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云南特岗“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2016云南特岗“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2016云南特岗“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2016云南特岗“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2016云南特岗“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请访问,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特岗教师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特岗教师招聘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

巴洛克时期

【简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歌剧肇始于16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佛罗伦萨。

在当时的佛罗伦萨有一群关注文艺创作的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组成文艺会社“卡梅拉塔”,讨论文学和音乐问题,其中的重要人物有作曲家佩里、卡奇尼、诗人里努切尼和理论家伽利略,他们崇尚伟大的古希腊悲剧,认为当时的复调音乐不能将诗歌歌词的表情清晰表达出来,应抛弃繁复的对位手法,采用古希腊式的简朴风格,用单旋律的演唱方式来表现戏剧。

1597年,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诞生,是由诗人里努切尼撰写台本、作曲家佩里谱写音乐的田园歌剧《达芙妮》,内容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描绘了阿波罗追求仙女达芙妮的故事,可惜这部歌剧的音乐已大部分遗失。

1600年,佛罗伦萨的统治者、世袭贵族梅第奇公爵的妹妹和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结婚,在豪华的皮蒂宫演出了歌剧《犹丽狄西》来庆祝这场盛世婚礼,歌剧的乐谱完整留存至今。《犹丽狄西》的演唱采用朗诵风格,强调歌词的清晰表达和抑扬顿挫,伴奏只有四件乐器,还是放在屏风后面,目的是为了减弱音量,不超越人声的演唱。

同一年,罗马上演了作曲家卡瓦里埃利谱写的道德剧《灵魂与肉体的表现》,这部剧是

在教堂的祈祷室里演出的,由人扮演抽象的“灵魂”与“肉体”,寓言式地宣传宗教道德观。这部以歌剧方式演出的作品在音乐史常被作为第一部清唱剧。

歌剧于17世纪20年代在罗马扎根,得到过两任教皇的扶持。一位教皇是乌尔班八世,他修建了可供3000人就座的大型歌剧院,开幕典礼上,成功上演了由罗斯皮利奥西撰写台本、作曲家兰迪谱曲的歌剧《圣阿莱西奥》,台本作家罗斯皮利奥西于1667年荣任教皇,世称克雷芒九世,他就是扶持罗马歌剧的第二位教皇。

得到教皇本人的支持,罗马歌剧在17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时期,教会和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主宰了歌剧舞台,歌剧的内容主要来自神话和史诗,也有宗教道德说教式的,舞台设计豪华壮观,引人注目;演唱风格已有现代歌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宣叙调朗诵化倾向

更强,咏叹调则注重旋律性和抒情性:为调济歌剧整体的严肃气氛,罗马歌剧常在幕间休息时演出短小的滑稽喜剧,被称为“幕间剧”,是后来喜歌剧的前身。

1637年,欧洲第一座购票入内的公开歌剧院在威尼斯建立,使得歌剧成为17世纪

欧洲的大众艺术,威尼斯也由此成为17世纪中下叶欧洲歌剧的中心,威尼斯形成了最早的

歌剧乐派,代表人物是天才作曲家蒙泰威尔第。

1607年,蒙泰威尔第创作了歌剧《奥菲欧》,剧中大量使用抒情咏唱形式,早期歌剧中的朗诵性宣叙调也被高度艺术化而减弱了呆板性,歌剧乐队创造性地运用了超过40件的乐器,作曲家通过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渲染戏剧气氛,表达人物情绪,为了表现他歌剧中的“激情风格”,他首创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手法,这些在现代管弦乐队中已是常用手法。

1608年写作的歌剧《阿里安娜》全剧遗失,仅存一首哀歌,但已具有咏叹调的雏形,

极具感染力,被奉为同类单声歌曲的范例。

1642年上演的《波佩亚的加冕》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讲述了古罗马皇帝尼禄的情妇波佩亚如何费尽心机铲除皇后奥塔维亚,自己取而代之的故事,是西方音乐史中第一部历史题材的歌剧,也是蒙泰威尔第最后的杰作。歌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已被明确区分开,宣叙调的类型极为多样化,从最简单的说白式到精致旋律化的,应有尽有,重唱大量使用,被用来塑造人物性格和展开戏剧冲突,“激情风格”在最广阔的范围里运用。蒙泰威尔第在歌剧领域显示出的高度创造力令同时代作曲家黯然失色。

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中心转移到那不勒斯。在那不勒斯歌剧称雄欧洲的一百多年里,意大利歌剧基本定型为正歌剧。正歌剧剧情严肃,内容来自于神话,或是取材于历史,剧中人物的戏剧表演和演唱都力求端庄文雅。主要的声乐演唱形式是宣叙调和咏叹调,宣叙调往往用来叙述剧情或人物自我表白,咏叹调抒情优美,用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合唱等形式很少出现在正歌剧中。那不勒斯歌剧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A.斯卡拉蒂)。

A·斯卡拉蒂是当时正歌剧领域最杰出的作曲家,现存歌剧50多部。他为正歌剧形式的定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歌剧中,重唱、合唱用得很少,咏叹调占主导地位,他创用ABAl结构的返始咏叹调,返始咏叹调成为正歌剧标志性的形式之一;A·斯卡拉蒂还进一

步将宣叙调细分为“清宣叙调”和“带伴奏宣叙调”,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段落中;他还创用了快一慢一快三段落的意大利歌剧序曲,是古典交响曲最重要的前身。

