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0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0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0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9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试卷

生物

本部分共8 页,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关于下列四种小分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糖②核苷酸③氨基酸④ATP

A.都是构建生物大分子的单体

B.都是含N和P元素的物质

C.都可以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D.都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下列关于RNA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和蛋白质分子都含C、H、O、N四种元素

B.RNA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完全相同

D.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3.基于生物学科学习所形成的下列理解,不.合.理.是

A.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序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决定其功能

B.物质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物质与能量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C.稳态不仅表现在个体水平,细胞和群体水平也可以表现出稳态

D.生物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

4.右图中①~⑤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是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②是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场所

C.①③④与蛋白质的分泌过程有关

D.分裂时⑤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5.酵母菌和蓝细菌(蓝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6.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渗透吸水

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7.研究者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4h 后测定得到右图所示的磷吸收速率曲线。对本实验现象作出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磷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尖细胞

B.磷吸收速率受到膜上载体数量制约

C.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8.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ATP ??酶→ADP+Pi+能量”这一化学反应的是

A.叶绿体基质中C3 被还原

B.线粒体内膜上O2 和[H]结合

C.胰岛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动

10.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②或过程①③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能进行过程①

C.低温下苹果细胞中过程①②的速率降低

D.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①④

11.某同学将新鲜金鱼藻置于盛有NaHCO3 溶液的烧杯中,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得到右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15~45cm 之间,气泡产生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

C.小于60cm 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 浓度

D.60cm 时,光线太弱导致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12.在普通光镜下观察北苍术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到下图

①~⑤的图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在细胞①和②中DNA 的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C.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为细胞③所处时期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发生在细胞④和⑤中

1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B.细胞②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

C.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细胞④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14.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15.研究人类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进行可控的交配实验

B.家系调查并绘制系谱图

C.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以上方法都适用

16.为研究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的转化因子是DNA 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 型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本实验结果表明DNA 使R 型菌发生转化

17.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AUCG 四种游离碱基为原料

B.DNA 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

C.配对碱基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D.子代DNA 一条链来自亲代

18.氧气感应机制使细胞能够调节新陈代谢以适应低氧水平,细胞中低氧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如右图所示。下

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低氧调节基因转录受H 蛋白和A 蛋白复合物调控

B.氧含量正常时进入细胞核中的H 蛋白量较少

C.V 蛋白功能丧失会导致低氧调节基因表达降低

D.H 蛋白的氧依赖性降解从分子水平调控了基因表达

19.黄曲霉素是极强的致癌物,会使DNA 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丢失,导致DNA 复制时,子链中对应位置随机填补一个脱氧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是化学致癌因子

B.黄曲霉素导致碱基对缺失

C.随机填补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

D.随机填补可能不引起性状改变

20.蔗蟾蜍曾被某国引入,用来控制甘蔗园中害虫,但除害虫外,蔗蟾蜍还捕食多种动物。由于蔗蟾蜍本身有毒,在当地鲜有天敌,且繁殖速度快,变异率高,几十年来迅速扩散,已成为入侵物种,造成了生态灾难。研究发现,它们的进化速度惊人,已经进化出长而有力的后腿,生存能力剧增。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蔗蟾蜍与害虫等当地动物会发生协同进化

B.蔗蟾蜍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导致蔗蟾蜍种群长腿基因频率增加

D.当地蔗蟾蜍种群的增长不受任何因素制约

21.(8 分)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1),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

(1)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小窝蛋白。小窝蛋白在上合成,然后由和高尔基体加工,通过膜泡转运到细胞膜上,成为膜蛋白,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2)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中。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 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 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2。据此分析,

(4)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 结构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

功能。

22.(8 分)为研究草本植物骆驼刺在灌木层下方荫蔽环境中不易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利用黑网遮光进行实验,

)骆驼刺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 膜上。测定光合色素含量时,将骆驼刺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适量 进行充分研磨,获得色素提取 液,测定不同种类色素的含量。

(2)由实验结果可知,荫蔽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 含量明显增加,推测这一变化有利于叶片吸 收和利用光能,促进 阶段的能量转换。

