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销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以色列

直销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以色列

直销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以色列

直销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以色列,由犹太人卡撒贝创立,后在美国直销业得到真正的发展。第一家采用直销方式经营的公司是健尔力,即后来的纽崔莱公司。被认为直销祖师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一麦亭格(Lee Mytnger)及卡谢伯里(William Gasselberry)把酬金制度与直销相结合。他们以销售维生素丸为主,采用多层次酬金分配制度。这种新的直销方式将一代计酬改为多代计酬,将直销员之间的放射性结构改为具有链式反应的网络结构,也就是多层次直销(Multi-Level Marketing),每个直销员的计酬方式不再局限于他本人的销售额及其直接吸收培训发展的直销员,由他发展的直销员所发展的其他更多的直销员所销售的货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计入他的名下。

 这在直销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举,凭着这种营销模式,纽崔莱公司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吸引了众多失业工人和家庭妇女。直销成为当时解决就业的问题的一种有利途径。1959年,纽崔莱公司的两位直销员杰·温安洛和理查·狄维士另立门户,成立安利公司,推销他们制造的清洁剂和洗衣粉。他们借鉴并改进了纽崔莱公司的销售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安利公司的直销方式被认为是真正成熟的直销方式,他们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直销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采用直销方式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1972年,上门直销形式的销售额已经达到40亿美元。

60、70年代,直销业进入其他国家并逐步兴起。60年代后期,各种类似的营销制度纷纷出台,如“金字塔销售计划”(Pyramid Sales)、“老鼠会”等,它们的出现导致了成千上万人上当受骗,直销业因而蒙受了一场灾难。80年代以后,直销业再次蓬勃发展。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02年美国的直销销售额超过240亿美元,从事直销的人口达到1050万。世界直销协会联盟W(FDSA)统计:1990年,全球约有1000万名直销人员,有3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直销协会,直销行业年整体的营业额为447亿美元;2000年,全球的直销人员达到3871万人,营业额达到820亿美元;2002年,全球直销人员为4727万人,年营业额为857.6亿美元。而这只是参加直接直销协会联盟直销公司的统计数字。据联盟估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亿的人员从事直销工作,这与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高事业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销,英文Dierctselling,按世界直销协会联盟的定义:直销是将消费类产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顾客的销售方式;直销通常是在顾客本人或是他人的家中发生,也可以在诸如顾客的工作场所等其他非商业店铺的地点开展;直销通常是由销售人员通过产品或是服务的讲解和示范来进行。美国直销教育基金会给予的定义是:直销是一种透过人员接触(销售员对购买者),不在固定地点,主要在家里进行的消费性产品或服务的配售方式。香港直销协会的定义是:直接销售与其它透过电子媒介或邮递的直销模式不同,直销员将产品直接送到顾客家中或工作的地方,为个别顾客或众多顾客对象详细介绍、示范产品的特点与功能,并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亲切周到的个人化服务,令顾客感到称心满意,可说是直销的主要特色。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

据史料记载,建于1850年的南大道仅有400米长,3.5 米宽,是北大街南部一条辅助街道。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泥石结构的路面,及以南连片的荒草及坟地,使这条路成了城市的边缘。《烟台历史》 1952年,我5岁时搬迁到现在南大街中心广场西侧(当时称中海阳)。记得当时母亲用老式的四轮童车推着我和弟弟在鹅卵石路面上艰难地行进,颠得我们屁股痛。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我目睹了南大街的变迁。(老人)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南大街始建,西起原西南河(今西南河路),东至西沟街北口,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 1929年修建成水泥路面。 1934年,烟台特别行政区将原海阳街并入南大道,西至西马路(今海港路),改称南大道街,长1000米。 1935年,位于南大街50号的锦章影楼开业,最初并未开在南大街。南大街成为城市主干道后,烟台“第一家照像馆”也由朝阳街迁至街旁。 1956年,开始将仓浦街、北门外东街、北门外西街、西关北街、南大道街、海阳街、法院街及部分广合巷、清泉胡同、同春巷、爱德巷、仁里街等街巷拆除、后来合并统称南大街,

