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

业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毕业设计(论文)

某公司办公楼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本课题为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4层,建筑面积约3000m2,长42m,宽16.8m,高14.95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先,根据设计出的建筑方案及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做法,确定结构计算简图,进行荷载和内力计算,绘制了相应的内力图;其次,进行结构内力组合,确定结构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和轴力设计值。最后,根据已经计算出的结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对梁、板、柱、基础等进行配筋计算,并绘制了相应的结构施工图。同时,本文采用PKPM软件进行电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达到同手算结果对比、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框架结构;内力;配筋;控制截面

ABSTRACT

The topic is the design of Hua Ling technology office building in DongYing city, four layers, the area of construction is about 3000m2, the length of the building is 42m, the width is 16.8m and the height is 14.95m. This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architectural drawing of design, buil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determine schematic calculation, thus completing the load and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ion, drawing a map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nal forces; Secondly, proceed the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control sectional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 force design value. Finally, according to already calculate structure control sectional internal force value, the beam, slab and columns, the foundation being reinforced, and the mapp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lan. At the same time, we used the software PKPM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results,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nalysis, contrast the result which was calculated by hand.

Keywords:frame construction; internal force; reinforcement;control section

前言

毕业设计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性演练,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系统化的运用头脑里的知识框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以及操作制图能力等。

本次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遵循由建筑到结构,再到基础的设计过程。

建筑设计根据地形及周边环境,合理布置建筑总平面,综合考虑各个部分的具体使用要求,统筹相互间的关系和位置,使建筑各部分人流组织通畅,建筑流线简捷、明确,以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景观效果和经济效果。然后进行立面造型、剖面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确定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根据经验对构件初估、确定计算单元计算模型及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基础设计等内容。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如PKPM的校正。设计时尽量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涉猎了大量的知识,查阅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手工绘图,上机制图的能力也逐渐巩固,由于时间相对紧张,让自己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使自己能更加有信心面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

第1章 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山东东营华凌科技公司办公楼,建筑总面积约为3000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层。

设计标高

室内设计标高±0.00m ,相当于绝对标高6.00m ,室内外高差450mm 。

气象资料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4.5℃,绝对最高温度:40℃,冬季室外计算温度:-9℃,绝对最高温度:-22℃,最大降雨量:300mm ,基本风压:m 2,主导风向:冬季:西北,夏季:东南。基本雪压:m 2 ,最大冻深:500mm 。

工程地质资料

地基允许承载力R=90kN/m 2,土类型为粉质粘土,Ⅱ类场地,最高地下水位:自然地面以下1.2m ;地下水性质:有弱硫酸盐侵蚀。

抗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墙身做法

外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厚240mm ;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厚200mm 。

门窗做法

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他均为木门、铝合金窗。

所用材料

混凝土C25:2mm /N 9.11=c f ,2mm /N 27.1=t f ;HPB235级钢筋:

2y mm /210N =f ;HRB335级钢筋:2y mm /300N =f ,b ξ=。

第2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如下:

图 2-1 结构平面布置

边跨梁:mm 60012

720012===

l h ,取600mm =h ,250mm =b 。 中跨梁:mm 20012

240012===

l h ,取400mm =h ,250mm =b 。 纵向框架梁:mm 35012

4200

12===

l h ,取400mm =h ,250mm =b 。 柱:c

N f N

A μ≥

=

2108423.5mm 2.19

.09.111000

2.4)2.16.3(412=????+??,

取400mm mm 400?=?h b 。 板厚:mm 10540

420040===

l h ,取100mm =h 。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底层层高为4.15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AB 、CD 跨梁:)m (1082.1202.7/6.025.012

1

2343E E i -?=???

= BC 跨梁:)m (1026.106.2/4.025.012

1

2343E E i -?=???

= 上部各层柱:)m (1093.56.3/4.012

1

344E E i -?=??

= 底层柱:)m (1014.515.4/4.012

1

344E E i -?=??

