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2019秋季1128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9秋季1128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9秋季1128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9秋季1128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28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错误地将NaCl当成NH4Cl,属于()

1. A. 过失误差

2. 系统误差

3. 偶然误差

4. 不确定

2、在EDTA滴定中,溶液的pH越低,则a Y(H)值越

1. 始终不变

2. 大

3. 小

4. 不确定

3、3600有()位有效数字

1. 无限

2. 不确定

3. 2

4. 4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2. 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3. 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4. 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5、H2O的共轭酸是

1. OH-

2. H2

3. O2-

4. H3O+

6、e有()位有效数字

1. 2

2. 4

3. 不确定

4. 无限

7、下列有利于形成晶形沉淀的条件是( )

1.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2.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3.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4. 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8、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相同的电对,称为()

1. 对称电对

2. 不对称电对

3. 可逆电对

4. 不可逆电对

9、

下列关于a Y(H)值叙述正确的是( )

1. a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

2. aY(H)值随pH的增大而减小

3. lga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

4. a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

10、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药物中的氮含量,每次采用试样0.5401g,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分别报告为:甲,0.084%;乙,0.08402%,问正确的报告是( )。

1. 甲的报告正确

2. 乙的报告正确

3. 甲乙两人的报告均不正确

4. 甲乙两人的报告均正确

11、酸碱滴定法属于( )

1. 重量分析

2. 电化学分析

3. 色谱分析

4. 容量分析

12、

间接碘量法(即滴定碘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1. 滴定开始时

2. 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

3. 滴定至I3-的红棕色褪尽

4. 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

13、在含有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HCl,将使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这种效应属于( )

1. 同离子效应

2. 盐效应

3. 酸效应

4. 络合效应

14、能指示计量点到达的试剂称为()

1. 基准试剂

2. 滴定液

3. 指示剂

4. 标准溶液

15、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6次测定,得如下结果:甲:93.3% 93.3% 93.4% 93.4% 93.3% 94.0%

乙:93.0% 93.3% 93.4% 93.5% 93.2% 94.0%

要检验两种方法是否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法是

1. Q检验法

2. F检验法加t检验法

3. F检验法

4. t检验法

16、 2.0L溶液表示为毫升,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1. 2000ml

2. 2000.0ml

3. 2.0×103ml

4. 20×102ml

17、用Ce(SO4)2滴定Fe2+时,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的情况是( )

1. 仅在化学计量点时

2. 在滴定剂加入50%时

3. 在每加一滴滴定剂平衡后

4. 仅在指示剂变色时

18、必须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的溶液( )

1. KMnO4

2. KOH

3. I2

4. HCl

19、用25 mL 移液管移取溶液,应记做()

1. 25

2. 25.0

3. 25.00

4. 2

5.000

20、a M(L)=1 表示

1. M与L没有副反应

2.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3. M的副反应较小

4. M]=[L]

21、

莫尔法可以测定下列那种试样中Cl-的含量?( )

1. NaCl

2. aCl2

3. aCl2

4. FeCl3

22、加 40 mL 0.15mol/L HCl溶液至60mL 0.10mol/L Na2HPO4溶液中,该溶液的质子条件是( )

1. [H2PO4-]=[HPO42-]

2. [H3O+]+ [H3PO4]= [HPO42-]+2[PO43-]+[OH-]

3. [PO43-]=[HPO42-]

4. [H3PO4]=[H2PO4-]

23、三次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结果为:0.1085M、0.1083 M、0.1087M,其相对平均偏差为( )

1. 0.02%

2. 0.01%

3. 0.12%

4. 0.03%

24、某溶液中含Ca2+、Mg2+及少量Al3+、Fe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 = 12,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

1. Ca2+的含量

2. Ca2+、Mg2+总量

3. Mg2+的含量

4. Ca2+、Mg2+、Al3+、Fe3+的总量

25、

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 ):

1. 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

2. 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

3. 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

4. 以上说法都不对

26、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中不适用的是( )

1. 甲基橙

2. 甲基红

3. 酚酞

4. 溴酚蓝 (pT = 4.0)

27、调节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2.0时,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平衡浓度间的关系是(已知p K a1=2.16,p K a2=7.21,p K a3=12.32)( )

1. [PO43-] > [HPO42-]

2. [H2PO4-] > [HPO42-]

3. [HPO42-] > [H2PO4-]

4. [H2PO4-]<[H3PO4]

28、

某吸附指示剂pK a= 5.0,以银量法测卤素离子时,pH应控制在( )

1. pH<5.0

2. pH>5.0

3. 5.0<pH<10.0

4. pH>10.0

29、测定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1. 控制酸度法

2. 配位掩蔽法

3. 氧化还原掩蔽法

4. 沉淀掩蔽法

30、已知0.1000 mol·L-1 Ce4+滴定 0.1000 mol·L-1 Fe2+溶液,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电极电位1.06V.如果用0.01000 mol·L-1 Ce4+滴定 0.01000 mol·L-1

