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服务业统计表-信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信息服务业统计表-信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信息服务业统计表-信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信息服务业统计表-信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信息服务业统计表

01统计登记号:表号:电软统企1表

02企业(单位)代码:制表机关:市信息化办公室

03主管单位名称 :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2]187号04企业(单位)详细名称:(盖章) 05 企业性质:

06企业(单位)详细地址: 07 邮政编码: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1、本报表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2、企业注册所在地区、行业类别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

指标审核要点:1、02≥03+04+05;

2、07≥08+09+10+11

3、14≥15+16

信息服务业统计指标解释

1.统计登记号:按照镇江市统计局颁发的《统计登记证》和基本单位统计卡上的号码填写。

2.企业(单位)代码:按工商登记的代码填写。

3.主管单位名称:指法人单位行政直接隶属的上级主管部门的名称。

4.企业(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详细名称。企业按工商登记的名称填写;事业单位按上级批准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企业(单位)的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并盖单位公章。

5.企业性质:按工商登记的名称填写,包括国有、民营、独资、中外全资、个体户等。

6.企业(单位)详细地址:根据本单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地点的详细地址填写。详细地址按邮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所在地地址填写,应包括区(县)、乡(镇)、村街(路)名称和门牌号(室),不要填写通讯信箱号。对于在固定活动房或破墙开店的单位,虽没有具体门牌号,按邮政通讯可达地址填写。

7.邮政编码:根据本单位主要经营活动地点的邮政编码选择。

8.企业注册所在地区:根据本单位注册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名称选择。

9.行业类别:根据信息服务业单位从事主要服务活动的性质分类填写。

互联网信息服务:指从事信息互联网服务的企业。

有线电视传输服务:指电视台及转播台的活动。具体包括(1)电视(含有线电视台)节目的制作、节目主持、播放及其他辅助服务活动。(2)专为电视播放的电视制作中心。(3)有线电视网的管理。(4)有线(电缆、光缆)电视信号输送服务(含架线、调试服务)。(5)台网分设的有线网管理。(6)无线电视信号输送服务(含电视发射塔、发射台、微波中继站、接受天线等服务)

广播传输服务:指各类广播电台的活动。具体包括(1)广播节目的制作、播音、播放及其他辅助服务活动。(2)有线载波广播信号输送服务。(3)无线广播信号输送服务(含发射塔、发射台、中继站服务)。

计算机系统服务:指提供计算机系统的设计、集成、安装等方面的服务。具体包括(1)办公用计算机及系统的咨询、设计、集成、安装、调试和管理。(2)生产及其他

专业用计算机及系统的咨询、设计、集成、安装、调试和管理。(3)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4)其他计算机硬件及咨询、设计、集成。包括:计算机销售、维修、硬件的制造。

数据处理:指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录入、加工、存储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使用用户指定的软件加工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活动。不包括提供数据库服务;专门提供文件、数据的录入、排版和打印的服务;为客户提供软件的设计。

计算机维修:指对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环境的维护和修理服务。具体包括(1)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2)为计算机系统排除故障。(3)计算机硬件维修。不包括硬件及系统的咨询服务。

其他计算机服务:指计算机咨询和其他末列明的计算机服务。具体包括(1)专为客户提供计算机操作,并配有技术人员的场所。(2)为计算机辅助服务提供咨询(如程控PC、辅助设计CAD、扫描CAT、排版、制造CAM、教学CAI、仿真等)。

基础软件服务:指为计算机用户提供的软件设计、编制、分析、测试及咨询等服务。具体包括:系统软件服务;数据库软件服务;网络管理软件服务;安全及防病毒软件服务;工具软件服务;数据库访问软件;远程过程调用、消息、对象、交易、终端仿真等中间软件;通用软件它主要有办公、图象处理、视听制作、游戏等软件。

应用软件服务:指为专业领域使用计算机的用户提供软件服务,以及提供给最终用户产品中的软件(嵌入式软件)服务。包括(1)行业应用软件服务:财务、审计、税务、统计、金融、证券、通讯、能源、工业控制、交通等软件服务。(2)语言处理软件服务:信息检索、文本处理、语言应用、词典、语料库、语言翻译等软件服务。(3)嵌入式软件服务含家电、手机、程控交换机、基站等。

其他软件服务:指为特定客户提供的软件服务,以及与软件有关的咨询、监督和培训活动。包括:为顾客特约开发的各种软件和服务;软件的咨询、监督和对基础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

10.企业注册资金:按工商登记的数值来填写.

11.期末从业人员:指报告期末在企业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两部分。

12.其中: 研究生毕业人员: 取得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

本科毕业人员: 取得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

大专毕业人员:指取得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员。

13.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总额:指报告期内企业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从成本、费用中提取或支付的各项劳动者的直接、间接收入,但不包括从利润中提取和支付的奖金和津贴,具体包括: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数;职工劳动保险、待业保险、住房基金等;以及其他支出,即包括退休职工反聘费、临时工工资、业务招待费、工作餐费、服装费、董事会费、探亲费、交通津贴、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等。

14.经营(服务)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经营服务活动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该指标根据会计“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报告期内的累计数之和填写。它包括:计算机服务收入、软件服务收入、互联网服务收入、其它收入。

15.营业利润:指信息服务企业从事经营服务活动所得的营业利润。该指标根据会计“损益表”中“营业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写。

16.利润总额:指报告期内企业实现的盈亏总额。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17.税金总额:指报告期内企业按规定上交给国家的各项税金之和,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成本税及各种附加,具体包括如下: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从事经营服务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营业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成本税:指企业按规定从管理费中支付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

应交所得税:指企业本年利润按税法规定上交的所得税款。本指标根据会计“损益

表”中的“所得税”项的累计数填列。

应缴征值税: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交纳的增值税额。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为“负”时,此指标填“0”。本指标根据企业会计“应交增殖税明细表”中“本年应交增值税”项的本企业累计数填列。

18.资产总计: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

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年末数填写。

19.负债总计:指企业在报告期末实际的外债。

20.固定资产投入: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所有固定资产的投入的总数。

21.固定资产本年折旧:指报告期内企业累计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该指标可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填写,也可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期初数之差填写。

22.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实际支出费用的总和。包括研究开发人员劳务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支出。

研究开发人员的劳务费:指以货币或以实物形式直接和间接支付给研究开发人员的劳动报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劳动保险、住房津贴和其他收入。

设备购置费:指使用非基建项目资金购买的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等费用支

出。

其他支出:包括研究开发项目前期认证费、调研的差旅费、专家咨询费、成果鉴定费、房租、水电费、通讯费、资料费、办公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