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7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7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7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 、b 的半径分别为r 和2r .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 线圈重合,则穿过a 、b 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 )1:1 (B )1:2 (C )1:4 (D )4:1

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

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t(B

2(C)

2

t

(D)

4

t

3.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

k0

E,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

k

E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4.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B、C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P点.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现将C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A)运动到P点返回

(B)运动到P和P'点之间返回

(C)运动到P'点返回

(D)穿过P'点

5.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

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

(B)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

(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 2v g

(D)速度v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 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7.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

(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

(B)电容G2的作用是通高频

(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8.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有

(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

(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

(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

9.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A、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

(A)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3

2

mg

(B)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3

2 mg

(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

mgL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

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利用如题10-1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200.0 g,钩码的质量为m=10.0 g,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

.

(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题10-2图所示.选择某一点为O ,一次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 ?,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 1

=______m/s.

(3)将钩码的重力视位小车受到的拉力,取g =9.80 m/s ,利用W=mg x ?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利用2k 1

E Mv =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k E ?.

计算结果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k E W ?-图象.

(4)实验结果表明,k E ?总是略小于W .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 =__________.

11.(10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1-1图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 1、滑动变阻器R 串联接在电源E 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R t 与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3 V,内阻不计)、电源E2(6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Ω)、滑动变阻器R2(0~500Ω)、热敏电阻R 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选填“R1”或“R2”)。

(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11-2图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选填“A”、“B”、“C”或“D”)

(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题11-1图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

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

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Ω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12A–1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2)题12A–2(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选修3–4](12分)

(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学.科.网

(3)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

D

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C.[选修3–5](12分)

(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的有▲.

(A)4

2

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4

2He核比6

3

Li核更稳定

(C)两个2

1H核结合成4

2

He核时释放能量

(D)235

92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

36

Kr核中的大

(2)质子()和α粒子()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如图所示,两条相距d 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右端接一阻值为

R 的电阻.质量为m 的金属杆静置在导轨上,其左侧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MNPQ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当该磁场区域以速度v 0匀速地向右扫过金属杆后,金属杆的速度变为v .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不计,导轨光滑且足够长,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求:

(1)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l ;

(2)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的加速度大小a ;

(3)PQ 刚要离开金属杆时,感应电流的功率P .

14.(16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2

m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未拉A 时,C 受到B 作用力的大小F ;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

15.(16分)

15.(16分)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大量的甲、乙两种离子飘入电压力为U 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0,经过加速后,通过宽为L 的狭缝MN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到照相底片上。已知甲、乙两种离子的电荷量均为+q ,质量分别为2m 和m ,图中虚线为经过狭缝左、右边界M 、N 的甲种离子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

(1)求甲种离子打在底片上的位置到N 点的最小距离x ;

(2)在答题卡的图中用斜线标出磁场中甲种离子经过的区域,并求该区域最窄处的宽度d ;

(3)若考虑加速电压有波动,在(0–U U ?)到(0U U +?)之间变化,要使甲、乙两种

离子在底片上没有重叠,求狭缝宽度L 满足的条件.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一冀B.闽一川C.桂一黔D.粤一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 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B.15点C.18点D.21点 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7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实用 2017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8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分)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如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 (4分)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如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 文档. 实用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B.15点C.18点D.21点 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4分)如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文档. 实用 A.1 B.2 C.3 D.4 (4分)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如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 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4分)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文档. 实用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学@科网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解析】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土地的同时把“鼎”也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的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完整word版,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江苏小高考地理易错题整理汇总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期末综合练习四 1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17.读下图为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24.读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 31.地轴和晨昏线所成夹角的度数恰好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B 解析: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 33.在锋面系统中,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易形成降水,例如梅雨天气的形成。B 4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 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 :_水循环__、_大气循环_、__生物循环_、__岩石圈物质循环_。 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气候要素的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期末综合练习一93分 14.目前该国 A.人均寿命较短 B.少年儿童比重呈降低趋势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图19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9分) 年龄结构 图中每个方块代表1万人

