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BLF%20GS-1000%20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2008版)

OBLF%20GS-1000%20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2008版)

OBLF%20GS-1000%20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2008版)
OBLF%20GS-1000%20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2008版)

OBLF GS-1000 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2008版)

第一部分:简介

此光谱分析仪程序为 1.4版以上的Windows Vista 操作系统下的OBLFWin软件,用来操作、校正并检查整个系统。

下面所介绍的方法为仪器操作的基本方法,用户可以随着对操作软件的熟悉程度,自己加以总结及提高,不一定完全按照介绍的方法进行。第二部分:仪器准备

1、程序启动和主菜单

在Windows目录下用鼠标双击OBLFWin图标启动程序。

主菜单显示如下:

快捷键,等同于日常分析(Analysis)

快捷键,等同于完全标准化(Recalibration)

快捷键,仪器系统状态检查

快捷键,操作者选择权限

快捷键,退出

2、仪器状态检查

系统值可以在光谱分析仪主菜单中用功能键F2选择查看。

——Date:当前日期

——Time:当前时间

——Spark Number:火花总激发个数

——Vacuum Value:光学系统中的真空值;应大于0.8。

在真空控制系统中附加有真空泵工作时间显示,应小于5%。

——Temperature:光学恒温系统的当前温度,QSN750为32℃,GS1000为35℃。

——PM V oltage:加在光电倍增管上的负高压值,QSN750为950V,GS1000为650V.

——Profiling:当前和原始设置的入射狭缝的位置,狭缝位置大约为250.

系统值应在光谱分析仪特定的极限范围内,若仪器系统正常可以进行分析工作。

3、用户分级管理

目前软件进入的是仪器的最基本操作,在正常的仪器管理中可以设定不同的分级管理,如下介绍的是如何建立仪器的分级管理。

用鼠标单击Change User键或快捷键F9:

显示如上图,在使用者框内输入使用者代号,在下一行的密码处输入相应的密码,然后点击OK键,即可进入相应的分析程序。

4、建立使用者和密码

点击主菜单中的Settings设置键,

单击User Definitions后出现新的画面:

若建立一个新的用户使用者,请按NEW功能键,出现如下显示,

入自定的密码。

第二步在下面的各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保留的划勾,不要的改为空白,最后按存储键退出。

注意:此功能可以建立多个使用者!

第三部分:日常分析功能

一、基本项目设定:

在仪器的主操作界面上点击分析(Analysis)键,然后选择日常分析(Routine Analysis)项目,

先出现一个分析基体选择窗口,把想要选择的分析基体点成蓝色,

然后点击OK键,进入选择分析程序画面。注:单基体的分析仪器没有上一部分选择,直接出现下面的选择分析程序画面。

把想要选择的分析程序点成蓝色,然后点击OK键,进入设定分析条件画面。

在如上的界面中有如下选择:

1,任务(Task):显示目前的工作任务。可在程序中选择特定任务之一。用上下行键选择,回车键确定。

2,显示模式(Mode):可以用重量百分比显示,也可以用绝对光强度值、相对光强度率、校准后的相对强度率来表示,用户一般采用重量百分比显示,其它的显示一般用于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使用。

3,分析基体选择(Matrix):单基体仪器不可选择,多基体仪器可以用上下行键选择,回车键确定。

4,分析程序选择(Program):选择和待分析样品材料一致的分析程序用于样品分析,用上下行键选择,回车键确定。

5,样品号(Sample No):输入用户自己定义的样品编号,最多24位。

6,合金牌号(Alloy):可以在已经输入的合金牌号中选择,也可以不输入。若输入了合金牌号将在后面的分析时,若某个或几个元素的分析结果超出了选定合金允许的上下限范围时,分析结果将以特殊的颜色显示。

7,操作者代号(Remark):输入操作者自定的人员代码,最多24位。

二、关于样品平均、打印、存储项目的设定:

在上述画面中点击设置(Settings)键,进入设置功能画面,

1,平均设定:

1.1,不进行自动平均,采用手动平均

1.2,在几次激发结束后进行自动平均

1.3,平均时把不好的单个元素结果排除在外1.4,平均时把不好的激发结果排除在外

2,打印设定:

2.1,打印分析平均值

2.2,打印单个结果

2.3,打印统计值

2.4,打印用纸的类型

2.5,在每一行宽的打印字符数

3,存储设置:

3.1,手动

3.2,半自动

3.3,自动

3.4,存储单个的分析结果。(若此项不选则只存储平均值)

3.5,另存为校正样品

上述项目设定完成后按OK键即回到基本项目设定画面,以上工作完成后,按继续(Continue)键进入分析画面。

三、分析未知样品

将制备好的分析样品放在激发台上,然后按压仪器上的绿色激发按钮即开始第一次激发分析,若激发第二次则重复上述工作。

上述的显示方式即为使用了第一项的第6条,输入了材料的合金牌号,而其中的C、Si、Mn、P、S、Cr元素的分析结果不在设定材料21MnCr5的允许范围内。

若查看这几个元素到底距离设定的范围有多大偏差,可以在此画面

中直接点击左上角的Set point快捷键,显示元素设定的允许变动范围。

上图中的兰色行即是21MnCr5这个合金牌号的元素允许变动范围,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画面直观的了解到分析的材料和设定牌号之间的差异。

在此分析中,若设定时选择了自动平均,则光谱仪将进行分析结果的自动平均。

上面的兰色行就是分析的平均值。用户可以选择打印,以及退出等待下个样品的分析。在退出的同时,如果在设定时选择了存储功能,则光谱仪将按照设定的方式进行分析数据的存储。

如果选择的是手动平均,则可以按F10功能键或Averaging快捷键进行手动平均,在平均后的画面中可以进行删除不正常激发点的工作。

假设删除第一个激发点,只需单击表示第一个激发点前面的×符号,去掉它即可,此时的平均值将自动修改,然后再一次点击F10功能键或Complete快捷键,光谱仪将出现一个平均后的选择画面,在这个画面中,你可以选择打印和退出等待下一个分析样品。

若按Next Sample快捷键或ESC功能键,光谱仪自动将分析结果储存,分析画面将回到分析设定画面,等待下一次的分析设定。

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结束,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千万不要选错分析曲线,否则将造成分析结果的错误。若不知分

