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学知识点

采矿学知识点

采矿学知识点
采矿学知识点

1煤层的倾角是煤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两面交。按倾角分:近水平煤层<8°;缓倾斜煤层8°-25°;中斜煤层25°-45°;急倾斜煤层>45°。

2煤层厚度是煤层顶底板之间的法线距离。按煤厚分:厚煤层<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m。

3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洞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4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5矿区:同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6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7矿田:划归为一个露天矿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8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

9核定生产能力:有些生产矿井通过改扩建和技术改造,原来的生产能力得到改变,因而要对生产矿井各生产系统的能力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力称为核定生产能力。

10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煤矿划分为大、中、小三种井型。

大型矿井:1.2、1.5、1.8、2.4、3.0、4.0、5.0、6.0Mt/a及以上;

中型矿井:0.45、0.6、0.9Mt/a;

小型矿井:0.3Mt/a及以下。

其中:3.0Mt/a及其以上的矿井又称特大型矿井。

11矿井生产系统:是由完成特定功能的设施、设备、构筑物、线路和井巷的总称。

组成:由矿井的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动力供应、通讯、监测等子系统组成。

12 P14矿井生产系统图。井巷开掘顺序;生产系统。矿井巷道开掘原则:尽量平行作业,尽快沟通风路。

13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如井筒、水平大巷、井底车场。

14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运输、通风等巷道。如采区上下、采区或带区车场、变电所、煤仓等。

15回采巷道:直接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和开切眼。

16采场:用于大量直接采取煤炭的场所。

17回采工作面:在采场中进行回采的煤壁。

18回采工作:落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五个回采工序)。

19回采工艺:在采煤工作面中,按顺序完成各项回采工序的方法及配合关系。

20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1采空区处理:a自然垮落法;b充填法(水沙充填、矸石充填、膏体充填);c刀柱式(煤柱支撑);d缓慢下沉法。

22壁式体系采煤方法的一般特点:

A采煤工作面较长,通常在80-250m;

B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顶板暴露面积增大,矿山压力显现较为强烈;

C采煤工作面可分别用爆破、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破煤、装煤,一般用与采煤工作面平行铺设的刮板输送机运煤,用支架支护工作空间,用垮落法或填充法处理采空区;

D在采煤工作面两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与之相连,以形成生产系统。

23柱式体系采煤法以间隔开掘煤房采煤和留设煤柱为主要标志。一般特点:

A在煤层内布置一系列宽为5-7m的煤房,采煤房时形成窄工作面,一般成组向前推进。煤房之间留设煤柱,煤柱宽数米至20-30m不等,每隔一定距离用联络巷贯通,构成生产系统,并形成条状或块状煤柱,用于支撑顶板。

B采煤房时矿山压力显现较为和缓,可以用锚杆支护工作空间、支护较简单。

C高度机械化的柱式体系采煤法目前多用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且在一组煤房内交替作业;

D采掘合一,掘进准备也是采煤过程,回收煤房间煤柱时,也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采煤配套设备。

24 “一炮三检制”是: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要认真检查爆破地点附近的瓦斯,瓦斯超过1%,不准爆破。

25爆破采煤工艺(炮采):是用爆破的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特点: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运煤。

26炮采工艺过程:包括钻眼、爆破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推移输送机、支护、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27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普采):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

特点:用采煤机或刨煤机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支护处理采空区工序与炮采相同,仍需要人工来完成。

分类(按采煤方法):单一长壁普通机械化采煤(适用薄及中厚煤层)和分层长壁普通机械化采煤(适用于厚煤层分层开采)。

28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

工作面主要设备:采煤机、自移式液压支架、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29综采与普采的区别:工作面支护采用了自移式液压支架,这种工艺方式使采煤过程中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等主要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面单产及安全性。

30采场的支护方式:

A及时支护:先移架,后移输送机(移距为截深)

B滞后支护:先移输送机,后移架。

31普采支护形式:a正悬臂齐梁直线式、b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c正悬臂错梁三角柱(已淘汰)

32端头支护:工作面与回风平巷的交会处称为工作面的上下端头或端部,此处控顶面积大,设备和人员集中,是工作面的安全出口。

端头支护要求:a有足够的支护强度、b有足够的跨度、c要保证机头机尾快速移置。

32端头支护形式:a铰接支柱加铰接顶梁支护、b长梁加单体支柱组成的迈步抬棚,称为四对八梁、c基本支架加走向迈步抬棚、d十字铰接顶梁。除机头、机尾处支护外,在工作面端部原平巷内可用顺向托梁加单体支柱或“十”字铰接顶梁加单体支柱支护。

33进刀:滚筒采煤机每割一刀煤之前,必须使其滚筒进入煤体,达到额定截深。

34进刀方式的实质是采煤机运行与推移输送机的配合关系。

35进到方式:

A直接推入法进刀。

B端部斜切进刀:分割三角煤进刀和留三角煤进刀两种方式。

a单滚筒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b双滚筒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p34、35图)

C中部斜切进刀:特点:采煤机在工作面中部切入煤壁,刮板输送机的进刀弯曲段在工作面中部,左半段割煤时,右半段推移输送机;右半段割煤时,左半段推移输送机。

a单滚筒采煤机中部斜切进刀、b双滚筒采煤机中部斜切进刀。

36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与其他工序的配合称为采煤机割煤方式。有双向割煤和单向割煤之分。

37双向割煤:

A往返一刀:较厚的中厚煤层单滚筒采煤机普采工作面多采用。用端部斜切进刀,往返分别割顶煤或割底煤进一刀。

B往返两刀:单滚筒采煤机、双滚筒采煤机均可采用,又称穿梭割煤。在双滚筒采煤机普采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工作面一端斜切进刀后,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一次采全高。

38单向割煤(往返一刀):

A单滚筒:在单滚筒采煤机普采工作面,这种割煤方式的工艺过程为:采煤机自工作面下(或上)切口向上(或下)沿底割煤,随机清理顶煤、挂梁,必要时可打临时支护。

B双滚筒:双滚筒采煤机工作面单向割煤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采煤机后追移架,但不移输送机;采煤机在与割煤反方向清扫浮煤后,再追机移输送机,往返一次进一刀煤。

39液压支架移架方式:(p45)

A单架依次顺序移架方式又称单架连续式。

B分组间隔交错式又称分组交错式。

C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又称成组连续式(最常用)

40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序的过程。

41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

42长壁工作面劳动组织形式:分段作业、追机作业、分段追机作业(p65)

43区段参数:

A区段走向长度:就是采区的走向长度。区段或采区一翼走向长度即为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B区段倾斜长度: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宽度和区段上下平巷宽度之和。

44双巷布置与掘进:(p94)本区段的运输平巷与下区段的轨道平巷同时掘进,两巷间一般留8-20m的区段煤柱。

采用双巷布置与掘进的方式时,,运输平巷按中线或分段按中线掘进,轨道平巷有两种情况,一是按腰线超前工作面运输平巷掘进;二是按中线或分段按中线掘进,与运输平巷平行布置。优点:瓦斯含量大,一翼走向较长的采区,采用双巷布置与掘进有利于掘进通风安全;采用双巷布置与掘进,下区段的轨道平巷受开采影响较小时,上下区段工作面接替容易;生产期

间工作面下方有两条通道与上下山相连,通风、运料和行人均方便。

缺点:由于留设了区段煤柱,双巷布置与掘进降低了采区采出率,本区段工作面开采对下区段回风平巷有一定的影响;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需增加瓦斯尾巷(在工作面开采前预先抽放瓦斯或在工作面开采期间排放采空区的瓦斯)。

45工作面通风方式与回采巷道布置:(P102)

A U形通风(我国多用):在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顺序时,这种通风方式具有风流系统简单,漏风小等优点,但风流线路长,阻力变化大。当采用前进式回采顺序时,漏风量较大。当瓦斯涌出量不太大、工作面通风能满足要求时,采用U形通风巷道布置简单,维护容易。