(2)在①②③三处住宅区中,最有可能属于 高级住宅区是 ②,理由是位于河流上游方向,附近有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公路干道通过,交通便 利(2分) (3)⑤处是该城市传统工业区,其主导工业部门最 有可能是 钢铁工业 ,⑤处工业区集聚的主要条 件有 煤、铁资源丰富;近铁路,交通便利 (4)④处布局高科技产业园的主要条件有 离机场较近,交通快捷;靠近湿地公园,环境优美。 全A 计划 考点演练 P116 11.嫦娥二号发射后所进行的探测工作未涉及以下的哪一星系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 三、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2)属类地行星的有 (填字母)。 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解析: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其结构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 质量最大,土星的卫星最多,地球的平均密度最大,土星的平均密度最小, 公转的周期与距离太阳的距离成正比。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问有一个小行星带。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和共面性(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地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而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这些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学习时应注意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球为什么具备这样的条件,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之间的区别。 P117 (1)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 5.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 、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 、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 、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2)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图19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 C 2. 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3. D 4. B 【解析】 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 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 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图1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2.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A.B.C.D. 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B.②C.③D.④4.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图3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A.①B.②C.③D.④6.此时①地最可能() A.暴雨倾盆水难排B.细雨蒙蒙衣难干C.烈日炎炎似火烧D.黄沙满天车难行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图4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B.风阻最小C.逆水最短D.岛礁最少 8.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D.便于沿途补给《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图5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 【答案】1.D 2.C 【解析】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B.15点C.18点D.21点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答案】3.C 4.A 【解析】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5.B 6.B 【解析】

5.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 6.图中共形成了4次侵蚀面,其中下面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皱过程。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答案】7.A 8.C 【解析】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7江苏高考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17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5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带、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自然环境各要素的作用等。 1、本题限制词是设问中的“当地自然植被”,很多同学只注意了题干信息里的“常绿灌木”,结果选错。隐藏及关键信息题干中如下:空间——我国东部;时间“3月25日”——春分以后,春季;其它特征:“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一个“隐”,一个“欲”,含义明显,要绿未全绿,如同“草色遥看近却无”般,欲,有跃跃欲试之意——叶片想出而未出,快长出了,叶苞出现;右侧图中的信息:杂树——枝干无叶。很明显当地植被属于落叶类,再加上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当地自然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其它选项不再解释,可以排除掉,所以本题选B。 2、这题看似地理题但也似于地理题之外,可用排除法。同一条街道的两侧,同属于绿化隔离带,用地类型差异,A可以排除;同样的常绿灌木,景观规划有差异?笑掉大牙呐,C明显排除;同城,一个街道两侧,一侧修剪,而另一侧居居不喜欢修剪,喜欢这

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地理试卷(高清word版)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30题60分)、判断题(第31 题?第40 题,共10题1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4题,共4题30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图1 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A.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B.天体表面平坦 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有肥沃的土壤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3~4题。 3.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A. 16日6时30分 B. 16日18时30分 C. 17日4时30分 D. 17日20时30分 4.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D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科考试说明 备注:红色标注为与2017年历史考试说明有变化的考点或表述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体现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的原则。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叙事(原表述: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叙事和历史结论(原表述: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懂得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的关系(原表述: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原表述:历史事物)。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原表述: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原表述: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原表述: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原表述: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提出独立见解(原表述: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I)、历史(II)和历史(III)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

【精品试卷】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有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 1.《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由此可见当时 A.“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B.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 C.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确立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3.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A.李斯《会稽刻石》B.柳公权《玄秘塔碑》C.颜真卿《祭侄文稿》D.赵孟頫《洛神赋》 4.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5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D.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6.《清史稿》记载:“(军机处)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据此,对军机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初因处理军务而设立B.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C.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D.已取代内阁获得法定的地位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7年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⒈《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 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 ⒉《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文献中的记载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B.公田也要按亩收税 C.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D.只有私田按亩收税 ⒊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其书法特点是 A.气粗字险B.逸势奇状C.气郁字敛D.雅俗共赏 ⒋《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的海外贸易 A.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B.重视买卖船舶获利 C.主要服务于皇室享乐D.是国库最重要的财源 ⒌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 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时用 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 ⒍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 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⒎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 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 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 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 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⒏191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儿写生,参观者初见那

2017年江苏地理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一冀 B.闽一川 C.桂一黔 D.粤一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 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4.该日悉尼和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一冀 B.闽一川 C.桂一黔 D.粤一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 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

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思想和朱熹思想比较 【名师点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