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总结讲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总结讲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总结讲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总结讲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总结

整理人:2014级彭婉妮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概述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一节·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类型

1、固有免疫/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

2、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个体接触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初次应答和二次应答

(3)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3、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获得性、排他性、多样性、记忆性、转移性、耐受性

(二)免疫功能

第二节·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是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基础。包括: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相关编码基因)

(一)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

1、胸腺

(1)胸腺的细胞组成:①胸腺基质细胞(TSC):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DC、成纤维细胞

②胸腺细胞:由骨髓产生、经血循环进入胸腺的前T细胞

(2)胸腺微环境:由TSC、细胞外基质、局部活性物质组成,在胸腺细胞分化过程的不同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的最重要组分

(3)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肽类激素,不仅促进胸腺细胞分化、成熟,也参与调节外周成熟T细胞

③皮质内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止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此为血-胸腺屏障

2、骨髓·功能

(1)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二)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1、淋巴结

(1)淋巴结的结构:

浅皮质区/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定居的场所。含初级、次级淋巴滤泡

深皮质区/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T细胞定居的场所

髓质:包括髓索(B细胞、T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髓窦(主要是巨噬细胞)

(2)淋巴结的功能

①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

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④过滤作用

*淋巴细胞再循环/归巢: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淋巴后高内皮静脉(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PS:淋巴细胞表面:归巢受体;HEV表面:地址素

生物学意义:

2、脾脏:最大的淋巴器官

(1)脾脏的结构

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定居地;鞘内淋巴滤泡:B细胞定居地

红髓:髓索(主要为B细胞居留区)、髓窦

边缘区

(2)脾脏的功能

①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②是淋巴细胞接受(血源性)抗原刺激并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③合成并分泌补体、干扰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④滤过作用

3、黏膜免疫系统(MIS)/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下散在的无被摸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阑尾等

重要性:

①人体黏膜表面积约400m^2,是阻止病原微生物等入侵机体的主要物理屏障

②机体近50%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故MALT被视为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部位(三)免疫细胞:来源于多能干细胞:髓样祖细胞或淋巴样祖细胞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

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其他参与免疫应答和效应的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四)免疫分子

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所产生的多种效应分子:抗体、CK

表达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各类膜分子

第三节·免疫学发展史概述

(一)免疫学发展经历的阶段

1、经验免疫学时期(17~19世纪)

2、经典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近代和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中叶至今)

(二)免疫学进展概述

1、免疫化学进展——奠定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基石

(1)抗体、补体被发现

(2)免疫球蛋白结构

2、细胞免疫学进展——揭示免疫学本质的物质基础

(1)免疫系统解剖学

(2)T细胞及其亚群的生物学特征

(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4)免疫耐受及其细胞学机制

3、分子免疫学进展——拓展免疫学理论与研究的催化剂

(1)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

(2)细胞因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3)T细胞特异性识别、激活和效应机制

(4)抗原提呈机制

4、应用免疫学进展——赋予免疫学旺盛生命源泉

(1)疫苗的发明应用及推广

(2)免疫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1)血清学技术和免疫标记技术

2)细胞融合技术

3)T细胞克隆技术

4)分子生物学技术

(3)免疫生物治疗

第四节·免疫学在医学生物学的重要地位

(一)免疫学与医学

1、免疫学理论与临床医学

(1)免疫学与器官移植

(2)免疫学与肿瘤

(3)自身免疫病

(4)传染性疾病

1)新的传染病在人群传播

2)原已被有效控制的“老”传染病卷土重来

2、应用免疫学与医学

(1)免疫学与预防

(2)免疫学诊断

(3)免疫学治疗

3、免疫学与医学教育

(二)免疫学与生物学

1、免疫学促进了生命科学发展

2、免疫学极大促进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发展

3、现代生物学进展促进了免疫学发展

第二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及特点

抗原:指所有能启动、激发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其可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产生应答产物(特异性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并与之发生特异性反应

(一)抗原的性质

1、免疫原性:抗原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的能力

2、反应原性/抗原性:抗原可与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抗体或活化的T/B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半抗原:某些结构相对单一的小分子物质,仅当与载体蛋白偶联后才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即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二)抗原特异性:一种抗原仅能激活特异性识别该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后者产生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仅可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通常为5~15个氨基酸残基,或多糖残基或核苷酸

抗原结合价:1个蛋白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

2、抗原表位的分类:

①线性序列/线性表位:由连续排列的氨基酸构成

②构象表位:由不连续排列的氨基酸构成,在空间上彼此接近而形成特定构象。

T细胞表位:只识别线性表位

B细胞表位:识别序列、构象表位,主要是构象表位(多位于抗原分子表面,无需APC加工、处理和提呈即可直接激活B细胞)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

(三)交叉抗原与交叉反应

共同表位:某些抗原分子中多个抗原表位,而不同抗原间可能含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反应

交叉抗原:含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四)半抗原-载体效应:B细胞特异性识别半抗原,初步活化;蛋白载体含Th细胞表位,被B细胞或其他APC提呈并活化CD4+T细胞。由此T、B细胞通过载体而相联系(即形成T-B桥联),Th细胞借此桥联辅助激活B细胞

