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 1 章概述

1.假设你已经将你的狗Berníe 训练成可以携带一箱3 盒8mm 的磁带,而不是一小

瓶内哇地. (当你的磁盘满了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次紧急事件。)每盒磁带的窑

最为7GB 字节;无论你在哪里,狗跑向你的速度是18km/h 。请问,在什么距离范围内

Berníe的数据传输速率会超过一条数据速率为150Mbps的传输线?

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18 公里/小时的速度等于0.005 公里/秒,走过x公里的时间为x / 0.005 = 200x秒,产生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 Gbps或者840 /x Mbps。因此,与通信线路相比较,若x<5.6 公里,狗有更高的速度。

6. 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使用了卫星网络,卫星的高度为40 000km. 在对一个请求进行响应的时候,最佳情形下的延迟是什么?

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米。在空气和

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 公里/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 msec。

9.在一个集中式的二叉树上,有2n -1 个路出器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树节点上都布一个路由器。路由器i 为了与路由器j 进行通信,它要给树的根发送一条消息。然后树根将消息送下来给

j 。假设所有的路由器对都是等概率出现的,请推导出当n很大时,每条消息的平均跳数的

一个近似表达式。

答:这意味着,从路由器到路由器的路径长度相当于路由器到根的两倍。若在树中,

根深度为1,深度为n,从根到第n层需要n-1跳,在该层的路由器为0.50。从根到n-1 层的路径有router的0.25和n-2跳步。因此,路径长度l为:

18.OSI 的哪一层分别处理以下问题?

答: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数据链路层

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网络层.

28.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X 768 像素,每个像素用3 字节来表示。假设该图像没有被压缩。请问,通过56kbps 的调制解调器信道来传输这幅图像需要多长时间?通过1Mbps 的电

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呢?通过10Mbps 的以太网呢?通过100Mbps的以太网呢?

答:图像是1024*768*3字节或2359296字节。这是18874368位。在56000位/秒,它需要

大约337.042秒。在1000000位/秒,它需要大约18.874秒。在10000000位/秒,它需要大约1.887秒。在100000000位/秒,它需要大约0.189秒。

35. ping 程序使得你可以给指定的位置发送一个测试分组,并且看一看来回需要多长时间。请试着用一下ping 程序,看一下从你所在的位置到几个已知的地点需要多长时间巳利用这

些数据,绘出在Internct 上的单向传输时间与距离的函数关系。最好使用大学作为目标,因为大学的服务器的位置往往可以精确地知道。例如,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 在加州的协rkclcy; mit. edu 在麻省的Cambridge; VIl. nl在荷兰的Amsterdam; www. lIsyd. edu.au 在澳大利班的悉尼: www.uct.ac.za 在南非的Cape Towno。

答: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ping程序,可得发送测试包到以下指定地点的单向传输时间,分别为: 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 182ms 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 287ms 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au: 357ms (注:运行ping程序所得的传输时间与测试包传输时的路由选择网络的运行情况等有关,所以每次测试结果会不同)

第 2 章物理层

1.计算函数f(t)=t(0≤t≤1)的傅立叶系数。

答:本题是求周期性函数的傅立叶系数。而题面中所给出的为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解析式。

即;

2.一条无噪声4kHz 信道按照每lms 一次进行采样,请问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答:无噪声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公式:最大数据传输率=2Hlog2V b/s。因此最大数据传输率决定于每次采样所产生的比特数,如果每次采样产生16bits,那么数据传输率可达128kbps;如果每次采样产生1024bits,那么可达8.2Mbps。注意这是对无噪声信道而言的,实际信道总是有噪声的,其最大数据传输率由香农定律给出。

4.如果在一条3kHz 的信道上发送一个二进制信号,该信道的信噪比为20dB ,则最大可达到的数据传输率为多少?

答:信噪比为20 dB 即 S/N =由于 log2(1+100)≈6.658,由香农定理,该信道的信道容量为3log 2(1+=19.98kbps。

又根据乃奎斯特定理,发送二进制信号的3kHz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2*3 log22=。所以可以取得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kbps。

7.在lμm 波长上,在0.1μm的频段中有多少带宽?

答:

因此,在0.1的频段中可以有30THz。

8. 现在需要在一条光纤上发送一系列计算机屏幕图像。屏幕的分辨率为480 X 640像素,每个像素为24 位。每秒钟有60 幅屏幕图像。请问:需要多少带宽?在1. 30μm 波长上,这段带宽需要多少μm 的波长?

答:数据速率为480×,即442Mbps。

需要442Mbps 的带宽,对应的波长范围是。

13.一束lmm 宽的激光对准了100m 开外的建筑物理上的一个检测器。请问:若要使该激光点偏离检测器,则激光束必须偏离多大的角度?

答:

如果光束是由1毫米结束时,它错过了探测器。这等于一个三角形的基础100米和高度0.001米。角是一个切线,因此是0.00001。这个角度约为0.00057度。

19.一个区域电话公司有10M 个用户。每部电话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中心局。这些双绞线的平均长度为10 公里。请问本地回路中的铜价值多少?假设每束线的横截面是一个直径为lmm 的圆,铜的密度是9.0g/cm3时,并且每kg 铜可以卖3 $ .

答:双绞线的每一条导线的截面积是,每根双绞线的两条导线在10km 长的情况下体积是,即约为15708cm。由于铜的密度等于9.0g/cm3,每个本地回路的质量为39×15708 =141372 g,约为141kg。这样,电话公司拥有的本地回路的总质量等于141×1000×104=1.41×109kg,由于每千克铜的价格是3 美元,所以总的价值等于3×1.4×109=4.2×109美元。

27. 在图2.30 的4 扇区LMDS 例子中,每个扇区有官自己的36Mbps 信道。根据排队理论,如果一条信道有50% 的负载,则排队时间将等于传输时间。在这些条件下,下载一个5KB 的Web 页面需要多长时间?通过1Mbps. 的ADSL 线路,下载这样的页面需要多长时间?通过56kbps 的调制解调器呢?