(3)与自然光下的结果相比较,骆驼刺叶片在荫蔽条件下真(总)光合速率的变化是 ,据表 中数据分析,其原因是 。

(4)虽然荫蔽条件下骆驼刺发生这样的适应性变化,但进一步实验表明荫蔽条件下骆驼刺死亡率远高于自然 光照组。科研人员推测骆驼刺在隐蔽环境所出现的适应性特征可能导致其蒸腾作用失水过度而死亡。为验证 此推测,可初步对自然光和荫蔽条件下骆驼刺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可比较的形态特征有 。

23.(8 分)科研人员试图将乳腺癌细胞转变成脂肪细胞来治疗癌症,进行了如下研究。 (1)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突变,癌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 (2)科研人员发现,癌细胞具有类似于“干细胞”的特性,能通过细胞 转化成多种类型细胞, 但科研人员选择转化为脂肪细胞,下列理由中重要程度最低的是 (选填下列字母)。 a.脂肪细胞不分裂

b.转化为脂肪细胞的通路已研究清楚

c.脂肪细胞储存更多的能量

(3)科研人员推测M 蛋白抑制癌细胞向脂肪细胞的转化。为验证上述推测,用M 蛋白的抑制剂处理

(填“野生型”或“乳腺癌模型”)鼠,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推测,并阐述理由。

24.(10 分)大豆花叶病毒会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筛选出了A、B 和C 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纯合品系,并对抗性遗传进行研究。

(1

杂交组合F1F2

抗病感病抗病感病

A×感病12 0 116 42

B×感病13 0 95 36

C×感病9 0 99 34 据表分析,抗性性状均为性性状,三组杂交的 2 均接近的分离比。

(2)为探究不同抗性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图1 所示杂交实验。

图1

①据实验一分析,品系B 和品系C 的抗性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F2 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种,抗

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②据实验二推测,从位置关系上看,品系A 和品系B 的抗性基因可能是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

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3)科研人员利用S 序列(某染色体特定位置的标记物,不同品系中S 序列长度不同)进一步确定A、B 两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关系。

①用引物扩增A 品系、感病品系及其相互杂交得到的F1 和F2 若干个体中的S 序列,电泳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据图分析,推测A 品系抗性基因与S 序列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依据是。

②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低。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A 品系抗性基因和S 序

列、B 品系抗性基因和S 序列之间的交换概率。若结果不同,则说明。

25.(10 分)人类的性别主要由Y 染色体上的SRY 基因决定,通过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表现出来。

(1)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同源配对区与特异区示意图如图1 所示。

①S RY 基因可能位于图1 中的特异区。

②请在绘图处的方框内,绘制出X、Y 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的图像。

(2)在某家族中发现一名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的男性,研究人员同时检测了此家族成员的性染色体组成和红细胞表面Xg 抗原(由X 染色体上的基因A/a 控制)的存在情况,具体如图2。

由图2 分析,红细胞表面Xg 抗原是由性基因控制的,Ⅲ-2 父母的基因型是,图中Ⅲ-2 的Xg 抗原表现型与预期(填“相符”或“不相符”)。

(3)研究人员推测XX 男性携带SRY 基因,用SRY 基因探针对XY 男性和XX 男性进行DNA 分子杂交,结果如图3。结合图2、3 分析,III-2 父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使X 染色体上带有SRY 基因的配子与来自母方的配子结合,发育成Xg 抗原阴性的男性。

(4)某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叫“转胎丸”的药,该药丸含大量的雄性激素,传说孕妇怀孕早期服用后,可使胎儿的性别由女性转变为男性。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服用这种药物实现“转胎”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阐述原因:。

26.(8 分)请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氨基酸家族的新成员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由AUCG 四种碱基构成的“核酸语言”,通过三个碱基形成的密码子转变成20 种常见的天然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语言”。人们很早就破译得到包括64 个密码子的

