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山县宋河镇滨河新区城市设计

京山县宋河镇滨河新区城市设计

PREFACE/前 言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摘要

2011年5月20日,荆门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荆发【2011】

11号)文件,确定宋河镇为市首批四个“镇级市”的建设试点镇之一。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的精神,京山县下发《中共京山县委京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京发【2011】8号)

文件。并于2011年6月27日,在宋河镇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镇级市”建设试点。

近年来,宋河镇大力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的投入建设,整体经济水平提升迅速。在中央省市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指引和镇区良好的产业发

展趋势下,未来的就业岗位和镇域周边的就业人口必然进一步向镇区聚集,实现本区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面对镇区饱和的建设现状和

未来的建设需求,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新城镇建设规划,为宋河未来社会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结合宋河实际,编制建设规划,完善镇区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商业休憩空间,尽快把宋河镇建设成为京山县县县域副

中心,成为镇政府最重要的社会发展计划。

应湖北省京山县宋河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们展开了对滨河新区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

以《京山县宋河镇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上层次规划为指导,项目组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大自然赋予宋河独特的青山绿水,

以人为本为原则塑造一个安全生活工作方便的镇区交通体系,在保留传统文化生活中引入现代时尚活力的公共服务。我们敞开畅想,未

来的宋河镇滨河新区将是一个:

山水交融共生的生态小镇

承载传统风貌的魅力小镇

汇集多元功能的现代小镇

湖 北 省 京 山 县 宋 河 镇 滨 河 新 区 总 体 城 市 设 计

Urban Design of Riverfront District in Songhe Town, Jingshan County, Hubei Province

湖北省京山县宋河镇镇政府

深圳锦绣时代顾问机构

2013.07

日景鸟瞰 Bird's eye view

总平面图 Site plan

1现状篇STATUS ■基地研究3.01 规划范围............73.02 基地风貌............73.03 景观环境............83.04 自然肌理............113.05 高程分析............123.06 坡度分析 (12)

3.07 用地评价 (13)

3.08 现状土地利用 (14)

3.09 道路交通分析 (14)

3.10 现状建筑功能......153.11 现状建筑质量......153.12 地块评价............163.13 SWOT 分析 (17)

■上层次规划解读

4.01 总规结构分析......184.02 总规组团分析......184.03 总规功能分析......19■区位背景1.01 交通区位............11.02 地理环境............11.03 经济状况............21.04 行政区位............21.05 文化区位............21.06 小结..................3■周边环境2.01 周边自然环境......42.02 周边城市功能......52.03 周边交通组织......52.04 小结 (6)

金华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研究层次 城市设计可分三个层面进行:宏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本次完成的成果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其研究范围是金华市婺城新区中心区;其次,还将对其重要地段与节点进行微观层次的初步设计与研究。 城市设计研究内容 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景观、城市人文景观这三部分内容从总体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空间景观、景观风貌、建筑景观引导、地标与景观视廊、城市天际线、城市夜景、街道设施等方面作出安排。 主要成果 ·城市设计图则 城市设计导则 比例为1:1000~1:2000的模型

城市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 日) 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婺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2003年7月); 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7月)。 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月) 国家相关规范及金华市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项目阶段 第一阶段:亦就是目前的工作阶段,根据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设计意向,深入研究中心区城市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群体与开敞空间组织、天际线及制高点、景观视廊、水景与绿化,并初步提出两个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 第二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第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 第三阶段:根据方案修改意见,完成本次城市设计成果。

我国城市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有: 指导思想片面,观念滞后。就空间论空间,只注重物质空间的外形,城市空间缺少内涵,缺少个性。 不注重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取。造就千城一面的毫无个性、难以分辨的众多乏味的城市。 形象定位模糊,主题不突出。没有对当地文脉、城市性质以及影响城市形象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城市形象模糊不清,主题不突出。 重设计轻保障,重局部轻系统。城市设计可操作性差,城市景观杂乱无章。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5) 1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5) 2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5) 3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6) 3.1 建设目标 (6) 3.2 主要建设内容和功能 (7) 3.2.1 总体功能 (7) 3.2.2 基础平台 (8) 3.2.3 智慧应用 (13)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项目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智慧城市”整体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一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二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三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规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顶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6 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7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城市规划专业必看的100部书模板