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的理化性质

1、异物性:自身成分: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蛋白

2、化学性质

3、分子量

4、分子结构

5、分子构象:化学基团数目、位置和空间构象

6、易接近性:抗原表位可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接近的程度

7、物理状态:免疫原性:聚合态蛋白质>单体;颗粒性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

(二)机体的生物学特性

1、遗传因素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量、途径(皮内/肌肉>皮下>腹腔>静脉)、次数、频率、免疫佐剂的应用、佐剂类型(弗氏佐剂→诱生IgG;明矾→诱生IgE)

第三节·抗原种类及其医学意义

(一)依据抗原诱生抗体时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辅助

(1)TI-1抗原:既含抗原表位,又含丝裂原性质,非特异性激活多克隆B细胞。如细菌脂多糖(LPS)

(2)TI-2抗原:含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通过交联BCR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应答。如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PS:婴儿和新生动物B细胞发育不成熟,故仅对TI-1 Ag应答二队TI-2 Ag无应答或低应答

* TD-Ag与 TI-Ag特点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膜及心肌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大肠埃希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

2、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

3、同种异型抗原/同种抗原/同种异体: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存在的不同抗原:如血型抗原、HLA

4、自身抗原:自身组织细胞所表达的抗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对其不产生免疫应答,即形成免疫耐受

诱发自身免疫病:感染、外伤和某些药物破坏隔绝屏障,使“免疫赦免区”的自身抗原被释放;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使自身组织成分发生改变或修饰;肿瘤抗原

5、独特型抗原:TCR、BCR或Ig V区内的互补决定区(CDR),是TCR/BCR和抗体特异性结合不同抗原的部位,其在每种特异性TCR、BCR、Ig各不相同,具有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康健构型,可作为抗原诱生特异性抗体。此类独特型氨基酸称为独特型抗原,其诱生的抗体(即抗抗体/Ab1)称为独特型抗体

(三)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来

1、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其在APC胞质内被加工处理为抗原肽,与MHC-Ⅰ类分子

结合为复合物,被CD8+T细胞识别。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

2、外源性抗原: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在内体溶酶体中被降解为抗原肽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被CD4+T细胞识别

(四)其他分类

第四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与抗原特异性激活T/B细胞应答不同,某些物质可非特异性激活T细胞和B细胞(一)免疫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①生物性佐剂

②无机化合物:明矾

③人工合成物

④有机物

佐剂作用的机制:

①改变抗原物理性状,促使抗原缓释,延长抗原在体内滞留时间:脂质体(如: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

②刺激单核-吞噬细胞,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③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和放大免疫应答:人工合成的CpG寡核苷酸(模拟细菌来源的低甲基化CpG)、弗氏完全佐剂

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的佐剂:弗氏完全佐剂(CFA)、弗氏不完全佐剂(IFA)

安全的人用佐剂:氢氧化铝

(二)超抗原(SAg):某些抗原物质,仅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高达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属于多克隆激活剂

①外源性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

②内源性超抗原

(三)丝裂原/有丝分裂原: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丝裂原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发生有丝分裂,从而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属于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用于检测免疫细胞活性

*作用于人和小鼠T、B细胞的丝裂原

第二篇·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

第三章·免疫效应分子之一:抗体/免疫球蛋白:泛指包括抗毒素在内的一类物质,它们是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的糖蛋白,由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球蛋白区

①分泌型

②膜型:表达于B淋巴细胞表面,即B淋巴细胞受体(BCR),可识别并结合微环境中各种抗原,从而活化B细胞,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第一节·抗体的分子结构

(一)基本结构

1、重链(H)和轻链

2、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

3、铰链区

4、结构域

(二)其他成分

1、J链

2、分泌片(SP)

(三)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二硫键所连接两条重链的近N端。

①抗原结合片段(Fab):一条完整轻链(VL、CL)和部分重链(VH、CH1),单价,与抗原结合但不发生凝集或沉淀反应

②可结晶片段(Fc):相当于CH2、CH3,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效应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胃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所连接两条重链的近C端

①F(ab’)2:由两个Fab及铰链区组成,双价,可同时结合2个抗原表位,故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

②pFc’:无生物学作用

(四)抗体的异质性:指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均一性或差异性的总和

1、抗原的多样性

2、抗体的类型

(一)抗体的类别:共10类

IgG:重链:γ,4个亚类

IgA:重链:α,2个亚类

IgM:重链:μ,2个亚类

IgD:重链:δ,0个亚类

IgE:重链:ε,0个亚类

(二)抗体的型别

轻链:κ型:0个亚型;λ型:4个亚型

*抗体所具有的抗原表位

(1)同种型: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位于Ig C区,表现在全部Ig 的类和亚类、型和亚型分子上

(2)同种异型: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所具有的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个体型标志。存在于Ig C区和V区,由同一基因座的不同等位基因所编码

(3)独特型:指每个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独特位。存在于V区

第二节·抗体的生物学特性

(一)抗体的主要功能

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V区唯一的、直接的效应功能,其余为C区功能)