1986 年,科学家在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时,发现了硒代半胱氨酸(Sec)。通过比较含硒(Se)多肽链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证实了终止密码子UGA 是编码Sec 的密码子。因为这种新发现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可视为半胱氨酸(如右图)侧链上的S 元素被Se 取代的产物,所以它被称为Sec。又因为它是在20 种常见的天然蛋白质氨基酸之后发现的,所以又称为第21 种蛋白质氨基酸。

研究发现,密码子UGA 通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但当mRNA 链UGA 密码子后面出现一段特殊序列时,UGA 才成为Sec 的密码子,使Sec 掺入到多肽链中去。后来科学家发现某些古细菌以及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体中的Sec 也都是由UGA 编码。

Sec 是蛋白质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唯一的含有准金属元素的氨基酸。迄今为止,Sec 已经被发现是25 种含硒酶的活性中心,是含硒酶的灵魂,如果没有这第21 种氨基酸,含硒酶就无法工作,人就会出各种各样的病症。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它能催化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及损害。

人体“第21 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的发现说明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科学知识也随着研究的深人而不断改变着。

(1)请根据上述文章内容对传统密码子表提出一处修正意见:。Sec 的密码子为UGA,DNA 分子上与该密码子对应的碱基对序列是。

(2)请画出Sec 的侧链基团(R 基):。

(3)当核糖体进行翻译时,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 结合,而是与终止因子(一种蛋白质)结合,翻译终止。mRNA 上的密码子UGA 是对应翻译终止还是编码Sec 呢?有人曾经提出过“终止因子与携带Sec 的tRNA 竞争结合密码子UGA”的假设。请结合文中内容判断研究结果是否支持该假设,并在下表中相应位置写出理由。

(4“现存的丰富多样的物种是由长期进化形成的”提供了证据。

(5)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长寿元素”,请根据文中提供的资料进行解释。

27.(8 分)甘蓝与白菜杂交,通过物种间的遗传物质交换,可以产生油菜新品种。

(1)科研人员将白菜(染色体组成为AA,2n=20)和甘蓝(染色体组成为CC,2n=18)杂交,由于这两个自然物种间存在,杂交后用对杂种子一代幼苗进行处理,可获得染色体组成为的人工育种油菜。

(2)得到的人工育种油菜与自然栽培油菜染色体组成相同,研究者对这两种油菜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进行观察,拍摄了下图所示图像。

自然栽培油菜

人工育种油菜

注:箭头为行为异常染色体。

①比较图a 和a’可知,人工育种油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期联会异常,出现了“多价体”。“多价体”由两条以上染色体联会而成,导致不同物种来源的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或染色体,产生更多具有优良性状的

育种新材料。

②比较图可知,人工育种油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异常,出现了没有移向赤道板的“单价体”,产

生异常配子,导致育性下降。

(3)从人工育种油菜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来看,自然栽培油菜可能在进化上经过了长期过程,才使减数分裂表现出正常二倍体减数分裂的特点,形成了新物种。

2019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试卷

生物

1. 答案:【C】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D】

5. 答案:【B】21.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B】

9. 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A】

18.答案:【C】

19 答案:【B】

20 答案:【D】

答案:(1)脂质;核糖体;内质网;流动性;

(2)疏水性;细胞质基质;

(3)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 中;

(4)空间。

22.

答案:(1)类囊体;无水乙醇;

(2)叶绿素a;光反应;

(3)无明显变化;虽然在荫蔽条件下光照不足,但是骆驼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增加,产生的[H]和ATP 含量较多,所以真(总)光合速率与自然光下结果没有明显区别;

(4)气孔开放程度、叶片卷曲程度、叶片萎蔫程度等合理即可。

23.

答案: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转移,无限增殖;

(2)(分裂)分化;c;

(3)乳腺癌模型;不支持,实验未检测脂肪细胞质量,因此无法判断癌细胞是否转化为脂肪细胞。实验组的癌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转化为脂肪细胞造成的,也可能是癌细胞凋亡造成的或其他原因造成。

24.

答案:(1)显;3:1

(2)①2;8;1/5;②等位基因

(3)①当电泳结果出现A 品系的S 序列的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抗性,当电泳结果只出现感病植株的S 序列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感病;②A、B 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的两个基因

25.