100本规划书 1.城镇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的介绍(先生)理查德 1909年 根据一个规划网站点的好的观点,例如建筑物和街道,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安排的观点而提出的一个专业的阐述。这本书是这个领域的基础之一。Lushly 提供了城镇计划和一些照片,理查徳的书演示了在人类极限的基础上规划城市。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与当地的土木工程师们分享。 2.城市规划的介绍美国城市民主的挑战本杰明·玛希1909年 Marsh是其中第一个和最强烈呼吁通过使用协调政府行为来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运动的领导者。“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规划,”他写道,“就像一艘船失去了舵。”Marsh成了一位主要的早期提倡在纽约进行分区和计划的人。 3. 科学管理的原则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911年 泰勒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论点是这两个商业和政府应该“根据工作人员职能分派工作”。它提供了从工作的管理中分离政治因素这个观点的支持,并提供信用给城市规划者,专业工程师,以及类似的工作人员。 4. 瓦尔克公司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沃尔特D﹒穆迪 1912年 首次出版对初学者面向主题的规划,这本手册教他们关于丹尼尔﹒伯翰姆的1909年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 5. 实施城市规划Flavel Shurtleff,弗雷德雷克﹒奥姆斯特德1914年 由奥姆斯特德倡议,这是第一个研究的国家计划的律法。景观设计师Flavel Shurtleff承办,那个工作成为一个对于规划者、规划委员会、律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开发了一套法律基础和实践的规划。 6.介绍城市在进化的城市规划运动, 学习物理的帕特里克·Geddes 1915年连接社会改革和城市环境,Geddes看着城市综合运用。所有计划应该保留独特的历史特征的城市中,涉及公民,在规划的发展,他的理由是,声音听起来有两大主题:将再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7.现代城市规划的指导原则之回顾城市规划纳尔逊p .刘易斯 1916年 集中在身体的城市,刘易斯认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规划作为工程问题。从运输系统以公园和娱乐,这本书花了一个系统的方法,激发工程师能够同时考虑计划他们的关怀和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生理上的问题。 8.城市规划与参考特殊的计划的街道和许多语言 1916年查尔斯·罗宾逊罗宾逊被查尔斯语之间的知识作家阿梅里奥第18、19世纪设计与日益增加的影响,“现代”电动旅行的美国生活。这本书是源自一段伟大创意的发酵和试验在城市规划领域,特别是在设计和platting街。他的许多观察保持相关的今天。 9.这个城市公园,欧内斯特·罗伯特·e·w·伯吉斯,主人公罗德里克·d·McKenzie,路易。沃思 1925年 介绍了伯吉斯的概念,通过考察人类生态学的空间模式的城市发展。他的同心区理论的距离每天上下班往返于一个连接到一个中央商务区的城市社会经济开发区的排序;因此居民经济和社会阶级成为开发区。 10.保罗·道格拉斯近郊趋势眷顾 1925年 道格拉斯进行的调查显示,郊区的社区就像郊区写的是在大的numbers-and首次被发展的时候就有许多人信郊区可能会以某种方式保险丝最好的城市和农村的和谐统一。他的工作是正在进行的拖船的例证 11.新城镇,为旧的成就在市民改善在美国的一些小城镇和社区约翰Nolen 1927年

整体规划 概念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为了方便大家更加方便学习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互相交流学习朋友请加qq:364791678 本资料绝不是那种网上随便可下载到的那种资料,而是来自各大名院的归档资料,像清华院、北京院、中国建研院、华东院、深圳院、汤桦等等,拥有绝对的参考价值! 光盘包括了各大院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战略规划、改造规划及小区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全套资料有80G,共18张DVD,绝对物有所值! 一册在手,设计不愁。 | | |卓酷规划DVD01 | | | |总体规划 | |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总体规划 | | | | |南京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设计文本(0405EDAW) | | | | |安徽财贸学院龙湖东校区校园总体规划设计 | | | |战略规划 | | | | |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 | | |婺城发展战略方案 | | | | |杭州滨江区发展战略规划 | | | | |绍兴战略规划 | | | |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方案文本 | |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上海市宝山区高竟镇梁印宅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 | | | |宁波高教园区控规 | | | | |安庆长江大桥控规