= 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34m 10E -?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

第3章 荷载计算

恒载计算

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 ×10=2m /kN

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20×=2m /kN 水泥珍珠岩(最薄40mm )2%找坡 ×4=2m /kN 10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 ×4=2m /kN 100厚现浇楼板 25×=2m /kN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2m /kN 15mm 厚纸筋石灰抹灰 ×16=2m /kN 屋面恒载 2m /kN 边跨框架梁自重 ××25=m /kN 梁侧粉刷 2×()××17=m /kN

边跨框架梁总重 m /kN 边跨框架梁自重 ××25=m /kN 梁侧粉刷 2×()××17=m /kN

中跨框架梁总重 m /kN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2m /kN 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5=2m /kN 15mm 厚纸筋石灰抹底 ×17=2m /kN 楼面恒载 2m /kN 边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2m /kN 边跨填充墙自重 ××()=m /kN 填充墙粉刷自重 ()××2×17=m /kN

中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m /kN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25=kN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2×××17=kN

1000高女儿墙自重 1×××=kN 1000高女儿墙粉刷 ××17×2=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kN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39.50kN 44==D A G G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25=kN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kN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2×=kN

×+kN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47.97kN

44==C B G G

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kN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kN 铝合金窗自重 ××=kN 窗下墙体自重 ×××=kN 窗下墙体粉刷 ××2×17×=kN 窗边墙体自重 ×××=kN 窗边墙体粉刷 ××2××17=kN 框架柱自重 ×××25=kN 框架柱粉刷 ×××17=kN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2×=kN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57.94kN ==D A G G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kN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kN

内纵墙自重 ()×××= kN 墙粉刷 ()××2×17×=kN

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 ×1×kN 框架柱自重

kN

框架柱粉刷 ×1×17×=kN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2×=kN

×+kN 中间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47.97kN ==C B G G

恒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3-1所示。

图 3-1 恒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活荷载计算

3.2.1 屋面活荷载 3.2.2 楼面活荷载

245kN

.182.51.32.6)-4.2(4.20.52.04.2/24.20.5=??+?+???==C B P P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2所示。

图 3-2 活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风荷载计算

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0ωμμβωZ S Z =(3-1)

因结构高度H =14.85m <30m ,可取Z β=;S μ=;0ω=2m /kN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3-1所示。其中z 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 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结果如图3-3所示。

表3-1 风荷载计算

图 3-3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地震作用计算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作用于屋面梁及各层楼面梁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屋面梁处:EW G =结构和构件自重+50%雪荷载 楼面梁处:E1G =结构和构件自重+50%活荷载

其中结构和构件自重取楼面上下1/2层高范围内(屋面梁处取顶层一半)

的结构和构件自重,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及质点高度如图3-4所示。

图 3-4 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及质点高度

各层荷载为:

4G =屋面恒载+屋面雪荷载+屋盖纵横梁自重+屋面下半层的柱及墙体自

重+女儿墙自重

屋面板G =××=kN

女儿墙G =×1×+42)×2×+×+2)×+42)×2×17=kN 雪G =××=kN

柱G =××25×kN 梁G ×2×

kN 墙G kN 4G 屋面板G 女儿墙G 雪G 梁G 柱G 墙G kN 同理得:

3G =2G =kN

1G =kN

3.4.2 框架刚度计算

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中框架梁02I I =,边框架梁01.5I I =(0I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计算过程表3-2、3-3、3-4所示。

注:h EI i b /= 表 3-3 柱的刚度

表 3-4 框架总刚度

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本楼的主体总高度为14.85m ,且楼房的质量和刚度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为此必须先确定其基本周期。现用能量法计算,并考虑非承重填充墙刚度的影响,取折减系数6.0=T ψ。其计算过程列于表3-5。

得,∑∑===4

1

4

1

21/2i i i

i

i

i

T

u

G u G T ψ=2××755.2968/864.405=

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7度第二组地震和Ⅲ类场地,4.0,08.0max ==g T αs 。 1T =<56.0=g T