东起解放路,西至通伸今西炮台南路,与原烟潍路相通,长4000米。 1957年起,消防队、银行综合楼、工人文化宫、水产研究所、公路段办、三勘办、自来水办公楼等第一批楼房人际立于新建的南大街中。 1958年,政府耗资188.73万元,首次拓宽南大街,拆除了福建会馆后殿和仓浦街部分建筑物,修建成全长4020米的南大街,并铺设了沥青路面; 1962年7月,开通了自虹口路到发电厂的1路公交车。之后,吐着白烟的福特牌大客车开上了南大街。 1967年,将西部原只楚路并入,改称跃进路。 1968年,街南落成烟台大型展览馆。 1973年,又将原只楚路改为跃进西路;将海港路以西至西炮台南路路段改为跃进中路;将解放路至海港路路段改名为跃进东路,全长8390米。 1975年,烟台第一家商业中心-烟台百货大楼在南大街中段落成开业,同年,服装公司7层综合楼建成。一时间,老烟台人都把“逛大楼”当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买电视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日记-实习日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日记-实习日记 社会实践活动日记(一) XX年7月22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第一次去社会实践,有点兴奋。回想在学校的日子,作为一名专业知识不深的大学生来说,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是大学生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社会实践活动日记(二) XX年7月23日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是实践的第二天,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

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社会实践活动日记(三) XX年8月1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有些感叹,对于在社会中工作真的太难了,我有些不知所措。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课堂,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在我们实习的单位里,我就遇见了几个非常和善的老员工,只要问他们的是技术上的问题,他们都会一一作答,使我了解到,原来理论跟实际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常用礼仪客套话

常用礼仪客套话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征求意见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临用[光临]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离开说[失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欢迎购买叫[光顾]归还对象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赠送作品叫[斧正]老人年龄叫[高寿]称人家庭叫[府上]到自己家里叫[寒舍] 老兄,气色不错,在哪里发财啊? 小弟先干为敬! 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日记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0217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日记Personal diary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日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日记】 实践日记(一) 暑假开始的前一段时间,除了忙复习之外,假期的安排自然成了热门的话题。绝大多数人表示找份暑假工来充实锻炼自己,而我也不想整个闲在家里。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暑假自己挣钱自己买电脑。综合众多的因素我来到了姐姐所在的城市——江苏苏州。 第一天我并没有去找工作,而是在姐姐的带领下在苏州游玩了一天。可能是心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所以第二天我就要姐姐带我去附近的电子厂试试。但是姐姐并没有带我去厂里,而是去了一家中介公司。时候得知这边的电子厂都是要经过中介后再要人。里面的学问不说也知道一二。不过在中介的参与下也少了不少事,去了第一个厂简单的体检后就可以上岗了。 工作第一天感觉挺轻松,因为是新来的也就没具体安排事情。下班后开了会知道明天放假。和同事聊天后才了解到这个厂最近是淡季,所以经常放假。可能是中介怕我们吃不了苦特意安排吧。回到姐姐家想了好久,觉得这样下去电脑估计是没指望了,所以和姐姐商量了下换地方。除了要交中介费之外,中介还是不错的,至少效率还可以。第二天我就去另外一个厂报道了。这次当然找了个效益

好的电子厂。加班多饿工资才会多,我是这么想的,而且工资也是按照底薪加加班工资加技能补贴的。我们短期工技能补贴是没有的。 这几天下来倒没觉得有什么,因为很多事都是在姐姐的陪伴下完成的。所以也没遇到朋友说的那些问题和困难。但是对于我来说,对于新鲜生活虽有不安但也有些好奇,也许接下来的生活才是我要面对的了,不过我已经做好准备面对种种挑战。加油吧! 实践日记(二) 简单的安全知识培训过后就正式上线作业了,一开始就被安排到了晚班。熬夜的事以前还真是少的可怜,现在要通宵上班了,真是不安啊!上班之前还是不想别的了,先补充点睡眠,不然真是难熬了。坐在流水线上,看着人家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机器人一般。还记得那么一句话,能把同一动作做到别人做不到的熟练那就是能力,这话这个时候还能用来安慰下自己。 工作到了凌晨一点的时候才真正是考验,因为没有熬夜的经历,上下眼皮开始不停的打架,要是在家或者在学校肯定是倒床上呼呼大睡。但是因为工作还要继续,再怎么困也要坚持下去。于是凭自己的意志力坚持着,但是没过多久还是有些困,眼睛快要睁不开了。线长也明白这些,倒也没责怪我,而且还给了我一些建议,于是我按照线长的建议去洗了把脸,就这样反复几次到了四点多的时候瞌睡虫终于是被我赶跑了。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下班.回到姐姐家,姐姐应该是去上班了。 此时只是感觉身子软绵绵的,趴在床上就睡着了。醒来时已经是中午了,洗澡吃饭又接着睡了。之后的几天几乎是一样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还没有习惯熬夜的生活吧!虽然这样我还是想了其他办法来让自己尽量不在工作上犯困,比如偶

