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口腔外科

1.口腔颌面部感染(占常见病的21.1%,我县病人占93%)。(一)智齿冠周炎

1)临床表现:常以急性炎症性是出现,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去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发展后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口腔局部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智齿冠周炎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

3)处理: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局部冠周冲洗。对于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出。

(二)眶下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去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肿胀明显,压痛,扪及波动。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判断

3)处理:于口腔前庭上颌尖牙及前磨牙粘膜转折处切开脓肿充分引流。(三)颊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颊部皮下或粘膜下脓肿,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波及整个颊部,并向其相通的间隙扩散。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充分引流。

(四)颞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可仅局限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2)临床诊断:颞浅间隙可根据临床表现,聂深间隙脓肿需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明

3)处理:手术切开引流

(五)咬肌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咬肌间隙蜂窝织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用物料疗法或外服中药;一旦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据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长约3-5cm)。

(六)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1)临床表现:多发于强壮年,男性较多,以下颌骨多发。

急性期特点:全身发热、寒战、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增多;局部有剧烈跳痛,口腔黏膜及面颊部软组织肿胀、充血,可继发颌周急性蜂窝织炎,病原牙扣痛及伸长感

慢性期特点:全身症状轻,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全身消瘦,贫血、机体呈慢性中毒消耗症状。局部肿胀,皮肤微红,口腔内或面颊部可出现多数瘘道孔溢脓,肿胀牙松动。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病因、临床表现及X线片可确诊

3)处理:急性颌骨骨髓炎首先全身支持及药物治疗,同时应配合必要的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颌骨骨髓炎有死骨形成,必须用手术去除已形成的死骨和病灶牙2.颌骨骨折(占常见病10%,我县病人占95%)

(一)下颌骨骨折

1)临床表现:骨折段移位、咬合错乱、骨折段异常动度、下唇麻

张口受限、牙龈撕裂。

2) 临床诊断:了解受伤原因、部位及伤后的临床表现,重点了解

伤力的防线和作用的部位,手法检查局部。可用手指放于可疑骨折两侧的牙列上和下颌缘处两手做相反方向的移动,了解有无异常动度和骨摩擦音。辅助检查:X线平片下颌骨CT及三维CT重建

3)处理:①新鲜骨折冰球以为不大的线性骨折,于局麻下手法复位

②手法复位效果不满意或伤后2-3周骨折已纤维性愈合者行颌间牵引、颅颌牵引、手术付切开复位

(二)上颌骨骨折

1)临场表现:骨折线、骨折段移位、咬合关系错乱、眶及眶周变化颅脑损伤2)临床诊断:面部畸形如面中部呈“盘行面”“马面”内眦间距增宽,鼻根塌陷等畸形,眼球移动、运动受限、张口受限等情况。咬合错乱。摇动上颌前牙,上颌骨有浮动感。辅助检查:X线平片,下颌骨CT及三维CT重建

2) 处理:①新鲜骨折冰球以为不大的线性骨折,于局麻下手法复位,②手法复

位效果不满意或伤后2-3周骨折已纤维性愈合者行颌间牵引、颅颌牵引、手术付切开复位

(三)颧骨及颧弓骨折

1)临床表现:颧面部塌陷畸形、张口受限、复视、神经症状、瘀斑2)临床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和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

辅助检查:X线平摄片(鼻颏位和颧弓切线位)下颌骨CT及三维CT重建

3)处理:仅有轻度移位,畸形不明显,无张口限制,复视及神经受压等功能障碍者,可作保守治疗。如有功能或畸形者应手术治疗。

3.口腔颌面部肿瘤

(一)舌下腺囊肿(占常见病15.4%,我县病人占80%)

1)临床表现:常见于口底舌下腺,表现为口底粘膜呈指状突起,粘膜色泽正常,无扪压痛,破溃后流出蛋清样液体。

2)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

3)鉴别诊断:表皮样囊肿

4)处理:局麻下切开粘膜层,切除包括舌下腺在内的囊壁粘连组织,术中注意保护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

(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占常见病2.3%,我县病人占98%)

1)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生长缓慢,呈圆形。囊肿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囊肿坚韧有弹性,似面团样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

3)鉴别诊断:皮脂腺囊肿

4)处理:手术摘除

(三)甲状舌管囊肿

1)临床表现:多见于1-10岁的儿童,其可发生于颈正中线任何部位,以舌骨上下最常见。生长缓慢,圆形,质软,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囊肿部位随吞咽移动

3)鉴别诊断:舌异位甲状腺

4) 处理:手术彻底切除囊肿或瘘管

(四)牙源性颌骨囊肿(占常见病18%,我县病人占88%)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青壮年,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长时间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形成面部畸形。囊肿更大时骨质变薄,扪诊时可有乒乓球样感觉,并有羊皮纸样脆裂声,最后骨板吸收,可有波动感。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穿刺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3)鉴别诊断:成釉细胞瘤

4)处理:外科手术摘除

(五)牙龈瘤(占常见病8.1%,我县病人占85%)

1)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多发生于牙龈乳头部。最常见前磨牙区,肿块较局限,呈圆球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在女性妊娠期可能迅速增大。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

3) 鉴别诊断:牙龈增生

4)处理:局麻下手术切除

(六)纤维瘤

1)临床表现:生长缓慢,无痛肿块、质地硬、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与周围无粘连,移动度可。呈球形或结节状,切面呈灰白色。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

3)处理:手术完整切除,牙槽突的纤维瘤,除需拔除有关牙外,有时还需将肿瘤

所侵犯的骨膜一并切除。手术时需做冷冻切片,如是恶性是,应按恶性肿瘤治疗原则处理。

(七)成釉细胞瘤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下颌体积下和较为常见。生长缓慢,逐渐使颌骨膨大,造成畸形,面部不对称,可影响颌骨运动度,压迫神经等症状。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早期呈蜂房状,后期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

3)鉴别诊断:颌骨囊肿及其他牙源性肿瘤。

4)处理:手术切除。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

(八)血管瘤(占常见病3.68%,我县病人占91%)

1)临床表现: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一个月之内)。可自发性消退,病程分为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增生期约婴儿4周以后,生长快速,四周以晕状白色区域,迅即变为红斑并高出皮肤,高低不平似杨梅状。一年后进入消退期,缓慢可留下色素沉着。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

3) 鉴别诊断:与其他脉管瘤相鉴别

4)处理:婴儿期可使用泼尼松口服或瘤腔注射,如激素不敏感者可手术切除。

(九)舌癌

1)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口腔癌。多发生于舌缘,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浸润强。早期常发生颈淋巴转移。

2)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及病理切片

3) 处理:早期可选用间质内放射治疗,待原发灶控制后再实施颈淋巴清扫术。晚期首选手术治疗,对波及的组织切除及颈淋巴清扫术。

(十)牙龈癌

1) 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生长较慢,以溃疡型为最多见,下牙龈癌比上牙龈癌淋巴结转移早。

2)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及病理切片

3)处理:外科手术为主。下颌牙龈癌一般应同时进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十一)颊粘膜癌

