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飞机空调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析飞机空调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析飞机空调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析飞机空调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44卷第16期 山西建筑Vol.44 No. 16

2 0 18 年 6 月SHANXI ARCHITECTURE Jun.2018 ? 95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16-0095-02

浅析飞机空调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牛元源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航空作为我国交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的空调系统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更好地打造飞机内部空调环 境,阐述了目前飞机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飞机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飞机,空调系统,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 U831.3 文献标识码:A

1飞机空调系统由来

飞上蓝天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曾经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而飞上天际之后怎样适应那里的环境,这就诞生了飞机空调系统的雏 形——保暖飞行服。在20世纪初,英吉利海峡被一名来自法国,名叫路易?布莱里奥所征服,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飞行的距地 高度与飞机承载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时他所穿的便是 保暖飞行服。直到1936年,飞机空调系统开始逐渐被安装与使 用,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飞行条件,让他们在万丈高空也能如鱼 得水般施展自己的飞行能力。

2安装飞机空调系统的必要性

2.1 高空低压

空气的重量产生了压力,地球引力又造成了大气分布的不均 匀,越靠近地表的大气密度越大,故其压力就越大,而距离地表越 远,则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也就随着减小。当飞行员飞上高空 后,大气压力便会渐渐降低,组织气肿、胃肠胀气之类的高空减压 症便会接踵而来。人体之中的气体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会出现 过饱和的情况,与之相随的是气泡的产生,血液循环就会受到阻碍, 对神经系统也会有一定的压迫性,紧接着就会引起关节和头部的 疼痛。当飞行员飞行到1200 m时,大气压力就会降到47 m m H g,37丈是水在这个压力下的沸点,可以看出它和人体的正常体温相 等,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暴露的人,其体内的液体会因为达到了其 沸点而沸腾,汽化后的人体内液体会使人的皮肤出现水肿的现 象,人体温度会逐渐降低,一直到无法生存的境地,所以改善高空 低压是房间空调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

2.2 高空低温

平流层的温度大致是-56.5丈,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下,冷冻损伤或者诱发加重某些病症如哮喘、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情 况会发生,严重时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2.3高空缺氧

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的降低和空气密度的降低,单位体积氧含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人体血氧饱和度降低,从而发生 高原缺氧现象。当飞行到6 km时,会有严重缺氧的现象,这时人 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坏。继续飞行到7 k m 时,此时大脑皮层耗氧量的最小值已经无法被人体的新陈代谢活 动所满足,大脑很快就会失去知觉,产生突然虚脱。所以为飞行 员补充充足的氧气是飞机空调系统的必然要求。

3常用飞机空调系统现状

3.1蒸发循环

工质是液态制冷剂,并且可以在常温下发生相变。蒸发循环 闭式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变成气态并且带走室内多余热量,通过压缩机使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之后再进人冷凝器使制冷剂与热媒交换热量后变成高温高压液态制 冷剂,此时热量已经被传递出去。此时的高温高压进人膨胀阀后 被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后进人蒸发器开始下一轮循环。可见蒸发闭式循环中的制冷剂是“热量的搬运工”将蒸发器一端 的空气中的热量吸收然后搬运到冷凝器一端,将冷凝器一端的空 气加热,从而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温度的更迭。

此系统在民用机上的普遍性不及高性能飞机,不过它的经济 性较好,具有节省燃油的优点,可以作为飞机空调系统发展的优 化选择之一。

3.2 空气循环

工质是随处可见的空气,此循环利用压缩空气在膨胀机中绝 热膨胀从而得到低温气流。它由冷空气管与热空气管两段气体 管路组成。其中热空气管中是由压气机直接引来的气体,根据冷 回路的设计与实现,由冷回路系统中透平冷却器的类型来分,将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分为三类:涡扇发动机、透平压缩机和涡轮压 缩机风机。其原理是由飞机发动机的压气机引气,将冷空气气流 与热空气气流在混合腔中混合,从而达到获得理想温度送风温度 的气体。根据和旋转空调面板的温度控制旋钮至适当位置路径 的季节特征的不同需求试点,温度控制器连接到输人命令飞行 员,与接收管道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相比,热也在降温,从而 控制冷空气和热空气混合室满足人体生理和工作的比例需要 空气。

此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行业之中,因为其具有的较多 优点成为了被飞机制造商及飞机生产公司十分青睐的对象。

4飞机空调系统发展浅析

空气循环系统与蒸发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三个突出性优点。

4.1 制冷工质的环保和无变相变性

通过以上两种循环比较可以看出,空气不仅是容易得到的工 质,而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变,最重要的是空气不会 污染大气,而制冷剂中被广泛使用的氟利昂等对臭氧层会造成不 可逆的损害,所以要尽量减少此类制冷剂的使用,并且对于航空 来说,就地取材不仅环保,而且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4. 2制冷范围较宽并且低温下运行性能好

现代的大型飞机从地面飞到10 000 m的高空之上,温差变化 之大所以必须用有较宽制冷机温度范围的空气制冷循环来支持

收稿日期=2018-03-25

作者简介:牛元源(1996-)男,在读本科生

第44卷第16期? 96 ? 2 0 18年 6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4 N o. 16

Jun.2018

?道路?铁路?

