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键过程控制-模板

关键过程控制-模板

关键过程控制-模板
关键过程控制-模板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产品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涉及的关键过程。

2 引用文件

ZTP4202-2016 记录控制程序

ZTP7501-2016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3 术语

3.1 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2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3.3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4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3.5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4 职责

4.1 技术科负责确定关键过程。

4.2 厂办协助做好关键过程的人员配置和培训工作。

4.3 质检科负责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

4.4 生产车间负责执行关键过程控制中的各项要求。

5 要求

5.1 技术科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以及加工难度大、材料价格昂贵的产品,对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出关键过程。5.2 技术科负责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见表1),并发放至质检科实施控

5.3 技术科对关键件、重要件在图纸、工艺和产品周转卡片上加盖印章“关键件”、“重要件”标识,并在工艺规程、产品周转卡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最终形成过程(工序/工步)上作“关键过程”标识。

5.4 技术科对参与关键过程的人员进行所需的知识、技能培训。

5.5 技术科编制所需的图纸、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并受控。生产现场须可获得图纸、工艺规程和产品周转卡等所需有效文件。

5.6 技术科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定人员、定设备、定工艺),并编制《关键工序三定表》(见附表2)。当人员、设备、工艺任何一项发生变化时,必须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审或确认,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5.7 关键特性用“G”表示,重要特性用“Z”表示。

5.8 技术科编制《关键过程控制表》(见附3),明确关键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5.9 操作工和检验员按《产品监视和测量程序》分别对关键过程的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对关键或重要特性实施百分之百检验。

5.10 凡关键工序使用的专用工装,均应在专用工装品种表、工装图样和工装上做出表示关键的标识(专用刀、量具除外)。

5.11 在顾客确定的关键件、重要件合格证上做出与产品图样一致的“关键件”“重要件”标记以及批、架次号和零件序号,当顾客有其要求时,按其要求执行。

5.12 质检科应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关键过程能力的验证和分析,适用时可使用统计技术。

5.13 关键过程控制还应满足《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及顾客要求。

5.14 质检科负责按要求填写质量记录,保持记录正确、完整、可追溯。相关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关键过程明细表

ZTP75.03-01

编制:审核:批准:

附表2

关键重要工序三定表

ZTP75.03-02

编制:审核:批准:

质量会签:

生产会签:

附表3

关键过程控制表

编制:审核:批准:

控制计划(模板)资料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Part Description/产品描述: SUPPL Y SEAT 样板/Prototype试产/Pre-Launch生产/Production 撰写人/ 联系方式:XXXX123456789112 Team Leader/Phone/:XXXXXX 123456478585Orig. Date/编制日期:2015-7-2 文件版本:A Current Rev: A Date/日期:2010.7.2 Part Number/零件编号:123456-770 团队成员:XXXX、XXX、XXX、XXX、XXX、 Team Members:XXXX、XXXX 、XXXX、XXXXX、 XXXXX Remark/备注: Critical/重要Safety/安全System/系统 图纸版本: C Drawing Revision: C 审核/ 日期:XXX 2010.7.2 Checkd/Date:Fei Zhang 2010.7.2 供应商: XXXXX金属有限公司 Supplier/Location: XXXXXX 客户批准/ 日期:Customer Approval / Date: 批准/ 日期:IvanXXX Approval/Date:Ivan XXX Process Descriptions/过程描 述 产品/过程特 性Product / process characteristi cs Risk: Major Average Minor/ 危险等 级:重 要、普 通、较小 Methods/方法 预防行动Reaction Plan 工序St ep 工序名称、 作业描述 Descripti on Machine and Tool Number/ 生产设 备及机 台编号 客户图尺寸/Customer size Serial number / key/ 序号/ 重点 测量方法(仪器) Evaluation/Measure ment Method 检测数 量 Sample Size 检测频率 Sample Frequenc y 控制方法 Control Method/ 00 来料检验 Incomin g Inspection molding machine /型材机 Incoming certificate 来料证书major/ 重要 material/ 材质: 303 S.ST (1) Certification./证明 Ounce/盎司IQC incoming inspectio n IQC 来 料检查 If non-conformance is found: 1)inform supplier; 2)return parts to supplier; 3)SCAR issue per Incoming QP-PR-009 / 如果不符合要求,行动如下: 1)通知供应商; 2)返回给供应商; 3)按照QP-PR-009来料检验程序填写 ROHS/环保 SGS报告SGS Report HRC15-26°Sclerometer/硬度仪 AQL0.6 5 Level II C=0 Per LOT/ 每批 Dimensional inspection 尺寸检查 ?16±0.1(MM) Caliper/卡尺 500xN(MM)Tape/卷尺 01 Cut down/ 下料 Cutting/ 锯床 Dimensional inspection 尺寸检查 major/重 要 CMM/三次元 1PCS On 11 Hourly Basis/11小 时 IPQC Check /IPQC检 查 If non-conformance is found: 1)Stop line; 2)Identify and separate part to MRB; 3)Adjust machines per QP-PR-010/如果不符合要求,行动如下: 1)通知停机; 2)分货和隔离到MRB仓; 3)调整机台,按照QP-PR-010检测程序 处理。 497±1(MM) Tape/卷尺 Visual/外观major/重 要 The workpiece surface can not have any scratches, crush, bumps and other bad appearance./工件表面不可有任 何刮伤、压伤、碰伤等外观不 良。 naked eyes/目测5PCS On 2 Hourly Basis/2小 时 IPQC Check/IPQ C检查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次:_B—1.0— 分发号:_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 2018-01-02 发布2018-01-02 实施