B Z形通风:由于进风流与回风流的方向相同,这也称为顺流通风方式。当采区边界布置有回风上山时,采用这种通风方式配合沿空留巷可使区段内的风流线路短而稳定。

C Y形通风:当采煤工作面产量大及瓦斯涌出量大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稀释回风流中的瓦斯。对于综采工作面,上下平巷均进新鲜风流有利于上下平巷安装机电设备,可防止工作面上偶角积聚瓦斯及保证足够的风量。这种方式也要求设有边界回风上山。

D H形通风:与Y形通风的区别是:工作面两侧的区段运输、回风平巷均进风或回风,这增加了风量,有利于进一步稀释瓦斯。这种方式通风系统较复杂,区段运输平巷、回风平巷均要先掘后留,掘进工程量较大,故很少采用。

E W通风:当采用双工作面布置时,可用上下平巷同时进风或回风和中间平巷回风或进风的方式。W形有利于满足上下工作面同采,实现集中生产的要求。特点是不用设置第二条风道;若上下平巷进风,在这些巷道中回撤、安装、维修采煤设备等有良好的作业环境;同时,易于稀释工作面的瓦斯,使上偶角瓦斯不聚集,且排放炮烟和煤尘速度快。

F 三进两回通风:在采高大、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大,产量高的高瓦斯矿井中,回采巷道可采用多巷布置、三进两回通风。

46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原则:

A满足工作面所需风量;

B减少漏风(特别是沿空留巷、沿空掘巷);

C通风线路尽量短,通风阻力尽量小(长度短、弯道少);

D保证最低、最高风速满足《安全规程》。

47分层开采特点:

A将近水平、缓倾斜及中斜厚煤层平行煤层层面划分为若干个2-3m,逐层开采。

B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在上分层的采空区下开采。

C铺设人工假顶(金属网)或形成再生顶板。

48开采方式:分层分采(P113图)、分层同采(P116图)。

49开采顺序:a下行式(1-2-3)、b煤与瓦斯突出、冲地压影响大的矿井,上行式(3-2-1)50巷道布置特点:a采区下部车场大巷装车地板绕道,中部车场甩车场;b轨道上山高于运输上山;c三个分层共用两个上山(小联合准备);d区段平巷双巷布置,留有区段煤柱。51分层开采回采巷道布置:a倾斜布置(内错式、外错式)、b水平布置、c垂直布置。

52分层同采的优缺点(区段集中平巷作用):

A通过增加同采工作面数来增加采区生产能力;

B各分层回采巷道超前工作面掘进,随采随废,缩短了维护时间,改善了维护条件;

C各分层出煤均利用区段集中运输平巷,占用设备少;有利于假顶防腐。

缺点:岩石工程量大,初期准备时间长,生产系统复杂,单个工作面的能力不能发挥。

53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对于近水平、缓倾斜、中斜厚煤层(适用条件),沿底板布置一个长壁工作面(采高3-4m)进行回采,再放出顶煤。

54按厚煤层赋存条件和采放次数分类:(P122-123)

A一次采全厚放顶煤:采面高度2-3m,放顶高度是采面采高的1-3倍(采放比小于1:3),一般适用于厚度4-12m缓倾斜厚煤层。

B预采顶分层顶网下放顶煤:将煤层划分为两个分层,沿煤层顶板下先采一个2-3m的顶分层长壁工作面。铺网后,再沿煤层底板布置放顶煤工作面,将两个工作面之间的顶煤放出。适用于厚度大于12-14m,直接顶坚硬或煤层瓦斯含量高,需预先抽放的缓倾斜煤层。

C倾斜分层放顶煤:煤层厚度大于15-20m时,用于平行于煤层层面的斜面,将煤层分为两个以上厚度在8-10m以上的倾斜分层,而后依次放顶煤开采。

D预采中分层放顶煤:先在中分层布置普通的采煤工作面,让该面上部顶煤冒落,只采不放,堆积于采空区;再在下分层布置综放工作面,采底层煤,并将中分层开采后之上的原实体顶煤和已堆积在采空区的顶煤放出。

55支架形式和工作面输送机数目:(P123)

A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a高位单输送机;b中位双输送机;c低位双输送机

B炮采、普采放顶煤工艺:a滑移顶梁液压支架;b悬移顶梁液压支架;c组合顶梁液压支架;dπ形钢梁配单体支柱。

56顶煤破碎机理:

A矿山压力(顶煤破碎的主要原因)

B顶板活动:a直接顶冒落(冒落时对顶板冲击)、b老顶断裂,回转;

C支架反复支撑(频繁升降产生交变应力)

57顶煤破坏分区

A完整区:工作面前方较远,顶煤尚未发生破坏;

B破坏发展区:靠近工作面,应力升高区,煤体开始破坏,水平变形大于垂直变形,仍具有一定整体性。

C裂隙发育区:工作面上放,受破碎机理共同作用,破碎主要在此区发育产生(进一步发育a裂隙密度增加、b裂隙宽度增大)。

D垮落破碎区:采空区右上方,煤体充分破坏,完全丧失整体性。

放顶煤——放D区。

58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的工作面的推进距离。

合理的放煤步距能使顶煤上方的矸石与采空区矸石同时到达放煤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放出顶煤。

59放煤步距经验公式:L=(0.15~0.21)[(H-M)-h]

L-放煤步距;H-煤层厚度;M-采煤机割煤高度;h-放煤口至底板的垂高。

60放顶步距:最大控顶距(工作面允许达到的最大宽度)-最小控顶距=工作面必须保留的最小宽度。

61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62放煤分类方式:A单轮顺序放煤;B多轮顺序放煤;C单轮间隔放煤

63采放比:是放顶煤工作面采煤机机采高度(或爆破高度)与顶煤高度之比。规定小于1:3. 64煤炭损失组成:a工艺损失;b初采损失;c末采损失;d端头损失;e地质构造;f区段煤柱(走向长壁双巷布置)或分带间煤柱(倾向布置)。

65回采工作面回采率:a厚煤层.>=93%;b中厚>=95%;c薄煤层>=97%;

采区回采率:a厚煤层>=75%;b中厚>=80%;c薄煤层>=85%。

66准备方式的确定原则:a生产系统完善;b巷道布置简单;c有利于集中生产;d能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e有利于工作面正常接替和保证安全。

67联合准备:分为煤层间共用上下山或石门的联合准备方式和煤层间既共用上下山或石门又共用区段集中平巷的联合准备方式。

68近距离煤层集中上山联合准备方式P182-183-185图

69区段集中平巷作用:使生产集中在区段内,区段内可保持多工作面同采,增加采区生产能力;各超前平巷随采随废,减少维护时间和长度,降低维护费用;布置可靠的能力较大的运输系统,减少设备台数;改善采掘接替关系。

70岩石集中平巷的布置:a顶底板垂高H;b避开应力集中区的角度φ;c岩石的岩性。

71岩石集中平巷的联系方式:石门(倾角较大)、斜巷、溜煤眼。

72布置方式:a机轨分煤岩;b机轨双煤;c机轨双岩;d机轨合一。

73采区走向长度的影响因素:

A地质因素:a断层-煤层厚度变化;b倾角变化,向背斜轴部为边界;c火成岩、陷落柱;d 自燃发火-工作面连续时间小于自燃发火期。

B技术因素:区段平巷的掘进通风技术;区段平巷的运输能力;供电及采煤机械化程度。

C经济因素:采区走向变化将引起各项成本的变化。

D采区走向边界的确定。

74采区采出率=(采区工业储量-开采损失)/采区工业储量*100%;煤炭损失:煤柱损失和落煤损失。

煤柱损失:a区段煤柱;b采区边界煤柱;c上下山煤柱;d大巷煤柱;e断层煤柱;f地面保护对象煤柱。

75井田划分的原则:a与矿井的生产能力相适应;b尽量利用自然条件;c要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d统筹兼顾,照顾全局;e留有余地;f直(折)线原则。