析的样品是何种材料,应尽量选择通用工作曲线,或进行自动合金材料程序选择分析,此功能在后面的章节中讲述。

2.分析材料的牌号在此日常分析中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若用户

是进行已知牌号材料的分析,建议用户进行仪器的另一项分析功能,即仪器的材料牌号控制,此功能广泛用于炼钢炉前的使用,在下一章

节中讲述。

3. 常规的分析画面中只设定了三项用户需输入的项目,即样品号、

合金牌号、备注,其实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分析习惯和规定建立相应的输入项目,此设定项目可以多达六项。此功能在后面的章节中讲述。

4. 常规分析画面中用户需输入的样品号、合金牌号、备注等项目,

用户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而且也可以设定为必须输入,否则程序不能够继续进行。此功能的设定将在讲述如何建立输入项目时一并介绍。

5. 有些时候可能会出现用户在分析未知样品时,分析结果和其他分

析手段分析的结果,或者分析标准样品时分析结果和标样的标称值有一定的差值,而且每个元素的差值在每次分析同一类样品时基本不变,前提是标样的标称值或其他分析手段的分析结果一定是正确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未知含量的分析样品和建立工作曲线的标准样品,在组织结构、金像组织、冶炼方法、干扰元素等多方面引起的系统误差,若此系统误差大到可以影响用户的分析结果时,必须使用仪器的类型校准功能加以修正,此功能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讲述。第四部分:材料牌号控制分析功能

在仪器主画面中,点击Analysis分析项,然后用鼠标点击Quality Control分析项,进入如下选择,此时弹出一个合金牌号选择窗口,用户预先建立的各种合金牌号的名称将无一遗漏的显示出来,用户只需用鼠标或上下行功能键把准备选择的牌号变成兰色,然后点击OK键,即可自动进入和日常分析项目相同的输入项目画面。

进入此项目输入画面后必须注意,此时只有样品号、备注这两个项目可以是用户自己输入改变,其他的项目一概不应改变,否则将引起分析结果的错误。

剩下的操作过程和前章节讲述的日常分析完全一样,在此不再讲述,关于如何建立用户自己的材料牌号库,请参看后面章节此项目的讲述。第五部分:自动程序选择分析功能

一、基本操作

program select分析项,进入如下选择,

进入此项目输入画面后必须注意,此时只有样品号、合金、备注这三个项目可以是用户自己输入改变,其他的项目一概不应改变,否则将引起分析结果的错误。

剩下的操作过程和前章节讲述的日常分析完全一样,在此不再讲述。

二、如何建立自动程序选择功能的选择程序库:

功能,

此时将会出现如下显示画面,

在这个画面里,首先在Program列选择相应的曲线,然后在Elements 项目中输入这条曲线的代表性元素,这样在今后分析过程中便于识别相应的曲线。

例如:不锈钢曲线,代表元素Cr-H、Ni-H

工具钢曲线,代表元素W、Mo、Co

高锰钢曲线,代表元素Mn

铸铁曲线,代表元素C、Si

操作者可以根据经验,把所有曲线包含进去,这样就把选择程序库建立完成。

三、在日常分析中开通自动程序选择功能:

选择光谱仪主菜单中的

点击

在Task项中选择Automatic Program Selection功能,

在is available for analysis前面的选框中点击画勾,表示开通此项分析功

能;然后点击画面左上角的完成了这项功能的设定。第六部分:完全标准化(仪器校准)功能

任何的分析仪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仪器自身以及外部各种条件的变化,都会使仪器的测量和控制性号以及分析曲线产生微小的漂移,导致了分析数据的变化和不稳定。因此,必须在间隔一定的时期后,对工作曲线进行重新再校正(即完全标准化)。

特别提示:

完全标准化工作是进行一切正确分析工作的前提,在仪器进行过任何的调整工作后,长时间的停机再启动后,以及确知分析数据有差异时,必须进行完全标准化,否则分析数据将产生极大的错误!!!

在仪器分析主画面中,用鼠标点击Recalibration再校正项,出现一列的下拉菜单,然后用鼠标点击所要进行完全标准化的基体项,进入如

OBLF光谱仪操作规程-1

4. 4. 1 氩气供应要求 气体型号: 只有纯氩气(含A r99. 995%)及更高纯度的氩气可用。减 压阀门要求: 两级减压阀门要保证纯净的氩气的初始压强为3bar ,流量最低要达到800l / h。 5、样品的准备 ·样品激发之前必须将其磨光。对于钢和铸铁(颗粒大小,对钢是60 到80 之间, 对铸铁是30 到60 之间),建议用适合于本仪器样品的砂轮干磨。 ·砂轮一定不要被高合金含量的样品污染(例如:应该先用于低合金样品,再用于高合金样品)。 ·必须确保样品在磨的过程中没有过热。如果需要,样品应该用水冷却,再干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干磨。 ·软质样品(例如:铜、铝、锌、铅)必须车削表面或用酒精湿磨。 ·磨好的表面一定不要玷污(例如用手触摸)。 6、操作 6. 1 仪器的开机与关机 用仪器内部电源接线板主开关开机与关机。 一旦光谱仪的开关置于“OFF”,仪器的所有组件都与电源断开。警 告: 在维修和打开设备面板之前,主开关必须处于“OFF”位置。只有专业人员除外。 在预先知道要停电的情况下,一定要关机。 仪器程序一定要在关机之前退出,以保证所有的硬盘操作全部完成,否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关机前注意: 跟所有用电设备一样,这台仪器在打开时也消耗能量,也有一个消耗大小的问题。这样,就该确定一下多长时间开关一次,对于这一问题,取决于设备操作的各个条件, 并要考虑以下这些: ·所有O B L F光谱分析仪能长期开着而无危险。 ·本仪器是复杂的测量系统,在打开之后到达设备的稳定状况和最大测量精度,自然需要一个时间。 ·长期关闭之后,例如,几小时或几天,必然会使真空室的压强增加,自动恒温控制的光学系统的温度降低。这意味着在光谱仪重新开机之后,真空泵和加热系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分析样品所需要的稳定状态。 ·作为一种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和物质损耗的有效措施,O B L F为所有的光谱 仪安装了一种辅助功能,即在启动之后的低功耗功能,它只让那些保证分析仪的稳定性和自动检测系统而必需的组件处于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光谱仪只有在长期不用的情况下(例如:长期的工作假期期间),在可预见的停电,或者在要进行修理时才关闭。在光谱仪没有真正使用期间,为了合理的利用能源,辅助功能应被激活,可采用手动模式,或者是自动模式。