| | | | |宝山区罗店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区规划管理单元(高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横店集团上海南汇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201)50M | | | | |江北地块道路控规 | | | | |贵溪信江大桥两岸城区控规 | | | | |长清大学园控规(上海院0409)405M | | | |概念规划 | | | | |佛山万科山水家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1SWA) | | | | |南京白马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3东南大学) | | | | |厦门海沧旅游区概念规划 | | | | |厦门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文本(0408美国希尔&t同济) | | | | |合肥生态公园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05L&A奥雅) | | | | |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409东南大学) | | | | |扬州城市东区休闲度假区概念规划文本(0409扬州规划院) | | | | |武汉东湖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 | |浙江金华清水湾生态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5美国XWHO) | | | | |绍兴镜湖新区南湖景区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12EDAW) | | | | |迁安市黄台山公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2ASPECT) | | | | |郑州郑东新区概念规划 | | | | |长房西郡概念规划成果 | | | | |长沙湘江滨水区及橘子洲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卓酷规划DVD02 | | | |总体规划 | | | | |东方巴黎公寓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 | | | | |中华门城南古民居复建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 | | | |丹东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及建筑

城市风貌规划编制要求内容

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文结合亲自设计的两个滨河绿地改造项目,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 1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1.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1.2 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认识到了滨河绿地的重要性,同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相比,滨河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除已经规划的滨河城市绿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预留绿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如将其开发成休闲绿地将会减少大量的投资。 第二、生态条件优秀。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在一些没有受过污染的河道中,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简介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 简 介 一、概况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是在2012年3月份由五家单位提供的竞标方案的基础上,由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联合体,进一步提炼、深化、总结后整合而成。 二、德阳城市发展定位 “古蜀文明之都”、“东方智造之城”、“绿色温情德阳”。 三、德阳发展目标 “世界新能源重装产业中心”、“中国第四极智造引擎”、“成都大都市圈北翼极核”、“绿色新田园城市”和“古蜀文化旅游名城”。 四、方案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德阳战略发展的核心思路 (一)宏观:“跳出德阳看德阳”-德阳市市域战略规划 1.在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背景下,应对天府新区,提出的宏观战略思想: (1)“一体两翼、成德同城,全力打造北翼核心区”,在成都北翼中强化德阳核心地位。 (2)“成德同城、交通先行”、“八脉纵贯、跨界生活”。 2.构建“全域德阳”,强化城镇群竞争力和凝聚力,建立

“1+5+X”组团城镇群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三环五廊”市域空间结构。 3.进一步强化德阳主导产业的支撑体系,突显市域产业特征,以低碳可持续为目标实现新型工业化。弘扬“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突出工业立市、文化强市。 4.城市宏观景观风貌特征:“双龙戏珠”、“山水相依”。 (二)中观:“拉开布局,构建大德阳”-德阳市两大新区概念规划 力争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00万,用地规模控制在200平方公里。 1.中心城区: (1)空间拓展方向:“北延、东进、南联、西调”,近中期发展重点:向北向东; (2)空间结构:“一主轴、两廊道、三核心、四次轴”(一主轴:绵远河城市发展轴;两廊道:石亭江生态廊道、龙泉山生态廊道;三核心:大城北综合服务核心、中心城区传统服务核心、南部产业服务核心;四次轴:城北综合城市发展次轴、长江路城市发展次轴、金沙江路城市发展次轴、城南产业发展次轴); (3)生态结构:“绿、泽、田、园”为特色,构建“山水相依、城田交融”的生态体系。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脉一核三廊五心多点”的“指状城市”空间形态与生态格局(一脉:龙泉山生态绿脉;一核:三星湖生态核;三廊: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以及区域性交通防护廊道等组成的生态廊道;五心:三星

