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一、中心机房扩容

1、基本要求

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运行稳定、使用灵活、同时又能体现工艺精湛、美观大方、绿色环保的符合国家机房标准的现代化计算机中心机房,为今后业务的进行和发展提供服务。机房项目建设要求提供可靠的高品质的机房环境,一方面机房建设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应当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主要扩容内容

机房扩容工程位于现状交通指挥中心六层西侧辅楼,建设内容包括10个部分,分别是:房屋基础装修、机房地面加固、防水防火系统、门禁系统、机房内部监控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防雷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空调系统及基础布线系统。上述工程中:

(1)房屋基础装修包括房屋空间调整、房屋墙体改造、吊顶改造、基础管线调整、防静电地面结构、楼顶防水设施更新等内容。基础装修应确保与一期机房功能分区外观风格统一、配置简洁实用、空间大气、照明充足。

(2)拟扩容机房现有地板承重能力为250KG/M2,投

标人对机房的设计必须专门考虑机房地板承重能力,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确保机房整体承重能力符合国标要求、满足现有设备安装需求以及机房满载时的承重需求。

二、软硬件系统配置

1、硬件设备配置包括:机房强电电源系统、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设备机柜、视频服务设备、网络服务设备、指挥信息处理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综合集成设备及指挥终端电脑、电子警察数据筛选终端电脑、强电弱电线缆、办公装备等。

2、软件配置包括:面向交通管理业务的功能模块、运维管理和交通指挥中心运行管理系统、图像侦查中心业务模块、数据库系统升级。

三、中心硬件系统

1 存储系统

根据省厅要求,“3·20”系统车辆号牌等动态数据信息存储时间不少于3年、车辆图片信息存储时间不少于6个月、车辆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

1、卡口车辆图片信息存储容量估算

车辆图片信息采用JPEG编码格式,符合ISO/IEC1544∶2000要求,压缩因子不高于70,200万高清摄像机输出照片文件平均大小为300K。估算以200万像素摄像机300条车道为标准。

按单车道日均2500辆流量估算,日均照片数据量为300K×2500辆×300车道=225000000(K/日·套)≈214.58(G/日·套)。按存储6个月、冗余1.1倍计算,卡口总数据量约为171.66(G/日)×365日×0.5年×1.1倍≈42.07T。

2、卡口式电子警察车辆图片信息存储容量估算

车辆图片信息采用JPEG编码格式,符合ISO/IEC1544∶2000要求,压缩因子不高于70,200万高清摄像机输出照片文件平均大小为300K,500万高清摄像机输出照片文件(含机动车违法合成照片)平均大小为500K。估算以500万像素摄像机1500条车道为标准,机动车平均违法率按2%估算。

按单车道日均2500辆流量估算,日均卡口照片数据量为500K×2500辆×1500车道=1875000000(K/日·套)≈1788.14(G/日·套),日均机动车违法照片数据量为500K×4张×(2500辆×2%)×1500车道=150000000(K/日·套)≈143.05(G/日·套)。按图片存储6个月、冗余1.1倍计算,总数据量约为(1788.14+143.05)(G/日)×365日×0.5年×1.1倍=387686.3925G≈378.6T。

3、视频图像存储容量估算

表5 视频存储量估算表

标清摄像机25fps(MPEG-4,1.5Mbps)视频流存储容量按16G/日估算,高清130万摄像机(H.264,@25fps)、高清200万摄像机(H.264,@12.5fps)、高清500万摄像机(H.264,@8.33fps)的视频均采用4Mbps码流,视频流存储容量按53G/日估算

(1)高清视频存储量估算

表6 高清录像设备数量统计表

按存储30日计算,53(G/日)×(96+144+115+520)路×30日=1391250G≈1358.64T。

(2)标清视频存储量估算

表7 标清录像设备数量统计表

按存储30日计算,16(G/日)×(24+154+16)路×30日=93120G≈90.94T。

4、综合存储容量估算原则

(1)各类存储设备均须按RAID5配置,核心业务设备或维护不便的设备应考虑按RAID6配置。

(2)存储使用企业级硬盘,1T标称硬盘容量应按931G 计算,2T标称硬盘容量应按1862G计算。

5、存储系统设计要求

(1)总体原则

各类数据应根据数据类型、特点及重要性进行区别存储。对于核心数据,应当以确保数据绝对安全及高速读写需求为核心目标;对于一般数据,应当在保障数据稳定、满足存储速度和安全需求的条件下,以降低单位容量存储成本为主要目标。

存储系统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项目未来扩展的可能性,确保在存储容量需求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快速地进行系统扩容,不得出现扩容困难或受限于系统初始设计等问题。

(2)数据库存储

数据库存储系统应当以数据的绝对安全、对块的快速定位查询以及高速读写能力为主要设计目标,存储设备应当使

用高性能服务器,存储媒介应当使用高性能硬盘。系统采用基于FC SAN的双机数据库在线并行体系结构,提供高性能的数据服务;