Fe2+溶液,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电极电位为

1. 1.06

2. 10.6

3. 0.106

4. 0.53

31、用EDTA直接滴定无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1.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2. EDTA-M络合物的颜色

3. 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

4. 上述A+B的混合色

32、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

1. 酸碱滴定

2. 色谱法

3. 沉淀滴定法

4. 沉淀重量法

33、甲乙两人同时分析药物中的氯元素含量,每次采用试样0.50000g,分析结

果的平均值分别报告为:甲,0.12%;乙,0.1208%,问正确的报告是( )。

1. 甲的报告正确

2. 乙的报告正确

3. 甲乙两人的报告均不正确

4. 甲乙两人的报告均正确

34、精密度的高低用( )来衡量

1. 偏差

2. 误差

3. 滴定误差

4. 滴定度

35、吸附共沉淀的消除方法是( )

1. 陈化

2. 洗涤

3. 重结晶

4. 预先分离

36、下列式子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 )

1. [H+]=3.24×10-2 (3位)

2. pH=

3.24 (2位)

3. 0.0420 (4位)

4. pKa=1.80 (2位)

37、某分析人员提出了一新的分析方法, 并用此方法测定了一个标准试样, 得如下数据(%);40.15,40.00, 40.16,40.20,40.18。已知该试样的标准值为40.19%。检验是否存在可疑数值的方法是

1. G检验法

2. F检验法加t检验法

3. F检验法

4. t检验法

38、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1.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2.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3. 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

4. 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

39、偶然误差具有()

1. 可测性

2. 重复性

3. 非单向性

4. 可校正性

40、操作方法不当属于()

1. 系统误差

2. 偶然误差

3. 过失误差

4. 不确定

41、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

1. 相对平均偏差

2. 相对误差

3. 绝对偏差

4. 平均偏差

42、过失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1. 温度的变化

2. 仪器失灵

3. 粗心大意

4. 不遵守操作规程

43、测定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剩余的HCl用NaOH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

1. 直接滴定

2. 返滴定

3. 置换滴定

4. 间接滴定

44、莫尔法测定溴化钾的指示剂为()

1. 荧光黄

2. 铬酸钾

3. 曙红

4. 铁铵矾

判断题

45、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

1. A.√

2. B.×

46、

共轭碱得到质子形成共轭酸,故HPO42-的共轭酸是H3PO4。

( )

1. A.√

2. B.×

47、

用蒸馏水和样品所做的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 )

1. A.√

2. B.×

48、EDTA是强碱弱酸盐,所以其pH>7.

( )

1. A.√

2. B.×

49、数字0有时是有效数字,有时不是有效数字,取决于0所在的位置。

1. A.√

2. B.×

50、EDTA参与配位的有效形式是Y4- 。

1. A.√

2. B.×

51、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

1. A.√

2. B.×

52、溶液的pH值越低,Y4-的浓度越大。 ( )

1. A.√

2. B.×

53、误差的绝对值越大,测量值越接近于真实值,测定的准确度就越高。

1. A.√

2. B.×

54、无定形沉淀要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加入沉淀剂速度适当快。

1. A.√

2. B.×

55、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小。

1. A.√

2. B.×

56、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混晶( )

1. A.√

2. B.×

57、系统误差一般是定量的或者定比例的。

1. A.√

2. B.×

58、精密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1. A.√

2. B.×

59、

酸碱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就是指示剂的变色点。()

1. A.√

2. B.×

60、仪器分析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所以在平时的分析测定中最好采用仪器分析.

1. A.√

2. B.×

61、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选重铬酸钾作基准物

1. A.√

2. B.×

62、络合滴定中,溶液的最佳酸度范围是由EDTA、指示剂和金属离子共同决定的.

1. A.√

2. B.×

63、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0.1mol/L H3PO4,在滴定曲线上出现3个突跃。

( )

1. A.√

2. B.×

64、常温下,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是pKa+pKb=14。

1. A.√

2. B.×

65、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大多是弱酸或弱碱,所以滴加指示剂的多少及时间的早晚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 )

1. A.√

2. B.×

66、在滴定时,滴定至指示剂变色即停止,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 A.√

2. B.×

67、

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突跃范围之内,且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可能接近。

( )

1. A.√

2. B.×

68、AgNO3应使用棕色酸式滴定管而不是白色酸式滴定管原因在于硝酸银易光解。

1. A.√

2. B.×

69、真值是实际工作中实际存在的数值

1. A.√

2. B.×

70、

用Na2C2O4标定KMnO4,不用HCl介质是因为HCl是一元酸,酸性太

弱。 ( )

1. A.√

2. B.×

71、定性分析中常做对照试验其目的验证分析过程中有无系统误差。

1. A.√

2. B.×

72、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AgCl沉淀的可以用HCl。

1. A.√

2. B.×

73、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 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至少应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2g

1. A.√

2. B.×

74、常用的四种滴定方法中,所有的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突跃范围的大小都有影响。

1. A.√

2. B.×

75、酸性物质解离氢离子的能力越强,其溶液的酸度就越大。

1. A.√

2. B.×

76、用已知准确含量的标准品代替试样,按照与测定试样相同的分析方法、条件、步骤对标准品进行分析的试验为对照试验。

1. A.√

2. B.×

77、误差可正可负。正误差表示测定值大于真值,负误差表示测定值小于真实值。

1. A.√

2. B.×

78、陈化有助于大颗粒的形成,因此无定形沉淀要陈化过夜的效果更佳.

