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房屋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最新房屋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最新房屋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最新房屋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1

2

(一)施工工艺

3

条形基础的施工程序是:基槽开挖、验收→清理→砼垫层→清理→钢筋绑扎4

→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含5

怒找平→混凝土养护拆模→基础检验。

6

(1)基槽施工

7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挖掘机开挖,机械开挖至垫层标高以上100mm后,采8

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土方开挖前,先放好基础边线和土方开挖线,并将其引9

至基槽以外不会被破坏的地方,开挖时注意底局部100厚土层,待验槽后浇筑10

垫层时挖除以防止因基底长时间暴露而受扰动,开挖基槽时如发现土层和地质11

报告不符合或发现不良地质,如暗沟、暗塘等,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地质勘12

测部门、设计院等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土方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13

14

由建设、监理、施工、勘查、设计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完成验槽记录及地基15

验槽隐检手续。

16

土方开挖

17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液压挖掘机挖土方,人工配合清槽。开挖过程18

中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等经常检查,作好原始记录及绘制断面图。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或遇特殊情况时请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好隐蔽记录。为

19

20

防止坑底拢动,基坑(槽)挖好后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21

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土方开挖主要施工要求如下:

22

23

1)挖土前作详细的技术交底,按规定要求放坡开挖。

24

2)基坑开挖需要进行支撑,挖土应与支撑互相配合,机械挖土后及时采用锚25

杆支护,边挖边支护,以免槽壁失稳导致坍塌。

26

3)挖土过程中不得在基坑(槽)四周任意堆载,人工挖至设计标高后,请建27

设、设计、质监、勘察、施工单位验槽达到要求后进入下一工序。

28

4)开挖过程中派专人值班,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项目经理、设计方、

29

建设方、勘察院并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待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30

5)基坑(槽)开挖后,坡顶四周须作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时刻检查边

31

坡的稳定情况。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到低洼

处,再设水泵排走,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在坡度较32

33

大地区,在离边坡上沿5~6米处,设置截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

34

挖区域内。

6)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基坑(槽)四周加防护栏,挂红灯做明显标记。

35

36

(2)基础垫层及条基砼施工

37

1)浇筑C15砼垫层时,按每个台班留置试块3组,做试块时,请监理人员进

38

行旁边监督,并进行标准养护。

39

2)垫层浇筑前要对基槽土方进行修整,应竹签对基槽进行标识。用竹签订在

40

基槽中,再用水准尺进行测定标高。在砼施工中,测量员应对全程进行控制施

41

工。由远而近,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米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

42

垂直浇筑,振动棒插入间距为400mm左右,振动时间为15-30S,并且在20-30min

43

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能覆盖已振

44

实部分的边缘,振捣完毕后,表面要用磨板磨平。

45

(3)砖基础施工

46

1)采用烧结多孔砖,砖的强度等级需要进行复试需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前1-2

47

天浸水润湿,含水量宜为10%-15%。

48

2)抄平设置皮杆数。放出墙身轴线,并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表面平整度超

49

过1.5cm的要用细石砼抹平。

50

3)砖墙砌筑形式采用梅花丁式,砌筑方法为三一法。即一铲灰、一批砖、一

揉挤、砂浆标号为M10水泥砂浆。砂浆搅拌时应按配比进行配制。搅拌时间不

51

52

宜小于120S。随拌随用每次在2-3小时内用完。

4)砌筑时应在墙的转角处及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设置皮数杆。皮数杆应垂

53

54

直放置于预先做好的固定水平标高砂浆块上,砌筑时墙体上嘴上一批砖和最低

55

一批砖均砌丁砖层。

5)砖墙的十字交接处。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错开1/4砖长,砖墙的转角

56

57

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的应留出斜搓长度不应小于斜搓高度58

的2/3。

6)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

59

60

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法不得出现透明缝、死缝、假缝。

61

严禁有水冲浆灌缝。

62

7)墙体与构造柱的交接处应留置马牙搓及拉结筋。马牙搓从每层柱角开始留63

置。先退后进。间距沿前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搓处算起。长度64

不小于1000mm。

65

8)墙体砌筑完毕后,应把墙体的浮灰和杂物清理干净,包括构造柱内的落地66

灰及浮灰。

67

9)砖砌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mm)