(3)高清视频存储

高清视频要求存储系统具有强大的混合读写功能,在满足大量高清视频写入功能的同时,满足多路视频同时回放功能。存储设备的平台管理能够通过关键字,快速、准确、有效地检索到目标监控文件。按照现有规划容量及应用需求,拟采用NVR存储方式,存储系统设计时,应当考虑多路数短时限存储的实际需求、存储转发设备处理能力、网络带宽等限制条件,并以单位容量存储成本为主要控制目标。

为了减小网络压力,应当合理规划网络流量,确保同一接入点的所有视频存放在一台NVR上,即接入点和NVR接入同一台交换机上,以减轻核心交换机的压力,减少网络通讯环节。

(4)标清视频存储

标清视频存储应选用成熟DVR产品,设备具备二次开发能力,能够满足系统对视频应用的全部要求,特别应当确保出现大量并发视频请求时设备网络接口满足应用需求。标清视频存储系统设计应当以单位容量存储成本为主要控制目标。每台DVR设备至少需要支持16路模拟音视频输入。

(5)图片存储

图片存储延续一期采用IP SAN方式实现,系统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并发数据存储能力及网络带宽等限制因素,并以单位容量存储成本为主要控制目标。

2 网络设备

系统汇聚级网络设备选用具备二层或三层交换功能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级高性能核心交换机,其他传输、交换设备选用工业级设备,确保内、外场系统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网络设备具体技术要求参见第四章4.3节。

3 应用服务器

1、总体要求

系统各类应用服务器选用稳定性好、综合性能强且符合实际运算需求的设备,服务器采用主流机架式服务器,配备冗余电源,原则上均应配置RAID5,需使用双网口时,还应配备双千兆网卡。

除公安网数据库服务器选用小型机、平台管理服务器选用较高配置外,其他各类应用服务器原则上按同一配置选型。

2、数据库服务器

公安网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两台服务器,采用双机并发,

3、通讯服务器

通讯服务器用于接入外场设备,能够将图片、数据转发至相应处理服务器或存储设备。系统设计时,可采用单台服

务器接入固定容量外场设备的模式,也可采用负载均衡随机转发的服务器工作模式。服务器选型、数量应当在效率、价格见取得均衡。

4、平台管理服务器

平台管理服务器用于运行系统平台主程序,转发各类数据请求,汇总资源并反馈至终端用户。平台管理服务器应当具备高稳定性,具备200路用户并发服务能力,且应确保服务质量、控制请求响应时间在合理的范围内。

5、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均应当选择满足平台应用需求的服务器设备。

4 安全接入设备

安全接入设备应当选用经公安部认证的内外网交换平台系统,确保数据交换全过程的信息安全。安全接入设备具体技术要求参见第四章4.5节。

5 系统辅助设备

系统辅助设备包括:KVM、视频分配器(具备汉字字符发生功能)、时间同步服务器、模拟矩阵系统等。

1、KVM

KVM选用机架抽拉式8路或16路输入设备,且应配备17寸液晶显示器。KVM输入路数应略多于系统服务器总数,每台KVM均不得满配使用,原则上每8路输入端口应预留

2路冗余。KVM设备选型、设备数量确定均应考虑机房布线需求及机柜间距限制条件等。

2、视频分配器、汉字字符发生器

系统选用具备汉字字符发生功能的16路视频分配器处理模拟视频。视频分配器具备单路输入3路输出功能,能够叠加数字、汉字(不少于10个)、时间(精确至秒),所叠加字符可调整位置、亮度,可选择白字黑边、黑字白边或空心字,同时设备具备集中对时接口,能够通过RS-232接口或网络接口与时间服务器同步时间。

3、时间同步服务器

时间同步服务器用于向公安网内全部设备(含全网IP 设备、数据交换设备、辅助设备等)提供标准时间。时间交换服务器使用标准机架式设备,自带GPS卫星时间接收模块,具备天线防雷功能,配备双电源冗余供电,具有异常状态报警信号输出功能。时间同步服务器应提供RS-232、RS-422、RS-485、NTP/SNTP、脉冲、PTP等时间信号输出接口,且接口数量可根据具体需求定制。

4、模拟矩阵系统

平台应对现有PELCO9770模拟矩阵(现有224路输入、96路输出)进行扩容,扩容容量按新增352路输入、24路控制计算。

6 病毒防护

伴随视频监控网络化、数字化的普及,系统中安全中对终端的防护也日益成为影响网络安全性的重要问题,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使信息网络系统不受病毒和黑客的入侵。

网络内部主要包括的易感设备有:Windows服务器,windows客户机。

根据图像专网的具体情况,需在图像专网中部署一台服务器安装部署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系统中心。之后,在其他所有客户端部署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客户端/服务器端,客户端全部指向系统中心。

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要求不少于500个客户端/服务器端,提供3年的免费维护保养及人员培训、后续服务及其他所有费用。

1、安全性要求

(1)防病毒产品自身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性,管理、运行不能建立在安全漏洞众多的平台上面(如IIS),并且不需要安装ActiveX控件,无需依靠Apache HTTP Server、JDK (Java 2 SDK Standard Edition)等

