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奥威尔小说《动物庄园》中的动物与人

学生姓名:高小丁

指导教师:杨冰峰

教学单位:外国语学院

一、课题来源

《动物庄园》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在西方是非常流行的,但是相对于东方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却是比较陌生的。在《动物庄园》里尽管奥威尔是用动物来进行写作,但是其作品的深层含义却是在讽刺当时的苏联政府。所以有必要通过对作品中各种动物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在现实中的形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动物庄园》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在东西方阵营中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对待。在西方,这部寓言受到热烈欢迎,被认为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的公允评价。但是在原社会主义阵营中,这部作品却遭到禁止。是什么原因导致同一部寓言受到相反的待遇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部小说及其作者加以研究,分析其中的奥妙所在。

《动物庄园》的故事脉络与苏联的历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惊人的相似,在很多共产党正在或者曾经执政的国家都能看到动物庄园的类似影子。作者在书中借由对动物庄园的发展变化,对共产主义运动未来命运的预言也被1991年的苏东剧变和后来的历史所印证。

对《动物庄园》进行研究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对历史的分析,这部寓言体小说以文学的语言指出了平均主义和极权主义在根本上的联系:由于掌握分配权的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于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任何平均主义社会无论形式上有着什么样的诉求,其最终结果都会与其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背道而驰。

三、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

[1] Grimes, William.The Road to ‘Animal Farm,’ Through Burma[N].New York Times; 6/7/2005.

[2] Gottlieb, Erika.Bloom's Notes. George Orwell's Animal Farm (Book)[J].Utopian Studies;

2003, Vol. 14 Issue 2.

[3] Hyde, John.Animal Farm (1945)[N]. New York Times; 6/7/2005.

[4] Kearney, Anthony.Orwell's Animal Farm and 1984[J]. Explicator; Summer96, Vol. 54 Issue

4.

[5] Letemendia, V.C..Revolution on Animal Farm[J].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Winter92,

V ol. 18 Issue 1.

[6] Orwell George.Animal Farm[M]. London:Penguin Group, 1972.

[7] Orwell George.Nineteen Eighty- Four[M]. Beijing:China Zhi Gong Press, 2001.

[8] Rasmussen, Kent.Animal Farm (Book)[J]. Library Journal; 9/15/2003.

[9]潘光威.A TRAGEDY OF TIMES AND INDIVIDUAL——George Orwell and His Political

Fable Animal Farm[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S1.

[10]艾玲.乔治·奥威尔:集权社会的文学预见者与讽刺者[J].社会科学报, 2003/09/25.

[11]方航.奥威尔的政治观及其政治小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

[12]王丽丽,鹿艳丽,王小青.二十世纪英国小说概述[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1

[13]孙宏.论阿里斯托芬的《鸟》和奥威尔的《兽园》对人类社会的讽喻[J].西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14]汪霖.解读“奥威尔现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5]闻敏.二战时期的奥威尔[J].中国图书商报.2003/06/27.

[16]姚国松.试从《动物庄园》谈奥威尔的文学观[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

[17][英]奥威尔著.奥威尔文集[M]. 董乐山,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18][英]乔治·奥威尔著.一九八四; 动物农场[M].董乐山,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 2003.4.

[19][英]奥威尔著.动物庄园[M]. 张毅,高孝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0]邹颉.再论乔治·奥威尔和他的《动物农场》与《1984年》[J].阜阳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0/06.

四、研究的内容,途径

(一)研究内容:

奥威尔和他的《动物庄园》已经逐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而我们所要分析的内容是在这部作品中动物与人的关系,奥威尔是怎样通过描写动物而讽刺当时的苏联政府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后,奥维尔受雇于BBC从事有关战争的报道,1944年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奥威尔写成了《动物庄园》一书,这本书成为奥威尔个人写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他的文字从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转向了捍卫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在1947年他为《动物庄园》乌克兰语版的绪言中写道:“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确信,如果我们想使社会主义运动恢复生机,就必须得摧毁俄国神话。”

《动物庄园》是一部寓言式的政治讽刺小说。其故事梗概是:一天晚上,农场动物集会。长者“老麦哲”临死前号召大家推翻人类统治(动物灾难的根源),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和平友爱的理想社会。但农场主被赶走后,充当领导的两头公猪“拿破仑”和“斯诺鲍”发生矛盾,前者将后者逐出农场。同时,治理农场的群猪逐渐侵吞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并将所有不满者屠杀。“拿破仑”还将长者留下的戒律加以篡改,把“任何动物不得不杀害其他动物”改为“任何动物不得无故杀死其它动物”;将“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改为“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有的动物比其它动物更平等。”农场统治者还穿起人的衣服,与邻近农场主吃喝玩乐,把“长者”的遗教忘个干净,使农场的动物又回到原来的处境。

本文拟从以下方面探讨《动物庄园》中动物与人的关系:

第一部分主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入手,分析《动物庄园》写作的原因。

一、《动物庄园》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生平

(1)《动物庄园》的写作背景:西方、东方

(2)作者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第二部分为介绍《动物庄园》的故事梗概,使读者了解大致内容及主要人物

二、《动物庄园》的故事梗概

第三部分为论文重点,将详细介绍书中主要动物的象征意义,分析出书中的动物与现实中的人的关系。

三、《动物庄园》中主要动物的象征意义及与人的关系

(1)公猪“拿破仑”和“斯诺鲍”的象征意义

(2)马“鲍克瑟”的象征意义

(3)羊的象征意义

(4)其他动物的象征意义

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总结部分,将对论文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四、总结

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通过由浅入深的层层论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最后归纳出《动物庄园》中各个动物的象征意义。

(二)本文采用主要途径、手段及方法:

著作中各种描写的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主要通过图书查阅;网上浏览;去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等。拟运用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词汇学,汉英(英汉)英语翻译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技术指标

本论文一共分四个部分:

2006年12月21日—2007年1月30日,完成并上交“外文翻译”定稿。

寒假至下学期初,2007年3月15日止,完成并上交“开题报告”定稿。

2007年3月16日—2007年4月12日,完成并上交毕业论文正文第一稿。

2007年4月13日—2007年5月17日止,完成毕业论文正文定稿并上交装订好的所有论文资料。

2007年5月18日—2007年6月15日,准备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六、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通过介绍《动物庄园》的具体内容及其作者的政治观点,分析《动物庄园》中动物与人的关系。

借助资料于5月初完成具有初步研究水平的论文。

七、现有的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现有条件:三峡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互联网。

采取措施:认真阅读原著,了解著者生平,作到知识了然于胸。

通过翻阅各种资料及互联网的应用了解最新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综合分

析,认真完成论文。

八、协助单位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峡大学图书馆,在查阅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杨冰峰老师给予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三峡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为我查询资料提供了方便。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动物庄园》的具体内容及其作者的生平,全面的探讨奥威尔小说《动物庄园》中的动物与人的具体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