76井田划分的方法:a按地质构造划分;b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c按煤质、煤种分布划分;d按地形地物界限划分;e认为划分;f按煤组划分。

77矿井服务年限:矿井设计时,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设计开采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Zk、设计生产能力A和矿井服务年限T之间的关系T=Zk/AK;K-矿井储量备用系数1.3~1.5.为了保证矿井在生产期间有足够的储量和服务年限,设置储量备用系数。

78矿井开采过程中实际服务年限缩短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井增产:因矿井各生产环节设计时就有一定的富裕能力,矿井投产后,产量多要超过设计生产能力;

B地质损失增加:涉及煤层露头风化带降低,煤层变薄,断层增多,岩浆岩侵入,火灾和小窑开采,使可采储量减少;

C采出率降低:受地质构造和采矿技术的影响,实际采出率达不到设计要求。

79井田开拓:为整个矿井和各水平开采进行的总体性的井巷布置、工程实施和开采部署。80井田开拓的主要内容:

A井田内的再划分,划分为阶段、开采水平、采区、盘区或带区,确定水平高度、水平数目、水平位置标高和阶段斜长;

B确定井筒位置及工业场地位置;

C确定井筒形式、数目、功能、装备、断面、支护、方向和坡度;

D确定井底车场形式、能力、线路和硐室;

E确定运输大巷和总回风道德位置、数目、装备、断面、支护、方向和坡度;

F开掘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总回风道、采区石门等为全矿或开采水平服务的开拓巷道;

G确定各煤层、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采掘接替和配采方式;

H确定并实施开拓延深方案;

I确定技术改造和改扩建方案。

81能够反映开拓方式主要特征的技术参数有: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和准备方式。

82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

83斜井井筒方向:沿层、穿层、反斜井三类。P283-284

A沿层斜井:沿煤层和沿岩层斜井均为沿层斜井,一般沿煤岩层的真倾斜方向开掘,此时斜井的倾角及方向与煤岩层一致。

B穿层斜井:当煤层倾角与要求的井筒倾角不一致时,可以采用穿层斜井。

C反斜井:当煤层赋存不深,倾角不太大,井田沿倾斜方向尺寸小,因施工技术和装备条件等原因不便采用立井,受井上下条件限制又无法布置与煤层倾斜方向一致的斜井,这时采用反斜井。其井筒的倾斜方向与煤层倾斜方向相反。

84立井开拓的特点及应用:

优点:

A适应性强,不受煤层倾角、厚度、深度、瓦斯及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B在相同条件下,立井井筒短,相应的管缆敷设长度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对辅助提升特别有利,对于采深大的大型矿井,副井采用立井更具有优越性。

C井筒断面大,能下放外形尺寸较大的材料和设备。

D井筒支护条件好,且易于维护。

E井筒通风断面大,通风阻力小、允许通过的风量大,有利于矿井通风。

F在深矿井开拓中,立井的优点最为明显。

缺点:井筒施工技术复杂,需用设备多,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井筒装备复杂,成井速度较慢,开凿费用较高,基建投资大。另外,立井直接延深比较困难,对生产干扰大。

立井开拓应用的一般原则:

A对冲击层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多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以及煤层赋存深的矿井,一般采用立井开拓。

B当井田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采用平硐或斜井的开拓时都可以考虑立井开拓。

C对于倾斜长度大的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能较合理地兼顾浅部和深部的开采。

85主副井井筒位置

A沿井田走向有利的位置:a沿井田走向的运输工作量最小,运输费用最少;b两翼通风均衡,通风路线短,通风阻力较小;c两翼产量比较均衡。

B沿井田倾向有利的位置:平硐取决地形条件;斜井井筒沿倾向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层

位、倾角、井口和井底位置;立井确定井筒沿井田倾向位置的原则是:石门工程量少;有利于第一水平开采。

C井筒穿过地层的合理位置:具有良好的施工和维护条件;

D布置合理地工业场地:其标高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

E井筒及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

86风井布置与位置:P302-304图

A中央并列式通风:进、回风井均布置在井田中央的同一个工业场地内。

优点:工业场地布置集中,管理方便,保护井筒的煤柱损失较小,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时间短。

缺点:通风路线长,通风阻力大,井下漏风多

适用:井田范围和井型不大,瓦斯涌出量和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

B中央分列式通风:进风井布置在井田中央,回风井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的走向中部。

一般由设在工业场地内的主井或副井进风,有边界的回风井回风。通风线路短,通风阻力小,井下漏风较少。

C对角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设在井田上部边界的两翼,成对角布置。

缺点是回风井和通风设备较多,工业场地分散,占地和保护煤柱损失较多。

D采区式通风:回风井设在各采区。一般井田中央进风,井田上部边界各采区的回风井回风。缺点是回风井及所需通风设备较多,故适于煤层赋存浅的矿井,或因地表高低起伏较大,无法开掘浅部总回风道。

E混合式通风: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

F分区域通风:多井筒分区域开拓,各分区域分别设进风井和回风井,通风系统基本独立。87阶段垂高又称阶段高度,是阶段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88开采水平垂高又称水平高度,是开采水平服务范围内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89水平垂高的确定(水平大巷的布置):

A具有合理地阶段斜长;B具有合理地区段数;C有利于采区的正常接替;D保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E经济上有利的水平高度。

90上下山开采的比较:指利用原有开采水平进行下山开采与另设开采水平进行上山开采的比较。

上下山开采在采煤工作面生产方面没有多大区别,在采区运输、提升、通风、排水、掘进等方面有很多区别。

A运输与提升方面:上山开采,煤矸向下运输,运输能力大,耗费动力少,存在折返运输;下山开采,煤矸向上运输,全矿没有折返运输,总运输工作量少。

B排水方面:上山,采区内涌水可直接流入井底水仓,一次排水至地面,排水系统简单;下山,采区内的涌水必须先排至阶段的上部水平,然后再排至地面。

C掘进方面:下山掘进期间的装载、运输、排水的工序比上山掘进时复杂,因而效率低,成本高;下山掘进采区防止跑车的技术措施。

D通风方面:上山沿倾斜方向风路较短;下山存在下行风的问题。

91下山开采的应用:

A倾角小于16°,瓦斯含量低,涌水量低;

B深部境界不一致,单设一个水平有困难,则最终阶段用下山开采;

C当开采强度增大,水平储量储量不够,水平接续紧张,采用在局部地段用下山开采,俗称剃头。

92辅助水平:在原有水平范围内,增设有运输大巷和简易的井底车场的水平。

93辅助水平的应用:

A阶段辅助水平:当矿井水平垂高有必要而又划分得很大时,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层如划分一个阶段,斜长过大。

B中间辅助水平:采用对水平上下山的矿井,上水平下山采区的掘进、排水、通风及辅助提升比较困难,下水平的回风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可在两开采水平之间铺设辅助水平,称中间水平。

C急倾斜煤层阶段间辅助水平:加大开采水平的垂高,一次延深两个阶段高度,两阶段间设辅助水平。

D近水平煤组(层)间辅助水平:在主采煤组以上或以下的煤组设辅助水平,开掘为该煤组开采服务的辅助水平巷道,并用暗立井与开采水平连通,煤经溜井下放或暗井提升。

94大巷的作用(P317)担负着开采水平的煤、矸、物料和人员的运输,以及通风、排水、敷设管线的任务。

基本要求是:便于运输、利于掘进和维护、能满足矿井通风和安全的需要。

95大巷分类:

A按在矿井生产系统中的作用分: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B按运输功能划分:主要运输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

C按所在的层位分:岩层大巷和煤层大巷;

