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农作物参考教案

常见的农作物参考教案

常见的农作物参考教案
常见的农作物参考教案

《常见的农作物》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能力目标:

能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2--3种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习性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学习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评价任务:

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上市”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例如,学生描述白菜时,应引导学生描述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成熟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也可能有些地方说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不一致,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形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有了倾听,学生才会知道其他同学描述的还有什么不完整的地

方。

二、汇集资料。

1、在学生描述它们认识的农作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关于这些农作物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是一样的吗它们成熟的时间又相同吗谁知道学生可能了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但对多数农作物,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

2、提供常见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相关资料:你想知道哪些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看谁收集的资料多。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已经收集的资料,一方面促进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守时惜时的习惯。

三、研讨交流。

1、学生汇报、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成熟时间。

2、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农作物进行比较: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到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一样吗成熟的时间呢

学生通过交流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间并不一样。

3、研讨: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阅读农作物生长的资料,会发现,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农作物都是同一天播种,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提问:你搜集了哪些农作物,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它需要什么生长条件

学生可能收集到很多全国各地的农作物,有些是本地区没有的,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交流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如小麦、棉花、大豆、红薯、水稻等。

5、大家说的这些农作物,哪些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各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也各有不同。教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提前搜集本地区没有的农作物品种,

了解这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6、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在本地不能生长这种农作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推测,这些农作物为什么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7、讨论: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这些农作物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

8、除了我们知道的本地区的农作物外,你推测,还有哪些农作物可以在本地区正常生长

本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也许适合有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种植和实验,在本地还没有引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实践活动。

四、课外实践。

1、访问有关农学专家,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的种类。

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农产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2、种植实验:找一种本地未种植,但是本地区的生长条件又能满足其生长的农作物,进行栽培实验,做好记录。学生在进行种植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常见的农作物

一、常见的农作物

二、农作物的播种、成熟的时间

三、农作物的习性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132 【英文名Experiment of Crop Culture 【课程学时】32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各16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是在《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物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及相关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属于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以《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紧密联系,必须把本实验课程与以这些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还应将本课程内容与《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相互完善和补充。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小麦、油菜田间种植密度测定 【目的要求】掌握作物田间种植密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内容】实测小麦、油菜的种植规格,计算其种植密度。 【方法】选择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油菜田各2-3块,学生分小组分别测定不同田块的行距、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根据株、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计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并做出比较。 实验二、小麦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小麦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调查小麦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小麦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小麦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种植一定面积的小麦,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小麦茎蘖数,并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三、水稻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水稻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水稻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调查水稻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水稻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水稻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培育水稻秧苗和大田移栽,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水稻茎蘖数,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和识别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内容】观察和比较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种子的形态、结构。 【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子为材料,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在实验室观察和比较,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五、主要农作物幼苗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幼苗形态特征。 【内容】观察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 【方法】在盆栽条件下播种上述农作物种子,在发芽后分2-3个不同时期观察幼苗形态,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幼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六、常见农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 【目的要求】熟悉冬、春常见农田杂草的名称、所属科及特征特性 【内容】观察常见冬、春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现场识别和采集不同种类农田杂草。

环境系统分析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环境系统分析概论 一、系统及其特征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执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元素又称为子系统,每一个系统又是—个比它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阶层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 征。 二、系统的结构化系统结构化旨在研究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秩序,为系统模型化奠定基础。结构模型解析法是研究系统结构化的有效工具。 结构模型解析法是系统结构化的常用方法。结构模型解析法从一堆杂乱的元素人手,通过构建有向连接图、相邻矩阵、可达性矩阵以及对矩阵的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确定各子系统在系统中的位置,建立系统的递阶结构模型。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它运用科 学的方法和工具,确定一个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相应的环境条件,以确定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方案。 系统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对系统的分解和综合,通常可以分为下述六个阶段:明确问题的范围和性质、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建立模型、制定评价标准和进行综合分析。 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系统的模型化、最优化和决策分析。四、环境系统与环境系统分析 在研究人与环境这个矛盾统一体时,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和环境保护、污染与控制有关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分析的两大任务是:研究环境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最佳的污染防治体系;研究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显著特点是通过模型化和最优化来协调环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 [ 习题及题解] 1.什么是系统?一个系统应具备哪些特征? 2.系统的各种特征在模型化和最优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3.简述系统分析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4.简述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系统结构化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作物栽培学》水稻教案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植物生产原理任课教师 第三章水稻部分计划学时8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稻生产的意义及水稻的起源、分布与类型的必要性; 2、掌握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了解和掌握水稻的栽培技术。 重点: 学习水稻的类型、水稻的生育特性、水稻育秧及稻田管理技术 难点: 水稻的生育特性 思考题: 1.河南省水稻生育特点? 2.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

