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课件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课件1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2-08-16 18:03:05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论坛二00八年北京峰会”上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出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达二十个等十大新的发展趋势。 连玉明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也必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十大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大关,住房和就业成为城市两大难点。到二0二五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百分之六十六,城市人口达到九点一五亿。 二是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二十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成为大城市痼疾。 三是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四是流动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到二0二五年,中国将新增城市人口三点五亿,其中流动人口将超过二点四亿。 五是现代服务业主导城市经济,中国城市将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战略转型。 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七是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主流,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城市民主化进程加快。 八是临空产业及空航新城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0二0年中国民航

机场将达到二百四十四个,将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区域机场群。 九是环保和生态将成为宜居城市的首选。城市宜居还必须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高房价三大难题。 十是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多种安全威胁增多,城市完成多样化应急任务和城市治理任务繁重而艰巨。 连玉明强调,未来三十年不仅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特别是当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稳定因素正在演变为城市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来源:城市规划网)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 世界各地的城市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时代不同,区位地点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起因。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是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在西方,城市作为一个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社区中,原始城市是圣祠、泉水、村落、集市、堡垒等基本因素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几乎都是由密闭的城墙严格封围着。王权制度的出现使分散的村落经济向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四周以城墙圈围的城堡便在村庄中出现。城墙的最初用途或许是军事上下班的防御,或许是宗教上的标明范围。但不管怎样,出现这样的城堡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难从严业者及其实用性所需的份额以外还有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这一过程,可用下列简单的框图表示: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抑或形态,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因而城市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历程。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常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城市发展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古代城市发展经历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经济功能极其薄弱,主要是手工业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一)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1950年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落后,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950~1978年中,虽然工业化水平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改革开放初期,返城人口激增,城市化提速,1978~1985年的8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工群体,15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户籍、社会保障一系列改革,城市化进一步加速,至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6年间提高了6.28个百分点。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受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沿江地区,1949年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达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调整城市区域布局政策,工业和城市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比重1978年下降到47.9%,1985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47%。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突出,也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城市发展迅速,至2004年东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1%。21世纪初,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加速,其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18.3%。 2.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到1965年的44.9%,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则由25.5%下降为15.6%。文化大革命十年,特大城市服务业功能萎缩,人口相对减少,到1978年其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7.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上山下乡人员返城,特大城市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所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到1985年达到39.3%。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跃,与农村连接紧密的小城市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其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4.1%上升到1985年的17.0%。但是由于贯彻限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方针,到1998年特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6.6%。21世纪以来,国家对大城市的限制政策放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1998~2004年大城市、特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3.3和2.9个百分点。 3.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 旧中国城市多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或殖民半殖民地经济中心,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寄生性和消费性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生产,国家对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上海等特大城市过剩的消费服务功能被转移到内地城市,其他城市也加强了生产性建设,城市工业生产加强。1950年代后期,城市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城市的生产性功能进一步被强调,消费功能被进一步削弱或取缔,城市工业也进一步重工业化,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各城市之间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纷纷建立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达到自我供给、自我平衡,导致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趋同。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市场作用日益扩大,城市经济也逐渐由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2016年下半年河南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地形成与发展精彩试题

2016年下半年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修建性规划 D:中心规划 E:综合治理 2、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点是。A: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 B: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走向很重要 C: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D:该事物在一定地理围边界比较模糊 E:经济政策 3、铁路的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 A:中间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客运站 E:综合治理 4、河谷地带和海岸线的城市,由于海洋及山地和丘陵的限制,城市布局多呈分布。

A:集中式 B:分散式 C:组团式 D:狭长带 E:综合治理 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作品中,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A:凡尔赛宫总平面 B:卢浮宫东立面 C:水晶宫总平面 D:圣彼得大教堂 E:经济政策 6、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是以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A:自然环境 B:人造物 C:人文景观 D:人造物和人文景观 E:综合治理 7、由于土地市场中出售的是使用权,这就需要设定一个使用年限,现在国家的基本规定是居住用地和工商业用地分别为。到年限后或政府将土地收回,或再续签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居住用地也可能自动续期(相关办在制定中)。 A:50年;70年 B:70年;50年 C:50年;20年 D:20年;50年 E:经济政策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09-07-05 22:46:45|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给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也是当前城市史这门新学科所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当前城市史的研究,着重还是研究其理论、方法,怎样进行城市化?怎样使得中国近代城市化更彻底?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如何保护传统文化这样艰巨的任务并不是建设城市中的重要议题,更多注重的是利润,给人的形象;尤其是曾经让我们骄傲的那些古建筑,会被冠以丑陋的形象而被遭以拆除代之以现代化的外观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本文最主要的是浅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现状问题改革开放 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这样一场伟大的革命,可以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因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史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

