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2002年复赛试题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2002年复赛试题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2002年复赛试题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2002年复赛试题

上海市第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2002年)

复赛试题

说明:1、本试题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大题~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

解答过程;第三大题~第五大题要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下列四个事件中,经历时间最接近一秒钟的是( )

A 人眨一下眼。

B 人在安静时呼吸一次。

C 人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

D 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如快速蹬楼)脉博跳动一次。

2.手掌中托一小石块,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在小石块与手掌脱离时,则( )

A 小石块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 小石块与手掌的运动速度相等。

C 小石块比手掌运动得快。

D 小石块速度继续增大,手掌速度将减小。

3.向如图1所示的玻璃瓶内注入水,然后将插有细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玻璃

瓶,玻璃瓶壁有A 、B 两个孔,也用软木塞子塞住。瓶内液面如图1所示,

现将A 、B 处的木塞同时拔去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

B 两孔中均无水射出。

B A 、B 两孔中均有水射出。

C A 孔中无水射出,B 孔中有水射出。

D A 孔中有水射出,B 孔中无水射出。

4.如图2所示,有三只底面积均为S 、水面高度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盛水容

器a 、b 、c 。现将三只相同的实心铝球分别放入容器a 、b 、c 中,铝球受到的浮力为F 。设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大值分别为△P 1、△P 2和△P 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 1=△P 2=△P 3=F/S 。

B △P 1>F/S ,△P 2=F/S ,△P 3

C △P 1=F/S ,△P 2F/S 。

D △P 1F/S ,△P 3

图2

5.如图3所示,用一根电阻为6R 的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线做成一个环,在环上6个对称的

图1

点上,焊接6个不计电阻的导线,并与接线柱连接,现有一根不计电阻的导线将6个接线柱中的任意两个相连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其它各接线柱之间的获得不同阻值(不含零电阻)的总个数和最大电阻值分别是( )

A 9种,最大为1.5R。

B 12种,最大为2.0R。

C 15种,最大为2.5R。

D 18种,最大为3.0R。

图3

6.将两只不同阻值的电阻R1、R2连成如图4(a)所示的电路,当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示数为0.5A,现将图4(a)中的电阻改接成如图4(b)所示的电路,则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中的示数( )

A 一定大于2A。

B 一定小于0.5A。

C 一定大于0.5A,但小于1A。

D 一定大于1A,但小于2A。

图4

7.科学考察队员在北极考察时,为了探究冰层下海水的成份,他们在厚薄均匀的冰层上钻一个深达250m的冰洞,则为了取海水水样,系在取水筒上绳子的长度至少为(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A 10m。

B 32m。

C 218m。

D 250m。

8.如图5所示,AB、CD分别是两个可以绕A、C两转轴转动的质量均匀的杠杆,它们的质量相等,长度相等。现在B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AB杆的力,使AB杆和CD杆缓缓绕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设使AB杆顺时针转动到图示位置时施加在B点的力为F1,使AB杆逆时针转动到图时位置时施加在B点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CD杆与AB杆接触处是光滑的,则F1

B 若CD杆与AB杆接触处是光滑的,则F1>F2。

C 若CD杆与AB杆接触处是有摩擦的,则F1

D 无论接触点是否光滑,及转动方向如何,F1=F2。

图5

【解答】选D,

分析AB杆的受力,如果光滑,则受到F之外的力为CD杆的重力分力,不管顺逆时针,都一样。如果有摩擦,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是沿着AB杆的方向的,与F垂直,所以对F没有影响。

二.填空题(每格4分,共40分)

9.我国已兴建抽水蓄能水电站,它可调剂电力供应。深夜时,用过剩的电能通过水泵把下

蓄水池的水抽到高处的上蓄水池内,白天则通过闸门放水发电,以补充电能不足,如图6所示。若上蓄水池长150m,宽30m,从深夜11时至清晨4时抽水,使上蓄水池的水面增加20米。而下蓄水池的水面下降5m,开始抽水时,上、下蓄水池的水面高度差为400m。

已知:抽水机的效率为80%,发电机的效率为60%,g为10N/kg。则白天通过闸门放水发电将夜晚抽水蓄的能转化成电能,给电网补充的电能为_______J,抽水机的平均功率为______KW。