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二)水稻生产重要的原因 1、水稻高产、稳产。 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水层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发生。 2、稻米的品质好,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之一。 稻米的淀粉粒最小(3-10μm)、小麦30-45μm、玉米35μm,蛋白质虽少(7.3%),但是易被人吸收的Pr成份较多。 3、水稻副产品综合利用广。 米糠含有14%左右的Pr、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水稻的分布与生产概况 (一)世界分布 水稻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生产,其中90%的水稻集中在亚洲,美洲次之。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印尼,但是中国稻谷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二)中国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 1、生产概况 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水稻总产量世界第一,我国部分省(市)水稻面积及产量(1993)

《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

《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 单击此处下载系统的分析ppt 课题 3.2系统的分析 课时 1 教学 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情感目标: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培养系统分析的观点。 教学重点 解决对策 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练来解决 教学难点 解决对策 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练来解决 教学过程 实施内容 设计说明 时间 引入 系统的基本特性有那些?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复习所学内容 2分钟 新课教学 一、系统分析的含义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面临决策,那么决策方法有那些呢? 1.决策的方法 决策方法有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系统分析是一种科学决策的方法。 通过公交路线的设置说明两种决策方法的优劣,进一步说明科学决策对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2.系统分析的含义 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

上拟定一套有效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来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1.车闸的橡皮松了 刹车不灵 案例分析: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系统 讲解本案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到汉字激光照排对我国印刷、出版、传媒等众多部门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本项技术是我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系统分析的出发点为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而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往往存在着许多相互关联和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最佳决策只是在若干方案中寻求的相对令人满意的方案。 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可以描述为: 明确问题,设立目标 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分析计算,评价比较 检验核实,作出决策 案例分析:田忌赛马 通过案例,给学生亲自感受系统分析过程的机会。 三、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教案

第一节概述 一、大豆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大豆作为主食营养价值很高 每斤大豆产热量为2055千卡,同量的小米产热量为1810千卡,小麦面粉为1780千卡,稻米l745千卡。 大豆蛋白质含量几乎高于所有其他粮食作物,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全,特别是大豆蛋白质中含赖氨酸多,大豆蛋白属于“全价蛋白”,易被吸收。如以标志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生理价”表未,小米蛋白质的生理价是57,玉米蛋白质是60,而大豆蛋白质为65。若以40%玉米面、40%小米面和20%大豆粉混食,可使食物中氨基酸互相补充,从而使“生理价”提高到73。 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盐,钙的含量比小麦高12倍,磷比小麦高2倍,铁比小麦高2.6倍。这些矿物盐是保证人们正常神经和筋肉活动、骨胳形成以及碳水化含物代谢所不可缺少的。 大豆除维生素C含量较少外,其他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维生素B族含量特别高,对防止脂肪肝和肝萎缩硬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大豆所含碳永化合物与禾谷类不同,其淀粉含量很少,主耍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纤维素,因此大豆可作为宜食低淀粉食物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大豆价值可与肉、鱼、蛋等食物相媲美,是能代替动物性食物的植物产品。大豆作为我国人民主副食对增进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含油量虽然不及其他油料作物,但大豆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大豆油约占植物油总产量的1/6。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大豆总产量的1/4用于榨油,长期以来大豆油是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主要食油。 动物油、蛋黄、奶油含胆固醇较多。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胆固醇渗入到动脉血里凝集成微粒团;逐渐形成不透明的粥样症结即粥样硬化,进而发晨成血管硬化、心脏病、风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严重疾病。大豆油只含有脂醇而没有胆固醇,因此大豆可代替肉类,防止血管硬化。 3.大豆是良好的饲料 随着养猪、养鸡等畜牧业的发展,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将越来越重要。豆饼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精饲料。豆饼含蛋白质42.7-45.3%,脂肪2.1-7.2%,碳水化含物22.4-29.0%,纤维素4.8-5.8%。豆饼蛋白质特别适宜作为猪和家禽的配合饲料。因为猪和家禽等单胃牲畜不能大量利用纤维素,豆饼蛋白质的可消化率一般较玉米、高粱、燕麦高26-28%,易被牲畜吸收利用。每公斤大豆饲料单位为1.4,玉米为l.l7,燕麦为1.01,小米为l.l9,豆饼为1.3。

