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桥梁结构动载试验[教学]

5桥梁结构动载试验[教学]

5桥梁结构动载试验[教学]

5桥梁结构动载试验[教学]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附件一:参考试验方案 吉祥路中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吉祥路中桥为1×25m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宽28m,横断面布置:6.75m (人行道)+14.5m(机动车道)+6.75m(人行道),横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全桥共21片小箱梁。设计荷载:城—A级。 图1 桥梁上部横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cm) 二、荷载试验 (一)试验目的及试验依据 1、试验目的 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 2)判断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 3)通过动荷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 4)进行梁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评估。 2、试验依据:

1)《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吉祥路中桥施工图 (二)试验内容 1、试验部位 1)动载试验:试验项目为跑车、刹车和跳车。 2)静载试验:左辐和右幅主梁跨中最大弯矩加载。 2、主要试验设备 1)变形检测设备 精密水准仪(瑞士徕卡)二套,最小读数0.01mm ,精度0.4mm/km 2)应变检测设备 JMZX-2001综合测试仪(长沙金码高科)一套,精度为1με 3)动载试验设备 INV306动态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一套(东方振动研究所) (三)结构理论分析原理及试验加载方案 1、 结构理论分析原理 吉祥路中桥,为1×25m 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横断面由21片小箱梁组成,4车道。 动载试验求动力增大系数时,将荷载布设在第2车道,求解第3车道拾振器处的静载理论挠度值f st 。根据实测动挠度幅值1y f ?,计算动力增大系数:1+μ=1+1y f ?/f st 设计荷载:用铰接板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试验断面的弯矩影响线进行

桥梁静动载试验方案

桥梁静动载试验方 案

桥梁承载能力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 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 况 ...................................................... .. .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 务 (1) 1.2项目概 述 ........................................... .. .. 1 1.2.1主要技术指 标 .................................................... ..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 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 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 的 ................................................... .. 4 2.2静载荷载试 验 ...................................................... .. 4

2.3动载荷载试 验 ..................................................... (4) 2.4使用仪 器 ...................................................... ..... .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 施 (6) 3.1试验项 目 ...................................................... ..... .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 法 (6) 3.3荷载计 算 ...................................................... .... .. 7 3.4 加载车 辆 ...................................................... ..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 案 (8) 3.4.2荷载加载系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1 总则 1.0.1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为桥梁结构技术状态及承载能力评定提供依据,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记录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为桥梁结构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评定和日后养护、维修、加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加固或改建公路桥梁的荷载试验。 1.0.3 桥梁荷载试验应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安全的原则。 1.0.4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桥梁荷载试验Load Testing of Bridge 通过施加荷载方式对桥梁结构或构件的静、动力特性进行的现场试验测试。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2.1.2 静载试验Satic Load Testing 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控制荷载等效的静态外加荷载,利用检测仪器设备测试桥梁结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的力学效应的现场试验。 2.1.3 动载试验Dynamic Load Testing 测试桥梁结构或构件在动荷载激振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的现场试验。 2.1.4 控制荷载Control Load 为进行荷载试验所确定的荷载,可用来确定荷载试验效率和初步分级加载等级所采用的荷载,可以是设计荷载或目标荷载。 2.1.5 目标荷载Goal Load 事先设定的期望桥梁能够承受的荷载,需要通过荷载试验进一步确定。 2.1.6 支座沉降Support Settlement 支座的压缩量与墩台的竖向位移值之和。 2.1.7 试验荷载效率Load Efficiency Ratio 试验荷载所产生的效应与控制荷载效应的比值。 2.1.8 结构校验系数Structural Verification Coefficient 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变(应力)或变形实测值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比值。 2.2 符号 S——控制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 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s 最大计算效应值; S——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结构总变形(或总应变)值; t S——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结构弹性变形(或应变)值; e

静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

第二章 静载试验 北浩龙江大桥位于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采用40+64+40m 三跨一联预应力砼变高度箱形连续梁,属于新建铁路桥梁。根据结构特点,静载试验选择3跨(0#台~1#墩边跨、中跨、1#墩~2#墩边跨)进行试验,经过各方单位几天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于2008年7月10日上午6:30至下午18:00完成了对0#桥台到3#墩之间的桥跨的全部3种工况的现场静载试验。 柳州 贵阳 图2.1北浩龙江大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 ) 2.1测点布置与测试方法 2.1.1 控制截面应力测试 应变测试主要采用表面式振弦式应变计,配合读数仪,测量精度控制在±0.2MP 以内。应变值通过记录的N 或L 值得到: ?? ? ???-?=-=?20219211110N N K εεε=-1L 0L