紧随着歌剧的发祥地——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也发展了各自的歌剧事业。法国是除意大利外,歌剧发展最为成功的17世纪欧洲国家。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意大利风格影响的同时,法国也有本国独具特色的东西,一是极受欢迎的宫廷芭蕾,二是在17世纪的欧洲首屈一指的法国古典戏剧,以悲剧大师高乃依、拉辛和喜剧大师莫里哀为代表。要想创造出法国人喜爱的歌剧形式,必须成功调和各种需求,创建法国歌剧的任务最终在一个意裔法籍人的手中完成。

吕利,原籍意大利,18岁时人法国籍,逐渐成长为17世纪法国歌剧最重要的人物。1664年开始与伟大的喜剧大师莫里哀合作,创作一系列“芭蕾喜剧”,《贵人迷》是其代表作,70年代以后与台本作家基诺合作,开始创作“抒情悲剧”,这是一种融合了法国古典戏剧、宣叙调,咏叹调、合唱以及舞蹈的严肃歌剧,吕利努力按照法国人的喜好来创作音乐,他改变意式宣叙调使之适应法语语音的特点,突出法语唱词的抑扬顿挫,咏叹调的作用大大减弱,而合唱和舞蹈的地位则举足轻重,歌剧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豪华壮观的布景和富丽奢华的人物服装,很有皇家气派,这种样式的法国歌剧获得极大成功,受到法皇路易十四的喜爱。

更多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尽在,欢迎广考生访问。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为标志。意大利歌剧中流传至今的优秀曲目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中的古典艺术精品。这些歌曲可称得上是世界声乐作品中一枝独放的奇葩,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仍以主题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旋律声部优美、流畅;钢琴伴奏的织体简洁、纯朴;以及歌唱风格柔美、抒情等特征为世界各地的声乐爱好者和歌唱家们所珍爱。这些歌曲在当今的声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巴洛克音乐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巴洛克时期的三个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约翰·受难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等。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亨德尔,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弥赛亚》、《哈利路亚》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

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下面,我们具体的说一下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一、旋律特点。 旋律作为构成歌曲的首要要素,是人们感受并理解歌曲音乐的最直接载体,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这一时期的歌曲具有篇幅短小但艺术表现独立而完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曲家对生命浓缩的感受,展现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作曲家在旋律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曲一般具有音域不宽,音程以级进为主,旋律优美、流畅自然,感情真挚细腻,即使偶尔出现一些音程的大跳,也是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伴奏织体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在音乐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数字低音”,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的优点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声部和高声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乐谱是根据当时的“数字低音”而编配的钢琴伴奏谱,所以伴奏织体具有上述的特点。 三、演唱风格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演唱和作品一样简单,不矫揉造作,宁静又连贯。演唱者必须严格按照谱面的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放慢或者延长,尤其是有装饰音的乐句,必须认真对待装饰音中的每个音符,使

西方歌剧-巴洛克时期,论文

西方歌剧 - 巴洛克时期 引言:歌剧(opera )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一.歌剧的起源与确立 然而歌剧作为一个体裁的真正起源却发生在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最初是此地的一群文人为了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作,因为他们认为复调技法破坏了诗歌歌词意义的表达。 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所作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妮》,但是由于这部作品的乐谱只剩下残片,所以通常把1600年上演的,同样由利努契尼所作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当成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歌剧。 二.巴洛克斯时期歌剧 1)历史背景 西方音乐史上,1600年—1750年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Baroque )一词是法语,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意为“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巴洛克一词最早用于建筑艺术中,批评建筑师把更适用于金盒子和餐具等小物品的装饰用到大型的建筑装饰中。17世纪流行的建筑风格叫作巴洛克式。特点是规模宏大,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和大量精细甚至奢侈的装饰。在艺术批评史上巴洛克一词一直带有某种贬意。表示变形、奇异、夸张、怪诞的风格。可是这一词在音乐史中并没有明显的贬意。 17世纪欧洲已跨入近代的历史,几个世纪的商业革命已摧毁了停滞的中世纪行会经济。国家规模扩展,国王权力的增大,欧洲政治专制主义时代正向着鼎盛发展。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运动,使欧洲的教会处于分裂的复杂对立状态,导致了宗教派别间及专制君主间的大规模战争。这也是科学振兴的时代,培根、笛卡尔、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之父们为人类翻开了科学思维的新篇页。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其他艺术交相辉映,呈现出比往昔更加繁荣的艺术景象。当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已达到最后巅峰,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流派勃勃兴起的时候,意大利的音乐家显示时期 体裁 体裁详情 古希腊 时期 悲剧 歌剧产生的根源 中世纪 时期 宗教剧及其后来的神秘据和奇迹剧 专门表演圣经故事,有朗诵,有独唱,有合唱,也有角色和动作表演 田园剧 表现生活场景为主,例如爱情,饮酒,打猎等等,通 过音乐、诗歌和戏剧手段表现 文艺复兴时期 牧歌剧 用牧歌这种体裁来为诗歌中的戏剧性场面谱曲,或者 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 幕间剧 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成了一个相关联故事的幕间 剧。(歌剧最直接的起源)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1 一判断题 1. 门德尔松一共写成九部交响曲() 2. 舒曼一共写成八部交响曲() 3. 格里高利圣咏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形式音乐体裁() 4. 希腊古典文化繁荣期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 5. 海顿最后的交响曲主要完成与英国()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2、数字低音 3、交响曲 4、五人团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2、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答案 一判断题 1-5 FFTTF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 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 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 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2、数字低音 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3、交响曲 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独立为三个乐章成为交响曲。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萨马尔蒂尼,德国、奥地利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早期的维也纳的作曲家。 4、五人团 1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五人。它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征性的音乐作品。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1)音乐会、歌剧序曲:与剧情内容结合紧密《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一八一二序曲》等;(2)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等;(3)标题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交响曲》等;(4)交响诗《我的祖国》等。 2、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18.《西方音乐史》考试大纲