(2)防病毒软件的隔离模式为本地隔离,不允许集中隔离到服务器,避免领导计算机上的涉密文件感染病毒后,防病毒系统将该涉密文件传输到系统管理员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上造成泄密的情况出现。

2、安装和部署

(1)支持自动语言配置,支持多语言,如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

(2)防病毒客户端支持智能安装、远程安装服、Web 安装、域脚本登录安装等方式。

(3)支持自定义安装包,以实现客户端的快速方便地部署,定义安装包支持普通安装模式、自动安装模式、静默安装模式,可配合上述的Web安装和脚本登录安装模式使用

(4)管理中心和客户端的安装只需要一个安装文件,自动识别操作系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无需单独安装文件(5)自动识别网络环境,可智能识别有无多网卡或多IP地址.

3、集中安全管理

(1)集中管理支持多级系统管理中心部署,至少三级以上,并支持各级管理中心进行的统一升级,统一管理。

(2)支持在管理控制台显示全网的安全概况,如当前防病毒系统的运行状态、重要事件和最近感染的病毒和客户端排行。

(3)支持分级管理及多管理员权限划分,如:超级管理员,审计管理员,操作管理员。

(4)管理控制台支持对防病毒客户端的分组管理,分

组管理功能支持预制策略、自动分组,自动分组可以按机器名称、IP地址、操作系统类型进行自动分组。客户端自动分组自动获取策略(设置自动分组规则,设置组策略,新安装客户端自动进入相应组自动应用组策略)。

(5)支持移动式管理,管理员根据需要可以在任一客户端进行集中管理操作。

(6)管理控制台支持实时显示客户端的状态,并可导出已安装所有客户端详细报表,包括机器名称、IP地址、操作系统类型、连接状态、监控状态、当前版本信息、所使用的通讯端口等信息。

(7)管理员可通过控制台锁定防病毒客户端的使用权限。

(8)为防止防病毒客户端未开机,而进行全网查杀或设置,在防病毒客户端下次启动提供补做功能。

(9)控制台支持系统加固、应用程序控制、木马行为防御木马入侵拦截(网站拦截)、木马入侵拦截(U盘拦截)、智能防御自定义白名单、自我保护等主动防御策略下发。

(10)管理控制台支持远程对防病毒客户端进行漏洞扫描,并能进行补丁的自动分发。

(11)管理控制台支持通知客户端立即升级、客户端主动升级。

(12)管理控制台支持远程安装/卸载防病毒客户端和

管理控制台。

(13)支持多种病毒报警方式,包括发送到管理控制台、声音报警、发送邮件(SMTP)、发送SNMP陷阱(SNMP Trap)、显示消息框(Message)、保存NT事件日志(NT Log)、报告给上级中心、支持SysLog日志报警,同时,用户可自订制报警方式。

(14)病毒日志二次开发功能;提供全面第三方二次开发接口,兼容其它安全管理软件。

(15)具有病毒日志查询与统计,可以随时对网络中病毒发生的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能按时间(日、周或任意时间段)、按IP地址、机器名、按病毒名称、病毒类型进行统计查询;能将染毒机器进行排名,能将查询统计结果打印或导出多种报表格式(如txt/htm/csv/xls)。

(16)支持病毒的Top统计,同时也支持客户端,组和中心的病毒Top统计;支持对病毒事件和客户端的病毒发作进行趋势分析;支持组与组之间,中心与中心之间的病毒趋势比较分析。

(17)防病毒客户端的病毒事件上报策略支持如下两种自定义方式,解决大型网络中病毒日志庞大引起的效率问题:

(18)支持按计划生成日报、月报,并发送给指定管理员的邮箱中。

(19)具有安全密码保护功能,防止用户随意卸载杀毒软件、关闭实时监控等功能。

(20)集成化的强制性安全管理,与知名硬件厂商联动,如思科NAC、华为3comEAD。

(21)管理控制台支持远程提取防病毒客户端各种诊断信息,便于管理员分析客户端问题。

4、升级方式和管理

(1)支持病毒库无缝主动式智能升级。

(2)支持全网统一自动升级,不需要人为干涉。

(3)支持每工作日升级3次以上。

(4)系统管理中心升级支持自动、手动等多种升级方式;由于图像网不具备与互联网连接并在线升级,系统应当提供定期人工下载并离线升级病毒库的功能模块。

(5)防病毒客户端升级支持代理功能,并可锁定升级代理,减轻服务器升级压力

(6)升级过程支持增量升级(包括病毒集中管理服务器从网站升级,客户端从毒集中管理服务器升级,下级毒集中管理服务器从上级毒集中管理服务器升级),以减少升级时带来的网络流量;可设置升级周期和升级时间范围,保证及时升级并避免升级时占用网络带宽影响用户正常业务的通讯;可任意调整升级时的数据包大小,以解决窄带网络的升级问题。