10.图7是额定功率为500W电饭锅的电路示意图。R1、R2分别表示加热电热丝。电键S是一

个温度控制开关,当锅内食品温度低于103℃时,电键S处于________(选填:“闭合”

或“断开”)状态,使电饭锅以额定功率对锅内食品加热;当温度超过103℃时,电键S 会自动转换状态,减小电饭锅的加热功率,起到保温作用。若电饭煲在保温时消耗的电功率是加热时的1/5,则电热丝R1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

图7

11.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所有的电灯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其中LG、LR分别为

绿色、红色指示灯,L1、L2、L3……为照明灯。A为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B为弹簧,C 为可绕O轴转动的铁质动触片,P、Q为静触片。请用笔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接线柱a、b、

c、d、e、f,使指示灯起到这样的作用:当电路中的照明灯均不使用时绿灯亮,当电路

中开启的照明灯数目超过某个值时红灯亮。若当流过电磁铁A的电流达到5I时,红灯亮。

则此时电路中至少有______盏照明灯点亮。

图8

12.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能量。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搏动一次,能

以1.6×105Pa的平均压强将70ml的血液压出心脏,送往人体各部位。若每分钟人体血液循环量约为6000ml,则此时,心脏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当人运动时,心脏的平均功率比静息状态增加20%,若此时心脏每博输出的血量变为80ml,而输出压强维持不变,则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为______。

13.如图9所示,一均匀木条可绕转轴O自由转动,现有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之

比Sa:Sb:Sc=1:4:2的三支蜡烛a、b、c,垂直立于木条上,木条恰好处于平衡。三支蜡烛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L1、L2和L3,若L1=4L2,则L3=______L2。若同时点燃蜡烛,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则L1:L2:L3=__________(设蜡烛在相等时间内燃烧的

质量相同)。

图9

三.计算题(本题共10分)

14.为了测定某种合金材料制成的球形工件的比热容,可以先将工件均匀加热到不同温度,

然后将其置于0℃的大冰块上,分别测出工件陷入冰中的深度h ,如图10所示。己知:当工件初始温度分别为t 1=75℃和t 2=100℃时,对应工件陷入冰中的深度分别为h 1=13.6cm ,h 2=16.7cm ,球的体积V 球=3

44/3πr 3,工件的密度约为冰的3倍。设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恒为0℃,不计热量损失。冰的熔解热λ=3.34×105J/kg 。试求该材料的比

热容C 。

图10

四.实验题(本题共12分)

15.如图11(a)所示,长为L 的丝线的一端与导体小球A 相连,另一端悬于固定点P ,小球静止

在O 点。现用固定在Q 点的手电筒照射静止在O 点的小球A ,将其投影到贴在墙上的印有小方格的光屏上,记下O 点在光屏上的投影O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给小球A 和固定在绝缘棒一端的导体小球B 分别带上异种电荷,保持B 和A 在平行于屏幕的水平线上,将B 逐渐靠近A ,由于带电小球之间的吸引,A 将向B 靠近,与竖直方向成θ夹角。A 、B 因手电筒照射而在屏幕上的投影为A',B'。设:OA=d ,AB=r ,O'A'=D ,A'B'=R ,θ总小于5°。多次改变A 、B 间距离,将测得的一系列数据记录在表1中。请在图11(b)中的坐标纸上选取合适的坐标,用作图法分析表中D 与R 的关系,并进一步推测出A 、B 两点带电小球之间的吸引力F 与A 、B 距离r 的关系。已知在θ≤5°的情况下,小球A 偏离O 点的距离d 与小球B 的吸引力成正比。

表1

D(cm)

R(m) R 2(m 2) 1/R 2(m -2) 3.0

1.25 1.65 0.64 6.0

0.93 0.86 1.16 7.5

0.80 0.64 1.56 11.0

0.67 0.45 2.24

图11

五.说理题(本题共56分)