《西方音乐史》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 Ⅰ考试目标及要求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了解西方音乐史各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一般状况,重点掌握各不同时期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及代表性音乐作品。 Ⅱ考试内容 一、古希腊、罗马音乐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二)古希腊音乐美学(毕达格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主要音乐美学观点) (三)古罗马音乐的来源和特征 二、中世纪音乐 (一)格里高利圣咏(定义、特征、运用、调式) (二)复调的兴起(从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到13世纪的经文歌) (三)中世纪方言歌曲(法国游吟诗人:音乐特征、题材) 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一)文艺复兴早期(勃艮第地区的音乐、迪费和若斯坎的风格特点) (二)世俗音乐的发展(意大利牧歌: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一)巴罗克音乐的特点(通奏低音、单声歌曲) (二)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三)巴罗克晚期的音乐大师(亨德尔、巴赫) 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 (一)古典时期的歌剧(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二)古典时期的器乐(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协奏曲;交响曲)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要点和代表作) 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一)浪漫主义时期主要作曲家及体裁 1.作曲家: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 2.音乐体裁:艺术歌曲、钢琴曲、交响曲、交响诗、无标题交响曲。

(二)浪漫时期的歌剧作曲家及代表作品 1.德国:韦伯代表作《自由射手》,瓦格纳代表作《纽伦堡的歌手》 2.法国:比才的代表作《卡门》 3.意大利:罗西尼的代表作《塞尔维亚理发师》,威尔第的代表作 《茶花女》,普契尼的代表作《蝴蝶夫人》 (三)民族乐派 1.俄罗斯:格林卡、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 2.捷克:斯美塔纳、德沃夏克 3.挪威:格里格 (四)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1.法国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 2.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马勒、R.施特劳斯 Ⅲ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 2.辨析题 3.简答题 4.论述题 Ⅳ参考书目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年

巴洛克时期音乐精要

第二节巴洛克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 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1.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是诞生于1597年,里努契尼作剧,培里作曲的《达芙妮》。2.1600年被称为歌剧的诞生年。 3.歌剧诞生于意大利弗罗伦萨。 4.歌剧的发展: ⑴罗马歌剧代表人:卡瓦利埃里,代表作《灵魂与躯体》 ⑵威尼斯歌剧代表人:蒙特威尔第,代表作《奥菲欧》是其第一部歌剧。 ⑶那波里歌剧的代表人:阿·斯卡拉第。 贡献:确定了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典型形式。 5.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 法国歌剧——17世纪 法国歌剧代表人:吕利。贡献:确立了法国歌剧形式“抒情悲剧”。 代表作:《卡德缪斯和赫尔米昂》(1673年,第一部真正的抒情悲剧) 英国歌剧——17世纪 英国歌剧代表人:波塞尔,代表作《狄东与伊尼》。 其他声乐体裁 清唱剧和康塔塔都是产生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 器乐音乐 1.巴洛克时期对风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国家:德国。 2.17世纪德国管风琴音乐代表人:布克斯特胡德。(17世纪) 3.巴洛克时期对古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国家:法国。 4.法国古钢琴音乐代表人:F·库普兰(罗克克风格代表)。 5.小提琴音乐代表人: ⑴维瓦尔第(意大利)代表作:《四季》贡献:确立了古典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样式。 ⑵塔蒂尼代表作《魔鬼的颤音》 第三节巴赫与亨德尔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西方音乐之父) 1.巴赫的音乐创作 ⑴声乐作品:康塔塔①世俗康塔塔《咖啡康塔塔》②宗教康塔塔《宗教改革康塔塔》 ⑵受难曲:《马太受难曲》 ⑶弥撒曲:《b小调弥撒曲》 ⑷钢琴音乐:《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⑸管风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⑹管弦乐曲:《布兰登堡协奏曲》

2017级成考专升本音乐学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一)卷 一、选择题: 1、哪种乐器常用于崇拜酒神的仪式和戏剧伴奏:() A.里拉琴 B.阿夫洛斯管 C.基萨拉琴 D.提比亚 2、14世纪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体裁有()、巴拉塔和狩猎曲。 A.经文歌 B.尚松 C.牧歌 D.弥撒曲 3、文艺复兴时期最流行的乐器是:() A.维奥尔琴 B.肖姆管 C.琉特琴 D.萨克布号 4、古典交响曲的前身是:() A. 意大利歌剧序曲 B.意大利正歌剧 C.幕间剧 D.意大利喜歌剧 5、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创始人是作曲家(),他本人就写有13首交响诗作品,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 A.舒伯特 B.舒曼 C.勃拉姆斯 D.李斯特 6、德彪西以象征主义诗歌为基础进行创作,并有印象主义管弦音乐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为()。 A.《大海》 B.《牧神午后》 c.《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D.《月色满庭台》 7、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后期发展阶段,()是插入原有圣咏词曲中的片断。 A.继续咏 B. 附加段 C. 仪式剧 D.续唱 8、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写作的第一部标题交响曲是:(),作品共有五个乐章。 A. 《幻想交响曲》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罗马狂欢节序曲》 D. 《特洛伊人》 9、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第()交响曲首次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人合唱。 A.五 B.六 C.七 D.九 10、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为四乐章,第一乐章通常用奏鸣曲式写作,第三乐章为:()或谐谑曲体裁。 A.回旋曲 B.变奏曲 C.小步舞曲 D.夜曲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2、数字低音 3、奏鸣曲式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西方音乐史一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B 7、B 8、A 9、D 10、C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 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 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 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2、数字低音 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演奏风格