5、病毒处理能力

(1)病毒检测及清除能力达到公安部一级品认证标准(2)可检测并清除隐藏于电子邮件、公共文件夹的计算机病毒、恶性程序等。

(3)支持压缩文件查毒、清毒,压缩层次不少于50层,支持的压缩格式不少于15种。

(4)能够对各种加壳的病毒文件进行病毒查杀,支持的加壳种类不少于80种。

(5)打包文件查毒、清毒(最高支持50层)。

(6)对常见格式(7zip, rar, zip)支持解压分卷压缩包. (7)支持多任务查杀。

(8)防(杀)病毒软件能够自动隔离感染而暂时无法修复的文件,并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传送至生产商。(9)邮件病毒检测及清除能力:支持邮件接收、发送检测;邮件文件静态检测、清毒;邮箱静态检测、清毒。(10)至少同时支持Foxmail、Outlook、Outlook Express、Notes和Netscape等客户端邮件系统的防(杀)病毒。(11)采用宏指纹识别技术更有效的查杀OFFICE宏病毒。

(12)采用无毒文件安全码技术提高病毒查杀速度。(13)支持共享文件的病毒查杀。

(14)能够准确查杀计算机病毒不少于130万种。

(15)能够实现主动防御,应包括以下模块:系统加固、应用程序控制、木马行为防御木马入侵拦截(网站拦截)、木马入侵拦截(U盘拦截)、智能防御自定义白名单、自我保护.

(16)具有未知病毒检测、清除能力。

(17)支持族群式变种病毒的查杀。

(18)具有智能解包还原技术能够对原始程序的入口进行检测。

6、客户端安全防护功能

(1)支持文件监控、邮件监控一体化实时监控:文件监控支持“智能监控”和“强制杀毒”两种模式;邮件监控支持多端口设置功能,可以对设置的所有端口的进行邮件监控。网页监控支持监控网页脚本来检测恶意网页内容并提示用户进行处理。

(2)集成主动防御功能和安全软件自我保护功能,阻断未知病毒和各种网络威胁的入侵。

(3)支持Office/IE/Lotus Notes等嵌入杀毒;支持用户添加嵌入杀毒的应用程序;支持MSN Messenger、AOL Messenger、FlashGet、NetAnts、NetVampire、WinZip、WellGet、WinRAR等工具的嵌入式杀毒功能。

(4)自持可疑文件上报功能,如果用户觉得某个文件比较可疑,可将此文件上报给防毒厂商进行检查分析和处

理。

(5)支持电脑安全评测功能,让用户全面了解自己计算机,引导用户增强其安全性, 防止病毒入侵。

(6)支持内嵌信息中心,能够及时提供最新的安全信息和病毒预警提示。

(7)具有漏洞扫描和管理功能,可以通过扫描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安全的设置,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支持从防病毒管理中心下载补丁的功能。

(8)支持病毒查杀时目录排出功能。

(9)支持密码保护设置,防止客户端用户关闭实时监控或卸载杀毒软件等。

(10)支持光盘启动杀毒,支持通过linux引导查杀NTFS分区病毒。

(11)支持空闲查杀、异步查杀、断点查杀、后台查杀。

(12)支持快捷杀毒功能。

(13)支持开机扫描功能。

(14)支持关键点扫描

(15)集成安全工具平台。

(16)具有病毒隔离系统,保护无法查杀的带毒文件。

(17)支持引导扇区和主引导记录区备份和恢复。

信息中心机房搬迁方案设计

信息中心设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搬迁

目录 一、总体要求 (3) 二、搬迁前提条件 (3) 三、搬迁工作内容 (4) 四、机房搬迁流程 (8) 五、机房搬迁实施 (9) 六、机房搬迁时间安排 (9) 七、应急处理 (9) 八、机房设备及设备配置清单 (9)

一、总体要求 1.搬迁方案 机房服务器、网络等设备的搬迁需要经过前期调研准备,搬迁前系统有效的备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测试,搬迁过程断电、下架、上架、给电等,搬迁后系统的搭建安装,系统完好性测试及有效的监控机制确立等步骤。每一步工作都需要制定周密计划、步骤并严格按照该计划、步骤实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整个搬迁工作的进度并增加风险。 搬迁前制定周密、详细的搬迁计划、步骤并形成文档资料,其中应包括准确的搬迁实施时间表和具体实施步骤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同时,对计划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明确安排具体责任人员以确保搬迁计划落实和实施。保证搬迁方案的正确性、可执行性,搬迁过程合理、有序。 2.搬迁要求 搬迁时限:为保证业务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务必保证核心网络系统于12小时(周末进行)内搬迁并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其他信息。 应急要求:为最大程度降低因搬迁造成硬件故障从而导致的对业务运行连续性的影响,必须能够对关键设备提供充足的备件以备应急。一旦搬迁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必须在2小时将备件更换完毕。其它设备硬件若因搬迁过程中人为物理损坏,按照损坏程度进行一定的赔偿。 3.其他要求 ?保证搬迁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搬迁后数据不得丢失,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保证各硬件设备搬迁过程中不损坏; ?对重要业务系统提前联系厂家,保证意外情况下的技术支持; 二、搬迁前提条件 1.搬迁实施方案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1、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及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 设计原则 吉通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是吉通上海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