2、激活补体:溶解细菌与细胞;联合调理作用

IgG1~3、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可因构型改变而暴露其CH2/CH3功能区(Fc)的补体位点,从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IgG4、IgA和IgE的凝聚物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3、结合靶细胞

(1)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 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γ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 Fab段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通过Ig 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如NK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3)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穿过胎盘:IgG

4、参与黏膜免疫:SIgA可穿越黏膜抵达呼吸道、消化道,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因子

(二)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

第三节·人工制备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具有分子结构高度均一、纯度高、特异性腔、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

(三)基因工程抗体

第四章·免疫效应分子之二:补体系统

第一节·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经典途径

(二)旁路途径

(三)凝集素途径

(四)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特点及比较

第二节·补体调控蛋白对补体激活的调节作用

(一)针对经典激活途径前端反应的调节机制

(二)针对旁路激活途径前端反应的调节机制

(三)针对MAC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补体的生物作用及意义

(一)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二)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1、机体抗感染防御的重要机制

2、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3、参与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C3a、C5a

4、补体系统与血液中其他级联反应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激肽系统存在密切关系:

①共同的激活物:IC、LPS

②共同的抑制物:C1INH

③交互激活

④相似生物学活性

*补体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一)遗传性补体缺陷相关疾病

(二)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三)补体与炎症性疾病: C5a >C3a>C4a

(四)补体与超敏反应性疾病(Ⅰ、Ⅱ、Ⅲ型)及自身免疫疾病

第五章·免疫效应分子之三·细胞因子

第一节·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概述

(一)细胞因子来源和分布

(二)细胞因子分类和命名

1、白细胞介素(IL)

2、干扰素(IFN)

3、肿瘤坏死因子(TNF)

4、集落刺激因子(CSF

5、生长因子(GF)

6、趋化因子

(三)细胞因子受体

1、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

2、细胞因子受体的共有亚基

第二节·细胞因子特征与生物学作用(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1、多样性

2、高效性

3、局部性

4、短暂性

5、复杂性

(1)重叠性

(2)双向性

(3)网络性

(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1、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和发育

2、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3、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

(三)细胞因子的效应机制

第三节·重要的细胞因子

1、白细胞介素

(1)IL-1

(2)IL-2

(3)IL-4

(4)IL-6

(5)IL-10

(6)IL-6

2、干扰素

(1)Ⅰ型干扰素

(2)Ⅱ型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1)TNF-α

(2)TNF-β/淋巴毒素(LT)

4趋化因子

(1)α亚家族

(2)γ亚家族

(3)C-X3-C家族

6、TGF-β

6、集落刺激因子

(1)IL-3

(2)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5)SCF(肝细胞因子)

(6)EPO(红细胞刺激因子)

(7)TPO(血小板生成素)

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第四节·细胞因子与临床

(一)细胞因子与疾病发生

1、内毒素休克

2、淋巴样及髓样肿瘤

3、免疫相关疾病

(1)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2)免疫缺陷病

(3)超敏反应

(4)自身免疫病

(二)细胞因子与疾病治疗

1、细胞因子补充疗法

2、细胞因子拮抗疗法

第六章·免疫细胞膜分子之一:CD分子与黏附分子第一节·CD分子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重点

今天下午一临考完传染病,反响就是考的特别细,比较偏,成绩不是很高,所以大家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再好好看教材啊!这里列出的是今天跟一临同学打听出来的一些信息,因为应该是和他们一起考AB卷所以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这是今天我整理的部分如果有差请大家体谅 重点看乙肝,伤寒,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霍乱、恙虫、麻疹涉及的也很多,流腮没出题据说败血症考的不多 注意病原学、发病机制、潜伏期、病程传染源传播途径考的挺多的仔细看看基因型和表型吧 往年试题参考价值要比人卫和军医大,事实上据说军医里面一个都没有 A1A2型体比较多占大多数 以下是问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强制管理的是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哪点有利于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以冰原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有 人工被动免疫:被接种者的免疫力:马上出现持续1~2个月 流感是RNA病毒流感的外周血象变化 麻疹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水痘的隔离:到结痂 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血压升高,无脉搏增快 艾滋病的窗口期 急性黄疸肝炎和非黄疸的基础病理的不同点在于 重型肝炎主要病理改变特点用乳果糖治疗的原因 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 甲肝的自然病程多久,什么时期排毒最厉害,病程 .自然病程不超过3~6周 甲肝潜伏后期及黄疸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 典型甲肝.其病程可分为三期,即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黄疸前期 从自觉症状开始到黄疸出现前的阶段为黄疸前期。此期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一般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有恶寒发热.极少数患者见高热寒战。最常见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全身疲倦,肝区疼痛。有的有关节痛,有的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有少数患者急剧腹痛.此后可见尿呈浓茶色,转氨酶升高和肝脾肿大。部分患昔有肝脏触痛及叩击痛。本期持续时间1—21天,平均…周左右。根据起病时突出症:次.分以下几型。(1)消化不良型: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上腹部 不适,肝区痛等. (2)流感型:以畏寒、发热、头痛、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消化道症状不突 出。 (3)胆道疾患型:上腹部剧痛,伴有高热、寒战、尿色加深,白细胞增多等,常被误诊为胆 囊炎或胆石症。 (4)少见类型:包括风湿型,败血症型,疟疾型及脑炎型等。风湿型有明显的肌肉关节疼痛