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演奏风格 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与提高个人演奏技术是同等重要的。纵观西方钢琴艺术发展,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 四个风格时期中,距离我们最远的是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于整个欧洲。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各个艺术领域,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巴洛克时期,器乐艺术开始与声乐艺术并驾齐驱,作为音乐艺术最主要的两种表现方式,开始走向世界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中,键盘乐器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既用于演奏通奏低音的声部,也可以用来独奏。这一时期的键盘乐器可分为羽管键琴(也称“拨弦古钢琴”)、楔槌键琴(也称“击弦古钢琴”)和管风琴三种主要形态。在古钢琴发展中有两个盛期: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拨弦古钢琴在钢琴艺术史上被称为“古钢琴第一盛期;在法国形成的羽管键琴音乐的繁荣时期是钢琴艺术史上的“古钢琴第二盛期”。 在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Bach)、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e Handel)以及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Searlatti),他们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各个阶段中都有所涉及。但是,很多人在演奏他们的作品时,经常会与后来的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演奏风格混淆不清,造成学习和演奏上的诸多问题。因此,在学习、演奏巴洛克键盘音乐时,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演奏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总体来说,速度中庸,音乐平衡、庄严。由于古钢琴音量非常小,钢片拨弦有局限性,所以力度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是采用音区式力度和阶梯式力度,不能做渐强、减弱起伏的变化。和声上以复调音乐为主,产生了对位法,即在大小调式的基础上把不同的旋律线条按一定原则组织起来,不仅要求横向线条独立,同时还要主意纵向的和声关系。复调音乐是多层面、多线条、多重性的复杂思维,在声音上重视每个音的触键,不但每个音符要有良好的音质,同时还要注意每个线条的歌唱性。奏法上也非常讲究。当时古钢琴演奏强调表现力时靠奏法和装饰音,通常有两种奏法,即连奏和断奏。由于这一时期铺面上没有奏法的标记,所以只能靠演奏着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弹成连奏或断奏,大致有两种基本原则:1.音阶性-----级进的音弹成连奏。2.三度以上的音处理成断奏,或者是八分音符弹成断奏,十六分音符弹成连奏。装饰音在巴洛克时期非常重,它是为了使旋律更美,更富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当时你的古钢琴的局限性而大量出现的一种记法。 复调性是巴洛克钢琴音乐的的重要特点。巴赫的音乐充满内部结构的平衡 与美感,是复调性程度最高的。亨德尔的作品相比较之下具有更多主调成分,但仍带有十分强烈的复调倾向。D·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则基本上以主调写法为主体,

西方音乐史(巴洛克-古典)复习提纲

西方音乐史(巴洛克-古典)复习提纲 一、巴洛克时期 蒙特威尔第: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被誉为巴洛克早期最伟大的作曲家。是威尼斯乐派的奠基人。主要创作歌剧和牧歌。他的世俗作品最出名,写有9卷牧歌前几卷运用了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后几卷牧歌集则具有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他的歌剧作品主要有《奥菲欧》、《尤里狄西返乡记》。《奥菲欧》是他最早的作品上演于1607年被誉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此后歌剧进入成熟发展期。他的创作可以看作史从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的一座桥梁。 他的贡献有:他是牧歌集大成者;写作带情感的旋律,摆脱宗教束缚;牧歌集第五卷提出两种常规的思想;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比例关系;运用“震音”的手法创立“激情风格”;连接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 A·斯卡拉蒂: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主要创作在声音领域,共有115首歌剧,150首清唱剧以及600首康塔塔,其中歌剧最为代表,代表作有格丽塞达尔。他是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作曲家,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他的贡献有首创了返始咏叹调,干唱宣叙调(用于较长的独唱或独白,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和带伴奏的宣叙调(用于富有情感的场景中,由乐队伴奏),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确立了那不勒斯歌剧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成为交响曲的先声;创用了巴罗克晚期典型的管弦乐编制:弦乐四声部加上双簧管、大管、小号和圆号等;为正歌剧定性做出巨大贡献。 维瓦尔第: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作有歌剧、教堂音乐和各种器乐合奏,最重要的是500多首协奏曲,大部分是小提琴作品。他的协奏曲多有标题,代表作有《四季》。对巴洛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音乐由重要作用。 他是继托雷利之后进一步确定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的形式结构;他的作品主题简洁富有动力,大部分协奏曲是三个乐章(快-慢-快),对大协奏曲定型起到重要作用;他还发展了配器技术。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四季》,这是一部小提琴独奏协奏曲,出版于1725年。有4个标题分别为“春、夏、秋、冬”每一个部分前都有一首短诗描述音乐中表现的场景,是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吕利: 巴洛克时期法国作曲家。作品有宗教作品和器乐作品,最主要贡献在歌剧创作,法国歌剧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阿尔米德》《爱神与酒神的节日》。他1762年之后创作的作品被他称为抒情悲剧。他的主要贡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国贸学院 10国贸(6)班莫果佳 2010220167 一.巴洛克时期的定义 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是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为标志的。意大利歌剧中流传至今的优秀曲目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中的古典艺术精品。这些歌曲可称得上是世界声乐作品中一枝独放的奇葩,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仍以主题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旋律声部优美、流畅;钢琴伴奏的织体简洁、纯朴;以及歌唱风格柔美、抒情等特征为世界各地的声乐爱好者和歌唱家们所珍爱。这些歌曲在当今的声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三个阶段 巴洛克风格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随着文艺复兴的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的蔓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艺术和音乐比纳入具有新的教会精神的文化氛围中。在古典主义形式的完美、平衡、和谐被打乱之后,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成为新一代风格教会为自己的世界从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丽堂皇、瑰丽精致的形式,同时也给音乐打下了自己的文化烙印。巴洛克时期音乐课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1600-1640是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中期阶段——1640-1690是巴洛克风格的定型期和晚期阶——1690-1750是巴罗的风格的盛期,也是完善期。 三.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巴赫是音乐之父,由此可见他的威望之高。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笔财富! 下面,我们具体的说一下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精美成为新一代的艺术风格特征。虽然艺术中文艺复兴式的人文精神并未消失,但是音乐主要成为新的教会精神和宫廷贵族时尚生活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作品的表现中,风格又是多样而综合的。17世纪中期在音乐风格方面采用的普遍分类,是教堂风格(如声乐复调)、室内乐