Nikon ECLIPSE Ti倒置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

Nikon ECLIPSE Ti倒置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 操作步骤: 本显微镜的荧光光路与明视场(相差、DIC也属明视场)光路相对独立。当使用明视场时,无需打开荧光光源,进打开总电源即可。当使用荧光观察时,可同时打开总电源和荧光电源。 明视场观察: 1.开机:按动总电源开关“1”处接通电源,此时开关和指示灯点亮,打开显微镜底座左侧的透射照明器开关,从小到大调节照明器开关下方的亮度调节旋钮,使照明亮度适当。 2.首先将聚光器模板A放入光路,用10×物镜对样品进行对焦,调节目镜的屈光度调节环,然后换用40×物镜观察样品。 3.关机:将亮度调节旋钮旋至亮度最暗位置,关掉显微镜底座左侧的透射照明器开关,然后按动总电源开关“0”处关闭电源。 DIC微分干涉观察: 开机、关机等与明视场观察相同,区别是要使用聚光器相对应的DIC模板N1及起偏器、检偏器,将其放入光路后,再使用专用的银白色DIC物镜对焦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可旋转起偏器,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相差观察: 开机、关机等与明视场观察相同,区别是要使用聚光器相对应的相差模板PH1。 荧光观察: 1.开机:先打开荧光灯电源开关,然后按住电源开关上方的荧光灯激发按钮3秒钟后松开,即可见荧光灯点亮。 2.打开荧光转盘上的荧光拨杆至“0”位置,此时荧光光路打开。旋转荧光转盘,转入所对应的滤光片位置即可进行荧光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可插入位于荧光灯源前方的减光片,以改变荧光强度,减弱对活细胞样品的损伤。 3.关机:直接关掉荧光灯电源开关即可。 注意事项: 1.短时间内频繁开关荧光灯电源,将极大的缩短荧光灯寿命。 2.荧光光源打开后即可使用,但必须使用20分钟才可以关闭;关闭30分钟以后才可以再次打开,否则会导致荧光灯损坏。 3.不要同时反方向转动显微镜左右两侧的调焦钮,否则会导致显微镜损坏。 4.粗动调焦钮达到限定位置后,如果继续向同一方向旋转会引起显微镜故障。请不要旋转过度。 5.显微镜光源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因此小心不要接触光源以防烫伤,也不要将易燃品如纸张、布、塑料和酒精等放置于光源附近。

光谱仪操作规程

光谱仪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条件: 1、实验室要求温度控制在16--30摄氏度之间;开启设备 之前应首先将实验室温度升起。 2、实验室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30—70%。 3、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震动。 4、试样要求厚度超过1mm,覆盖面积控制在15-50mm,测 试面必须光滑。用40-80目砂轮或铣床制作,制作后不能用手或水清理,可以用钢丝刷进行清理。 二、开关机、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必须顺序进行) 1、先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 (1)、检查循环水位是否正常,控制在总高度的1/3处,最高不超过总高度4/5. (2)、检查真空泵油位是否正常。 (3)、检查氩气是否充足。 2、开机: (1)、打开稳压器电源开关 (2)、打开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MAINS 16A.(1#) (3)、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即VACUUMPUMP(2) (4)、打开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PUMP(3) (5)、打开电子板电源开关即ELECTRONICS(4) (6)、打开负高压电源开关即HVPS(5)

(7)、打开电脑,用户名输入ARL回车进入,选择程序进入即可,再点登陆用户名输入U(一般操作)或M(管理员,可以更改程序)回车进入;查看设备状态,看数据是否控制在范围内。(所有数据必须没有大于或小于号)一般开机后4至5小时后才能使用。 (8)、打开氩气,压力表控制在0.35MPA,如果氩气净化机需再生时将压力表调至0.5MPA。(现在的表指针+0.35)先用净化机的II塔(按净化机的指示旋转手柄到指定位置) 3、关机: (1)、正常关机按开机的反顺序操作,必须按步骤关机。(2)、遇到突然停电时应先关闭光谱仪主电源开关,防止突然来电损坏设备。(禁忌设备用电急停急送) 4、程序操作: (1)、每天第一次应先做标准样测试:先登录程序OX SAS,选择管理员用户名进入界面。点‘测量类型标准样’点‘任务’再点‘TS’,点‘方法’再点‘FELAST’,‘类型标准’点方法中以创建的方法,再创建名称即可。将标准样放于‘激发台’开始打样,连续打三点点击完成。(如45#、35#类型标准样)看测试的数据相对数据小于5%即可。 (2)、点‘定量分析’开始对工作中试样进行打样,打样后点击完成。 三、维护与保养:

近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

NIR-Antaris II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一、工作环境 1.供电电源:AC220V±10%;50±1Hz单相交流电。 2.环境温度:15-35℃;空气相对湿度:45-80%RH。 3.仪器应置于固定的工作台上,不应有强震动源。 4.室内无电磁干扰及有害有毒气体。 二、开机 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打开近红外光谱仪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Power)亮,光谱仪开机预热1 h等仪器稳定后再使用。 三、工作流(Workflow)的建立 1.先计划好该工作流保存的路径、各样品分析报告和光谱保存路径,然后将所分析指标对应的分析模型建立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2.从桌面或“开始”菜单中打开RESULT-Integration软件。 3.从“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工作流”选项或工具栏上的“新建”工具新建一个工作流,并点击“另存为”工具将其保存到预先计划好的路径下。 4.点击工具栏上的“向导”,在弹出窗口中的“样品物质”处输入样品名称,并分别设置以下各项: ①采集 ?采集方式的选 ?背景和样品采集时的提示信息 ?采集次数、分辨率、光谱数据格式 ②测量 ?当前工作流的保存路径 ?建模方法 ?测定类型 ③报告 ?表头、表格、光谱、打印报告 ④归档

⑤点击确定,关闭当前窗口 5.在“执行”和“注释”下的文字框中输入对该工作流的描述信息,如说明该工作流的用途和方法等。 6.点击导视窗口中的各项Event前面的,将其下的子事件展开。 7.分别在导视窗口点到各项子事件,在右边的显示和参数设置窗口中设置的各项事件参数: ①设置采集项 在使用向导时已经设置过分辨率、扫描次数。在样品光谱采集时,还要看 是否使用样品杯旋转器,所以可以通过“样品规格”后面的“详细信息”按键 进入到下一个界面。对于积分球方式,如果使用,“样品杯旋转器”后面可以选 择“旋转样品杯”,不使用则选择None。 ②设置测试项 点击“详细信息”按键,选择对应的模型文件、建模所使用的方法、设置 模型测定的指标。 ③设置报告项 鼠标点击导视窗口的“报告”,点击“详细信息”按键,可设置报告的名称; 使用窗口下方的“添加”和“删除”按钮可添加或删除各项,“向上”和“向下” 按钮可对报告中的各项进行上下排序。使用右方的“新建”按钮可以新建报告 项,“详细信息”按钮可以查看和设置各项的详细参数。 ④设置存档项 在该处可设置需要存档的项目、保存路径、报告和光谱保存格式、报告和 光谱存档文件名等。 8.使用工具栏的“添加”按钮添加事件(Event)。 根据设置工作流程的需要,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添加”按钮添加各种Event,然后按类似于前面各步的方法设置各项参数,在导视窗口中根据需要设置好次序,以达到按既定的程序对样品进行分析的目的。 9.工作流的测试。 按前述方法建立好工作流后,可以通过工具栏上的“测试”按钮,对工作流进行测试,以检查工作流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