文章编号:1009-6825 (218) 16-0096-0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贾巍

(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太旧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阳泉045000)

摘要: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可有针对性的制定养护措施进行维修。重点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养 护技术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可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217

1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

1.1路面基层反射裂缝

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基层通常采用半刚性基层,而缩裂一直是 半刚性基层无法根治的问题。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温度和湿度变 化时,会产生变形开裂。当温度降低、水分散失会使其产生一定 的体积收缩,收缩应力超过基层结构极限抗拉强度时出现缩裂。

水是导致路面基层开裂的主要因素。随着水分的蒸发,半刚性基层材料体积收缩,产生收缩应力。随着水分不断蒸发,收缩应力不断增大,吸附水膜不断变薄,最后导致基层产生收缩开裂。

另外,施工中如果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土质不均匀,水泥水化 作用和水分蒸发都会使含水率不断减少,基层体积收缩,形成收 缩裂缝。如果基层和面层之间没有设置联结层,裂缝会向面层扩 展,形成反射裂缝。

1.2外界环境条件

在昼夜温差较大或一年温度变化较大时,高速公路温度裂缝 较多,一般主要表现为间距分布均匀的横向裂缝。随着温度的下 降,低温持续时间的增加,温度裂缝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且温度越 低,开裂的宽度越大。

沥青面层的温度裂缝一般可分为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 裂缝。低温收缩裂缝是由于温度骤然下降时面层材料收缩,温度

其系统的顺利运行。而且和蒸汽循环相比,在-72丈以下的制冷 性能要强很多,所以在低温条件的情况下,空气制冷循环是不二 之选。

4.3空气制冷设备可靠度较高并且维护方便

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到,空气制冷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可靠性与安全性都较高。由于该循环的制冷剂是随处可得的空 气,不仅方便而且无需有泄露的担忧。而在装置维护方面,其移 动方便而且制冷剂也不需要回收,可见其拥有较高的便捷性。文献标识码:A

应力超过了沥青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产生的。温度疲劳裂缝 是在长时间的温度循环作用下,是在温度应力小于极限抗拉强度 的情况下产生的疲劳开裂。

另外,沥青路面开裂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是在不同条件下多种因素交叉组合作用的结果。调查表明,如果沥 青路面排水能力不足,在雨季容易对路面结构造成水破坏,导致 产生路面裂缝。路面开裂后,如没有进行及时处理,雨水通过裂 缝的缝隙流人路面结构,浸湿各结构层材料甚至路基土,使各结 构层强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裂缝内的水分,在行车荷载的作 用下,会对路面结构产生冲刷作用,进一步造成沥青路面结构出 现剥落、松散等病害,加剧破坏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1.3路基的影响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受路基的稳定性影响,当路基的稳 定性不足,出现不均匀沉降等破坏时,会造成基层开裂。如果基 层与面层之间没有设置应力吸收层,基层的裂缝会很快反射到沥 青面层。因此,路基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公路的稳定性,路基的 施工质量问题会直接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

1.4 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方 案,导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开裂的主要原因之

就以上三点来说,目前飞机空调系统在空气循环系统的发展 上可以投人大量资源,就其本身具有的优点,将其优点最大化,从而在创造最大效益的同时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是一举两得 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野.民航飞机空调系统研究[J].硅谷,2014(4):67-68.

[2]程凯.从MD90.A320看民航客机空调系统的发展[J].北

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19-21.

Analysis of aircraf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Niu Yuanyuan

(N a n jin g U niversity o f S cien ce a n d T e c h n o lo g y,N a n jin g211004,C h in a)

Abstract:A viatio n i s o n e of th e p illar in d u stries in th e tra n sp o rta tio n se cto r in C h in a,a n d th e co n stru ctio n of air-co n d itio n in g sy ste m s is a n in dis-p en sab le p a rt of it.In o rd e r to b etter create th e air-co n d itio n ed en v iro n m en t in sid e th e aircraft,th is p ap er d escrib tu s of aircraft air-co n d itio n in g sy ste m s a n d th e fu tu re d ev elo p m en td irectio n of a ircraft air-co n d itio n in g system s.