答:5 KB网页有40000位。the下载时间在36兆通道是1.1毫秒。如果队列算法。延迟is also 1.1毫秒,总时间是2.2毫秒。over ADSL队列算法。There is no time at the 下载延迟,所以1 Mbps是40毫秒。It is at 56Kbps 714毫秒。

30. T1 线路上额外开销的自分比为多少?也就是说,1. 54 1Mbps 中百分之多少没有被递交给最终用户?

答:每一帧中,端点用户使用193 位中的168(7*24)位,开销占25(=193-168)位,因此开销比例等于25/193=13%。

32. 如果一个T1线路系统失去了同步,它试图使用每一帧的第l 位来理新获得同步。请问,平均要检查多少帧才能保证在出错概率为0.001) 的情况下重新获得同步。

答:10 个帧。在数字通道上某些随机比特是010******* 模式的概率是1/1024。察看10 个帧,若每一帧中的第一位形成比特串010*******,则判断同步成功,而误判的概率为1/1024,小于0.001。

50. 假设A 、B 和C 通过一个CDMA 系统同时传输位0 ,他们的时间片序列如图2 . 45(b)

所示。请问结果得到的时间片序列是什么?

答:结果是否定的A,B和C获得,然后添加三个芯片序列。另外三个可以添加,然后否定。The result is (+3 +1 +1~1~3~1~1 +1)。

56.一个有线电视公司决定在,一个包含5000 户家庭的区域内提供Tnternet 访问服务。该公

司使用一根同轴电缆,它的频谱分配方案允许每根电缆有l00Mbps 的下行带宽。为了吸引

顾客,该公司决定,保祉每户家庭在任何时候都怪少有2Mbps 的下行带宽。请描述一下该

公司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提供这样的保证。

答:一个2-mbps下行带宽,保证每个房子意味着最多50的房子/同轴电缆。因此,有

线公司需要将现有电缆分成100根同轴电缆,并将它们直接连接到光纤节点上.

第三章

1.一个上层的分组被切分成10 帧,每一帧有80% 的机会可以元损坏地到盐。如果数据链路

协议没有提供错误控制的话,请问.该报文平均需要发送多少次才能完整地到达接收方?

答:由于每一帧有0.8 的概率正确到达,整个信息正确到达的概率为p=0.810=0.107。为使信息完整的到达接收方,发送一次成功的概率是p ,二次成功的概率是(1-p)p,三次

成功的概率为(1-p)2 p,i 次成功的概率为(1-p)i-1 p,因此平均的发送次数等于:

5.位串0111101111101111110 需要在数据链路层上被发远,请问,经过位填充之后

实际被发送出去的是什么?

答:(a) 00000100 01000111 11100011 11100000 01111110

(b) 01111110 01000111 11100011 11100000 11100000 11100000 01111110 01111110

(c) 01111110 01000111 110100011 111000000 011111010 01111110

9.假设使用海明码来传输16位的报文。请问,需要多少个检查位才能确保接收方可以检测并

纠正单个位错误?对于报文1101001100110101 ,请给出所传输的位模式。假设在海明码中使

用了偶数位。

答:奇偶校验位需要在位置1,2,4,8,和16,所以不超过位31(包括奇偶校验位)的消息。因此,五个奇偶校验位是足够的。比特传输模式是011010110011001110101奇偶

校验位需要在位置1,2,4,8,和16,所以不超过位31(包括奇偶校验位)的消息。因此,五个奇偶校验位是足够的。比特传输模式是011010110011001110101.

12. 检测错误的一种方法是按n 行、每行k 位来传输数据,并且在每行和每列加上奇偶位,

其中右下角是一个检查它所在行和所在列的奇偶位。这种方案能够检测出所有的

单个错吗? 2 位错误呢? 3 位错误呢?

答:单个错误将引起水平和垂直奇偶检查都出错。两个错误,无论是否同行或者同列,也容易被检测到。对于有三位错误的情况,就有可能无法检测了。for example, if some bit is inverted along with its row and column parity bits. Even the corner bit will not catch this.

18. 一条3000 公里伏的Tl 骨千线路被用来传输64 字节的帧,两端使用了协议5 。如果传输速度为6μs/ 公.里,则序列号应该有多少位?

答:为了有效运行,序列空间(实际上就是发送窗口大小)必须足够的大,以允许发送方在收到第一个确认应答之前可以不断发送。信号在线路上的传播时间为

6×3000=,即18ms。

在T1 速率,发送64 字节的数据帧需花的时间:= 0.33。

所以,发送的第一帧从开始发送起,18.33ms 后完全到达接收方。确认应答又花了很少的发送时间(忽略不计)和回程的18ms。这样,加在一起的时间是36.33ms。发送方应该有足够大的窗口,从而能够连续发送36.33ms。

36.33/0.33=110也就是说,为充满线路管道,需要至少110 帧,因此序列号为7 位。29. 利用地球向步卫军在一个1Mb ps 的信道L 发送1000位的帧.该信道离开地球的传输延

迟为270ms. 确认信息总是被捎带在数据帧上,头部非常短,并且使用3位序列号。在下面的协议中,最大可获得的信道利用率是多少?

(a) 停-等协议.

(b) 协议5.

(c) 协民6.

答:对应三种协议的窗口大小值分别是1、7 和4。

使用卫星信道端到端的典型传输延迟是270ms,以1Mb/s 发送,1000bit 长的帧的发送时间为1ms。我们用t=0 表示传输开始的时间,那么在t=1ms 时,第一帧发送完毕;

t=271ms时,第一帧完全到达接收方;t=272ms,对第一帧的确认帧发送完毕;t=542ms,带有确认的帧完全到达发送方。因此一个发送周期为542ms。如果在542ms 内可以发送k 个帧,由于每一个帧的发送时间为1ms,则信道利用率为k/542,因此:

(a) k=1,最大信道利用率=1/542=0.18%

(b) k=7,最大信道利用率=7/542=1.29%

(c) k=4,最大信道利用率=4/542=0.74%

32. 一条100公里长的电缆运行线在T 1 数据速率上。电缆的传输速度是真空中光速的2/ 3。请问电缆中可以容纳多少位?

答:在该电缆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200 000km,即每毫秒200km,因此100km 的电缆将会在0.5ms 内填满。T1 速率125传送一个193 位的帧,0.5ms 可以传送4 个T1 帧,即193*4=772bit。

第四章

1.在这个练习中,请使用本章中的一种规则(方案) ,但是在计算之前请先声明这种

规则。在一个100Mbps 的信道上,待传输的帧随机地到达。如果当一帧到达的时候该信

道正忙,那么它必须排队等待。帧的长度里指数分布,均值为每帧10 000 位。对于下列

每一种帧到达率,请给出平均一帧的延迟,包括排队时间和传输时间。

(a) 90 帧/秒

(b) 900 帧/秒

(c) 9000 帧/秒

答:The formula is the standard formula for Markov queueing given in section

4.1.1, namely, . Here C =, so

sec. For the three arrival rates, we get (a) 0.1 msec,(b) 0.11 msec, (c) 1 msec. For case (c) we are operating a queueing system with , which gives the 10×delay.