高二下册《系统的分析》教案分析

高二下册《系统的分析》教案分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课时系统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对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优化的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培养系统分析的观点。 增强学生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 五、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

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设计理念 本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核实”等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学会系统分析的方法,体会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系统观。 3.教学策略设计 (1)通过搭建模具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讨性学习。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其原则性。 (3)运用马上行动让学生做出决策,学以致用。 4.学情分析 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旋转木马的搭建模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农作物生产技术1-3章教案要点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 教学进程:绪论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郭国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一、农作物 (一)农作物的概念 1、狭义概念: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2、广义概念: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二)农作物的分类 通常最主要的分类法是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来分类。按照这一方法可将作物分成4大部分: 1、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等3个类别。 2、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性作物和其它作物。 3、饲料和绿肥作物包括豆科绿肥作物,禾本科饲料、绿肥作物,水生型饲料、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按农作物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分类: 1、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2、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3、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4、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5、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二、农作物生产技术 (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农作物生产的特点 ( 1 )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 2 )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 3 )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 4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三)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 1 )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2 )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农作物生产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 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农作物生产概况 2003年我国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资料来自中国农业部网。单位:播种面积-千公顷; 总产量-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为万吨,棉花、烟草、花生为吨;每公顷产量为千克)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 B.小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3.烟草属于() 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 C.中性植物 D.定日照植物 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 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 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 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 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 A.小麦 B.西瓜 C.水稻 D.棉花 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 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 A.2500~3000℃ B.3000~3600℃ C.3600~4100℃ D.4100℃以上 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 A.5℃ B.10℃ C.15℃ D.18℃ 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 B.5 C.8~10 D.25~30 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 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力与肥料 D.经济效益大小

通用技术必修ⅱ苏教版3.2系统的分析教案.

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教材: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系统的分析 章节: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对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优化的方案。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培养系统分析的观点。 (1) 增强学生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 设计理念 本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核实”等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学会系统分析的方法,体会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系统观。 3. 教学策略设计 (1)通过搭建模具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讨性学习。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其原则性。 (3)运用马上行动让学生做出决策,学以致用。 4. 学情分析 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旋转木马的搭建模具、多媒体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团场实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在团场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职工,基层组织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3年。 四、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员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

培养学员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新型团场建设与职工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其中专项技术课程目录见附件10。 主干课程: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遗传充种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盆景制作、苗木生产技术、果蔬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 五、课程安排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 自学:学员利用多种媒体教材、网上辅导资源或教学包进行自主学习,并按课程学习指导(或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2. 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 3.辅导:学员在自学文字教材及媒体教材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 (1)课程实验(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实习),写出实验(实习)报告。 (2)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相关的专项技术文字、声像教材进行教学。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卷及答案

农 作 物 生 产 技 术 二 年 级 期 终 统 考 试 卷 1.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 、 、 、养分、黑暗与机械刺激。 2. 花生安全贮藏对 和 要求较高。 3.棉花吐絮期的主攻目标是 、 、 、 。 4.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 和 。 5.玉米蹲苗应掌握 、 、 的原则。 6.粮食作物包括 、 和 三个类别。 7我国北方主要的复种方式包括 和 。 8.小麦子粒成熟过程包括以下4个时期,即 、 和 。 9.小麦一天内的开花时间,一般有两个高峰,既上午的 , 下午的 。 10.水稻从 、 到 为拔节孕穗期。 11.水稻湿润育秧秧田管理中心是 和 。 12.水稻催芽过程可概括为 、 、 和 。 13.花生开花下针期主攻目标是 , , 。 14.棉花打顶的适宜时期应根据 和 确定。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花生清棵应使茎基部刚好露出土面。 ( ) 2.水稻抛秧要分三次进行。 ( ) 3.棉花定苗要求在1~2片真叶时进行。 ( ) 4.麦花套种通玉米以麦收前7~10天为宜。 ( ) 5.小麦冬灌时间应掌握在平均气温下降到3℃左右时浇完为好。 ( ) 6.间作是一种集约利用空间和时间的种植方式。 ( ) 三、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括号内,每 小题2分,共12分)