家相比,我们缺乏更多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失策,以至城市发展更多是在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城市建设并不同于西方,与西方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形成基础不同,特色也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体系。特别是秦汉以后,在中国封建集权的体制下,从都城到地方州县以及集镇等,有着较为严整的体系。①中国的历史有着较好的传承性,因此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应该有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我们的城市化更多的是效仿西方,在摧毁旧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协调或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化的都市,我们在欢呼我们也是现代化之下的城市人的时候,也发现了我们连一处净化我们的心灵,休憩的场所都没有了,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殆尽。在我们的眼前,到处是一片高楼林立,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都市”,这些超现代化的,千篇一律的大小都市呈现出耀眼的光芒,世界上大小国家著名的城市,景区哑然都集中到中国,每个大都市里的那些大小洋楼,花园如曼哈顿,加州,巴黎······显得格外耀眼,而中国本身的城市遗产被冠以不安全的,丑陋的矗立在不该存在的地方,尤其是在城区,生怕被外国人瞧见而被说成是太古板,太封建,不管怎么样,建筑师也得想办法或 是掩盖或是拆除,同时也还可以得到利益上的享受。因此,中国本身的城市文化真正属于中国的城市已经被铲除而只有当人们发现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时才重新复制出已不再是我们为之骄傲的城市文化,当欧美国家旧城保护范围可以达到80%乃至100%的时候,中国有资格完整城史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在整个神州大地上竟然只有丽江和平遥。(《绝版中国:受伤的城市和它们的文化孤本》) 一、城市史的研究现状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精)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2010年10月上下半月VIP 会员免费更新下载】454份 5.2G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 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 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 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 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 这两种形式。 1、城市的形成过程: 早期:以农业和狩猎为生,生产生活空间是农村 后来:随着人口的集聚和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城市 城:以行政职能为主 市:以商贸职能为主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功能 2、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剩余产品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 影响。