4. 10000个航线预定站正在竞争使用一个分槽的ALOHA 信道。这些站平均每小时发出18 次请求。时槽为125μS. 总的信道载荷大约是多少?

答:每个终端每200(=3600/18)秒做一次请求,总共有10 000 个终端,因此,总的负载是200 秒做10000 次请求。平均每秒钟50 次请求。每秒钟8000 个时隙,所以平均每个时隙的发送次数为50/8000=1/160。

5. 一大群ALOHA 用户每秒钟产生50 个请求,包括原始的请求和重传的请求。时槽单位为40ms.

(a) 首次发送成功的几率是多少?

(b) 恰好k 次冲突之后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c) 所需传送次数的期望值是多少?

答:(a)在任一帧时间内生成k 帧的概率服从泊松分布

生成0 帧的概率为e-G

对于纯的ALOHA,发送一帧的冲突危险区为两个帧时,在两帧内无其他帧发送的概率是e-G×e –G=e-2G

对于分隙的ALOHA,由于冲突危险区减少为原来的一半,任一帧时内无其他帧发送的概率是e-G 。

现在时隙长度为40ms,即每秒25 个时隙,产生50 次请求,所以每个时隙产生两个请求,G=2。因此,首次尝试的成功率是:e-2= 1/ e2

(b)

(c)尝试k 次才能发送成功的概率(即前k-1 次冲突,第k 次才成功)为:

那么每帧传送次数的数学期望为

17. 画出位流0001110101 的曼彻斯特编码。

答:该信号是一个正方形波具有两个值,高(H)和低(L)。模式LHLHLHHLHLHLLHHLLHHL。

18. 画出上一个问题中的位流的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假设线路的初始状态为低电压。

答: The pattern this time is HLHLHLLHHLLHLHHLHLLH.

21.考虑在一条lkm 长的电缆(无中继器)上建立一个lGbps 速率的CSMA/CD 网

络。信号在电缆中的速度为200000km/s。请问最小的帧长度为多少?

答:对于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5×10-6 s,即5,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2t =10。为了能够按照CSMA/CD 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以1Gb/s

速率工作,10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

因此,最小帧是10 000 bit 或1250 字节长。

26. 千兆以太网每秒钟能够处理多少帧?请仔细想一想,并考虑所有有关的情形。提示:请考虑干兆位以太同的实质。

答:最小的以太网帧为512位,所以在1 Gbps的得到1953125或200万帧/秒。然而,这仅适用于帧爆裂操作时。没有帧爆裂,短帧填充到4096位,在这种情况下的最大数目是244140。对于最大的帧(12144位),可以有多达82345帧/秒。

29. 假设一个l1Mbps 的802.1] b LAN 正在通过无线电信道传送一批连续的64字节的帧,位错误率为10-7。请问平均每秒钟将有多少帧被损坏?

答:每秒传送的帧数:11*106÷(64*8)=19531(帧)

每秒出错的概率:p=64×8×10-7=512×10-7

每秒损坏的帧数;r=n×p=1(帧)

40. 一个专门为了用于快速以太网而设计的交换机有一块可以传送10Gbps 的底板。请问在最差情况下,它每秒钟可以处理多少帧?

答:最坏的情况是64字节(512位)帧的无限流.。如果背板可以处理109个基点,它可以处理的帧的数目是109 / 512。这是1953125帧/秒。

第五章

2. 请问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形:面向连接的服务也会(或者至少应该)以乱序的方式递交分组?请解释原因。

答:有。中断信号应该跳过在它前面的数据,进行不遵从顺序的投递。典型的例子是当一个终端用户键入退出(或kill)健时。由退出信号产生的分组应该立即发送,并且应该跳过当前队列中排在前面等待程序处理的任何数据(即已经键入但尚未被程序读取的数据)。

5. 请考虑以下涉及到实现虚电路服务的设计问题。如果在子网内部使用虚电路,那么,每个数据分组必须有一个3 字节的头,每台路由器必须提供8 字节的存储空间用于电路标识。如果子网内部使用数据报,那么,每个数据分组需要一个15 字节的头,但是不要求路由器的表宅间。假设每一跳每106 字节的传输开销为1 美分。快速路由器内存的价格是每字节1 美分,2 年以后就贬值了,这里假设每周的工作时间为40 小时。平均每个会话的持续时间为1000秒,在这段时间中平均传输200 个分组。平均每个分组要求4跳。请问哪种实现方法更加便宜,便宜多少?

答:虚电路实现需要在1000 秒内固定分配5*8=40 字节的存储器。数据报实现需要比虚电路实现多传送的头信息的容量等于(15-3 =9600字节-跳段。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40000 字节-秒的存储器对比9600 字节-跳段的电路容量。如果存储器的使用期为两年,即3600×8×5×52×2=1.7×107秒,一个字节-秒的代价为1/( 1.5×107= 6.7×10-8分,那么40000 字节-秒的代价为2.7 毫分。另一方面,1 个字节-跳段代价是10-6分,9600 个字节-跳段的代价为10-6×9600=9.6×10-3分,即9.6 毫分,即在这1000 秒内的时间内便宜大约6.9 毫分。

7. 请考虑图S. 7 中的网络,但是忽略线路上的权值。假设宫使用扩散法作为路也算法。如

果一个从A 发向D 的分组的最大跳计数值为3 ,请列出它将要走的所有路径。同时也说明官需要消挺多少跳带宽。

答:它将遵循下列路线: ABCD, ABCF, ABEF, ABEG, AGHD, AGHF, AGEB, and AGEF. 使用的跳数为24。

9. 考虑图5.13(a) 中的子网。该子网使用了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下面的矢量刚刚到达路由器C: 来自B的矢量为(5,0,8,12,6,2);

来自D的矢量为(16,12,6,0,9,10);

来自E的矢量(7,6,3,9,0,4)。经测量,到B、D 和E的延迟分别为6 、3 和5。请问C的新路由表将会怎么样?清给出将使用的输出线路以及期望的延迟。

答:通过B 给出(11,6,14,18,12,8)