1.临床表现:常发生于磨牙区附近,呈溃疡型或外生型,生长较快,向深层浸润,。癌细胞成转移至下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

2.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及病理切片

3.处理:小的颊粘膜癌可放射治疗。对放射不敏感以及较大的肿瘤应行手术治疗,术前可先化疗。

4.唾液腺疾病

(一)急性化能行腮腺炎

1)临床表现:常为单侧受累。早期赛先区有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

度红肿、疼痛。化脓期时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更为明显,耳垂被上抬。进步法展炎症扩散周围组织,伴蜂窝织炎,皮肤发红、水肿,成硬性浸润,触痛明显,可伴轻度张口受限。轻按摩纤体可见腮腺导管口脓液溢出。病人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高达40℃以上,脉搏、呼吸增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

2)临床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检查

3)鉴别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及咬肌间隙感染

4)处理:纠正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其他保守治疗以及切开引流。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1)临床表现: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以5岁左右最常见,腮腺反复肿胀,伴不适,肿胀不如流行性腮腺炎,仅有轻度水肿,皮肤可潮红。挤压腺体可见到关口有脓液溢出。

2)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显示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体内导管无明显异常)。

3)鉴别诊断:儿童复发性腮腺炎需和流行性腮腺炎鉴别,成人复发性腮腺炎需于舍格伦综合症继发感染相鉴别。

4)处理:复发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发作为原则。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多于女性,多单侧受累。病人不明确起病时间,因腮腺反复肿胀而就诊。检查腮腺稍增大,能扪到肿大的腮腺轮廓,中等硬度,轻微压痛。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

3)鉴别诊断:成人复发性腮腺炎及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

4)处理:以去除病因保守治疗为主。

(四)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1)临床表现:以20-40岁中青年多见。小的涎石不造成导管阻塞,无症状。导管阻塞时则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症状及体征,进食时腺体肿大,有胀感及疼痛,疼痛剧烈是呈针刺样称为“涎绞痛”,导管口粘膜红肿,导管内的涎石,双手触诊时常可触及硬块有压痛,涎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的特点,导管口溢脓以及双手触诊可扪及导管内结石;辅助诊断:X线平片,

3)鉴别诊断:舌下腺肿瘤,下颌下腺肿瘤,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下颌下淋巴结炎,下颌下间隙感染。

4)处理:去除结石,消除阻塞原因,当腺体功能丧失或腺体功能不可能逆转是,则应将病灶清除

(五)舍格伦综合征

1)临床诊断: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主要症状有眼干、口干、唾液腺及泪腺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①眼部表现:泪腺受累,泪液减少,引起

干燥性角、结膜炎,泪腺肿大致睁眼困难,眼裂缩小,外侧部肿大时呈三角眼。

②口腔表现:唾液减少,口干舍表面干燥有裂纹,舌背丝状乳头萎缩,舌表面光滑潮红呈“镜面舌”③唾液腺肿大:腮腺常见。等其他结缔组织病。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及其他检查(施墨实验、四碘四氯荧光素染色、唾液流量测定、唾液腺造影或磁共振唾液腺造影片、唇腺活检等)。

3)鉴别诊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4)处理: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对于结节型舍格伦综合征可采用手术治疗防止恶性变。

(六)唾液腺粘液囊肿(占常见病8.82%,我县病人占90%)

1)临床表现:①粘液囊肿:常见也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肿表面仅覆盖一层黏膜,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状似水泡。破裂后流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②舌下腺囊肿:单纯型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囊壁紧贴口底粘膜,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口外型囊肿又称潜途型囊肿,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口底部明显,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哑铃型为两者混合型。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穿刺即可

3)鉴别诊断:舌下腺囊肿与口底皮样囊肿及下颌下区囊性水潴留

4)处理:小唾液腺囊肿手术切除;舌下腺囊肿手术切除舌下腺

(七)多形性腺瘤(占常见病3.68%,我县病人占93%)

1)临床表现:多见于腮腺上涨缓慢,无自觉症状,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常较软,低凹处较硬,活动度可。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手术切除治疗

5.颞下颌关节疾病

(一)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1)临床表现:开闭口有弹响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片(许勒位可见关节后间隙变窄)。

3)处理:保守治疗为主,保护关节。

(二)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

1)临床表现:可发生为单侧或双侧。症状:①下和运动异常成开口状,不能闭口。②脸型变长。③前牙开合反合,后牙早接触。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

3)鉴别诊断:因暴力所致的脱位,应与下颌骨髁颈骨折相鉴别。

4)处理:应及时复位,其后限制下和运动。

6.唇裂

1)临床诊断:Ⅰ度唇裂:仅限于单侧或双侧红唇部分裂开,

Ⅱ度唇裂:上唇部分裂开,但鼻底尚完整

Ⅲ度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2)处理:单侧唇裂于婴儿3-6个月行单侧唇裂修复术双侧唇裂或比单侧整复术

复杂的手术时间一般于婴儿6-12个月行唇裂修复术

7.腭裂

1) 临床诊断:腭穹窿部裂开,存在有程度不等的裂隙,前牙可达切牙孔甚者从切牙孔的到达牙槽突,裂开部位硬腭与鼻中隔不相连,口、鼻腔相通。

处理:患儿约在8-18个月左右行腭裂整复术

牙周病学

一.牙周病

1.牙龈病

(一)慢性龈炎

1) 临床表现:①自觉症状患者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是牙龈出血;②牙龈色泽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者牙龈变为鲜红或暗红的;③牙龈外形龈缘便后,龈乳头变园钝肥大,可呈球状增生;④牙龈质地牙龈可变得松软脆弱,缺乏弹性;⑤龈沟深度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2-3mm,患者龈沟可达3mm以上;⑥龈沟探诊出血;⑦龈沟液增多。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牙面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堆积等即可诊断。3)鉴别诊断:于早期牙周炎、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坏死性溃疡性龈炎、HIV 相关性龈炎等。

4)治疗原则:去除病因,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手术治疗以及防止复发。

(二)妊娠期龈炎

1)临床表现:变现为龈缘和牙龈乳头的炎症,前牙去较重,从妊娠2-3个月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致8个月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减轻至妊娠前水平,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病情即可

3)治疗原则: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保持口腔卫生,较重的患者可用1%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较大的妊娠期龈瘤可选择妊娠期的4-6个月内手术切除。

(三)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1)临床表现:可波及牙龈乳头、龈缘和附着龈。表现为:①牙龈肿大,颜色暗红发绀或苍白,组织松软脆弱或中等硬度,表面光亮,肿胀长为全口的。②牙龈缘组织坏死、溃疡和假膜形成,口臭。③牙龈有明显的出血倾向。④可出现口腔黏膜的坏死或剧烈的牙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疲乏、贫血等症状。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使作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可作诊断。