所以不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为kN ,所以底部剪力为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EK j j

j

i i F H

G H

G F ∑==

4

1

(3-2)

楼层的地震作用标准值i F 和地震剪力标准值i V 的计算如表3-6。

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层间的弹性验算结果列于表3-7,其中楼

层间的地震剪力应取标准值。

从表中验算知[]e i ei H u θ

第4章 内力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以一榀中框架为例,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这里以顶层为例说明分层法的计算过程,其他层(中间层、底层)计算过程与顶层相同。中柱的线刚度采用框架梁柱实际线刚度的倍,按照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为均布荷载。

顶层等效均布荷载为:

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82.267.0220.0312

1

g 12122'4-=??-=-

=边边l M AB kN·

m 5.621.39.983

1

g 3122'G 4-=??-=-=中中l M B kN·

m 2.811.39.986

1

g 6122'4G -=??-=-=中中l M B kN·

m 标准层等效均布荷载为:

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88.547.0221.5612

1

g 12122'-=??-=-

=边边l M AB kN·

m 4.641.38.243

1

g 3122'G -=??-=-=中中l M B kN·m

2.321.38.246

1

g 6122'G -=??-=-=中中l M B kN·

m 表 4-1 分层法分配系数及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结果(kN/m )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图4-1,计算所得结构顶层弯矩图见图4-2。

图 4-1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 4-2 顶层弯矩图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叠加后框架内各节点弯矩不一定达到平衡,为提高精度,可将节点不平衡弯矩再分配一次进行修正,修正后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4-3所示。并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如图4-4所示。

考虑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跨中弯矩乘以的系数,以备内力组合时用。

图 4-3 弯矩图(单位:kN·m ) 图 4-4 梁剪力、柱轴力图(单位:kN )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以一榀中框架为例,用分层法计算。 顶层等效均布荷载为:

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7.317.021.7812

1

g 12122'4-=??-=-

=边边l M AB kN·m

0.461.30.813

1

g 3122'G 4-=??-=-=中中l M B kN·

m 0.231.381.061

g 6122'4G -=??-=-=中中l M B kN·

m 标准层等效均布荷载为:

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29.247.027.1212

1

g 12122'-=??-=-

=边边l M AB kN·

m 2.291.306.43

1

g 3122'G -=??-=-=中中l M B kN·

m 1.141.34.066

1

g 6122'G -=??-=-=中中l M B kN·

m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叠加后框架内各节点弯矩不一定达到平衡,为提高精度,可将节点不平衡弯矩再分配一次进行修正,修正后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4-5所示。并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如图4-6所示。

考虑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跨中弯矩乘以的系数,以备内力组合时用。

图 4-5 弯矩图(单位:kN·m ) 图 4-6 梁剪力、柱轴力图(单位:kN )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以一榀中框架为例,内力计算采用D 值法,以左风为例计算,右风符号相反。计算过程如表4-2、4-3、4-4所示。

表 4-2 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和剪力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 本工程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预期工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达到文明施工工地的标准。现场整洁,排放有控,保护周边,环保作业;合理消耗资源,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 项目部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指挥、管理和控制。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文明,卫生管理措施及项目季节性施工措施。在设计中主要运用了AutoCAD、MATLAB等软件运用,同时还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进行编制。 本次毕业设计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熟悉了图纸,熟悉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更加了解以后工作的方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61164