Zeis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操作手册

Zeis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操作手册 目录: 1 系统得组成 系统组成及光路示意图 实物照片说明 2 系统得使用 2、1 开机顺序 2、2 软件得快速使用说明 2、3 显微镜得触摸屏控制 2、4 关机顺序 3 系统得维护 1 系统得组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主要由:电动荧光显微镜、扫描检测单元、激光器、电脑工作站及各相关附件组成。 系统组成及光路示意图: 电脑工作站 激光器 电动荧光显微镜扫描检测单元 实物照片说明: 电动荧光显微镜 扫描检测单元 CO2 培养系统控制器 激光器 电脑工作站 2 系统得使用 2、1 开机顺序 (1)打开稳压电源(绿色按钮) 等待2 分钟(电压稳定)后,再开其它开关 (2)主开关[ MAIN SWITCH ]“ON” 电脑系统[ SYSTEMS/PC ]“ON” 扫描硬件系统[ PONENTS ]“ON” (3)打开[ 电动显微镜开关] 打开[ 荧光灯开关] (注:具有5 档光强调节旋钮) (4)Ar 离子激光器主开关“ON” 顺时针旋转钥匙至“—” 预热等待约15分钟, 将激光器[ 扳钮] 由“Standby”扳至 “Laser run”状态,即可正常使用 (5)打开[ 电脑开关],进入操作系统

注:键盘上也具有[ 电脑开关] 2、2 软件得快速使用说明 (1)电脑开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后,双击桌面共聚焦软件ZEN 图标 (2)进入ZEN 界面,弹出对话框: “Start System”——初始化整个系统,用于激光扫描取图、 分析等。 “Image Processing”——不启动共聚焦扫描硬件,用于已 存图像数据得处理、分析。 (3)软件界面: 1 功能界面切换:扫描取图(Acquisition)、图像处理(Processing)、维护(Maintain) (注:Maintain仅供Zeiss专业工程师使用) 2 动作按钮; 3 工具组(多维扫描控制); 4 工具详细界面; 5 状态栏; 6 视窗切换按钮; 7 图像切换按钮;8 图像浏览/预扫描窗口;9 文档浏览/处理区域;10 视窗中图像处理模块 动作按钮: Single ——扫描单张图片、并在图像预览窗口显示。 Start ——开始扫描单张图片或一个实验流程(1组图片,如XYZ、XYT 等)。 Stop ——暂停/结束扫描。 New ——建立一个新图像扫描窗口/文档。 激光连接状况检查 眼睛观察/相机/共聚焦LSM 光路切换(ZEN软件界面右上角): Ocular ——通过观察筒用眼睛观察。(激光安全保护装置自动阻断激光、保护眼睛。) Camera ——光路切换至相机。 LSM ——共聚焦扫描成像光路。 显微镜设置: “Ocular”——> “Light Path”——> 点击物镜图标,选择物镜——> 样品聚焦。 透射光控制(Transmitted Light Control) 反射光光闸控制(Reflected Light Shutter) 荧光激发块选择(Reflector) 共聚焦LSM 扫描设置 点击“LSM”(ZEN软件界面右上角),系统切换至共聚焦扫描光路: 光路设置: Smart Setup ——自动预设光路 选取“荧光探针”、“颜色”、扫描方法, 应用“Apply”。 (注:Fastest 为最快速扫描,多条激光谱线同时扫 描。Best signal 为最佳信号扫描,多条激光谱线顺 序扫描。Best promise 为兼顾速度与信号得折

Nikon 80i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

Nikon 80i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 △荧光显微镜属贵重仪器,未经保管人员同意请勿擅自使用。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保管人员反映。 △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仪器损坏,根据本中心《损坏仪器赔偿制度》进行赔偿。 △使用者在使用完毕后应进行登记. 维护和保养 本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防止镜头霉变,定期除湿。 ●为防止损坏荧光灯泡,荧光光源关闭后,15分钟内不得再重新开启。 ●荧光灯泡的最佳使用期限是200小时,如发现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应更换荧光灯泡。 荧光显微镜操作步骤 △显微镜系精密仪器,务请不要碰击,要仔细耐心使用。 △荧光光源关闭后,15分钟内不得再开启。 △荧光灯泡的最佳使用期限是200小时,因此每次使用时请尽量缩短时间。 1.插上电源插座,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2. 将待检标本置于载物台上。 3. 用10×物镜对焦点,根据使用者的眼间距调节双目镜筒的间距。 4. 调节光圈及灯光强度至合适位置。 5. 调节粗调和微调使标本至最清晰。 6. 拔出活动杆,使光路通过CCD至显示器。 7.保存图象至电脑中。 8. 使用完毕后关掉电源,如镜头上有指纹或污迹用擦镜纸将其擦除。 ●荧光光源操作 1.插上荧光光源电源插座,打开荧光光源电源开关。 2. 打开光栅。 3. 根据使用荧光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荧光滤光片。 4. 将待检标本置于载物台上。 5. 用10×物镜对焦点,根据使用者的眼间距调节双目镜筒的间距。 6. 调节粗调和微调使标本至最清晰。 7. 拔出活动杆,使光路通过CCD至显示器。 8. 保存图象至电脑中。 9. 使用完毕后关掉电源,如镜头上有指纹或污迹用擦镜纸将其擦除。 10. 登记使用情况。 Nikon 80i主要技术参数:放大倍数40-1000,CFI60无限远光学系统,内置滤色镜,数字成像头。明场、暗场、简单偏光、荧光/明场、荧光/暗场。波长:330-380,450-490,510-560。主电压90~250V。频率:50~60HZ。功率消耗:最大160W。周围环境温度:10~36℃。相对湿度:0~80%。污染级别:2。 应用范围:正置明场、相差及荧光,主要用于细胞及细菌等的观察及荧光摄影。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通用版)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通用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16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通用版) 1准备 1.1检查实验间的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温度:22士 2.8℃,湿度≤60%; 1.2气的纯度是否小于99.996%,检查氩气的流量是否小于 30psi; 1.3样品的制备:保证样品表面清洁无油污,无氧化皮,表面均匀没有沙眼。 2操作 2.1在电压稳定的情况下,打开系统电源,打开真空泵开关,要求真空泵空转五分钟后,打开真空阀,稳定一段时间要求真空度达到1μ之内; 2.2在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打开高压和低压电源,检查氩