3)治疗:因及时与内科医师配合进行治疗。牙周的治疗以保守为主,禁忌进行手术或或组织检查。

(四)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1)临床表现:①好发人群于青壮年,男性吸烟者多见。②起病急,病程短,常为数天至1-2周。③以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为特征性损害,以下牙多见。④患处牙龈极易出血。⑤疼痛明显。⑥哟典型的腐败性口臭。⑦病情较轻时全身五明显症状,重症者可有低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2)临床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变区的细菌学涂片检查可诊断。

3)鉴别诊断:慢性龈炎;疱疹性龈炎;急性白血病;HIV患者口腔感染。

4)治疗:去除局部坏死组织;局部使用氧化剂;全身药物治疗;口腔保健;全身因素进行矫正和治疗;急性期过后对原病因进行治疗。

2.牙周炎

(一)慢性牙周炎

1)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牙龈的慢性炎症。探诊是可发现有附着丧失,及牙周探针深度?3mm,牙周袋形成,X线显示牙槽骨是、吸收。晚期可出现其他伴发病的病变和症状:牙齿移位;牙松动、牙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亚洲支持组织减少继发性合创伤;牙根暴露对温度刺激敏感、根面龋等;深的牙周袋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以及口臭。

2)治疗原则:①清除局部致病因素:控制牙菌斑;彻底清除牙石、根面平整以及牙周袋和跟面的局部药物治疗。②牙周手术:基础治疗后6-8周是复查疗效,若荣有5mm以上的牙周袋,且探诊出血或有些部位的牙石难以彻底清除,可根据情况再次刮治或进行牙周手术。③建立平衡的合关系。④全身治疗。⑤拔除患牙。

⑥维护期的牙周支持疗法

(二)侵袭性牙周炎

1)临床表现:①局部侵袭性牙周炎始发于青春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却已有深的牙周袋;好发于第一恒磨牙或且呀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个恒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其他换牙不超过两个;X 线片见第一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型骨吸收;病程进度快;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家族聚集性。②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长发生于30岁以下者;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累积除切牙和第一磨牙以外的恒牙至少三颗;有严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阵发性;活动期,牙龈有明显的炎症;多数患者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石等症状。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治疗原则:①早期治疗防止复发,②抗菌药物的应用。③调整机体防御功能。

④牙移位的矫正治疗。⑤效果维护。

3.牙周基础治疗

(一)菌斑的控制方法

1)刷牙设计合理的牙刷和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菌斑,主张每天早晚各刷一次。

2)邻面清洁措施牙线、牙签、牙间隙刷

3)化学药物控制菌斑

(二)洁治术

1)适应症①牙龈炎、牙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②作为预防性治疗③口腔内其他治疗前的准备。

2)分类:①超声龈上洁治②超声龈下刮治

(三)龈下刮治术及跟面平整

1)操作要点:①龈下刮治是在牙周袋内操作,故术前先探明牙周袋的形态和深度,龈下牙石的量和部位。②同洁治术一样,以改良握笔式手持器械。③用匙形器刮治时,首先选用适当的刮匙,匙形器放入牙周袋时应使工作端的平面与压根面平行,到达牙周袋底后,于跟面间逐渐成45o角。④刮治时引分区段按牙位逐个刮治。⑤刮治时不必刻意去搔刮袋内壁。⑥刮治后应冲洗袋。

4.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一)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1)手术的目的①清除病变组织,暴露病变的跟面和牙槽骨,便于在只是下彻底地清除跟面的菌斑、牙石和病变组织。②是牙周袋变浅或恢复正常。③矫正因牙周病变所造成的软、硬组织缺陷和不良外形。④促使牙周组织修复和再生,建立新的牙周附着关系。⑤恢复美观和功能需要以及利于牙齿或牙列的修复。

2)手术时机: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至少2-3个月是来复查,对其进行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手术适应症①经龈下刮治及跟面平整后牙周袋>5mm,探诊后有出血或溢脓。

②基础治疗不能彻底清除跟面刺激物者。③牙槽骨外形不规则,生的凹坑状吸收、骨下袋等。④后牙的根分叉病变达Ⅱ度或Ⅲ度者。⑤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骨袋。

⑥存在附着龈过窄、个别牙牙龈退缩的等。⑦龋坏或牙折断达龈下影响押题、冠修复者。

4)手术禁忌症:局部炎症和病因未消除;患者不能配合者;患有全身疾病且未得到控制者。

(二)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

1)适应症:①牙龈纤维性增生、药物性增生等牙龈增生性病损,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无明显改变者,全身健康无手术禁忌症者。②后牙区中等深度的骨上袋,袋底不超过膜龈联合,附着龈宽度足够者。③牙龈瘤和妨碍进食的妊娠瘤,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手术。④冠周龈片覆盖在阻生牙合面上,而阻生牙的位置基本正常者。

2)非手术适应症:①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症为消除者。②深牙周袋,袋底超过膜龈联合。③牙槽骨缺损及牙槽骨形态不佳,需行骨手术者。④前牙的牙周袋,牙龈切除术会导致牙根暴露,影响美观。

3)手术方法:①传导麻醉或局部麻醉。②消毒③标定手术切口位置,用探针探查袋的深度,在牙龈表面相当于袋底处用尖探针刺入牙龈,形成出血点作为标记,切口位置应位于此连线的根方1-2mm。④切口用15号刀片或斧型龈刀,在定好的切口位置上,将刀刃倾向冠方,于牙体长轴呈45o角切入牙龈,直达袋底下方的跟面。⑤用龈上洁治器。⑥修正牙龈。⑦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外敷牙周塞治剂。⑧术后处理。

(三)翻瓣术

1)切口的设计

①水平切口第一切口:为内斜切口。距龈缘1-2mm处进刀,向根方切入直达牙槽嵴顶或其附近。从数去唇面的一端开始,刀片以提插方式移动,每次插都达到骨脊顶。

第二切口:为沟内切口。将刀片从袋地切入,直达牙槽嵴顶或其附近。

第三切口:也称牙间切口后牙间水平切口。

②纵行切口是在水平切口的近中段或近、源中两端做的纵行切口,为了减少组织张力,更好的暴露术区。其位置应在术区近、远中侧较健康的牙龈组织上,位于牙的颊面轴角处,一般将龈乳头包括在龈瓣内,以利与缝合。

2)龈瓣的种类:全厚瓣和半厚瓣。

3)刮治和根面平整

4)龈瓣的复位

5)缝合

口腔黏膜病

1.单纯疱疹

1)临床表现:①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6岁以下儿童多见。

前驱期:潜伏期为4-7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红肿等急性症状。见过1-2天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附着龈和龈缘也长出现急性炎症。

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位置皆可发生成簇小水泡,似针头大小,特别是邻近乳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更明显,水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糜烂期:水泡破溃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病能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②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损害复发是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2)组织病理:上皮细胞发生气球样变和网状液化而在上皮内形成疱。

3)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口腔HS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只是用于最终确诊。

4)鉴别诊断:口炎型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多形性红斑。

5)治疗:①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是抗BSV最有效的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②局部治疗口腔局部用药。

2.带状疱疹

1)临床表现:夏秋季节发病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热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成大疱,数日后疱浆浑浊而吸收,终成痂壳,1-2周脱痂。口腔黏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溃疡面较大,唇、颊、舌、腭的病损也仅限于单侧。