1. A.√

2. B.×

79、

酸碱滴定中有时需要用颜色变化明显的变色范围较窄的指示剂即混合指示剂。( )

1. A.√

2. B.×

80、系统误差是由仪器或方法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避免。而过失误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通过细致认真的操作,可以避免。

1. A.√

2. B.×

81、同离子效应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所以在AgCl中加入过量的HCl有助于减小AgCl的溶解损失。

1. A.√

2. B.×

主观题

82、共沉淀

参考答案:

是指在溶液中含有两种或多种阳离子,它们以均相存在于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经沉淀反应后,可得到各种成分的均一的沉淀,

83、酸效应

参考答案:

由于氢离子的存在,氢离子与EDTA发生副反应,使EDTA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84、分布系数

参考答案:

是指分析化学中,一定型体的平衡浓度占分析浓度的比值

85、沉淀形式

参考答案:

沉淀形式,在重量分析中,向试液中加入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下来,所得的沉淀就是沉淀形式。

86、基准物质

参考答案:

基准物质:能够直接用来配制成标准溶液的物质能叫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物质的组成应与化学式相符。若含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含量也应与化学式相符;②物质的纯度要高,一般含量在99.9%以上,杂质含量不影响分析的准确度;③物质要稳定。如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不易被空气氧化等;④物质有比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所引起的相对误差;⑤物质参与的反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87、偶然误差

参考答案:

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叫偶然误差

88、分析方法按量可分为、、 _、等四大类

参考答案:

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

89、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调节溶液的酸度

90、定量分析中,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参考答案:

偶然;系统

91、欲用莫尔法测定Ag+,其滴定方式与测定Cl-有何不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

用莫尔法测定Cl-是采用直接法测定,终点是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很明显。

若用此法直接测定Ag+,由于加入指示剂后立即有Ag2CrO4生成,终点附近时Ag2CrO4转化为AgCl很慢,颜色的变化缓慢,难以准确测定,因此要用莫尔法测Ag+,应采用返滴定法,既先加入过量NaCl标准溶液,再用AgNO3标准溶液返滴溶液中过量的Cl-。

92、

参考答案:

93、称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0.3380g,用适量水溶解,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 (0.1500mol/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5.00mL。计算:(1)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HCl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多少mL?(2)NaHCO3在混合试样中的百分含量为多少?(NaHCO3摩尔分子量为84.01 g/mol,Na2CO3摩尔分子量为105.99 g/mol)

参考答案:

甲基橙和酚酞的区别在于,甲基橙全部反应,酚酞是滴定Na2CO3变成NaHCO3。

所以有n(NaHCO3)+2n(Na2CO3)=0.00525mol

84n(NaHCO3)+106n(Na2CO3)=0.3380g

解方程得n(NaHCO3)=0.00193mol,n(Na2CO3)=0.00166mol

消耗HCl为11.07mL

(2) m(NaHCO3)= n(NaHCO3)×M(NaHCO3)=0.00193mol×84.01 g/mol= 0.1621g

w= m(NaHCO3)/m总×100%=0.1621g/0.3380g×100%=47.96%

94、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主要有两个。(1)金属离子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一定的条件下,Cm增大越大,△Pm增大越大;(2)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条件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突跃也越大。

95、比较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形成条件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热溶液,以降低水化程度,减少杂质。

不同之处:晶形沉淀是在稀溶液中进行,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沉淀剂,沉淀需要陈化,无需加入电解质;无定型沉淀是在热溶液中进行的,在搅拌下快速加入沉淀剂,需要加入电解质防止胶溶,沉淀无需陈化。

96、滴定的方式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①直接滴定: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溶液;直接滴定对反应的要求: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速度快,最好在滴定剂加入后即可完成;必须有合适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②反滴定:在待测物质溶液A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标准溶液B,使之定量反应,反应完全后,再用另外一种标准溶液C用剩余的B反应的方式。适用条件:被测物与滴定剂反应很慢;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的时候可以用反滴定。

③置换滴定:用适当溶剂如被测组分反应,使其定量的置换为另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可用适当的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滴定方式称为置换滴定。使用条件:被测组分与标准溶液的反应没有确定的计量关系或伴有副反应时可用。

④间接滴定: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间接地测定。使用条件:不能与滴定剂直接反应的物质。

