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形的观念与万物一体的境界_通过_庄子_把握一个中国式的主题

变形的观念与万物一体的境界_通过_庄子_把握一个中国式的主题

变形的观念与万物一体的境界_通过_庄子_把握一个中国式的主题
变形的观念与万物一体的境界_通过_庄子_把握一个中国式的主题

庄子期末论文

《庄子哲学》期末论文—— 《京华烟云》中的庄子之道

《京华烟云》中的庄子之道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小说《京华烟云》开篇上卷卷首语便引用了《庄子》的这句话,而且卷名“道家女儿”,初看时不以为意,然而读之愈深,其蕴含道之思想,道之哲学,愈发明晰,跃然纸上,如入空灵之境,拾级而上,庄子身影愈发明朗,裙裾飘飘,其道又无限延伸,直至苍茫云海,天水一色。 读罢一本书,我总会去想这部书其意义,其价值,其所揭示的道理何在。对于《京华烟云》,道,并不是这部小说刻意表现的主旨,然而却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旁敲侧击,又贯穿始终,牵引着人去探寻这个主旨外更深层次的含义。而书中将庄子其道发挥到极致的便是那个大家庭之长,姚思安,他是一个坚定的道学主义者,眉目深锁,仙风道骨,其思想之飘逸,之洒脱,之不羁,宛若现世庄子(确切地说,应该是当时,也就是民国时期),他深信庄子哲学意义,并身体力行。明显的是他与庄子最大的不同是比他多了一些富贵气息,却更使得这位商海大贾对庄子之道,更加游刃有余。 我之前没有读过林语堂的书,对此位文坛大家也不甚了解。据悉《京华烟云》旨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而道家文化,相较儒家文化,分量更重。林语堂是否也是个庄子式的人物,不敢定论,但是从他书中一目了然的对老庄之道在情感上发自内心的喜爱,在价值意义上一以贯之的肯定,足见其用生命去体验去言说的感性认识。 粗阅此书,择其道者庄者,汇其点滴,缀句成文矣。 一、养生 书中说姚老先生沉潜于黄老之修养有年,可谓真正的道家高士。从不心浮气躁,处变不惊,方寸泰然。原因在于他本怀着道法自然的原则,另外还深谙一套养生之术。 按照道学观点,气是宇宙生成的物质载体,庄子认为气是天人合一的媒介。人为宇宙之一物,乃为一气所使然。气无形,故虚,集虚气可以影响人的意识,甚至影响人的身体。可见气对于一修道之人,是何其重要而关键。 姚老先生的修炼之术,颇为经典:子夜起来,盘膝打坐于书房,渐次磨擦前额、两鬓、腮颊、下巴,然后手心脚心,然后控制呼吸,气沉丹田再运气,调理并吞咽唾沫。这样,在刺激循环与控制呼吸之下,在深夜的寂静里,他能听到肠子里气血怎样循环,怎样汇集到丹田。这称之为养气。在固定的时间,磨擦手心脚心,一到感觉极妙之时,便觉气血周流,直贯两腿,浑身红润,有极为舒适的感觉之时,便立即停止,然后整身放松,躺下睡甜甜的一觉。这颇似道教的修炼之法,我并未试过,但姚先生此法也颇奏效,吐故纳新,延年益寿,对他沉稳持重的性格也有影响。 庄子所谓养生,重在养心,不重养形。也体现于庄子称为“心斋”的一种特殊心境。是一种排除杂念和欲望的精神修养过程。通过心斋,要达到虚空澄静、纯净旷达的心境。姚思安是商贾巨子,家缠万贯,但他对此却并不在意,也不经手。生意他不管,自有久经商海,老谋深算的大舅爷替他把持,他所要做的,就是沉心修养他的老庄之道,修养身心,以此自娱。他的生活从容而潇洒,他厌恶囿于格式堆砌词藻排列音韵的骈文,喜欢不拘一格独立自由的桐城派文章,喜欢风格华丽的庄子文学,喜欢其譬喻富有奇趣,诙谐滑稽,几乎颠倒宇宙乾坤石破天惊的怀疑精神,令人魂魄震动。他是天马行空思想自由的道家,他不在乎传统