2)组织病理:可见上皮内疱,多位于上皮层的上部,且水疱上方仍可见层数不等的上皮细胞或表皮细胞,细胞内水肿使上皮细胞呈网状变性。

3)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的特征单侧性皮肤-粘膜疱疹,沿神经分布及剧烈的疼痛可诊断。

4)治疗:服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免疫调节药物;止痛;神经营养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的上药消毒及物理疗法等。

3.口腔念珠菌病

1)临床表现:①念珠菌性口炎: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新生儿多见,又称为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年内发生,好发部位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及HIV感染者。表现为粘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粘膜多见,严重时舌背粘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颚及口交可有红色斑块。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为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粘膜,多见于女性

②念珠菌性唇炎: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唇炎,一般发生于下唇。2)临床诊断:除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还需要实验室检查证实损害组织中存在病原菌。念珠菌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涂片法、分离培养法、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学和基因诊断等。

3)治疗:①局部药物治疗 2%―4%碳酸氢钠溶液抑制念珠菌生长;甲紫(龙胆紫)水溶液抑制念珠菌生长;氯已定抗真菌作用;西地碘抗炎杀菌作用等。②全省抗真菌药物治疗:酮康唑(有肝毒性)、氟康唑、伊曲康唑。③增强机体免疫力④手术治疗。

4.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为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常见药物有解热镇痛药、

安眠镇静要、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等,以青霉素多见。

1)临床表现:其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导致的发病一般需经4-20填的潜伏期后,才发生变态反应。若过去用药已产生变态反应,再次用该药可在数分钟到24侠士,一般在10小时左右发生药物变态反应。口腔病变多见于唇及颊、舌前2/3部分,初期口腔黏膜有烧灼感,明显充血发红,水肿,又是可出现红斑,水疱,疱很快破溃或溃疡。病变面积较大,不规则表面有较多的渗出物,形成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病变易出血,在唇部形成黑紫色血痂,使张口受限、疼痛剧烈。皮肤病损表现为红斑、丘疹、大疱等。重型药物变态反应又称莱氏综合征,可发生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称为中毒性表皮还死松解症。2)临床诊断:发病前有可能用药史,用药和发病时间有因果关系;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停药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

3)治疗:①首先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并立刻停用。②给以抗组胺抑制活性介质的释放,降低机体对组胺的反应,减少各种变态症状。③10%葡萄糖酸钙加维生素C作静脉注射增加血管的致密性,减少渗出。④肾上腺皮质激素。⑤病情特别严重时给予肾上腺素0.25-0.50mg皮下注射。

5.多形性红斑:又称多形性胜出性红斑,为粘膜皮肤的一种急性渗出性炎症

性疾病。病损表现如红斑、丘疹、疱疹、糜烂及结节等。

1)临床表现:青壮年多见,起病急,病程2-4周,有自限性。①轻型:仅限于粘膜皮肤,全身无其他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口腔好发生于唇、颊、舌、腭等部位。粘膜充血水肿,可见红斑及水疱。疱很快破裂形成大面积糜烂,疼痛明显。皮肤可有散在的病损分布。②重型:严重的全身症状,高热、全身无力、肌肉痛等。皮肤病损除红斑为还有大疱,丘疹、结节等。粘膜病损出现多腔隙受累,其称为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综合征,亦即斯-约综合征。

2)临床诊断: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口腔黏膜广泛地出血,发红,水肿,并有大面积糜烂,表面渗出多;病程段,发病有自限性和复发性;若出现多腔孔损害,责难诊断。

3)鉴别诊断:疱疹性口炎、寻常型天疱疮。

4)治疗: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局部药物。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1)临床表现:变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的临床表现。

①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好发于唇、舌、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粘膜。局灶性粘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mm。5天左右开始愈合,7至10天溃疡愈合,无痕迹。

②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线周围炎或腺周口疮。好发于青春期,溃疡大而深,似“弹坑”,可深达粘膜下腺体及腺周围组织,直径可大于1cm,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地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病程可达1-2个月。疼痛剧烈,愈后可留瘢痕。

③疱疹样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口炎型口疮。多发于成年女性,溃疡小约2mm 数目多可达十几个或几十个,似“满天星”。

2)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要病史特点及临床表现。

3)鉴别诊断:应与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坏死性涎腺化生。4)治疗:①局部治疗目的是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②全身治疗目的是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争取缓解。

7.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的粘膜-皮肤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根据皮肤损

害特点分为寻常型、增殖性、落叶型和红斑型,寻常型口腔黏膜算还最多见。1)临床表现:①寻常型天疱疮口腔是早期出现病损的部位。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感到刺痛,有1-2个或广泛发生的大小不等的水疱,壁薄透明,破裂后出现不规则的糜烂面,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缩,若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长连同邻近围观正常的粘膜一并无痛行地撕去,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这种现象称为接皮试验阳性。

②增值型天疱疮口腔于寻常型相同,只是在唇红缘常有显著的增殖。

2)临床诊断临床损害特征:揭皮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细胞学检查:可见典型的棘层松解的解体细胞,该细胞核大而圆,染色深,胞浆较少,又名天疱疮洗白或棘层松解细胞。

组织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3)治疗:①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③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

8.口腔扁平苔藓(OLP):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病损有恶变现象,

为癌前状态。

1)临床表现:口腔黏膜病损:OLP病损为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类似皮肤损害的威肯姆线,属于角化异常病损。白色花纹可组成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状等形状,也可表现为白色斑块状。病损多左右对称,颊部最多见。OLP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味食物刺激是,病损局部敏感、灼痛,自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口干等。

根据病损形态分为:网状型、换装型、条纹型、板块型、丘疹型、水泡型、糜烂型及萎缩型。

皮肤病损:呈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便面具有蜡样光泽,0.5-2CM大小,微高处皮肤,边界清楚。有的丘疹可见到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即为Wickham纹。

指(趾)甲病损:多见也拇指,甲板萎缩变薄,无光泽,便面出现细鳞,纵沟、点隙或脊,严重者形成纵列。

2)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组织活检。

3)鉴别诊断:盘性红斑狼疮、口腔白斑病、口腔红斑病、黏膜天疱疮、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苔藓样反应、多形性红斑、迷脂症。

4)治疗:①心里治疗,目前俞来愈重视。

②局部治疗,去除刺激,消除炎症;维A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

③全身治疗,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等。

9.盘形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特点为持久

性红斑,中央萎缩凹下呈盘状。亦属于癌前状态。

1)临床表现: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局限型损害仅限于颈部以上的皮肤黏膜,播散型可累计颈部以下部位,如上胸、臂、手足背等。

①黏膜病损: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糜烂凹下似盘状,边缘稍隆,周边游呈放射状排列的系短白纹。下唇唇红黏膜的DLE的好发部位,初期为暗红色丘疹或斑块,随后形成红斑样病损,片状糜烂,直径约0.5cm,中心凹下呈盘状,周围有红晕或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红晕外围呈放射状排列的白色短条纹。病变病损可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此为DLE病损的特征表现,可用于鉴别唇红不的扁平苔藓和糜烂性唇炎。