Key words:aircraft,air co n d itio n in g system,d evelo p m en t d irectio n

收稿日期:018-03-25

作者简介:贾巍(1982-),男,工程师

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发表时间:2019-09-20T15:38:14.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作者:张泽堃[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室空调的舒适性以及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山西太原著华空调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室空调的舒适性以及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制冷装置节能高效、冷(热)负荷较大和能量宽度调节等要求,促使介于中央空调与家用空调器之间的家用中央空调应运而生。家用中央空调具有舒适、节能、调节方便、噪声低、不破坏建筑外观等突出有点,将成为未来空调的主流。 关键字:家用中央空调;机组;发展 1.家用中央空调发展现状与分类 家用中央空调从1996年开始出现,当时一拖三变频空调就具备家用中央空调功能,由于市场不够成熟,没有推广开来。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家用中央空调产品主要有传统家用空调制造商推出的一拖多空调;有暖通空调制造商提供的户型中央空调,如各种款式的风冷式冷热水机组;还有两类厂商都有出品的风冷式冷热风机组(风管式空调)。从热输送介质方式看,上述产品可划分成三种类型,一种以制冷剂为热输送介质的氟利昂制冷系统;一种以水为冷热媒体供应室内末端装置,属于以水系统换热的空气—水热泵机组;另一以空气为热输送介质的全空气型式系统,如风管式空调。 2.家用中央空调的技术特点 2.1家用中央空调具有的特点 , 家用中央空调即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特点: 1)具有单台房间空调器的优势。如质量可靠、故障率低、使用灵活、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等。 2)具有中央空调的优势,房间内温度分布均匀,不占有房间的使用面积,与装修较好的配合,室内噪音低等。 3)具有较好的个性化,一方面要体现在住户个人购买、个人使用,另一方面室内空调机布置可根据房间的布局、个人喜好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4)家用中央空调消费群体不光是针对高消费群体,而逐步针对普通的工薪阶层。随着空调厂家大规模生产、开发、其价格会逐渐回落, 使家用中央空调能落户于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可能。 2.2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输送介质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 (1)VRV系统 变制冷剂流量(Varied Refrigerant V olume,简称VRV)空调系统是一种冷剂式系统,它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室外机由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可向多台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的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VRV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运行平稳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以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负荷的需求。但该系统控制复杂,对管材质量、制造装配、现场焊接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且初投资比较大。 (2)风管式系统 风管式系统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其原理与大型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它利用室外主机集中产生令热量,将从室内引回的回风(或回风和新风的混风)进行冷却/加热处理后,再送入室内消除其空调冷/热负荷.相对于其它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型式,风管式系统初投资较小, 如若引入新风,其空气品质能得到较大的改善。但风管式系统的空气输配系统所占用建筑物空间较大,要求住宅有较大的层高。由于采用统一送风的方式,在没有变风量末端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的空调负荷要求,变风量末端的引入将会使整个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大大增加。 (3)冷/热水机组 冷/热水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或乙二醇溶液。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型式。 该系统的室内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目前风机盘管一般均可以调节其风机转速(或通过旁通阀调节经过盘管的水量),从而调节送入室内的冷/热量,因此该系统可以对每个空调房间进行单独调节,满足各个房间不同的空调需求,同时其节能性也较好。此外,由于冷/热水机组的输配系统所占空间很小,因此一般不受住宅层高的限制。但此种系统一般难以引进新风,因此对于通常密闭的空调房间而言,其舒适性较差。 目前,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多采用“水系统”冷/热水机组的型式。目前其产量占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总量的70%以上。此外也有风管式系统,但其数量比冷/热水机组少得多,VRV系统的数量就更少,有如下几方面的额原因:(1冷/热水机组的室外订同实际上就是一个风冷热泵装置,室内末端是风机盘管。而目前我国的风冷热泵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已经基本成熟。风机盘管技术上我国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国发展冷/热水机组在技术上有保证。 (2)冷/热水机组不需要占用太多建筑层高,在住宅内布置较为方便,且施工简单,安装费用低。而风管式系统的设置需与建筑结构相配合,占用建筑空间大,且施工不方便。对于VRV系统,初投资太高,技术尚不成熟,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方面。 (3)从舒适的角度考虑,风管式系统由于调风/调温的问题解决得不好,无法同时满足多个空调房间不同的空调负荷需求。而冷/热水机组则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房间的独立控制和调节,同时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上的考虑。 3.未来发展 我国政府在全社会开始倡导“低碳经济”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下,作为耗能大户的中央空调的节能降耗则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筑业、工商设施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用中央空调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需求范围和需求层次也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与家用空调器市场相比,家用中央空调还处于市场导入期,处于平稳的上升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展望资料

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展望 一提起中央空调,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宾馆、饭店和高级写字楼中“只感受到凉意,却看不到空调”舒适感觉,但把中央空调搬回家一直是人们不敢想象事情。中国空调业自诞生20多年来,也一直保持着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各自平行发展格局。原因很简单,就是两者市场各不相同,中央空调适用对象是现代化大型建筑,如宾馆、写字楼、大型商场等,而家用空调用户是家庭,长期以来两者一直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友好关系。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面积居住空间、洁净清爽自然空气、舒适明亮居住环境,使人们对空调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市场上分体空调、窗式空调等家用空调已经力不从心,一台单机空调只能处理一个房间,处理空间小,空调效果不理想,只能封闭居室内调节空气冷暖,无法提供新鲜空气,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家用中央空调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 市场优势 通常来说,传统空调主要以下方面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1、长时间使用带来高电费; 2、面积较大房间内常发生室温不均; 3、有限空间安装第二台室外机十分困难,而一台室外机往往缺乏足够动力带动所有室内机正常运转; 4、室内机往往破坏了室内装璜统一。 而现代化大型建筑,往往采用大型中央空调系统集中供热供冷。家用中央空调,实际上是一台主机带多台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调节多个房间温度它是一种介于大型中央空调与普通家用壁挂机、柜式机一种小型中央空调。 家用中央空调既具有中央空调各种先进、豪华性能,又少了中央空调庞大复杂设施,它安装便利,结构美观,适合多居室住宅、复式住宅、别墅消费需要,众多消费者对家用中央空调情有独钟。 其主要优点如下: 1、美观:没有那么多室外机,也就不至于破坏房屋外观,同时,室内机影响装修风格。 2、易于配合家庭装潢:和家用分体空调相比,家用中央空调消装潢中不和谐因素,如挂壁式室内机,沿墙连接管,墙上或窗上孔等,配合房间整体装潢设计,将管道和机组隐藏吊顶或其它暗柜中,可以提高家庭装潢品位。 3、气流分布均匀:家用中央空调可管道规范设计和风口合理布置来达到气流均匀分布,进而可以达到整个温度场均匀恒定,这样可以避免分体空调送风不均,狭小空间难以配置空调缺憾 4、送新风:家用中央空调可以向室内补充新风,分体空调则没办法补充,但全部送风用新风是不现实,这样耗电会很大,一般保证15%左右新风量,这样就解决了一般家用空调空气品质差问题。 5、高效节能:如美MDV智能变频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汇集了数字变频控制、总线控制、模块组合、冷媒线分流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克服了中央空调一开俱开,一关俱关弊端,同时还可室内实际负荷自动运行,节约了能源。 6、独立计费,维护了用户利益。 可以说,家用中央空调出现,填补了“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各自为阵造成空白,为中、高档社区人居环境锦上添花。 适用类型 中央空调系统一般都应用各种大型商业办公楼、豪华大酒店等设施中,应该说其使用功

