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案共3篇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案共3篇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案共3篇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案共3篇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重点难点】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一、设问导读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_____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______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二)法律的作用

4.法律强有力地_____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____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5.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___,应该履行的____。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_____,又受到法律的______。

二、自学检测

1、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对“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贪污案件的案犯罗亚平依法执行死刑。这一案例说明()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只对违法分子具有约束力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只有犯罪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成都卢女士驾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并点刹车,侧面一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紧急刹车,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啼哭不止。该车男司机张某逼停并殴打卢女士,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刑事拘留。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是( )

①卢女士有错在先,就该挨打

②随意变道等交通陋习违反交通法规,且潜在的危害极大

③张某打人的行为情有可原,目的是为了保护家人

④张某殴打卢女士是违法行为

A.②③④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三、合作探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这反映出()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的尊严靠公民自觉来维护

2、右边漫画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只制裁行贿受贿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增规定包括网络购物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新增这一规定( )

①说明法律强有力地保障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有利于保护网络购物者的权利

③说明网络购物者开始成为“上帝”

④说明我国法律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由于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用来约束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请列举两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规范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

9.2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

[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

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__________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1.法律对于现实生活的作用

⑴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_____________,为我们成长和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法律为我们成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空间。

⑵法律调整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_,保障_____________,为我们的生活_____________。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2.立法的重要性: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_____________。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__________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

(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展示1】法律的产生方式、实施手段和约束对象分别是什么?

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

【达标1】法律对于现实生活具有什么作用?

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

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培辅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描述:优()良()不佳()

七、教与学反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主备人:陈进军编号:18 学生姓名:班级:小组: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法律特征及作用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容侵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自主学习】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二、法律的作用

4.法律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

5.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应该履行的。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教育人向善。

6.法律通过解决和制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

小结:

课堂讨论: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我国《旅游法》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处罚规定,探讨: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美丑、善恶交织,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那么,明辨是非和正确选择的依据是【】A.个人的情感好恶 B.自身的愿望 C.法律与道德的要求 D.他人的评价

2.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慈善法等。大会通过慈善法表明,法律【】A.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是由国家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 D.为生活制定规矩,给生活设定限制

3.法律与道德、规章、制度不同,法律区别于它们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4.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这说明法律能够【】

A.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B.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

C.规范我们的行为 D.赋予我们各种各样的权利

5. 2016年,高考作弊首次纳入刑法范围,涉及考试作弊最高判刑七年。对这一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考试作弊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B.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严惩作弊可以净化考试环境

C.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作弊入刑就能确保考试公正

D.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考能消除考试作弊行为

6. 2016年5月30日,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该办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游客不良信息保存一至五年,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有【】

A.法律规定我们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履行的义务

B.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C.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不断教育指引人们向善

D.这是小题大做的表现,没有多大的有效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现实生活中,子女对父母未尽赡养义务的事屡见不鲜,为追讨赡养费,老人不惜与子女对簿公堂。赡养费纠纷一般可调解解决,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只能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的作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请你用法律保障生活的知识,概括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

(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一部法律,它有什么特征?

(3)“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只能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的作用。”法律在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展示点评】

1、导学案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2、材料分析题的答案:7、(1)、(2)、(3)、

【总结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收获有: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是:

今天的最佳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