97、能适用于滴定分析的沉淀反应,应满足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

答(1)反应生成的沉淀溶解度要小。 (2)反应生成沉淀的速度要快: (3)反应要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进行。 (4)可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或合适的方法)确定终点。

98、分布系数的含义

参考答案:

平衡体系中,某种型体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称为分布系数。

99、如何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有哪些途径?参考答案:

答:(1)控制酸度提高选择性:若KMY和KNY相差较大,满足ΔlgK?5;(2)使用掩蔽剂提高选择性:当溶液中Kmy、KNY接近时,可采用掩蔽法,降低溶液中游离N的浓度,从而达到ΔlgcK'?5。途径:选择其他配位剂降低共存离子的游离浓度

改变共存离子价态。

100、简述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参考答案:

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适当过量的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少。

盐效应:当溶液中存在大量强电解质时,沉淀的溶解度增大,原因是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大,离子的活度系数小,溶解度必然增大。

酸效应:许多沉淀是弱酸盐,当溶液酸性增强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配位效应:若溶液中存在配合剂与沉淀溶解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也会促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此外,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形成胶体沉淀析出的形式也对沉淀的溶解度有影响。

2021西南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业务素质,,那么读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旦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坚定信念,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下去。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笔者英语得分79。对于英语的复习,整个过程着实很煎熬。英语的准备重在平时积累,所以英语的复习宜早不宜晚。 笔者用到的资料:《一本单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 《一本单词》,我详细的看了一遍,词汇量很大,非常认真地过了一遍。无论是单词的记忆,还是应试的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真题!笔者真题分析从1997年开始,但是个人感觉年份太早,用处不大。以近十年真题为主,详细研读,弄懂每一个单词和长难句的意思,这是十分必要的。至于研读真题的进度,每个人基础和计划都不同,自己合理安排即可。但是真题的研读至少要3遍,做一遍,分析一遍、再做一遍。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不要刻意追求遍数,毕竟只是一个数字,质量和过程更重要。我使用的复习资料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回想起来英语我真没做什么别的练习题,就是把真题做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把每一句话都翻译出来,里面什么句型,什么单词都不要放过。 至于写作部分,笔者只是把历年真题写作的参考答案研读了一遍,并据此总结了不同类型写作的模板。然后中英文互译,对照参考答案,看一下自己写作的差距和不足。 政治在考研科目中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复习的,只是相对来说。政治大概也是分为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是3-6月。这个阶段大家还是比较轻松的,重点在英语,平常的话可以多关注新闻联播,初步培养自己的政治意识。强化阶段是7-10月。暑假是各科复习的黄金时间。其实政治的复习我也是从这个时间真正开始。在这个阶段要多看书,多做题。建议先看书,再做题,主要是为选择题打下基础。暑假期间至少把题做两遍。冲刺阶段是11-12月。这个时候书还是要多看,做错题,适当做一些真题。选择题都可以做做,继续巩固基础。大概是在11月10号左右就可以开始准备背记政治大题。 政治可以找自己一两位喜欢的老师一直跟下来,很多老师在微博或者直播上也都有干货分享。后期政治就会出各种押题卷子押题课,要看但是不要全部都看!!强推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李凡老师的资料我都有买,而且都认真学习了,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

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 B、CH3COOH (pKa= C、NH3·H2O (pKb= D、HCN(pKa=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 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C、18k mol·L-1 ·s-1 D、36k mol·L-1 ·s-1 16、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3与△r HΘm,1及△r HΘm,2的关系为△rHΘm,3=()。 A、2△r HΘm,1+△r HΘm,2 B、△r HΘm,1-2△r HΘm,2 C、△r HΘm,1+△r HΘm,2 D、2△r HΘm,1-△r HΘm,2 二、填空题(21分): 1、原电池(-)Pt |Fe2+(C1),Fe3+(C2)|| Fe2+(C3),Fe3+(C4)| Pt(+)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的电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属于____________电池。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值反应的ΔU=________________。 3、决定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原子轨道

西南大学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计量经济学练习册 计量经济学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1、截面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 3、虚变量数据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序列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虚变量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平行数据 2、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 ( ) A 、时效性 B 、一致性 C 、广泛性 D 、系统性 3、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 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哪一条原则。 ( ) A 、一致性 B 、准确性 C 、可比性 D 、完整性 4、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什么检验? ( ) A 、经济意义检验 B 、统计检验 C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模型的预测检验 5、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 ) A 、i C (消费)5000.8i I =+(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i P +(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200.75i P =+(价格) D 、i Y (产出量)0.6 0.65i K =(资本)0.4 i L (劳动) 6、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012M Y r βββμ=+++, 1?β和2 ?β分别为1β、2β的估计值,根据经济理论有 ( ) A 、1 ?β 应为正值,2 ?β应为负值 B 、1?β应为正值,2 ?β应为正值 C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负值 D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正值 三、填空题 1、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 、 最重要,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点。 2、从观察单位和时点的角度看,经济数据可分为 、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西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试题 【A 】卷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10×2=20分)。 1、对于任意二事件A 和B ,与B B A = 不等价的是( )。 (A )、B A ? (B )、A B ? (C )、φ=B A (D )、φ=B A 2、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1)(0<