中国空调行业经营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空调行业经营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一、宏观环境分析 作为中国制造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空调产业与其它产业一样,其自身的发展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其它产业的发展状况都对会空调产业产生重要影响。而在中国空调产业所处的国民经济大环境中,以宏观经济运行、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房地产的发展、产业政策等为主的外部因素对空调产业的影响较为直接。 1、宏观经济运行 从社会各界对2006年宏观经济预测来看,2006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2%。为空调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2、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习惯、消费能力 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回落0.6个百分点。而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消费能力虽然不能等同而喻,但也关系密切。 3、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 与其他因素相比,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空调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但从2005冷冻年度开始,国家紧缩银根、宏观调控的效果开始显现,国家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使得空调大受影响。尤其在一级城市市场,房地产的发展曾经极大地拉动了空调的销售,而现在,房地产经济被遏制,空调一级市场的空间也小了。 4、产业政策的调整 在空调行业高速发展阶段,厂商得到的丰厚收益掩盖了产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空调市场陷入过度竞争的泥潭,原来沉在繁荣表象下面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最近两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产业政策调控开始一条条在落实或制定之中。 在节能方面,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GB12021.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确定了14KW以下房间空调器的能效等级指标,并于2005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在出口退税方面,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出口导向型行业和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就国内空调行业而言,国际市场是空调企业规避国内过度竞争的风险、寻求新利润源的必然途径之一。 作为我国家电行业技术性标准的《房间空调器安装质量检验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由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于3月14日在京发布。另外,由中国家电维修协会制订的《家用空调器深度清洗技术规范》也将于2006年5月正式出台,与此相关的空调“深度清洗”节能服务认证也有望在今年内推出。 同时,还有即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OHS指令)及《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据了解,这两项指令的实施,将可能导致我国出口欧盟的空调价格上涨10%,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中央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随着家用空调市场的日趋成熟,不少企业逐渐把目标转向中央空调领域,希望能在中央空调这个尚未 饱和的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分得一杯羹。中央空调在2003年的市场容量是85亿元,2005年则达到200亿元以上,因此这个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的,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其高额的利润对于在市场上境遇艰难的企业来说是极其诱人的。 在如此高利润的吸引下,很多国内品牌纷纷进入这个领域,使得原来由约克、大金、开利等外国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近几年,格力、美的、海尔、松下等企业都企图进入这一领域,以争取更多主动权。 关键词:中央空调家用空调市场发展空间利润增长点 1、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 1.1美国中央空调研究现状 美国的中央空调普及率较高,它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其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中央空调的普及使用。 美国的别墅型住宅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通常是中、高收入的家庭居住。由于其层高较大,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同时,由于美国居民对家用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多采用有新风的风管式系统。目前,美国风管式系统的年产量约为600万台/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公寓型住宅适合于中、低收入的人群居住,其家用空调的型式以窗式空调器为主,也有采用小区供冷/热水的,一般不使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目前美国窗式空调器年产量约为600万台/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中央空调的型式以风管式系统为主,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和风管式空调箱系统在美国的应用都很广泛,此外,集成了燃气炉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在美国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此种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在供冷季由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在供热季由燃气炉提供热量,对室内回风和新风进行处理,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同时也可以满