16.(8分)图12中三幅漫画(a)(b)(c)生动地描述了一位学生的一次经历。针对上幅漫画,请

你用已学的物理知识编制一个物理问题,并写出问题的解答。

图12

17.(8分)某同学不小心掉了半块饼干在地上,五分钟后发现饼干上聚集了许多蚂蚁。那么五

分钟前这些蚂蚁离饼干的最远距离为多少呢?确定这个最远距离的关键是测出蚂蚁的爬行速度。某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估测蚂蚁的爬行速度,表2是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及结果。

组别实验方案平均速度v(cm/s)

1 用面包吸引蚂蚁,使它在二直尺间运动 1.20

2 让沾有墨水的蚂蚁在纸槽内运动0.30

3 让直玻璃管内的蚂蚁向另一端运动 1.04

4 让蚂蚁在盛有粉笔的纸槽内运动0.45

5 让蚂蚁在塑料吸管内爬行,同时点燃蚂蚁身后的塑料吸管 2.40

18.(40分)回答以下与交通有关的物理问题:

图13是某十字路口的平面示意图。该路口的交通指挥灯有四组红、黄、绿灯组成。

表1是学生对该路口交通指挥灯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的记录表,它完整记录了交通指挥灯在南北方向上一组红、黄、绿灯的工作情况。

(1)(6分)请在表3中填上交通指挥灯在东西方向上一组红、黄、绿灯的工作情况,并估算该

路口交通指挥灯一昼夜消耗的电能。(设每盏灯的功率为100W)

表3交通指挥灯中红、绿、黄灯工作情况

时间(s) 0-88 88-90 90-178 178-180

南北红灯亮亮不亮不亮

黄灯不亮亮不亮亮

方向绿灯不亮不亮亮(最后2秒闪亮4次) 不亮,

东西

方向

红灯

黄灯

绿灯

图13

(2)(4分)在图13所示的十字路口附近P处,有外墙为玻璃幂墙(可视为平面镜)的一大厦,其

中MN侧面朝向西南方向。当过路行人观察到汽车在MN侧玻璃幕墙内所成的像正在向正西方向运动,车上驾驶座一侧的转向灯正在闪亮,则该车实际运行路线__________。

(3)(11分)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

在图13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

路上,沿靠近各自道路的中心线(图13中虚线所

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

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m和40m时,道

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

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至两车相撞。已知两车

型号相同,汽车外形数据如表4所示,并己知甲

车的速度为v1=240km/h,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

表4:汽车外形数据

车长L:4.68m 车宽d:1.70m

车高h:1.423m 最高时速:200km/h

汽车外形:

驶。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v2的范围。

(4) (8分)某天司机驾驶表4所示的汽车由南向北匀速驶向图13所示十字路口,在接近图13

示的十字路口时,司机发现前方有情况,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并在出事点前将车停下。

在司机采取措施的同时,坐在前排的乘客观察到交通指挥灯的绿灯恰好开始闪亮,闪亮一次后人有前冲的感觉,感觉车速开始明显减慢;当车停止前进时,恰好黄灯开始闪亮。

请利用根据对某型号汽车制动性能进行测试得到的数据(如图14(a)和(b)所示),估计该车制动前的车速,以及司机发现情况时车离出事点的距离。

图14

(5) (11分)在某雨天,司机驾驶表4所示的汽车从上海出发沿沪宁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

120km/h)驶往昆山。当时的气象情况是:雨量:每小时3mm,风速:6m/s,风向:西偏北15°。试利用图15所示的交通地图估测该车从上海出发至昆山途中车身接收到的雨水的最小质量(设雨滴在空中随风斜向下匀速下落,竖直方向的速度为水平方向的2倍)。