4、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 σμN ,则随σ的增大,概率)|(|σμ<-X P 将( )。 (A )、单调增大 (B )、单调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增减不定 5.设()ηξ,的联合概率密度为:()???≤+=其他0 1,221y x y x f π, 则ξ与η为( )的随机变量。 (A) 、独立同分布 (B) 、不独立同分布 (C) 、独立不同分布 (D) 、不独立也不同分布 6、设)(x Φ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不发生 事件,发生事件,A A X i 01,100,,1 =i ,且P(A)=0.8, X 1,X 2,…,X 100相互独立。令∑== 1001 i i X Y ,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Y 的分布函数F (y )近似于( )。 (A )、)(y Φ B .)4 80 ( -Φy C .)8016(+Φy D .)804(+Φy 7、设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 ,Y ,)1,0(~,)2,1(~N Y N X ,则Z=2X-Y+3仍服从 正态分布,且有( )。 (A )、 )9,5(~N Z (B )、)7,5(~N Z (C )、)18,5(~N Z ((D )、以上都不正确 8、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N 2 σμ,其中μ,2 σ均未知,X 1,X 2, …,X n 为其样本, n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i i X n 1 2 )(1μ是统计量 (B )、 ∑=σn 1 i 2 i 2X n 是统计量 (C )、 ∑=μ--σn 1 i 2i 2)X (1n 是统计量 (D )、 ∑=n i i X n 1 1是统计量

西南大学《中级无机化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049]《中级无机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第一批次 [单选题]Fe3+与F-、Cl-、Br-、I-形成配合物,其稳定性最大的是()。 A:Fe3+与F-形成配合物 B:Fe3+与Cl-形成配合物 C: Fe3+与Br-形成配合物 D:Fe3+与I-形成配合物 参考答案:A [多选题]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时,必须在少量盐酸中配制(而后稀释至所需浓度),才能得到澄清溶液,这是由于() A:形成缓冲溶液 B:盐效应促使SnCl2溶解 C:同离子效应 D:阻止SnCl2水解 参考答案:CD [单选题]硼酸H3BO3是一种()。 A:一元中强酸 B:一元弱酸 C:三元弱酸 D:三元中强酸 参考答案:B [单选题]HF、HCl、HBr、HI的酸性最强的为()。 A:HF B:HCl C:HBr D:HI

参考答案:D [单选题]以HF为溶剂,醋酸为()。 A:酸 B:碱 C:盐 参考答案:B [单选题]在水中TlBr的溶解度比TlBr3的溶解度()。 A:大 B:小 C:相等 参考答案:B [单选题]LiF、LiCl、LiBr、LiI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为()。A:LiF B:LiCl C:LiBr D:Lii 参考答案:D [单选题]HCO3-的共轭碱为()。 A:CO32- B:H2CO3 C:没有共轭碱 参考答案:A [单选题]H2PO4-的共轭酸为()。 A:HPO42- B:H3PO4 C:PO43-

参考答案:B [论述题]解释CF3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 参考答案:是因为F是电负性最高的元素,F原子的极强的吸电子能力以及羰基的诱导作用,使CF3COOH分子中羰基O原子的正电性增强,从而对H原子的吸引减弱而使其易于解离。当H原子解离后,生成的阴离子CF3COO?中形成离域∏34,大大增加了该阴离子的稳定性。因此CF3COOH具有很强的酸性。 [填空题] 判断相对Lewis碱性(1) (H3Si)2O和(H3C)2O;其中较强的是。 参考答案:(H3C)2O 第二批次 [单选题][Co(NH3)4Cl2]+有( ) 种几何异构体。 A:2 B:3 C:4 D:5 E:6 参考答案:A [填空题]配合物[Co(NH3)5Br]SO4中中心原子Co的配位数是()。 参考答案:6 [多选题]采用下列杂化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的有()。 A:sp3d2 B:sp3 C:d2sp3 D:d4sp3 参考答案:AB [单选题][ZnCl4]2-为()构型,[PtCl4]2-为()构型。 A:平面正方形, 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C:正四面体, 平面正方形 D:平面正方形,正四面体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SP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A.四面体B.平面形C.直线形D.球形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A.自由基取代反应B.亲电取代 C.亲核取代D.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六、推断题(14分) 1、某烃A,分子式为C5H10,它与溴水不发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溴作用只得一种产物B(C5H9Br)。将化合物B与KOH的醇溶液作用得到C(C5H8),化合物C经臭氧化并在Zn 粉存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写出化合物A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 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9H10O2,能溶于NaOH溶液,易与溴水、羟胺、氨基脲反应,与托伦(Tollen)试剂不发生反应,经LiAlH4还原成化合物B(C9H12O2)。A及B均能起卤仿反应。A用锌-汞齐在浓盐酸中还原生成化合物C(C9H12O),C用NaOH处理再与CH3I煮沸得化合物D(C10H14O)。D用KMnO4溶液氧化最后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推测A、B、C、D 的结构式。 -------------------附参考答案--------------- 一、命名(共10分) 1、Z –3-甲基-4-乙基-3-庚烯 2、7, 7-二甲基双环[2,2,1]-2-庚烯 3、Z-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4、N, N-二甲基甲酰胺 5、N-乙基-N-丙基苯胺 二、选择题(共20分)BACBD CBACB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卷