目次

目次. (1)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3)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与权限 (3) 4 工作程序 (3)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3)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3)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3) 4.4 产品生产关键过程的控制. (4) 4.5 标识 (4) 4.6 不合格品控制 (4) 4.7 记录控制 (4) 4.8 更改控制 (5) 4.9 防护控制 (5) 5 记录 (5)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Q/XX QF01-2018《质量手册》7.5.6关键过程要求规定,识别关键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文件。实施和保持本程序,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键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中心是关键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生产产品关键过程进行识别、控制,负责: a) 编制机械加工关键过程明细表; b) 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c) 对关键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工艺评审; d) 对关键工序在加工时进行技术跟踪,对首件进行工艺、工装验证。 3.2 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在关键工序首件加工时,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工序验证,并参与验证工 作。 3.3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编制检验规程,对关键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和检 验。按评审后的工艺文件、相关标准、产品图纸组织生产,进行过程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加工难度大、质量部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过程,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标识。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4.3.1 对关键过程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严格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 容。关键过程的评审,不必单独安排,可结合其他质量评审实施: a) 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过程(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 关键控制点辨析 1、术语定义: 1、关键过程: 定义:对产品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或者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质或质量有重大影响,或者控制难度较大,或者容易发生偏离的过程,称为关键过程。 未见关键过程的明确定义,在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要求,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控制环节”的内容。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企业应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并应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还有“关键控制环节”一说,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相似。 2、特殊过程: ISO9000标准的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该过程为特殊过程。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中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未见特殊过程的明确定义。 3、关键控制点(CCP点): ISO22000标准的定义:(食品安全) 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3.3)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综上所述,仅有关键控制点有ISO22000标准的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特殊过程无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只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未处现在ISO9000标准中,特殊过程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9000标准中(未明确其称谓)。关键控制点在HACCP标准中无明确定义(GB/T27341)。 2、针对性: 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情况而言:该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影响程度而言,或者该工序控制的难度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而言。 特殊过程:主要针对该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可能性或者经济性而言:或者是不能测量、或者是不能经济的测量、或者是测量结果过晚,失去应用意义。 关键控制点(CCP):主要是针对最终产品的食品安全而言:HACCP针对识别的显著危害,ISO22000针对显著危害和实际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关键过程针对产品质量;特殊过程针对监视和测量;关键控制点针对食品安全 特殊说明: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22000标准,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CCP),只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是生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控制要点及措施

建筑工程重点监控要点及预控

1.土方工程 .1.1 槽底部要平整:常见通病是基底不清理有浮土等,或基底为萝卜坑,致使地基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补救措施是进行二次清理。 .1.2 开挖断面验收 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是-0,即底部宽度、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基础底边尺寸。对于基槽上限验评标准没做规定;考虑施工方便,基槽底部宽度应为设计基底宽度、工作面宽度与四周支撑宽度之和。四周支撑一般每边宽100mm,工作面宽度,基础设垫层为50mm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每边为300mm,在保证满足三个宽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基槽开挖宽度。实际验收要先用经纬仪重新复核中心线,基槽断面尺寸,要从轴线向两边量。 1.3 开挖标高验收 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为+0mm,-50mm,验收以水准控制点为标准,用水准仪直接检查,验收实际开挖工程量;验收中应结合检查基底是否平整。 .1.4 地基复查记录