图15

上海市第21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复赛试题(2007年)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4.本试卷中常数g取10N/kg,水的比热容4.2×103J/kg,水的密度1.0×103kg/rn3。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的高矮与脚印(面积)大小具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获得脚印的大小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由于人的身材千差万别。刑侦人员根据脚印的大小和深浅无法估计涉案人员的身高或体重。 2.在炒花生、葵花子或栗子时,锅中总要入放些沙子。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炒锅的温度升高 (B)让沙子吸收一些水分,使炒货更脆 (C)使炒货均匀受热且不直接与锅底接触 (D)让沙子吸收一部分热。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炒货变焦 3.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水的蒸发现象(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是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4.人骑自行车时,直接使车前进的力是()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浮力).doc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0--浮力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1.答案:C 解析: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选项C说法错误。 2.(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7所示: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根据以上事实,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是 A.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B.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越多,所受浮力越大 2. 答案:D 解析: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但是不符合研究浮力的大小的目的。根据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不能得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不能得出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说明物体排开水越多。而用力大,说明所受浮力越大。选项D正确。 3.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答案:A解析: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所受浮力等于船的重力;若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其g值减小一半,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选项A正确。 4.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πR2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答案:D 解析:根据柱体压强公式,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压力为πR2ρgh,选项AB错误;若使木块竖直漂浮,由阿基米德定律,木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πR2ρgh,由于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面是实心圆柱体木块底面面积的4倍,所以,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选项D正确C错误。 5.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 ,ρ1<ρ2 B.F1 = F2 ,ρ1<ρ2 C.F1<F2,ρ1>ρ2 D.F1<F2 ,ρ1<ρ2 答案:A解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p2=2p1,可得ρ2=2ρ1,ρ1<ρ2。此时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 p1 S1,F2= p2 S2,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之比为3∶4。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说明A球对甲液体作用力大于乙,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A球受到的浮力较大,即F1>F2 ,选项A正确。 6.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 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肮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其中“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图7 乙甲

上海初三物理竞赛题

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银光杯 初赛试题(1996年 说明: 1.本试卷共46道单项选择题,第1至40题每题3分,第41至46题每题5分,全卷满 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中不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考生使用答卷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卷纸想相应空格内.不填或填入不正确 答案均不得分.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1.物体P与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种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P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Q和对P的支持力; (D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2.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除了受重力G和拉力F以 外, (A一定受支持力和摩擦力; (B一定受支持力,可能受摩擦力; (C一定受摩擦力,可能受支持力; (D可能受支持力和摩擦力。

3.将一块密度为,质量为m的金属块均匀分成三块,则每一小块的体积和密度分别是 (A和; (B和; (C和ρ; (D和ρ。 4.一人从底楼奔上四楼,共用8秒的时间,该人上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A10瓦; (B50瓦; (C100瓦; (D500瓦。 5.光年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长度; (B时间; (C速度; (D面积。 6.下列光学元件中,能产生放大虚象的是 (A凸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7.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所成的像 (A不断变大且逐渐靠近镜面; (B大小不变且逐渐远离镜面; (C不断变大且逐渐远离镜面; (D大小不变且逐渐靠近镜面。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A小于焦距处; (B小于两倍焦距大于焦距处; (C两倍焦距处; (D小于两倍焦距处。 9.学生在教室内不同的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迹,这是由于光在黑板面发生了 (A镜面反射; (B会聚作用; (C发散作用; (D漫反射。 10.初三学生拍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侧都有人不在画面中,而该相机的镜头焦距不变,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11.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但物态不变时,下列物理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物重; (C密度; (D物重和密度。 12.下列哪一种情况,物体吸收的热量最小

2017年上海市第31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改)

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A.法拉第 B.安培 C.库仑 D.奥斯特 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 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 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卞方,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 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 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 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 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 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 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

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一对平衡力 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f2 D.无法判断 9.电阻R1=1Ω,R2=1Ω,R3=3Ω,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 ) A.7 B.12 C.16 D.17 10.如图所示,在柱状容器内放入一块长方体实心铜块,然后缓慢注入水,并且使铜块与容器底紧贴(使水不进入铜块与容器底部之间接触 处),此时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1,若略微抬起铜块,使 水进入接触处,待铜块稳定后,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2, 则( ) A.F1 >F2 B.F1

2016年度上海地区第30届初级中学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卷及详解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详解解答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 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2.1×103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B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绿色光 解: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 故选B.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D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解:喷洒盐溶液,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从而达到熔化的目的.故A做法可采用;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可以除去一些冰,故B做法可采用;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可以使冰因吸热而熔化,达到除冰的目的,故C做法可采用;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因水的温度很高,会使冰和玻璃迅速吸热膨胀而造成对物体的破坏,故这种做法不可采用。 故选D. 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C ) A. 音色音调 B. 音色响度 C. 音调响度 D. 音色音调响度 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故选C.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