主治医师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

主治医师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主治医师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某某某199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某某某职工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xx年因工作突出出任某某某医院内科主任,20xx调转至111市某某某医院,担任副主任。在此期间,20xx获得某某某区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xx年获得林区医院管理年先进个人;20xx年所在的科室获得了20xx年度质量信得过先进班组。连续多年获得优秀个人称号。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现将任职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甘于奉献。在工作中做到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为人民服务的端正态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医生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心和照顾患者。 二、专业学习方面 XXXX年于xx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进修一年,XX年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获得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专学历,某某年年锦州医学院后本毕业,为了使自己的知识有全面的发展,更新理论,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某某年4月某某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进修半年。在教授和专家们的细心的教导下,解读一个又一个疑难、危重、罕见的病例。

一直以来我非常注意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理论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在一起,用于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理论。经常订阅代表中国医学发展方向的有关书刊,如《中华内科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等,通过对这些书刊的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了解医学发展的动态,从中学习新的成功的临床经验。 三、临床工作方面 XXXX年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尤其是在担任内科主任期间,组织与开展了适合林区人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工作,为心血管病人建立绿色通道,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xx人,患者的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为阵发性室上速的病人在本地区首次开展同步直流电复律,成功抢救了,,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室上速的患者;成功抢救顽固性心衰,,例。所在的科室工作成绩突出,百姓认可。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次接诊患者不只对病人进行药物指导还注重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作用。 每天都工作在病房、门诊,接触大量的病人。对他们倾注了无限的爱心。患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记在心上,每一个重症患者,都要认真检查,耐心会诊。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在睡梦中被叫醒,奔赴医院去参加抢救危重病人,也数不清多少次下班后,刚刚迈进家门,又踏上了返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_1

---------------------------------------------------------------最新资料推荐------------------------------------------------------ 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 方案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八年一贯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八年。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在职业道德、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沟通技能、信息获取、利用等能力和素质方面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标准接轨;适应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忠诚医学科学事业,团结协作精神好,事业心、进取心强,身心健康、耐挫折、善拼搏;具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达到临床医学博士水平(M.D)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一)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 1 / 18

和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为祖国富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医疗卫生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二)业务素质要求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系统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必备的军事与军事医学理论知识,基本的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循征医学及祖国医学理论知识。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流,并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要求在第二学年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第三学年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与知识,较强的医学实验技能;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申请学位学科的发展前沿与趋势,能独立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危急病症,初步掌握申请学位的二级学科的基本医疗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趋势,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水平,并能对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完成博士论文训练与答辩;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医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文化素质要求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基本了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行为端庄、举

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 (4) 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4) 第二部分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6) 1999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6) 1999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7) 2000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8) 2000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9)

第一部分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 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生物化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 2.等电点 3.T m值 4.酶的活性中心 5.糖异生 6.脂肪动员 7.ORF 8.氧化磷酸化 9.信号肽 10.半不连续复制 二、简答题 1.DNA螺旋结构的要点。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参与DNA复制的酶和因子。 4.基因工程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5.遗传密码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三、问答 1.列表比较蛋白质、核酸定量方法和原理(3种以上)。 2.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 生理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血型

3.解剖无效腔 4.眼的汇聚反射 5.基础代谢 二、简答 1.兴奋性及其衡量指标。 2.胃运动的基本形式。 3.引起肾素分泌的因素。 4.激素的传递方式。 三、问答 1.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及其机制。 2.突触传递的特点。 细胞生物学部分(50分) 一、简答 1.光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 2.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3.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问答 细胞骨架的概念及其各成员的主要结构成分、特点、功能。

人文与社会医学

人文与社会医学模块课程大纲 中文名称:人文与社会医学 英文名称:Humanities and Social Medicine 学时:288学时【其中:理论232学时,PBL教学48学时,临床技能8学时】 学分:14学分 适用对象:八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五年制卓越创新班 授课学科: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医患沟通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 授课方式:包含理论授课、课堂讨论及问题导向学习(PBL)和临床见习(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 参与学科: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社区护理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社会医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医学心理学》: (1)姚树桥杨彦春主编.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14 (2)潘芳, 吉峰.心身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美)利文森著,吕秋云译.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医学伦理学》: (4)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郑明华主译. 医生该如何思考:临床决策与医学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Karen Judson, Carlene Harrison. Law & Ethics for the Health Professions. 6th ed. McGraw-Hill Science/Engineering/Math, 2012 (7)王明旭主编. 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8)尹梅主编. 医患沟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健康教育学》: 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黄敬亨,邢育健主编. 健康教育学.第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Karen Glanz, Barbara K. Rimer, K. Viswanath.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4th ed. San Franciscl: Jossey-Bass Publishers, 2008. 《社区护理学》: 张开金主编.社区卫生服务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Frances A. Maurer, Claudia M. Smith. Community/public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health for families and populations. 5th ed. St. Louis, Mo.: Elsevier, c2013. 《预防医学》: 凌文华主编. 预防医学.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Park K. Preventive and Social Medicine. 21th ed. Banarsidas Bhanot Publishers , 2011 《流行病学》: 沈红兵,齐秀英主编. 流行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Porta M. A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5th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Gordis L. Epidemiology.4th ed. 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 2008 《生物统计学》: 方积乾主编. 卫生统计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孙振球主编. 医学统计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社会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高级病理生理学中期考核历年试题