答案:

(1)① Y 染色体;② 如图

(2)显;X A Y、X A X a;不相符

(3)A 基因所在X 染色体的片段与SRY 基因所在Y 染色体的片段;X a

(4)不合理。人类的性别主要由Y 染色体上的SRY 基因决定,雄性激素不能改变女性胎儿的基因组成,故不能改变其性别。

26.

答案:(1)密码子表中UGA 位置可以是终止或硒代半胱氨酸;;

(2)—CH2—SeH;

(3)不支持,只有UGA 后面有特殊序列时,才成为Sec 的密码子,该位置是终止还是编码氨基酸是确定的,二者不是竞争关系;

(4)共同祖先;

(5)硒元素可以构成含有Sec 的蛋白质,补充硒元素能够保证含硒酶的正常合成并发挥作用,减少由于过氧化物造成的细胞损伤和衰老,达到长寿的结果。

27.

答案:(1)生殖隔离;秋水仙素;AACC

(2)①前;易位;②b和b’;染色体数目(3)自然选择

2020年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练习(模拟二)(带答案)

2020年海淀区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练习(模拟二) 生物 2020.3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 1.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素 C.淀粉、淀粉酶、糖原D.磷脂分子、DNA、RNA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 TP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A 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4.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两个纺锤体可能分别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 B.细胞A最终可能将分裂成为1个双核细胞,1个单核细胞 C.细胞B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条数为40 D.药物N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和马达蛋白的作用有关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014-2015海淀区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海淀区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2015.1 1.方程2350x x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是否有实数根 2.在Rt △ABC 中,∠C =90o,35BC AB ==,,则sin A 的值为 A. 35 B.45 C. 34 D. 4 3 3.若右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D. 圆锥 4.小丁去看某场电影,只剩下如图所示的六个空座位供他选择,座位号分别为1号、4号、6号、3号、5号和2号.若小丁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则抽到的座位号是偶数的概率是 A. 16 B. 13 C. 12 D. 2 3 5.如图,△ABC 和△A 1B 1C 1是以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三角形,若C 1为OC 的中点,AB =4,则A 1B 1的长为 A. 1 B. 2 C. 4 D. 8 6.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是反比例函数3 =-y x 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 1<0<x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1<0<y 2 B .y 2<0<y 1 C .y 1<y 2<0 D .y 2<y 1<0 7.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AC 为弦,OD ⊥AC 于D ,过点O 作 OE ∥AC 交半圆O 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于F .若AC =2,则OF 的长为 A . 12 B . 3 4 C .1 D . 2

8.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采用与高考相同的模式,实行理综考试。生物部分满分90分,考查范围是全部高考内容。试题各方面均衡,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试题特点如下: 1、考查高中生物全部内容,主要知识点均已覆盖。 2、重视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3、信息明确,考点突出。 4、体现了一定的实验能力考查。 生物整体考试情况如下: 生物部分各题平均分和得分率如下: 试卷中错误率比较高的试题有:选择题1、3题,得分率在0.6左右或低于0.6。填空题29题、31题、32题,得分率在0.5以下。

二、成绩分析 本次生物一本线划线为62分,本校生物过线314人,目标生过入围线236人。跟高二阶段的考情相比,整体稳中略有升。但不能掉以轻心,仍要分析问题,找出薄弱题目的原因,充实后阶段的复习备考。 联考的三个学校对比: 我校的生物入围人数分析: 生物各分数段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佳

很多学生仍存在着简单题得不到分的情况,在理综中选择题一题6分的情况下,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必然将会进一步放大,形成梯度式落差。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仍然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2、理综试卷的时间规划不够合理 生物的分值为90分,但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其他科目上,部分学生在生物上的用时仅有不到30分钟,甚至仅有十几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中等难度的题目做不出来,简单的题目也是随意做,得分率极低。生物的时间要保证有40分钟,才能拿到应得的分数,时间太少必然影响生物的考试质量。 3、高三生物老师跨年级代课对备考有影响 本届全体高三老师都在高一年级跨年级代课,任务繁重。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跨年级代课的情况,或多或少影响了高三生物的复习备考。 四、改进的措施 1、增强基础知识复习的实效 (1)利用好现有的早自习读背活动,全面增强生物基础知识的背记。 (2)利用好培补手段,力促临界生的提升。培补的内容要集体讨论,形成有价值的训练题,培补的学生要面批面改,