西方音乐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1分) 1.德国歌剧和浪漫主义的歌剧诞生的标志是___. A.《自由射手》 B.《魔弹射手》 C.《欧利安特》 D.《魔笛》 2.主导动机是___首创的. A.柏辽兹 B.帕格尼尼 C.李斯特 D.韦伯 3.固定乐思是__首创的。 A.门德尔松 B.李斯特 C.莫扎特 D.柏辽兹 4.标题性序曲是__首创,标题交响曲是__首创 A.贝多芬 B.梅耶贝尔 C.唐尼采蒂 D.威尔第 E.拉威尔 F.门德尔松 G.柏辽兹 H.奥芬巴赫 I.瓦格纳 5.交响诗体裁是__首创 A.莫扎特 B.舒曼 C.海顿 D.李斯特 6.主题变奏手法是由___首创。 A.李斯特 B.贝多芬 C.肖邦 D.莫扎特 7.被誉为意大利第一步赋于战斗性的正歌剧是____? A.《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威廉退尔》D《唐克雷蒂》. 8.1829年罗西尼创作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9.1816年罗西尼仅用2个半星期完成了____,这也是其喜歌剧创作的高峰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10.《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送葬与凯旋交响曲》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奠定了__在法国以及欧洲的巨大声誉 A.兰迪尼 B.唐尼采蒂 C.贝里尼 D.柏辽兹 11.____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2.代表作有《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____.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3.一生就一部歌剧《费得里奥》的作曲家是___。 A.海顿 B.舒曼 C.贝多芬 D.莫扎特 14.___的代表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将俄罗斯专业音乐提升到欧洲强国水准 A.格里格 B.格林卡 C.斯特拉文斯基 D.柴可夫斯基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追求感官印象的___. A.美感 B.体验 C.描绘 D.抽象 16.____前奏曲基本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A.《海》 B.《欢乐岛》 C.《牧神午后》 D.《水中倒影》 17.第一部真是主义的意大利歌剧是______. A.普契尼《图兰朵》 B.莱翁卡瓦罗《丑角》 C.威尔第《奥赛罗》 D.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18.(匈牙利)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是____. A.艾凯尔 B.格林卡C莫纽什科. D.贝拉.巴托克 19.格林卡第一部歌剧《____》 A.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伊凡.苏萨林》 C.卡玛林斯卡亚 D.《为沙皇献身》 20.___为话剧《彼尔.金特》配乐。 A.格林卡 B.瓦格纳 C.格里格 D.德沃夏克 21.___的歌剧创作是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乐剧”并坚持“音乐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 A.拉威尔 B.瓦格纳 C.威尔第 D.罗西尼

西方音乐史古希腊到巴洛克作品集和

花唱奥尔加农………………莱奥南《奥尔加农大全》 经文歌(14c)………………马肖 圣母院乐派…………………莱奥南佩多坦 新艺术……………………【法】马肖-----西方第一位大师级人物 世俗m体裁:叙事歌、维勒莱、回旋歌 叙事歌:《害羞、恐惧和忧郁》 维勒莱:《有谁能更好的表达他的痛苦》 回旋诗:《我生于盛世》 【意】兰迪尼世俗m体裁:猎歌、牧歌、巴拉塔 勃艮第乐派…………………迪费班舒瓦 弗德兰乐派…………………奥克冈【早期】《感谢上主》 若斯堪【中期】《圣母颂》 拉索【晚期】 天主教内部改革代表………帕勒斯特里那 威尼斯乐派………………维拉尔特---分组合唱 加布里埃利---威尼斯风格 乔瓦尼善---- 配器法之父 众赞歌……………………改革代表:马丁·路德 门德尔松《第五交响曲》 牧歌…………………………【早期】中心: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 代表人物:维拉尔特 【中期】中心:威尼斯 代表人物:罗勒 【晚期】代表人物:蒙特威尔第、韦尔特、杰苏阿尔多、 马伦齐奥 尚松…………………………兰迪尼尚松:迪费 法国尚松:雅尔坎塞米西 弥撒曲…………………………若斯堪:定旋律弥撒 模仿弥撒

歌剧…………………………【佛罗伦萨】(摇篮) 代表人物:佩里、科尔西、利努契尼 作品:《达芙妮》1600 《尤丽狄茜》 【罗马】 代表人物:卡瓦里埃利 作品:《灵与肉的体现》 【威尼斯】 代表人物:蒙特威尔第 作品:《奥菲欧》 【那不勒斯】 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 作品:《泰奥多拉》 清唱剧…………………………代表人物:卡尔西米《耶夫拿》、《约拿》 亨德尔《弥赛亚》 康塔塔…………………………代表人物:巴赫、A·斯卡拉蒂 巴洛克奏鸣曲…………………代表人物:科雷利 大协奏曲………………………代表人物:科雷利首创回旋曲式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维瓦尔第《四季》 赋格曲…………………………巴赫《十二平均律把钢琴曲集》 巴洛克组曲……………………亨德尔《皇家焰火》、《水上音乐》 巴赫《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德国组曲》那不勒斯乐派………………A·斯卡拉蒂《泰奥多拉》 格鲁克格局改革………………格鲁克《阿尔切斯特》、《奥菲欧与优丽狄茜》意大利趣歌剧………………《女仆做夫人》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参孙》