通过D 给出(19,15,9,3,12,13)

通过E 给出(12,11,8,14,5,9)

取到达每一目的地的最小值(C 除外)得到:(11,6,0,3,5,8)

输出线路是:(B,B,-,D,E,B)

12. 对于4800 台路由器的三层次分级路由,请问应该选择多大的区域和群才可以将路由表的尺寸降低到最小?一个好的起点是,假设在方案中k 台路由器构成一个区域,k个区域构成一个群,并且总共有k 个群,这样的方案接近于最优的方案。这意味着k 大约是4800 的立方根(约等于16) 。请试验所在这三个参数在16 附近的各种组合。

答:所谓分级路由,就是将路由器按区(REGION)进行划分,每个路由器只须知道在自己的区内如何为分组选择路由到达目的地的细节,而不用知道其他区的内部结构。对于大的网络,也许两级结构是不够的,还可以把区组合成簇(CLUSTER),把簇再组合成域(ZONE),对于等级式路由,在路由表中对应所有的本地路由器都有一个登录项,所有其他的区(本簇内)、簇(本域内)和域都缩减为单个路由器,因此减少了路由表的尺寸。

在本题中,4800=15*16*20。当选择15 个簇、16 个区,每个区20 个路由器时(或等效形式,例如20 个簇、16 个区,每个区15 个路由器),路由表尺寸最小,此时的路由表尺寸为15+16+20=51。

The minimum occurs at 15 clusters, each with 16 regions, each region having 20 routers, or one of the equivalent forms, e.g., 20 clusters of 16 regions of 15 routers. In all cases the table size is 15 + 16 + 20 = 51.

16. 如图5.72 的子网所示,一个组的成员分布在路由器A 、B 、C 、D 、E 、F 、I 和K 上,请计算路由器C 的多播生成树。

答:多生成树是可能的。它们中的一个是:

27. 在一个6Mbps 的网络上,有一台主机通过一个令牌桶进行流量调整。令牌桶的填充速率为1 Mbps 。初始时候它被填充到8Mb的容量. 请问该计算机以6Mbps 的全速率可以传输多长时间?

答:本题乍看起来,似乎以6Mb/s 速率发送用4/3 秒的时间可以发送完桶内8Mb 的数据,使漏桶变空。然而,这样回答是错误的,因为在这期间,已有更多的令牌到达。正确的答案应该使用公式S= C /(M-P ),这里的S表示以秒计量的突发时间长度,M 表示以每秒字节计量的最大输出速率,C 表示以字节计的桶的容量,P 表示以每秒字节计量的令牌到达速率。则:

因此,计算机可以用完全速率6Mb/s 发送1.6 s 的时间。

35.一台路由器往外发送大量的总投度(数据+头)为1024字节的IP 分组。假定这些分组生存10 秒钟时间长,请问,路由器运行的最大线速度为多少才不至于发生IP数据报的ID编号空间重绕的危险?

答:如果线路的比特率是B,那么路由器可以发射的包/秒数是B / 8192,所以发射分组所需的秒数是8192 / B.要拿出65536包需要229 /秒。这等同于包的最长寿命,我们得到229 / B10。然后,B是约53687091个基点。

38.如果一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为C22 F1582 ,请将它转换成点分十进制标记。

答:The address is 194.47.21.130.

39. Internet 上一个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 请问它最多能够处理多少台主机?

答:对于一个B 类网络,高端16 位形成网络号,低端16 位是子网或主机域。在子网掩码的低端16 位中,最高有效4 位为1111,因此剩下12 位用于主机号。因此,存在4096 个主机地址。但由于全0 和全1 是特别地址,因此最大的主机数目为4094。

4 0. 假定从198.16.0.0 开始有大量连续的IP地址可以使用. 现在4 个组织A 、B 、C和D 按照顺序依技申请4000 、2000 、4000 和8000 个地址。对于每一个申请,请利用w. x. y. z/ s 的形式写出所分配的第一个lP 地址、最后一个IP 地址.以及掩码。

答:To start with, all the requests are rounded up to a power of two. The starting address, ending address, and mask are as follows:

A: 198.16.0.0 –198.16.15.255 written as 198.16.0.0/20

B: 198.16.16.0 – 198.23.15.255 written as 198.16.16.0/21

C: 198.16.32.0 – 198.47.15.255 written as 198.16.32.0/20

D: 198.16.64.0 – 198.95.15.255 written as 198.16.64.0/19

41. 一台路由器刚刚接收到以下新的IP 地址: 57.6.96.0 / 21 、57.6.104.0/21 、57.6.112.0/21 和57.6.120.0/21. 如果所有这些地址都使用同一条输出线路.那么,它们可以被聚集起来吗?

如果可以的话,它们被聚集到哪个地址上?如果不可以的话,请问为什么?

答:They can be aggregated to 57.6.96/19.

43 . 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以下的( CIDR) 表项:

答:The packets are routed as follows:

(a) Interface 1

(b) Interface 0

(c) Router 2

(d) Router 1

(e) Router 2

56. 编写一个函数来完成IP 路由器中的转发过程。该函数有一个IP 地址参数。它也要访问一张全局表,全局表白许多三元组构成。每个三元组包含三个整数:一个IP 地址、一个子网掩码和所用的输出线路。该函数利用ClDR 在表中查找由参数指定的IP 地址,然后返回对应的输出线路值。

57. 使用traceroute(UNIX 环境)或者tracert (Windows 环境)程序跟踪一下从你的

计算机到其他各洲的大学的路由路径。你将可以发现一些跨越大洋的链路。以下有些站

点你可以试一试。

www. berkeley. edu (California ,美国的拥利福尼亚州)

www. mit. edu (Massachusetts ,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www.vu.nl (Amsterdam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www.ucl. ac. uk (London ,英国的伦敦)

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au (Sydney ,澳大利亚的悉尼)

www.u-tokyo.ac.jp (Tokyo ,日本的东京)

www.uct.ac.za (Cape Town ,南非的开普敦)

第六章

3. 在图6.6 的两部分中,有一条注释说明T SERVER_PORT 在客户和服务器中必须相同。为什么这一条如此重要?

答:如果客户端发送一个数据包server3port和服务器没有听这些端口,数据包将不会被发送给服务器。

4. 假设采用时钟驱动方案来生成初始序列号,该方案用到了(一个15位宽度的时钟计数器。并且,每隔100ms 时钟滴答一次,最大分组生存期为60s 。请问.每隔多久;需要重新同步一次?