气流量达到要求后,打开激发电源; 2.3打开微机,进入BAIRD操作系统; 2.4汞灯的校准:打开汞灯开关,调节旋转数字指示器的旋钮,按照计算机屏幕指令操作,并在仪器运转记录本上记录俩个半峰值的读数,将指示器最终调至计算机求出的答案为止,锁紧旋钮; 2.5清洗循环系统:取一空样在试样台上,激发数次,待各数值达到稳定。注意在装夹试样的时候,要将弹簧负载紧固轴轻轻的压到样品表面,不要突然松手,以免压碎台板,并注意氮化硼原盘固定在原来的位置; 2.6标准化:放好样品后,进行全体元素的标准化。依照电脑中的提示,依次对各块标钢进行激发,得到一组数据,通过和标钢原有数据的对比,计算机自动得到一个修正系数。修正系数不小于 3.0时,可以进行试样分析,否则,要对不满足要求的元素进行元素的标准化,使该元素的修正系数达到规定要求; 2.7在进行了标准化后,进行试样的分析。一个样品测量多次,计算机自动给出平均值。通过打印机得到试验数据。试验数据记录

便携式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为保证光谱仪的正常操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操作人员、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一、连接设备与激发枪探头,连接氩气调节氩气减压阀 (0.35-0.4Mpa), 接上外接电源。 二、启动设备(按下设备绿色按钮变亮松手),打开软件(点击桌面Waslab3)。 三、设备预热,选择对应分析曲线,进入软件点击模式功能下吹扫UV-Pro, 等待半个小时,开启光源激发开关(按下设备上红色按钮)。 四、设备工作曲线标准化校准,点击重新校准下全部,激发对应校准标样,激发三次以上,软件自动计算出RSD值,选取数据稳定激发值,RSD<10,结束之后检查标准化系数(0.5-2),越接近1表示设备越稳定。 五、类型标准化校准,在重新校准下选择分析的材质名称,点击类型,激发三次以上,删除偏差大的数据,留下三组点击接受。注意(1)样品表面要求平整,光洁无砂眼气孔,处理后纹理一致,无玷污,样品要求激发分析时,样品表面必须要与激发枪头平面贴合紧密。 六、分析样品,点击新样品,输入名称点击OK,在样品不同位置激发3-5次,删除偏差大的数据,点击存储,进行下一个样品分析。 七、如需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查看,在模式功能菜单下,点击调用分析数据,双击需调用的分析文件名,可打开分析数据。 八、检测结束后,退出Waslab3软件,关闭激发源开关,关闭电脑,关闭氩气,取下外接电源。

一、设备使用外接电源充电时,使用的电压220V,要有良好接地。 二、设备使用最佳温度0-40℃,移动设备到温差变化较大的地方时,让设备等待一定时间,防止设备因温度变化,造成冷凝现象。 三、设备所处环境避免电磁干扰、剧烈震动、大量粉尘或金属粉尘。 四、设备使用氩气纯度≥99.999%,气瓶余量为2MPa,更换氩气瓶。 五、样品表面处理要均匀,无气孔,裂纹,夹渣等。 六、样品处理表面不要过热,防止过热变色,处理完表面不能沾油污或冷却液等,处理纹路方向要一致。 七、针对有色金属需要用车床处理表面针对硬质金属选择 40-60目砂纸。

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发表日期:2007年6月3日【编辑录入:admin】 1.保持室内干燥,空调和除湿机必须全天开机(保持环境条件25±10℃左右,湿度≤70%); 2.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样品化学处理,实验完毕即取出样品室内的样品。 3.经常检查干燥剂颜色,如果兰色变浅,立即更换。 4.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5.测试红外光谱图时,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和样品文件信号,经傅立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根据需要,打印或者保存 红外光谱图。 6.实验完毕后在记录本上记录使用情况。 7.设备停止使用时,样品室内应放置盛满干燥剂的培养皿。8.干燥剂再生:将干燥剂在烘箱内105℃烘干至兰色(约3小时)即可。 9.将压片模具、KBr晶体、液体池及其窗片放在干燥器内备用。10.液体池使用NaCl、CaF2、BaF2等晶体很脆易碎,应小心保存。11.液体池使用的KRS-5晶体剧毒,使用时避免直接接触(戴手套),打磨KRS-5晶体时避免接触或吸入KRS-5粉末,打磨的 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2010-01-12 17:11:38 来源:实验室设备信息网浏览:342次 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检查实验室电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当电压稳定,室温为21±5℃左右,湿度≤65%才能开机。 2.开机 开机时,首先打开仪器电源,稳定半小时,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开启电脑,并打开仪器操作平台OMNIC软件,运行Diagnostic菜单,检查仪器稳定性。 3.制样 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 4.扫描和输出红外光谱图 测试红外光谱图时,先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Collect→Background),再扫描样品文件信号(Collect→Sample),经傅立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 5.关机 (1)关机时,先关闭OMNIC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最后关闭计算机并盖上仪器防尘罩。(2)在记录本记录使用情况。 二、注意事项1.测定时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5~30℃,所用的电源应配备有稳压装置。2.为防止仪器受潮而影响使用寿命,红外实验室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应在65%以下)。3.样品的研磨要在红外灯下进行,防止样品吸水。 4.压片用的模具用后应立即把各部分擦干净,必要时用水清洗干净并擦干,置干燥器中保存,以免锈蚀。 5.OMNI采样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与Ge晶体间必须紧密接触,不留缝隙。否则红外光射到空气层就发生衰减全反

荧光显微镜操作手册簿

荧光显微镜操作手册 Olympus BX51 物镜: 4 ×0.16 (无DIC) 10×0.40 20×0.75 40×1.00 oil 100×1.40 oil 荧光滤色块转盘: 1. WU 蓝 2. WIB 绿(长通) 3. WIBA 绿(带通) 4. WIG 红 5. CFP 青 6. YFP 黄 操作步骤:(注意:样品须在低倍镜下放置和取下) DIC观察:

1.打开明场电源开关(“︱”为开,“○”为关) 2.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用样品夹夹好 3.将起偏器、检偏器、DIC棱镜推入光路,荧光滤块转盘拨到“1”位置,DIC棱镜应 与相应的物镜倍数相匹配 4.先选用低倍物镜(“10×”) 5.调节透射光的强度,调节焦距,找到视野 6.换到高倍镜头,观察样品 7.DIC观察时,光路选择拉杆拉到中间位置,既可观察,也可拍照 荧光观察: 1.打开明场电源开关 2.打开汞灯电源开关 3.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用样品夹夹好 4.检偏器、DIC棱镜在光路外 5.将荧光光路shutter打开(“○”为开,“●”为关),需保护样品时关闭shutter 6.光路选择拉杆推至最里边 7.根据样品的标记情况将荧光滤块转盘转到相应的位置 8.通过两组减光滤片调节激发光强度 9.从低倍镜开始观察,调焦,找到预观察视野, 10.依次换到高倍镜头,观察样品 11.拍照时光路选择拉杆完全拉出 普通明场观察: 1.打开明场电源开关(“︱”为开,“○”为关) 2.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用样品夹夹好 3.起偏器、检偏器、DIC棱镜在光路外,荧光滤块转盘拨到“1”位置,DIC棱镜拨到 明场(BF)位置 4.先选用低倍物镜(“4×”) 5.调节透射光的强度,调节焦距,找到视野 6.依次换到高倍镜头,观察样品 7.光路选择拉杆拉到中间位置既可观察,也可拍照 关机: 1.关闭汞灯电源(注意:汞灯需使用半小时以上方可关闭,关闭半小时以后方可再次 开启) 2.将透射光调到最小,关闭明场电源开关 3.将镜头转到低倍镜,取出样品,若使用过油镜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镜头 4.确认数据已经保存,关闭软件 5.使用光盘拷贝数据(禁止使用移动储存设备拷贝数据) 6.关闭电脑,登记使用时间、荧光数字等使用情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6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安全技 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262 2 /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高纯氩气和氮气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每次安装好减压阀之后,必须进行检漏,保证气体无泄漏; 2、工作前,先检查电源线路及气源管路完好。开启仪器,应先开气源,再开循环水,最后开高频电源,关闭仪器按相反的步骤进行; 3、点燃等离子体之前,必须先打开通风系统,同时确保炬室门关闭,琐扣完全到位; 4、打开炬室门之前,必须关闭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至少关闭5分钟之后,才可以进行炬室部分的处理工作; 5、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高频开关。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编号:ZH-TX-ZY-02-17-06 第 1 版第 0 次修订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第 1 页共 6 页实施日期:2011年9月16日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1 操作步骤 1.1开机(开机顺序不能颠倒,必须按顺序进行,否则可能损伤仪器): 1.1.1打开稳压器开关; 1.1.2打开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 MAINS 16A; 1.1.3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即 VACUUM PUMP; 1.1.4打开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 PUMP; 1.1.5打开电子板电源开关即 ELECTRONICS; 1.1.6打开负高压电源开关即 HVPS。 1.2打开氩气,控制0.3MPa>低压表压力>0.2MPa; 1.3分析步骤: 1.3.1运行 WinOE,进入分析程序; 1.3.2选择产品分析即单击 Production/Analysis; 1.3.3选择分析项目中的浓度分析或直接按F2键即单击 Analysis 中的Concentration Analysis; 1.3.4选择相应分析任务即单击 Change Task; 1.3.5把样品放在激发台上,车过的一面盖住激发孔,关上激发台门; 1.3.6输入样品编号,开始样品分析即单击 Sample Details Ok; 1.3.7等待分析结果出来以后,换上另一个样品,继续一下一个样品分析即单击 Analyse Again; 1.3.8分析过程中要经常用电极刷清理电极,用软布擦去激发台上的金属粉尘,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作业指导书编号:ZH-TX-ZY-02-17-06 第 1 版第 0 次修订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第 2 页共 6 页实施日期:2011年9月16日 1.3.9一类样品分析结束,打印或存贮结果即单击 Analysis complete; 1.3.10切换分析任务,或退出分析程序即 Change Task 或 Exit。 1.4关机(关机顺序同样也不能颠倒,它与开机顺序相反,即遵循“先开后关, 后开先关”的原则): 1.4.1关闭计算机; 1.4.2关闭负高压电源开关即 HVPS; 1.4.3关闭电子板电源开关即 ELECTRONICS; 1.4.4关闭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 PUMP; 1.4.5关闭真空泵电源开关即 VACUUM PUMP; 1.4.6关闭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 MAINS 16A; 1.4.7关闭稳压器开关; 1.4.8关闭气源。 1.5打扫现场卫生。 说明:若无特殊情况(雷雨天或停电),光谱仪严禁频繁开关,在正常情况下光谱仪处于常开状态。计算机可以关闭。 1.6仪器参数环境参数控制。 1.温度,16~30℃,变化率≤±5℃/小时; 2.湿度,20~80%相对湿度(不冷凝); 3.仪器相关参数用F7键读出: 1)真空度,1~30毫托; 2)主电压,200~245V; 3)真空室温度,37~39℃; 4)负高压,-1005~995V; 5)电子板温度,15~50℃。

德国SPECTROMAXx光谱仪操作规程

SPECTRO MAXx光谱仪手册 1.如何打开、关闭SPECTRO光谱仪 按下列顺序开机,断电保护器---稳压器 ----SOURCE按钮---计算机---氩气 按开机的相反顺序可以关闭光谱仪 2.如何进入“Spark Analyse Vision MX”分析软件 双击桌面上“Spark Analyse Vision MX”图标就进入了我们的分析软件了,或者从开始STAR菜单的Program file中找到“Spectro Smart Studio”程序项,点击后出现“Spark Analyse Vision MX”,点击即可进入分析软件。(如下图) 点击此项 3. 如何选择所应用的日常分析程序(F10) 在键盘上按功能键F10会出现一个窗口(如下图),选取要用的程序后按OK Fe-01是用于对所有铁类产品进行分析的通用程序(铸铁也可以测) Fe-10是用于对中低合金钢(碳钢)进行分析的程序 Fe-30是用于对不锈钢进行分析的程序 Al-01是用于对所有铝类产品进行分析的通用程序 Al-10是用来测纯铝的程序 Al-50是用来测铝锌合金的程序 Cu-00是用F7对铜基曲线进行标准化时用,不能用于试样的分析 Cu-01是用于对所有铜类产品进行分析的通用程序 Cu-10是用来测纯铜(紫铜)的程序 Cu-20是用来测铜锌合金(锌黄铜)的程序