②皮肤病损:好发于头面部等外露的部分。典型病损发生在鼻梁和鼻侧翼及双侧颧部皮肤构成的,状似蝴蝶形的区域,称为“蝴蝶斑”。

2)临床诊断:根据皮肤黏膜病损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3)鉴别诊断:慢性唇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扁平苔藓、多形性红斑。4)治疗:①尽量避免或减少日光照射;②局部治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③全身治疗:羟氯喹是治疗DLE的一线药物。

牙体牙髓病

1.口腔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一.病史的收集:通过患者的主诉、现病史(包括:疼痛的发作方式、疼痛的部位、疼痛的长度、加重或减轻疼痛的因素、治疗对疼痛的影响)、系统病史(患病史和用药史等)

二.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①牙髓活力温度检测:冷诊法选用冷水、小冰棒、二氧化碳等作为冷刺激源,置于待测牙唇面颈1/3或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热诊法选用热水、热牙胶或加热的金属,置于待测牙唇面颈1/3或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②牙髓活力电测验:通过牙髓活力电测验牙髓神经成分对电刺激的反应。③咬诊:用于检查呀隐裂。④染色法:用来检查呀隐裂。⑤选择性麻醉:用于判断引起疼痛的换牙。⑥实验性备洞:用牙钻磨除牙本质来判断牙髓活力的方法。⑦X线检查:用于诊断龋坏的部位和范围,协助发现牙根的异常情况,了解髓腔的情况,鉴别根尖周肉芽肿、脓肿或囊肿等慢性根尖周病变,协助鉴定病源牙;治疗前有助于拟定治疗计划,治疗中用于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以及协助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治疗后判定根管充填结果和观察根管治疗等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

2.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分类:1)可复性牙髓炎

2)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

3)牙髓坏死

4)牙髓钙化:髓石及弥漫性钙化

5)牙内吸收

二.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1)可复性牙髓炎

1)临床表现:①症状患牙受到冷、热或甜、酸化学刺激时,立即出现瞬间的疼痛反应,尤其对冷刺激更敏感,刺激一去除,疼痛立即消失,没自发性疼痛。

②检查患牙常见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或可查及患牙有深的牙周袋。患牙对冷刺激有一过性的敏感,扣痛(-)

2)临床诊断:①对温度刺激一过性敏感但无自发痛。②可找到能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病损或牙周组织损害等病因。

3)鉴别诊断:深龋、不可复性牙髓炎、牙本质过敏

2)不可复性牙髓炎

Ⅰ.急性牙髓炎

1)临床诊断:症状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

①自发性阵发性痛: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的自发性尖锐疼痛,疼痛分作持续过程和缓解过程。在早期,疼痛持续的时间较短,缓解时间长。到晚期,疼痛持续时间延长,缓解时间缩短或没有疼痛间歇期。化脓时可有波动性跳痛。

②夜间痛:疼痛往往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

③温度刺激加剧疼痛:冷热刺激可激发患牙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期温度刺激可

是疼痛加剧,若牙髓以化脓或部分坏死,患牙可表现“热痛冷缓解”。

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疼痛发作时患者大多不能指出患牙,且疼痛呈放散性会牵涉性。

检查①患牙可查及接近髓腔的深龋或其他牙体应组织疾患,牙冠有充填体存在,或有深牙周袋。②探诊可引起剧烈疼痛。③温度测验时,患牙反应极其敏感或激发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④病患早期患牙扣痛不明显,晚期有明显的扣痛。

2)诊断要点:①典型的疼痛症状

②可找到能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病损或牙周组织损害等病因。③牙髓温度测验结果可定位患牙

3)鉴别诊断:三叉神经痛、龈乳头炎、急性上颌窦炎

Ⅱ.慢性牙髓炎

1)临床表现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①症状无明显的自发痛。患者都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史。

②检查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应组织疾患;洞内探诊患牙感觉较为迟钝,去净腐质后无肉眼可见的暴髓孔;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反应多为热测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①症状.多为自发痛,有食物嵌塞疼,温度刺激换牙疼痛明显。②检查.查及深龋或其他近髓的牙体损害;去腐质后可见穿髓孔;温度测验表现为敏感;扣痛不明显。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①症状.无自发痛进食时换牙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

②检查.换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蘑菇”形状的肉芽组织,又称作“牙髓息肉”。

诊断:①可以定位患牙的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自发疼痛史。②可查到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他病因。③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异常表现。④叩诊反应作为重要指标。

2)鉴别诊断:深龋、克复性牙髓炎、干槽症

Ⅲ.残髓炎

临床表现:①症状于慢性牙髓炎症状相似,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②检查患牙牙冠见有做过牙髓治疗的充填体或暂封材料;温度测验为迟缓痛或仅有感觉;叩诊(+);去除充填体或暂封材料探查根管至深部时有感觉或疼痛。

诊断:有牙髓治疗史;有牙髓炎症状;强温度刺激有迟缓性痛以及扣诊疼痛;探查根管至深部时有感觉或疼痛

三牙髓坏死

1)临床表现:①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有可见牙体变色。②检查牙冠可存在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有充填体、深牙周袋;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检验无反应;叩诊同正常对照牙(-)或不适感(-);牙龈无根尖来源的瘘道;X 线片显示患牙根尖周影响无明显异常

2)诊断:①无自觉症状。②牙体变色牙髓检验无活力和X线的表现。

3)鉴别诊断:慢性根尖周炎

3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临床表现:

①根尖脓肿症状患牙出现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加重,患者不敢对合。

检查患牙扣痛(++)—(+++),松动Ⅱo—Ⅲo;根尖部牙龈潮红,但尚无肿胀;相应的颌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

②骨膜下脓肿症状:患牙持续性、波动性跳痛更加剧烈,患牙有浮起、松动感。检查:患者痛苦面容,精神疲惫;患牙扣痛(+++),松动Ⅲo,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严重者可出现颌面部蜂窝织炎。③粘膜下脓肿症状、:脓液到达粘膜下是,压力减低,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随之减轻

检查:患牙扣痛(+)-(++),松动度Ⅰo;根尖区粘膜的肿胀局限,成半球形隆起,扪诊时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

2) 临床诊断:依据患牙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有疼痛及红肿的程度来分辨患牙的炎症阶段。

3)鉴别诊断:急性牙周脓肿

4.活髓保存治疗

一.盖髓术

1)适应症:①根尖孔尚未发育完全,因机器性或外伤性露髓的年轻恒牙。②根尖已发育完全,机器性或外伤性露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0.5mm的恒牙。