68

轴线位置: 5mm

69

墙面垂直度: 5mm

70

表面平整度: 7mm

71

水平灰缝平至直度: 10mm

72

水平灰缝厚度:±8mm

73

(4)钢筋制作与安装

1)根据施工图纸和制定的图集,掌握构造柱、圈梁、节点处的钢筋构造及各

74

75

部做法,确定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

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不同型号、钢号、规格均要进行复试

76

77

合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78

3)各种不同型号、规格不同尺寸数量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按绑扎次序,79

绑扎前要清理模板内杂物盒落地砂浆灰,模板上弹好水平标高线。

80

4)绑扎基础构造柱钢筋时,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分布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81

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构造柱与梁的交接处上下各500mm加密区。

82

5)绑扎地圈梁钢筋。在模板支架好后绑扎,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线放83

箍筋后穿入受力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并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84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Ⅱ85

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4d,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在钢筋绑扎好后应垫水泥垫块,数量为8块/㎡。

86

87

6)在钢筋加工时不得乱锯乱放,使用前需将钢筋上的油污、泥土和浮锈清理88

干净。

7)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89

90

受力钢筋间距:±10mm

91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mm

92

箍筋、横向钢筋的间距:±20mm

93

保护层厚度:柱、梁±5mm

94

(5)模板施工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个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95

96

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97

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和养护等要求。

98

99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100

5)木模与支撑系统应选不变形、质轻、韧性好的材料不得使用腐朽、脆性和101

受潮易变形的木材。

102

5)构造柱模板安装

103

5.1 构造柱模板有侧模、柱箍、支撑组成安装前先应将构造柱内及钢筋上的104

杂物和落地灰清理干净,先安装侧模再安装柱箍将其固定,为保证柱模的稳定,105

柱模之间水平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106

6)圈梁,模板安装

圈梁摸板支模采用扁担支模法系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处,每隔1m左右一丁砖107

108

孔,穿50mm×100mm方木做扁担,高应根据墙体50线确定,并在侧板上钉托木,109

竖立两侧模板,用夹条及斜撑支牢,侧板上口设撑木固定,侧板上口的水平标高应根据墙体50线确定,复核墙的轴线位置。

110

111

7)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112

轴线位置: 5mm

113

层高垂直度: 6mm

114

相连两板高低差: 2mm

115

截面内部尺寸: +4mm -5mm

116

表面平整度: 5mm

117

(6)基础柱、地圈梁砼施工

118

1)浇筑前应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掌握天气变119

化情况。

120

2)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及截面尺寸,支撑和模板的固定可靠,钢筋的规格121

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

122

3)清理模板内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并加以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123

4)砼的强度为C25砼构造柱、梁板采用机械搅拌。

124

5)浇筑构造柱时,砼的拌制应严格按照配比进行控制,并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浇筑前构造柱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振捣时,125

126

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并避免碰撞钢筋与模板。浇筑时应尽快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用振捣器时,要轻拔快插、插捣有序,不漏振,插入深度不127

128

小于50mm,在浇筑时要经常观察模板,防止胀模。

129

6)地圈梁振捣时,振动棒插入间距为400mm左右,振捣的时间应使砼的表面130

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对于钢筋密集部位,应先制定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131

捣密实。浇筑时时刻观察钢筋和模板,如有变形和移位,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132

砼振捣完毕后表面用磨板磨平。

7)浇筑结束后,应进行砼养护,即覆盖及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昼133

134

夜,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昼夜。在强度为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上面135

踩踏及安装砌筑。

8)砼浇筑允许偏差

136

137

轴线位置: 8mm

138

截面尺寸: +8mm -5mm

139

表面平整度: 8mm

140

(7)土方回填

141

1)采用人工回填,铺平、机械打夯,打夯遍数为3-4遍,每批回填松土20cm,142

其夯实厚度在15cm左右。填土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表土后将填143

方边缘宽度填宽0.5m。

144

2)回填前,将坑内树根、木料等杂物垃圾清理将洞、积水抽干,清理泥砂。145

3)基坑(槽)回填时应在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差太多,146

以免把墙体挤歪,不得随意填满一处,再回填下一处。

147

4)回填时,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错。

148

5)在回填过程中,取土、铺土、压实等各工序应按设计要求、土质、含水率、149

回填规范进行回填土。

150

6)在做到上述各项工作同时,各个施工环节必须严格施工,确保土方回填工程顺利进行。

151

152

15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