ( ) A .CuSO 4 B .Na 2CO 3 C .AgNO 3 D .MgSO 4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周岁18周岁,不满16已满A.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0: D D C C C —6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