20世纪60年代服装风格要点

读书笔记 ─关于20世纪60 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 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姓名:李芬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号:14121030130

关键词:年轻风潮、迷你裙、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比基尼、波普艺术、嬉皮士、摇滚风、安德烈库雷热、未来主义、中性服装、伊夫圣洛朗、 20世纪60年代作为服装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多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和不同的服饰风格都得以共存,成衣业兴起并大力迅速发展,几乎主导20世纪后期的服装产业。现在的人们都称这个时期为“成衣时期”。设计理念的转变,特别是Mary Quant推出的迷你裙的出现,是整个时装界的重大革新。 ◆“年轻风潮”─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战 争后的人口急剧发展,于是一个巨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出现。再 不用担心物质的缺乏,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至此,由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时尚的引领者 也有高级时装设计师和贵妇名媛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嬉 皮士与摇滚风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迷你裙(mini skirt)”─50年代末,Marry Quant 开始进行短裙的实验,这导致了1965年迷你裙的出现。这种 长度在膝盖20厘米上的裙子被称为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的标 志。这种裙子在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名模Twiggy、美国第一夫 人杰奎琳。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年纪较大的人们,对于日常生 活中的超短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裙子 对整个时装界、整个社会的女性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Marry Quant Marry Quant和迷你裙 名模Twiggy 名模Twiggy 杰奎琳杰奎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全266册) 南京图书馆编,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是根据实习报告中所反映的实际内容起的名称,为影印。收录南京图书馆所藏中央政治学校学生实习调查报告470余册,约17万5000多页。时间跨度为1931年至1937年,地域覆盖范围为江浙沪鲁鄂皖等地部分市县,部门涉及国民政府各部院机构及地方市县,内容涉及普通行政、财务行政、工商行政、市政、县政、统计、金融、法律、公用事业、合作事业等。全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前中国各地经济的实际情况,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目录 第一册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实习总报告徐廷贵………………………………………………一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之组织与工作概况夏忠群…………………………………二○一实业部统计长办公处及实业统计范围调查工作实习报告谢傑民李荣丰…………三三七第二册 主计处统计局之沿革与职掌及中国统计事业概述陈增吉………………………………一中央统计处工作概述及全国合作社概况统计黄兆鹏……………………………一五一中央统计处已往及现在之党务政治社会人民团体等各项统计工作鸟瞰韩贵基杨哲一雷荣霖…………………二八五 第三册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农业统计科进行与主持之各种农业统计报告杜品山………一主计处统计局之经济社会资源及各项统计事业实习报告赵金山卜昪华……二二七第四册 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概况及人口与社会农业资源财政与经济统计萧承禄刘坤阅黄存性…………………一 第五册 主计处统计局等所办之民政统计主要农作物生产统计物价指数统计劳资纠纷统计潘应昌张逸铭萧抱坚………………………………一 第六册 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之沿革与职掌实习报告唐宗寿叶定安王述安………………………一 第七册 铁道部会计处津浦铁路管理局会计处实习报告史桂濂毕庆芳………………………一中央普通会计之总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王克章陈学齐王復华吴邦护赵殿举…………………………………二〇三 第八册 外交部实习总报告第四篇外交仪节刘世灿……………………………………………一外交部情报司亚洲司欧美司国际司总务司实习报告尹禄光………………………一八五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之组织概况及上海公共租界沿革之法律的考察许绍昌……四六三第九册 外交部实务述要及外人在华沿海及内河航运权考察车祖荫……………………………一北京政府与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及国外华侨状况所受待遇的考察何思可………五一五