简论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简论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巴洛克这一名词在音乐史上是用来代表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有“美丽的贝壳”、“幻想”、“不规则”、“任性”等意;从字义上看可说是具有轻蔑的意义,指艺术上的奇形怪状。她更多的是指建筑、美术等艺术风格,音乐上便是指深受这种风格影响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风格此时期有着显著的特征: 1.在对位法上,复调音乐达到全盛,并向主调风格上有了较大的转移。 2.在和声、数字低音的使用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在调性上,大小调取代了中古调式;在音乐术语上,首次出现了指示乐曲速度或表情的术语;在装饰曲调、变化主题、终止式以及对位的处理,都更自由、深刻。巴洛克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体裁:歌剧、清唱剧等。 歌剧是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的综合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以及中世纪的礼仪剧、神秘剧和奇迹剧,此外16世纪末的牧歌喜剧也可以说是歌剧的先驱。 歌剧最早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期的歌剧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旋律紧密结合歌词,但又不同于歌唱性的旋律,这实际上是一种节奏自由的朗诵调,在最初的歌剧中也使用合唱,一种新的带伴奏的单声部的声乐曲是主要的、新生的东西。 意大利歌剧的生产和发展,不仅限于佛罗伦萨一地,后来在罗

马、威尼斯也都有发展。 法国是意大利以外发展歌剧最盛的地方,它与17世纪后半期,受意大利歌剧影响而产生,并且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歌剧艺术。 在法国歌剧产生之前,巴黎经常上演意大利歌剧,比较重要的有罗西的《奥菲欧》、加波罗利的《达第与彼利奥的婚礼》等。17世纪后半叶法国歌剧的领导着为吕利。他生于佛罗伦萨,14岁来到巴黎。他会唱,会弹六弦琴和拉小提琴。20岁被选入王宫当乐师,最终当上路易十四的宫廷乐长。在吕利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法国歌剧有所衰落,直到拉摩出现,法国歌剧才真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16世纪的英国,流行一种“假面具”,他是一种宫廷内娱乐性的话题,题材多属神秘性和寓言性。“假面具”中有歌唱、咏诗、舞会、合唱和器乐曲,也有朗诵调,演出时带有假面具最著名的假面具是亨利〃勒威斯作曲的《高姆斯》。 而真正成为歌剧的,且以英文写作的歌剧为布鲁所作的《威留斯和阿多尼斯》,但这格局显然是深受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而真正把英国的歌剧写成民族歌剧的当数普赛尔。 普赛尔曾是教堂乐师和宫廷作曲家,最初他致力于宗教音乐,后来开始投身歌剧的创作。他研究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作品,希望建立英国的民族歌剧。他所写的歌剧在声乐方面与意大利歌剧有许多共同的之处,但是普赛尔的创作又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与英国的民族有紧密联系。他的歌剧尽管受到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但独具个人风格的歌剧,使英国歌剧在欧洲独树一帜。

期末考题西方音乐史历年考题整理

西方音乐史历年考题整理 看看吧... 挺像的... 我们的... (1)列举Haydn的五部代表作品. (2)Mozart的主要贡献. (3)无标题音乐 (4)写出作者 <<费加罗的婚礼>>,<<图画展览会>>,<<胡桃夹子>>,<>,<<一个华沙幸存者>> (5)俄罗斯"五人团"的成员及其代表作品 (6)Stravinsky的主要贡献. 二 (1)民族乐派的贡献 (2)Brahms的音乐思想 (3)Chopin和Liszt的比较 (4)现代音乐发展的方向 0608 你们的... 一、 1、写出亨德尔的五部代表作 2、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3、印象主义风格 4、莫扎特的音乐贡献 5、绝对音乐的特点 二、填空(写出作者) 《一个华沙幸存者》《我的祖国》《圣母颂》《音乐的奉献》 《创世纪》 三、论述 1、民族乐派的贡献 2、现代音乐的流派 3、巴洛克音乐与古典主义的风格比较 4、巴赫与亨德尔的区别 0612 一,简答题 1,比较巴洛克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2,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写出作者名