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导语:一个人可以轻易的学会不在乎但学习在乎却要付出百倍的勇气和努力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城市规划方案设计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由此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随养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设生态型城市己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该问题进行浅析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城市规划日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建设任何规划都不能只从眼下利益出发而要从能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城市作为人民生活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功能性需求还要能够反映人文需求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城市形象建设都应该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同样的作为影响城市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环境也应该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者要重点关注和考量的问题良好的城市环境可以极大的推动城市发展反之将会降低城市生活质量阻碍经济发展下文中笔者将先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养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方式

不够科学致使城市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而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阻碍养城市经济的止常发展 3、利一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 径上文笔者己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 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 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而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 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而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已经认识到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化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实践中我们 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而的使用 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的不利影响在水文方而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 土流失此外建筑物周围的植物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周围空气质量降低 污染因此城市绿化己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 在城市建设中起养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绩的绿色容积即综合 绿化而积己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宜昌新区城市设计 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宜昌新区城市设计 宜昌山环水绕,城乡辉映。新区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江北60平方公里、江南45平方公里),保留山体、河流水系等不可建设用地约115平方公里。整体与自然相得益彰,让现在的都市快节奏带来的紧张感得以放松。 宜昌新区将紧紧依托现有建成区,实施渐进式拓展,以长江为发展主轴,形成“一带、多廊、十片、多中心”的结构布局。“一带”,即形成沿江发展带;“多廊”,即建成多个城市发展廊道;“十片”,即开发十个功能片区;“多中心”,即以卷桥河会展中心为核心,形成江南中心,以中央商务区为引导形成东站中心,与老城中心形成“三心”

鼎立格局。在设计中主要强调低碳生态,特色发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新区开发的突出位置,贯穿到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统筹编制区域生态环保、水系规划,建设绿色长廊、生态林地、风景园林,疏浚、美化水体,开发低碳生态化社区,打造城市特色和个性。宜昌新区涵盖了宜昌国家级高新区、三峡旅游度假区、三峡物流园等重点园区,辐射带动枝江、宜都、当阳、夷陵等省级工业园,在宜昌建设“沿江万亿经济走廊”中处于龙头地位。建设宜昌新区,有利于促进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合理集聚,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南面城区设计的重点在于政府设计以及一些城市基础设施。 俯瞰长江,设计师运用有机结构设计了宜昌新区总体规划。博物馆的构造,展览中心的规划,以及其他一些配套设施位于城市南部,以此向中国发明丝绸织布机的嫘祖致敬。

独一无二的外观,全部覆盖的是参数化的编织。铝管的直径在这一设计中加强了这样的外观效果。它还提供了一个实用功能,在文化中心内部,游人们可以欣赏到发光的卷轴型画廊,中间还适当的穿插着观众席和展览空间。 一个池塘河曲系统贯穿整个地址,在这里它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旨在充分利用宜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整个宜昌地区的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评析

一、居住小区方案评析的要点: 1、出入口的数量、位置及距离交叉口的距离; 2、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面: (1)是否存在穿越现象; (2)交通组织是否合理,路面的宽度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尤其是那些已经注明宽度的) (3)是否留有停车场用地(是否存在扰民现象),位置是否合理; (4)人车分流组织的如何; 3、整体布局是否合理,包括中心绿地的位置,绿化均布,是否有相应的公建及物业管理; 4、是否存在个别楼房的东西朝向,超长(沿街长度超过150米),高层住宅是否单独布置,与小区的空间景观是否协调; 5、小区的幼儿园与小学是否齐全、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穿越主要交通,小学的运动场地,跑道的方向,托幼的南向活动场动是否够用;周围是否存在影其使用的用房(如锅炉房等); 6、公共绿地是否居中,小区的绿地均布如何; 7、如在山地则要注意是否有必要建截洪沟; 8、注意小区的布局手法是否单调、如简单的采用对称、大型公建的布局手法; 9、其它的一些小细节如:小区中部的绿地内布局变电所; 10、滨江地区是否存在高层与多层的防火间距问题,及高层建筑位置是否影响多层住宅用户欣赏江景。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考试方案评析要点: 1、规定性控制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1)用地性质