式中,K=4.062, N、1L——当前值,0N、0L——初始值。 1 为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梁体非受力位置布置一个应变温度补偿测点。 下游 (a)跨中截面测点布置图 下游 (b)墩顶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2.2 梁体控制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2.1.2 梁体竖向静挠度测试

在边跨跨中、中跨跨中、中跨L/4、中跨3L/4及各支座截面布置挠度测点,上下游两侧对称布置。考虑到连续梁桥的特点,各控制截面加载时,除了测试本试验跨支点外,还需测试两相邻桥跨跨中、支点处布置挠度测点,测点布置如图2.3所示。挠度测试主要采用高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时,须找取不受荷载影响的稳定的后视点。此项内容主要为评判桥梁的竖向刚度提供依据。同时,还可监测各支点的沉降。 试验跨 试验跨试验跨 图2.3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2.1.3 裂缝观测 为了确保梁体的工作状态,试验过程中及加载后,须对梁体控制截面进行详细观测,包括裂缝的出现及扩展情况。若混凝土出现裂缝,则进行裂缝状况描绘,并采用20倍的刻度放大镜或安装千分表进行裂缝宽度量测。 2.2 理论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该的结构特性和确定最不利轮位布载,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桥梁博士”系统3.03版以及MIDAS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内力影响线、控制截面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各控制截面影响线如图2.4(a)~(c)所示。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桥承载能力 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2016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1) 1.2项目概述 (1) 1.2.1主要技术指标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的 (4) 2.2静载荷载试验 (4) 2.3动载荷载试验 (4) 2.4使用仪器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施 (6) 3.1试验项目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法 (6) 3.3荷载计算 (7) 3.4加载车辆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案 (8) 3.4.2荷载加载系数 (9) 3.5试验加载步骤 (9) 3.6试验加载程序 (10) 3.7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 (10) 3.8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确定 (10) 3.8.1车载布置 (11) 3.8.2挠度测点布置方案 (12) 3.8.3应变测点布置方案 (12) 第四章动载测试 (15) 4.1动载试验概述 (15)

4.2试验目的 (15) 4.3测试系统 (15) 4.4试验内容 (16) 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安排 (17) 5.1项目组织机构 (17) 5.2参与检测的人员情况 (17) 5.3主要机械、仪器、及材料试验计划 (18) 5.4桥梁检测工作安排 (19) 第六章安全保障和配合 (20) 6.1安全管理目标 (20) 6.2安全管理主题 (20) 6.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20) 6.4安全检测的技术措施 (20) 6.5现场操作安全事项 (20) 6.6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21) 6.7安全管理总体计划 (22) 6.8环保措施 (22) 6.9配合 (22)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

静载试验技术和要求 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2、量测仪表应每年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并出具合格证,使用时在有效检定期内,以保证基桩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测调试。 3、预制桩休止期持力层为粘性土,应为28天以上;砂质粉土、砂性土宜为14天,灌注桩28天以试桩为中心1.0至1.5倍桩长为半径范围内没有强烈振动干扰的条件下,休止28天以上。 4、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加载至地基土破坏(抗拔:桩侧土体破坏、水平试验:桩侧土体破坏或桩身结构破坏);为工程验收而进行抽样检测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的2.0倍。 5、抽检数量: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同地质条件;同桩型、规格;同施工工艺;同队伍、人员素质、机械;同设计要求)试桩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桩总桩数在50根内,不应小于2根(包括抗拔、水平)。 6、单桩承载力检测应明确给出每根桩的承载力检测值,据此并结合整个工程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结果,给出该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7、静载试验前应进行低应变法测试。 8、对接桩质量有明显缺陷的多节预制桩、充盈系数偏大或偏小、扩缩径明显且没有代表性的灌注桩不宜作为试桩。 9、千斤顶使用: A、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应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B、当采用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其型号、规格应一致。 C、所有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其合力中心应与桩的中心重合。 10、抗压加载反力装置: 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 B、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应小于预估最大荷载的1.2倍(水平:1.25~1.5倍)。 C、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D、不能利用静压机作反力装置。 1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桥梁的动载试验