2018.11海淀高三生物期中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 的是 ( ) A. 核糖体——蛋白质和 RNA B.溶酶体 ——蛋白质和磷脂 C.染色体——蛋白质和 DNA D.中心体 ——蛋白质和固醇 2. 下列蛋白质所在位 置及对应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 ) A. 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激素 B. 位于类囊体膜上的 ATP 合酶,催化 ATP 合成 C. 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物质跨膜运输 D. 位于细胞质中的抗体,引起特异性免疫 3. 在电子显微镜下, 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核糖体 D. 内质网 4. 下列生化反应一定不 .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 A. 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 ADP 转化成 ATP 所需能量均来自光能 C. 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必须由 ATP 提供能量 D. 无氧呼吸过程中伴随有 ATP 生成 8. 研究者测定了某动物消化道内不同蛋白酶在各自最适 pH 条件下的酶活性(图 1),以及18℃ 时不同 pH 条件下的酶活性 (图 2)。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2018.11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C.O 2和[H] 结合生成水 5.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以宿主细胞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 B. 能在宿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进行 增殖 C. 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 融合 D. 用动物血清培养基培养动物病毒 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 正确 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 Na + 的内流属于被 B. 水光解生成 [H] 和 O 2 D. ADP 和 Pi 合成 ATP () DNA