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目录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 (1)混凝土原材料 (2) (2)混凝土的搅拌 (2) (3)混凝土的运输 (2) (4)混凝土的浇筑 (3) (5)混凝土的养护 (3) (6)加强施工管理 (3) 三、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4) (2)露筋 (4) (3)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4) (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5) (5)混凝土裂缝 (5) (6)混凝土夹芯 (5) (7)外形尺寸偏差 (5) 四、论文结语 (6)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规模、节能环保、形态迥异的高层建筑,而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钢筋混凝土,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就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导施工过程的当代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与整体性,我们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就得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每一施工环节。现浇混凝土工程包原材料料、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五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如下: 混凝土原材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后方可应用。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如果黏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在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他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成骨料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过程的控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时间适中,若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还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将下降;若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影响混凝土质量。其中如果用自落式搅拌机,时间搅拌在90~250s以内,如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间控制在60~200s以内,采用搅拌机容量越大,则搅拌时间较长的原则。其次,采用二次投料法代替一次投料法,强度可提高约15%,可省水泥15%~20%。其中预拌水泥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或用预拌水泥砂浆法: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为均匀的混凝土。第三,进料容量控制为出料容量的倍左右,且是搅拌机械的倍。因为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装料过少,则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做到运输过程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即要保证运输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条件(指导老师提供) 1)工程概况 2)结构形式 3)地址情况 4)气象条件:气温、降雨量、风压、主导风向等 5)地震设防烈度 6)主要建筑材料 7)其他:建筑物耐久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 二、设计容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部分 建筑设计要求:确定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案;根据已确定的设计案,完成施工图设计,并用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容: 1)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提交与否有指导老师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2)各层建筑平面图(1:100) 3)建筑立面图(1:100,至少2个立面) 4)建筑剖面图(1:50,至少1个剖面,要求剖到楼梯) 5)屋顶平面图 6)建筑详图:檐口泛水等节点详图(提交与否有指导老师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二)结构设计部分 在确定结构案和结构平面布置后,进行结构计算(手算一榀框架),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计算容

1)计算机计算所有主要结构构件(包括板、框架、梁、基础及楼梯等)的结构计算2)手算一榀框架(允只写计算步骤及过程) 2、绘制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 2)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 3)框架及梁配筋图 4)楼梯、雨蓬配筋图 5)节点大样:女儿墙压顶等 (三)设计说明书部分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3)任务书 4)题目,作者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 5)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 6)目录 7)绪论(引言、综述) 8)正文 机算部分:包括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总平面布置图的确定;结构设计案的比较及确定;机算中必要的计算;有关设计参数的取值及计算结果分析等。 手算部分:手算一榀框架。包括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力组合;配筋计算及有关位移验算等。 9)结论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摘要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差、脆性大、容易开裂。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是这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 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3) 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洒水造成的裂缝 (3) (3) (3) (3) (3) (4) 混凝土本身原因造成的裂缝 (4) (4) (5) (5) (5) (5) (6) (6) 混凝土外界因素造成的裂缝 (7) 第三章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7)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7)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9) 混凝土施工温度方面的控制 (12) 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方面的控制措施 (12) 第四章混凝土裂缝控制案例 (13)

工程概况 (13) 裂缝的出现部位和表现形式 (14)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4) 此实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15) 以后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 (15)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第一章前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我们施工过程中都要产生,为了避免砼有害裂缝的出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施工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使我们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尽量减少到国家规范要求以内。 混凝土裂缝也是社会各界可以接受的一种现象,只是我们如何将有害程度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正因为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混合体,它又是一种脆性材料,它在受到不同压力、温度和外力的作用下,都有可能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往往会使其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很多工程结构的失事都是由于混凝土裂缝造成的。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结构构件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是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其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本文结合的现场施工经验,并大量资料,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控制措施。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致可分为混凝土施工、本身特性、外界因素等三大类。在此,我们就按此分类来谈谈混凝土裂缝形成的成因。 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施工模板洒水不当,过于干燥,或因模板本身吸水量过大,造成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产生裂缝。 混凝土振捣施工造成的裂缝