揚州大學普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最新版)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s m m l n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2,2,1 (B)21 ,1,0,3- (C)21 ,2,2,2 (D)2 1 ,0,1,2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3][d Ar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A)s 区 (B)p 区 (C)d 区 (D)ds 区 3.氢原子的4s 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1个峰 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3sp 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2CS (B)3BF (C)4SiH (D)2OF 6.等性3sp 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O H 2 (B)4CCl (C)3NH (D)3NCl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O H 2 (B)3NH (C)+4NH (D)S H 2

8.将0.103-?dm mol 的KI 和0.153-?dm mol 的3AgNO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 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NaCl (B)4MgSO (C)3AlCl (D)])([63CN Fe K 9.现有两种溶液,一为1.5g 尿素[22)(NH CO ]溶于200g O H 2中,另一为42.75g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1000g O H 2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已知M [22)(NH CO ]=60.051-?mol g } (A)3001-?mol g (B)3421-?mol g (C)2801-?mol g (D)4001-?mol g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离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水合离子现象 (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A)温度T (B)压强P (C)热Q (D)焓H 12.已知反应)(2 1)()(2222g O l O H l O H +=的198-O ?-=?mol kJ H m r 反应)()(22g O H l O H =的10.44-O ?=?mol kJ H m r 则反应)()(2)(22222g O g O H l O H +=的为O ?m r H (A) -54 1-?mol kJ (B) -1081-?mol kJ (C) -1421-?mol kJ (D)1421-?mol kJ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2 1)()(22g CO g N g CO g NO += +的10.373-O ?-=?mol kJ H m r ,若要提高 )(g NO 和)(g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西南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17-18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时代性(受时代条件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阶级性(所处阶级关系与地位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超越性、现实性、预见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P18-19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P34-35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P42-4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P44-4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五.做忠诚的爱国者 P52-57 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及论文遴选办法(试行

) 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及论文遴选办法(试行 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及论文遴选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刊物及论文遴选坚持学术标准,宁缺勿滥。 第三条期刊源和论文的以下列收录或评价报告为基本依据,结合学校学科实际和刊物主办单位性质进行遴选。北京大学的《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北京大学出版)核心期刊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中的核心期刊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及其扩展版(简称SCIE)、《工程索引》(简称EI)、《科技会议录索引》(简称ISTP),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院SCI期刊分区表》(简称SCI.JCR),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办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简称CJCR)。 第四条所有论文应为学术研究论文(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不含书评(出版编辑系列除外)、会议报道、学术动态等。 第五条国内刊物及论文指国内学术机构或学术组织主办的学术期刊及相应刊物刊出的学术论文,分为T、A1和A2共三类;国外刊物及论文指国外学术机构或学术组织主办的学术期刊及相应刊物刊出的学术论文,分为T、A1、A2和A3共四类。国内、国外各类论文不作对应认证。

第二章国内的T类和A类刊物及论文 第六条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T类; 第七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学术论文为A1类: (一)被SCI、SCIE、EI收录的国内期刊论文。 (二)被CSCD引文数据库引用(不含作者自引)10次及其以上的论文。 (三)《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中A1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八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学术论文为A2类。 (一)被ISTP、EI收录的会议论文。 (二)被CSCD引文数据库引用(不含作者自引)5-9次的论文。 (三)《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中A2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九条《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遴选原则。 (一)《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的学科类别分为综合类和学科类,学科类别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学位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一级学科目录设置。 (二)综合类刊物须具有学科综合性,应跨3个以上一级学科。其中A1类刊物须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表中相应领域排名前3位的非大学学报或被SCI收录的国内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表中由“985”工程高校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大学学报和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A2类刊物,在综合性领域排名前3或前1/3的非大学学报可遴选为A2类刊物。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 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OH -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CH C CH3 O 10.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 CO)2 O 2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 C 2H 5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西南大学网课创课十讲独角兽期末考试答案