销售常用英语口语

行销是台湾常用的说法,其意思类似营销,两者都综合行销企划(决策)与销售执行,即想与做的结合。销售和行销(营销)的分界看了「行销是什么?」(Kotler,商周出版)的第一章和导言部份(导言前那段访问也满有料的)。我写下有关销售和行销的分界。销售和行销的分界是要很清楚的,尤其是在现今销售的超竞争商战中。导言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说:「今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商品短缺,而在顾客短缺…」。 1. 如何招徕顾客 普通次第:招待—问候—寻觅相关话题—理出商谈眉目。所以,打招待很次要,不管顾客有没有表现购置意愿,您都该当上前问候一句:“What can I do for you?”或“May I help you?”,也可说:“Can I be of any assistance?”,假如是熟客,可复杂说声:“Good afternoon, madam. Something for you?” 2. 如何打开话题 假如顾客不置可否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决不可轻言保持,可以先说:“Everybody is welcome here, madam. Whether she buys or not.(这里欢送任何人光临,买不买都没联络)”,然后坦率地问:“Are you looking for something?”。 3. 如何拉近间隔 首先表达本人身份,以致可以交换名片,然后说些常用客套话,为当时的采购铺路。一句:“Would you mind my recommending?”非常有用。 4. 如何游说购置 初次见面就开门见山、口若悬河的做法已经掉队。当你要说服顾客时,最好用“Well, let me tell you why.”作为正文商品用处、优点的开场白。 5. 如何展示商品 可以说:“Please take a look at this.”或“That one, madam?(那个好吗?)”合作产品加以阐明时,则用“As you can see, ~(正如您所见,~)” 6. 如何推延工夫 争取工夫以便临时抗战要有技巧,再心急也要说“Please take your time”(渐渐看/观赏)或“Go right ahead, please.”(随便观赏)。根据情况也可经过闲谈进入主题,让顾客有必定工夫考虑。 7. 如何选取工具 广告信函、海报、虐待卷等都是出售的有效辅佐工具,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摘要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看看周围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我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流逝,我们的道德也被一点点地冲刷掉了,道德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亟需正视国学以及国学教育,但国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展开发挥其德化育人的功能值得我们研究,而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正在接受国学教育的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入手,从他们学习国学的过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审视当下的国学教育。。本研究从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培训的小学生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辅以访谈,了解了当下小学生国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小学生学习国学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当下小学生有多种渠道接触国学,但小学校国学教育缺位,小学生深入接触国学机会较少,参与培训的小学生参与意识较强,但多是带着功利心目的学习,而在课外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校外培训机构中所学国学内容上贴近生活,内容多样,但无法形成系统,教材权威性让人质疑。针对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加强小学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学融入校园文化中去;其次,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合理引导小学生对国学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的倾向;再次,注重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培训;最后,社会多方助力增加小学生接触国学的机会。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小学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我国国力不断增强、民族意识苏醒、民族自尊心增强的背景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繁荣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官员腐败、子女不孝、各种大学生伤害事件等情况接连出现,尤其是小学生一代出现的道德问题让国人倍感焦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将传统文化提到了发展的关键点上,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学,也日益成为社会大众学习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试图从国学中所包含的经义中来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国学强大的道德感化能力让社会各方投以瞩目的眼光,一次次拨动着大众的神经,于是国学就从高校专门研究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开始在大众中普及。2006年1月,《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版专栏,基本的国学知识开始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于丹女士合作讲授《论语与人生》,开启了国学系列栏目《百家讲坛》的序幕。随着栏目的播出成功,2009年国学普及开始走向小学生,在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推出了以“开心学国学”的一系列知识竞赛为主题的《开心辞典》栏目,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主流媒体的参与下,国学越来越多被国人了解,国学教育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对国学的简单了解,而是想对其有深层次的学习,于是学校变成了国学教育展开的一大阵营,社会上的校外培训机构也积极筹建各种国学学习班,读经运动、私塾书院的出现在当下看来也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小学生接受国学教育、尤其是在蓬勃兴起的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教育的的现状到底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调查从这个角度出发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