1.玉米雌穗花丝的寿命一般为 天。 ( ) A.10 B.10~15 C.15 D.10~20 2.以下作物属耐短期连作的是 ( ) A.花生 B.棉花 C.水稻 D.薯类作物 3.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的虫害是 ( ) A.蚜虫 B.粘虫 C.吸浆虫 D.麦秆蝇 4.花生清棵应在 进行 ( ) A.出苗期 B.齐后 C.开花下针期 D.结荚期 5.水稻在 需肥较多,也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 ) A.秧苗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期 D.抽穗结实期 棉花蕾的脱落多集中在现蕾以后的 天内。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接茬复种: 2.一级分蘖: 3.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4.玉米的生育期: 5.衣分: 6.花生的一生: 五、简答题 (共24分) 1.土壤耕作有何机械作用?(5分) 2.小麦中期的管理技术有哪些内容?(4分)

02-作物栽培学各论-玉米-山西农业大学-教案

第二章玉米栽培 第一节概述 一、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从赤道到北纬约50o、南纬约42o,从平原至海拔3800m高原均有种植.C4植物,增产潜力大,世界高产记录:春玉米23222kg/hm2(Warsow,1985),夏玉米为16444kg /hm2(李登海,1989),居禾谷类之首。 2.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子粒和秸秆都是畜牧业发展的支柱饲料。 3.营养丰富。以玉米为原料可加工100多种美味主、副食品。 4.重要的工业原料。以玉米子粒及其副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产品达2000多种。 5.综合利用价值高。玉米穗轴、苞叶等都能综利用合。 二、玉米的分类 (一)子粒特征分类 1.硬粒型 亦称硬粒种或燧石种.果穗多为圆锥形,子粒坚硬饱满,平滑,有光泽。子粒顶部和四周胚乳均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量粉质淀粉。角质胚乳环生于外层,故子粒外表透明,多为黄色。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成熟较早,产量低较稳定。 2.马齿型 亦称马牙种.果穗多呈圆柱形,子粒扁平呈方形或长方形。角质胚乳分布于子粒两侧,中央和顶部为粉质胚乳,成熟时顶部失水干燥较快,故子粒顶部凹陷如马齿状。多为黄白两色,不透明,品质较差。植株高大,需肥水较多,产量较高。 3.半马齿型 亦称中间型.子粒顶端凹陷不明显或呈乳白色的圆顶,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边缘较圆.植株、果穗的大小、形态和子粒胚乳的特性都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具有多样性,产量一般较高,品质比马齿型好,是各地生产上普遍栽培的一种类型。 4.糯质型 亦称蜡质型.胚乳全部为角质淀粉组成,子粒不透明,坚硬平滑,暗淡无光泽如蜡状,水解后易形成胶粘状的糊精。蜡质型玉米的胚乳,遇碘呈褐红色反应。此种最早发现于我国,主要作为鲜食或食品玉米。 5.爆裂型 亦称爆裂种。果穗较小,穗轴较细,子粒小而坚硬,粒形圆或子粒顶端突出,胚乳几乎全为角质淀粉。子实加热时,由于淀粉粒内的水分遇到高温,形成蒸汽而爆裂,子粒胀开如花。爆裂后的子粒的膨胀系数达25—45倍。按子实形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米粒形,子粒小如稻米状,顶端带尖;一类为珍珠形,子粒顶部呈圆顶形如珍珠. 6.粉质型 又名软质种.果穗和子粒外形与硬粒种相似,但子粒无光泽.子粒胚乳完全由粉质淀粉组成,或仅在外层有一薄层角质淀粉。子粒乳白色,内部松软,容重很低,容易磨粉,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质原料。 7.甜质型 亦称甜质种(甜玉米).乳熟期子粒含糖量为10%一18%,高达25%,比普通玉米高2~4倍。多鲜食、做蔬菜或制罐头。成熟时子粒的淀粉含量只有20%左右,脱水后表现凹陷,使种子皱缩,坚硬呈半透明状。胚乳多为角质,胚大.