1.正确【判断】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创业者是必不可少的,而换位思考是提升沟通能力重要的一点。 2.错误【判断】高瞻远瞩的学者智慧是创业的灵魂。 3.错误【判断】校园创业的时候,班级是可利用的最好的资源,因此最好和班上的二十多个学生一起创业。 4.正确【判断】“听多数人的意见,少数人商量,一个人决策”的创业机制设计是正确的。 5.错误【判断】好的商业机会要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在创业的时候最好要追风口,去追社会最热门的事情做,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而且能将风险最小化。 6.错误【判断】识别商机首先要确认需求是否真实存在,且有没有被满足。如果需求已被其他企业的产品所满足,就意味着必须另寻商机。 7.错误【判断】在一般的商业当中,很难从高频的业务切到低频的业务。 8.正确【判断】价值的创造要围绕价值需求来进行 9.错误【判断】产品开发是用户需求挖掘的前提。 10.错误【判断】营销4P包括Produce(生产)、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 11.错误【判断】商业计划书具有确定性,一旦确立后就不能更改迭代。 12.错误【判断】初始注册近越多越好,资金越大说明实力越强。 13.正确【判断】专业的创业孵化器可以为创业公司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融资顾问、人力顾问、财务税收等支持。让创业则会专心打磨产品、经营企业、实现业绩增长。 14.错误【判断】创业者在选择投资人时,应该以价格作为主要的评估维度,谁给的估值最高、钱最多、机构名气更大,就应该和谁合作。 C【单选】很多伟大的创业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够像帆船一样,借逆风之力行驶,这种本事叫作()的力量。 A情商 B智商 C逆商 D三商 AB【多选】在早期创业团队核心合作伙伴人数的选择上,建议大于1小于等于3的原因是, A因为只有一个人称不上团队,无法作出比较科学的决策。 B在创业早期,很多决策要快,如果人数太多,无法快速地作出决策。 C因为人少的话,每个人获得的股权占比较高。 D因为人多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D【单选】当我们看到了社会需求,经济需求,同时要(),才能将机会真正转化为行动。 A看机会和现有资源是否匹配 B有良好的渠道获取资源 C有能力将资源和机会结合起来 D以上三项 ACD【多选】商业模式的核心三点为()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无机化学作业四答案

中级化学作业 作业四: 1、判断方程式B2H6 + 2N(CH3)3=2BH3N(CH3)3是否正确。正确 2、判断方程式SOCl2 +Cs2SO3=2CsCl+2SO2是否正确。正确 3、判断方程式SbF5 + KF= KSbF6 是否正确。正确 4、判断方程式Cr(CO)6 + C6H6=Cr(C6H6)(CO)3 + 3CO是否正确。正确 5、判断方程式Mn2(CO)10 + Br2=2Mn(CO)5Br是否正确。正确 6、. 判断方程式Fe(CO)5 + 3KOH=K[Fe(CO)4H] + K2CO3 + H2O 是否正确。正确 7、判断方程式CrCl3 + 3Na + 6CO=3NaCl + Cr(CO)6是否正确。正确 8、判断方程式2CoCO3 + 8CO + 2H2=Co2(CO)8 + 2CO2 + 2H2O是否正确。正确 9、判断方程式Fe + 5CO=Fe(CO)5是否正确。正确 10、判断方程式BF3NMe3 + BCl3 = Cl3BNMe3 + BF3是否正确。正确 11、.判断方程式F4SiNMe3 + BF3 = F3BNMe3 + SiF4 是否正确。正确 12、(填空题)二茂铁比二茂钴稳定,原因是()。 答:Cp2Fe是18e,Cp2Co是19e 13、(论述题)(CH3)3B和BCl3谁是更强的路易斯酸? 答:BCl3,因为Cl的电负性大于-CH3,而且是吸电子基,使中心原子硼具有更多的正电荷,因此路易斯酸性更大,故BCl3为更强的路易斯酸 14、(论述题)解释现象:Co(NH3)5F2+的稳定性大于Co(NH3)5I2+;Co(CN)5F3-的稳定小于Co(CN)5I3-。 答:根据SHAB理论,硬-硬和软-软结合稳定。其中酸或碱的硬度并非一成不变。如硬酸可以由于若干软碱配体的存在而被软化。因此,在Co(NH3)5F2+和Co(NH3)5I2+中,Co3+为硬酸,NH3和F-均为硬碱、I-较软。因此有五个硬碱NH3存在时,F-配合物比I-配合物稳定;但在Co(CN)5F3-和Co(CN)5I3-中五个软碱CN-的存在使Co3+软化,从而使I-配合物稳定。 15、(论述题)说明题:简述[Re2Cl8]2-的成键过程,并说明它的构象为什么是重叠式。 答:Re3+:5d4,每个Re采用dsp2,与4个Cl形成平面正方形结构,剩下的d轨道之间分别形成d-dσ键、d-dπ键、d-dδ键,d键是两个dxy轨道通过面对面重叠形成的,所以[Re2Cl8]2-中Cl原子呈重叠构象。