3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日记

3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日记 导读:3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日记范例1 星期三的中午,我们学校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要举行读书节图书义卖活动。老师让同学带20元零用钱,在义卖活动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书。 到了中午,我和几位同学立刻扫完地,飞快地跑向操场,和大家一起吆喝着:“全场大甩卖,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快来买哦!”有了这个口号,一下子涌来了很多人。我们被很多人围着,有的急着找自己喜欢的漫画书和文学书。有的仔细地挑选玩具。叶子铭不慌不忙地一一收钱。我和几位同学认真的介绍着。一下子,生意很好,我们赚了很多钱。 过了一会儿,周老师说我们可以自己去买书。我东跑跑西逛逛,还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类型的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胡乱窜动。忽然,我发现四年级那里有很多人在买,看见大家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嘴巴笑得合不拢嘴。我飞奔过去,竟然发现了我最爱看的书《怪物大师》,可惜价格太贵,我学妈妈平时买东西砍价的方法,叫他们便宜点。原价是15,他们也肯把价格降到10元。我小心翼翼的递给他们20元,他们找了我10元,我捧着书,高兴极了!现在口袋只剩下10元了,我又用10元买了一个本《百问百答》。太棒了!终于买了2本自己喜欢的书。 最后,老师带着我们回到了教室,我看到大家各自买了好多书,

都在谈论自己选的书好,价格便宜。买的最多的是张徐畅,他一口气买了六本书。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只怪自己钱带的不够多,真希望学校再举行这样的活动。 3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日记范例2 太阳公公从云层里露出了半边脸,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阳光明媚的早晨,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我独自漫步在小区的公园里。记得每天早晨,都能够倾听到环卫工人扫落叶时沙_沙_的声音,有时觉得,那声音犹如一支美妙的乐曲,是那么的有节奏。可是今天,我却只是见到了满地枯黄的落叶。突然,我的脑海中窜出了一个想法:不如今天我就当一次环卫工人,清理清理这些枯落叶吧。于是,我便立刻回家拿起扫把,准备开工。这时候,妈妈买菜回来,见我拿着扫把站在公园里,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如果你今天能够将这条小路上的树叶清理干净,我就给你发工资。我一听,立刻充满了斗志:获得靠自己的努力赚来的钱,该有多好啊! 太阳越升越高,最后照耀着整片大地。我正式开工了。我先用扫把将地上的'落叶扫到一处,慢慢堆积起来,然后再将它装进垃圾箱里。看似简单的活,却将我累得大汗淋漓。慢慢的,我体会到,原来那些环卫工人是那么的不容易,他们每天都辛辛苦苦的打扫,保护着环境,而我们平时却还乱丢垃圾想到这里,我真感到羞愧。 打扫完后,我便将我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妈妈看,妈妈也履行承诺,

常用客套话40句!

常用客套话40句!【文化百科】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求人原谅说“海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看稿称“阅示”,请人改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归还原主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自称礼轻称“薄礼”,不受馈赠说“返璧”。 被人帮助说“谢谢”,对方家庭叫“府上”。 自己家庭叫“寒舍”,对方父亲叫“令尊”。 对方母亲叫“令堂”,问道年龄叫“贵庚”。 问道姓啥叫“贵姓”,问道职务叫“称谓”。 问道姓名叫“大名”,对方男孩称“公子”。 对方女孩称“令嫒”,对方妻子称“夫人”。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促销员社会实践日记

促销员社会实践日记 促销员社会实践日记 炎炎烈日当头正是地里庄稼施肥和喷洒农药的时节,农活忙时我们家经营的农村商店就格外的忙一些,因为农忙时我们家不仅要卖农药化肥而且农忙时节,大多在地里忙了一天的人们回家后不愿再忙而且在炎热的夏天谁愿再做饭,所以我们家会忙着卖一些食品例如煎饼、馒头、还有一些时令蔬菜,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假期没有选择去打工而是回家帮助父母经营商店,以便让父母不再那么的辛苦。而且通过和不同的人接触可以让我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同时我也想通过体验社会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耐心,更想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经营商店,在以前总被理解为卖货的包括我自己以前也这样想但是经过假期在家帮忙,我认识到经营商店不仅仅是卖东西那么简单,刚开始我觉得这个职业丝毫没有难度,以为这工作很简单。其实,其实经营这个小商店需要多方面的素质,要自信,有开朗的性格,又要做到细心,有耐心,而且一定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商品推荐。现将我在家经营商店实践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干这项工作必须认真仔细而且要有较好的记忆。作为我们家商店的销售人员我必须熟悉商品及商品价格,其实在我看来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家的商店是一一个农村的综合型的商店,所以家里商品比较杂,记起来也是个挺麻烦的