初中物理竞赛题汇编—浮力

中考复习-------初中物理竞赛题汇编浮力 1.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木块A放入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木块A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体的深度为20cm,如果在木块A上放一个 金属块B木块恰好没入液面,如图所示。已知木块 A的体积是250cm3,质量是160g,g=10N/kg。 (1)求金属块B所受到的重力; (2)木块A恰好没入液面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 (北京市竞赛试题) 2.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栓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B)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C)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D)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上海市竟赛试题) 3.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会长期悬浮在空中; (B)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球一直上升; (C)因为高空温度很低,球内气体遇冷收缩,气球体积越来越小; (D)因为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到一定高度后破裂; (全国竞赛试题) 4.船上装有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 1 ;把这些钢材都放到水中, 并用细绳悬挂于船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 2;则h 1 与h 2 ;比较()。 (A)h 1=h 2 ;(B)h 1 <h 2 ;(C)h 1 >h 2 ;(D)无法比较; (上海市竟赛试题) 5.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块全部融化后()。 (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烧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C)杯中水面会下降;(D)融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融化后有水溢出;(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6.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 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只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 下端的距离为16.5cm;再把它放入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 为14.5cm;如果所用的铅丝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则盐水 的密度是多少?(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7. 一只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冰完全融化后,杯中的水面高度将(); 一只碗内水面的木板上放一块石头,石头掉入水中被水淹没,水面高度将()。(全国物理竞赛题)

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解答

上海市第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解答 发布时间:2006-02-25 说明:1、本试题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大题~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大题~第五大题除选择题以外,均要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衣服染料的质量有问题。 (B)商场和家中环境湿度不同。 (C)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 (D)商场和家中的照明用的光源不同。 2.0℃的冰块全部熔化为0℃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冰和熔化成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 (B)O℃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 (C)O℃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D)无法确定 3.现有甲、乙、丙三个通草球.将其中的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带电情况。( ) (A)3种。(B)4种.(C)5种。(D)6种. 4.将一个小灯泡(2.5V、O.3A)和一个家用的照明白炽灯(22OV、40W)串联后接到220伏的电源上.将发生的情况是:( )

(A)小灯泡和白炽灯都发光。 (B)小灯泡和白炽灯都被烧坏。 (C)小灯泡被短路.白炽灯正常发光。 (D)小灯泡被烧坏.白炽灯完好.但不发光。 5.在制造精密电阻时.常常采用双线绕法.即把电阻丝从螺线管一端绕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绕回来。如果电流方向如图l所示,那么( ) (A)螺线管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 (B)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C)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D)螺线管左端有磁极。右端无磁极。 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压表是相同的理想电表,它们的量程均为0~3~15V。电键K闭合后,发现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电路中R,、R:的值可能是() (A)100欧,200欧。 (B)300欧,700欧 (C)500欧,125欧。 (D)700欧,2800欧。

2005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上海市第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题 参考解答 2005年3月20日上午9:00—10:30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第一部分15题,每题4分;第二部分15题每题6分,全卷满 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中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 带回。 4、本试卷g=10牛/千克。 第一部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只梨重约0.15牛 B、人步行的速度约5米/秒 C、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0.5吨 D、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40厘米 【解】C ABD均可根据常识判断错误 2、为了保护航天发射台的安全,发射台的下部往往有一个大水池。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发射时,我们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内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 A 水受热汽化化成大量水蒸汽 B 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 C 水被气流冲起的大量水花 D 水蒸汽遇冷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 【解】B 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冷却为液体水珠 3、夏季,一个气泡从池塘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水温不断上升,则气泡内气体的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压强 B、密度 C、质量 D、温度 【解】C 气泡从池塘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压强减小,气泡体积变大,密度小,水温上升(已知), 但质量守恒 (1)一个气泡从池塘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气泡在水中的深度h不断减小,根据公式P=ρgh可以得出,气泡受到的压强会减小,气泡内的压强等于外部水的压强,因此气泡内的压强也在不断减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为之而发生变化,因此质量不变; (3)水温不断上升,因此气泡内气体的温度也会随着升高; (4)因为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它的体积会变大,根据公式ρ=m V 可以得出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会减小. 故选C 4、如图1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 A、红、黄、绿亮点 B、红、绿、黄亮点 C、黄、红、绿亮点 D、绿、黄、红亮点 【解】D 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紫色最大,红色最小,故选D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八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 (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2014年3月2日上午9: 00---10: 30 说明: 1.本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试卷中常数g=10N/kg。 4.sin37°=0.6,cos37°=0.8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 D.传播声音的物质2.“玉兔”月球车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利用的是()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激光