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及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吉通上海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目录 1.1 装修部分 (1) 1.1.1 机房装修设计原则 (1) 1.1.2 装修材料选择原则 (2) 1.1.3 天棚 (2) 1.1.4 架空地板工程 (3) 1.1.5 墙面工程 (5) 1.1.6 门窗工程 (6) 1.2 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6) 1.3 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7) 1.4 精密空调系统 (7) 1.5 新风系统 (8) 1.6 机柜及KVM切换系统 (10) 1.7 综合布线 (10) 1.8 接地系统 (10) 1.9 防雷工程 (12) 1.10 消防系统 (12) 1.11 门禁系统 (13) 1.12 机房设备监控系统 (13)

1.1装修部分 为了机房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对该机房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在防火安全方面,要按照一级防火要求设计。 机房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室内回风的循环送风方向,这样可保证网络通讯设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工作。为了防止空调机的加湿器漏水,在每台空调机周围安装了漏水检测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电脑机房内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洁净程度,设计了新风系统送入机房,这样既可保持机房内的空气新鲜,同时也能维持机房内的正压需要。 1.1.1机房装修设计原则 (1)集成系统的节能化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以节约日后的运行成本; (2)合理的信息路由结构设计,以防止可能造成系统互联的阻塞; (3)机构紧密的供配电设计,以减少网络设备的电磁干扰; 装璜部分的设计遵循原则是: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会聚地的室内空间特点,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空调系统、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有现代感。

中心机房改造建设方案

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是现代电子行业与建筑装饰行业交融与结合而成的精粹。 一、机房设计标准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1.2 机房建设方案具体要求(A级): 1. 机房的温度、湿度 1)温度:摄氏22±2℃ 2)相对湿度:45%-65% 2. 计算机电源 1)频率:50HZ±0.2HZ 2)电压:380V/220V±5V 波型失真率:小于±5% 3. 机房照明 在距离地面0.8米处,照度不低于200LX(常规经验应以400LX为好)。 4. 接地 1)计算机系统直流接地电阻小于4Ω; 2)交流工作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Ω; 3)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和静电接地小于4Ω; 4)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0Ω。 5. 机房活动地板 均布荷载:大于800KG/平方米集中荷载:大于200KG 活动地板高度:350±20mm(地板下空间作机房空调静压箱) 活动地板应使用防静电地板 1.3 机房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

机房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机房装饰材料,并选用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方案,配合精心的施工和设备安装,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4 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房类型的选择。 2. 机房总体布局和设计。 3. 机房建设单位的选择。 4. 机房建设材料和设备的选型和购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输配电系统、机房精密空调、新风系统、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系统、机房照明及墙体处理工程等。 5. 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包括机房基层处理(即地面、天棚、墙壁抹灰),活动地板铺设,天花安装,玻璃工程,铝合金隔断,门窗工程,墙壁处理工程项目等。 6. 空调工程:包括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的安装调试等内容。 7. 供配电工程:供配电工程包括计算机设备用电系统(UPS)、空调系统用电、其它机房用电系统。 8. 安全消防工程:电脑中心消防的安装调试。 9. 机房监控系统 : 包括漏水检测、磁卡门禁、闭路电视监控等。 10.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二、电气工程和照明系统 技术中心的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技术中心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设备、照明设备的动力来源。 2.1 低压配电设计 1. 技术中心的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一类供电系统,既由贵医院配电房将经过切换的市电、柴油发电机电源引入技术中心所在楼层中心机房,再由相关配电柜将电能分配给UPS、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设备、空调、照明和其他辅助用电设备。 2. 技术中心的插座应分三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防水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普通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和市电直接供电的检修用五孔标准插座。 3. 计算机系统要求电源的电压变化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 50Hz±0.5Hz之内。 4. UPS输出配电回路按机房内设备要求进行设置,主要计算机设备由专用回路(开关)供电,网络主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机架由专用回路供电。

机房监控建设方案.

一、什么是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系统是主要是针对机房所有的设备及环境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而研制的,其监控对象主要是机房动力和环境等设备(如: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门禁、安防、消防、防雷等)。机房监控系统基于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集散监控,在机房监视室放置监控主机,运行监控软件,以统一的界面对各个子系统集中监控。机房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发现部件故障或参数异常,即时采取多媒体动画、语音、电话、短消息等多种报警方式,记录历史数据和报警事件,提供智能专家诊断建议和远程监控管理功能以及WEB浏览等。 二. 机房监控功能特点及原理