D按大巷在开采水平上的布置划分: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和分组集中大巷。

96大巷的布置方式:根据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和服务的煤层数目不同,运输大巷可分层布置、集中布置或分煤组集中布置。

A分层大巷布置特点:在各可采煤层中都布置大巷,相应地在各煤层中单层准备采区,就每一个采区来说,工程量较小。

B集中大巷布置的特点:大巷工程量较少;大巷一般布置在开采煤组的底板岩层或下部煤岩较坚硬的煤层中,易于维护,大巷维护工程量也较少;可以跨大巷开采,不留煤柱;井下运输效率高。

C分组集中大巷布置的特点: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开掘一条或一组集中大巷,分组内煤层间用采区石门或区段石门联系。兼有前两种方式的部分优点。

97分层、分组与集中大巷的应用:大巷采用分煤层还是集中或分组集中布置方式主要决定于矿井开采的煤层层数、层间距、倾角、开采程度及安全要求等因素。

A分煤层大巷布置:煤层间距大、倾角缓、石门长度大、井田走向长度短、组间距50~70m;B集中大巷:煤层间距小<50m、倾角较大、石门长度短、井田走向长;

C分组集中大巷:分组间距一般大于70m。

98运输大巷位置的选择:一般将运输大巷设在煤组的底板岩层中,有条件时,也可设在煤组底部煤质坚硬、围岩稳固的薄及中厚煤层中。

99煤层大巷:煤层中布置的大巷。

A优点:a掘进易,速度快,投资少;b可探明煤层赋存情况;c出煤快、见效快,对环境保护有利。

B缺点:a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受采动影响严重;b大巷的坡度和方向不易保证;c煤柱损失大,上下两层各需留40~50m,容易发火。

C适用条件:中、小型矿井,采用分层大巷布置。特殊情况,如底板附近有含水层或岩石软;煤无自然发火危险且较硬的条件下。

100岩层大巷:岩层中布置的大巷;一般作为集中或分组集中大巷。

A优点:适应性强,运输条件好;巷道维护条件好,费用低,并少留或不留煤柱;对防火和安全生产有利。

B缺点:岩石掘进工程量大、要求掘进设备多、掘进速度慢,掘进出的矸石排出地面,对环境保护不利。

C岩石大巷位置确定:a大巷距煤层底板的垂直距离H;b压力影响角φ;c所处岩层的岩性(坚硬、稳定)。

101井底车场:位于开采水平,连接井筒和主要巷道(运输大巷、中央石门)的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102井底车场的组成:线路、布置线路的巷道和完成特定功能的硐室。

103井底车场内的轨道线路:主井空重车线、副井空重车线、材料车线、回车线、调车线和人车线路等。

104调车:采用矿车运煤和辅助运输时,根据运送的煤、矸或物料不同,矿车在井底车场内需要有序的调度,完成卸载、编组、升井、进入或使出井底车场等作业,总称调车。

105调车方式:顶推调车、甩车调车、专用设备调车、顶推拉调车。

106井底车场的形式及选择:

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两大类。固定式矿车两类都可用;底卸式矿车一般选用折返式井底车场。A环形式井底车场:

特点:空重矿车在车场内环形运行。

分类:卧式、斜式和立式;又分立井和斜井环形式井底车场。

a卧式: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平行;利用大巷作绕道回车线及调车线,可节省车场开拓工程量;调车方便。适用:主、副井距大巷较近。

b斜式:特点:存车线与大巷斜交;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适用:主、副井距大巷较近,且地面出车方向要求与大巷斜交时。

c立式:特点:存车线与大巷垂直,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但需专门开掘车场绕道。巷道工程量大,交叉及弯道多。适用:当主、副井距大巷较远时。

B折返式井底车场: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两条线路上折返运行。根据出车方向不同,分尽头式和梭式。

a梭式:特点:利用运输大巷作主井空、重车线和调车线。适用:井筒距大巷较近的场合。b尽头式:特点:车场一端和大巷连接,另一端为尽头。主井空、重车线及通过线与大巷垂直,空重车辆由车场一端进入。适用:井筒距大巷较远的场合。

107底卸式矿车卸载原理:(p339-340)进入卸载站后,滚行至卸载坑,矿车车厢上两侧的

翼板支撑于卸载坑两侧的支撑托辊上,使矿车悬空。矿车底架前端与车厢为铰接连接,后端可向下打开。矿车车厢悬空并沿托辊向前移动时,矿车底架借其自重及载煤重量自动向下张开,车厢底架后端的卸载轮沿卸载曲规向下方滚动,车底门逐渐开大。由于所载煤重量及矿车底架自重的共同作用,使矿车受到一个水平推力,推动列车继续前进。煤卸净后,卸载轮滚过曲规拐点逐渐向上,车底架与车厢逐渐闭合。

108井底车场的选择形式:与井筒形式、井型大小,井筒与大巷的距离,空间相对位置、运输方式及设备有关。

109井底车场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A井田开拓方式、矿井生产能力;

B井筒形式,大巷运输方式,井筒与大巷的距离;

C地面生产系统;

D煤种分运时,设不同的卸载系统。

110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原则:

A车场有足够的通过能力,应比矿井生产能力有30%以上的富裕能力;

B调车简单、管理方便,弯道及交岔点少,布置尽量简单;

C操作简单,符合有关规程、规范要求;

D井巷工程量小,建设投资省,便于维护,生产成本低;

E施工方便,缩短建设时间。

111采掘比:一定时期内采煤工作面个数与掘进工作面个数之比,有时也指采煤工作面工人人数与掘进工作面工人人数之比。

112掘进率:井田一定范围或一定时间内,掘进巷道的总长度与采出总煤量之比。

113矿井开拓延深:多水平开拓的生产矿井为生产接替而进行的下一开采水平的井巷布置及工程实施。

114矿井开拓延深的特点:

A井巷工程量大,施工期较长;

B可利用已有的生产系统和设备;

C延深与生产互相干扰;

D可与矿井技术改造或改扩建相结合。

115采掘关系:在煤矿生产中,掘进工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必须超前采煤工作,它们这种关系称准备与回采的关系,简称采掘关系。采掘并举,掘进现行。

117矿井开拓延深方案:a主副井直接延深;b暗井延深;c一直接,一暗井;d一新打井,一延深井;e几个矿井联合延深,并合成较大的矿井。

118矿井开拓延深的原则及要求:

A保持或扩大矿井生产能力;

B充分利用现有的井巷、设备,减少临时辅助工程量,降低投资;

C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选择更适合于新水平条件的采煤方法,改革矿井井田开拓和采区准备方式。

D加强生产管理、延深的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施工与生产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延深对生产的影响;

E尽可能缩短新、旧水平同时生产的时间。

中国矿大《采矿学》习题集

《采矿学》习题集 (徐永圻主编. 采矿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总论 1. 《采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井田内的划分?阶段与水平的基本概念?采区、盘区、带区的基本概念? 3. 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4. 何谓采煤方法? 5. 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 6. 简要说明《采矿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第一篇长壁采煤工艺 第一章长壁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1. 解释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伪顶,直接顶,基本顶,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 2. 什么叫支承压力?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如何?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简述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的一般规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的估算方法是什么? 4. 试述工作面来压预报的机理和方法。 5. 简述直接顶、基本顶、底板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指标。 6. 采高、控顶距、工作面长度、推进速度、倾角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如何? 7. 简述长壁工作面覆岩移动的一般规律。为什么要研究裂隙带岩体的移动结构?