(a)在最差情况下?

(b)当数据每分钟用掉240 个序列号的时候?

答:在具体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熟悉一下时钟驱动方案的内容。首先我们引入参数T,假定在发送出一个分组之后等待长度等于T 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肯定,所有关于

该分组的踪迹都已消失,不管是该分组本身,还是对于它的确认都不会再以外的出现。我们还假定,每个主机都配有一个表示一天的时间的时钟,不同主机上的时钟不必同步。每个时钟都采用二进制计数器的形式,并且以长度一致的间隔时间递增。而且,计数器的比特数必须等于或超过序列号所使用的比特数。最后一点,时钟被假定是连续运行,即使主机关闭时也不间断。

时钟驱动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同一时间不会有两个活动的TPDUs 使用相同的序列号。在一条连接建立的时候,时钟的低端k 个比特被用作初始序列号(也是k 位)。因此,每条连接可以从不同的序列号开始为TPDU 编号。序列号空间应该足够大,使得当编号循环一周时,具有相同号码的旧的TPDU 已经不复存在。

当主机系统崩溃时会产生一些问题。在重新启动后,主机的传输层实体不知道它曾经处在序列号空间的什么位置。一种解决方法是要求传输实体在恢复后的T 秒内处于空闲状态,让所有老的TPDUs 都消失。然而,在一个复杂的互联网上,T 值可能很大,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为了避免从崩溃恢复后的T 秒不工作状态,需要对序列号的使用施加新的限制。在一些编号可能被用作初始序列号之前,必须在长度为T 的时间内禁止使用这些编号。在任何连接上发送TPDU 之前,传输层实体必须读一次时钟,检查该TPDU 的编号是否在禁止区内。

显然,在任何连接上的最大数据率是每个时钟滴答发送一个TPDU。在系统崩溃后重启动时,在打开一条新的连接之前,传输实体必须等待到下一个时钟滴答,以避免同样的号码重复使用。如果数据速率低于始终速率,实际使用的序列号对于时间的曲线将最终从左边进入禁止区。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要么延迟TPDU 达T 长度时间,或者重新同步序列号。

作为例子,如果在坐标起点发1 号TPDU,到接近时钟大循环编码的末尾才发送第2 个TPDU,此时为避免在下一大循环开始重复使用序列号,就需要在大循环接近末尾处重新同步,使用大的初始序列号,以避免使用禁止区号码。

(a)时钟大循环周期是215,即32768 滴答,每滴答100ms,即0.1 秒,所以大循环周期是3276.8s 。假定数据产生速率非常低(接近零),那么发送方在3276.8-60=3271.8 秒时进入禁止区,需要进行一次重新同步。

(b)每分钟使用240 个序列号,即每秒使用4 个号码,如果时间以t 表示(以秒为单位),那么实际的序列号是4t。当接近大循环的末尾时以及在下一大循环的开始阶段,4t 有一定的大小,位于禁止区的上方,现在由于每秒钟10个滴答,禁止区的左边是

10(t-3216.8)。令 =10(t-3216.8),得=5316.3秒。即当=5316.3时,开始进入禁止区,因此当=5316.3时需要进行一次重新同步。

7. 想象一个泛化的n -军队问题,在这个问题中,任何两支蓝军达成一致的意见之后就足以取得胜利。是否存在一个能保证蓝军必赢的协议?

答:(a)参见教材。

(b)不存在。对于多于两支部队的情况,问题在实质上是同样的。

9. 对于正文中描述的传输实体(见图6.20) ,死锁有可能吗?

答:该传输实体有可能死锁。当双方同时执行RECEIVE 时就会进入死锁状态。

14. UDP 为什么有必要在在?难道只让用户进程发送原始的IP 分组还不够吗?

答:仅仅使用IP 分组还不够。IP 分组包含IP 地址,该地址指定一个目的地机器。一旦这样的分组到达了目的地机器,网络控制程序如何知道该把它交给哪个进程呢?UDP 分组包含一个目的地端口,这一信息是必须的,因为有了它,分组才能够被投递给正确的进程。

16. 一个客户向100km 以外的服务器发送一个128 字节的请求,两者之间通过一条lGbps 的

光纤进行通信。在远过程调用中这条线路的效率是多少?

答:128 字节等于1024 位,在1Gb/s 的线路上发送1000 位需要1的时间。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速度是200km/ms,请求到达服务器需要传输0.5ms 的时间,应答返回又需要0.5ms 的传输时间。总的看来,1000 位在1ms 的时间内传输完成。这等效于1Mb/s,即线路效率是0.1%。

31.一台TCP 机器正在-通过一条lGbps 的信道发送65535字节的满窗口数据.该信道的单向延迟为10ms。请问,可以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线路的效率是多少?

答:10ms*2=20ms

每20ms 可以发送一个窗口大小的交通量,因此每秒50 个窗口。

65536×8×50=26.2Mb/s

26.2/1000=2.6 %

所以,最大的数据吞吐率为26.2Mb/s,线路效率为2.6%

32. 一台主机在一条线路上发送1500 字节的TCP 净荷,其巾最大分组生存期为120s,要想不让序列号回绕,该线路的最快速度为多少?将TCP 、IP 以太网的开销都考虑进去,假设以太网帧可以被连续发迭。

答:我们的目标是发送232字节在120秒或35791394有效负载字节/秒。这是1500个23860字节的帧/秒。TCP的开销是20个字节。IP开销是20字节。以太网开销是26字节。这意味着,1500字节的有效载荷,必须发送1566字节。如果我们把23860帧的1566个字节的每一秒,我们需要一条299 Mbps。有什么东西比这我们运行在同一时间有相同的序列号不同的TCP段风险更快。

33.在一个网络中,最大的TPDU K.度为128 字节,最大的TPDU 生存期为30s ,序列号为8 位,请问每个连接的最大数据率是多少?

答:具有相同编号的TPDU 不应该同时在网络中传输,必须保证,当序列号循环回来重复使用的时候,具有相同序列号的TPDU 已经从网络中消失。现在存活时间是30 秒,那么在30 秒的时间内发送方发送的TPDU 的数目不能多于255 个。

255×128×8/30=

所以,每条连接的最大数据速率是8738b/s。

34. 假设你正在测量接收一个TPDU 所需要的时间。当一个中断发生的时候.你读出系统时钟的值(以毫秒为单位)。当TPDU 被完全处理之后,你再次读出时钟的值。你测量的结果是: 270000 次为0ms ,730000 次为lms. 请间,接收一个TPDU 需要多长时间?