Cu-60是用来测铜锡铅合金(锡铅青铜)的程序 4.如何输入样品号、炉号、质量牌号、操作员(F5) 在Analysis窗口(分析窗口)中,按键盘功能键F5会出现如下窗口 Sample Name:炉号 Grade :样品的牌号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不填 5.如何做标准化(F7) 在Analysis窗口中,按F10任意选择一个程序,再按键盘功能键F7会出现如下窗口

光谱仪操作规程

光谱仪操作规程 1.目的 光谱仪属于精密贵重仪器,为了操作人员更加合理、安全操作光谱仪,保证光谱仪能正常长时间的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操作光谱人员从事有色金属材质成分检测。 3.工作职责 品保部主管负责培训操作光谱人员从事有色金属材质成分检测。 4.工作流程 4.1 操作流程: 4.1.1 操作之前检查光谱仪无异常,仪器与外部设备接线连接是否正常。 4.1.2 开机顺序:把配电柜开关打开,开启稳压器十几秒后再开光谱仪电源。 4..1.3 将准备好的99.999%高纯氩气连接到氩气净化器,打开高纯氩气瓶开关,分压压力表 气压调至0.25-0.3Mpa之间,连接好后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沫分别涂入氩气瓶及净化器各接入口,检验是否有漏气现象。正常后开启净化器电源,待净化器工作温控稳定260度方可与光谱同步工作。 4.1.4 光谱仪电源开机顺序:开启主电源(Main),间隔5-10秒、再开真空泵(Vacuum pump) 电源、接着开水泵(Water pump)电源、然后开电子柜(Electronis)电源、间隔5-10秒,最后开高压(Hvps)电源。光谱仪电源严格按照此顺序操作,否则容易烧坏光谱仪部件。 4.1.5 计算机电源由光谱仪仪器有专门接出电源,打开计算机电源,双击OXSAS打开操作 软件。 4.1.6 光谱仪开机后需仪器稳定后才能工作,一般仪器稳定为5小时以上(含停电后再开 启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稳定,从“工具-操作-读取状态【F7】”,检查各参数值应在最小~最大范围内,方可进行下面检测工作。 4.1.7 将制备好的样品正确放在激发台上,然后在OXSAS软件中单击“分析和数据”选择 “定量分析【F10】”,弹出分析界面。 4.1.8 将弹出分析界面“当前位置”,在“任务”里下拉菜单选择Conc Cu,根据样品种类 在“方法”中选择下拉菜单适合的方法,如:黄铜(CUBAS)、青铜(CUBAON)、铝青铜(CUCUAI) 在结果格式选择“Type standard”,元素格式选择“Cu%”,“值”菜单栏输入样品名称,然后将加工好的样品放入激发台,再分析界面鼠标点击“Sidok+开始”进入试验,同一个样品重复试验,点击“继续”,试验结束点击“完成” 4.1.9 打印结果:点击“分析和数据”选择“查看结果【F8】”弹出界面,选定需要打印 数据一栏,点击“打印分析”弹出窗口“打印机选择”,在“打印机选择”窗口中打印格式默认为Standard不需要改动,勾上“包含每次测量”和“分析组”,打印机栏选定打印机型号,然后点击确认。 4.1.10 光谱仪未发生故障,仪器正常运行,不允许关机,否则对测量数据会产生误差。若 需要关机,开机按照上述工作流程操作,然后需对光谱仪作标准化,标准化参照流程操作。 4.1.11 关机顺序:先关高压电源(HVPS),再关电子柜,接着关水泵,然后关真空泵. 4.2光谱仪标准化操作流程: 4.2.1 点击“分析数据”选择“标准化【F3】”,进入界面中“任务(Task)”中下拉菜单选

倒置荧光显微镜操作说明

显微镜及数码成像系统操作简要 第一部分观察方法步骤 1、明场观察方法步骤 2、相差观察方法步骤 3、荧光观察方法步骤 第二部分使用IPP拍摄图像流程(相差观察、荧光观察) 第三部分使用BX2-BSW拍摄图像流程(明场观察)

1、明场观察方法步骤 步骤 涉及部件 主开关拨到“I ” 准备工作:柯勒照明光轴中心调节 第一次观察须完成此调试,完成后不需要再调节,直至装卸过部件后,使用过程中请不要扭动聚光镜中心调节旋钮。 ① 聚光镜升高到最高位置 聚光镜高度升降旋钮 ② 用10X 物镜聚焦至清晰 ③ 视场光阑打至最小 视场光阑 ④ 逐步下降聚光镜,使视场中出现清晰正多边形图像 聚光镜升降旋钮 ⑤ 调节聚光镜中心调节旋钮,使正多边形移至视场中心 聚光镜中心调节旋钮 ⑥ 逐步打开视场光阑,使正多边形与视场边缘内切 视场光阑 ⑦ 稍加大视场光阑,使它的图象刚好与视场外切即可 视场光阑

步骤 涉及部件 I ” 载物台、标本夹 3、荧光观察方法步骤 准备工作:高压汞灯对中(第一次观察时调整,以后观察时不需调整,除非更换汞灯) 步骤 涉及部件 主开关拨到“I ” CD+或CD-钮

主开关拨到“I ” ND 片插槽 /孔径光阑 准备工作: 高压汞灯对中(第一次观察时调整,以后观察时不需调整,除非更换汞灯) 调整完成后,请不要触动对中部件,如汞灯对中旋钮,视场光阑对中钮等。 ,待弧 载物台

观察筒 视场光阑中心调节钮 第二部分使用IPP 拍摄图像流程 1. 在桌面点击以下图标打开IPP。 2. 在菜单栏中,(采集)Acquire 菜单下点击(视频/数字图像采集)Video/Digital Capture,或点击工具栏中,即出现控制CCD 拍照的对话框。