事,这就要求我一定要认真仔细,切不可粗心大意,吊儿郎 当。 第二、货物摆放,有调理。对于我们家这样的农村综合型商店,货物比较多而且杂,所以销售货物摆放是有讲究的,要不然卖起货来是比较麻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人们常用需求量大的商品摆放在最明显的地方,而且要多多堆放以供顾客选择,物有条理。 第三、经营商店必须热情周到。有句话说顾客是上帝。所以经商必须要热心周到。我们家在吃饭的时候顾客通常会很多,有时我会觉得有些手忙脚乱,但还必须热情微笑,顾客就是上帝,一定要让顾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使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第四、我们队顾客讲解我们的商品必须要耐心。讲解商品要做到耐心不烦躁,不恼要耐心,尤其是对于那些脾气有些急躁的顾客更要耐心,而且有些顾客还会和你讲价钱,挺令人烦恼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另外经营生意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经营商店需要向顾客介绍商品,所以介绍商品时语言表达必须合理得当,说话要有条理还要根据不同客人的身份不同介绍不同的产品同时还要让他人感觉你的亲和力。当然我们介绍商品时也不能让顾客讨厌,所以要求我们用简单扼要的语言介绍我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的“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的“时装设计师”。欧美上层社会的服装都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的,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他们只是传统的匠人。而称得上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的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女子的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的抗议取得投票权的运动正在赢得声势。Poiret的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的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的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的看法和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的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的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的那种自然、宽松和简洁的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的服装中,我们总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和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的痕迹,他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的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的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和灯笼裤等服饰。由于对异国情调的钟情和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的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的步履,这就是有名的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的腿,以适应这种蹒跚的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的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

线统治几百年的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的雏型。 20世纪20年代的女装:女装功能化、男性化、轻便化。此时服装流行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平胸,松腰,束臀的男性化外观。去掉胸腰的刻意强调,而以简单的管线造型来取代,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短致只盖住膝盖,称为“管子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发生了新的改变。妇女直接参加生产和战争,获得了经济积极地主张性别平等,为反抗男权社会,女性们一整天都穿上长裤,裤装的舒适方便使裤装一直流行,女性的裤子第一次成为正式服装部分。人们不再需要那种使身体扭曲变形的紧身衣,开始拒绝那些强调女性特征的设计,而是需要更多的腿部白由。由此便出现了简单单宽松的直筒连衣裙和直筒短裙。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女装的设计主调确立了——适用、简练、朴素、活泼而年轻。女裙进一步缩短,由踝部以上改为至小腿肚处,而且非常宽松。女装廓形直线条,不再收紧腰部也不再夸大臀部。尤其是流行“男孩似的”风格,导致发型也随着减短。 法国女设计师可可?夏奈尔(Coco Chanel1883-1971)提出,男性对于女性的性的欣赏立场不应该作为女性服装设计的考虑中心。她把男服的服装材料直接使用到女装上,为女装的功能化、男性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设计生产了自己的运动装,这种服装以宽松内衣的基本结构为根据演化而成,宽松、简单,并且采用松软的棉质面料,这种宽松服装的设计方式,其实原来是用做女性内衣的,而夏奈尔把它变成外衣,是一个重大突破。

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

《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边疆研究 孙喆 2013-05-15 11:16:44 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4期 内容提要:边疆问题是贯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救亡”和“经世”两大思潮的推动下,中国边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4年以顾颉刚为首创办的《禹贡》半月刊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一部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内容涉及多个知识领域,但毫无疑问,对边疆问题的关注给刊物本身增添了浓重亮丽的一笔,也集中体现了《禹贡》半月刊背后的学人们在社会巨变之下,是如何“在真实的学识里寻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来”的。 关键词:《禹贡》半月刊边疆研究/学术现实需要 作者简介:孙喆,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1936年,顾颉刚提出了“我国研究边疆学之第二回发动”的口号,认为:“但使国家因势利导,且有设计与分配工作之机关,则以其基础之学识与使用工具之能力均远胜道光间人,此第二回运动之收获必远胜于第一回可断言也。”①后来的学术界依顾颉刚的提法,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定义为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时期。因此,今天的学界在回顾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史时,都不能不提及顾颉刚及以其为首的禹贡学会所作的工作。创刊于1934年的《禹贡》半月刊作为顾颉刚等人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