4、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主 要是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平坦的地形,适宜 的气候等有利条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 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在农耕时代,城市就出现了,但作用 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 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 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如13世纪的地 中海沿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 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 大大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 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 的象征。 随着城市的林立而起,其象征力便没了以往的深刻而吸引人,这似乎也暗合了“道”,也许城市与乡村本就无本质上的区别,正像 是人的安居乐所与勤奋工作一样,顺其自然(生产力的发展)而交替 着自身的位置。 城市对人类文明进程是如此的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未 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等众多大中小城市。 ①优势条件:毗邻港澳,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集中而且发达的大、中、小城市群,市场化程度高,人才、产业链、外经贸环境都具优势,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 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并认为:夏代“是古代城市开始时期”。“…夏鲧作城?,虽是一种传说,但是揆诸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个传说却是与实际相符合的。”同时还指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周以前的城市还是不多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大量兴起,主要是在封建时代。”〔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文明时代之前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早已存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应该在原始社会后期。”〔2〕 此外,还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城,最初见于早商时代”〔3〕;有的说:“邑在殷末已在成立过程中”〔4〕;有的说中国古代都市“周代始有之”〔5〕;也有人认为:我国古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兴起,从春秋初年开始”〔6〕。 上述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间为什么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对“城市”概念的理解与认定有较大的出入。事实上,在探讨城市的历史时能否有一个科学、明确而大致相同的概念,是客观地揭示城市起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渐进变化过程。城市的产生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时期。 一般说来,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城市主要是就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言,尤其是指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因此,城市的本质特征既不与“城”相同,绝不是专指城墙建筑;也与“市”相区别,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但从其基本特点来看,它又与“城”和“市”有内在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7〕因此,他还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城市存在本身和那些简单的许多独立家庭当然有所区别,这里全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8〕很明显,马克思所指的“真正的城市”,其标志是通过其特有的不同于乡村的经济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城市形式,必须基本满足下列四个基本要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即:有环绕居民区能够起防御作用的墙垣设施;有相对集中的非农业人口;有进行经常性的商品交换的场所;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中心作用。在这几个要素中,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城墙对于现代城市来讲,虽然是可有可无,但对中国古代城市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维护城市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根据古今城市的本质和特点来看,可以认定: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如果说,这个“城市”概念从其内涵与外延来讲,是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的本质和特点而较客观、科学的话,那么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观察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首先,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近200年来,城市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扩张,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熊熊燃烧中得以实现,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水源/地源热泵等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利用 其次,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成为“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 第三,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射频识别RFID、下一代无线通信网 TD-LTE、智能交通及智能安全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第四,知识型服务业将成为城市未来产业的主要形态。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发达国家已越过70%。未来的城市将形成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教育与研发服务、创意以及产品设计等相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形态。第五,城市带、城市群(圈)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快捷便利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将城市与城市有机地联接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带、城市群(圈),如日本东京城市圈、英国伦敦城市圈、德国鲁尔城市带和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城市圈等。 一.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 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大多是从资源开发起步的,而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其次,沿海地区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的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缩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 省域范围内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规模不等的城市大都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先进的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四)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五)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六)国际合作继续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二、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1997—1998年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2001年0 [提要] 近年来,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很快,在学术上不断探索,不断引进和观念,国家对城市规划的管理日趋深化,各地在实践中也纷纷采用新的了更好地把握这一发展趋势,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行业的发展,推动城市规划的技术进步,加快新理论的普及和应用;为了推门在实践中的创新和优秀经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了“中国城市课题组,计划陆续推出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年度报告。本文为其第一个报告的成果,在此刊出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中国城市城市规划发展 1997年是我国城市发展相对平稳的一年。截止到年底,仅新增设市城市市城市达668座。 199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改市的审批;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城市的扩张速度开始下

1997年国家开始对前几年开发区热进行调整,大规模的城市规划编制工这为城市规划行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使规划工作者审视自身,向性方面进军。 1998年是我国政府的换届年,3月份我国政府换届以后,提出了社会经济为抵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国内的需求市场济增长,国家将把住房制度改革作为启动需求市场的主要手段。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为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各地也纷纷开展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特别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可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深人人心,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城市特色和城市历史文广大市民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回顾1997年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年城市规划工作的创新,面临的挑战将更具有意义。 1998年将是城市规划行业产生重大变动的一年。城市规划工作将日益受地位不断提高。 一、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的争论和实践,进入1998年城市化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5)01-0011-05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谢守红 宁越敏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城市;城市空间;都市区;都市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口日益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更为迅速,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大大增强,地域范围不断扩张,与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并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形态。与一般的城市概念相比较,都市区是特指那些集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扩散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并开始由集聚为主的阶段转向扩散为主的阶段的大的城市区域。都市区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城市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空间形式,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并为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进入新的世纪,中国面临城市化进程的跨越,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对应,中国也处于以都市区化带动城市化的新城市时代,都市区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城市化的重要模式。 一 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 11中国大城市数量的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50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数量,除个别年份外,都是不断增加的。1949年,我国仅有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8个。到1960年,特大城市数增加到15个,大城市增加到24个。但此后20年间,我国由于实行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动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使得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到1980年,我国的特大城市数为15个,大城市数为30个,与1960年相比,特大城市没有增加,大城市仅增加6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大城市的数量和人口开始出现迅速的增长。到2000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分别达到40个和54个,比1980年分别增长116倍和018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同期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导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不升反降,从1980年的6315%下降到1990年的5412%,再到1995年的4918%(表1)。此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上升,2000年为531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同时放宽了设市的条件,对中、小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作为行政单位的“县”和“市”在政治地位、财政拨款以及吸引外资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所以有的县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撤县建市,形成了  总第123期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2016年北京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题