庄子的艺术境界论

庄子的艺术境界论 庄子以“道”为逻辑起点,以寓言为载体,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文艺主张,他对“道”与“言”、“大美”与“大象”、“虚”与“静”展开的反复论述,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境界论体系。本文循着庄子理论的脉络.对其艺术境界的理论实质及后世的阐发作了简单梳理。 关键词:古代文论;庄子;艺术境界 庄子不仅有其丰富的创作实践,而且有其独到的文学见解。尽管庄子著作中直接谈论文学的地方很少,但其深刻而精辟的美学思想却直接启迪了后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朱自清先生指出:庄子“提出的神的意念,影响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创造和批评都极其重大。比起儒家,道家对于我们的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的确广大些。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比起…温柔敦厚?那教条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庄子的文艺思想极其丰富,现就其在艺术境界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 何谓“境界。”许慎《说文解字》:“竟,乐曲尽为竟”;“界,竟也。”段玉裁注曰:“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界也,象四田界。”可见“境界”一语,本义是指有一定边界的空间,即今所谓“疆界”,如《孟子-梁惠王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几乎同时,“境”又用于指某种精神心态,《庄子·逍遥游》中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多以“境界”论艺术,一方面用来揭示作者、作品的艺术特质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用来指导读者如何欣赏作品。庄子虽未明确使用“境界”概念,但其文论中已经确立了有关艺术境界的理论基础。 一、“道不可言”——语言具有天然的局限性 “言”与“道”(或曰“意”)的关系,即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是哲学上的一种认识论,反映的是人的思维内容能否用语言充分、完全表达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儒家主张言能尽意,道家则认为言不能尽意。这两种最大的哲学流派的观点给后世带来了极大影响,文艺理论也不能例外。长久以来,这也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庄子继承了老子“不可致诘”的观点,阐发为“道不可言”,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语言表现力的著名表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他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是超言超象、不可思议、不可表达的。这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使然,而且是由于“道”本身所具有的不可言说性所致。因为道“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所以“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在《庄子·天道》篇中,他讲了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

庄子的逍遥境界

庄子的逍遥境界 人的本性应该是无羁无拌的,只有保持,释放了人的本性,顺其自然,才能真正的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认为的最高境界。顺其自然,逍遥自在便是庄子的人生观。 一、庄子及其著作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的开放多是表现在战乱时期,在战乱中,统治者没有过多的功夫来禁锢思想,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而庄子就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动乱的战国时期,他一辈子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却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时代,他却隐居不仕,终老天年。 但他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崇尚逍遥,主张无为,他是孤独的平民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庄子的思想当然与他所处的地域文化也有联系,《庄子》可以说是最不带有经典意味的先秦著作,因为他的浪漫主义,他的寓言色彩很浓厚,它带给我们的是无边无际的奇异的想象与联想,这是与荆楚文化的“奇谲浪漫”分不开的,这是从文学的形式来说,而从内容上来说,《庄子》所体现的思想又是与中原文化分不开的,在《庄子》中所体现的道家的“无为”与中原文化的团结和谐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都知道魏晋时期的人们都是不拘俗套,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文人雅士都有这样的风气,像阮籍,嵇康等,人们都认为他们狂人有狂语,殊不知,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已经是这样一个狂人了,他可以放弃时间的名利,逍遥于世间,那不狂么,他可以“鼓盆而歌”,那不狂么,在《逍遥游》中就将庄子的狂体现的淋漓尽致。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任逍遥。 二、何谓逍遥 “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表现的是某种轻松自在的状态。“逍遥”又四种解释,第一种是徜徉,缓慢行走的样子,这在《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中的“逍遥”就是这个意思;第二种就是斟酌,玩味的意思,这在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就取其意;第三种意思是彷徨,徘徊不进,在《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体现;而现在我们公认的意思便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意思,“悠闲自得”、“安闲自在”之意。