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2015.1 本试题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最早刊于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此时中国的时局是() A.国共开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B.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D.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3.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句话中的“起义”是指()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百色起义D.广州起义4.下列两幅地图反映的战争态势分别属于抗日战争的() A.防御阶段;防御阶段B.防御阶段;相持阶段C.相持阶段;相持阶段D.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5.为下表加一个相符的主题,方框内应该填写() A.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提高了国际地位B.中国在抗战中参加各国际组织的活动 C.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D.中国赢得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6.历史地图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图3所反映的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面展开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建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C.制定国民经济恢复的方针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一法规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推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有利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③加速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④能够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9.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领域的进展表现在() A.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推行外交“三大政策” C.步入世界外交舞台D.积极参加“不结盟运动” 10.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对象是() A.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调的比例关系 11.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的科技成就有() A.成功研制出“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B.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1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③系统纠正了“文革”错误④推动教育战线的全面拨乱反正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其结构中包含的化学成分,对应有误 ..的是() 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高尔基体——磷脂和糖类 C.内质网——磷脂和蛋白质 D.细胞壁——纤维素和淀粉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腺相关病毒(AAV)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链DNA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细胞,但不易引起免疫反应。AAV的复制需要辅助病毒(通常为腺病毒),在缺乏辅助病毒时,AAV整合其基因组到人类第19号染色体的特异性位点,进入潜伏状态。下列有关AAV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 B.遗传信息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C.可作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D.与双链DNA病毒相比变种少 4.利用光学显微镜不能 ..观察到的是() A.苏丹Ⅲ染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高渗溶液处理后的紫色洋葱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温水处理后的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龙胆紫染色后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下列关于囊泡运输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囊泡膜由单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B.囊泡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囊泡运输实现了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转运 D.囊泡在细胞内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6.下列能合成ATP的细胞结构是() ①线粒体内膜②线粒体基质③叶绿体内膜④类囊体膜⑤叶绿体基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7.植物细胞不一定 ...具有的生理过程是 A.[H]的生成 B.染色体的复制 C.ATP与ADP转换 D.氨基酸脱水缩合 8.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 输 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 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9.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 是() A.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或过程①和③ B.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过程① C.ATP/ADP的比值增加会降低过程①的速率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和过程④均产生[H] 10.任何生命系统需要物质和能量不断地输入,才能维持其结构与功能。下面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醋酸杆菌没有线粒体,利用无氧呼吸获得繁殖所需的能量 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利用无氧呼吸方式供给能量 C.植物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积累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长期小于输出,自我调节能力趋于降低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淀区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2018.1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中心体——蛋白质和固醇 2.下列蛋白质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A.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激素 B.位于类囊体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TP合成 C.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物质跨膜运输 D.位于细胞质中的抗体,引起特异性免疫 3.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4.下列生化反应一定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水光解生成[H]和O2 C.O2和[H]结合生成水 D.ADP和Pi合成ATP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宿主细胞DNA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DNA B.能在宿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D.用动物血清培养基培养动物病毒 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Na+的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B.水分子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细胞 C.性激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 D. 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 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均来自光能 C.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必须由ATP提供能量 D.无氧呼吸过程中伴随有ATP生成 8.研究者测定了某动物消化道内不同蛋白酶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的酶活性(图1),以及18℃时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图2)。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中的蛋白酶都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15℃~18℃时幽门盲囊蛋白酶活性最高 C.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18℃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2015-2016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数 学 2016.1 一、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等于0.000 002 5米,把数字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2.510? B .60.2510-? C .62510-? D .62.510-? 3.使分式2 3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 B .3x > C .3x < D .3x =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8()a a = B .842a a a ÷= C .325a a a += D .235a a a ?= 5.如图,△ABC ≌△DCB ,若AC =7,B E =5,则DE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m )和点B (n ,-3)关 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是( ) A .-1 B .1 C .5 D .-5 7.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 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作射线OC .由此作法便可得△MOC ≌△NOC ,其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2020年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详解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2015.11 生物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A.DNA:储存遗传信息 B.纤维素: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胰岛素:细胞间传递信息 D.磷脂: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下列细胞最适合用来研究溶酶体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 B.根尖分生区细胞 C.胰岛B细胞 D.巨噬(吞噬)细胞 3.诺如病毒由外壳蛋白和单链RNA组成,可侵染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并导致其功能破坏,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 B.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C.其R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D.利用上皮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B.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 C.酶在活细胞以外不具有催化活性 D.酶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分子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A TP 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间的转化加快 D.线粒体、叶绿体合成的ATP均可用于物质跨膜运输 6.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二苯胺试剂染色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豆浆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油脂 D.用黑藻叶片制作装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7.人体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是() A.CO2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 B.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 C.m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胰蛋白酶通过囊泡跨膜运输到胰岛细胞外 8.右图为叶绿体中色素及某些物质的分布示意图, 该图不能表明() A.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吸收光能 B.叶绿体在光下能够合成糖类 C.色素及特定物质共同参与完成光反应 D.叶绿体内能够发生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9.植物的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的是()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数学 2015.1 一、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1.下列图形中,不是.. 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xy y x 532=+ (B )428x x x =÷ (C )3632)(y x y x = (D )6 2322x x x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3,5)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 (3,5) (B )(3,-5) (C )(5,-3) (D )(-3,-5) 4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 32 (B )x <-32 (C )x ≥-3 2 (D )x ≥23 - 5.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3353()5x y x y +-=+- (B )2 (1)(1)1x x x +-=- (C )2 2 21(1)x x x ++=+ (D )xy x y x x -=-2 )( 6.下列三个长度的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 (B )1 (C )2,4,6 (D )5,5,6 7.计算)123(2- ,结果为 (A )6 (B )6- (C )66- (D )66- 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1 2+=+a b a b (B )22++=a b a b (C ) a b a b c c -++=- (D )22)2(422--=-+a a a a 9.若x m +与2x -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实数m 的值为 (A )2- (B )2 (C )0 (D )1 10.如图,在△ABC 和△CDE 中,若?=∠=∠90CED ACB ,AB=CD ,BC=DE ,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A )△ABC ≌ △CDE (B )CE=AC (C )AB ⊥CD (D )E 为BC 中点