2)禁忌症:因龋露髓的乳牙;临床检查有不可复兴牙髓炎或跟尖周炎表现的患牙。

3)盖髓剂:氢氧化钙、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 MTA。

4)操作步骤:①制备洞形,清楚龋坏组织;②放置盖髓剂;③疗效观察,若1-2周后无任何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可去除大部分暂封剂,保留厚约1mm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垫底,再选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磷酸锌粘固剂做第二层垫底,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永久充填;患牙盖髓治疗1-2周后,若对温度刺激仍敏感,可继续观察1-2周,也可去除暂封物及盖髓剂,更换盖髓剂后暂封观察1-2周;若患牙盖髓治疗后出现自发痛、夜间痛等症状,应去除充填物,改行根管治疗。

5.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

一.应急处理

1)开髓引流: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是引流炎症渗出物和缓解因之而形成的髓腔高压,以减轻剧痛。局麻下直接摘除牙髓,放置一无菌棉球开放髓腔。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是在局麻下开通髓腔引流通道,穿通根尖孔,使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引流。

2)切开排脓:急性根尖周至骨膜下或粘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切开排脓的时机应在急性炎症的第4-5天,局部有较明确的波动感。

3)安抚治疗

4)调和磨改

5)消炎止痛。

6.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目的:祛除根管内容物对尖周组织的刺激,防止尖周病变发生或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一.根管的预备方法

①常规法——过去最常用的方法,对直根管效果好,弯曲根管不太合适。

步骤:预备时要求从小到大号逐号依次使用,每号钻或挫均要在根管内完全到

达工作长度,根管扩大到钻或挫的尖端附近几毫米处见到白色牙本质切屑后,再扩大2-3号位置。

②逐步后退法——轻、中度弯曲根管

优点:1)不易造成根尖损伤

2)易于祛除管内坏死组织和牙本质碎屑

3)简化根尖预备的难度,获得根管理想成型,预备后根管最狭窄与原根管狭窄重合。

4)根管上段敞开,有足够宽度,便于充填,可防止超填。

步骤:1)根尖段的预备:选一初尖挫,根尖段预备只需预备至比初尖挫大3号,该挫成为主尖挫。

2)根中段预备:主尖挫以后每增大1号,减少1mm的工作长度,必须用主尖挫插入到原有工作长度,消除台阶。

3)根冠段预备:预备根管口处成漏斗形。

4)最后用主尖挫消除台阶。

③逐步深入法:

优点:1)使到达根尖的通路更直

2)避免根管冠2/3的牙本质阻力,使根尖

预备更有效

3)减少了根管内容物造成尖周感染的机会

4)由于冠方根管被扩大,有利于根管的彻底冲洗。

二.根管冲洗

1.目的:杀菌、溶解、清除、润滑

2.方法:注射器法、超声+冲洗液法

3.常用的冲洗液:生理盐水

NaOCL:抑菌作用;溶解作用;H2O2+5.25%NaOCL:增加清除能力及抑菌性;H2O2+2%氯亚明:中和炎症、坏死组织中产生的酸,并可溶解坏死组织;NaOCL+EDTA+H2O2:螯合脱钙,清除玷污层;超声+NaOCL :清除玷污层;增加NaOCL渗透性;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三.根管充填:根管充填是将祛除牙髓并经预备的空根管用一种密封材料充填起来以隔绝根管和尖周组织的交通,防止再感染。

1)根充材料

①固体类根充材料:银尖、钢尖:适于弯曲细小根管充填钛尖、钴铬钼合金尖:较粗大的根管行根内骨内种植或根管内固定。

②半固体类根充材料牙胶尖—最为广泛,是目前根充材料的主流。特点:Ⅰ.具有可压缩性、可塑性。Ⅱ. 具有最小毒性、刺激性、致敏性。Ⅲ .操作方便,具有热软化及溶解性—容易取出。Ⅳ.X线阻射

③糊剂类根充材料

Ⅰ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类:使用最为广泛,未固化前对组织有刺激性,但固化后可吸收,且性质稳定,其中的丁香酚具有抗菌性。

Ⅱ氢氧化钙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性,但远期可能发生溶解。

Ⅲ树脂基质类:在欧洲广泛使用,工作时间长,易于溶解去除,固化前有刺激性,若超充则吸收缓慢。

Ⅳ玻璃离子类:可改善封闭性,增加根管强度,桩道预备和根管再治疗时难以

康复科诊疗规范标准

康复科诊疗规

2015年10月修订版 目录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 (2) 头部伤病康复诊疗规 (7)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 (13) 脊髓损伤病康复诊疗规 (20)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 (24)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 (28) 脾胃病的疗规 (31) 胃脘痛(消化不良) (31) 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35) 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39) 胃脘痛(消化性溃疡) (44)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49) 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57) 脾约(慢性便秘) (61) 痛经(子宫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66)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 (71) 腰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77) 痹症(膝骨性关节炎) (84) 口僻(面瘫) (87) 常见病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3) 基本原则 (93)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4) 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4) 髋/膝关节置换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5) 手外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6)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6)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7) 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8)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 (99) 物理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00) 短波、超短波的治疗常规 (100) 微波治疗常规 (101) 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常规 (102)

紫外线治疗常规 (103) 牵引疗法 (104)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07) 一、针刺疗法 (107) 二、灸法 (110) 三、拔罐疗法 (111) 四、刮痧疗法 (112) 五、小儿捏脊疗法 (112) 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 (114)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口腔外科 1.口腔颌面部感染(占常见病的21.1%)。 (一)智齿冠周炎 1)临床表现:常以急性炎症性是出现,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去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发展后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口腔局部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智齿冠周炎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 3)处理: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局部冠周冲洗。对于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出。 (二)眶下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去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肿胀明显,压痛,扪及波动。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判断 3)处理:于口腔前庭上颌尖牙及前磨牙粘膜转折处切开脓肿充分引流。(三)颊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颊部皮下或粘膜下脓肿,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波及整个颊部,并向其相通的间隙扩散。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充分引流。 (四)颞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可仅局限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2)临床诊断:颞浅间隙可根据临床表现,聂深间隙脓肿需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明 3)处理:手术切开引流 (五)咬肌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咬肌间隙蜂窝织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用物料疗法或外服中药;一旦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据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长约3-5cm)。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职责 1.参与制订、修改医院有关医疗质量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本科室 的管理办法;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本科室的各种医疗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并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室出入标准、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并具体 组织培训、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 3.优化科室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定期检查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运转和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存 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建议及时反映给医务科、院领导。 5.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结 合本科室特点,开展科室新技术、新业务。 6.把好质量关,运用现代管理理论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减少差错, 杜绝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7.做好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达到较 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 8.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9.负责科室进修实习医师的安排、教学及考核工作。 10.负责教育科室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医 疗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门诊及专家门诊:负责本科室门诊疾病的诊治,开展知识宣教。

12.积极参与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抢救治疗工作。 13.按医院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本科有关医疗质量资料。 14.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活动和监督检查。 15.完成医院交代给的政府指令性任务及其他工作。 16.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并按照医院 安排对全院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17.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8.对患者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19.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 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除。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20.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 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患者和接触污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患者提供口罩。 2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性疾病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