桥梁的动载试验 发表时间:2015-11-05T11:45:11.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作者:周龙刘文锋[导读]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周龙刘文锋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400 摘要:桥梁的动载试验是评定桥梁整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的关键方式。基于现有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该T梁桥的动力性能测试,研究其动力特性下的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用以评价该桥梁的整体动力性能。关键词:简支T梁;动载试验;自振特性; 1、引言 桥梁的动载试验是直接了解桥梁的实际工作中动力性能的直接手段[1]-[3],通过桥梁动态测试仪获评定桥梁的冲击因素、自振频率等关键指标,从而能够根据获得的关键指标对桥梁的动力性能进行安全性评价。基于存在的桥梁动力测试的方法,本文依托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项目工程进行了其动载试验,用以确定其结构的动力安全性能,同时也为后期其他的桥梁动载试验提供借鉴参考。 2、工程概况 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结构跨度为6*35m,上部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埋置式桥台,6号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桥墩采用双柱式墩,基础采用桩基础和扩大基础;桥梁宽10.5m,桥面净宽9.3m,桥梁全长210m,桥面设2.0%的双向横坡。其主要的技术指标如下: 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通航:无通航。 设计洪水频率:1/100。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该桥的总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图1 桥型总体布置示意图 3、动载试验 研究桥梁的整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以评价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和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测定桥梁的动力学性能,对桥梁动力特性进行评价。测试桥梁的固有特性,评估结构整体动力特性。 3.1动载试验工况设置 对多孔桥梁中跨径相同的桥孔(或墩)可选取其中1-3孔具有代表性的孔(或墩)进行加载试验。选择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该孔计算受力最不利; 2) 该孔施工质量较差、缺陷较多或病害较严重; 3) 该孔便于搭设脚手架,便于设置测点或便于实施加载。根据检查结果,选择该桥第4、5跨作为试验跨,选取各试验跨1/2截面作为测试截面,具体的动载工况设置见下表所示。表1 动载试验工况列表 动载试验时在桥面无任何障碍的情况下,用一辆约280kN重载车以10 km/h 、20km/h 、30 km/h,均匀速度通过测试桥跨,测定桥梁结构在各种行车速度下的加速度响应值和桥梁的受迫振动频率值。 3.2动载试验结果 1)固有频率、 具体的动载试验结果见表2所示。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实施细则)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实施细则) 1.1检测目的 (1)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并重点对施工中已出现的问题和设计要点、重点进行详细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所发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评估,以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为工程的交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确定目前存在的病害对桥梁的使用功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程度及整改的初步评价与方案。 (2)通过荷载试验测定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断面的应变和挠度等参数,判定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和静力性能;通过荷载试验测定该桥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测定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判定桥跨结构的动力性能。 (3)综合评价桥梁的工程质量,为桥梁后期养护维修工作及运营期间积累原始科学资料。 1.2检测项目 桥梁静载试验前应进行桥梁外观检测,静载试验时,测试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应变(应力)、变形、裂缝开展情况等。 动载试验时,测试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系数,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冲击系数等。 1.3检测方案 外观检查 桥梁外观质量检查采取向相关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调查、现场外观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荷载试验前,通过向相关单位问询及搜集施工技术资料,调查试验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对试验桥梁的桥面系、上部结构、支座及下部结构进行现场外观质量检查,以查明各部位的实际状况。对荷载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如上下部结构物的有无影响结构受力的缺陷或损坏、支座有无偏位、破损情况等,在试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其变化,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后,也要对受加