答:计算平均值:

因此,接收一个TPDU 花730微秒的时间。

40. 对于一个运行在4000km 距离上的lGbps 网络,限制的因素是延迟,而并非带宽。请考虑这样一个MAN: 源端和目标端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0km 。请问在什么数据率上,由于光速导致的往返时间等于lKB 分组的传输延迟?

答:光在光纤和铜导线中的速度大约为每毫秒200km。对于一条20km 的线路,单向延迟是100,往返延迟是200。1K 字节就是8192 位。如果发送8192 位的时间为200,那么发送延迟就等于传播延迟。设W 是发送1 位的时间,那么

则1 /W=8192/(2×10-4=40×106。所以,数据传输速率为40Mb/s。

41.请为下面的网络计算带宽一延迟之乘积: (1 )T1(1. 5Mbps); (2) 以大网(10Mbps):

(3)T3(45Mbps) 和(4) STS-3 (155Mbp)。假设RTT 为100ms. 请回忆一下本章曾经提到过,TCP 头有16 位保留用于窗口大小(Window Size) 。根据你的计算,能想出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吗?

答: (1) 18.75 KB,

(2) 125 KB,

(3) 562.5 KB,

(4) 1.937 MB.

A 16位窗口大小意味着发送者可以发送最多64 KB在等待确认。这意味着发送者不能连续发射使用TCP和保持管全如果使用的网络技术是以太网,T3,或sts-3。

42.对于地球同步卫星上的一条50Mbps 的信道,它的带宽一延迟之乘权是多少?如果所有的分组都是1500 字节(包括开销)那么,窗口应该为多大(按分组为单位)?

答:往返延迟大约是540毫秒,所以用的带宽延迟是27个或3375000个字节的50 Mbps 的通道。1500字节的数据包,需要2250个数据包来填充管道,所以窗口应该至少有2250包。

第七章

2. 根据图7.3 中给出的信息. little- sister. cs. vu. nl 在一个A 、B 还是C 类网络上?

答:它的IP地址以130开头,所以它在B类网络上。看到的IP地址的映射5章

7. 如果一台机器只有一个DNS 名字,那么它可以有多个IP 地址吗?这种情形是如

何发生的?

答:对.事实上,在图7-3我们看到重复的IP地址的例子。请记住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如果一台机器有两个以太网卡,它可以在两个独立的网络上,如果是的话,它需要两个IP地址.。

8. 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两个分别属于不同顶级域的DNS 名字吗?如果可以,请给出一个可能的例子。如果不可以,请解释原因。

答:这是可能的。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可以有相同的IP地址。因此,在与根据一个入门级的国家是一定可能的域(普通)。

13.一个二进制文件的长度为3072 个字节. 每发送80 个字节,以反在最后一次发

送中都要插入一对CR+LR ,请问,如果采用base64 编码,它将有多长?

答:基础64编码将将消息分成1024个单位,每个字节3个字节.。

每个这些将被编码为4字节,共有4096字节。如果这些然后分成80字节线、52线等需要,添加52和52的LFS CRS。总长度将是4200字节。

16. 假设你想要发送一个MP3的文件给一个朋友,但是你朋友的ISP 限制进入邮件的大小为1 MB. 而该MP3的文件是4MB。通过使用RFC 822 和MIME. 是否有办法可以处理这种情形?

答:是的,使用消息/外部机构子类型,只发送文件的URL,而不是实际文件.

2 1.从ISP 的角度来看,POP

3 和IMAP 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所不同。POP3 用户通常每天都会消空他们的邮箱,而IMAP 用户则无限期地将他们的邮件保存在服务器t. . 假设现在邀请你为一个ISP 提出建议,建议它应该支持哪个协议,请问,你会提出哪些考虑事项?

答:存储用户的电子邮件占用磁盘空间,这需要花费金钱.。这个因素,认为使用POP3。另一方面,ISP可以为磁盘存储超过几兆的电荷,从而把邮箱变成一棵摇钱树。后者认为IMAP鼓励用户保持电子邮件服务器上(和支付的磁盘空间)。

27. 标准的http URL 假设Web 服务器在80 端口上监听。然而.Web 服务器在其他的端口上进行监听也是有可能的。请设计一种合理的URL 语法来支持在非标准端口上访问文件。

答:要做到这一点的官方RFC 1738是HTTP:/ /域名:端口/文件

29. 想象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某个人刚刚编写了一个新程序,他希望通过FTP 来分发这个程序。他把程序放在FTP 目录中: ftp/pub/freehies/newprog. c 。这个程序的URL 可能是什么?

答:The URL is probably ftp://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ftp/pub/freebies/newprog.c 34. 给出必要的标笼,使字符串"ACM" 成为指向http://www. acm. org 的超链接.,

34. It would be ACM

39. 一个HTML 页面如下:

< body>

Click here for ínfo

< /body> < /html>

如果用户单击超链接,则会打开一个TCP 连接,并且向服务器发送几行数据。请列

出所有被发送的行。

答:发送的命令如下:

GET /welcome.html HTTP/1.1

Host: https://www.doczj.com/doc/9a10007286.html,

注意结束时的空白行。这是强制性的

46.在图7.57(c)中,由于采用4 位采样来表示9 个信号值.因而产生了量化噪声。第一个采样,在位置0处,是精确的,但是接下来的一些采样是不精确的。请问,在周期T的1/32、2/32 和3/32 处,采样值的百分比误差是多少?

答:真正的值是sin(2i/ 32)我从1到3。数值,这些正弦是0.195,0.383,和0.556。他们分别表示为0.250,0.500,和0.500。因此,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8,31,和10%。

51.以40 帧/秒的速率来传输未压缩的彩色图像所需要的位速率是多少?假设图像的大小为800X600像素,每个像素的颜色为8 位。

答:比特/秒数是800*600*40*8=153600000或153.6 Mbps。

53.请考虑一台100000 用户的视频服务器,每个用户每个月看两部电影。有一半的电影是在晚上8点播放的。在这段时间中,服务器必须同时传输多少部电影?如果每部电影需要4Mbps,则服务器需要多少个OC-12 网络连接?