小学教学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小学教学楼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 摘要:建筑土木工程项目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项目成本也同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课题,成本控制与土木工程效益有直接的联系,合理的成本控制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开支,创造更大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成本控制 一、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保证项目有效和按时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经济措施对项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和监督的过程。一项工程的开展,尤其是土木工程项目,其所创造的价值更多为无形价值。建筑设施等需要保证质量,但是成本支出也不能毫无限制。通过成本的控制来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仅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保证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成本控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而言,更加具有实际管控意义。 二、当前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建筑项目成本意识缺乏 在当前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项目开工前缺少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再生产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组织设计。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缺乏成本意识,不利于建筑成本的控制;其次,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节约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有 些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节约,造成了很多原材料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2.2、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 在当前建筑工程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还是沿用以往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都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把建筑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算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应的比较。这种办法在重点项目进程应用时,很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工程项目控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多方案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本设计的题目是焦作三维国贸中心4#住宅楼桩基础设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单桩容许承载力、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以及承台的尺寸和构造,再根据承受的荷载验算桩基承载力,估算沉降量并验算桩和桩承台的强度。 通过设计桩基础要达到掌握桩基设计计算的具体原理及主要设计步骤,更深入地理解桩基工程特性。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使作者对桩的受力特点、制作工艺、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做到了把作者大学四年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基础课程与具体工程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n choosing base form buildings withh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 upper structure ty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ismic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ave invest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foundation schemes design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ile foundation pile type, pile section size and length, the number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pile a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fferdam, again according to withst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estimat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 cap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chieve mastery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principle and main design step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rill hol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uthor of pil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did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ing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basic course and combin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ruly achieve th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the future. Key words: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Bored piles;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总汇

?土木工程随机风场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11-01)?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试验室的建设与运营模式(11-01)?国外流域综合管理八条经验值得借鉴(03-22) ?水利信息化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探讨(03-22)?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03-22) ?浅谈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造价控制工作(03-22)?现场总线在软水处理控制中的应用(03-22)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03-22)?营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水景(03-22) ?水池施工缝质量通病的防治(03-22)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03-22) ?关于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关系的探讨(03-22)?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与在线自动监测仪器的发展(03-22)?人工景观湖生态水处理设计(03-22) ?浅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03-22)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03-22) ?现浇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预防(03-22) ?水电开发如何应对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03-22)?对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分析(03-22)?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析(03-22)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03-22)?如何处理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投标(03-22)?浅谈如何预防和处理下水堵塞问题(03-22) ?浅谈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现状与对策(03-22)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03-22) ?水闸施工管理控制分析(03-22) ?水闸冲刷计算分析研究(03-22) ?浅谈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的意义(03-22)

?又寸节水灌溉技术和技术模式的探讨(03-22)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03-22) ?生态政区规划与建设的冷思考(02-25)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02-25) ?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机制(02-25) ?建设性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审美化(02-25) ?环境历史和生态危机的起源(02-25) ?期待中国环保产业的财富(02-25) ?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探讨(02-25) ?环境行政处罚种类界定及其矫正(02-25) ?着眼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搞好林业结构调整(02-25)?浅论发展我国的知识农业(02-25) ?浅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农业发展体系(02-25)?农户专业化: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首要问题(02-25)?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两点思考(02-25) ?浅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02-2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02-25) ?我国西部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02-25) ?农业政策与农业现代化(02-25) ?浅谈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02-25) ?农业生产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02-25) ?黄瓜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技术(02-25) ?如何编制好林地经济发展规划(02-25) ?浅析园林的水景设计(02-25) ?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初论(02-25) ?关于林业信息化在防灾减灾中预警作用的思考(02-25)?谈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0-24) ?谈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之对策(10-24)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中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设计中,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施工中去,正确使用国家的规范、条例和规程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有一定的知识面、与他人协调和配合的能力。这是因为建筑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并需要多专业交叉配合才能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课程设计的内容也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苦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并由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按照科学、有序的设计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处理总承包单位与分承包单位之间、工序与工种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的作业关系。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采取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监察、反馈等活动。施工组织设计策划的周密,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贯标认证就会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就会使各种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项目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就会影响施工质量、推迟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酿成施工安全事故、妨碍贯标认证,所以项目部全体专业工程师与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集项目部全体人员的智慧与力量做出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 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到,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统筹安排,措施有力,重点突出,不断优化方案;建立健全项目部管理制度,减少和杜绝管理漏洞;项目部管理机构分工明确,人员精干:合理选择适宜本项目的"四新技术",提高项目部的技术与管理水平。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的一项重要技术活动,需要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依据各自的工作范围,全面策划,精心部署,共同编纂集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经济文件。