2017届海淀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2016.11.3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四种物质与其基本组成单位、主要功能的对应,有误的是 A.肝糖原—葡萄糖—储存于肝脏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B.胰岛素—氨基酸—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C.tRNA—核糖核苷酸—转运特定的氨基酸到核糖体 D.抗体—氨基酸—与机体内各种抗原特异性结合 2.蓝藻(蓝细菌)和毛霉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和拟核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细胞膜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 C.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能引起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患水痘。该病毒由DNA、蛋白质外壳和囊膜组成,囊膜主要来自宿主细胞膜,也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下列有关水痘 的是 -带状疱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 ... 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

B.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可以刮取患病部位细胞用PCR方法检测病毒 D.病毒的DNA和蛋白质都会直接引起免疫应答 的是 5.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合理 ... A.试管中加入层析液,使液面高度低于滤液细线 B.解离的洋葱根尖先用龙胆紫染色,然后进行漂洗 C.进行大肠杆菌计数前,将浓度较大的培养液梯度稀释 D.DNA粗提取时,通过控制NaCl浓度去除杂质 6.下列生物学内容中,与右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相符合的是 A.①细胞质②细胞液③细胞器④生物膜系统⑤细胞骨架 B.①物质跨膜运输②主动运输③被动运输④自由扩散⑤易化(协助)扩散 C.①光合作用②光反应③碳反应④C3的还原⑤ATP的形成 D.①减数分裂分裂期②第一次分裂③第二次分裂④同源染色体分离⑤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的是 7.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说明: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德国科学家哈可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发宫颈癌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科学家认定其为生物的理由是 A.能使动物患病 B.含有蛋白质成分 C.能不断增殖 D.结构简单 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化学元素组成与其他化合物不同的是 A. 叶黄素 B. 脱氧核糖核酸 C. NADPH D.磷脂 3.以下不能合成ATP的细胞或结构是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B. 噬菌体 C. 叶绿体 D. 大肠杆菌 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1条 5. 下列属于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表现是 A.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B.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C.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发生改变 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6. 下列流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是在0.5—0.6mol/L甘露醇溶液环境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 ②表示原生质体在培养基提供的特定条件下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叫做再分化 C. ③过程中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D. 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7.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8.在生物工程中需用到多种工具酶,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2019 在紧张的考试复习中,除了复习好知识点以外,做题也是很重要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双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4.下列能说明酶不同于一般催化剂的催化特性的是 A.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酶的催化作用存在最适温度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25.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

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满分182分. 26.(16分)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a~d是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符号,在______上填写文字): (1)请从①~④中选出两个生物大分子[ ],5种细胞器都含有的有机物是[ ] ___________。 (2)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 ]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该物质后,分离它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 ,在这些细胞结构中进行的反应分别是[ ]。 (4)不发生a~d四种反应的细胞器是[ ]。 (5)影响图c和图d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6分)下图是对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图中a、b、c代表温度,且aⅠ、Ⅱ、Ⅲ代表CO2浓度,且ⅠⅢ。请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020年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练习(模拟三)附答案

2020年海淀区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练习(模拟三) 生 物 2020.3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 1.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 .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 .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 .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2.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3.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 .线粒体:将丙酮酸彻底分解 D .溶酶体:加工并分泌蛋白质 4.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提取绿叶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 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 D.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通过观察是否变蓝判断有无目的PCR 产物生成 5.激酶是一类可以催化磷酸化反应的酶,能将来自A TP 的磷酸基团添加到底物蛋白上。如图是动物细胞外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激酶信号传导途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FGFR 的胞内部分具有催化作用 B.FGF 导致FGFR 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 C.核孔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信息交流的通道 D.FGF 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了作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甲 C 、H 、O 乙 C 、H 、O 、N 、P 丙 C 、H 、O 、N ,很多种类还含有P 、S 丁 C 、H 、O ,很多种类还含有N 和P