庄子内篇应帝王

读《庄子·应帝王》有感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主旨是治世之道,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其丰厚内蕴涵盖宇宙人生,所以为政之道必然要发源于万物之大道。 首先从篇题来看,郭象注曰:“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沈一贯曰“:无心而任化者,不求为帝王而默应帝王之道者也。”刘辰翁曰“:应世为帝王也。”从这些注释来看“应帝王”理解的关键在于“应”和“帝王”两个方面。但我认为“帝王”不应该合在一起解释,帝王是个统称,史书一般都是分开说的,帝指皇帝,王是帝所封,两者不在一个级别,编史书的都不会把这两字放一起,那是死罪。而且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没有帝的,周天子为王,诸侯国的等级是公侯伯子男,秦始皇才是“始皇帝”。 所以这里的“帝”我认为是“自然”,养生主里有“古者谓是帝之悬解。”成玄英《疏》:“帝者,天也”。“应”在这里理解为顺应,如《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此多处之“应”,我以为皆是因顺之意。又“王”作动词讲,所以,我认为篇名的意义是顺应自然之道才能称王。而“王”也并非是权力意志的强加者,正如老子所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此处主宰者虽具有统摄作用,但自身却不以为主宰。又如《逍遥游》中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本文对政治领域的君主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把治国提升到了“道”的高度,它主张对自然原则的尊重,这体现为对“道”的顺应无为。“道”是万物本源,暗含于一切事物的本然存亡过程,而本文主要讲为王之道,它将“道”限定于治世的范围内,但作为治世的内涵,仍与自然、人生的大道相通,正所谓万物一马。 文章开篇从齐物论中的“四问四不知”引发,主要针对最后一问“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这一点,从而进一步通过泰氏和有虞氏的对比诠释了何为“不知”,有虞氏可以说是有“知”君主的代表,他通过仁义思想教化世人。庄子认为这种以伦理道德使人规范的方法可以获得百姓之心;但同时他也指出了其遗憾之处,即“未始出于非人”。宣颖认为是“未能超然于物之外也”。可理解为不是出于人自身的向善,是不自然的,仍然被外物所累。可以说,道家对儒家仁义思想的批评,不是对仁义道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对固定的外在形式的否定。 从道家的自然无为来看,庄子认为儒家的仁政、法家的法治其实在形式上有其共通之处,都是用固定外在的形式教化人,只不过采取的方式有温和与暴力之分。所以在第二章里面对“经式义度”的强制主张,作者借狂接舆之口更直指其“欺德”行为。在庄子看来,君主治世不应以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作为法度的制定原则,强行使被统治者服从遵行,违反了明主顺任自然的治世原则。如果说有虞