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针对我国暖通空调这一基础设施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该项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在发展道路上的挑战。根据当前国家发展的大形势下,提出了暖通空调的机遇及发展方向。 标签: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9b7868711.html,ki.1672-3198.2017.19.103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巨大提高,国民经济也上升迅速,为了寻求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多工作、生活建筑采用中央空调来改善室内环境。在中央空调给人们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能源。据统计,用于控制室内温湿度的暖通空调能耗占据整个建筑能耗的50%~60%,由此可知,暖通空调的能耗是实现色绿节能生活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所以,关于中央空调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我国颁布了很多相关制度。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在健步如飞,中央空调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加上现有技术的制约,中央空调的能源消耗量还是居高不下。而制约我国暖通空调技术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1)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不准确。由于人们对暖通空调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人们产生了比较片面的思想,多数人认为暖通空调的存在就是在夏天降低室内的温度,让人们享受舒适的室内环境,更有甚者认为暖通空调制冷越好,其设计越好的理念。从专业角度来解析空调,其实就是空气调节,在合理的负荷条件下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而现在许多建筑内安装的暖通空调的负荷都存在设计计算问题,远远高于建筑实际需要的负荷,浪费空调设备和投资,没有合理的选择适合建筑的暖通空调设备,增加了运行成本,缺乏空调自我控制方面的设计,只是使用者在进行简单的人为操作。(2)缺少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暖通空调在我国是新兴的建筑设施,但是对于其广泛的应用率来说,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是相对缺乏的,这就导致由较少的设计人员进行大量的暖通设计。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人员往往会缩短设计周期,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设计人员问题考虑不全面,设计计算不准确,从而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由于开发商在暖通专业上的认识不足,也就无法对设计人员的设计进行校核和约束。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人均能源占有量更是远低于全球人均能源占有量。我国紧张的房源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开发,这就更加导致了设计人员设计得不合理,浪費了大量资源,污染环境,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背驰。 1 暖通空调技术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调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服务于人民的不可或缺的行业,暖通专业现下的重点应该是围绕节能展开工作与技术开发。然而,我国暖通行业对于新技术的研发相当滞缓,这主要受影响于暖通行业在技术开发上的能力不足以及过高的研发成本。而传统意义上减少能耗的技术也只是在空调自身变频技术上达到的智能调节。因此,暖通专业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方针和社会发展的节能要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地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会过多地遭受机电安装工程的剧烈影响,尤其对于暖通空调的使用而言,其不仅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最大程度提升其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但是,由于此类空调的复杂性较高,所以,相关人员务必要对加强研究其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开展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而促使此类空调的质量得以确保。因此,本文就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 如今,我国正极力倡导发展建筑工业化,而只有提升此类安装工程的施工效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同时缩减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才能切实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此类安装工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长远发展。在建筑中能源耗损最大的为该项空调系统,当其处于此类安装工程中,室内后期使用过程的环境调节和系统能耗水平都将会遭受此类系统设备和管路施工效果的直接影响。因此,只有立足于此类安装工程的角度,长期对该项空调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才能持续获取最佳的施工质量,进而实现此类工程的延續性发展。 一、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 (一)BIM技术 第一,此类技术首先运用虚拟手段优化设计,然后在有关机电构件的帮助下构建三维信息模型,该项工程总体的虚拟建造和演示须在其安装之前完成,借此全面凸显其施工效果,有利于施工方做任何决策、管理之前密切联系当前的施工情况,进而促使此类空调的安装协调与工程的其他项目中;第二,管线,每一条管线的碰撞试验中都会用到BIM软件,借此提升其调整效果,以期获得最佳的布局效果,借此也能防止碰撞点出现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能缩减其施工成本,有助于在工程技术的安装基础上完成施工周期;第三,三维可视化,此类软件的应用可全面凸显其总体安装效果、机电安装关系、设备空间关系等。平面图、剖面图直观、具体地展现在三维模型中[1],借此不仅能顺利开展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还能有效避免发生相关的实际施工问题。 (二)集成式制冷机房核心技术 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可改进此类机房的设计,借此主要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机房节能目标。工厂中汇集换热机组、水力模块、压缩机组和电气控制系统[2],然后对其进行装配,促使设备的选型配置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产品经历工厂预制、模块运输和现场拼装过程,就需选取不同的制冷量,也可确保其选取的室内或者室外安装型具备24小时维护结构,上述方法在制冷机房的解决过程中具备新型特点,此类机房除了促使空调系统实现最优运转过程的同时达到节能目标之外,还需确保其运转过程中可同步开启此类系统的关联控制系统。借此一方面促使此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目录 摘要· 4 1.空调的生产 (5) 2.空调的原理 (5) 2.1.空调的组要的四个组成部分 (6) 2.2.空调的主要工作过程 (6) 2.3.压缩机的发展和原理 (7) 2.4.电机 (12) 3.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14) 4.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型式 (14) 5.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 (16) 6.结论 (18)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空调业的发展,各层次普遍使用上了空调,本文主要论述空调的发展,生产,原理。介绍了世界各国家庭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各国空调的使用情况,空调的质量和价格分析。 关键词:空调,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1、空调的生产 <一)一台空调从材料开始到打包总共经过一百多道工序,材料的选择,这是很严格的, 如果某个供货商常出点小问题,不但赔偿损失,还要退出供货。平时厂家包修内换下的配件,大部分都返还给供货商了,所以,配件质量关是很严的。 <二)组装,从第一个配件上流水线上,就开始给空调贴条形码(空调的身份证,一台机一个,不能重复>便于今后安装和维修使用,然后分段安装各部分配件,如底盘,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等,这是外机流水线,内机流水线操做一样,但无须加氟。 <三.)检漏,抽真空,己防止有漏点使制冷剂漏走,并且系统内不能有空气和水份,所以还要抽真空。 <四)定量加氟(内机无此工序>,这是空调工作必要的制冷剂(R22>,跟据空调的大小,制冷剂加入量也不一样多。 <五)包装。 这些是在流水线上的,最后还有批量抽检实验,符合设计要求才准出厂。 2、空调的原理 空调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空调的主要内容是制冷,是人为制造凉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来制造凉爽。 人们为了制冷,千方百计地寻找容易蒸发的物质。现在用的空调采用的蒸发工作物质一般都是氟里昂(氟里昂是总称,分很多种>。