2016年北京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对于元大都采用的基本格局,错误的是。 A:三套方城 B:宫城居中 C:方格路网 D:轴线对称 E:综合治理 2、对镇域规划主要内容,概括错误的是。 A: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B: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C: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E:综合治理 3、在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设施的技术规定中,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 A:0.5 B:1.0 C:1.5 D:2.0 E:经济政策 4、在公共设施开发的阶段,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中所确定的各项公共设施分步骤地纳入到各自的建设计划之中,并予以实施,尤其是对于发展性公共设施开发。 A:项目设想 B:可行性研究 C:项目决策 D:项目实施 E:综合治理 5、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采用找出其规律性。 A:因果分析法 B:比较法 C:层次分析法 D:系统评价法 E:综合治理 6、适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是。 A:无交通管制 B:实施交通指挥 C:采用渠化交通

D:设置立体交叉 E:经济政策 7、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 B:城市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E:综合治理 8、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辆/h。 A:1 000 B:1 200 C:1 800 D:2 000 E:经济政策 9、城镇体系规划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划分的类型中,不包括规划。 A:全国城镇体系 B:省域城镇体系 C:市域城镇体系 D:县域城镇体系 E:综合治理 10、对周边受本规划建筑物日照影响的住宅、医院、学校和幼托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满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属于。 A:场地现状建筑情况分析 B:区位条件分析 C:城市发展研究 D:建筑日照影响分析 E:综合治理 11、在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中,地埋管线属于按进行的分类。 A:不同性能和用途 B:不同的输送方式 C:敷设方式 D:弯曲程度 E:经济政策 1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区位及规划要求 B:用地规模 C:场地及环境条件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13、城市发展主动、主导的促进因素是。 A:城市基本职能 B:城市非基本职能 C:经济发展目标 D: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1、论述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基础及条件。(2009、2017) 我国上古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所以能产生城市,这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分工,导致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和私有制出现,以及社会成员大分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和掠夺性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见我国古籍《礼记·礼运》中的记载。)(3)第三、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试论述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2013) 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各地诸候纷纷大兴土木,筑城修室,使中国城市数量大增。除中原地区外,在山东、河北及长江流域等地的诸候方国也纷纷建城。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2.形成三级城邑网。即周天子所居王都——诸候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三级。3.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4.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并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较深远影响。此外,建筑材料也有了发展。周人发明了瓦,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况。 3、论述西周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及其影响。(2010、2011、2017) 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中图版地理选修4《城市的形成与发展》word教学参考

第一章中图版地理选修4《城市的形成与发展》word 教学参考 1.2 都市的形成与进展 相关素材 都市的形成 都市的显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同时20世纪以来,都市的飞速进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早期的人类,居无定所,随遇而栖,三五成群,渔猎而食,然而,在应付个体庞大的凶残的动物时,三五个人的力量显得单薄,只有联合其他群体,才能获得胜利。随着群体的力量强大,收成也就丰富起来,抓获的猎物不便携带,找地点贮藏起来,久而久之便在那地点定居下来。大凡人类选择定居的地点,差不多上些水草丰美,动物繁盛的处所。定居下来的先民,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便在驻地周围扎上篱笆,形成了早期的村落。随着人口的繁盛,村落规模也不断的扩大,猎杀一只动物,整个村落的人倾巢出动显得有些多了,且不便分配,因此,村落内部便分化出若干个群体,各自为战,猎物在群体内分配。由于群体的划分是随意进行的,那些老弱病残的群体常常抓获不到动物,只好依附在力量强壮的群体周围,获得一些食物。而收成丰盈的群体,不仅消费不完猎物,还能够把余外的猎物拿来,与其他群体换取自己没有的东西,因此,早期的“都市”便形成了。 《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颜师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物资于井边货卖,曰市井。”这便是“市井”的来历。与此同时,在另一些地点,生活着同样的村落,村落之间常常为了一只猎物发生械斗。因此,各村落为了防范其他村落的侵袭,便在篱笆的基础上筑起城墙。《吴越春秋》一书有如此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那个地点所说的君,在早期应该是猎物和收成专门丰富的群体,而民则是收成贫乏、难以养活自己,依附在收成丰盈的群体周围的群体了。人类最早的都市事实上具有“国”的意味,这可能是人类都市的形成及演变的大致过程。学术界关于都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防备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进展,人们手里有了余外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点逐步固定了,集合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三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展,一个民族内部显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因此,才有了都市的产生和进展。 都市是人类文明的要紧组成部分,都市也是相伴人类文明与进步进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相伴工商业的进展,都市崛起和都市文明开始传播。事实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