1.试述内毒素休克过程中MAPK通路和NF-κB通路的激活在内毒素休克过程中的作用 (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通路):MAPKs是一个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蛋白激酶家族。该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激活多种 转录因子,也可以在胞质内活化某些转录因子,进而调控TNF-α、IL-1β、IL-8、IL-10、IL-12、iNOS、MCP-1、ICAM-1等炎症介质的 表达。脂多糖(LPS)被先天性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TLR4主要识别革兰阴性菌,TLR2主要识别革兰阳性菌,由此将LPS等信号从细胞膜 转导人细胞内,激活酪氨酸激酶(TK)、蛋白阳性酶C以及P42、P44、P38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进一步使核因子 (NF-KB)、NF—IL一6等转录因子激活和核易位,从而使效应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 (2)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NF-κB通路):休克病因可以激活细胞内的抑制蛋白家族I-kB(inhibitor-kappaB)激酶,从而使I-kB 的丝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并从NF-kB的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而被蛋白酶降解,而NF-kB迅速从胞质向胞核移位,结合至多种促炎细胞因子 基因启动子区的kappaB位点而激活这些基因的转录活性,导致炎症介质泛滥。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中枢环节。 2.什么是蛋白质组学?举例说明蛋白组学对于认识疾病的研究有哪些帮助。 蛋白质组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的活动规律。 举例: (1)比较蛋白质组学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寻找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标:如对膀胱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膀胱癌病人的尿液中找到包含银屑素在内的四种与膀胱癌相关的蛋白质,其中银屑素只存在于膀胱鳞状细胞癌病人的组织及尿液中,在移行细胞癌中难以检测其表达,因而认为银屑素是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控的指标。 (2)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肿瘤相关抗原:例如突变的抑瘤蛋白P53可在20%-40%的肿瘤患者诱发自身抗体,高表达的癌蛋白L-Myc,C-Myc亦可在某些肿瘤患者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 (3)肿瘤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可用于发现肿瘤药物作用的靶点,可用于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刷选。 (4)揭示心衰的发生机制: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结果,应用蛋白质组学有助于了解心衰时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及代偿发生的分子机制。已知临床上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能够降低胞内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因而,研究PKC在心衰中所起的作用将可能会揭示心衰的发生机制。最新有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心衰与未心衰细胞蛋白质的变化,利用该技术,首次明确了心肌细胞膜蛋白成分和心衰细胞膜蛋白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疾病中的作用。 3.简述血管通透性变化对休克的影响及其机制 (1)血管通透性变化对休克的影响:微循环淤血加重,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升高,红细胞聚集,白细胞嵌塞,血小板粘附,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流缓慢,甚至瘀滞,使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2)机制:休克所导致的组织缺氧、内毒素激活补体系统所形成的C3a和C5a以及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变应原等可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使得微循环前阻力血管强烈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升高;细菌内毒素可以激活补体系统的激肽释放酶等也具有扩张小血管和使血管通透升高的作用;缺氧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对微血管有扩张作用;缺氧时内啡肽可以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扩张。 感染性休克——LPS(脂多糖)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细胞信号机制:内毒素休克的发生过程中,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内毒素,或称脂多糖(LPS)作用于炎性细胞和内皮细胞,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出血、白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血浆蛋白渗出、水肿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最终引起中毒性休克,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损害的关键原因。 烧伤性休克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是引起烧伤病人体液外渗,血容量下降,导致烧伤性休克的主要因素。 过敏性休克:机体受到变应原致敏以后,产生抗体IgE,IgE与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血小板)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度进入机体后,与IgE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细胞的脱颗粒反应并释放补体、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类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使微血管广泛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容量增加,血压迅速而明显地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形成过敏性休克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4.钙信号通过何种机制实现其对机体多种功能调节的? (1)Ca2+作为细胞信使的基础,是胞浆Ca2+与胞内钙库或胞外Ca2+之间存在浓度梯度。当某种刺激使胞内Ca2+浓度大幅度增加时,就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 Ca2+本身的特性更有利于和靶蛋白结合,从而传递信息。 (2)Ca2+在细胞内外保持动态平衡,依赖四个主要系统维持:1、电压依赖性钙通道;2、受体或神经递质操控的钙通道;3、钙泵;4、细胞内第二信使(1、4、5三磷酸肌酸IP3)内在机制。细胞的许多功能都依赖于细胞内外极高的Ca2+浓度差存在。 (3)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信息传递和损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刺激使胞外的钙离子进入胞内或钙库释放稍增加时,可导致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大幅度增加,继而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细胞结构损伤、凋亡、死亡和细胞的退行性变等作用,因此调节细胞内