答:每个月有100000个客户获得两部电影,服务器每月输出200000部电影或每天约6600部.。如果其中一半是在下午,服务器必须处理大约3300电影一次。如果服务器具有4 Mbps的每个发射了3300部电影,所需的带宽Gbps。

使用OC-12连接,与594 Mbps的萃取能力,至少有23个连接将需要。机器为3300部电影同时在23个OC-12连接不是一个小机器。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第三章 2.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具有以下好处: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只要这层提供的接口保持不变,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屋。(3) 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品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容易控制。(4) 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化。 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 原则是:(1)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结点内相 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同结点的同 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屮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当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依此类推,数据传送到传输层;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报文);报文传送到 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长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的数据服务申i 元(分组);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 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顿数据链路层的巾贞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 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当比特流到达目的结点时,再从物理层开始逐层上传,每层对各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发送给目的结点的应用进程。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5. 1.OSI 环境中数据发送过程 1) 应用层 当进程A 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应用层报头,组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表示层。 2) 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单元后,加上表示层报头组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表示层按照协议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和加密处理。 3) 会话层会话层接收到表示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会话层报头组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传输层。会话层报头用来协调通信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 ____________ A. 网络拓扑结构 B .计算机 C .网络传输介质 D .网络协议 2. 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 ____________ A. 电话线 B ?通信卫星 C ?光纤D ?公共数据网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A. 分组交换B .共享交换C .对等服务D .点对点 4?网络节点是计算机与网络的___________ 。 A.接口 B .中心C .转换D .缓冲 5. 上因特网,必须安装的软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 C语言B .数据管理系统 C .文字处理系统 D . TCP/IP协议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将数字信号变换为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调制 B.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种传输介质不能传送多路信号 C.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D. 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将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通信线路称为调制解调 7. 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的基本设备是_________________ A.服务器 B.工作站C .服务商 D.网卡 A.软件 B .线路C .服务商D 9. 要使用WindowsXP系统电脑上网,首先要对 A. Modem B .工作站C .服务器 10 .若干台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 _________ .协议 __________ 进行设置 D .网络和拨号连接 的支持下,用双绞线相连的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 A.操作系统 B . TCP/IP协议C .计算机软件D .网络软件 1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A.共享软、硬件资源 B .处理邮件C .可以互相通信 D .内存容量大 12 .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 __________ 来分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硬件、________ 口规程三部分内容组成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8、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9、一个计算机网络应当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1)若干个主机,它们向各用户提供服务; (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 (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为在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1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4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 第一章概述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一、选择题 题目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选择一项: A. 用户管理 B. 病毒管理 C. 资源共享正确 D. 站点管理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集中管理;(4)增加可靠性;(5)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其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正确答案是:资源共享 题目2 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选择一项: A. 信息处理 B. 数据通信 C. 数字认证机制

D. 路由 题目分析: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1)全网的信息处理;(2)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3)资源共享功能。 正确答案是:信息处理 题目3 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选择一项: A. 星型网络 B. 有线网 C. 城域网 D. 无线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 正确答案是:城域网 题目4 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选择一项: A. 无线网 B. 通信子网 C. 有线网 D. 资源子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资源子网: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潘爱民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潘爱民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概述 1.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18公里/小时的速度等于0.005公里/秒,走过x公里的时间为x/0.005=200x秒,产生的 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Gbps或者840/xMbps。因此,与通信线路相比较,若x<5.6公里,狗有更高的速度。 2.使用局域网模型可以容易地增加节点。如果局域网只是一条长的电缆,且不会因个别的失效而崩溃(例如采用镜像服务器)的情况下,使用局域网模型会更便宜。使用局域网可提供更多的计算能力和更好交互式接口。 3.答:横贯大陆的光纤连接可以有很多千兆位/秒带宽,但是由于光速度传送要越过数千公里,时延将也高。相反,使用56kbps调制解调器呼叫在同一大楼内的计算机则有低带宽和较低的时延。 4.声音的传输需要相应的固定时间,因此网络时隙数量是很重要的。传输时间可以用标准偏差方式表示。实际上,短延迟但是大变化性比更长的延迟和低变化性更糟。 5.答:不,传送.速度为200,000公里/秒或200米/微秒。信号在10微秒中传送了2千米,每个交换机相当于增加额外的2公里电缆。如果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距离为5000公里,平均通过50个交换机给那些总道路只增加100公里,只是2%。因此,交换延迟不是这些情形中的主 要因素。 6.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米。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公里/秒,因此最佳的第2页,共76页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msec。 7.显而易见,在这里没有正确的独立的答案。但下列问题好像相关:目前的系统有它的很多惯性(检测和平衡)。当新的团体掌握权力的时候,这惯性可保持法律、经济和社会制度的稳定。此外,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没有真的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却具有很强烈的、引起争论的意见。将不允许讲道理的观点写进法律也许不合适。还必须考虑某些专业组织有影响的宣传活动。另一主要问题是安全。黑客可能侵入系统和伪造果。 8.答:将路由器称为A,B,C,D和 E.:则有10条可能的线路;AB,AC,AD,AE,BC,BD,BE,CD,CE,和DE。每条线路有4种可能性(3速度或者不是线路),这样,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为(语法)、(语义)和(同步)。 2、TCP/IP 体系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为(收件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3、数据链路层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4、用于在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解析的协议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 )协议。 5、自治系统内部使用最多的路由协议是(RIP)和(OSPF 协议)。BGP协议外部 6、已知IP地址是141.14.72.26,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其网络地址为( 141.14.64.0 )。 7、传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主要包括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UDP )两个协议。 8、负责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叫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B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2、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 A、信息 B、分组 C、帧 D、比特流 3、关于TCP/IP的IP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是点到点的协议 B、不能保证IP报文的可靠传送 C、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D、每一个IP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 4、以下哪项不是IP路由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C ) A、转发所收到的IP数据报 B、为需要转发的IP数据报选择最佳路径 C、分析IP数据报所携带的TCP内容 D、维护路由表信息 5、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A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6、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D )。 A、可靠数据传输 B、全双工通信 C、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D、组播通信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 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答案