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本机须由熟悉直读光谱仪的性能、操作和安全要求的持证操作者操作。 1.开机步骤 1.1首先打开UPS电源开关:接通市电,持续按面板上的开/关机键1秒以上。 1.2打开稳压电源开关。 1.3打开真空泵抽真空:开启真空泵开关等待两分钟后,再打开球阀阀门。 1.4开启仪器主电源开关。 1.5打开高纯氩气供应,调整输出压力为0.3~0.4MPa。 1.6开启计算机主机、显示器等其它附属设备,启动仪器操作软件,等待真空状态显示为绿色(表示真空正常),开启仪器高压开关,仪器开始进入待机稳定状态,仪器稳定后(高压开启两小时以上),即可进行分析操作。 2.关机步骤 2.1退出仪器操作软件,关闭计算机主机及显示器等其它附属设备。 2.2关闭仪器高压开关,关闭仪器主电源开关。 2.3关闭真空球阀阀门,关闭真空泵电源开关。 2.4关闭氩气供应。 2.5关闭稳压电源开关。 2.6关闭UPS电源开关,持续按面板上的开/关机键1秒以上。 3.光谱仪特别注意事项: 3.1在仪器较短时间内不工作的情况下(如过夜),保持主机电源及真空系统常开,以保持仪器的稳定状态。 3.2如果要进行仪器维修或保养,请将高压开关关闭,维修维护操作结束后再开启。 3.3如遇节假日等仪器较长时间不需使用的情况下可关闭仪器(当仪器长期关闭再开启时,抽真空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禁止在不明情况下,松动或拆卸真空通路连接头等。

3.4仪器没有满足真空条件情况下,禁止开启高压开关,以免损坏相关元器件。 4.样品检测 4.1点击“方法”菜单,从展开的下拉式菜单中选中“打开”选项。 4.2窗口将弹出分析程序对话框,根据你的样品类型选择相应方法程序,你所选择的方法名称将在状态栏显示(软件启动时,将自动载入前次使用的分析程序)。 4.3用电极刷清扫电极。 4.4将制备好的样块置于火花台上,确保样块表面能完全覆盖激发孔。 4.5样品测量: 4.5.1按下开始按钮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点击键盘上的功能键F2或软件的绿色图标来开始测量,将听到火花激发的声音,测量结束后,分析结果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4.5.2将样块拿开,用电极刷将电极清理干净,重复进行第二次测量,将两次结果进行比对,如果重复性不好,再进行第三次测量。 4.5.3假如重复性结果满足分析要求,点击软件工具栏的蓝色图标或F4功能键结束此次分析。 4.6检查激发点: 4.6.1理想的激发点应该具有清晰的轮廓,外围有一圈黑色的金属边缘,中间是激发坑。 4.6.2假如样块出现激发白点的话,请检查以下几项: a.样块是否有包容物; b.氩气质量是否有保障; c.是否有外界气体混入; d.样块制备是否理想。 4.7将分析结果保存、打印或输出等其它操作。 4.8未知样品分析之前,可以对标准样品进行分析,考察标样的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类型校准(灵活使用类型校准,可以使样品分析数据更可靠,更准确)。 4.9类型校准 4.9.1测量控样:在火花台上放好相应的控制样品,单击F2或按F2键,激发样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 1.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检查实验室电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当电压稳定,室温在15~25℃、湿度≤60%才能开机。 2.开机 首先打开仪器的外置电源,稳定半小时,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开启电脑,并打开仪器操作平台OMNIC软件,运行Diagnostic菜单,检查仪器稳定性。 3.制样 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固体粉末样品用KBr 压片法制成透明的薄片;液体样品用液膜法、涂膜法或直接注入液体池内进行测定;(液膜法是在可拆液体池两片窗片之间,滴上1-2滴液体试样,使之形成一薄的液膜;涂膜法是用刮刀取适量的试样均匀涂于KBr窗片上,然后将另一块窗片盖上,稍加压力,来回推移,使之形成一层均匀无气泡的液膜;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液体试样,可直接注入封闭的红外玻璃或石英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4.扫描和输出红外光谱图 将制好的KBr薄片轻轻放在锁氏样品架内,插入样品池并拉紧盖子,在软件设置好的模式和参数下测试红外光谱图。先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或不放样品时的KBr薄片,有4个扣除空气背景的方法可供选择),再扫描样品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根据需要,打印或者保存红外光谱图。 5.关机 (1)先关闭OMNIC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盖上仪器防尘罩。 (2)在记录本上记录使用情况。 6.清洗压片模具和玛瑙研钵 KBr对钢制模具的平滑表面会产生极强的腐蚀性,因此模具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用脱脂棉蘸取乙醇或丙酮擦洗各个部分,然后用电吹风吹干,保存在干燥箱内备用。玛瑙研钵的清洗与模具相同。

荧光显微镜 倒置荧光显微镜

致测维产品用户: 感谢您明智地选择了测维-里万光电的产品。 从您开始使用测维产品的那一刻起,测维便与您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您将享受测维切实和认真的服务。 测维更希望把您的要求作为我们的追求,以使测维产品的质量、性能、服务日臻完善。因此,您的任何建议和意见,我们都将予以充分的重视。 测维的信箱是:cwsh@https://www.doczj.com/doc/9a12557000.html, 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测维的产品,欢迎登陆测维的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a12557000.html,/或拨打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400-711-6930。 手册导读 请您在使用仪器前务必仔细阅读本手册。 特别提示: 在操作前,务必把仪器左侧粗微动内侧的限位圈松开。 用途: LWD300-38LFT型倒置荧光显微镜是由倒置显微镜和落射荧光显微镜组成。倒置显微镜具有在培养瓶或培养皿内进行显微观察的特点;落射荧光显微适用于荧光显微术。仪器配有长工作距离平场消色差物镜、大视野目镜、双目观察,还配有特长或长工作距离聚光镜、同时配有相衬装置及相衬物镜,可以观察不经染色的透明活体;落射荧光显微镜采用落射光激发,荧光图象清晰。该仪器特别适用于对活体细胞和组织、流质、沉淀物等进行显微研究,是生物学,细胞学,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等研究工作的理想仪器。可供科研、高校、医疗、防疫和农牧等部门使用一、规格1.目镜 2.物镜

3.总放大倍数 4.聚光镜:特长工作距离聚光镜(带相衬装置):工作距离75mm; 5.大台面载物台:移动范围: 75mm×50mm; 6.带限位和调节松紧装置的同轴粗微动调焦系统;微动手轮格值为: 0.002mm; 7.瞳距调节范围:53mm~75mm; 8.照明系统: A.透射照明光源12V30W卤素灯(亮度可调); B.落射荧光光源100W超高压直流汞灯; 9. 电源电压:110V(60Hz)或230V(50Hz) 10.激发滤色片组: 紫外光(UV):激发光谱区域:330-400nm;可见荧光起始光谱:425nm. 紫光(V):激发光谱区域:395-415nm;可见荧光起始光谱:455nm. 蓝光(B):激发光谱区域:420-485nm;可见荧光起始光谱:515nm. 绿光(G):激发光谱区域:460-550nm;可见荧光起始光谱:590nm. 11.防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