1、实时显示被监控现场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 2、能远程地对监控现场被监控设备进行开/关机,远程在线调整监控设备的配置参数; 3、可根据告警确认、屏蔽和打印的规则,声光提示各告警,自动处理告警; 4、告警条件、告警等级及告警是否屏蔽可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管理员在线设置和修改; 5、可根据告警类型、等级、时间、位置、屏蔽等因素按照预定规则自动将告警通知相关人员,通知方式可包括现场声光报警、电话、手机短信或E-mail 等; 6、统计查询设备的历史数据、告警记录、操作记录等,打印报表; 7、提供多级管理权限,确保系统安全; 8、有完善方便的维护、查询和统计功能; 9、自动完成在网络异常时的数据保存与恢复; 10、值班管理:自动排班、交接班日志、值班统计与事件查询; 11、系统可对设备故障告警的处理过程提供支持,提供各类设备故障处理的规范流程; 12、能对被监控设备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为电源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机房监控构成原理 1.动力设备监控 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高压配电、低压配电、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等。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方 案 书 2014-10

方案设计依据和标准 1、供电参数 电压变动范围220V±5%;频率变化范围50HZ±0.2;波形失真率≤±5%。 2、机房环境要求 开机时: 温度夏季23℃±2℃冬季20℃±2℃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湿度 45%---65%。 停机时: 温度 5℃---35℃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湿度 40%---70%;磁场干扰环境场强≤800A/M。 3、照明度要求 普通照明:机房区照度应不小于500LUX,机房应无眩光; 应急事故照明:照度应为普通照明照度1/10; 应急疏散照明:照度应不小于5LUX 4、防火要求 机房装修材料应采用阻燃和非燃材料,且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防火区四周应采用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主要区域在吊顶内、静电地板下、吊顶与静电地板之间采用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系统。 5、地线系统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电阻≤1Ω; 防雷接地电阻≤1Ω。 6、机房工程设计和施工依据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1、《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2000 2、《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4、《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6、《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T/T30003-93 7、《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FJ/T16/92 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1、《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数据中心机房规划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规划方案

XXXXXXX 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综述 (3) 第二章设计原则 (3) 第三章设计标准 (4) 第四章现状分析 (6) 第五章设计范围 (7) 第六章技术指标 (7) 第七章系统设计 (11) 1、平面功能布置设计 (11) 2、机房结构装饰系统设计 (14) 3、机房动力配电系统设计 (16) 4、机房PDS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0) 5、机房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 (21) 6、机房精密空调、新风系统设计 (27) 7、机房防雷接地、静电释放系统设计 (41) 8、机房门禁、图像监控系统 (45) 9、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47)

10、机房气体消防系统设计 (60) 11、机房机柜系统设计 (65) 12、KVM切换管理系统: (67) 第八章机房规划平面图 (78) 第一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综述 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一项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就是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心脏”,正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条件是影响计算机主机及各种通讯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率和寿命。同时,计算机机房又是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的场所,如何既满足计算机机房内设备的运行环境又考虑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即以人为本、人机并重理论是现代计算机机房设计的基本理念。 本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XXXXXXX信息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关键工作。但机房又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总体设计内容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整体设计,才能实现机房的合理设计,充分满足XXXXXXX信息中心不断发展的需求。 针对以上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结合我们多年机房建设经验,我们对本机房建设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论证,着重于安全性,可扩展性及以上各业务开展的可实施性。同时,亦考虑到本机房将来作为XXXXXXX 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在配置上,保证了业务的可扩充性。 第二章设计原则 为了将机房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智能化数据处理中心,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机房工程包含了装饰、电气、暖通、环境监控等多个专业,在设计时应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相互协调配合,使机房工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适用性原则 机房的设计标准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满足各类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的运行工作环境要求,满足

机房建设方案(详细版)