2018南方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

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考研大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力比多学院小编建议招生简章关注报考条件、专业信息、时间流程、奖学金及联系方式,专业目录关注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及各方向注意事项。 力比多学院教研组为各位心理学考研人整理出2017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希望能帮到准备考研的同学。 一、院校介绍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其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2004年跟随第一军医大学整体转制,2005年发展为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在学系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各方资源成立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心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11人,研究员1人,主任医师2人,副高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6人。所有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13名。 在教学方面,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形成了全日制学历教育、双学位、轮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培养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高级心理学人才。自2004年起开设四年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起开设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本科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17年起开设五年制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起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起开始招收心理卫生学博士研究生,2014年起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报名指导 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限时占未公布,根据力比多学院小编多年混迹心理学考研圈的经验来看,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大

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如需了解2018招生简章请参考历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研招生简章。 力比多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9b248441.html,)教研组为各位心理学考研人整理出2017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希望能帮到准备考研的同学。 心理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2017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00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位分委员会(040203)应用心理学 招生简章 一、研究生教育平台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1年10月创建,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座落在经济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学校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药学、公共卫生等16个二级学院和6所附属医院。学科涵盖医学、工学、理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八大领域,共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4个(传染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生物信息学、临床遗传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骨外))。共拥有1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其中专业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个。 现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港澳台研究生1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专家,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名,博士

北图核心

R.综合性医药卫生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6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8 解放军医学杂志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4 医学争鸣15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8 中国全科医学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3 重庆医学24 医学研究生学报25 实用医学杂志26 广东医学2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30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1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 上海医学33 军事医学34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36 山东医药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合并改名为医学与哲学)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中国卫生经济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 中国公共卫生 5 卫生研究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7 中国卫生统计 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9 中国医院管理10 营养学报1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2 环境与健康杂志1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14 环境与职业医学15 现代预防医学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17 中国卫生资源18 卫生经济研究19 中国健康教育20 中国消毒学杂志21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2 中国学校卫生23 中国疫苗和免疫24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改名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5 中国艾滋病性病26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7 中国职业医学 R2中国医学 1 中草药 2 中国中药杂志 3 中药材 4 针刺研究 5 中成药 6 中华中医药杂志 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9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0 中国针灸11 中药药理与临床1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3 中华中医药学刊1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5 中医杂志16 辽宁中医杂志17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 时珍国医国药 R3基础医学 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3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4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7 医用生物力学 8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9 免疫学杂志10 生理学报1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3 解剖学报14 中国免疫学杂志15 病毒学报16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7 现代免疫学18 解剖学杂志19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1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 神经解剖学杂志24 生理科学进展 R4.临床医学 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改名为: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4 中华病理学杂志 5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6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9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2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3 中华护理杂志14 中国急救医学15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6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7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8 中国输血杂志1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R5.内科学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3 中华内科杂志 4 中华肝脏病杂志 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6 中华高血压杂志 7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8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9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0 中华肾脏病杂志11 中国糖尿病杂志12 中华血液学杂志13 中国内镜杂志14 中国老年学杂志15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6 中华消化杂志17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8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1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2 中华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努力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根据《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文件精神,按照《南方医科大学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MPH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我院将根据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Master of Public Health ,英文缩写MPH)的培养特点,严把入口关,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落实现场社会实践,严格监控培养全过程,确保公共卫生硕士的学位授予质量。 一、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与应急型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环境与职业卫生评价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4.热带医学与媒介生物学 5.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6.卫生行政管理与医院管理 7.社区卫生与健康教育 8.心理健康评价 9.食品、药品监督与卫生检测 10.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 11.卫生法学与监督 12.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 13.护理保健与护理管理 14. 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 15. 营养与食品卫生 三、招生对象 1.在职学习:国民教育序列(不含中央党校)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作满3年,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事业的在职人员。 2.全日制招生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学士学位,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弹性学制,3-5年。 2.学习形式: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形式。

卫生化学考试重点(南方医科大学版)