庄子 选读课论文

读《庄子》有感 姓名: 学号: 学院: 联系方式: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道家学说及思想的主要创始人,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宋国蒙(蒙又称萧蒙或小蒙,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河南商丘人)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 作为中国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在传承并发扬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儒家、法家等其他哲学思想派别的独特思想。他留下的传世著作《庄子》虽然有些偏激与消极之处,但其诗意盎然,哲理宏博,恢诡谲奇,汪洋恣肆,暗示性无边无涯,涵盖面无穷无尽,不但表达了他特殊的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异端思想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郭象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庄子是中国最早提出人的自由的哲学家,先秦诸子乃至后世的哲学家没有谁比庄子更关注生存和自由这个人生根本问题的。 在《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对鲲鹏、蜩、学鸠、斥安鸟的描写,暗示了“自由”是有大小的,境界是有高低的,在与蜩、学鸠、斥安鸟这些小鸟的比较中,鲲鹏具有更加宽广和雄大的自由,更加豪迈和宏伟的自由精神。但也正是通过这种差别感,庄子也暗示给世人:即使鲲鹏,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也没有进入他所说的“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的自由仍然是“有待”的,须借助外在力量才能实现,它的自由仍然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精神境界高的宋荣子是圣人,能超越世俗观念,获得一些自由;精神境界更高的列御寇是神人,能超越世俗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自由。但是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限制。只有精神境界最高的至人,能超越自我,顺应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变化的客观规律,享受灵魂的真正自由。 “逍遥游”中的“至人”达“到逍遥”、“齐物”之境界,无所依赖,无所凭借,却是世间之至美。首先是因精神而美,其次是因无为而美。庄子将“至人”视为能与天地合一不辩万物的所在。认为他顺人性、合自然,“至人”脱离了形体的残缺,求得了精神的自由。 很多人批评庄子的自由观点是逃避现实、消极避世。也有人为庄子辩解,他是以自在逍遥于崇高精神境界来应当对残酷的现实。所以一些伟大的观点,能否被适当利用,还是需要看个人的理解。当然,怎样去解释更利于自己,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查阅了侯柯芳编著的《庄子》新解,觉得他对庄子理论的解释特别的好,他认为《庄子》以无己而不失己为人生理想。“无己”即超越私欲己意制约的自我,“不失己”即不失保全本性并提高精神境界的自我。 我认为生活中不需要完全视名利为束缚自由的绊脚石,而是摒弃一些给自己带来坏处的欲望,不是要随物变化,放弃执着,而是不逃避,顺遭遇,尽人事,听天命。包容一切,平等和谐。 在复杂多变而又充满未知与困难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有自己不能解决,超出能力范围而感到无力的事情。这时也许你会耿耿于怀,也许因此而发奋,也许会消极逃避,也许就是顺其自然。我不讨论究竟哪种状态更好,只想说如果是我,我希望自己不要整天被一些烦恼

庄子境界论

庄子的境界论 一、《大宗师》:“以道为师”、“真人”的人生追求 1.“以道为师” 《大宗师》:大是赞美之词,宗即宗主,师就是学习、效法,篇名即表达了“以道为师”的思想。这个“道”是自然而然的生命流行之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他物为条件,不与他物相对,在时空上是无限的。 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修养去体验“大道”,他的修养原则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具体的修养方法包括“坐忘”和“心斋”。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即心对“道”的体悟与回归;所谓“心斋”就是“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抛弃耳目试听,抛弃理性思维,了无念虑,自虚其心,恢复灵台明觉得功夫。 2.“真人” 《大宗师》从天人关系中把握“真人”的境界。何谓“真人”?在庄子看来,“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再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灵虚静的修养功夫,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达到物我、主客、提案人同意境界的人才是真人。二、《齐物论》:“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 “齐物”的意思是“物齐”或“物论”齐,即使视现实世界的种种差别相为“齐一”,《齐物论》表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是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肯定了物我之间的融合。 在“庄周梦蝶”中,提出了“物化”的意境,庄子以它来表示一种彻底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另外庄子以道观的视阈反对唯我独尊,主张破除成见,提出了“丧我”的工夫。通过“丧我”消解掉对自己的执着,走出自我,容纳他人他物,与万物相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三、《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 《逍遥游》反映了庄子的人生观,表现了其对人格自由的无限追求。“至人、神人、圣人”以及《大宗师》的“真人”都是“道”的化身。他们从不同方面来说庄子的理想人格。成玄英说:“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其实一也。”

《庄子》内篇·德充符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德充符原文及译文 作者:庄子及门徒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 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 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 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 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 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 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申徒嘉曰: “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 取大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庄子论文