8. 试述压力拱结构、砌体梁结构、传递岩梁结构、悬梁结构、假塑性梁结构的异同点及适用条件。 第二章破煤、装煤原理及装备 1. 简述影响破煤的煤层物理机械性质有哪些? 2. 简述爆破落煤的炮眼布置及其适用条件? 3. 试述采煤工作面的装药结构和爆破工艺? 4. 试述截齿破煤过程?刀形齿和镐形齿的优缺点? 5. 什么是左、右螺旋滚筒?其旋转方向为什么是固定的? 6. 螺旋滚筒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它们对装煤效果的影响如何? 7. 薄煤层采煤机有何特殊要求?为什么? 8. 刨煤机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适用条件如何? 9. 试述采煤机选型原则。影响采煤机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煤的运输及装备 1. 简述刮板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运送煤炭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2. 简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3.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转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哪些? 4. 试述桥式转载机的转载原理。 5. 简述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储带与伸缩原理。 6. 胶带输送机在运行中为什么会跑偏,跑偏时应如何调整,怎样防止跑偏? 7. 某采煤工作面长度160 m,倾角8°,向下运输,采煤机牵引速度Vn=1.3 m/min,采高3.5 m,截深为0.6 m,煤的实体容重γ=135 kN/m3,试对该工作面的刮板输送机进行选型设计。 第四章长壁工作面围岩控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期末复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主井采用斜井,副井采用立井的综合开拓是目前大型矿井普遍采用的开拓方式。(√) 2.区段分层平巷的水平式布置一般适用于倾角较大的煤层。(√) 3.为了减少煤柱损失和煤体自燃威胁,我们一般把阶段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中。(×) 4. 采区下部车场在煤层倾角大时,材料车场多采用顶板绕道布置方式。(√) 5. 区段巷道采用沿空掘巷布置方式,相邻工作面必须及时进行回采。(×) 6. 我国煤矿采区的开采顺序目前主要是采用前进式开采。(√) 7. 采煤机双向割煤,为强化工作面顶板管理,多采用中部斜切进刀。(×) 8. 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中,有利于控制大巷方向与坡度。(×) 9. 在采区每个区段内只能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10.随着高产高效综采的发展,采区准备方式逐步向单层化和全煤巷化发展。(√) 11. 采区中部车场斜面线路二次回转后,为了防止翻车应将线路外轨抬高。(×) 12. 当井田范围确定时,矿井生产能力大,其服务年限则比较小。(√) 13.煤层之间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自下而上逐次开采的上行开采顺序。(×) 14.轨道上(下)山采用串车提升时,要求上山坡度小于25°。(√) 15.采煤机正常工作时,一般其前滚筒沿底板割煤,后滚筒沿顶板割煤。(×) 16.采煤工作面的平行作业各工序在空间上不需要保持距离。(×) 17. 工作面顶板破碎,单体支架支护选用错梁式布置较合适。( √) 18.双运输机低位放顶煤支架主要特点是放煤效果好,采出率高,有利于降尘。(√) 19.划分井田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作为井田边界。(√) 20. 厚煤层分层开采,倾角较大时分层平巷多采用垂直布置。(×) 21、矿井轨道转弯时,为保持车辆运行平稳需抬高外轨。( √ ) 22、采区中部车场斜面线路二次回转后,为了防止翻车应将线路外轨抬高。(×) 23、单体支护工作面放顶,回柱顺序一般采用由下而上进行。(√) 24、在设计矿井时,一般地说,矿井的生产能力越大,服务年限越长。( √ ) 25、顶板穿岩斜井一般使用于开采斜角较大的煤层。(×) 26、厚煤层分层同采,需要在每一个区段或分带布置运输集中巷和回风集中巷。( √ ) 27、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当受到地质构造影响时,应设法使大巷尽量取直。(√ ) 28、运输大巷坡度应根据其运输方式而定,一般取0.3%~0.5%(√)

现代采矿学知识讲义

绪论 一、采矿学的研究范畴 1、采矿学的定义: 是研究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一定的规模安全、经济、高效地开发自然矿产资源,同时维护采矿空间平衡和系统平衡的一门学科。 2、采矿学研究的意义或使命: 由于地壳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矿床开采是一次性完成的,不管资源多么丰富,储量多么大,总有开采完的那一天,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能够达到寻找出新的替代能源之前,我们只能研究如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寿命,如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等,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两代人发展,还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发展大计,这也正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定为基本国策的原因,通过采矿学的研究学习,我们可了解到节约资源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取得经济效益与保护环境的相辅相成而非对立的关系,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 (1)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自然矿产资源,据统计80%以上的原材料源于矿产资源的开采。 (2)经过了很多年的开采有些资源呈现枯竭趋势(耗竭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2010年前我国四十种主要矿物将有20种出现短缺 (3)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俊,各类矿山安全事故频发。 (4)矿业开发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废石堆、尾矿库、露天坑、地下水等,有的地方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 (5)经济效益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但是绝对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冒险蛮干,不遵守经济发展规律。 3、采矿学研究范畴包括三个层面:即两个平衡,合理的工程与工艺,设备设计参数选择; 3.1 采矿生产的两个平衡:空间的平衡、生产系统的平衡 (1)空间平衡: A、地下矿工作面、采空区稳定;(不出现冒顶、透水等) B、露天矿不滑坡;(边坡稳定,不会出现大的边坡坍塌移动) C、通道准备始终保持超前于开采;(开拓、采准、切割、回采) (2)生产系统平衡:各生产系统间合理匹配(采矿、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供水、供电、通讯等各系统)。 3.2 采用合理的工程与工艺安全、高效、经济 采用合理开拓方式(平硐、竖井、斜井等),地下采矿方法(崩落法,地表是否允许陷落?空场法空区如何处理?露天采用什么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工艺比较合适等?) 3.3设备设计参数选择:型号、数量,匹配问题,(凿岩,运输,提升设备装备等的选择设计,地下以及露天工艺参数的选择设计等) 二、矿业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贯穿于采矿技术发展历史的主线是采矿方法的演变和采矿手段的进步。从石器时代原始的手工开采,发展到后来的爆破破岩、机械钻具,高效采装、运输;到今天的大规模的现代化开采;采矿技术发展基本体现在效率提高、劳动条件改善、生产的科学性等方面。 在漫长的人类长河中,人类的采矿实践也经历了由手工到机械,由低级到高级,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

采矿学复习资料2

采矿学复习资料 注:该资料题型分类并非十分合理,仅供参考;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若同学们发现有错误或是不妥之处,望及时指正以使大家共同提高,谢谢! 一、名词解释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煤田(coal field):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 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 /a。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井型: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 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 300、400、500、600万t/a及以上; 中型矿井:45、60、90万t/a; 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阶段(horizon):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水平(level ):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开采水平: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采区: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被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开采块段。 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P133)循环方式:循环进度与昼夜循环数的总称 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 正规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循环作业图中规定任务的循环 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P139) 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P139) 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的百分比。(P166) 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工作面沿走向或倾向推进; 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P220)人工假顶的分类:竹笆假顶、金属网假顶、塑料假顶。(P222) 顶煤破碎过程:初始破坏区;破坏发展区;裂隙发育区;垮落破碎区。 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因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工作面条件。(P234)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P236) 椭球体放矿理论: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下来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体; 放矿椭球体:放矿过程形成的椭球体叫放出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停止扩展而最终形成的椭球体叫松动椭球体(P235) 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采面分2 3段,段内同时开启两个相邻放煤口,每次放1/2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 (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对于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煤层上山维护条件困难的情况下,