名词解释(觉得以下的名词解释比较重要,特别是划线部分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试样蒸汽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由 特征谱线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共振吸收线:原子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 锐线光源:发射线比吸收线窄得多,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一致并有足够强度的光源。 特征浓度:产生1%吸收或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质量浓度。 灵敏度:在一定条件下,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改变一个单位时引起测量信号的变化程度。 荧光猝灭:激发态原子和其他粒子碰撞,把一部分能量转换成热运动及其他形式的能量,产生非荧光去激发过程,使荧光减弱或完全不发生的现象。 荧光:某些结构的分子或原子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产生吸收),由基态变为激发态;在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会发射出比吸收光波长更长的光 振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以热能量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低 相邻振动能级间的跃迁。 分子荧光:由基态分子受一定波长的光(紫外、可见、红外)激发而产生的,是由第一电子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开始的。 电位分析法:利用原电池的电动势来测定离子的浓度。 电导分析法:测量待测液的导电能力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库伦分析法:测量电解过程中被测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所消耗的电量来确定物质含量。 伏安法:测量电解过程中电流与电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标准电极电位:在25℃,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都等于1mol/L 时的电极电位。 液接点位: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界电 位,简称液接电位,其大小一般不超过0.03 V 。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液离子活度(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对离子呈Nernst 响应。 参比电极:在指定温度下、压力下,电位已知,并且不随待测溶液的组成改变而改变的电极。 选择性系数(Ki ,j ):能产生相同电位时待测离子i 与干扰离子j 的活度比 电导率( ):即电阻率的倒数,表示两个相距1米,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摩尔电导率( ):在相距为1米的两平行电极间放置1mol 电解质的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电极极化: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位的现象,包括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超电位:因极化作用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位的差值。可分为浓差极化电位和电化学超电位。 浓差极化: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本体溶液的浓度的差异引起的极化现象。这时的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的差值即是浓差极化超电位。 色谱法: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相互作用(吸附、分配、离子交换、亲和力、分子尺寸)不同,使固定相对组分的保留作用不同,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不同组分产生反复多次的差速迁移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基线: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仅有流动相流过检测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的曲线。 保留时间:组分从进样到到出现信号最大值时的时间。 死时间:不被固定相滞留组分的保留时间,即流动相流过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的保留时间,即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相对保留值:指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组分(i )与组分(s )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组分i 对组分s 的相对保留值。 峰高:色谱峰底最高点至峰底间的距离。 峰面积:峰与峰底间的面积。 峰宽:又称峰底峰宽,基底宽度是色谱峰两侧拐点处的切线在基线上截取的距离。 分配系数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s )和流动相(m )间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之比。 分配比k :又称容量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两相平衡时,固定相中组分的质量(p )与流动相中组分的质量(q )的比值 分离度:表示相邻两色谱峰的分离程度。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平均值之比。 电子强度调节剂:把浓度较大、但不干扰测定的惰性电解质溶液叫做离子强度调节剂 荧光光谱: 荧光量子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与吸收荧光的光量子数之比,用于衡量荧光猝灭的程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利用高频感应加热原理,使流经石英管的工作气体电离而产生火焰状的等离子体。 内标法:以一定量的纯物质(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定的试样中再进样分析,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峰面积和相对校正因子,求出某组分的百分含量。 κ m λ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方医科大学综合信息门户

5.重大项目 目录 国家“973”项目 (2) 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003、2009年) (2)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研究(2012年)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及影响疗效的因素(2008年) (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新方案研究(2012年)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 地中海贫血等高发遗传病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12年) (2)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3) 广东省创新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医疗器械示范推广(2012年) (3)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表格 (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5) 肾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和防治策略(2012年) (5) 抑郁症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2013年) (5)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5) 微生物组研究方法学(2013年) (5) 国家基金项目表格 (5) 国家社科基金图表 (7)

国家“973”项目 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003、2009年) 首席科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武凡教授 2003年立项,2009年获滚动支持。面向我国医学影像临床诊治 与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以求在优质快速安全的医学成像与丰富的医 学图像分析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研究(2012年) 首席科学家: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 项目发现中国人进展性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阐明慢性肾脏病 向ESRD进展的主要促进因素;揭示肾脏进行性纤维化的生物学 规律,将为制定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策略和卫生决策提供理论 基础。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及影响疗效的因素(2008年) 首席科学家: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 项目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的个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慢性乙肝治疗方案,通过长期 抗病毒治疗减少肝脏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和病 死率。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新方案研究(2012年) 首席科学家: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 优化多种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并结合国产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提高乙肝抗病毒治疗疗效,同时观察优化治疗对慢乙肝相关的终 末期肝病发病率的影响。为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减轻 肝炎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公共卫生资源,研究用药以国产抗病 毒药物为主。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地中海贫血等高发遗传病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12年) 首席科学家:基础医学院徐湘民教授 项目通过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研究,将制定部分遗传病的分子诊 断技术规范,建立能引领我国本领域发展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遗 传病分子诊断技术平台,改变遗传病防治水平和能力明显低于发 达国家的现状。

临床医学怎样造句

临床医学怎样造句 本文是关于临床医学怎样造句,感谢您的阅读! 1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比如,律师或临床医学家的工作可能让你和约会无缘,因为没人会认为好的约会是辩论或被进行精神治疗。 3军事医学课程是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培养和塑造军事医学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医院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8个博士和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 5研究新型的骨修复材料一直是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的迫切要求。 6临床医学教育提倡早接触临床、多接触病人,提高讲习比例。 7结论:临床医学、护理、生物医学工程等本科层次应扩大招生。 8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肾内科主任。 9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将丰富临床医学,临床检验学,医学地理学,环境医学及生理学的内容。 10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的态度。 11为适应拓宽专业口径的需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单独设置麻醉学课程势在必行。 12即使这样,干细胞临床医学家依然在公开探讨用专门培养的神经细胞来治疗诸如帕金森症一类的脑疾病,这样看来,实现某种形式的“局部永生”或许会成为可能。