2020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近年来,全球空调设备行业增长速度维持在6-8%左右,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基本上进入成熟阶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制冷空调产品将向智能化、节能环保转变,品牌竞争趋于激烈。在全球需求疲软、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空调企业均面临来自汇率不稳定、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冲击。2015冷冻年度全球空调生产仅1.5亿台左右,相比前两年,空调产量下降明显。2018年受美国等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美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对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的需求下降;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进程也比较缓慢,其制冷空调行业发展也较慢;主要国家的缓慢增长导致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增速放缓。可以预计,全球空调行业发展依然不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空调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1513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4.71%。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快速增加,会促进城镇住宅销量的增加,从而促进空调销量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2018年中国空调行业整体产量规模分别为16049.3、17861.53、20486万台,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55%、11.29%、14.69%;2016-2018年中国空调行业整体销量规模分别为15994.4、17419.6、20142.5万台,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66%、8.91%、15.63%。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咨询报告》分析 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市场规模 一、2016-2018年空调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空调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1513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4.71%。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概述 韩文刚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概述韩文刚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机电安装工程的快速进步,然而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更高 的需求,暖通空调的新技术便是随之出现了,在种情况下本文研究机电安装工程 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关键词:机电安装;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现如今对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是让我国进入到快速发展的 阶段,根据其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可以打得出,我国在总能耗中建筑能耗便是占 据了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然而随着我国的综合能力在逐渐的 提高和现如今我国制定的发展策略来分析,我国必然会经过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所以要想实现我国机电安装的现代化,将建筑工程走向工业化道路是十分必 要的。所以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诞生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 全新发展机遇。 1.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BIM技术而言,在进行碰撞试验的时候,自身可以进行自动检查和分析,同时也可以得出相应数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得到顺利进行,并且也具 有着相应的准确性以及针对性,降低其盲目施工概率,帮助管理人员获得更加准 确的施工信息,保证成本能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工和材料浪费,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个项目的合作能力,从而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能够提高人力和材料以及机械 设备的应用效率,促进其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并且各个施 工环节也是提高相互联系,降低因为合作困难导致其施工进度缓慢和施工效率低 下的问题,提高机电安全工程的集成化程度,甚至是可以促进企业之间快速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然而现如今伴随着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升级速度在不断的提高,各种设备的自 动化水平也是在快速的提升,使其锅炉机制等也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应用,这 样更好的去保证供热系统能够保持在更加稳定以及平稳的状态下去运行。在此之 外伴随着分户计量的快速应用,从而使其我国在环保工作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的 法律规划变得更加的完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相关的环保 意识,使其分户计量的应用也是具有着更加广阔的使用空间。在此之外锅炉节能 工艺的快速应用推广,也是带动了相关自动化的机械设备研究工作,从而使其煤 炭的燃烧变得更加的无害化,这样也是对其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与此同时 清洁能源也是会被扩大自身的应用范围,并且随着人们自身的环保意识在逐渐的 提高,太阳能等一些清洁的能源将会逐渐取代传统能源,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 2.机电安装工程暖空调新技术的分析 2.1集成式的制冷机房核心技术分析 针对于集成式的制冷机房核心技术而言,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采用先进 的三维仿真的技术,从而对其现如今的设计做出了一定改进,对其中央空调系统 的机房节能做出一定设计。将其换热器组以及压缩机组等在工厂进行相应的集成,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与趋势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处理空调负荷的空调系统形式,它由集中的制冷机组产生冷/热量,并利用适当的介质把冷/热量输送到需要消除冷/热负荷的空间,从而实现空气调节的目的。由于它采用的是集中处理空调负荷的形式,因此,相对于分散处理空调负荷的分散式空调系统而言,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较高,从制冷循环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节能运行的空调型式。 一般而言,中央空调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大型楼宇的空调系统型式。近年来,中央空调在住宅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相对于传统的分散式家用空调型式而言,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具有节能、舒适、容量调节方便、噪声低、振动小等突出的优点。美国和日本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上的研究开展得较早,技术上也较成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也开始了对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研究,在工程上也开始有应用的实例。对于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具体的系统型式,美国和日本的发展重点不尽相同。本文在分析美、日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思路。 二.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型式 中央空调是集中处理空调负荷的系统型式,其冷/热量是通过一定的介质输送到空调房间里去的。按照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输送介质的不同,常见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可以分成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1. 风管式系统 风管式系统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其原理与大型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是一个小型化的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它利用室外主机集中产生冷/热量,将从室内引回的回风进行冷却/加热处理后,再送入室内消除其空调冷/热负荷。 按照处理回风的介质的不同,风管式系统又可分为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和风管式空调箱系统;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是将空气直接与内部是制冷剂流动的直接蒸发式换热器相接触,由制冷剂直接对空气进行处理。风管式空调箱系统是由冷机产生冷/热水,然后将冷/热水送入空调箱内,由冷/热水集中处理空气。 此外,由于风管式系统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因此新风的引入比较方便。如若在系统中加上新风道引入一部分新风,将之与回风混合后进行集中处理,则成为带新风的风管式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 相对于其它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型式,风管式系统初投资较小。如若引入新风,其空气品质能得到较大的改善。但风管式系统的空气输配系统所占用建筑物空间较大,一般要求住宅要有较大的层高。而且它采用统一送风的方式,在没有变风量末端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的空调负荷要求。而变风量末端的引入将会使整个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大大增加。 2.冷/热水机组 冷/热水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或乙二醇溶液,它的基本原理与通常所说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型式。