来,陆续发表了一些针对该刊进行研究的成果,或多或少都涉及了其边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禹贡》半月刊及其边疆研究的认识。但从总体上讲,这些研究成果以记叙性、纪念性或评介性文章居多,予以具体和深入分析者少。本文拟就其趋重边疆研究的时间、关注焦点和研究途径及其在“第二次高潮”中的地位做较为深入的考察。 一、从沿革地理到边疆研究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3月1日创刊,至1937年7月16日第7卷第10期后停刊,共出版7卷82期,载文741篇。②其内容涵盖丰富,并非单纯研究边疆问题,而是涉及历史地理、边疆和民族等多个领域。同时,如果加入时间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半月刊的研究范围其实还有一个动态的延伸和拓展过程,体现出阶段化的特征。当然,这些阶段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只不过在某个阶段,某个主题更为突出而已。 对于边疆问题,顾颉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关注。③学界也普遍承认《禹贡》半月刊的创立与当时强敌入侵、民族情绪高涨的社会背景及顾颉刚等人学术报国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本文认为,至少从刊物初期的实际内容来看,离经世致用的主旨尚有一段不近的距离,倒是与顾颉刚等一直热衷的“古史辨”一脉相传,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理路相去不远。④顾颉刚本人也说过:“这个刊物采用了‘禹贡’二字,因为《禹贡》篇是研究中国地理沿革史的学问的出发点。”⑤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半月刊文章多与古代地理考辨有关,涉及边疆的并不多。不过,顾颉刚在《发刊词》中,还是间接指出边疆研究的必要性及治学路径。“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禹贡》列在书经,人所共读,但是没有幽

【精品】社会实践日记合集9篇

【精品】社会实践日记合集9篇 社会实践日记合集9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会实践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社会实践日记篇1 第一天今天是我来幼儿园的第一天,说实话内心很紧张。我之所以来幼儿园实习也是想锻炼一下自己,毕竟我身为学生从来没有进入社会工作,而自己本身也缺少耐心与毅力,和小朋友在一起有时候很需要耐心,所以我想通过幼儿园来锻炼自己。一来到幼儿园院长已经将我分配到中二班,并介绍说这个班的孩子有些调皮,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调皮的孩子,不听话,又吵,头都是痛的。我来到班级中二班是由一位姓顾的的年轻女老师和一位四五十岁的生活王老师带着。刚进入班级我觉得这些孩子很听话,一点也不调皮,你说什么他们做什么,教他们画画,读英语,很快就与他们打成一片了,到下午的我才开始见识到“天使面孔,恶魔的心”完全没把你的当老师看待,不再听话,当我要他们安静的时候,他们会仰起小脑袋的问一句“为什么呢?”然后用那可爱的笑容望着你,看到这场景又不忍心去凶他们,总觉得会让他们受伤,后来顾老师告诉我对他们不要太宽容,不然这群孩子会觉得你太随和不把你当老师看,什么偶不会听你的。可是说实话我实在是不忍心对他们发火,还是笑吟吟对他们。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回到家感觉真的好累比在学校上学更累,突然觉得在社会上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一名幼师更不容易。第二天今天很早就来到幼儿园打扫教室清洁,然后领早餐给孩子们吃,通过昨天我已经知道我的工作内容。今天早上接到通知上午有一个英语测试,说实话他们那么一点小就有这么大的竞争压力也蛮可怜的,在考试前我一直为他们复习英语,教他们读单词,他们的英语书很简单,所以为他们复习我也很轻松,但对于他们有些单词实在是太难了,连中文的有些音都发不清楚更何况英文,不过今天考试对他们还蛮简单的,很灵活,唱几首英文歌,以及最常见的英文对话。现在想想我那时候上幼儿园那真叫个幸福!昨天一天我努力的去记住他们的名字却发现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老师通常就他们小名,而我只能靠

常用的客套话40句

常用客套话40句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求人原谅说“海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看稿称“阅示”,请人改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归还原主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自称礼轻称“薄礼”,不受馈赠说“返璧”。

