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文言文《世说新语》课内外对比阅读

【最新版】文言文《世说新语》课内外对比阅读

【最新版】文言文《世说新语》课内外对比阅读
【最新版】文言文《世说新语》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世说新语》必考文学常识

作者:刘义庆及门下文士(切记不是刘义庆)

时代:南朝宋(切记不是南宋)

内容:记述自汉末到东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 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地位:《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切记不是“文言志怪小说”)。

评价:鲁迅评价《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二、《世说新语》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定蜀国少小的时候有令美好的誉名声。年十三,魏文帝闻听说之代词,代指钟毓、钟会,语告诉其他的父繇yáo,三国时魏国相国曰说:“可令让二子来。”于是敕chì,皇帝诏令见进见。毓面有汗名词,汗水,帝曰:“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

面何什么以因为汗名词作动词,出汗?”毓对回答曰:“战战惶惶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汗名词,汗水出如好像浆

。”复又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恐惧战栗,害怕得

,汗不敢出。”

发抖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文翻译:

钟毓、钟会在小时候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 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限断两处)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参考答案】谢 太 傅/寒 雪 日/内 集。

【答案解析】断句的依据:人物+时间+事件

2.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之”中的“之”

的意思不一样。

B.【乙】文中“卿面何以汗”和“汗出如浆”中的“汗”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

了人物、时间、事件等要素。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召见他们的原因。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卿面何以汗”中的“汗”是名词作动词,出汗;“汗出如浆”

是名词,汗水。

3.【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文章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 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可以看出 的 的言语更巧妙。【乙】文 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

【参考答案】兄女(谢道韫);钟会

三、《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点标注

许允妇是阮卫尉1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2,允无复入理(侧面描写,表现出阮氏之丑),

阮卫尉:古代对人称呼的习惯,姓+官职,例如:杜工部

交礼竟:夫妻交拜的礼仪结束;竟:结束

理:理由,可能

家人深以为忧。会3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4答曰:“是桓huán郎。” 桓郎者,桓范也。

以为:是古今异义词,“以”和“为”是分开的。以:把;为:当作。“家人深以为忧”这句话是省略句,应该是“家人深以(允不复入里)为忧” 会:恰巧,正好

还:返回

“桓朗者,桓范也”是判断句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5语6许云:“阮家既7嫁丑女与卿,故8当有意,卿宜9察之。”

果:果然

语:告诉

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既然

既 既.毕,令间牒问曰(《世说新语·曹操捉刀》) 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已经

故当有意,卿宜查之:(阮家)一定是有用意的,您应该好好的体察。故:一定;宜:应该。

故.当有意 一定

故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

无缘无故.原因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所以

许便回入内,既10见妇,即11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12之。许因13谓曰:“妇有四德14,

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翻译为“已经”;即:表示动作没有完成,翻译为 “马上”。既……即……:一……就……

停:使动用法,使……停下

因:于是

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女有四种美好的品德,你有哪几种?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15容尔。然士16有百行17,君有几?”许云:“皆备。”

唯:只有

士:有道德修养的人

百行:百是虚指,指各种各样的品行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18色,遂19相敬重。

惭:惭愧

遂:于是,从此

文言翻译: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就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把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1.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允有客至 会,正好、恰巧。

B.妇令婢.视之 婢,bì,使女。

C.还.答曰 还,huán,回来。

D.桓果.语许云 果,结果。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果,果然。

2.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见妇 既:将要。

B.妇料其.此出 其:指代许允。

C.许因.谓曰 因:于是。

D.遂.相敬重 遂:于是,从此。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既,已经。

3.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婚礼结束后,许允已不再有进入洞房的可能。

B.“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肯定是有用意的,你应当细心体察。

C.“便捉裾停之”—就拉住许允的衣襟要他停下。

D.“妇有四德,卿有其几”—许允的媳妇应该有四德,你有其中几条呢?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妇有四德”指的是“妇女应该有四种美德。”此处是泛指妇女,而不是特许允的媳妇。

4.选段开头“家人深以为忧”的原因是什么?此事之后家人还担忧吗? 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交礼竟,允无复入理;不担忧了。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