《水上音乐》钢琴奏鸣曲《悲怆》《b小调弥撒曲》《荒山之夜》《牧神午后》 4,列举斯特拉文斯基的五部代表作品 5,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 6,交响体裁音乐与交响诗的异同 二,论述题 1,比较肖邦与李斯特 2,莫扎特的艺术贡献 0706整理的往年考题 西方音乐史历年期末考试题目 简答题 (1)试阐述巴洛克音乐时期与古典乐派之间关系/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 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比较 /简述捷克民族乐派的艺术成就 / (2)名词解释:试阐述"标题音乐"含义/ 无标题音乐的定义/ 声乐套曲/ 奏鸣曲;奏鸣曲式/ 绝对音乐 简述音乐体裁交响曲与交响乐的区别 (3)试列举Haydn的五部作品/ 列举海顿的五个作品/ 俄罗斯五人团的人物和代表作/ 列出巴赫的五个代表作品/ 列举出亨德尔的五部作品 列出三个现代音乐作家及其代表作(现代、当代之间有争议,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 列出德彪西的五个作品 (4)试阐述贝多芬音乐风格/ 莫扎特的贡献/ 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特点/莫扎特的音乐成就 柏辽兹的主要音乐成就/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的贡献/ 简述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论述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每年都考) (5)写出作者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水上音乐》《展览会的图画》《牧神午后》《b小调弥撒》《胡桃夹子》《费加罗的婚礼》《图画展览会》《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一个华沙幸存者》 《牧神午后》《胡桃夹子》《未完成交响曲》《自新大陆》《荒山之夜》 《小巫师》《自新大陆》《胡桃夹子》《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音乐的奉献》《我的祖国》《圣母颂》《创世纪》《一个华沙幸存者》《彼得与狼》《牧神午后》、歌剧《水仙女》、《G弦上的咏叹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彼得卢什卡》 (6)被誉为小提琴中的"魔鬼演奏者"的是谁 绝对音乐(拉丁语:absolutus,独立的)指的是不受非音乐因素影响的音乐。非音乐因素包括:诗歌、绘画、雕刻、自然、技术等。这种音乐的代表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奏鸣曲和交响曲。 论述题 (1)试论述柴科夫斯基的艺术风格/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点、作品风格/论述柴可夫斯

2015山西特岗教招考试西方音乐史之巴洛克时期音乐(2)

2015山西特岗教招考试西方音乐史之巴洛克时期音乐(2)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一、历史的回顾 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何为歌剧:它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队、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等。 二、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 1.佛罗伦萨歌剧 (1)第一部歌剧和作曲家: 最早的歌剧是1597年上演的《达芙尼》(Dafne),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作曲。但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 所以,通常人们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Euridici)作为第一部歌剧。 (2)早期歌剧的特征: ①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以后则包括历史的、神话的与虚构的人物。 ②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用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由少量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2.罗马歌剧 (1)代表人物及作品: 卡瓦利埃里(E.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LarappresentazionediAnima,edi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下了基础。实际上这部作品被史学界认为是第一部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 (2)罗马歌剧的特征: 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歌剧中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1637年建立了欧洲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 (2)代表人物及作品: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被歌剧史上称为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3)威尼斯歌剧的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了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管弦乐曲也不多,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4.那不勒斯歌剧 (1)那不勒斯歌剧的发展――正歌剧、代表人 A·斯卡拉蒂(AlemandroScarlatti,1660-1725) (2)那不勒斯歌剧的特点(正歌剧的特点): ①在内容上:内容严肃,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与喜剧相对。 ②在结构形式上:为三幕紧凑的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台口表演)。 ③由最具个性的歌剧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成为后来奏鸣一交响曲套曲的先声――由A·斯卡拉蒂首创)开场,用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色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色 巴洛克时期之前的西方音乐发展,从十五世纪中叶一直到1600年,我们习惯将之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正因为巴洛克音乐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才被后人划分为两个时代。提倡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标志,也是文学艺术以及现代科学的开端,在音乐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缺乏有规律的节奏感、没有强弱音变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在创作技巧上的局限。此后的巴洛克音乐能够风靡至今,与它在诸多领域的创新与变化是有密切联系的。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一、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部分即通奏低音。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建琴或管风琴(或拨弦乐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声部,上面标出数字指示他应演奏的填充和弦。通奏低音经常由两个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维奥尔琴或大管)一类可延长音响的乐器演奏低音声部,另一人演奏填充和弦。 1.自由与无限的可能性 巴洛克音乐的特征就是演奏的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巴洛克时期的乐谱,只写出两个外声部──——亦即上面主乐器声部、以及伴奏乐器的最低声部,而实际上演奏这首曲子时,负责上面主乐器声部的大键琴或风琴等键盘乐器的演奏者,就以这个低声部为基础,依照记在那里的数字和记号,自由加上和弦演奏下去;而负责低声部的大提琴、或者古大提琴、低音管之类的低音乐器的演奏者,则重复这个低音部持续的演奏下去。结果乐谱虽然只写出两个部分,却可以有更