载影响较大的主要控制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此次桥梁外观检查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进行,近距离检查桥梁各部件的缺损情况。 桥面系构造的检查 ①桥面铺装 对桥面铺装裂缝进行逐一统计,对裂缝长度、分布位置进行逐条详细记录,并采集影像资料。裂缝长度采用钢卷尺测量,裂缝位置用钢卷尺测量。 坑槽采用直尺配合钢卷尺测量坑槽深度,采用钢卷尺测量范围和相对位置。 现场查看桥面波浪和桥头跳车现象,并用钢卷尺测量其范围及相对位置。 ②伸缩缝 现场查看伸缩缝处是否存在明显跳车现象,并目测其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等病害。测量伸缩缝是否挤压变形,橡胶条是否损坏、脱落,伸缩缝内是否有大量沙土以及混凝土的破损等状况。 ③护栏 外观病害主要通过目测确定病害性质,必要时采用钢卷尺测量器范围及相对位置。详细记录护栏的缺损状况。 ④桥面排水系统 主要采用目测泄水管是否完好通畅,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锥坡桥头护岸有无冲蚀、塌陷等病害,结合桥面纵、横断面线形测量结果判断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桥面是否产生积水等病害。 ⑤对桥面系的典型病害采用数码相机逐一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 上部结构的检查 ①利用专用桥梁检测车或梯子所形成的的检测平台对主梁等上部结构构件的病害进行逐孔近距离检测。 ②体外观表面病害(破损、渗水、表面风化、剥落等)采用钢卷尺测量器范围及相对位置,并对其特性进行详细描述记录。 ③对于上部结构各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采用钢卷尺测量其范围及相应位置,裂缝宽度采用裂缝宽度仪进行测量,必要时采用裂缝综合测试仪检测裂缝深度。

进行静动载试验的依据和目的

一、依据: 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第条规定如下: 特殊检查(含静动载试验)是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态的的工作。 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特殊检查: 1)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 2)桥梁技术状况为四、五类者。 3)拟通过加固手段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 4)条件许可时,特殊重要的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可周期性进行荷载试验。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第条规定如下: 现有公路桥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进行承载能力检测(静动载试验)评定: 1)有明显质量衰退或有较严重病害和损伤的桥梁。 2)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评定技术状况为四类以上者(含四类)。 3)需提高承载能力及使用功能的桥梁。 4)需通行特种荷载的桥梁。 5)缺失技术资料和安全运营资料的桥梁。 6)发生意外事故并经技术处理后的桥梁。

二、荷载试验的目的 荷载试验分为静力荷载试验与动力荷载试验两种,其目的是了解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综合分析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1、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主要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设计荷载或使用荷载基本相当的外载,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利用检测仪器测试桥梁结构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应力、裂缝、横向分布系数等特性的变化,将测试结果与结构按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值与有关规范规定值作比较,从而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具体目的如下: 1)定期检查(外观检查)只能对结构病害进行定性分析,而静载试验能对结构病害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构承载能力的降低情况,判断结构能否满足设计荷载或现有荷载安全通行的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 2)通过静载试验校验系数来说明结构潜在的承载力,相对残余变形反映了结构的工作状态。 3)静载试验是结构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尤其是缺失图纸资料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无相关资料加固设计将无从入手)。通过静载试验对一些承载能力不能满足的桥梁,能指导加固设计需补强结构承载能力的量值(缺多少、补多少);通过静载试验对一些承载力能满足的桥梁,可进行日常维修养护(无需加固),从而节省了资金。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1 总则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为桥梁结构技术状态及承载能力评定提供依据,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记录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为桥梁结构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评定和日后养护、维修、加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加固或改建公路桥梁的荷载试验。 桥梁荷载试验应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安全的原则。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桥梁荷载试验Load Testing of Bridge 通过施加荷载方式对桥梁结构或构件的静、动力特性进行的现场试验测试。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Satic Load Testing 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控制荷载等效的静态外加荷载,利用检测仪器设备测试桥梁结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的力学效应的现场试验。 动载试验Dynamic Load Testing 测试桥梁结构或构件在动荷载激振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的现场试验。 控制荷载Control Load 为进行荷载试验所确定的荷载,可用来确定荷载试验效率和初步分级加载等级所采用的荷载,可以是设计荷载或目标荷载。 目标荷载Goal Load 事先设定的期望桥梁能够承受的荷载,需要通过荷载试验进一步确定。 支座沉降Support Settlement 支座的压缩量与墩台的竖向位移值之和。 试验荷载效率Load Efficiency Ratio 试验荷载所产生的效应与控制荷载效应的比值。 结构校验系数Structural Verification Coefficient 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变(应力)或变形实测值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比值。 符号 S——控制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 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s 最大计算效应值; S——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结构总变形(或总应变)值; t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预制梁板静载及成桥静、动载试验 检 测 方 案