2015海淀区期末统考范围

海淀区8上期末统考范围 2015、12、14 一、积累运用 (一)考查范围 1、字词:书后生字表,期中后4-6单元所有,包括文言、诵读欣赏、专题等 2、古诗文背诵默写:期中后456三个单元的古诗文(《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雁门太守行》《别云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 3、名著:《艾青诗选》和《水浒传》(考察真读书) 4、文化、文学常识:期中后古诗文、补充文言文《与朱元思书》所涉及的文常。 (二)主要考察点: 1.字音2.字形3.字义4.词语运用5.病句修改(成分、搭配、语序、杂糅)6.连贯、得体7.修辞作用8.文常9.默写10.连环画阅读11.名著阅读欣赏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阅读理解:课内一首(考查知人论世,具有持续学习价值的作者,考查文化传承、审美情趣)(二)古文阅读理解:两篇——一篇课内,一篇课外。 (三)记叙文阅读: 以《都市精灵》和《幽径悲剧》为范本。 考察阅读核心能力:整体感知(概括抽象)、理解推断、理解感悟(形成解释)、欣赏评价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样式:语段文字、图示表格等。文字量大,三段文字,两文一图 考察阅读核心能力:信息整合、信息运用(形成解释) 三、写作: (一)小作文: A.有格式要求的小作文(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 B.无格式要求的小作文(基于生活实际需要,例如:选一名著进行评价、对不文明现象劝告等) 例如: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例如: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

海淀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

2018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 物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水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或产物 B.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核酸是由单体聚合成的多聚体 2.下列有关图1所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 B.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C.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 D.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肠杆菌比酵母菌物质交换效率低 B.乳酸菌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呼吸 C.蓝藻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D.肺炎双球菌在线粒体内完成有氧呼吸 4.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 为5左右。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 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 ( ) A.被细胞质基质稀释使酶浓度降低 B.被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分解 C.在pH 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 D.只能在溶酶体中发挥作用 5.下列有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A.均有蛋白质和双层脂质构成的膜 B.均有含多种酶的液态基质 C.均有能编码自身部分蛋白的DNA D.内膜上均可进行ATP 合成 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 影响 C.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专一性 D 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7.下列关于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结构简式为A-P~P~P ,其中A 代表腺嘌呤 B.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稳定 C.在活细胞内ATP 与ADP 的转化时刻进行 B.在细胞内仅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合成ATP 8.图2中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CH NH 2CH 2CO NH CH CH 3CO CH CH 2SH CO NH CH CH 3COOH CH 2HOOC 图1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中考试生物试题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将答案直接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 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多选、不选、错选不得分。) 1.生物体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最能体现细胞不同功能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细胞的大小 2.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3.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部位和分泌途径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蘑菇 A.①②B.③⑤C.②③D.①③ 5.下列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胸腺嘧啶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染色质 6.下列关于A TP的说法正确的是()A.ATP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来源相同 B.ATP既可以贮存能量,又可以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1molATP完全氧化时释放2870kJ能量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 7.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 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D.如果图示肾上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II→I 8.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的蝗虫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人的红绿色盲 9.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被染成红色,细胞质被染成绿色B.韭菜含有大量的还原性糖是做还原性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C.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灰绿色

2015届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短文,完成1~6题。 甲午元旦①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诗中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分) A.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B.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D.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中尾联所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3分) A.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 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 C.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 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催”“倾”中的一词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3分) 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春节,100字左右。(5分)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元旦应酬作苦且阅岁渐深韶光渐短添得一番甲子增得一番感慨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此之谓乎吾所取者淑气临门和风拂面;东郊农事,举趾有期。江梅堤柳,装点春工;晴雪条风,消融腊气。山居之士,负暄而坐,顿觉化日舒长,为人生一快耳。 (取材于卫泳《闲赏·元旦》)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荫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甲】“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

(完整版)2018-2019朝阳区高三生物期末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2019.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B.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C.组成成分中含mRNA 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2.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A.线粒体基质中的CO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 B.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C.受精作用中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过程 D.免疫系统清除侵入内环境中病原体的过程 3.为研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Andre Jagendorf等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人为创设类囊体内外pH梯度,之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发现随着类囊体内外pH梯度的消失有ATP形成。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离体类囊体取自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在绿色植物中该过程也是在黑暗中完成的 C.ATP的合成需要伴随H+运输进入类囊体腔 D.推测ATP合成的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势能 4.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相等 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 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CO2浓度 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甲植物 5.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