采矿学

一、基本概念: 1、矿井巷道: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2、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3、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4、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5、开采水平:将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6、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7、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区段。 8、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其他生产系统. 9、炮采: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10、普采: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11、综采:是用机械破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12、正悬臂和倒悬臂:正:顶梁的悬臂方向在工作面一侧;倒:顶梁的悬臂方向在采空区 13、最大控顶距:当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二次之后,工作空间达到的允许的最大宽度;最小控顶距:应及时回柱放顶,使空间只保留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 14、放顶步距:在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 两次放煤之间的推进距离 15、人工假顶:即指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采上一分层时在顶板上铺设某些材料(如竹笆、金属网等)然后回柱放顶,跨落岩石经过压实形成的下一分层开采时的顶板 16、再生顶板:如果煤层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分较高的分层,顶分层开采后,采空区中垮落的破碎岩石在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再加上顶分层回采时向采空区内注水或注浆,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重新胶结成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强度的再生顶板。 17、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18、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分层布置、分组布置或集中布置 19、盘区:近水平煤层采区又称盘区。带区:倾斜长壁分带开采的采区带区 20、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巷道和硐室;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联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21、单道与双道起坡:单道:即在斜面上只布置单轨线路,到平面后根据实际需要布置平面线路;双道:在斜面上设置两个道岔,线路在斜面上变为双轨,分别为空、重车线,在空、重车线分别设置竖曲线起坡。 22、矿井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23、走向与斜交、垂直平硐:与煤层的走向平行叫走向平硐;斜交叫斜交平硐;垂直叫垂直平硐 24、水平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轨道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机轨合一大巷(第一章) 25、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个生产环节的枢纽。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放顶煤开采开采水平大型矿井阶段分层同采分层分采滞后支护沿空掘巷沿空留巷开拓煤量采区车场井底车场及时支护DX—924—5—1513矿井生产能力煤田井田准备方式 填空 1、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2、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爆破落煤、????????????????????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3、斜井开拓条件下,当煤层或岩层的倾角与斜井的倾角不一致时,斜井布置可以采用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小时可以采用沿煤层顶板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采用???????????????????????斜井。 4、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 5、运输大巷采用轨道和矿车运输时,根据矿车的卸载方式(法)不同,分???????????????矿车和底卸式矿车两种。 6、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位置不同,分大巷装车式、???????????????????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下部车场三种类型。 7、在采用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的特大型矿井中,各分区域都布置有辅助井筒,这些辅助井筒担任各分区域的进风、回风和辅助提升任务,而各分区域生产的煤由???????????????????????集中提升或运出。 8、根据滚筒采煤机在长壁工作面进刀的位置不同,斜切进刀分为在工作面端

部斜切进刀和在工作面???????????????????斜切进刀两种。 9、当前开采技术条件下,从经济上合理和技术上先进考虑,开采急倾斜3m~5m左右的厚煤层多采用???????????????????????????采煤法。 10、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满足运输、通风、???????????????????????和铺设管线的需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11、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落煤、爆破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12、空重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时,立井采用箕斗提升、大巷采用矿车运输的环行井底车场称为立井???????????????????????环行井底车场。 13、在Z k =(Z g-P)C的关系式中,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Z g代表工业储量,P代表永久煤柱损失量,C代表?????????????????。 14、??????????????????是井田范围内已开掘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 15、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代表矿井生产能力,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 16、主立井多用箕斗提升煤炭,副立井多用??????????????????升降人员、材料和设备。 17、井底车场内用于固定箱式矿车卸煤的主井硐室被称为???????????????硐室。 18、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台数和放煤口位置不

采矿工程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煤层分类 按厚度分类: 薄煤层---煤层厚度在1、3m 以下;小于0、8m 常称为极薄煤层; 中厚煤层---煤层厚度1、3~3、5m; 厚煤层---煤层厚度大于3、5m 。 按倾角分类: 缓倾斜煤层---倾角在25°以下;小于8°也称近水平煤层; 倾斜煤层---倾角25~45°;35~45°常称为大倾角煤层; 急倾斜煤层---倾角45°以上。 煤层分类目的: 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影响采准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采掘与运输设备等选择。 矿区内井田间划分(井田境界划分) 井田划分:结合煤田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当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井田走向、倾向边界,即井田境界。 具体内容: ①井田走向、倾向边界位置; ②井田沿煤层走向长度、倾斜方向水平投影宽度(倾向宽度); ③ 井田水平投影面积 人为划分井田 (1)倾斜方向 a 、垂直划分 当煤层倾角较小,特别就是近水平煤层时,用一铅垂剖面来划分井田之间的深部、浅部边界。 b 、水平划分 倾斜或急倾斜煤层中,常以煤田内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为依据的某一水平面作为划分井田之间的深、浅境界。 c 、按煤组划分(倾斜划分) 煤层赋存很浅,煤组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将不同煤组划归不同矿井开采。 (2)走向方向 一般采用铅垂剖面划分方法。 阶段、采区、区段 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采区倾斜长度等于阶段斜长。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再划分为区段。 矿山巷道分类 ????????????????????? ????????→→采煤工作面分带区段盘区采煤工作面分带分段区段采区阶段(水平)井田(矿井)煤田(矿区)

1 —立井; 2 —斜井; 3 —平硐; 4 —暗立井; 5 —溜井; 6 —石门; 7 —煤门; 8 —溜煤眼; 9 —上山; 10 —下山; 11 —小井; 12—岩石平巷; 13 —煤层平巷; 14 —暗斜井。 立井——又称竖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专门或主要用于提升煤炭的称为主立井,主要用做提升矸石、下放设备材料、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的称为副立井。 暗立井——又称盲竖井、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用途同立井。专门用来溜放煤炭的暗立井,称为溜井;位于采区内部,高度、直径都较小的溜井称为溜煤眼。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其作用类似于立井, 分主平硐、辅助平硐、回风平硐等。 平巷/大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且长轴方向与煤层走向平行的水平巷道。布置在煤层内的称为煤层平巷,布置在岩石中的称为岩石平巷。为全阶段服务的平巷称为大巷,如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直接为回采工作面服务的煤层平巷,称为工作面运输平巷(工作面运输顺槽)或工作面回风平巷(工作面回风顺槽)。 石门/煤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平巷称为石门。为全阶段服务的石门称为主要石门,为采区服务的称为采区石门,为区段(采煤工作面)服务的称为区段石门;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斜井作用与立井、平硐相同。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斜井称为暗斜井或盲斜井,其作用与暗立井相同。 采区(盘区)上山、下山——不与地面直接相通仅服务于一个采区(盘区)的倾斜巷道,也称为采区上山或采区下山。上山用于开采一个开采水平以上的煤炭(上山阶段),下山则用于开采一个开采水平以下的煤炭(下山阶段)。安装输送机的上(下)山称为运输上(下)山;安设轨道进行辅助运输的称为轨道上(下)山;另有通风、行人上(下)山。 集中上(下)山——不与地面直接相通且为一个阶段或两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斜巷——不直通地面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 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又不直通地面的地下巷道。例如:绞车房、调度室、炸药库、水仓等巷道分类 开拓巷道——为全矿或某一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包括与采区联系的联络巷。(10~30a或以上) 准备巷道——为某一采区服务的巷道,包括同区段联系的联络巷。( 3~5a) 回采巷道——为某一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0、5~1、0a 采区储量计算 矿井可采储量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

《采矿学》习题集选 第二篇地下开采 第六章矿床地下开采基本概念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矿石、废石?划分矿石与废石的原则有哪些? 2.试述确定井田划分的原则? 3.阶段高度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4.矿床地下开采中采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衡量采准工作量的大小? 5.何谓矿石损失?在矿床地下开采中产生矿石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在地下开采中什么是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 7.矿床地下开采包括哪几个步骤? 8.何谓三级储量?三级储量计算的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矿床开拓 一、思考题 1.简述平硐开拓法的适用条件? 2.平硐开拓法有哪几种?并分别阐述其适用条件? 3.竖井开拓主要应用于什么条件?竖井开拓有几种方案?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下盘竖井相对上盘竖井有哪些优点? 5.斜井开拓主要适用开拓何种矿体?它于竖井开拓相比有哪些缺