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是对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控制截面的静应变、静挠度,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从而判断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预制梁板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4;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9、相关的图纸及文件。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砼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和一侧四分点梁底、顶板各布置二个应变

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三个应变测点,共布置14个应变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四分点各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出现裂缝进行观测,拟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纵向布置 支点支点 横向布置 支点截面L/ 2截面L/4截面 图示: 电测应变计 图一测点布置示意图 四、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考虑了桥梁实际施工过程对单梁受力性能的影响,根据桥梁实际施工顺序和设计荷载计算出梁底产生的应力,反算出裸单梁承受的荷载,

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规范

ICS 93.080.01 CCS P00 团体标准 T/JSTERAXX—2020 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规范 Code of practice for load test of expressway bridge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江苏省交通经济研究会 发布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T/JSTERA XX—202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5 试验准备 (3) 5.1 一般规定 (3) 5.2 测试仪器设备要求 (3) 5.3 试验工况设计 (3) 5.4 试验荷载 (4) 5.5 测点布置 (4) 6 现场实施 (5) 6.1 测点布设 (5) 6.2 试验过程 (6) 6.3 桥梁外观检查及线形测量要求 (6) 6.4 安全管理 (6) 7 试验数据分析及评定 (7) 8 试验报告编制 (7) 附录A (规范性)测试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8) 附录B (资料性)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正文提纲及要求 (10) 附录C (资料性)应变(应力)/挠度试验记录表 (11) 附录D (资料性)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报告正文提纲及要求 (12) I

T/JSTERA XX—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检验桥梁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荷载试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在JTG/T J21-01-2015《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荷载试验准备(试验方案编制)、现场实施及试验报告编制要求等,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经济研究会、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东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世同、虞建成、袁振中、李后川、刘朝晖、邵学富、陆宇、余雪娟、杨光昊、王昌、张逸捷、王栋、王士杰。

静载试验技术和要求

静载试验技术和要求 一、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二、量测仪表应每年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并出具合格证,使用时在有效检定期 内,以保证基桩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三、预制桩休止期持力层为粘性土,应为28天以上;砂质粉土、砂性土宜为14天, 灌注桩28天以试桩为中心至倍桩长为半径范围内没有强烈振动干扰的条件下,休止28天以上。 四、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加载至地基土破坏(抗拔:桩侧土体破坏、水平 试验:桩侧土体破坏或桩身结构破坏);为工程验收而进行抽样检测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的倍。 五、抽检数量: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同地质条件;同桩型、规格;同施工工艺; 同队伍、人员素质、机械;同设计要求)试桩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桩总桩数在50根内,不应小于2根(包括抗拔、水平)。 六、单桩承载力检测应明确给出每根桩的承载力检测值,据此并结合整个工程桩身完 整性检测的结果,给出该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不仅对来样负责,还要用小样本推断大母体。 七、静载试验前应进行低应变测试。 八、灌注桩试桩必须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包括孔径、孔深、沉渣厚度及垂直度,充盈 系数允许范围至。 九、对接桩质量有明显缺陷的多节预制桩、充盈系数偏大或偏小、扩缩径明显且没有 代表性的灌注桩不应作为试桩。 十、千斤顶使用: 最大安全油压:70MPa 当采用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其型号、规格应一致。 所有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其合力中心应与桩的中心重合。 十一、抗压加载反力装置: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 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应小于预估最大荷载的倍(水平:~倍)。 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不宜利用静压机作反力装置。 十二、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应对锚桩抗拔力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 十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规范规定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建议实际操作时分二次堆放。 应确保消除压重平台对试验的影响,压重平台施加于地基土的压力不应大于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倍(国标:特征值的倍)。 十四、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 十五、地锚反力装置 国标《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增加了地锚反力装置,对单桩极限承载力较小的摩擦桩可用地锚作反力。 十六、抗拔试验反力装置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尽可能利用工程桩作为锚桩。 十七、水平静载荷试验装置 施加水平作用力的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 千斤顶和试桩接触处宜安装球形铰座,保证千斤顶作用力能水平通过桩身轴线。千斤顶和试桩接触处桩身应适当补强。 当采用顶推加荷法时,反力结构与试桩之间净距不应小于5d。 当采用牵引加荷法时,反力结构与试桩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0d。且不小于6m。 十八、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 十九、水平静载荷试验基准桩与反力结构之间的净距 基准桩与试桩反力结构的净距不宜小于5d。 当基准桩在与加荷轴线垂直方向上或试桩位移相反方法上时,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2m。