13结合北京同仁医院研究生教育的实际,介绍临床医学院如何针对扩招后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与提高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14佛朗西斯卡?博里是一名音乐临床医学家,任教于大名鼎鼎的科尔伯恩学校音乐学院。 15教授讲题与课内讨论为由临床医学,行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究人类大脑衰老的过程. 16拥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17临床医学院排课系统的建立,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18方法对200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见习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19在完成临床医学学科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医技科室的评估体系。 20眼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面临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 21本文分析了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阐述了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对策。 22临床药学本科课程在包括药学课程基础上,也应包括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医院的临床用药实践。 23本文通过对变形杆菌、狗肾上皮细胞和流感病毒的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研究,说明了原子力显微镜对临床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应用。 24空气中花粉粒的调查研究属气传孢粉应用学科,它正愈来愈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

最新南方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试卷【精选】整理版

预防本科儿少卫生学考试 试题 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骨骼年龄 2、弱视 3、始动调节 4、疲劳 5、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6、保护性抑制 7、ADHD(attention deficit with hyperactivity disorder) 8、矮身材 9、生长关键期 10、玻地面积比 二、填空题(1分×10=10分) 1、女孩月经初潮常出现在身高突增高峰之。 2、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水平正常值,应采用调查方法,而不宜采用追踪性调查。 3、研究是判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个影响更大的一种较好方法。 4、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 5、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 6、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7、一切机能的培养和训练都是的形成过程。 8、年龄别身高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次交叉。 9、为保证教室的采光,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0、人体各部位的长度,从出生到成年,躯干约增长2倍, 约增加4倍。 三、单选题(1分×10=10分) 1、身高标准体重,也叫按身高的体重,最好用于评价儿童的 A、现实的营养状况 B、长期的营养状况 C、现实和长期的营养状 况 D、体型 2、儿童在良好环境下生长至成年其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是 A、0.55 B、0.45 C、0.75 D、0.65 3、学龄儿童与清洁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是 A、近视眼 B、脊柱弯曲异常 C、蛔虫感染 D、鼻炎 4、头围,应重点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 A、3岁以下 B、6岁以下 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 5、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secular change of growth),首先出现在 A、经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日本 D、美国 6、曲线图法可评价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体型 7、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A、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B、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减1 8、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肥胖的标准是A、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 B、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C、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 D、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40% 9、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 A、胎儿期 B、婴幼儿 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10、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四、多选题(1分×10=10分) 1、儿少卫生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A、心理卫生 B、教育过程卫 生 C、疾病防治 D、生长发育 E、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2、可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家庭因素有 A、独生子 B、多子女 C、父母离异 D、缺乏母爱 E、寄养 3、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是采用了大脑皮层的镶嵌式活动特性 A、早晨安排早自习 B、年龄越小,安排的一节课的时间越短 C、在一节课教学中采用“听一听,看一看” D、学日中安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E、反复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 4、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有如 A、骨骼系统 B、肌肉系统 C、心脏 D、眼球 E、消化系统 5、学校教学楼的楼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便于行走 B、保证学生安 全 C、便于疏散 D、美观 E、造价低廉 6、幼儿期患病率有所增高的疾病是 A、消化道疾病 B、龋齿 C、风湿病 D、沙眼 E、脊柱弯曲异 常 7、常用的评价疲劳的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是 A、校字法 B、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 定 C、运动条件反射法 D、校图形法 E、脑电测定 8、儿童少年在一天的生活中,什么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多? A、进餐时 B、体育锻炼时 C、看书时 D、睡眠时 E、休息时 9、肥胖对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体型、体态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 B、体型、体象带来的心理苦恼 C、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D、肥胖易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下降 E、肥胖者对粮食的消耗造成巨大浪费 10、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A、身高 B、坐高 C、体重 D、皮褶厚度 E、胸围 五、简答题(5分×6=30分) 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如何确定合适的桌椅高差 3、判定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4、以婴幼儿期的动作发育说明“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5、简述儿童少年发生肥胖的易感期。 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R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1中华医学杂志 (A) 2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A)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A)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A) 6解放军医学杂志(B)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B)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B)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B) 11中国当代医学杂志(C) 12复旦学报.医学版(B)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B)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B)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B)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C)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A)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 19广东医学(D) 20上海医学(D) 21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C) 22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C) 23江苏医药(D) 2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C)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C)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C) 27实用医学杂志(D) 28山东医药(D)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D) 30重庆医科大学学报(D) 31重庆医学(D) 32天津医药(D) 33 安微医科大学学报(D)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D)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D)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C)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D) R1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中国公共卫生(A)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A)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A) 4卫生研究(A) 5营养学报(A) 6环境与健康杂志(B) 7中华预防医学杂志(A) 8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A) 9中华医院管理杂志(A) 10中国卫生统计(B) 11工业卫生与职业病(C) 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B) 13中国职业医学(B) 14环境与职业医学(B) 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C) 16中国卫生经济(C) 17毒理学杂志(C) 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B) 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