- 1 - 第1章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A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 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B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呈现出多处中心的特点。 C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OSI/RM 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 算机网络新时代。 D 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覆盖范围广、具有足够的带宽、很好的服务质量与完善的安全 机制,支持多媒体信息通信,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功能。2.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3.简述各种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的优缺点。 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中央节点可方便地对各个站 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缺点是: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客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 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缺点是: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 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输,不具有实时功能。 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可采用光纤,光纤的传输率高,十分适合于环形拓扑的单方 向传输;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地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网络性能稳定。缺点是: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 故障;环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过程较复杂;环形拓扑结构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在 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混合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易于扩展;安装方便。缺点是:需要选用带 智能的集中器;像星形拓扑结构一样,集中器到各个站点的电缆安装长度会增加。 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的影响,缺点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 高,提供上述功能的网络协议也较复杂。 4.广播式网络与点对点式网络有何区别? 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信道发送报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 2. 3,1 单项选择题 [1 1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对象是( D )。 A.信息 B.数据(C.信号 D.二进制数 [2] 。 [3]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建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 C )。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不确定 [4] 一个1Mbps的网卡将1000比特数据全部发送到传输线上需要( D ). A Is B. C. D. [5]E1标准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 A.同步时分复用 B.统计时分复用 C.频分复用 D.码分多址 [61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C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7]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接收端要将信号解复用,接收数据时要按照( B )。 A.时间片上的目的地址 B.数据上的时间标识 C.数据上的数据源标识 D.与源端相同的时间顺序 [8] 若采用统计TDM方式通信,只有当数据源有数据发送时才分配时间片,并在时间片中( )。A.仅附加发送信道序号 B.仅附加接收信道序号 C.附加发送信道序号和接收信道D.无须附加信息 [9]交换机采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是(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0]现有16路光信号通过过波分复用系统复用到一根光纤上,每条支路的速率为2. 5Gbps,则复用后的速率为( D )。 A. 2. 5Gbps B. lOGbps C. 20Gbps D. 40Gbp [11]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C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2]当对数据率不同的多路信号采用同步TDM方式复用时,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 A.脉冲填充 B.压缩时隙 C.降低数据率 D.限制数据源 [13] 与同步TDM相比,统计TDM需要解决的特殊殊问题是( A )。 A.性能问题B.线路利用率问题 C.成帧与同步 D.差错控制 [17] 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主要功功能是( D )。 A.将信号从信源发送到信宿 B.将信源的数据转发到传输介质上 C.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D.产生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 [18]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C )。 A.调制信号 B.适配电压 k C.检错和纠错 D.暂存数据 [19] 以下为数字数据的是( D )。 A.声音 B.电视视频 C.气压值 D。硬盘保存的图像文件 [20] 传输计算机内的文件可用的信号形式有( )。 A.微波信号 B.脉冲信号 C.红外线信号 D.A、B、C都可以 [2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 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 第一章概述 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1962 —1965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和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s Laboratory,NPL)都在对新型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研究。英国NPL的戴维德(David)于1966年首次提出了“分组”(Packet)这一概念。1969年12月,美国的分组交换网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被划分成分组(packet),该网称为分组交换网ARPANET(当时仅有4个交换点投入运行)。ARPANET的成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现在大家都公认ARPANET为分组交换网之父,并将分组交换网的出现作为现代电信时代的开始。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由此可见,通信与计算机的相互结合,不仅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由此可见,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值得说明的是,分组交换技术所采用的存储转发原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借鉴了电报通信中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的思想。它们的关键区别在于通信对象发生了变化。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

计算机网络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和同步。 2.假设两个主机A,B通过一个路由器进行互联,提供主机A和主机B的应用进程之间 通信的层是(),通过主机与主机之间通信的层是()。 3.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如语音、文字和图像等。()是运送消息的实体。 4.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信道使用多种复用技术,()是指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 占用相同的频带。()是指所有的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频带宽度。 5.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信道和()信道, 前者最常使用的协议是PPP, 后者最常使用的协议有CSMA/CD。 6.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可以使很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 上,协议的实质是()和()。 7.当网桥刚接入到以太网时,它的转发表是空的,这时若网桥收到一帧数据,网桥就 是按照()算法处理收到的帧,然后把帧转发出去。 二、选择题 1.IP数据报穿越Internet过程中可能被分片。在IP数据报分片以后,下列哪些设备负 责IP数据报的重组()。 A.源主机 B.目的主机 C.分片途径的路由器 D.分片途径的路由器和目的主机 2.下列哪个地址属于C类地址()? A.141.0.0.0 B.10.10.1.2 C.197.234.111.123 D.225.33.45.56 3.关于RIP协议和OSPF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外部网关协议。 B.RIP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OSPF是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 C.都是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 D.RIP是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 4.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 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 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 C.构建路由表 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5.每一条TCP连接唯一的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所确定,TCP连接的端点是指 ()。 A.IP地址 B.MAC地址 C.端口号 D.套接字 6.一条TCP连接的建立过程包括()次握手。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 习题答案

第1 章概述 1-3 The performance of a client-server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two network factors: the bandwidth of the network (how many bits/sec it can transport) and the latency (how many seconds it takes for the first bit to get from the client to the server). Give an example of a network that exhibits high bandwidth and high latency. Then give an example of one with low bandwidth and low latency. 客户-服务器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两个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带宽(每秒可以传输多少位数据)和延迟(将第一个数据位从客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需要多少秒时间)。请给出一个网络的例子,它具有高带宽和高延迟。然后再给出另一个网络的例子,它具有低带宽和低延迟。 答:横贯大陆的光纤连接可以有很多千兆位/秒带宽,但是由于光速度传送要越过数千公里,时延将也高。相反,使用56 kbps调制解调器呼叫在同一大楼内的计算机则有低带宽和较低的时延。1-4 Besides bandwidth and latency, what other parameter is needed to give a goo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fered by a network used for digitized voice traffic? 除了带宽和延迟以外,针对数字化的语音流量,想要让网络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还需要哪个参数? 声音的传输需要相应的固定时间,因此网络时隙数量是很重要的。传输时间可以用标准偏差方式表示。实际上,短延迟但是大变化性比更长的延迟和低变化性更糟。 1-6 A client-server system uses a satellite network, with the satellite at a height of 40,000 km. What is the best-case delay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使用了卫星网络,卫星的高度为40000km。在对一个请求进行响应的时候,最佳情形下的延迟是什么? 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米。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 公里/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 msec。 1-9 A group of 2n - 1 routers are interconnected in a centralized binary tree, with a router at each tree node. Router i communicates with router j by sending a message to the root of the tree. The root then sends the message back down to j. Derive an approximate expression for the mean number of hops per message for large n, assuming that all router pairs are equally likely. 在一个集中式的二叉树上,有2n-1个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树节点上都有一个路由器。路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