环境系统分析教案

第一章环境系统分析概论 一、系统及其特征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执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元素又称为子系统,每一个系统又是—个比它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阶层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征。 二、系统的结构化 系统结构化旨在研究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秩序,为系统模型化奠定基础。结构模型解析法是研究系统结构化的有效工具。 结构模型解析法是系统结构化的常用方法。结构模型解析法从一堆杂乱的元素人手,通过构建有向连接图、相邻矩阵、可达性矩阵以及对矩阵的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确定各子系统在系统中的位置,建立系统的递阶结构模型。 三、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确定一个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相应的环境条件,以确定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方案。 系统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对系统的分解和综合,通常可以分为下述六个阶段:明确问题的范围和性质、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建立模型、制定评价标准和进行综合分析。 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系统的模型化、最优化和决策分析。 四、环境系统与环境系统分析 在研究人与环境这个矛盾统一体时,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和环境保护、污染与控制有关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分析的两大任务是:研究环境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最佳的污染防治体系;研究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显著特点是通过模型化和最优化来协调环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 [习题及题解] 1.什么是系统?一个系统应具备哪些特征? 2.系统的各种特征在模型化和最优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3.简述系统分析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4.简述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系统结构化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系统特性教案

第2、3课时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教科书分析 这一节课讲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下一节“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在理解前面系统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可以深入理解系统的本质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其中整体性是重点。掌握系统的整体性后,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就容易理解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知道了系统的概念,但对系统还是缺乏深入的理解,更不知道如何分析系统问题,为此就有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系统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理解万事万物的相关和变化,学会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会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解释身边的系统问题,并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的基本特性;教学难点是利用系统的基本特性解释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知识。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这节课偏重理论知识,涉及较多抽象概念,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在选取案例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难度要适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系统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出系统的基本特性。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系统的特性,教师还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事例来强化概念的清晰度。 六、课前准备 展天通用技术结构套件、相关的资料图片、制作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行车结构的认识学习了系统的概念,并用我们的结构套件制作了自行车耳朵模型,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我们的模型,来学习的新的内容,系统的特性。 提问:系统都有哪些共性(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能被称为系统的东西都有它们共同的特征),那么经过大家的预习,系统到底有哪些特性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系统都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学生活动】下面留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完成我们自行车模型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思考,自行车作为一个系统,他应该具有刚才所说的五个特性,大家拿着模型,结合生活在的自行车,说说这些特性是怎样在自行车上体现的?(小组活动,一组请一位代表发言) 2.系统的基本特性。(学生活动完毕请小组代表回答) (1)系统的整体性。 教师提示:拿出一堆分散的结构零件,提问,自行车是由结构件组成的,那么这堆零件算是一辆自行车么? 学生:…… 【教师总结】自行车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它内部的各个零件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结构高精度地组合起来,相互配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功能.而且这种新功能是组成系统之后的独特的整体功能,是单个零件所不具备的。 提问:大家考察一下周围的系统是否也是如此。 (房屋建筑所用的水泥沙子) 【案例分析】老师改卷子问题?怎样改卷子更快? 【教师解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

《农作物生产技术(北方本)(第二版)》第1章电子教案-课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 教学进程:绪论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郭国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一、农作物 (一)农作物的概念 1、狭义概念: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2、广义概念: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二)农作物的分类 通常最主要的分类法是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来分类。按照这一方法可将作物分成4大部分: 1、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等3个类别。 2、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性作物和其它作物。 3、饲料和绿肥作物包括豆科绿肥作物,禾本科饲料、绿肥作物,水生型饲料、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按农作物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分类: 1、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2、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3、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4、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5、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二、农作物生产技术 (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农作物生产的特点 ( 1 )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 2 )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 3 )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 4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三)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 1 )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2 )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农作物生产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农作物生产概况 2003年我国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1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 510101 专业名称 作物生产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育种、农资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种子生产和农资经营能力,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在农作物生产岗位群和农资生产检验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岗位群,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不同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能够设计种子生产程序并指导种子生产; 3.熟练掌握农作物生产计划制订要求并指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优质栽培; 4.熟练掌握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指导繁种; 5.掌握常见作物病虫害的症状,能够正确选择农药,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确保食品安全; 6.掌握田间试验设计要点和调查分析的科学方法; 7.掌握作物种子检验的主要指标并能够独立进行检验操作; 8.了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管理的一般规律,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管理;

9.了解农资市场的基本状况,能够根据不同农资商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植物生产环境、作物生产技术、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资市场营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农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等实训。 在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农作物生产及育种、施肥、种子营销和病虫害防治等项目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农艺工种子检验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现代农艺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2

《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汇总

《观赏植物栽培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高职应用生物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 《观赏植物栽培学》是根据我国花卉业迅速发展而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为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它是以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课。观赏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花卉的主要种类;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相关的基本理论;掌握常见花卉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 (一)理论教学