基槽开挖好后,应对地基土进行全面、详细、审慎的检验,要对照设计或地质资料复核土层分布情况和走向,复核地耐力,要观察砂石粒径是否与地质报告描述一致、有否局部过松,要沿基底行走一周,分析土层走向和土质变化,判断基底是否到原土。 1.5 基槽隐蔽工程记录(验槽记录) 要全面记录基槽施工检查情况,包括平面位置、开挖断面尺寸、基底标高、边坡坡度、地耐力复查结论,基槽底下异常地质处理施工情况、设计变更或扰动老土基底处理情况、排水降水施工措施等。 1.6 回填土控制及验收 土方施工中回填质量往往被忽视,轻则造成室内管沟积水、室内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沉,台阶沉陷开裂;重则可能回填土挤动墙体,回填土透水使基础耐久性减弱或引起地基下沉,甚至地基结构迅速破坏导致建筑物结构下沉、开裂以致破坏,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回填的质量要按图纸设计要求。 a)回填土质要求 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表层以下可采用基槽开挖原土进行回填。不得采用有机质含量大

质量控制计划-模板

XX系统 质量控制计划书 拟制:日期:2014/5/10 审核:日期:

1.介绍 1.1.文档目的 为了健全和完善XXX系统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管理活动系统化、规范化,以确保所交付的XXX系统能够满足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1.2.文档范围 本质量管理计划涵盖所有与XXX系统设计开发有关的质量目标和具体措施涉及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工程实施阶段。 本质量管理计划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介绍:即本章节,概要介绍文档目的、范围、缩略词、参考资料。 (2)项目概述:开发系统概述、质量管理的角色和职责、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交付物。 (3)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质量检查点:列出各阶段的质量检查计划表,包括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任务。 (4)质量检查和确认技术:描述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用的特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及质量 问题的级别和处理流程等。 (5)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量化质量目标。 1.3 缩写 PM –项目经理 QA –质量保证 SA –系统分析工程师 A&D –系统设计员 RA –需求分析员 PC –流程审核员

SCM –软件配置管理员 2.项目概述 2.1.项目组织结构 为了实现有效的项目管理,开发小组将划分为技术队伍和QA 队伍。项目经理对技术队伍进行任务分配和进度检查,技术经理对技术队伍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技术队伍又划分为:需求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美工设计人员、配置管理员、产品包装人员。QA 队伍对整个项目的质量保证负责,直接向质量保证经理汇报。QA 队伍划分为:流程检查人员和测试人员 2.2.质量管理 2.2.1.质量管理的角色和职责 质量控制是XXX系统组每个成员的职责; 质量保证经理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全权负责, 并签字确认; 项目经理负责任务的分配和监督项目进度,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联系客户; QA 队伍负责制订、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项目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评审总 结报告、项目周报等形式向各项目组成员汇报质量活动的结果; 项目功能小组各组长在每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阶段结束后,总结本模块的软件质量状况和质 量目标的实现情况,以确保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对质量目标应定期进行考核,以追求质量 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流程检查人员负责通过检查文档审核开发各阶段是否可以通过; 测试人员负责对软件的质量和对需求实现的程度进行把关,并定期整理测试情况分析报告交 项目经理、系统分析人员; 配置管理员负责有关软件配置项及项目各生命周期交付文档管理和变更控制工作;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目次

目次 (1)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3)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与权限 (3) 4 工作程序 (3)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3)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3)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3) 4.4 产品生产关键过程的控制 (4) 4.5 标识 (4) 4.6 不合格品控制 (4) 4.7 记录控制 (4) 4.8 更改控制 (5) 4.9 防护控制 (5) 5 记录 (5)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Q/XX QF01-2018《质量手册》7.5.6关键过程要求规定,识别关键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文件。实施和保持本程序,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键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技术中心是关键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生产产品关键过程进行识别、控制,负 责: a)编制机械加工关键过程明细表; b)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c)对关键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工艺评审; d)对关键工序在加工时进行技术跟踪,对首件进行工艺、工装验证。 3.2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在关键工序首件加工时,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工序验证,并参与验 证工作。 3.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编制检验规程,对关键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 和检验。按评审后的工艺文件、相关标准、产品图纸组织生产,进行过程控制。 4 工作程序 4.1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4.2关键过程的确定 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加工难度大、质量部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 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过程,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标识。 4.3关键过程的评审 4.3.1对关键过程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严格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 重点内容。关键过程的评审,不必单独安排,可结合其他质量评审实施: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第九章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桩基、主体、装饰等监理预控方案 ▲水电安装施工监理预控方案 ▲暖通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消防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第一节桩基、主体、装饰工程施工 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监理人员应将如何精心监理、根治工程的质量通病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在建设监理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本细则列举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监控措施。 (一)、沉管灌注桩的监理方案 按照前面的分析,本工程桩基应采用沉管灌注桩,直径为377mm。根据我们大量的监理经验总结和对当地地质的仔细分析,我们认为重点控制桩的定位、垂直度、桩长、贯入度控制、沉渣厚度、砼灌注等方面,我方提出如下监理方案。 页脚内容1