被人帮助说“谢谢”,对方家庭叫“府上”。 自己家庭叫“寒舍”,对方父亲叫“令尊”。 对方母亲叫“令堂”,问道年龄叫“贵庚”。 问道姓啥叫“贵姓”,问道职务叫“称谓”。 问道姓名叫“大名”,对方男孩称“公子”。 对方女孩称“令嫒”,对方妻子称“夫人”。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匈牙利、前南斯拉夫和奥地利的高硅铝土矿就是劳塔厂通过焙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的,这个厂位于德国。在700~1000℃的环境中焙烧铝土矿,之后再90℃的条件下,用苛性碱(10%)将焙烧矿溶出。使铝土矿焙烧脱硅率达到最高的80%的最佳温度是900!~1000摄氏度,同时,精矿的A/S从之前的四点五提高到了二十,将三氧化二铝的损失率维持在百分之五以下。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溶出环节,由于较大的液固比,使得该方法存在溶出时间太长,物料流量较大,溶出液中二氧化硅含量过低,使后续工艺复杂化的缺陷。另外铝土矿产地的不同对于该环节也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含硅矿物的形态及晶格差异会脱硅效果的差异。 国外铝土矿焙烧预脱硅研究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但尚未见工业应用,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焙烧预脱硅方法要使用高浓度碱液,液固比太大,物料流量大,烧碱消耗高,且焙烧后的铝土矿需要较高的溶出温度[i]。 上世纪五十年代,铝土矿预焙烧脱硅工艺研究在我国开始兴起,以提高铝土矿原矿的A/S 比为目的。相关实验研究最早是在鞍山开始的,在鞍山竖炉里焙烧铝土矿,但是,得到的结果是脱硅效果既不明显也不稳定。后来有人采用其他方法也未取得较好的效果。之后对于铝土矿预焙烧脱硅的研究中断了一段时间。1980年前后,又有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仇振琢曾对于山东的铝土矿和产于山西的铝土矿焙烧脱硅效果做过对比试验,焙烧温度在10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间,温度在1100摄氏度效果更好[ii]。实验研究证明,在焙烧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从高岭石分解所得γ-三氧化二铝往α-三氧化二铝晶形的转化幅度增加,所得产物在碱液中也越稳定,减少了三氧化二铝的消耗。在高温,低压的环境下做预脱硅实验,浸出液的液固比也会较大幅度的降低。浸出周期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三氧化二铝的消耗也几乎为零,而且还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脱硅率。刘今等人用含有高岭石及一水硬铝石的山西普铝矿进行化学脱硅小型实验:原矿的化学成分为:60.41%AL2O3、12.83%SIO2DUNAHO、6.13%Fe2O3,铝硅比为AL2O3/SIO2=4.7,粒度为-74μm,实验温度控制在600 ~1100℃的范围内,溶出温度为90℃和120℃,Na2O浓度为77.5g/l[iii]。实验研究显示。对脱硅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焙烧温度,脱硅率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的增加,但是氧化铝的溶出率没有同步变大的趋势。另外,磨矿方式的不同,所得物料的脱硅率也会有不同。综上得出:1000摄氏度到1100摄氏度为最佳被烧温度,95摄氏度为最佳溶出温度。与此同时,矿石的铝硅比也从4.5改良到了13到18.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和氧化硅的分解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容易,其中氧化硅是较为容易和碱液反应产生硅酸钠的;另外,浸出液的液固比增加,精矿的A/S(铝硅比)也会提高,不过三氧化二铝的回收率会略微下降。罗琳等人应用差热、热重、红外光谱和高温X射线衍射在线分析等方法对山西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高硅滴低品位铝土矿的焙烧热力学过程进行研究[iv]。实验所得,这是一个非等温多相反应过程。在焙烧后的脱硅规律方面,高岭石和铝土矿是相似的。说明,高岭石脱硅后 [i]赵世民,王淀佐,胡岳华,徐晨,赵小玲.铝土矿预脱硅研究现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05). [ii]仇振琢.低铁中等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合理方案的商榷[J].轻金属1987(2):8~14. [iii]刘今,程汉林,吴若琼.低铝硅比铝土矿预脱硅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27(6):666~670. [iv]罗琳,刘永康,何伯泉.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铝土矿焙烧脱硅热力学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1999,51(1):25~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