庄子的逍遥游论对现代人的启示 摘要“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庄子之游,是取于实体活动中所呈现的自由状态,进而升华为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是一种超脱现实的心灵遨游,一种自我的修行,在天地山水中感受自然的本性、人的精神实质和思考人生态度,将自我的精神与天地自然精神相通,以达到对自然和自我的超脱。在处事中不被世间功名利禄蒙蔽心智。 关键字逍遥精神自由齐物现代启示 前言 庄子作为继道家思想文化的先驱者老子、列子之后的集大成者,以自己的一生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很多人投入到对庄子的研究中,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解读。“逍遥游”又在庄子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是否存在一个关于“逍遥游”的确解,有没有一个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我们不得而知,后人不管是对庄子还是庄子思想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这种研究中本身就代入了其研究者自己的思想,但是我们今人对前人伟人的研究不正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吗?运用前人杰出的思想理论,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照亮前方的黑暗,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保持逍遥、无为之心,在克服生死迷茫的过程战胜凝于内心深处的心魔,摒弃利害之欲和哀乐之情,就能在广袤的精神世界里更加无拘无束地、自由地飞翔。人生之路也会变得越发明亮。 一、庄子生平与思想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在哲学上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政治上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本质。他蔑视富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的散文形象性很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逍遥游》就是典型的一篇。他的代表作《庄子》共33篇。“内篇”传为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其门人和后学所作。 我眼中的庄子,是一位飘逸的学者、智慧的隐士、淡然的哲人,早在战国时期的他就提出了人之生死皆自然使然、精神自由至上等一系列高深远见的思想。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他进一步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老子的基础上对道家思想文化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尤其是在生死观念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庄子的哲学思想,冯友兰先生曾经这样概括为十六个字:游于逍遥;论以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如果说“游于逍遥”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理想,“论以齐物”则是达到这个理想的哲学方法。“超乎象外”是说这个理想是超越于现实的,“得其环中”是说这个理想最终任然回归于现实, 二、庄子逍遥游论浅析

庄子三只鸟,人生三种境界

庄子三只鸟,人生三种境界 第一只鸟:海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外篇·至乐》 一只很大的海鸟,从海上来到鲁国。 鲁国的君臣都很高兴,用隆重的音乐,盛大的宴会,来款待这只远道而来的鸟儿。宴会上有猪有羊,舞女伴舞,琴师弹琴,让人眼花缭乱。 结果这只鸟很快就死了。 它没见过这种场面,不吃不喝,几日后就死在了鲁国。 好好的一件事,为什么搞成这样呢? 庄子说:因为不把鸟当鸟。 鸟儿应该吃虫子、吃鱼,活在大海或者森林。 达官贵人喜欢的玩意他不喜欢,它喜欢的玩意,达官贵人们也不喜欢。 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实际上,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要横加干涉,无端指摘。 对鸟儿而言是这样,对人也是如此。 父母子女之间,同事朋友之间,夫妻之间,都要保持这样的尊重和界限。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凌驾在别人的意志之上。 这是鸟的自由,也是人的自由。 第二只鸟:凤凰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 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 邪?” ——《庄子·秋水》 庄子的朋友惠子当了梁国的宰相,有人传播谣言,说庄子要来梁国抢宰相之位。 惠子很害怕,于是下令整个梁国搜捕庄子。 庄子亲自去见惠子。 庄子说南方有凤凰鸟,遇到梧桐才会休息,只吃竹米(竹子开的花),只喝清泉。 猫头鹰得到一只死老鼠,凤凰路过,猫头鹰发出‘吓!’的声音。 你今天也要为了梁国的相位来吓唬我吗?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 在庄子看来,人生于天地之间,摆弄金钱,汲汲于名位,实在是无聊。 自古以来,欲望太多的人,多半不能成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心是有限的,装得下功名利禄,就装不下志向和抱负。 金钱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懂得知足,学会简单,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贵。