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1.1 概述 XX医院是一家二级乙等综合性的医院,是喜德县最大的县级医疗机构。历届院领导在信息化方面的意识都很强,早在2003年就开始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的各项业务进行管理。现有以财务为中心的事务型医院信息系统已在稳定运行了多年,包括门诊计价收费、门诊药房、入院登记、住院收费、住院发药、药库管理、院长查询系统等,为医院业务发展和医院进行整体综合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和良好环境。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系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事务处理层面上,系统功能不全面;对数据资源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利用,还不能满足医院内部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需求,无法起到辅助院领导管理决策和医护工作人员医疗决策的作用。医院近年业务蓬勃发展,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对系统进行更新来适应医院新的发展。 1.2 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90%以上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建立了挂号收费、药品器材、医疗管理等内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而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县医院使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和运营管理系统(如临床路径、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医疗管理、运营管理等)。总体而言,我国县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低,医院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医院信息化规划和总体设计不足,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突出,不能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总体要求。 作为县内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医院,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现在基础信息模块无法满足医疗业务的需求。 医院对信息化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层面的经济核算、医院管理及事务处理、临床业务应用;基础层面的系统数据统一管理、数据高度共享、数据交换和对外数据接口统一管理;管理层面的数据查询及分析等;决策层面的决策支持等。 我院信息化建设始于2003年底,至今已近十年,在医院管理和临床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新农合、医保、民政救助几乎涵盖全县人民,老百姓不再是看不起病,医院面临的将是病人越来越多,我院职工工作量越来越大,我们的信息数据处理的软件、服务器及网络、机房也承担巨大的压力,现我院在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完整版)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 机房集中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 1 - 1.1 需求分析....................................................................................................................... - 1 - 1.2 设计思想....................................................................................................................... - 1 - 1.3 设计规范....................................................................................................................... -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 4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4 - 2.2 系统功能介绍............................................................................................................... - 4 - 2.2.1 视频实时监控.................................................................................................... - 4 - 2.2.2 屏墙多种显示方式............................................................................................ - 5 - 2.2.3 录像存储............................................................................................................ - 5 - 2.2.4 录像文件管理.................................................................................................... - 5 - 2.2.5 全功能遥控........................................................................................................ - 5 - 2.2.6 远程配置管理.................................................................................................... - 5 - 2.2.7 报警管理............................................................................................................ - 5 - 2.2.8 设备管理............................................................................................................ - 6 - 2.3 系统体系结构............................................................................................................... - 7 - 2.3.1 系统组网图........................................................................................................ - 7 - 2.3.2 机房监控拓扑图................................................................................................ - 8 - 2.4 系统硬件组成............................................................................................................. - 10 - 2.4.1 应用服务器...................................................................................................... - 10 - 2.4.2 电视墙.............................................................................................................. - 10 - 2.4.3 存储介质.......................................................................................................... - 10 - 2.4.4 机房外设备...................................................................................................... - 10 - 2.4.5 机房内设备...................................................................................................... - 11 - 2.4.6 NVR .................................................................................................................. - 11 - 2.4.7 中心管理服务器群.......................................................................................... - 11 - 2.5 系统特色..................................................................................................................... - 11 -第三章系统主要设备.............................................................................................................. - 13 - 3.1 红外筒形摄像机......................................................................................................... - 13 - 3.2 红外半球摄像机......................................................................................................... - 15 - 3.3 红外球型摄像机......................................................................................................... - 17 -第四章设备清单...................................................................................................................... - 21 - 4.1 机房监控前端设备..................................................................................................... - 21 - 4.2 存储及监控中心软硬件............................................................................................. - 21 -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精品

【关键字】方案、建议、情况、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空间、领域、效益、质量、增长、监控、监测、运行、基层、地方、问题、系统、机制、有效、务必、深入、充分、现代、合理、良好、健康、快速、持续、配合、执行、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建立、提出、了解、措施、特点、位置、关键、安全、稳定、网络、理想、地位、基础、需要、权威、环境、工程、项目、负担、能力、需求、方式、作用、办法、标准、结构、水平、主体、最大限度 XXXXXX公司数据机房 建设方案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 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机房是XXXXX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信息中心机房工程建设方案详细

信息中心机房工程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要求 (4) 1.1项目概述 (4) 1.1.1 项目建设概述 (4) 1.1.2 工程建设内容 (5) 1.2总体设计建议 (5) 1.3设计原则 (7) 第二章机房建设方案 (10) 2.1设计思路 (10) 2.2设计依据 (10) 2.3机房装修子系统 (11) 2.3.1 机房区域规划 (11) 2.3.2 机房天花吊顶工程 (12) 2.3.2.1 净空 (12) 2.3.2.2 吊顶材料选型 (12) 2.3.3 机房地面工程 (14) 2.3.3.1 活动地板概述 (14) 2.3.3.2 地面工程的选材 (14) 2.3.3.3 机房入口及缓冲区 (15) 2.3.4 墙面装修工程 (15) 2.3.4.1 墙面装饰选材 (15) 2.3.5 机房门窗工程 (15) 2.4机房配电子系统 (16) 2.4.1 设计构想 (16) 2.4.2 设计依据及概况 (16) 2.4.3 计算机配电选型和配置 (17) 2.4.4 UPS配电系统 (18) 2.4.4.1 UPS 配电负荷 (18) 2.4.5 照明配电系统 (19) 2.4.5.1 照明设备选型 (19)

2.4.5.2 眩光限制 (20) 2.4.5.3 应急照明系统 (20) 2.5防雷和接地子系统 (20) 2.5.1 防雷系统 (20) 2.5.1.1 防雷构成 (21) 2.5.1.2 防雷选型及配置 (21) 2.5.2 接地系统 (22) 2.5.2.1 计算机房的接地系统 (22) 2.5.2.2 接地措施 (22) 2.6机房空调系统 (25) 2.6.1 计算机机房要求环境 (25) 2.6.1.1 机房排风系统 (26) 2.7KVM系统 (26) 2.7.1 需求概要 (26) 2.7.2 方案综述 (26) 2.8机房场地监控子系统 (27) 2.8.1 系统组成 (27) 2.8.1.1 门禁监控系统 (27) 2.8.2 电视墙系统 (28) (30) 2.8.3 报警方式 (30) 2.8.4 安全管理 (30) 2.9机房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系统 (31) 2.9.1 设计依据 (31) 2.9.2 系统设置 (31) 第三章机房网络及综合布线方案 (32)