201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答案与解析完整版

201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答案与解析完整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环刚度试验,应从()根管材上各截取长300mm±10mm试样一段。 A.二 B.三 C.五 D.六 2.桥梁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加载以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分()级等速加载。 A.5 B.10 C.6 D.4 3.桥梁异形钢单缝伸缩装置试验检测项目为()试验。 A.拉伸、压缩 B.垂直变形 C.水平摩阻力 D.橡胶密封带防水 4.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规定,长度为1000m的隧道为()。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中隧道 D.短隧道 5.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如独立大桥、中桥、互通式立交应划分为()。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子分部工程 6.对经久压实的桥梁地基士,在墩台与基础无异常变位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承载能力,最大提高系数不得超过()。 A.1.15 B.1.20 C.1.25 D.1.35 7.当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仪的探头位于()时,其指示信号最强。 A.钢筋正上方 B.与钢筋轴线垂直 C.与钢筋轴线平行 D.与钢筋轴线平行且位于钢筋正上方 8.钻芯法中对芯样要求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工程直径不直小于()且不得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 A.4倍,80mm,3倍 B.3倍,70mm,2倍 C.3倍,60mm,2倍 D.3倍,50mm,2倍 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如果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因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 A.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B.应先进行浇筑面修正再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 C.修正顺序不影响检测结果 D.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即可

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于锐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4期 摘要:我国近年来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迅猛,而质量是公路桥梁建设的永恒的主题。该文综述了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方法,及其主要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 Abstract: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in China develops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quality has always been the theme for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bridge static load test methods and its main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关键词:桥梁;静载试验;检测 Key words: bridge;static load test;detect 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51-01 0引言 该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为渭潼高速公路线上的一座立交桥。上部结构采用16+2×20+16m 预应力先简支后连续部分预应力空心板。 1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使试验荷载在指定位置对桥梁进行加载,测试桥面的挠度、桥梁控制截面的应 力增量。静载试验需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在试验前计算出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影响线,进行静力加载计算,然后根据静力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原施工控制所获得成桥状态恒载应力以确定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设计期望值是否相符,并判定结构的施工质量、运营 安全度。它是检验桥梁结构实际性能如强度、刚度等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试验荷载按照桥梁的静力试验活载内力与设计活载内力之比不小于0.85,且不大于1.05的原则确定。一般而言,试验活载内力不小于设计活载内力的0.95。试验时,需尽可能减少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需注意分级加载。 1.1 应力观测 通过在主梁控制截面处粘贴振弦式应变计或电阻应变片测量结构的应力(应变)。对于对称结,可选择半跨布置测点以节约试验所需人力和物力。通过实测的应力和理论建模分析,可以得到强度校验系数:

midascivil在桥梁承载能力检算及荷载试验中的应用(以civil-v为例)教学内容

目录 1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 (2) 1.1检算总述 (2) 1.2作用及抗力效应计算 (2) 2桥梁荷载试验 (7) 2.1静载试验 (7) 2.1.1确定试验荷载 (7) 2.1.2试验荷载理论计算 (10) 2.1.3试验及数据分析 (12) 2.1.4试验结果评定 (15) 2.2动载试验 (16) 2.2.1自振特性试验 (16) 2.2.2行车动力响应试验 (18) 2.2.2.1移动荷载时程分析 (18) 2.2.2.2动力荷载效率 (29) 2.2.3试验数据分析及结构动力性能评价 (29) 参考文献 (30)