(2)用地面积 (3)建筑密度 (4)建筑控制高度 (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 (6)容积率 (7)绿地率 (8)交通出入口方位(车、人) 尽量避免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设置车辆出入口,一般每个地块应设1—2个出人口。禁止机动车开口地段 (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其它的: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控制指标; 2、注意下色彩、建筑形式、体量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即可 3、与上一层次规划的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量化,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主要依据,因此规划中应使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处理好用地性质、人口分布、道路系统、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内容的衔接。 4、用地布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将用地分到小类,因此各类用地的合理安排、定性定量是非常重要的。 5.交通组织:地块内外交通应顺畅边捷,机动车、非机动车应有序组织,停车场出入口合理布局,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发展,有机联系。 6.地块划分:地块划分是为了开发管理的方便有利,因此划分过程中的用地大小、用地性质、用地价值是考虑的重点。 7、控制指标:包括两个部分: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体现了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范围的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道路交通及其设施的控制、工程管线及其其他设施的控制、城市特点及环境景观的控制和经济估算。 8、配套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避免由于开发商不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9、可操作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评审后,具有法律效应,也是直接用于城市规划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和图则应具有很强的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 间,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

XXX市旧城改造设计方案

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春市朝阳区旧城区原有的城市格局、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明显暴露出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例如旧城区功能过度集中、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落后等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和改造城市,这无疑是城市规划研究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次项目主要针对旧城改造问题,结合长春市朝阳区的具体情况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旧城改造,就是旧城区的再开发,是指对旧城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集约用地,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最近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指出,要用3至5年时间,把主城区的危旧房全部改造,未来几年旧城改造将成为长春市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总体设计方案 工程总体设计 初步设计原则 (1)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确定合适的建设方式,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分析各条道路的功能定位和交通流特征,合理确定道路的更新方案及标准。 (3)以城市次干道或支路的技术标准建设园区内部高新大道等五条道路,使

得更新后的道路能充分发挥长春市朝阳区区块内部联系的重要功能,并能迅速疏解区块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并满足未来15年的交通需求。 (4) 结合周围地块的环境,根据规划确定的红线宽度,结合近远期交通量的特点,合理选定横断面的形式,在保证道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投资。 (5) 从方案选择到工程实施都要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对环境敏感路段采用适当的措施和对策。 (6) 通过研究论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 (7) 既要考虑沿线单位和居民区的出入交通,同时又要考虑各条道路对外辐射路网的有机联系,以利网络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设计标准 (1) 道路性质:高新大道为城市次干路,桂丰路等其它道路为城市支路; (2) 设计车速:高新大道为40 km/h,桂丰路等其它道路为30km/h; (3) 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4) 设计年限:道路、排水 15年,桥梁 100年; (5) 纵坡度:0.3%≤i≤3.5%; (6) 设计洪水位(1/50):4.3m; (7)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8) 暴雨重现期:TE=2.0年; (9)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3.5kN/m2; 设计目标、功能与规模 本次长春市朝阳区中心道路更新工程全部为城市次干路或城市支路。其中高新大道是紧邻杭宁高速公路及杭宁高速铁路的南北向联系通道之一,北侧与东西

浅析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b7312109.html, 浅析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发展 作者:张芸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滨河景观的问题,然后提出滨河景观设计的原则,最后从滨河景观立体化、人性化、生态化方面具体阐述了近年来滨河景观设计发展变化特点。 关键词: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发展 1城市滨河景观的问题 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滨河区域更是问题严重。 城市滨河区是城市生态环境比较薄弱的区域,不仅有陆地上,还有水体,更有水陆交接地带,极易因人为原因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比如城市河道的水体污染使河道变为了城市的排污沟;滨河区域被严重侵占,变得支离破碎;河岸被裁弯取直、硬质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功能,河流的调节能力变弱,生物的多样性丧失。 因此,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改善滨河区域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才能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而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 2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原则 2.1适应性原则 每个城市的滨河空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都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在充分了解河道的现状以及各种制约条件的基础上,保护和维持滨河区域环境的独特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才能打造出满足城市与公众需求,形式与功能与环境相协调的滨河景观。 2.2多目标兼顾原则 滨河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必须兼顾环境、社会、经济三者利益。改善水与城市的关系,不仅应解决防洪排涝问题,还要建立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改善水与人的关系,增加亲水性,增加游憩和参与的可能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改善人与城市的关系,成功的滨河景观不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要求,更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促进城市繁荣健康地发展。 3滨河景观设计的发展