点? 6.斜坡道主要适用什么条件?它比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有哪些优越性? 7.简述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的原则? 8.简述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9.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形式有哪几种? 10.竖井井底车场有哪几种形式?分别画出各种形式的示意图? 第八章矿床开拓方案选择 一、思考题 1.选择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原则? 2.简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 3.试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4.简述矿床开拓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 二、开拓方法选择例题: 例 1.某铁矿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矿体走向长度为1700~3500米,矿体埋藏深度为300米,矿体平均厚度53米,矿体平均倾角46度,磁铁矿的坚固性系数f=10~12;上盘为闪长岩、大理岩,f=13;下盘为花岗岩、矽卡岩,f=14;试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开拓方案? 该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阶段高度为70米,矿石平均品位为50~55%。开拓示意图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学复习资料煤矿开采学复习题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煤田。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井田:划给一个矿井(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井田或矿田。 4.矿田的范围: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6矿山井巷可分为:直立、水平、倾向巷道。 7.直立巷道有:立井、暗立井、溜井。 水平巷道:平硐、大巷、平巷、石门。 倾向巷道:斜井、暗斜井、上、下山斜巷。 8.一个阶段:是在煤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9.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分段、带区式。 10..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阶段与水平的区别:阶段表示井田的一部分,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高标水平面。广义的水平不仅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 11.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系统。 第二章 1.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空的配合。 2.采煤系统:掘进、回采在时空上的配合。 3.采煤工艺:各种工序在时空上的配合。 4.回采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的煤壁。 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采煤所进行的破、装、运、支助等工作。 采场:用来直接采取大量煤炭的场所。 5.分层采煤法:倾斜、水平、斜切分层。 第三章 1.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炮采、普采、综采。 炮采:爆破采煤工艺。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2.爆破采煤工艺包括:打眼、放炮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护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3.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要求保证规定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顶煤和底煤,不破坏顶板,和不崩倒支柱和不崩翻工作面输送机,尽量降低炸药和雷管的消耗。 4.炮眼布置有: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 5.炮采工作面的支护:金属摩擦支柱、铰接顶梁、单体液压支柱、丛柱、密柱支护、木垛、斜撑支架、切顶墩柱。 6.最大控顶距:指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两次后,工作空间达到允许的最大宽度。 最小控顶距:使工作空间只保留回采所要求的最小宽度。 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称放顶步距。 7.采煤机的位置及旋转方向:当我们面向回风平巷站在工作面时,若煤壁在右手侧,则为右工作面,反之为做工作面。右工作面的单滚筒采煤机安装左螺旋滚筒,割煤时滚筒逆时针旋转。左工作面与之相反。

采矿工程概论复习

矿产资源现状:产出天然性、经济效用性、资源相对性、效用基础性、不可再生性、分布地域性、储量耗竭性、供给稀缺性、赋存差异性。矿石:凡是地壳中矿物自然聚合体,在现代技术条件水平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其他矿物产品者,称为矿石。 金属矿地下开采要求: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高效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矿石的损失贫化、降低矿石成本、增大开采速度) 金属矿地下开采步骤:开拓、采准、切割、回采 采准(切割)工程:为获取采准矿量(备采矿量),在开拓矿量(采准矿量)的基础上,按不同采矿方法工艺的要求掘进的各类井巷工作(必须完成的井巷工程),称为采准(切割)工程。 切割:拉底、扩漏、切割槽;回采:落矿、矿石搬运、地压管理。矿床开拓:为了开采地下矿床,必须从地面掘一系列井巷通达矿床,以便人员、材料、设备、动力机及新鲜空气能进入井下,采出的矿石、井下的废石、废气和井下水能排运到地面,亦即要建立矿床开采时的行人、运输、提升、通风、排水、供风、供水、供电、充填等系统,这一工作称为矿床开拓。(竖井开拓法、斜井开拓法、平硐开拓法、斜坡道开拓法) 竖井开拓法:主要开拓巷道采用竖井的开拓方法称为竖井开拓法。当矿体倾角大于45°或小于15°且埋藏较深时,常采用竖井开拓。由于竖井的提升能力较大,故常用于大中型矿井。竖井开拓法在矿床开

采中被广泛采用。 斜井开拓法:用斜井作为主要开拓巷道的开拓方法称为斜井开拓法。塔主要适用于倾角15°-45°的矿体、埋藏深度不大、表土不厚的中小型矿山。但采用胶带运输机的斜井可适用于埋藏较深的大型矿井,且可实现自动化。斜井开拓与竖井开拓相比具有施工简便、投产快等优点,但开采深度及生产能力提升能力限制,不能太大。 平硐开拓法:以平硐为主要开拓巷道的开拓方法称为平硐开拓法。平硐开拓法只能开拓地表侵蚀基准面以上的矿体或部分矿体。 斜坡道开拓法:斜坡道是一种行走无轨设备的倾斜巷道。用斜坡作为主要开拓巷道的开拓方法称为斜坡道开拓法。斜坡道开拓法适用于开采大型或特大型的矿体:斜坡道形式有螺旋式和折返式两种。 平硐与井筒:施工简单,基建速度快;掘进费用低,无须开掘井底车场和硐室;提升费用低,且不需提升设备;采用自然流水,排水费用低;安全可靠。 竖井与斜井:提升能力大;开拓工程量小;施工技术简单;生产经营费低;故障少,安全性好。 主井周围设施:井架、井口房、矿石仓、卷扬机房和变电房 采矿方法:就是指从矿块或(采区)中采出矿石的方法,是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在空间上、时间上的有机结合,是采准、切割、回采工作的总称。 落矿:又称崩矿,是将矿石从矿体上分离下来,并破碎成适于运搬的坡度。(评价指标:凿岩工劳动生产率、实际落矿范围与设计范围差

采矿学习题

采矿学习题 一章煤田的划分 1 煤田、矿区、井田及三者关系? 2 举例说明根据岩性和倾角对井巷的分类,并图示。绘单线图说明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3 论述矿区划分成井田的原则。 4 井田境界的人为划分方法。 5 说明矿区开发顺序原则。 6 井田内再划分方式?阶段内再划分方式? 7 阶段、上下山阶段、水平、开采水平、盘区。并图示; 阶段与水平的关系。 8 分区、区段、上下山、分带。并

图示。 9 图示采区布置方式。 10 井田内的一般开采顺序。 11 地质Z、工业Z G 、可采储量Z K ; Z G 与Z K 的关系。 12 分析影响A的因素。 13 分析Z K 、A、T三者的关系。 二章开拓方式 1开拓方式的含义。 2 井巷按用途和服务范围的分类。 3 平峒开拓的优点、适用条件。 4 划示意图说明平峒标高以下的煤如何开拓? 5 斜井的分类。

6 片盘?片盘斜井开拓?评价此开拓方式(优、缺、应用条件)。 7 评价斜、多开拓方式。 8 斜井开拓的一般条件。 9 斜井提升方式如何选择? 10 剖面图说明立、多开拓的分类?各类特点和适用条件。 11 剖面图说明立、单开拓和适用条件。 12 通风系统包括的内容?分类? 13 立井开拓的分类?立井开拓的一般条件。 14 综合开拓的优越性。图示其分类。

三章开拓巷道布置 1 上下山开采的比较;下山开采的优、应用条件。 2 辅助水平应用条件。 3 大巷轨道、皮带运输的评价。 4 图示(切、剖面)说明大巷布置方式及应用条件。 5 煤层群分组原则。 6 煤、岩大巷的评价。 7 图示岩大巷位置的确定原则。 8 图示并说明各通风方式及评价。 四章井底车场 1井底车场?作用?组成?形式?调车方式。