1、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对总包及分包单位质保体系组织审查 (A)、人员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场项目管理班子必须配套,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现场操作人员工程要齐全,桩机操作员、钢筋工、砼工、班组长均持证上岗。 (B)、设备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配备的设备须到场,桩机应具备当地的许可证,设备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及安全使用,砼搅拌机应具有讲题设备及备用搅拌机、电焊机,应配有确定桩位的经纬仪。 (C)、施工方案 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包括场地、地质、桩长等,要有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及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还应有安全管理办法。 (2)工程材料监理 (A)、所有建筑材料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钢材及水泥必须有质保单及现场帛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由主管部门批准的检测单位出具,散装水泥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钢筋搭接焊200个焊点为一批试焊送检。 (B)、砼浇捣 ①、试桩前砼级配应通过试验合格,施工过程中每台班做砼试块一组。 页脚内容2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Q/JY-TSCX-027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关键过程,对关键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过程的识别、确定、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关键过程的控制,其它产品可参考执行。 3 术语、定义 3.1 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2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3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4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3.5 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关键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过程等。 4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4.1 《GJB 190特性分类》 4.2 《材料代用规定》 4.3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5 职责 5.1 技术中心 5.1.1 负责识别和标识关键过程,组织编制关键过程工艺文件,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工作(即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 5.1.2 负责组织对生产、检验等人员培训关键过程(工序)控制的技术文件中需要注意事项。 5.2 生产部 5.2.1 参与关键过程“三定”工作; 5.2.2 负责按关键过程控制的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实施关键过程控制,记录关键过程的实际工艺

参数; 5.3 质量保证部 5.3.1 参与关键过程“三定”工作; 5.3.2 负责关键过程的监督检查,按图样及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关键过程检验,记录关键特性的实测值。 6 工作流程和要求 关键过程控制的详细流程图(附后) 6.1 关键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6.1.1 关键过程识别和确定的原则 6.1.1.1工艺室根据设计编发的“关键件(器材)、重要件(器材)明细表”和设计图样上标注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关键工序); 6.1.1.2 工艺室根据公司技术能力、设备能力、人员能力等情况对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加工过程,可确定为关键过程(工序); 6.1.2 关键过程识别和确定后形成的文件 6.1.2.1 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 工艺室在编制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后,按产品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经部门领导审批和质量会签,复制分发生产部计调室、质量经理。当发生更改时,应及时更新“关键过程明细表”。 6.1.2.2 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 工艺室对识别确定的关键过程(关键工序),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明确要控制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要控制的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6.1.2.3 编制关键过程三定表 工艺室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填写《关键过程三定表》。 6.2 关键过程的标识 6.2.1 工艺室在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时,对于关键件、重要件应在封面加盖“关键件”或“重要件”红色印章;在关键工序的工序号处,加盖“关键工序”红色印章,若关键 关键过程的 识别和确定 关键过程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关键过程 控 制 关键过程 标 识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控制要点及措施