机房与网络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中心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二章项目内容 (5) 2.1、XXX人民政府信息办中心机房建设 (5) 2.1.1、总述 (6) 2.1.2、内容及要求 (6) 2.1.3、机房装修 (6) 2.2、网络系统建设 (12) 2.2.1、总述 (12) 第三章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工程招标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机房是信息化、语音系统承载和运行的最基本环境,承担着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以及各种系统连通、汇

聚、贯穿的重要责任;网络设备是各网络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市行政中心的建成,网络接入单位和人员将成倍增加,对网络安全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机房已无法满足行政中心网络系统运行的需要。本着既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又考虑网络系统和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内容 行政中心不仅是党政办公中心,而且还将成为第一个信息化综合数据中心,因此,合理的信息化设计和建设是信息化办承接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应用平台,中心机房建设和网络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办的工作重点。 2.1、信息办中心机房建设

信息中心机房设计方案报告

XXXXXX信息中心机房 工程设计方案 一、概述: 1、建设单位: 2、设计单位: 3、工程名称: 4、工程地点: 5、建筑概况: (1)办公楼为框架结构,共16层,地下1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46m,长 度82m,2。层,使用面积163.76m宽度24m,机房区设在8经室内变压器供低,埋地长度为200m(2)进户电源为双路高压埋地引入地下室配电间,压配电柜。;线制:;频率:50Hz(3)信息中心机房电源由地下室配电柜引入,电压:380V/220V )。三相五线制(TN-S 4)机房数据线为光纤进户。()机房设备集成化较高。(5 雷电防护区内。6)本机房电子信息系统所在LPZ1()电子信息系统工作性质: 不允许中断,一旦中断后果严重。(7 8)本建筑物地域为多雷区。(二、设计、施工原则机房建设不仅涉及建筑装饰、电气安装、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环境控制等多门专业技术,更需要有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能否稳定可靠的运行,关系到银行数据及资金的安全。因此各个系统设计和施工必须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同时设计风格要与银行业务办公区融为一体。、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1机房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还应兼顾未来业务扩展的需要,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 2、安全可靠性原则机房在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对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配置等,并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与控制手段,提高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3、可管理性机房内将同时运行各种银行专用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求在机 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要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音响报警,实时事件记录,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标准化原则 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具有充足的物理接口,能够根据今后的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增加设备、扩大容量和提高性能。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为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三、工程设计、施工依据的技术标准 1、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GB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XXXXXX公司数据机房建设方案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 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机房是XXXXX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

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XXXXX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IDC项目设计中,数据中心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XX省XX管理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 项目概述 机房工程不仅是一个装饰工程,而是一个集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美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消防专业等综合学科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到网络布线工程等技术领域,因此机房的设计施工单位要有较全面掌握各系统专业知识、集成化和技术应用,并有较好的实施经验,才能确保主机房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和有良好的效果。 三、技术方案需求 3.1 总则 3.1.1 目标 本工程为建设一个全新的A级标准数据中心机房用于承载XX省XX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金教工程等业务系统,为XX省各类XX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硬件运行环境。 本项目不考虑机房KVM管理系统和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 3.1.2 设计及验收标准 建设单位对计算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机房布局示意图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146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G-021-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 00-SG-024-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中心机房建设设计方案66277

****医院 中心机房建设设计方案 ***医院

2012年7月 一设计总则 1 设计思想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怎样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怎样给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它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大、中、小型计算机都要求安装信息在一个专用的机房里。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计算机属于贵重精密设备,它用于重要部门时,又属于关键和脆弱的工作中心。因此,它又常常是安全保卫的重点。机房对消防、安全保密也有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严格执行以下规范: 2 设计依据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证券经营机构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章制范》

《证券经营机构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3 设计目标 ⑴安全可靠性 机房系统工程重点必须注意安全性要点,包括信息安全、人员和设备安全两个方面。这涉及到进出入管理,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以及供配电安全和安全出口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机房设计中把安全性原则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⑵科学系统性 机房的设计从多元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现代化机房不只是一个简单设备摆放的场所,而是由动力供配系统(UPS电源、市电电源)、综合监控系统(安保监控、设备监控)、独立空调系统(新风、除尘、湿度、防露)、消防系统(消防报警、)、专用地线系统,结构装饰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的综合主机、网络、UPS等设备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综合考虑监控机房各单元系统间运行的系统性。 ⑶先进性 装修后的机房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标准化机房,满足机房的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能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使机房系统设计时应遵从高起点、高质量,确保机房系统长期高效运行. ⑷标准性 机房的设计和工程实施首先要体现标准性,即要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规范、标准来进行综合设计(或部分参照国际标准设计,主要指我国现有规范不足部分),严格按国家技术场地的有关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齐全,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标记,力求通用性、可调整性、维修便利,并具有详细的文档资料。 ⑸实用性 机房功能、区域及性能指标的确定,必须根据现有监控网络系统目前和今后几年内各主机设备对综合环境的要求,并有适当的超前。同时,应避免由于过高的设置机房综合环境、技术参数而带来的设备、实施、规模和档次不必要的而造成项目投资总额过大。 实施后的机房分区合理,工艺流程最简;系统配置周到、全面、方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