中国空调行业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空调行业状况 研究报告 1

上半年空调行业状况研究 从开始,国内空调业进入爆发式的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幅度接近50%,特别是海外出口年均增长超过60%,在 ,空调行业增长率仍高达38%,这是全球空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在里,全球超过70%的空调产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在此背景之下, 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开始显现疲态,前三年保持的快速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技术标准出台、房地产行业发展受限和下游经销商扩张等多方合力下,空调业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空调市场总量 数据来源:赛诺市场研究公司, 12月 2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提供的数据空调内销和出口合计为6764万 台。国内市场总量出现下滑,出口量则与去年基本持平。在内销方面,一、二级市场需求日趋饱和而三、四级市场的开发依然困难,另外,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调行业的发展,与去年相比, 中国空 调行业的内销量比下降5.37%;在出口方面,外销量虽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反倾销调查、欧盟环保指令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都对中国空调器出口有着负面的影响。 第一季度空调业销售空调1967万台,同比增长9.62%,出口量1088万台,同比增长24%,出口比例达到54.77%(数据来源:家电协会、国家统计局)。总的来说内销量维持的水平,出口量增长较快。实现销售收入434.78亿元,同比增长11.51%(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 2.空调市场结构 中国国内空调器市场挂机仍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其销量占整体空调 3

中央空调的市场现状分析

中央空调的市场现状分析 2007-07-31 10:43:48 阅读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桂林路标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1、市场竞争,从无序到规范 中央空调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本应靠技术和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但是近年来有些实力不足的业外厂商盲目追逐利润,将它变成技术拼凑型产品,零配件组装型产品,使中央空调市场在恶意炒作、无序竞争中形成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价竞争、劣质产品靠虚假宣传、靠“傍名牌”来促销的不良风气,一些贪图便宜的消费者往往受骗上当。 国家自去年对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后,大金、海尔、清华同方、格力、美的等已获证的两批共42家中央空调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资金、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测试等五个方面都经受了国家质检总局的检验,并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生产许可证》。这为一向纷杂混乱的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回到行业规范的曙光。 据了解,生产许可证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中央空调行业颁发的强制性认证证书。生产许可证制度规定,若要生产和销售中央空调,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而取得许可证则必须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对企业资金实力、原材料采购、产品质量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的检查。因而足以证明企业的综合实力。 无疑,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出台,抬高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准入门槛。此前,由于家电行业进入薄利时代,许多企业进入利润相对较高的中央空调市场。通过技术模仿、低价竞争的手段,在市场上生存。甚至出现了还没明白产品的工作原理就开始销售的现象。因而造成了市场混乱、无序。许多劣质产品受到用户指责。但随着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推行,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这些技术实力、生产实力不强的小企业如果再不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势必将被淘汰。 淘汰掉这些实力不强的小企业,将很好的净化市场环境。据了解,这些小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同时带来了价格战的竞争思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而对大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面对小企业的价格冲击,另一方面又必须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生产。如果这样的一个形势不能改变的话,很多企业要么就退出市场,要么就不得不模仿这些小企业的行为。久而久之,市场将变得更加混乱。而生产许可证制度,将企业综合实力作为考量标准,最终将使市场重回规范、有序的正常轨道。 2、中央空调市场,比拼实力的舞台 当市场重回正轨,市场竞争的手段也将从价格战转向企业综合实力的比较。2005年是中央空调市场上综合实力竞争全面开始的一年。 据了解,能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都是具有相当的规模的大企业,无论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都在行业内屈指可数。显然,跨越门槛后的风景并不是鸟语花香。从2005年开始,中央空调市场将在共同的、合理的游戏

汽车空调构成及未来发展趋势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 课程论文题目:汽车空调结构与未来发展趋势 姓名:*** 系:电子信息系 专业:汽车电子技术 年级:****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 月25日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课程论文结果评定

目录 中文摘要 (1) 一前言 (2) 二汽车空调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1汽车空调组成 (2) 2.2汽车空调工作原理 (3) 三汽车空调制冷剂 (4) 3.1什么是制冷剂 (4) 3.2制冷剂原理简介 (5) 3.3制冷剂对大气环境影响 (5) 四汽车空调未来发展趋势 (6) 4.1.汽车空调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 (6) 4.2.汽车空调系统已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7) 4.3.减少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手段 (7) 4.4.未来新型动力车可能使用的动力系统 (7) 4.5.我国汽车空调发展对策略 (8)

中文摘要 【摘要】汽车空调系统是影响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设备之一,而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且本文是通过对制冷剂及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空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已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作为一名现代驾驶人,了解和正确操作汽车空调是汽车驾驶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系统组成环境保护汽车空调发展趋势 【abstract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the effect of car safety and comfort one of main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lso become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is paper is passed on the refrigeran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ach component of the technique are analyzed, and th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ar configuration, as a modern drivers, understanding and proper opera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is car driver must master the skill 【key words】System composi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Development trend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内容众多,暖通空调是重要工作之一。随着技术发展,暖通空调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提升了暖通空调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本文就机电安装中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之后展望行业发展趋势。 标签:机电安装;暖通空调;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工作与居住环境也有了不同于以往更高的追求。在此大环境下,暖通空调的应用逐渐广泛。然而机电安装中暖通空调的安装既复杂又细致,对技术人员技术要求较高。若安装不当,后期投入使用会出现较多问题,给用户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因此需加强空调技术研究。 1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 1.1应用BIM技术 (1)虚拟技术 此类技术首先运用虚拟手段优化设计,在有关机电构件的帮助下构建三维信息模型,该项工程总体的虚拟建造和演示须在其安装之前完成,借此全面凸显其施工效果,有利于施工方做任何决策、管理之前密切联系当前的施工情况,进而提高空调安装与其他工作的协调性。 (2)碰撞检测 BIM软件可以对每一条管线进行碰撞试验,借此提升其调整效果,以期获得最佳的布局效果,借此也能防止碰撞点出现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能缩减其施工成本,确保工期可控。 (3)三维可视化 这一技术的应用可全面显示出总体安装效果、机电安装关系、设备空间关系等。通过平面图、剖面图直观、具体地展现在三维模型中,借此不仅能顺利开展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还能有效避免发生相关的实际施工问题。 1.2集成式制冷机房核心技术 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可改进机房的设计,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机房节能目标。工厂中汇集换热机组、水力模块、压缩机组和电气控制系统,对其进行装配,可以促使设备的选型配置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产品经历工厂预制、模块运输和现