控预及点要控监点重程工 筑建 1.土方工程 .1.1槽底部要平整:常见通病是基底不清理有浮土等,或基底为萝卜坑,致使地基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补救措施是进行二次清理。 .1.2开挖断面验收 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是-0,即底部宽度、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基础底边尺寸。对于基槽上限验评标准没做规定;考虑施工方便,基槽底部宽度应为设计基底宽度、工作面宽度与四周支撑宽度之和。四周支撑一般每边宽100mm,工作面宽度,基础设垫层为50mm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每边为300mm,在保证满足三个宽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基槽开挖宽度。实际验收要先用经纬仪重新复核中心线,基槽断面尺寸,要从轴线向两边量。 1.3开挖标高验收 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为+0mm,-50mm,验收以水准控制点为标准,用水准仪直接检查,验收实际开挖工程量;验收中应结合检查基底是否平整。.1.4地基复查记录 基槽开挖好后,应对地基土进行全面、详细、审慎的检验,要对照设计或地质资料复核土层分布情况和走向,复核地耐力,要观察砂石粒径是否与地质报告描述一致、有否局部过松,要沿基底行走一周,分析土层走向和土质变化,判断基底是否到原土。 1.5基槽隐蔽工程记录(验槽记录) 要全面记录基槽施工检查情况,包括平面位置、开挖断面尺寸、基底标高、边坡坡度、地耐力复查结论,基槽底下异常地质处理施工情况、设计变更或扰动老土基底处理情况、排水降水施工措施等。 1.6回填土控制及验收 土方施工中回填质量往往被忽视,轻则造成室内管沟积水、室内地面、室外散水

空鼓下沉,台阶沉陷开裂;重则可能回填土挤动墙体,回填土透水使基础耐久性减弱或引起地基下沉,甚至地基结构迅速破坏导致建筑物结构下沉、开裂以致破坏,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回填的质量要按图纸设计要求。. a)回填土质要求 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表层以下可采用基槽开挖原土进行回填。不得采用有机质含量大于6%的土、石膏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2%的土、膨胀土、淤泥质土、冻结土等。回填土的干土颗粒不应较大,较多,否则受水浸湿,沉陷大。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土料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置于下层。不宜将各种土混在一起使用。 b)基槽清理 回填前应将基槽中的木屑、建筑垃圾、松土等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积水并防止地面水流入。 c)基础保护 回填应在基础具有一定强度下进行,并在两侧同时夯填,高差不应超过300mm,以免挤动基础造成基础松散和轴线位移,影响基础结构受力性能。如遇暖气沟或室外回填土高差较大的外墙等单侧夯填土时,应将不回填一侧同步加侧支撑。d)夯填要求 回填要求分层夯实,采用动力打夯机械,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每层压实遍数,采用平碾时为6—8遍,采用蛙式打夯机为3—4遍。人工夯实不大于200mm,夯打要求一夯压半夯,每层夯打3—4遍。采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回填石料时,为保证夯实,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铺填厚度的2/3。 2. 砌体工程 1.砌体施工 a)加强对砌筑砂浆拌和的检查 1)应督促、检查承包单位根据审定的砂浆配合比进行生产,计量要准确。塑化材料的掺量对水泥混合砂浆强度影响很大,计量时一定要加以特别注意。. 2)督促承包单位使用机械拌和砂浆。拌和时应注意投料顺序,保证块状的塑化材料能拌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掺用微沫剂时,应适当延长。 3)检查、测定拌出砂浆的质量。砂浆的稠度应满足不同种类砌体的具体要求;保水性要好,分层度不宜大于2厘米;发现砂浆和易性差,容易产生沉淀、泌水现象时,应仔细分析原因。 b)砂浆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其离析。搅出的砂浆应及时使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拌成后,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相应缩短1h。灰槽中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隔日的砂浆不能再使用。c)检查砌砖的现场准备工作 1)检查和审核承包单位测设的墙体平面尺寸和标高,以及皮数杆设立情况; 2)检查基底的清理情况,砂浆、杂物等要清理干净。基底若为垫层或砖砌体,应事先浇水湿润。 3)特别要核对门口、窗口等与砖缝的对应情况。 4)烧结普通砖砖在砌筑前一天就应浇水湿润,砖含水率控制在10%--15%,严禁干砖上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不用浇水,天气炎热条件下可喷水湿润; 5)检查施工单位砌体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d)砌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巡视

关键生产检验过程识别和控制程序

关键生产、检验过程识别和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关键生产、检验过程进行识别,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检验流程。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及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对关键过程进行识别,并报技术部备案。 技术部负责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 质量管理部具体实施关键过程的控制。 5 工作程序 5.1关键过程的识别和标识 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当前质量、及质量检验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过程;检验操作难度大、检测数据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5.1.1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对产品生产过程、检验过程进行特性分析并形成文字记载,识别关键过程,填写《关键过程明细表》,并经部门负责人会签,技术部备案。 5.1.2关键过程确定后,应在工艺流程图及其相关技术文件上进行标识。