3.在图1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4.如图2所示,两端开口的C 形小 管中充满水,A 、B 两 端开口处均 用手指堵住。若同时松开手指( ) A .只有水从A 端流出 B .只有水从B 端流出 C .A 、B 两端同时有水流出 D .A 、B 两端都没有水流出 5.当物体的温度升高后,物体的( ) A .热量增大 B .比热容增大 C .体积增大 D .内能增大 6.在图3所示的现象中,可直接用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解释的 图3 图1

是() 7. 把重为0.5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重力为0.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A.可能为0.4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一定为0.3N 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甲、V乙,则 图4 () A. V甲可能等于V乙 B. V甲可能大于V乙 C. V甲一定大于V乙 D. V甲一定小于V乙 9.日食、月食是我们在地球上通过肉眼能直接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如果定义月球的 半径为1,则地球的半径约为3.7,太阳的半径约为400,地、月距离约为220,地、 日距离约为8.6×104 ,参考上述数据可以判断,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是() A.月环食 B.月全食 C.日环食 D.日全食 10.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 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 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上海市14届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第十四届初中竞赛复赛试题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Ⅰ(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8分) 1.超市里出售的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盒通常选用白色的,并在盒子的底部压制出一些几何图案的凹凸槽,这主要是为了 A.既轻便又美观 B.既保温又增强抗形变能力 C.减少食品与包装盒的接触面积 D.避免食品受污染 2.在0℃时,将两根长度和质量相等的均匀铜棒和铁棒连接在一起,并将支点放在接头处刚好平衡,如图1所示,当温度升高数百摄氏度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1 A.仍能保持水平方向平衡 B.左端向上翘起,右端向下降低 C.右端向上翘起,左端向下降低 D.以上三种现象均可能 3.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绝缘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 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D.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4.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斑是A.三角形 B.五角形 C.圆 形 D.方形 5.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A.甲先被击中 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6.如图2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图2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0相比是 A.t=t0 B.t<t 0 C.t>t0 D.A.B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图2

2017年31届大同杯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卷)与答案

2017年31届大同杯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 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安培 C.库伦D.奥斯特 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 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 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 纸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 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 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 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小 金属球,然后用手去触摸小金属球(人体是通过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 时()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正电 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一对平衡力 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p甲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2013年初赛试题

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题(2013.3.3) 说明: 1.本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东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驳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g=10牛/千克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片中,能体现“增大摩擦”的是 ( ) 2.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3.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α=30°,β<60°B.α=60°,β>60°C.α=30°,β>60°D.α=60°,β<60° 4.重力为10牛的水对漂浮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 ( ) A.一定小于10牛 B.一定等于10牛 C.可以等于0牛 D.可能大于10牛 5. 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 ( ) A.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 C.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 D.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 6.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A.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 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绿色光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音调 B. 音色响度 C. 音调响度 D. 音色音调响度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

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A. “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 B.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 C. 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 D.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 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放置在半径为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浮力专题