结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应进行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判断荷载作用检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另外如果作用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在1.0——1.2之间时,尚需根据规范规定进行荷载试验评定承载能力。下面将对midas Civil在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及荷载试验中的应用详细叙述。 1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 1.1检算总述 进行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时需要进行(1)桥梁缺损状况检查评定(2)桥梁材质与状态参数检测评定(3)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通过(1)、(2)及实际运营荷载状况调查,确定分项检算系数,根据得到的分项检算系数,对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容许值进行修正,然后将计算作用效应值与修正抗力或容许值作对比,判断检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一般来说承载能力检算主要包括抗弯、正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检算、裂缝宽度检算、挠度检算、稳定性验算等。 1.2作用及抗力效应计算 为得到检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效应值,可以通过midas Civil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配筋混凝土桥梁,为得到结构抗力效应值,可以结合PSC设计、RC设计验算得到相应抗力值。前处理当中需要考虑 自重、二期及其他恒载、预应力荷载、成桥时候的温度作用(整体升降温+梯度升降温)、移动荷载、支座沉降(根据实测得到的变位定义)等荷载作用;定义施工阶段分析,可设置包括一次成桥及服役时间长度的收缩徐变两个阶段。计算分析完毕后,先进行荷载组合:结果>荷载组合,选择“混凝土设计”表单,可以结合通用设计规范D60-04自动生成功能生成荷载组合,组合类型按照检测评定规程选择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分别进行结构抗弯、剪、扭验算及抗裂验算。

桥梁梁板)静载试验方法

桥梁单梁(板)静载试验分析 一、序言 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发展,各种桥梁的建设也日渐增加,而因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桥梁预制、吊装的组合梁(板)桥,而在架设梁(板)前对单梁(板)及在成桥后对全桥做静载试验检测设计是否安全、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此,本文仅对架设前单梁(板)静载试验的程序及主要的注意事项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洛界公路王三庄桥20M先张法预应力钢铰线低高度箱梁静载试验报告》为例,并援以一些其它桥梁的单梁静载试验加以比照。 示例中的桥梁为低高度预应力组合简支箱梁,采用先张法钢绞线,跨径20M,计算跨径19.5M,设计梁高95CM,每片梁宽244CM,主梁间用现浇湿接缝连系。 二、试验前的理论分析 在试验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对桥梁进行结构分析,以便确定试验方法、荷载大小、测点布置等。 (一)各梁(板)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首先,应依照设计图纸计算出各主梁(板)的截面几荷特征值如面积、截面抗弯(抗扭)惯矩、主梁每延米抗扭惯矩,中性轴位置等。(采用毛截面或换算截面均可,依据以往经验,由二者计算出的横向分布系数的差异很小,可不予考虑。) 然后,根据梁(板)间的组合情况选用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如

示例中的桥梁可采用G-M法、刚性横梁法或二者同时采用,取用最不利的情况,而如果是空心板桥则应采用铰接板法。 在横向分布系数得出后,综合考虑预制梁的情况(中、边梁的预制宽度,截面几何特征值等),取用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留待下一步分析时采用。 (二)、计算二期恒载+活荷载的各项内力 由于试验时,预制梁已成形且钢束张拉完毕,即一期恒载已加载完成,所以计算的各项内力应是二期恒载+活载形成的,其中包括主梁(板)间的湿接缝(铰缝)、桥面系、活载、冲击荷载、温度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等,且各项荷载间应进行荷载组合,选取最不利组合计算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等各项内力,但此内力值为全桥建成后主梁(板)全截面承受的二期恒载+活载内力值,而在某些情况下,预制梁比成桥时的截面尺寸要小(如示例中的主梁间有湿接缝),截面几何特征值也要小一些,因此,应将内力值按照各相关公式中预制梁与成桥后主梁全截面的截面几何特征值的关系进行修正,然后取用修正值做试验的基础数据。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一)试验梁的选择: 首先,应根据前一步计算结果,综合比较中、边梁(板)的内力及换算截面几何特征值,初步确定试验的主梁(板)的类别。 其次,应着眼于成桥后运营的安全,会同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有关方面,依据施工情况及有关资料,选用施工质量最差,成桥后最不安全的梁(板)做为试验梁(板)。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20米7块空心板连续梁) 0一一年十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测人员: 编制单位: 资质证书等级:桥梁隧道工程专项 资质证书编号: 二0 一一年十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1 工程概况 K25+465 五道河中桥地处龙山县红岩溪镇新寨村,为跨越五道河而设,河槽宽约20m, 桥址处河道弯曲,北岸为陡坎,南岸地势较缓。 本桥上部构造采用4X 20m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上部构造为1联,先简支后连续;桥 梁全长为84.84m,最大桥高约18.3m。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配桩基,墩柱直径为D120,桩 基础为D150。桥台采用柱式台配桩基,桩基础直径为D150。 预制空心板、封锚端、现浇连续段、铰缝和桥面现浇层均采用C50 混凝土;封端混凝 土采用C40;桥台处台帽、耳背墙、肋板采用C30混凝土,承台、桩基采用C25混凝土;双柱式桥墩处盖梁、挡块、墩柱、柱系梁采用C25 混凝土,桩基采用C25 混凝土。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 )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桥面宽度:0.5m(护栏)+8.5米(行车道)+ 0.5m(护栏); (4)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I 级; (5)设计基准风速:30.2m/s; (6)设计基准期:100 年; (7)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2 荷载试验目的 桥梁结构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物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本次荷载试 验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1 )通过现场加载试验以及对试验观测数据和试验现象的综合分析,检验本桥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交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技术依据; (2)直接了解新建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结合理论计算分析,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 (3)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设计中的各种假定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施工提供经验,积累科学资料; (4)为桥梁的使用、维修和管理提供依据。 3 荷载试验依据及准则 桥梁荷载试验主要按试验前制定的试验方案,依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部颁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程进行,具体包括:

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报告

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1、测定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以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2、验证桥梁的实际理论与设计方法。 3、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量测结构的应变、位移、反力、倾角和裂缝等综合评定)。 二、实验依据: ⑴《铁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铁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5)《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交通部铁路科学研究所2004/10 ); (6)《铁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三、实验准备:。 内业准备:主要完成表面应变计的标定,导线的编排,仪器设备的调试等项目,为 现场试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现场主要有:梁底混凝土打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粘贴、棱镜的安装、导线的连接、测点编号以及桥面车辆荷载停放位置的放样等。 测量设备准备:百分表、千分表、位移计(应变片)、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倾角仪和刻度放大镜等。 四、:实验流程:

应变片的黏贴工艺f连接设备f施加荷载f记录数据f分析数据 应变片的黏贴工艺:选片f定位f贴片f干燥固化f导线连接f应变片保护 (1)本工程采用:丝绕式应变片,大小:100mm,阻值:120欧姆,经检验该批应变片合格。 (2)定位:1、初步定点的大致范围:应变片周边款3~5mm 的测区。 2、测点检查:表面平整、无缺陷、裂缝。 3、打磨:磨光机将测点初打磨平整、无锈、无浮浆。 4、清洗:用纱布蘸乙醇清洗,查实后无污染。 5、准确定位:准确画出测点的纵横中心线。 (3)胶水:哥俩好粘贴。步骤:上胶f挤压f加压f粘贴接线头。粘贴原则: 胶薄而牢固。每测点贴8个应变片,每个应变片上有2根导线。) (4)干燥固化:用热吹风机吹刚粘好的应变片。 (5)导线连接:用电烙铁、焊锡把应变片引出线和测量导线接头焊接用粘胶粘贴牢固。 (6 )应变片保护:在完成应变片的黏贴后,将引线和导线焊接在接线端子上,然后立即涂上防护层,以防应变片受潮。 测试前准备:1、测试前做好各种参数设置:接桥测量方式、测量范围、修正值、补偿点等。2、测试前,必须对电阻应变仪预热30min。 3、加载前:电阻应变仪进行各测点初始平衡调整或初始值扫描记忆。 4、全桥预压,加载车以5km/h的速度驶过试验桥面,然后退回。 5、仪器调试:试验仪器能否正常工作是试验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桥梁预 压时对相关测试仪器进行了仔细的调试,以保证正式加载试验时仪器的正常工作。 &静载初读数:测量、读数记录人员各司其职,进行正式加载开始时的零荷载读数 (1) 4.1加载:安排专人指挥车辆摆放,并根据试验方案在桥面上标出详细的加载位 置进行停放。静载初读数 a)本次实验按最大控制截面内力计算,均分为4级加载。 c)应注意每级加载时,车辆荷载逐辆缓慢驶入预定加载位置,确保试验安全。 d)在安排加载分级时,最大内力不应超过控制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