5.2关键过程的控制 5.2.1对关键过程使用的资料、图纸、工艺文件、计算机软件等标识应保持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5.2.2设置控制点,对过程参数和产品生产、检验关键或重要特性进行监视和控制。 5.2.3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做实测记录。当测量装置能给出具体测量值时,应记录实测的数据。 5.2.4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或采用抽样方案时,应采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特性趋势进行监视。 5.2.5按照有关可追溯性和批次管理的要求,建立流程卡,作好记录并予以保存,确保其可追溯性。 5.3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要求 5.4监视与测量应随工艺流程认真做好记录,字迹工整、清楚,并分类归档,保持其可追溯性 5.5关键过程的管理 5.5.1不定期检查关键过程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的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5.2不定期检查关键过程的工艺条件、过程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等的登记情况。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1.1.1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各子系统工程均列出“关键工序”、“关键质量控制点”,并报工程监理确认,在工程实施中及时跟踪检验,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严格控制。 1.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获得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完整《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要求与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执行,保证工程达到国家合格验收标准,为达到上述的目标,具体的工程质量确保措施如下: 1.2.1 施工图的设计评审查 施工图是保证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建议由业主组织,我方和相关设计单位先对智能化系统图纸深化设计并和其它相关专业进行设计审查和协调。 参加人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现场项目负责人、主要施工安装人员、设计单位甲方代表、监理单位。 评审内容:图纸技术文件完整性,设计选型器材是否合理,性价比是否最优,是否便于施工,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能否保证施工安全,自身的装备及技术能力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会审结论:确定是否修改设计或制定修改方案,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审查施工图纸应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建议解决办法。 1.2.2 技术交底 参加工程的施工安装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该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底。 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向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特点、进度计划的原则安排; ?施工程序及工序穿插的安排;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2.3 工程质量自检和互检 为保证自检、互检的有效工作,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安装人员明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检查量测方法等有关基础知识培训;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要求的教育。 自检和互检应做到的质量保证: 施工安装人员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按时按确定项目内容进行检查; 自检和互检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之一,施工安装人员应认真填写相应的自检记录,记录人和项目经理应分别在记录上签字; 专业检查人员应定期复核自检互检记录。 1.2.4 专业质量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是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环节内容的操作所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应按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形式进行: 定期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根据质量检验或确定的重点,进行固定式核查确认和把关。 巡回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不定时,不定点根据工序稳定状况采取有目标的机动检查。巡回检查的重点为: 从质量信息分析表面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新工人或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施工安装人员所在的工序。 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对工程质量有明显作用的工序。 专业质量检查的质量保证要求: 专检人员应提前熟悉检查对象的设计要求,判定合格的标准及检查程度; 对自检记录进行检查,检查后提出判定意见,对符合要求应予以签字确认; 对工序质量出现异常时,可作出暂停施工的决定,必要时可填写不合格报告;

特性分类及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 特性分类和关键件、重要件及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单元件特性分类是对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通过对单元件特性的分类,使各类人员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使产品在形成的全过程主次清楚,重点突出,以便对关键件、重要件实行重点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以保证产 品的最终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技术资料中单元件的分类和标记的类别、形式的标注方法、审批、更改及单元件特性及关键件、重要件和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原则。 本程序适用于正式生产的各类产品的特性分类及关键件、重要件和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设计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形成特性分析报告,并对产品实施特 性分类,编制“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 3.2 工艺部门负责编制“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质量跟踪卡、关键过程明细表”并进行质量控制要求并贯彻实施。 3.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和关键过程检验规范”并进行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的检查和考核。 4 工作程序 4.1 特性分类 在划定特性类别之前,应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即技术指标分析,设计分析和选定检验单元)提出特性分析资料,并征集有关部门的意见,结合特性分析结果由设计部门根据产品出现故障的严重程度将特性类别分为三类,即关键特性、 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划定的特性类别应该与特性分析保持一致。 4.2 特性分类符号 特性分类符号由特性类别代号、顺序号组成,必要时增加补充代号。 4.2.1 特性类别代号 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 编写批准修改单号修改 审核日期修改页码审核 标准化备注修改状态批准关键特性:G 重要特性:Z 一般特性:不规定 3.4顺序号 在同一图(代)号的设计文件,按阿拉伯数字顺序表示在特性类别代号后。 关键特性:G1~G99 重要特性:Z101~Z199 一般特性:不规定 3.5补充代号 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在顺序号后。 A—产品单独销售时,该特性被分类为关键特性或重要特性,而在高一级装配中检查或试验时则为一般特性。 B—装配前复检。 C—工艺过程数据作为验收数据。 D—要求特殊的实验或检验。 3.6关键件、重要件标记 标记的形式为等边三角形,规格、尺寸见图10-1 及表10-1。 图10-1 表10-1 规格L C B 字体 1 号标记25 1 1.5 10PB按GB5888 2 号标记7.5 0. 3 0.45 3PB按GB5888 3.7单元件类别的标注 4.3设计资料