采矿学复习题答案

采矿学复习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采矿学》复习题 教材《采矿学》编者:杜计平 1、按煤层倾角大小煤层可分为哪几类?按煤层厚度分为又分为哪几类? 答:①近水平煤层<8度;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 ②按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m。 2、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立井方式,斜井方式,平硐方式和综合方式。 3、移架方式有几种? 答:分为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和成组整体顺序式。 4、采区上山布置类型有哪些? 答:有双煤上山,一煤一岩上山,双岩上山,双岩一煤上山和三岩上山。 5、区段集中平巷与分层区段平巷的联络方式有几种?说明各适用条件? 答:①采用石门联系,适用于倾角大于15°~20°的煤层。②用斜巷联系,适用于倾角小于15°;层间距较大的煤层。③用立眼联系,适用于近水平煤层。 6、简述矿井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分为哪几类?说明各类巷道的含义并各举三例说明。 答:①开拓巷道:为全矿井、阶段、多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底车场、阶段运输石门、运输大巷。②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③回采巷道:仅为一个采区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如开切眼、区段运输(回风)巷等 7、按装车地点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分为哪些? 答: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 8、采区下部车场绕道车场类型分哪几种? 9、采区、盘区或带区开采顺序有几种?并说明其含义及特点? 1)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自井筒或主平硐附近向井田边界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顺序。前进式开采特点:有利减少矿井建设的初期工程量和初期投资,缩短建井期,使矿井能够尽快投产。采掘相互5 有一定的影响,大巷维护困难,维护费用较高;风量有一定泄漏。 2)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后退式开采:自井田边界向井筒或主平硐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

采矿学复习题答案

采矿学复习题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采矿学》复习题 教材《采矿学》编者:杜计平 1、按煤层倾角大小煤层可分为哪几类按煤层厚度分为又分为哪几类 答:①近水平煤层<8度;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②按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2、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立井方式,斜井方式,平硐方式和综合方式。 3、移架方式有几种 答:分为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和成组整体顺序式。 4、采区上山布置类型有哪些 答:有双煤上山,一煤一岩上山,双岩上山,双岩一煤上山和三岩上山。 5、区段集中平巷与分层区段平巷的联络方式有几种说明各适用条件 答:①采用石门联系,适用于倾角大于15°~20°的煤层。②用斜巷联系,适用于倾角小于15°;层间距较大的煤层。③用立眼联系,适用于近水平煤层。 6、简述矿井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分为哪几类说明各类巷道的含义并各举三例说明。 答:①开拓巷道:为全矿井、阶段、多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底车场、阶段运输石门、运输大巷。②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③回采巷道:仅为一个采区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如开切眼、区段运输(回风)巷等 7、按装车地点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分为哪些 答: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

8、采区下部车场绕道车场类型分哪几种 9、采区、盘区或带区开采顺序有几种并说明其含义及特点 1)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自井筒或主平硐附近向井田边界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顺序。前进式开采特点:有利减少矿井建设的初期工程量和初期投资,缩短建井期,使矿井能够尽快投产。采掘相互5 有一定的影响,大巷维护困难,维护费用较高;风量有一定泄漏。 2)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后退式开采:自井田边界向井筒或主平硐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后退式开采顺序。后退式开采特点便于大巷维护,减少漏风,避免采掘干扰,矿井建设的初期工程量和初期投资大,建井期长。回收大巷煤柱考虑,采用后退式有利。 10、钻眼爆破参数有哪些 答:炮眼排列、炮眼角度、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一次起爆的炮眼数量以及爆破次序等。 11.厚煤层倾斜分层开采时,各分层平巷的相互位置主要有几种说明各适用条件 答:①水平式布置,适用于倾角大于20°~25°,②倾斜式布置,适用于倾角小于15°~20°,③垂直式布置,适用于倾角小于8°~10°。 12.《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中如何规定采区采出率、工作面采出率 答:⑴规定厚煤层不低于;中厚煤层不低于;薄煤层不低于. ⑵规定厚煤层不低于;中厚煤层不低于;薄煤层不低于. 13.煤层群开采时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几种

采矿学 试卷 习题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 2、2—() A、进风行人斜巷; B、m2上分层运输平巷; C、盘区回风大巷; D、m2上分层采煤工 作面。 3、3—() A、盘区石门; B、进风斜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A、采煤工作面; B、回风运料斜巷; C、区段溜煤眼; D、盘区轨道上山。 5、5—() A、m1煤层采煤工作面; B、m2上分层回风平巷; C、无极绳绞车房; D、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6、6—()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 C、车场绕道; D、m1煤层回风平巷。 7、7—() A、m2上分层回风平巷; B、m1煤层回风平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8、8—() A、区段煤仓; B、车场绕道; C、m2煤层上分层运输平巷; D、进风斜巷。 9、9—()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进风斜巷; C、溜煤眼; D、材料道。 10、10—() A、进风行人斜巷; B、回风运料斜巷; C、溜煤眼;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11、11—()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C、m1煤层运输平巷; D、m1煤层回风平巷。 12、12—() A、回风运料斜巷; B、材料道; C、进风行人斜巷; D、溜煤眼。 13、13—() A、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B、材料道; C、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D、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14、14—()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C、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D、进风斜巷。 15、15—()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B、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6、16—() A、进风斜巷; B、溜煤眼; C、车场绕道; D、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湖南科技大学采矿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采矿学(1)课程(A卷)能源学院采矿工程系院(系)班级应试学生人数实际考试学生人数考试时量 100分钟命题教师审核人:考试时间:年月日

(10分)巷道名称:1-采区运输石门;2-采区回风石门;3-采区下部车场;4-轨道上山;5-运煤上山;6-上部车场;7、7′-中部车场;8、8′、10-区段回风平巷;9、9′-区段运输平巷;11-联络巷;12-采区煤仓;13-采区变电所;14-绞车房 (4分)运煤系统:工作面运出的煤炭,经运输平巷9、运输上山5到采区煤巷12上口,通过采区煤仓在采区运输石门1装车外运。 (4分)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所需的新鲜风流,从采区运输石门1进入,经下部车场3、轨道上山4、中部车场7,分成两翼经平巷8、联络巷11、运输平巷9到达工作面。从工作面出来的污风,经回风平巷10,右翼直接进入采区回风石门,左翼则需经车场绕道6进入采区回风石门。 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煤层上山与岩石上山的优缺点。 答:(3分)①煤层上山,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超前探煤作用;当a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不利;需留煤柱保护;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受采动影响。 (2分)②岩石上山,维护费用低;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燃有利;不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程,绕道工程量小。

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采矿学(1)课程(B卷)能源学院采矿工程系院(系)班级 应试学生人数实际考试学生人数考试时量 100分钟命题教师审核人:考试时间:年月日

采矿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井田: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叫做井田。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指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以“Mt/a”表示。 3、井型:矿井井型是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而划分的矿井类型。 4、阶段:阶段是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5、开采水平:通常将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为“水平”。 6、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开采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7、带区:由相邻较近的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域。 8、盘区:在近水平煤层条件下,由于井田沿倾斜的高差较小,局部范围内煤层的走向又变化较大,井田很难以一定的标高划分为若干阶段,而将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 9、矿井生产系统的组成 矿井生产系统是由完成特定功能的设施、设备、构筑物、线路和井巷的总称,由矿井的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动力供应、通讯、监测等子系统组成。 第二章 1、简述三种采煤工艺 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 我国长壁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主要有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三种。 (1)爆破采煤工艺: 爆破采煤工艺是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简称为“炮采”。 工艺过程:钻眼、爆破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推移输送机、支护、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运煤。爆破采煤的工艺过程包括钻眼、爆破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推移输送机、支护、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爆破落煤的过程是:工人用煤电钻在煤壁上钻出1~3排、深度1.0~1.5m的炮眼,然后向炮眼内装炸药、雷管和填塞炮泥封孔,放炮工用起爆器引爆。 装煤:爆破装煤,爆破前,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在悬臂支架的掩护下靠近煤壁,爆破后,一部分煤进入刮板输送机的自装范围,自装率可达35%以上。 人工装煤机械装煤 (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简称“普采”。其特点是用采煤机或刨煤机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支护和处理采空区工序与炮采相同,仍需要人工来完成。普采又分为单一长壁普通机械化采煤和分层长壁普通机械化采煤两种。 (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