1巴洛克时期欧洲歌剧发展情况

1、巴洛克时期欧洲歌剧发展情况 歌剧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个产物,而歌剧的诞生却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达夫尼》可能是最早的一部歌剧,而具有标识意义的是1600年梅迪奇家族的宫廷婚礼上上演的《尤丽迪茜》。它标识着一种新的大型综合性舞台音乐体裁的诞生。17世纪上半叶随着卡契尼等新一代歌剧作曲家的淡出,歌剧中心由佛罗伦萨转移到了威尼斯,蒙特威尔第为其代表者,他写的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风格,他的和声设计,旋律发展,音乐的戏剧性以及对歌唱者宣叙调的把握等方面使他的歌剧《奥菲欧》超越了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而成为早期歌剧中的一部杰作。 17世纪中期,歌剧在意大利的那波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那波利风格”,代表作曲家为A.斯卡拉蒂,他确立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结构,他的创作遗憾的只保留下来一些乐谱片段,但从中仍可发现他惊人的才华。 17世纪后期,欧洲歌剧中心由意大利移向法国,代表作曲家吕利,他是意大利人,但却成为法国歌剧的奠基人,引导者。他确立了法国歌剧的基本形式,从体裁及编制上大胆革新,采用神话题材,引入芭蕾舞合唱等,确立了慢快慢的歌剧序曲形式。 吕利之后,拉莫为法国歌剧的继续发展者,与吕利规模宏大的写作手法不同,他的歌剧具有田园牧歌气息,德彪西曾给予高度评价,说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到纯粹的法国艺术潮流,典雅优美,音调恳切而又严格有力,而拉莫另一重要成就则是《和声学》。 英国在这一时期最重要歌剧作曲家为普赛尔,他倡导英国民族歌剧,代表作《迪多和埃尼阿斯》是英国最早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歌剧作品,他在创作方面借鉴了意大利与法国的创作手法,在题材的处理及音乐的个性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他之后,英国歌剧逐渐衰退,直到亨德尔的到来扭转了这一局面。他在英国定居后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剧目《朱丽亚.凯撒》和《阿德米托》等。但当时英国民众对于流行的意大利歌剧逐渐反感,1728年,英国出现了一部非常成功的民谣歌剧《乞丐歌剧》作者是英国作曲家佩普什和脚本作家盖伊,这对亨德尔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清唱剧为主,又写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又赢得了英国人民的热情。 在德国,用德语演唱的歌剧叫“歌唱剧”,它不使用宣叙调,而是在咏叹调和对白之间交替。主要的德国作曲家是凯泽,他的歌剧把德国和意大利因素结合起来,结构清晰,和声富于表现力,只是较慢的咏叹调缺少意大利歌剧的优雅旋律。另一位德国作曲家许茨创作了一部《达夫尼》却后来失传,他创作重点不在歌剧,以宗教作品居多。 3、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历史意义 与其说格鲁克(德国)的歌剧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歌剧,不如说他借用歌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 他使人民知道歌剧不只是表现声音的效果及其色彩,而是要更加注重它的真实性,从而使歌剧也越发的深省。 他的歌剧改革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作曲家,贝多芬、柏辽兹等等,而瓦格纳是最能真正完成格鲁克歌剧改革的作曲家。格鲁克强调的是整部歌剧无论是合唱、乐队、舞台、舞蹈、宣叙调、咏叹调等都是这一切和谐之美,巧妙的结合、穿插发挥它们的作用,而在演唱方面他更是削弱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强度,使其连接更加自然、和谐,咏叹调上又删除了大量无用的、炫丽的花腔段落,使音乐又加深了对深沉、无解以及理性的思考。 《阿尔采斯特》《奥菲欧与尤丽迪茜》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吴胜明 巴洛克时期地定义 “巴洛克”()这一术语很可能源自葡萄牙文地“”意是形状不规则地珍珠,该词最初用来表示对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期产生地某些艺术作品地嘲弄和鄙视.如果“巴洛克”不再是贬义词了,而是用来广泛地指称那一时期地艺术和音乐.巴洛克时期地艺术创作及其丰富且数量庞大,因而通常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巴洛克”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是反宗教改革运动地一部分,巴洛克地影响和精神匀速传遍了欧洲各地,尤其是德国南部和奥利地.在这里,罗马天主教会地反宗教改革运动在对抗北方新教地斗争中最为成功,尽管巴洛克精神起初于反宗教改革运动相互联系,但是它也成为了新教改革中同样不可或缺地组织部分,并且实际上遍及了精神和世俗地所有地艺术表现形式,宗教,政治,经济和科学领域地一些重要运动也影响了巴洛克时期地艺术活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巴洛克时期音乐地三个阶段 巴洛克风格地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地时间过程.随着文艺复兴地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地蔓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艺术和音乐比纳入具有新地教会精神地文化氛围中.在古典主义形式地完美、平衡、和谐被打乱之后,综合、调和以及刻意地修饰成为新一代风格教会为自己地世界从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丽堂皇、瑰丽精致地形式,同时也给音乐打下了自己地文化烙印.巴洛克时期音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是巴洛克风格地形成期;中期阶段——是巴洛克风格地定型期和晚期阶——是巴罗地风格地盛期,也是完善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巴洛克音乐地风格与作曲家 新地巴洛克风格,常被称为“现代风格”它是以巴洛克自身有地一些风格性作曲手段为特点,其实一种手段是以单旋律来写地,这种风格地旋律线条为一种风格简单地和弦伴奏所支撑,这也就是所谓地主调风格,其特点是自由地节奏,戏剧性地停顿和非对称地乐句,作曲家通过更具有旋律性地段落来减弱音乐表达地单调,这最终催生了宣叙调和咏叹调在单身风格地差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巴洛克地另一特征是“竞走风格”在这一风格中,作曲家在和声风格或者是对位风格地作品中使用了器乐和声乐,巴洛克晚期地很多声乐和器乐音乐形式都来自这一写作风格,也就是所谓带有复调性地风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旋律 旋律写作多种多样,有宣叙调地宣讲性风格,也有巴洛克晚期咏叹调和器乐旋律地极其华丽地风格,后者旋律写作过程中,短小地音型发展成为了具有相当地长度和复杂性地旋律线条,在宣叙调风格中,宣讲性风格对现在人地耳朵来说似乎是一种对旋律地否定,主导者形式结构.宣叙调为巴洛克早起地地作曲家创造,代表了这样一种旋律乐思,即结构完全取决于语词上地考虑.有两种形式得到了运用,一种是“清宣叙调”和“带伴奏地宣叙调”前者是只有低音为声部伴奏,后者是更具有戏剧性地,由乐队进行伴奏.带伴奏地宣叙调通常用于康塔塔或者歌剧或者清唱剧这样地戏剧形式中引入咏叹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和声 巴洛克时期,在音乐上地一个突出地特点就是“数字低音”,它地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地巴洛克音乐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地优点在于:它强调地是两端地声部,即低声部和高声部这两个基本地旋律线条.我们现在接触到地乐谱是根据当时地“数字低音”而编配地钢琴伴奏谱,所以伴奏织体具有上述地特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半音化手法和不协和音响在巴洛克音乐中得到了自由地运用,以此来达到表现性地目地,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