卫生部《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 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2〕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康复医院的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对1994年发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作为新建康复医院的验收标准。本文印发前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康复医院,应当对照该标准加强建设,尽快达到标准要求。 因社会经济状况和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等原因,确需设置一级康复医院的地区,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一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报我部备案后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 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过敏或吐苦水,常有间歇性缓解。 3.食管镜检查和(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1日内完成。 2.ESR ,ECG。3日内完成。 3.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1周内完成。 4.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 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避免餐后平卧,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口服,3/日,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②制酸剂:如氧化镁0.2-1 g,口服,3/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L,饭前1小时或睡前服,3/日。③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0.2g,口服,3/日;雷尼替丁胶囊150mg,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40mg,睡前口服。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40mg,饭前15-30min 及睡前口服。②西沙必利:饭前5-10mg,睡前5-10mg,口服。4.重症病人进内科治疗3月无效时进行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狭窄者须行食管扩张术。 住院天数 14-21天。

理疗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详]

颈椎病诊疗规范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检查程序] 1、问诊。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职业等。是否有不良习惯。 2、望诊。患者表情是否痛苦,颈部能否正常活动。颈部有无皮肤损伤,有无红肿。 3、查体。 (1)触诊。颈椎棘突是否偏歪,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无压痛,是否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有无减弱或肌肉萎缩。 (2)颈部活动度。颈部是否僵直,前曲、后伸、左右侧弯、旋转是否受限。 (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霍夫曼氏征。 4、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有无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是否改变,椎间隙是否变窄,有无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有无椎间孔变小。CT、MRI有无阳性提示。 [诊断依据]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C型侧弯,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证候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红,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脑卒中 【概述】 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 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 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 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 4、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

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 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 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者 【治疗】 一、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社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4、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治疗; 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社经阻滞(或溶解)治疗、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或行为心理治疗; 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或手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 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 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范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二)手术治疗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带状疱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霍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预防接种

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肝脏穿刺抽脓术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病毒性肝炎 [诊断] (一)基本要点: 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 1,甲型肝炎: (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 (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 (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DVAg、抗- HDVlgM或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1) 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EV或HEV RNA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 nm颗粒。 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疼痛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草稿样式 (外三科)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7 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 1.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 3.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 1.专科检查: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常规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尿液分析; 大便常规; 肝功能常规; 肾功能常规; 血电解质常规; 凝血常规; 心电图; 胸片; 输血前五项检查; 血糖。 【治疗原则】 1整脊治疗:可采用调曲整脊系统手法以及四维牵引。 2 卧床1~2周,骨盆牵引治疗,2次/日,每次30分钟,每次牵引重量120-160牛。 3 药物治疗: 3.1 气滞血瘀型 症状: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例方:舒筋活血汤。 3.2 寒湿型。 症状:腰腿疼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祛寒除湿,宣痹止痛。 例方:蠲痹汤。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

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口腔科前五种病诊疗常规操作规范

(一)急性牙髓炎【病史采集】 1. 尖锐的自发性痛,阵发性发作或加重; 2. 夜间痛,睡眠困难; 3. 温度刺液使疼痛加重,刺激去除后疼痛仍可持续较长时间; 4. 疼痛常不能定位,可放射到头面部; 5. 牙体多有深龋洞; 6. 常可探及小穿髓孔,探痛剧烈,有少量出血或脓液; 7. 牙髓活力异常。 【检查】 1. 多有深龋等牙体缺损,接近髓腔或有极小穿髓孔; 2. 探诊常有剧烈疼痛; 3. 早期叩痛不明显,晚期垂直叩痛; 4. 电活力测量早期牙髓敏感,晚期活力下降,读数高于正常。 【诊断】 1. 自发性、阵发性锐痛,夜间尤甚; 2. 放射痛,不能定位; 3. 牙体多有深龋洞,常可探及穿髓孔; 4. 温度诊阳性,疼痛延续时间长; 5. 牙髓活力异常。 【鉴别】 1. 牙间乳头炎:有牙龈红肿、食物嵌塞,但温度刺激龈乳头不会引发剧

烈疼痛; 2. 上颌窦炎:温度刺激不出现疼痛,无牙髓感染的患牙,多有感染史,上颌窦前壁有压痛。 3. 三叉神经痛:多有板机点,夜间不易发作,温度改变不引起疼痛。 【治疗原则】 1. 疼痛剧烈的首先应开髓引流(可局麻); 2. 待疼痛缓解后,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 年轻恒牙或无明显自发痛的患牙,如穿髓孔小,牙髓组织敏感鲜红的病例可采用直接盖髓术。 (二)急性根尖周炎 【病史采集】 1. 自发性、持续性钝痛,严重时可出现搏动性剧烈跳痛,患牙定位明确; 2. 患牙有浮出、伸长感,不敢咬; 3. 患牙多有龋洞或变色,根尖区扪压痛,粘膜发红、肿胀; 4. 多伴有乏力、发热,所属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检查】 1. 根尖区红肿、压痛; 2. 叩痛明显,不能咀嚼; 3. 冷热试、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4. X线牙片可偶见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诊断】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10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 一、住院记录书写要求: 1.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要求相同,能反应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名扼要。 2.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书写,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3.对住院病历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 二、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要求: 1.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病人,由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书写再次入院病历,住院医师书写再次入院记录。 2.因新发疾病而再次入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及入院记录的要求几格式书写,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 3.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对既往史及家族史等可从略,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4.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入院记录。 三、表格式病历书写要求: 1.表格式病历必须包含有住院病历要求的全部内容。 2.表格式病历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填写。 3.表格式病历入院记录内容同住院病历记录的内容。 四、康复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康复住院病历是为有功能障碍,需要全面康复的住院者而设计的具有专科特点的病历,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但康复住院病历书写应突出以下特点和要求: 1.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在病历上应反映出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患者对功能障碍的适应情况,确定需解决的问题,明确康复目标,拟订康复计划。 2.侧重功能评估,要对运动、感觉、言语、心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作出详细的评估,重视残存的功能,估计康复的潜力,拟定功能康复的重点。 3.康复住院病历可分为综合性康复病历和分科性康复病历。 4.综合性康复病历由康复医师书写,内容有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综合功能评估、病历小结、诊断、诊疗计划等。医师签全名。 5.分科性康复病历由专科治疗师书写,内容有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康复目标、治疗计划、治疗小结及治疗记录,治疗师签全明。 五、病历中其他记录的书写要求: 1.病程记录:入院后的首次病程记录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由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应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疗计划、观察重危病人病情变化要注意的事项。病程记录应包括病情变化(症状、体征),上级医师和科室内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特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和理由,各种会诊意见,对原诊断的修改和新诊断确立的依据,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记录。一般病人每1~2天记录一次,慢性病人可3天记录一次,康复病人一般可每周记录一次,重危病人或病情突然恶化者应随时记录。 2.治疗记录:入院后的首次治疗记录在病人入院首次治疗后24小时内由评价治疗师完成,首次治疗记录包括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治疗计划。治疗记录应包括治疗效果的观察,疗程的进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会诊、交接班、评价会、转科均应记录。治疗记录由经治疗是记录,一般病人可每周记录一次,会诊、交接班、评价