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题目: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年级:2014年春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XXX广播电视大学

XXX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XX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明确标注;有关教师、同学及其他人员对本论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且为本人在论文中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本人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XX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指导教师已阅: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XXX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XXX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 14 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设计(论文)题目:XX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论述)内容 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上,做出一个全面而合理符合好快省安全要求的计划安排,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充分的准备,预防和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为施工单位切实的实施进度计划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准确反应施工现场实际,节约各种资源,在满足建设法规规范和建设单位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基本要求 1.规范论文中的技术指标 2.规范论文中的语言文字 3.论述做到具备论点论据论证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对工程的施工进行指导和要求,对其应如何进行施工做了详细的要求,并进行了准确的计算。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以及相关的应注意事项。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2) 一、建筑工程的分类 (2) (1)设防的部位 (2) (2)设防的方法 (2) (3)设防材料的性能 (2) (4)设防材料的品种 (3) 二、防水材料的要求和选取 (3) (1)防水材料的共性要求 (3) (2)防水材料的选取 (3) 三、屋面防水的施工工艺 (4) (1)施工工序 (4) (2)操作要点 (4) 四、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5) (1)外墙渗漏的原因 (5) (2)外墙渗漏防护措施 (6) 五、结束语 (7)

摘要 本论文文主要讲述了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防水材料的要求及选取和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第一,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编写通俗易懂,实用,便于了解和掌握。 第二,根据自己的实习经验及相关资料突出了防水施工特点的内容,从而有利于防水质量的控制。 第三,论文中同时将近期的新规范,新规章,新标准融入其中,丰富了内容。第四,论文介绍了防水材料的选取及防水材料的分类,为后续防水的施工创造了条件。 一,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 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可依据设防的部位、设防的方法、所用来设防的材料性能和品种来进行分类。 (1)按设防的部位进行分类按建(构)筑物工程出现渗漏水的主要部位可划分为:地下防水、屋面防水、室内厕浴间防水、外墙面防水以及特殊建(构)筑物和部位防水。 屋面防水:建(构)筑物屋面的防水; 地下防水:地下室、地下管沟、地下铁道、隧道、地下建(构)筑物的防水; 室内厕浴间防水:卫生间、浴室、盥洗室、清洁室、开水间以及楼面、地面、管道等的防水; 外墙面防水:外墙立面、坡面、板缝、窗边、窗台、框架梁底、柱边等的防水; 特殊建(构)筑物和部位防水:如水池、水塔、室内游泳池、喷水池、四季厅、室内花园、储油罐、储油池等的防水。 (2)按设防方法分类 ①复合防水:采用各种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复合防水)是一种新型防水做法。在设防中采用多种不同性能的防水材料,利用各自具有的特性,在防水工程中复合使用,发挥各种防水材料的优势,以提高防水工程的整体性能,做到“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如在节点部位,可用密封材料或性能各异的防水材料与大面积的一般防水材料配合使用,形成复合防水。 ②构造自防水:采用一定型式或方法进行构造自防水或结合排水进行防水。如地铁车站为防止侧墙渗水采用的双层侧墙内衬墙(补偿收缩防水钢筋混凝土)、为防止顶板结构产生裂纹而设置的诱导缝和后浇带、为解决地铁结构漂浮而在底板下设置的倒滤 层(渗排水层)等。 (3)按设防材料性能分类 按设防材料的性能进行分类,可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 ①刚性防水:刚性防水是指用素浆、水泥浆和防水砂浆组成的防水层。它是利用抹压均匀、密实的素灰和水泥砂浆分层交替施工,以构成一个整体防水层。由于是相间抹压的,各层残留的毛细孔道相互弥补,从而阻塞了渗漏水的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 抗渗能力。 ②柔性防水:柔性防水依据起防水作用的材料还可分为卷材防水、涂膜防水等多种。 还可分为卷材防水:卷材防水是将几层卷材用胶结材料黏在结构基层上,而构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0年7月15日~9月26日