x—mr控制图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x—mr控制图模板 篇一:spc控制图解释 spc控制图详解 摘要: 什么是控制图?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 控制图的应用 控制图中包括三条线 1.控制上限(ucl) 2.中心线(cl) 3.控制下限(lcl) 控制图的种类 数据:是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数据的质量特性值分为: 计量值 可以用量具、仪表等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性数值,可以出现小数。

计数值 不能用量具、仪表来度量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 计量型数据的控制图 xbar-R图(均值-极差图) xbar-s图(均值-标准差图) x-mR图(单值-移动极差图) x-R(中位数图) 计数型数据的控制图 p图(不合格品率图) np图(不合格品数图) c图(不合格数图) u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图) 控制图的判异 控制图可以区分出普遍原因变差和特殊原因变差 1.特殊原因变差要求立即采取措施 2.减少普遍原因变差需要改变产品或过程的设计 错误的措施 1.试图通过持续调整过程参数来固定住普通原因变差,称为过渡调整,结果会导致更大的过程变差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 2.试图通过改变设计来减少特殊原因变差可能解决不 了问题,会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控制图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出现了哪种类型的变差的线索,供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控制图上的信号解释 有很多信号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控制图(xbar图和R图),主要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规则1:超出控制线的点 规则2:连续7点在中心线一侧 规则3: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 规则4:多于2/3的点落在图中1/3以外 规则5:呈有规律变化 spc控制图建立的步骤 1.选择质量特性 2.决定管制图之种类 3.决定样本大小,抽样频率和抽样方式 4.收集数据 5.计算管制参数(上,下管制界线等) 6.持续收集数据,利用管制图监视制程 spc控制图选择的方法 1.x-R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强度、纯度、时间、收率和生产量等计量值的场合。x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均值的变化,R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分散或变异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 控制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1 目的 跟踪加工过程操作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工调整。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3 职责 生产科(车间)负责对(CCP)进行监控 4 程序精确的监控说明一个CCP什么时候失控,当一个关键限值受影响时,采取纠正行动,来确定问题需要纠正的范围。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记录是否符合关键限值来确定。 监控计划监控计划包括四个部分: (1)监控对象: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CCP)是在关键限值内操作的。 (2)监控方法: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测量(数量的关键限值)或观察方法进行监控,监控方法要迅速和准确。 (3)监控频率: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4)监控人员:需受过培训,可以进行具体监控工作。 监控对象测量产品或加工过程的特性,以确定是否符合关键限值。 监控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用来提供快速结果,没有时间去做的分析实验,因为关键限值的偏差必须要快速地判定,以确保产品在销售之前已始采取适当的纠偏行动。监控频率监控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如果可能应该连续监控。定期观察这些连续记录,必要时采取措施,这也是监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现偏离关键限值时,检查间隔的时间长度将直接影响到返工和产品损失的数量。在所有情况下,检查必须及时进行以确保不正常驻机构产品在交付前被分离出来。 监控人员实施一个计划时,明确监控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考虑因素,被分配进行CCP监控的人员可以是: (1)生产技术员。 (2)生产工人。 (3)监督员。 (4)维修人员。 (5)质检员。 由生产技术人员和监督员进行监控能连续观察产品和设备,能容易地从一般情况中发现发生的变化。负责监控CCP的人员必须: (1)接受CCP监控技术的培训。 (2)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 (3)能及时地进行监控活动。 (4)准确记录每次监控工作。 (5)随时报告违反关键限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纠偏活动。 监控人员的任务是指随时报告所有不正常的突发事件和违反CCP监控的记录和文件必须由实话监控的人员签字或签名。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的合格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确定的所有关键工序控制。 3、术语 3.1 关键工序: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已建成质控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保证其达到规定质量要求。 4、职责 4.1 质检科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技术科负责关键工序的设立,并做好关键工序能力分析。 4.3 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设备工装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4 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5 质检科负责对各关键工序的日常监督检查。 4.6 各车间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5、内容与要求 5.1 由技术科根据关键工序及其他工序现状设置必要的质控点。 5.1.1 质控点的设置原则 5.1.1.1 具有关键质量特性的工序 5.1.1.2 工艺上有特殊的要求,且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5.1.1.3 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5.1.1.4 按5.1.1.1、5.1.1.2条设置的质控点应长期控制;按5.1.1.3条设置的质控点属动态控制,若连续三个月达到规定质量要求并保持稳定,可予以撤消转入正常管理。 5.1.2 质检科负责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其动态管理信息应及时传递有关部门。 5.2 质控点的控制要求 5.2.1 质控点控制文件的编制 5.2.1.1 质检科负责组织编制质控点“检验指导书”。 5.2.1.2 制造部负责编制质控点“设备操作规程”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佛山市宝铂森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关键工序(过程)控制程序版次 A/1.0文件编号BBS-QP-22生效日期2015.5.15编制 王斌会签张琼批准余锦辉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过程进行识别、确定的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目的在于对关键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空调钣金件产品生产中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程序。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ISO9001:2008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4管理职责 4.1质量管理部门对本程序的正确执行在管理上负责。 4.2设计研究部门对确定的产品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的正确性负责。 4.3工艺管理部门对本系统生产单位编制工艺规程中确定的关键过程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4.4采购部门对关键材料符合技术要求负责。 4.5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过程中正确贯彻关键过程控制要求进行监督,并对检测质量直接负责。 4.6各生产单位对生产过程中具体实施关键过程控制的要求负责。 5工作程序 5.1关键过程的识别和确定关键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5.1.1编制关键件(特性)项目明细表 关键过程的 识别和确定关键过程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关键过程控制关键过程标识