一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口腔门诊部设置标准

一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口腔门诊部 设置标准 口腔诊所设置标准 口腔诊所设置基本标准 一、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椅1台。 二、人员 医师。 1.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 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口腔诊疗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2.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 腔医师。 3.设4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至少有1名具 有口腔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护士。 1.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2.每增加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

少增加1名注 册护士。 三、房屋 设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建筑面积不少于30 平方米;设2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每台建筑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 诊室中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平 方米。 房屋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四、设备 基本设备。 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空气净化设备、高压灭菌 设备。 急救设备。 氧气瓶、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 呼吸器。 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单元设备。

牙科治疗椅1台,高速和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吸唾装置1套,三用喷枪1支,医师座椅1张,病历书写桌1张,口腔检查器械1套。诊疗器械符合一人一用一消毒配置。 其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 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五、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2016年11月19日口腔诊所设置基本标准 口腔诊所设置基本标准 一、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二、人员 医师。 1.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

内分泌科诊疗常规

内分泌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甲状腺机能亢进 【诊断要点】 ①病史:起病一般缓慢,少数可在明显精神创伤或感染后突然发病;存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高神经精神应激症群(如神经过敏、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急躁易怒、多言失眠等)、高代谢症群(食欲亢进、喜凉怕热、低烧乏力、多汗、腹泻)以及月经失调、阳萎、周期性麻痹等其他功能紊乱。 ②体格检查:消瘦,皮肤潮湿,手细颤,腱反射亢进;收缩压高、脉压大,心动过速、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早搏等;单侧或双侧突眼;甲状腺肿大。 ③辅助检查:血清总T3、T4和FT3、FT4增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TSH)兴奋试验阴性;TSAb、TRAb测定阳性。 【入院指征】诊断明确、病情较重,或伴有感染,或疑有危象者。 【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血脂------ 2日内完成 心电图、X线检查、B超------3日内完成 TSH、T3、T4、FT3、FT4 ------ 10日内完成 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 TSAb、TRAb测定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调节全身功能状态,进行心理治疗。口服安定片2.5mg,3次/日。脉率>100次/分时,口服安定片10~20mg,3次/日。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他巴唑、甲亢平,治疗量30~40mg/日;甲基(丙基)硫氧嘧啶300~400mg /日。维持量各为5~10mg/日及50~100mg/日。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过敏、肝功能损害及血白细胞减少情况。 【疗效标准】 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②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③未愈:经充分治疗,未能到到好转指标者。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面瘫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统称。 (一)诊断: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起病形式、发病年龄、诱因、先兆症状等特点多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症状: 本病具有神志障碍、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三)治疗: 主症:半身不遂:调和经脉、疏通气血 处方:大肠、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髃、肩贞、臂蠕、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

肾内科诊疗规范

肾内科诊疗规范 第一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史采集】 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 2.尿量和尿色的变化,有无泡沫尿。 3.水肿部位、程度和性质。 4.高血压病史。 5.全身表现,如疲乏、厌食、嗜睡、头晕、腰部钝痛等。 6.皮疹,关节痛,尿路刺激症。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浮肿,心肺体征,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风湿八项,狼疮细胞,内生肌酐清除率。 2.器械检查:心电图,胸片,双肾B超,根据病情需要作心脏彩超。 3.特殊检查:有条件作肾穿刺活检,标本送光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短期内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即可诊断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前1~3周有感染史可帮助确定诊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继发性肾损害,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直到症状消失。 2.低盐饮食,蛋白入量保持1.0克/公斤体重/天。 3.抗感染,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一般二周。 4.对症治疗:降压,利尿,抗心衰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6.必要时透析治疗。 【疗效与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急进性肾炎 【病史采集】 1.尿量和尿色的变化,有无泡沫尿。 2.水肿部位,程度和性质。 3.高血压情况。 4.全身表现,如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发热,皮疹,咯血,关节痛等。 5.肾功能的演变。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贫血,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浮肿,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偏头痛】 1. 诊断依据: (1)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2)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 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全头痛; 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 (3)多伴有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4)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脑成像及其它辅助检查均无异常。 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麦角胺、尼莫地平、卡马西平等药物。 (2)物理治疗: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3. 三叉神经阻滞、枕神经阻滞等。 【带状疱疹】 1. 诊断依据: (1)发病初期常伴有全身不适、微热、倦怠、食欲减退等,3~5日后在神经痛 的部位出现疱疹。 (2)沿神经走行分布的单侧性疼痛,呈束带状,多为烧灼样、割裂样剧痛。 (3)疼痛区域皮肤先有潮红,继而出现成簇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疱疹,逐渐增多, 沿受累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该处皮肤痛觉过敏。 (4)带状疱疹消失后仍留有剧烈疼痛,持续6月以上者,为慢性疱疹后神经痛。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 1)止痛:可用芬必得、曲马多、加巴喷丁,吗啡等。 2)抗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板兰根、阿糖胞苷等。 3)抗感染:可用抗生素。 4)其它药物:如干扰素、强的松(短期小剂量)、维生素等。 (2)疱疹出现后,注意避免抓破、感染,局部可外搽龙胆紫药水,或口服抗生素。 (3)物理治疗:激光等。 (4)神经阻滞:视病变部位行相应的椎间孔神经阻滞、椎旁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单次或留管连续用药)、皮下置 管接PCA(病人自控镇痛)。 【肩关节周围炎】 1. 诊断依据: (1)多发于50~60岁,40岁以下者少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 于右侧或双侧同时罹患。 (2)肩关节疼痛、僵硬,以钝痛为主,偶可呈剧烈锐痛,疼痛部位深邃, 按压时反而减轻,夜间疼痛加重。 (3)肩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汇编)

隆安县中医医院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二〇〇七年元月

目录 急性腰肌扭伤 (1) 肩周炎 (2) 颈椎病 (4) 落枕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7)

急性腰肌扭伤 急性腰肌扭伤是指腰部在持重和运动中,由于腰部平衡失调,使附着于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诊断要点】 1、有明显腰部急性损伤史(多为间接外力所伤)。伤后即出现典型剧痛、活动受限。 2、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工作的人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的人易患此病。 3、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不同,可有刺痛、胀痛或牵扯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且有局部肿胀,常牵掣臀部及下肢疼痛。 4、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至不能翻身起床、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5、检查:多有局限性压痛,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治疗】 1、口服营养神经类药:TabvitB1或复合vitB片20mgTid谷维素片20mgTid 2、疼痛明显,可用非甾体类药,如芬必得胶囊0.3Bid或戴芬胶囊75mgqd。 3、急性损伤炎症水肿期可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lOmg加压静滴。 4、一般配合静滴丹参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静滴。 【分证论治】 推拿操作常规标准: 1、滚揉舒筋法: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医者站于一侧,用滚、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术3~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点拨镇痛法: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志室、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在点压穴位时应加以按揉或弹拨,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可调和气血,提高痛阈,从而减轻疼痛。 3、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部有“咯嗒”声响。此法可调整后关节紊乱,使错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