品庄子第一章逍遥的境界

品庄子 第一章逍遥的境界 1 庄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这样的吧:热情、诗意、广阔无边的心界还有浪漫洒脱的诗情。他面对楚威王的使者持杆不顾,面对惠子全国内的搜查冷嘲热讽。在他看来,连绵不断的战争仿佛蜗牛触角一样不值一提,游说王侯获得奖赏同用嘴添脓一般卑躬屈膝。世界一片混乱、黑暗,他却仿佛像个出生的孩子,一味地笑着,世人所看重的荣华、名利在他看来都不值一提,世人所深恶痛绝的死亡、贫苦,他却对此平静的接受。他又是一个投身自然的诗人,望着天地,远离尘世,思索着宇宙人生的玄理。 有时候,我们羡慕他的纯真:试想谁能毫无牵挂的活着?在现代社会,人们早已摆脱饥饿的困扰,却摆不脱富贵、名利以及得失的迷惑。但我们身心疲惫之时,内心迷茫之时,翻开他的书,仿佛沉浸于一场美梦,却有不可成真。有时候,我们羡慕他的诗意:宇宙万物在庄子心中,皆有情,皆有灵性,蛇羡慕风的灵动,影子的影子与影子谈话,风吹过石木发出各式各样的地籁之音——万千的诗情与难以理解的哲理便融入了灵动的自然万物之中。我们羡慕他,却又疑惑,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淡人生的一切,写文章一泻汪洋,对世间一切都嘻戏怒骂……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可又是一位深沉的智者。他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的思索,他眼中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可是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逍遥在自己所创造的哲学世界中。他认为,有一个至高的境界,超出万物之上,超出形象之外。不如说,他用诗的语言创造了那样一个至美的意境。正因他有自己独到的思索,所以他会做出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会说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语言。 但是,逍遥的背后,是一种苦痛,潇洒的背后,是一种消极。没有经历过痛苦、挫折却装作看淡一切的人,只能算是玩世不恭,唯有历经乱世的苦难,才能有超脱的大智慧。辛词有云:“如今尝遍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必庄子也或许是如此吧,当他从世俗社会中逃离出来,或是他的家乡刚刚遭受乱世的磨难,他面对天高地阔,宇宙无穷,心中一阵悲凉,无限感慨,本想一吐哀思,却平静地、默默的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思绪一下便飞向了无穷的宇宙。 2 读庄子,不如用一些想象去读吧。 假如你穿越千年,长途跋涉至蒙地,走进一座破烂的屋子,去拜访庄子。你问到:“先生写了真么多文章,是为了什么呢?” 庄子会对你说:“想让世人达到逍遥的境界啊!” 你又问道:“什么才是逍遥呢?” 庄子站起来,拉着你走到房外,带你看远方一望无际的天空。他告诉你,遥远的天空下,有一片宽广的大海,叫做南冥,有一只巨大的鱼,叫做鲲,它会化为一只足以遮蔽天空的鸟,叫作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

《庄子》至人观之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圣人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理想人格,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诸子依据自己的理想人格塑造各自不同的圣人形象。有学者立足儒家圣人观的表达,试图透视中国文化的精神(王文亮:《中国圣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年版,第21-22页)。但在《庄子》文本中,最高理想人格的内涵却非圣人所能体现。至人虽不是《庄子》原文中的唯一代表或最高代表,但却是《庄子》理想人格的重要载体。《庄子》中理想人格称呼有很多,有能力超凡脱俗的真人、神人、天人和独有之人;有具有非凡人格的圣人、大圣、君子、贤人;有无为而治的明王、“古之王天下者”和“善治天下者”等;亦有从体道的角度发展出来的“睹道之人”(本文所引《庄子》原文均出自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版,以下仅注篇名)。这些理想人格的称呼体现了《庄子》理论的独特。但驳杂不一的称呼,对解释《庄子》思想带来了困难。《庄子》中至人现17处,笔者认为至人能够突出《庄子》独特性和后学对内篇的思想承继,彰显至人的位之至(边缘化社会地位)、德之至(安命无为)、知之至(知天知人)、游之至(登天游雾)、神之至(神秘神奇),突显《庄子》理想人格的登峰造极和难以企及的高度。笔者借用至人作为《庄子》理想人格的代称,可以有效解析至人的内涵特征,从而解释《庄子》思想的全面复杂,探讨《庄子》哲学的演变。 二、至人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和存在方式 《庄子》中至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分为三种:人君、人臣、在野士人。人君多为“真实”人物或历史人物,如为人熟知的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