工程部部门根据ISO9001:2008的规定,在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件(特性),并按产品汇总编制“关键件、重要件目录和特性分类表”,经顾客代表审签同意后归档分发给各生产单位和工艺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检验、采购等部门及顾客代表。 5.1.2编制关键项目表 采购部门根据设工程部门编发的“关键件、重要件目录和特性分类表”和产品图样,对确定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外购器材,汇总编制“关键、重要外购器材项目表”,复制分发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顾客代表。 5.1.3编制关键工序卡片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片 各生产单位工艺室根据设计研究部门编发的“关键件、重要件目录和特性分类表”和零组件设计图,及本单位自己确定的关键过程,在编制新产品研制工艺规程和试(批)工艺规程中,编制关键工序卡片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片,明确要控制的特性、控制的工艺方法和要求等。 5.1.4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 5.1.4.1各生产单位工艺室在编制关键件、重要件研制工艺规程或试(批)生产工艺规程后,按产品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经审批后归档,由档案部门按规定复制分发。 5.1.4.2工艺管理部门根据各生产单位工艺室编制的“关键过程明细表”,按产品汇总建立关键过程及分布目录,存工艺管理部门。 5.2关键过程的标识 5.2.1工程部门在编制“关键件、重要件目录和特性分类表”的同时,应在产品设计文件和图样上作相应标识。 5.2.2采购部门对确定的关键、重要外购器材,应在“产品外购器材入厂检验项目表”中标识“G”、“Z”或“关键件”、“重要件”;对检验合格的器材,在合格器材卡片上加盖“关键件”、“重要件”印章。 5.2.3各生产单位工艺室在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在工艺规程有关卡片上进行标识。 5.2.4生产单位计调室依据产品“关键过程明细表”,对本单位承制的关键件、重要件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标识:在封面加盖“关键件”或“重要件”红色印章;在关键工序的工序号前加盖“GG”或“关键工序”红色印章。若“关键过程明细表”更改,将关键件、重要件改为重要件、一般件时,对作业指导书的标识采取划改方法进行更改,在划改处标索引号,签名并注日期。 5.2.5质量检验部门在关键件、重要件的合格证或质量保证单上,应加盖“关键件”或“重要件”红色印章。 5.3关键过程的控制 5.3.1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5.3.1.1关键、重要件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标准和技术条件,被确定为关键、重要特性的原材料,确需牌号代料时,应经过试验确认,办理审批手续后才能投入生产,采购部门应将试验确认原始记录整理存档。 5.3.1.2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持有操作证或上岗证。 5.3.1.3关键过程(工序)应实行“三定”: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确定的加工、试验设备应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