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A City On The Yangtze River: An Urban Design Scheme for North Jiangjin 作者:俞孔坚,刘向军,张媛发表:《新建筑》2011(2):104-108 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区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案。设计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新城的基本框架结构,用以组织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并最终成为城市的特色。该生态基础设施对应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给城市提供的社会经济服务,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生态服务,它们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城市生态与人文特质的基本保障。基于这一理念和方法论,根据场地“三面云山一面江、溪水内聚到名堂”的场地特征,形成了“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气质的又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 关键词:城市设计,反规划,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庆新津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urban design scheme for the North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 City,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is identified and planned to frame and structure the new city, and eventually becomes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new city. As a counterpart of the gray infrastructure of the city that provides social and economic services, the EI or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ecosystems’ service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th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Based on this concept and as an adaptation to the specific site that is enclosed with hills at the north, east and west, faces the Yangtze River at the south and contains streams and ponds in the middle, the new city is designed in a flower-shaped pattern, a well functioning and beautiful eco-city. Key words: Urban design,The Negative Approach, landscape urbanism,eco-city,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Xinjin of Chongqing City Yu Kongjian: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u Xiangjun, Zhang Yuan:Turenscape (Beijing Turen Design Institute) 景观都市主义是在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在国际上有较为广泛的讨论,它涉及建筑、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强调景观和生态作为城市的主导地位。尽管在许多理论问题上还有待讨论,但它为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由建筑学和建筑师提出的对景观在城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作用,这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者引发的对城市、景观和建筑三者关系的重新认识,由土人团队完成的重庆江津新城的设计方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类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设计,也可以归为“反规划”和生态城市途径的案例。 一规划设计区概况 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城地处江津中心城区的德感片区。江津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距重庆都市区46km,地处重庆市中心城镇群范围,境内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及长江水运与重庆相连。规划区位于长江(几江)北岸,与江津老城区隔江相望,南临长江,西望缙云,其西部为德感工业园,北部为双福工业园,是连接几大产业区的交汇部位,具有成为生产服务业中心的区位条件。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其中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规划面积约8km2。规划区内地貌以丘陵地形为主,标高在180—470m之间。规划区内地表水多为溪流、农田积水和水塘。 二核心理念与规划方法 建设一个生态与人文的城市、一个绿色而宜居的城市,是本城市设计方案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目标,本方案采用了“反规划”途径[1,2]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 [3]的设计方法,即首先通过场地和区域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判别维护自然过程(特别是雨洪和地质灾害)、生物过程和乡土文化遗产与生态游憩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s)[4),再综合这些单一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得到一个综合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EI) [1,2,5]。该生态基础设施(或景观基础设施)对保障未来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生态服务(Nature’s services)[6,7],具有关键意义,因而成为城市总体设计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除了生态基础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不可突破的限制条件外,城市建设本身要求有适宜的地质条件和避灾要求,还有基础设施预留用地。两方面共同作为划定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的依据,进而得到城市土地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城市功能和性质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要求,以及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的需求。这三个方面的结合是本城市设计的基本依据。 其中,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本方案尤其要强调的,因为它综合体现了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是实现生态与人文城市的核心和关键。生态基础设施将区域生态系统、特别是长江和缙云山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提供给未来的城市。城市设计将紧紧围绕城市居民如何便利地获得生态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展开。包括:如何让市民能亲近江水、如何汇集雨水进入社区,发挥湿地的净化功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如何建立与绿道和绿地系统相结合的便捷步道系统,等等。最终形成一个“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人文并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其总体格局可概括为: 青蚰蜿蜒奔来,三面云风拂市; 巴山喜雨咸聚,四方绿水归堂; 临江阳台远眺,无数帆影来去; 金枝玉叶如花,一座山水江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