摘要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家制定了各项法规实现建筑节能,即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本文主要从保温设计、保温系统的构造、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施工以及工程管理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外墙保温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外墙保温系统;质量通病;防治方法;工程管理 Ⅰ

目录 摘要 (Ⅰ) 目录..........................................................................................Ⅱ第一章外墙外保温工程现状 (1) 第二章系统技术质量问题与防治方法 (2) 2.1 设计因素引起问题与防治方法 (2) 2.2构造的不合理或变更引起的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 (3) 2.3系统及组成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 (6) 第三章施工质量问题与防治纠正措施 (8) 聚合物砂浆配制问题与纠正措施 (8) 保温板安装问题与纠正措施 (9) 保温浆料现场搅拌、粘结涂抹问题与防治措施 (9) 网格布埋填问题与纠正措施 (11) 护面砂浆施工问题与纠正措施 (11) 第四章工程管理问题与防治方法 (13) 4.1 施工组织安排问题与防治方法 (13) 4.2 施工质量监督、验收问题与防治方法 (13) 4.3 成品质量防护问题与防治方法 (14) 第五章做好外保温工程应加强的措施 (15) 专用砂浆质量、外保温系统配套理念、工程化管理理念 (15) 工程管理人员培训 (15) 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与素质培训 (16) 加强与建设方、总包方及其他相关分包单位的协调与配合 (16) 第六章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Ⅱ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Causes and control of cracks in concrete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the concrete crack is a common and difficult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 In this paper, from the design, material, mix ratio, construction site maintenance and other causes of common cracks in concrete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Reasons for concrete cracks,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concrete mix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ite mainten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concrete crack: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filling method, grouting method, structure method of reinforcement, concrete replacement method, bionic self-healing.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cause; control;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XXXX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文题目:XXXX车间钢结构深化设计 分部:XXXXXXXXXXX分部 学习中心:X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入学时间: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日期: 2018 年 X 月

目录 一、引言 (4) (一)发展史 (5) (二)钢结构深化设计的技术应用及对钢结构工程的指导意义 (6) (三)深化设计软件 (6) 二、设计依据 (8) 三、工程概况 (9) 四、钢结构设计 (10) (一)判断结构是否使用钢结构 (10) (二)内力计算 (11) 1. 结构选型及布置是对结构的定性 (11) 2. 结构计算信息 (11) 3. 结构基本信息 (12) (三)构件设计 (13) 五、深化设计 (16) (一)深化设计的目的 (16) (二)深化设计的内容 (16) 1. 工程深化设计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6) 2. 深化设计的成果至少(但不限于)包括以下内容: (17) 3. 深化设计图纸的表达至少(但不限于)要达到如下要求的深度: (17) 4. 深化设计实体模型与施工图比较: (18) 5. 深化设计成果(加工图纸) (19) 六、结论与展望 (22) (一)深化设计结论 (22) (二)钢结构深化设计展望 (22)

1. 深化设计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22) 2. 深化设计计算机辅助的发展趋势 (23) 3. 深化设计人员的发展趋势 (23)