(二)教学实习 花卉教学实习1周。包括花卉分类、花卉育苗、设施栽培管理及花卉栽培基本技能训练。 三、课程内容 课题一花卉的分类 教学目的 学习花卉的分类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在识别和掌握花卉特征、特性基础上,科学地应用花卉布置园林绿地和美化环境。 教学内容 花卉的植物性状特征分类法;植物生态习性分类法;自然分类、经济用途、观赏部位、园林用途分类。 实践教学 花卉的分类。 教学建议 运用花株、球根等实物,边观察边讲解分类,达到深入地掌握分类知识的目的。 课题二花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各类花卉的生育特点,掌握各种花卉的花芽分化时期和规律,为花卉栽培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 花卉的个体发育:花卉的生命周期,花卉生长年周期,光周期学说,激素平衡学说,阶段发育理论。 花卉分化与环境:花卉分化的诱导因素,花芽分化的类型。 花卉与环境:花朵开放条件,开花的时间节奏

教学建议 1、本章内容是掌握花卉生长、开花习性和栽培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必须阐述清楚。结合实际讲清花卉栽培季节性、地区性的特点。 2、使学生明确只有满足花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使花株正常地生长发育。启迪学生若能控制环境条件,则能促进或抑制花卉的生长、开花。 课题三花卉栽培设施 教学目的 了解花卉的地栽、盆栽和温室栽培,需要相应的条件和设备,由于花卉有着多种生态型,因此,所需设备也不尽相同。 教学内容 花卉的栽培方式:地栽、盆栽、温室栽培; 栽培设施:温室、塑料大棚、荫棚、灌溉设施、加温设施 花卉栽培设施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实践教学 温室的观测(选开)。 课题四花卉的繁殖 教学目的 了解花卉的繁殖方法,掌握花卉繁殖技术和生产技能,为从事花卉生产经营,品种及种质资源保留,进行选种、育种等活动服务。 教学内容 有性繁殖:种子采收、种子的寿命与贮藏、播种时期及方法。 无性繁殖:分株、吸芽、珠芽及零余子、走茎、根茎、球茎、鳞茎、块茎、块根、葡萄茎繁殖。 扦插繁殖:扦插的方法与时期、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

《系统的分析》参考教案1

系统的分析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2、知道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3、了解系统优化的目的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构成系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系统具有哪些性质? 3、系统优化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系统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等既是系统的属性,也是系统的基本思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系统分析就是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板书: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情景设置:FLASH小游戏,三个商人和三个仆人准备过河,但是船只每次最多允许两人乘坐,且河岸的任意一侧若仆人数量多于商人数量,商人就会被打劫。请你考虑怎样才能使六个人顺利过河? 学生思考,演示。 教师:在刚在的游戏环节,该同学在经历了两次“打劫”(这就是经验决策产生的结果)之后,重新分析思考(科学分析),选取了合适的方案帮助商人和仆人解决了过河问题。可见系统分析不仅是对系统观点的应用,也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是一种科学决策。 再回过头看看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首先确定目标:商人和仆人过河;接着收集信息:船一次最多乘两人,河两侧仆人数都不能多于商人数;有了这些信息我们进行分析,选取其中合适的方案进行实施验证。这就是我们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 学生活动:请大家用流程图表示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1人板演,其他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1、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

2、系统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整体、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1: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问题:在汉字照排方案的决策中,系统的整体目标是什么?要收集哪些资料?【案例分析2】:田忌赛马 问题:1、田忌与齐王的三局赛马可以有哪些方案?孙膑所出的主意为什么能使田忌赢了齐王? 学生答略。 教师: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项活动往往都有若干解决方案,大家在日程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也会碰到选择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评价,最终找出对策从而实施。可见系统分析是一种科学决策,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过渡:那我们在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呢?阅读课文P79、P80,同时思考在自己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 学生1: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学生2:案例“丁谓修复皇宫”和“赵明家所在街道的人行横道一年内的三次施工”出现不同结果,是因为没有考虑整体性。 评:材料分析题,注意把材料同知识点相互结合,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前一个案例把烧砖、运输材料和处理废墟看成了一个整体,进行了协调;而后一个案例中三个部们没有相互协商,各自为政,缺少整体统筹观念,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二、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先分析整体,再考虑局部;先长远,在当前。 2、科学性原则: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 学生3:举例,在比较种稻是一年三季合算还是两季合算,有人提出的“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师:运用科学性原则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实例,比如化学试验中的定量计算问题,再如拟建的杭州东站方案的制定等。希望大家学会观察生活,同时注意总结。我们再来看看【案例:孝襄高速公路】,这个案例中该公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哪些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