2020年空调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年空调行业现状及 前景分析 2020年

目录 2020年空调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1) 1.行业定义及分类 (3) 2.行业概况及现状 (6) 3.政策及环境 (7) 4.竞争分析 (10) 5.产业布局 (12) 6.技术特点 (13) 7.市场分析 (13) 8.发展趋势 (14) 9.重点企业 (17)

1.行业定义及分类 空调行业的定义 空调即空气调节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空调行业的分类 家用空调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但是这些产品各有特点,价格也各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 家用空调分为以下4种: 挂壁式空调

挂壁式空调广受大家欢迎,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您应注意比较各品牌的功能区别。 换气功能是最新运用在挂壁式空调的技术,保证家里有新鲜空气,防止空调病的产生,使用起来更舒适,更合理。 此外,静音和节能设计也很重要,能让您安睡到天明。有的挂壁式空调具有超小室外机,如果打算把室外机放在阳台,这也是很好的选择。 至于冷暖型的挂壁式空调,要注意选择制热量大于制冷量的空调,以确保制热效果。如果有电辅热加热功能,就能保证在超低温环境下(最低-10摄氏度)也能制热(出风口温度40摄氏度以上)。 立柜式空调 要调节大范围空间的气温,比如大客厅或商业场所,立柜式空调最合适。 在选择时应注意是否有负离子发送功能,因为这能清新空气,保证健康。而有的立柜式空调具有模式锁定功能,运行状况由机主掌握,对商业场所或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会比较有用,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中央空调发展现状

中央空调发展现状 摘要:中国目前集中空调的市场形势良好,在数量上增长很多,但由于竞争导致了价格下降。制冷机的平均价格的大幅下降,也反映了制冷逐渐小型化的趋势。并详细介绍如何对中央空调选型。 第一章中国制冷机组和大型空调设备的发展趋势 中国目前集中空调的市场形势良好,在数量上增长很多,但由于竞争导致了价格下降。制冷机的平均价格的大幅下降,也反映了制冷逐渐小型化的趋势。 风机盘管还是主要的末端产品。空调箱(组合式空调器)和其它的末端设备有所增加,但他们对风机盘管的主流地位没有形成重要威胁。 一、制冷机规格 根据BSRIA(UK)的调查,以产品的制冷量计算,大型设备的市场规模减小了(1000kw ,285 Reftons);但加以价值计算,制冷量在401kw(114ton)和401kw以上的制冷机在2000年占了67%,或达到4.24亿美元。并且仅1000kw以上的总销售额就达3.02亿美元,占总市场销售额的47%。 最近几年,大量的小型制冷机,主要是涡旋式的,应用在家用领域。中型的制冷机的销售有上升的趋势,基于以下的原因: ●螺杆机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越来越多的欢迎。 ●有一种用多台小型机组代替一台大型机组的趋势。这样在只有部分负荷的情况下,减少了运行频率,达到节能和更高的稳定性。 经过国企改革和重组,非常大的工业项目投资减少了,在过去这是大型制冷机的主要领域。在其它的领域,有大规模的外资企业投资于新的商业建筑、工厂设施等。 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推动了具有更高性能的新产品的出现,主要表现在螺杆、离心压缩

机,热交换器和电子控制等方面。与此同时,吸收式制冷机的技术则是由国内的领导厂商开发和提高。 二、制冷类型 在中国销售的绝大多数的制冷机是风冷的,占了整个市场的76%,而在1997年水冷机组占据了67%的市场。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1、制冷机类型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应用螺杆和涡旋技术。活塞机在3年前还处于主导地位,现在的市场份额却急剧下降到15%左右。 吸收式机组由于电力供应的改善和油价的上涨,市场也在萎缩。 由于没有太多的如机场、医院和高等级的写字楼等大型建设项目,离心机的市场在2000年保持在850台左右。 1.1、吸收式制冷机 1.1.1、概况: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由能源结构状况决定。在过去的2-3年中,吸收式制冷机的市场由于以下的原因而萎缩: ●电力供应的增加; ●油价的上涨; ●电制冷机更换为HCFC(活塞、螺杆、涡旋、离心机); ●电制冷机效率的提高。 1.1.2、发展简史 直到90年代中期,蒸汽机主要是由国内厂商提供,而直燃机组要从日本进口。江苏双良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双良曾于美国特灵在90年代后半段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且双方于99年(实际是2000年3月,译者注)已经解除了合资关系,双良一直是排名第一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