1.测定血液的密度不用密度计(因为这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大),而采用巧妙的办法:先在几个玻璃管分别装入浓度不同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个管中血滴悬在中间,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其根据是: A .帕斯卡定律 B .液体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C .物体的浮沉条件 D .血滴上部所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等于下部所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 答:( ) 思路点拨 若血滴所悬浮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则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此时血滴所受浮力应刚好等于它排开的硫酸铜溶液的重量,血滴排开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就与其自身体积相等,可见血滴所受浮力大小就等于与其自身等体积的硫酸铜溶液的重量,由于血滴处于悬浮状态,其所受浮力大小应与其自身重力大小相等.所以血滴的重力就和与它等体积的硫酸铜溶液的重力相等,故得此时两者的密度相等. 由上可见,血滴在哪个管中能悬浮,则血滴的密度就和该管中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相等. 以上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而得出结论的. 答案:C 2.儿童练习游泳时穿的一种“救生衣”实质是将泡沫塑料包缝在背心上。使用时,穿上这种“救生衣”,泡沫塑料位于人的胸部。为确保人的安全,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儿童的 体重约为300N ,人的密度约为l.06×103kg/m 3 ,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 泡沫塑料的密度约为10kg/m 3 ,则此儿童使用的“救生衣”的最小体积为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设此儿童体积为V 1,密度为ρ1,水的密度为ρ,所需泡沫塑料的最小体积为V 2,密度为ρ2.则此儿童使用由这一最小体积的泡沫塑料构成的救生衣游泳时,可以漂浮于水面上使其头部刚好露出水面,此时应有此儿童和泡沫塑料块的总重力与儿童和泡沫塑料块所受到的总浮力相等,即 浮F G G =+21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 g V V g =V F 排浮ρρ)109 (12+ = 即g V V g V g V ρρρ)10 9 (122211+=+ 12221110101010V V V V ρρρρ+=+ 1133 3121216.0) 10101(1010191006.110)(10910V V V V =-????-??=--=ρρρρ 而该儿童的体积为3233 11088.28 .91006.1300 m m g G V -?=??== ρ 故得泡沫塑料块的最小体积为3332 2106.41088.216.0m m V --?=??= 答案:4.6×10-3m 3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试卷:2014大同杯复赛卷

上海市第二十八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复赛试卷(2014年)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问为l20分钟,试题满分为l50分.Word—小小虫 2.本试卷中常数g取10N/kg,水的比热4.2×103J/kg·℃,水的密度1.0×103 kg/m3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当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时,我们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原因是( ) A.视觉错误,因为火焰在跳动 B.火焰加热空气,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 C.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 D.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 2.如图所示,将l44根长钉固定在木板上,尖端朝上,将一只气球置于上方,手轻轻放在气球上。若手轻轻下按,则( ) A.气球会立即破掉,因为气球受到手的压力 B.气球会立即破掉,因为气球受到钉子的压强过大 C.气球不会破,因为气球受力平衡 D.气球不会破,因为气球受到的压力被分散,压强 不足以刺破气球 3.如果不慎在照相机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 摄的相片( )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山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4.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所辐射的电磁波中辐射强度最大的在可见光波段;人体的温度约为37℃,所辐射的电磁波中辐射强度最大的在红外波段。宇宙空间内的电磁辐射相当于零下270℃的物体发出的,这种辐射称为“3K背景辐射”。“3K背景辐射”的波段为( ) A.γ射线B.x射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 5.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始终不变D.忽高忽低 6.神州十号上天后,宇航员王亚萍在太空授课,做了一个水膜实验。将细圆环从水中取出形成水膜。有关水膜厚度的描叙正确的是() A.中央薄,四周厚B.中央厚,四周薄 C.四周和中央一样厚D.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出现 7.如图所示,两个通电螺线管与电源构成图示电路,在其内部和两个螺线管之间中部上方分别放置一个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位置正确的是()