大学化学期末试题

大学化学期末试卷加答案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 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d区 C、 f区 D、 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b5E2RGbCAP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卷子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均为单选题,多选不得分。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定义,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r G mθ为零的物质是:( D ) (A) 压力为100kPa、温度298.15K下的金刚石;(B)温度为298.15K、200kPa的氢气;(C) 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0kPa的水蒸气;(D)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0kPa的氧气2.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 ( B ) (A) 增加了反应分子总数; (B) 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 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3.等温等压条件下任何温度都可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条件是: ( A ) (A) ΔH< 0、ΔS >0; (B) ΔS< 0、ΔH>0; (C) △r G mθ< 0; (D) ΔS< 0、ΔH< 0 4.下面一组量子数中, 准确描述原子轨道的是: ( A ) (A) (3, 2, -2); (B) (3, 3, 1); (C) (3, 2, -3); (D) (3, 2, 0, 1); (E) (3, 2, 1, -1/2); (F) (3, 2, -1, 0); (G) (3, 3, 2, +1/2) 5.上述量子数中, 准确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是: ( E )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属于HPO42-的共轭酸是: ( B ) (A) PO43-; (B) H2PO4-; (C) H3PO4; (D) H4PO4+ 7.已知Kθsp(Ag2CrO4)=1.2?10-12,0.1mol·dm-3CrO42-溶液中滴加AgNO3,开始产生沉淀时Ag+的浓度为 ( D ) (A) 1.2?10-11mol·dm-3; (B) 6.5?10-5mol·dm-3; (C) 0.1mol·dm-3; (D) 3.46?10-6mol·dm-3 8.室温下,0.20mol.dm-3HCOOH溶液电离度为3.2%,HCOOH的电离常数为: ( A ) (A) 2.0×10-4; (B) 1.3×10-3; (C) 6.4×10-3; (D) 6.4×10-4 9.可以用作缓冲溶液的系统是: ( C ) (A) 0.10 mol·dm-3NaAc+0.10 mol·dm-3HCl溶液;(B) 0.10 mol·dm-3HAc+0.20 mol·dm-3NaOH 溶液;(C) 0.20 mol·dm-3HAc+0.10 mol·dm-3NaOH溶液; (D) 0.20 mol·dm-3醋酸+0.10 mol·dm-3HCl溶液 10.原电池 (-) Pt?SO32-,SO42-??H+,Mn2+,MnO4-?Pt (+) 的电池反应: ( A ) (A) 2 MnO4- + 5 SO32- + 6H+ =2 Mn2+ + 5SO42- +3H2O; (B) 2 MnO4- + 8H+ + 5e=2 Mn2+ + 4H2O; (C) SO32- + H2O = SO42- +2H+ + 2e; (D) MnO4- + SO32- + 6H+ + 3e = Mn2+ + SO42- +3H2O 11.22T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式正确的是: ( B ) (A) 1s22s22p63s23p64s24p2 (B) 1s22s22p63s23p63d24s2 (c) 1s22s22p63s23p64s23d2 (C) 1s22s22p63s23p63d4 12.已知反应 A(g) = 2B(g) + C(g),T、V一定,开始时P(A) = 20kPa,达到平衡时总压为40kPa,该反应的转化率为 ( B ) (A) 30%; (B) 50%; (C) 10%; (D) 100%; 1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以作为酸的有 ( B ) (A) HCl, S2-, CO32-; (B) NH4+, HSO4-, H2O; (C) HS-, HPO4-, CO32-; (D) NH3, H2S, H2O 14.在21.8℃时,反应NH4HS(s) = NH3(g) + H2S(g)的标准平衡常Kθ = 0.070,4molNH4HS 分解达到平衡是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 ( C ) (A) 7.0 kPa; (B) 26 kPa; (C) 53 kPa; (D) 0.26 kPa 15.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变化;(B) △r G mθ = 0; (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D) △r H mθ = 0 二、填空题 (25分,每空1分)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外服以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 功臣。商周政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 部落血缘色彩增强 B. 国家政权的强化 C. 财产地域观念淡化 D. 神权政治的瓦解 2.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亲商势力全都被武力安置在成周 B. 成周的建成消除了殷商贵族的反抗 C. 成周对周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D. 成周被分封给商贵族作为祭祀之地 3.《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在建成东都洛阳后,对四方诸侯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 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A. 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 C. 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 D. 政治中心东迁使局势不稳4.《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 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5.周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 期以后,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 B. 周朝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 C. 新兴的士阶层的崛起 D. 文化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6.春秋中期,楚国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后设县统治,由贵族担任县尹、县公,国君可随时对其 任免调遣。晋、秦等国也相继推行县制。这表明当时 A. 三国率先实现君主集权 B. 对地方的管理得到加强 C. 法家思想受到推崇 D. 官僚政治基本确立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法 家的“以政裕民”等。富民思想的出现从根本上体现 A. 民本思想的盛行 B. 各家思想的交融 C. 诸侯争霸的需要 D. 小农经济的影响 8.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 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9.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 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这一变化 A.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B.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C. 反映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分离 D. 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10.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导致孤立而亡的教训;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还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认识 A. 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 B. 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 C. 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 D. 研究视角的差异影响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