摘要 当今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钢结构工程也就应运而生,现代建筑行业中钢结构建筑目前已经从工业建筑渗透到民用建筑。如大型厂房、超市、住宅、体育馆、展厅、机场等建筑都已经应用钢结构工程。在日趋发展的建筑业,钢结构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由于加工方便、施工便捷、抗震能力较强的缘故,受到现在建筑人的青睐,随着现代建筑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钢结构体系多变,造型多变,使用要求多变,已经不是简单的对原设计图纸的拆分,必须借助科技的手段进行拆分,对深化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施工前深化设计阶段控制和节约工程成本,提高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钢结构图纸深化设计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结构设计;深化设计;TEKLA软件;CAD软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 2、混凝土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初探 3、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4、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 5、建筑工程司法鉴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 6、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7、某大学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 8、某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9、某框架结构住宅楼的施工组织设计 10、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11、生态建筑节能模式研究 12、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 1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工程投标报价的分析确定 15、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16、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分析 17、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研究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选题原则: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原则上尽量选做工程设计型与施工技术型课题,不做理论研究型与管理型课题、 1、?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2、?×××大厦桩基础设计 3、?×××滑坡稳定性评价 4、?×××道路绿色边坡设计与施工浅析 5、?后压浆技术在×××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6、?×××大厦基坑支护设计 7、?×××大楼设计 题目1:某厂区综合办公楼基础结构设计 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 根据提供的建筑施工图,完成要求工作量的结构设计 (一)设计要求 1、?基础:桩基(φ377,有效桩长取24米,单桩承载力为400KN/M2) 2、?抗震设防烈度:6度 3、?砖砌体:地面以上采用KP1型多孔砖;地面以下采用标准砖。 (二)设计内容与应完成的工作量 1、所设计内容的结构说明 2、桩及基础平面布置图 3、承台祥图 4、计算书 (三)主要参考资料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国家规范 2、《简明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 3、《地基基础设计手册》 4、《建筑结构强制性国家标准》 5、有关专业课程教材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精选版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Causes and control of cracks in concrete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the concrete crack is a common and difficult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 In this paper, from the design, material, mix ratio, construction site maintenance and other causes of common cracks in concrete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Reasons for concrete cracks,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concrete mix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ite mainten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concrete crack: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filling method, grouting method, structure method of reinforcement, concrete replacement method, bionic self-healing.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cause; control;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完整

一引言 1.1研究结构可靠度的必要性及发展史 在结构设计时,应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经济合理地满足下列要求:①能承受施工和使用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包括荷载及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②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③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④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龙卷风等)发生及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这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用来度量可靠性的指标称为可靠度。结构可靠度( structural reliability )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换而言之,结构可靠度方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给定一个或多个材料特性或几何尺寸,而这些特性具有随机的或不完全知道的性质,以及在某些方面,结构上作用的荷载具有随机的或不完全知道的特性的情况下,结构按预定方式正常工作的概率[1]。 可靠度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当时主要是围绕飞机失效进行研究。可靠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大概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1946年,弗罗伊詹特(A.M.Freudenthal)发表题为《结构的安全度》的论文,开始较为集中地讨论这个问题;同期,苏联的尔然尼钦提出了一次二阶矩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结构失效概率的方法及对应的可靠指标公式;美国柯涅尔(C.A.Cornell)在尔然尼钦工作的基础上,于1969年提出了与结构失效概率相联系的可靠指标β作为衡量结构安全度的一种统一数量指标,并建立了结构安全度的二阶矩模式;1971年加拿大的林德(N.C.Lind)对这种模式采用分离函数方式,将可靠指标β表达成设计人员习惯采用的分项系数形式。这些进程都加速了结构可靠度方法的实用化。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洪华生(A.H.S.Ang)对各种结构不定性作了分析,提出了广义可靠度概率法。他同邓汉忠(W.H.Tang)合写的《工程规划和设计中的概率概念》一书在世界上已广为应用。1976年,国际“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JCSS),采用拉克维茨(Rackwitz)和菲斯莱(Fiessler)等人提出的通过“当量正态”的方法以考虑随机变量实际分布的二阶矩模式,这对提高二阶矩模式的精度意义极大。至此,二阶矩模式的结构可靠度表达式与设计方法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我国的结构可靠度研究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1970 年代,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港口工程等设计规范已经开始涉及所谓“可靠度”的概念; 1980 年代,在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4 年,我国颁布了《建筑结构统一标准》( GBJ68-84 ), 这标志着我国建筑设计理论与设计规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阶段。全国结构可靠度委员会自 1987 年起,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实际上,在此后的若干年间,一直在酝酿着一部新规范的诞生。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2002 )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 200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