上海市第18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

上海市第18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24道单项选择题,其中第1~第18题每题4分,第19题一24题每题5分;第二部分共8道填空题,每题6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中可以用计算器。 4、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内(不要求过程)。 5、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个人带回。 6、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分析下列几种现象中温度变化的原因,其中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 它应该是( ) (A)开啤酒瓶盖瞬间,瓶口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会降低 (B)化妆晶或杀虫剂之类的自动喷剂,当喷了一会儿,罐身温度会降低 (C)用打气筒打气,过了一会儿就感到筒身发热 (D)夏天,用嘴向手背快速吹气,会感到凉意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中的a图线所示。 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 (A)a (B)b (C)c (D)d 3、如图2所示,烧杯内装有90℃的热水,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杯内,当水的温度降至10℃的过程中,物块A将( ) (A)下沉 (B)悬浮 (C)上浮 (D)上下振动 4、无云的晴天里,某同学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 了一段时间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且OA=OB,如图3所示。则AB所指的方向是( ) (A)东(B)西(C)南(D)北 5、如图4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 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A的左侧 (B)A、B之间 (C)B、C之间 (D)C的右侧 6、早在公元前305年,著名天文家埃拉托色尼就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与现代科学公认的 地球周长的真实值相差不到0.1%。他在研究中发现,每年夏至这天,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正 午的太阳光正好直射到城内一口深井的底部,而远在S千米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夏至这天正午的 太阳光却会使物体在地面上留下一条影子,他测得太阳光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由此 得出地球的周长为( ) 7、如图5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 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3个 (B)6个 (C)9个 (D)无穷 8、水滴从空中落到平静的水面后再弹起,如图6所示的是对这一 过程拍摄的部分镜头,则按时间由先到后的排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⑤④ (B)⑤①②③④ (C)③⑤④①② (D)②③⑤④① 9、一只封闭的小箱子,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为Co的小蜜蜂,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于箱 子对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蜜蜂在箱子内水平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B)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G+Go (C)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下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小于G+Gn (D)若小蜜蜂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Cn 10、如图7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 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 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通大气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1、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 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断路 (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 (D)电阻R短路 1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导致电压表V2读数变大,则下列关于 其它电表读数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最新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提高内容 一、 基本概念 1、 流体静压强:静止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p 设微小面积A ?上的总压力为P ?,则 平均静压强:A P p ??= 点静压强:A P p A ??=→?lim 0 即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于该表面上的力。 单位:N/m 2 (Pa) 2、 总压力:作用于某一面上的总的静压力。P 单位:N (牛) 3、流体静压强单位: 国际单位:N/m 2=Pa 物理单位:dyn/cm 2 1N=105dyn ,1Pa=10 dyn/cm 2 工程单位:kgf/m 2 混合单位:1kgf/cm 2 = 1at (工程大气压) ≠ 1atm (标准大气压) 1 at=1 kgf/cm 2 =9.8×104Pa=10m 水柱 1atm =1.013×105Pa =10.3 m 水柱 二、 流体静压强特性 1、 静压强作用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作用面——方向特性。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而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p 只是位置的函数 ——大小特性。(各向相等) 3、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p 由两部分组成,即液面压强p 0与该点到液面间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h γ。 推广:已知某点压强求任一点压强 h p p ?+=γ12 4、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呈线性变化 用几何图形表示受压面上压强随深度而变化的图,称为压强分布图。 大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方向:垂直并且指向作用面(特性一) 例题: ΔA ΔP

5、 同种连续静止流体中,深度相同的点压力相同。连通器: 三、测压计 1、分类:根据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的不同,分为液式、金属式、电测式。 2、液式测压计 原理:h p p γ+=0 (p 、p 0的标准必须一致,用表压) 方法:找等压面 (性质5:两种互不相混的静止流体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 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简单,常用于实验室中。 a. 液面计 b. 测压管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潜泳的人,从水下向上看,会看到一彩色镶边、内有图像的圆面,那么 ( ) A.圆面内只能呈现水面上的部分景物 B.彩色镶边是由于水面四周各种物体的颜色所引起的 C.彩色镶边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略有不同所致 D.圆面中图像呈现的是水面外的景物,且看到景物的高度比实际景物要低 2.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 A.音调较低的声音 B.音调较高的声音 C.响度较小的声音 D.响度较大的声音 3.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 示。木箱长1.25米,高0.5米;楼梯和地面成45o,而且木箱与楼 梯平行。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在下面的人 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 ( ) A.8/3 B.7/3 C.5/3 D.5/4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调节可 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U。则() 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U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U/ R2 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U/ R1 6.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沿光滑轨道ABCD运动,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时,两小球的速度均为5米/秒,相距10米,水平轨道AB和水平轨道CD的高度差为1.2米,水平段与斜坡段间均有光滑小圆弧连接,且两小球在运动中始终 未脱离轨道,两小球在轨道BC上的平均速度均为6 米/秒,在CD上的速度均为7米/秒,则() A.两小球在水平轨道CD上运动时仍相距10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