王、齐桓公、魏侯等等。《庄子》对他们的评价不同于其他派别,甚至《庄子》不同篇章对同一人物的评价也不同,如尧、舜等人在不同篇章中、不同故事中随缘立说、因事辩理,满足了《庄子》以不同故事表达不同观点的需要。人臣或在野士人多为《庄子》自创的虚幻人物,或其他派别不引用、不熟知的人物。《庄子》利用故事、寓言、神话的形式,借助虚幻人物联想模拟,表达独特理论。这些虚幻人物要么是寓言、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肩吾、连叔(《逍遥游》)、狂接舆(《人间世》)、意而子(《大宗师》)、天根、无名人(《应帝王》)、门无鬼(《天地》)、鸿蒙、云将(《天地》)、伯昏无人和温伯雪子(《田子方》)、狂屈、无为谓(《知北游》)等,要么是社会下层代表如厄丁(《养生主》)、种树的荆氏(《人间世》)、为人缝隙衣服或簸米筛糠的支离疏(《人间世》)、为圃者(《天地》)、技术高超的车夫和善于粘蝉的驼背人(《达生》)、相马狗之徒(《徐无鬼》)等,要么是自创人物如子来、子舆、子祀,或者残疾人物如无趾、申屠嘉、哀验它(《德充符》),要么是拟古的超常之人:“古之隐身者”(《缮性》)、“古之人”(《天道》)、“古之存身者”(《缮性》)、“古之真人”(《田子方》)、“古之得志者”和“古之治道者”(《缮性》),要么是被改造过的不同于儒家或其他派别的人物,如孔子在不少篇章中被《庄子》批判,孔子及弟子也被改造成道家理想人格的形象。 三、至人超然、超脱的精神追求 至人以边缘的社会地位,保持心灵的虚淡缥缈和精神的逍遥自由,体现强大的精神超越力量。至人以出世态度看待人世,形成至人严肃豁达、认真超脱的人生境界。豁达超脱和严肃认真,两方面结合形成了至人心境的安宁平静。 至人的思维常从现实世界跃到玄想世界,神秘的精神体验是对玄想世界的展

《庄子》简体横排,庄子内篇、外篇、杂篇全文33篇,分章节,加书签

庄子 作者:(战国)庄子 目录 逍遥游回目录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三重境界

“无己“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 ——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面 庄子开篇之作逍遥游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生主可养,形可忘而德充,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无不可游也,无非游也"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庄子之志也,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阅世熟则思远害,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遂有功名,是生利害,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养生之缘督,人间世之无用,德充符之忘形,大宗师之人与天一,应帝王之游于无有,皆本诸此,实为书之纲领,故首发之,所谓部如一篇,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也从文本系统性角度把庄子一书评价为一部不易解读的书,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有的甚至认为是全书的纲"张涅梳理了庄子内篇与其他篇目的关系,指出逍遥游在整篇庄子文本中有统领庄子全文的重要作用:结构关系看,-内篇.的其他六篇是对逍遥游的思想展开,-外杂篇.又是对-内篇.的解说!补充!发展和变异,由此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扩展的!建构和解构相统一的思想系统"和前述庄学研究者注重从文本结构出发研究庄子体系不同,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指出庄子所追求的人性特点是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首表现于逍遥游,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书的总论"。 可见,逍遥游是庄子的扛鼎之作,庄子思想的微言大义以总括的形式体现在逍遥游中"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我们一旦掌握他的这个视角,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就好理解了,故准确地理解逍遥游是把握庄子思想的一个必经之路"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面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也就是说,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即无待"这种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逍遥游者,逍遥之游也"逍遥,谓自由自在"游,谓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欲求自由自在,须先以达观之大智,解除小智之拘束"小智之拘束为何?谓从个己观察一切,而纯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达观之大智为何?谓从大道观察一切,而不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小智不及大智,故本篇以无己!无功!无名,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此其大旨也" 三无思想是理解庄子诗学思想的一把钥匙,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为线索细读庄子则可以体悟庄子思想的内涵"成玄英把至人!神人和圣人看作是庄子所言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 一人之上,其有此三,欲显功用名殊,故有三人之别"此三人者,则是前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人也"欲结此人无待之德,彰其体用,乃言故曰耳"在成玄英看来,为了显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的功用名殊,把这种人又分为不同的三个类别,即至人!神人和圣人"既然至人!神人和圣人是不同之人,由此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了"郭象指出至人!神人和圣人(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具有如下特点:

庄子逍遥说

庄子逍遥说 伟大的学说,都有其普遍性与指导性。《庄子》“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是庄子思想哲学的精髓。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相对落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人的欲望与现实冲突,国民精神状态复杂矛盾。【1】抑郁、焦虑、自杀等病态心理正困扰些现代人类的生活。现代人的利益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颇,人们时常会感到内心无法平衡,精神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人类茫然无措,渴望一种承受这些烦恼的生存智慧,让心灵解脱。而庄子"逍遥"的思想就是关于如何获得精神解脱的,强调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对于缓解现代人们的精神压力,保持我们平静心境,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价值。 何谓逍遥?逍遥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逍遥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穆夜云:逍遥者,盖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自得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各家解释极尽轻松自在的状态,是不为欲所动,不为物所累,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境界。 《庄子`盗跖》中言“势为天子而不以贵人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主要强调清心寡欲,居安思危,不为富贵、权势所累。 《庄子`齐物论》中言“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我们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平常心。 《庄子`德充符》中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我们不但要求同存异,还须化异为同,超越得失之心。 《庄子`人间世》中言“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告诫我们不浪费时间,把握现在,乐在其中。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惑邪?”(《庄子》) 《庄子·逍遥游》强调的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歌颂了生命自我的超脱飞越。庄子对人的生死问题做了独到的思索。他的妻子去世时,他鼓盆而歌。他的行为使旁人觉得不可理喻,但他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生者其实并不知道死者的世界,怎么就能肯定死者一定不如生者呢,也许死者脱离了肉体的束缚,反而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生者又何必为死者感到悲伤?看破红尘,无畏生死,岂不逍遥。 “民湿寝则腰宿疾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怐懼,猴然乎哉?”(《庄子》) 物与我之间是不存在谁对谁错的。人长期住在潮湿的地方会得关节炎而死,但是泥鳅偏偏就喜欢潮湿的地方;风吹动树木摇晃时,人会担惊受怕,但是猴子却逍遥自在。其实物与我各有所是,各有所非,人对于任何事物的评价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物我皆存,无谓对错,岂不逍遥。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庄子强调的也是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道法自然”是道家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人处于自然中,自然也是美的。天地的“大美”就是“道”。获得绝对的自由要通过体“道”的方式,而体“道”要靠“心斋”和“坐忘”使自己的心境清明澄澈,靠直觉在其中领悟和感受,最大限度地融合于自然,抛弃自己的诸如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等一切的物欲和意欲,即要抛弃一切实用功利性的考虑,抛弃社会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束缚,物我两忘,达到“无功”、“无名”、“无己”的状态,最终成为“至人”、“神人”、“圣人”。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2】天人合一,“无功”、“无名”、“无己”,岂不逍遥。 庄子“逍遥”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混乱心理的一剂良药。“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3】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逍遥。而庄子告诉我们要达到这种逍遥境界,就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不强迫不做作——“无为而无所不为”,反对人与自我、人与本性的分离,反对人被外物所驱使、控制,迷失在社会之中和金钱、名利、灯红酒绿之中,主张不役于物,也不强求外物随自己的意志发展,对外物,抱者宽容、顺其自然的心态。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

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