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汉语考试专用

近代汉语考试专用

近代汉语考试专用
近代汉语考试专用

解释名词题

1、俗体字

答:与正体字相对而言,多半笔画比较简单易写,流行于民间,经常出现在近代汉语文献里,特别是手抄文献里。如:赞,俗体有“賛”。

2、穷尽调查

答:在一定数量的文献范围内,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的、没有遗漏的观察,称为穷尽调查法。

3、抽样调查

答:在一种著作中选择部分篇幅作语言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4、内部综合研究

答:指在本学科范围内对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考察,以求全面地、合理地解决问题。

5、清声母

答: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声母。如36字母中的帮、非、端、精、心等。

6、浊声母

答: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声母。如36字母中的奉、澄、床、群等。

7、《广韵》

答:是北宋前期陈彭年、丘雍等人根据前代韵书而修订编写的一部韵书,对当时汉语音节里的韵腹和韵尾做了较细的分类,共分206韵。

8、反切

答:汉字的一种注音方法,指抽出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与声调,拼合成一个音节。如徒(t)红(òng)切。

9、浊上变去

答:指《切韵》音系中浊声母的上声字,在南宋以后的北方话中变成去声。如“仕”(浊上)写作“事”(去声)。

10、入派三声

答:指隋唐时候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中被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

1、叠音词

答: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不能分解的词。如:刀刀、赤赤赤。

2、联绵词

答:指两个音节联缀成义、不能分解的词。如:尴尬、伶仃。

3、合成词

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单位(语素)的词称为合成词。如:离别、问当。

4、别义

答:指一个词除了本义之外的其他意义。如“睁”的本义是“用力张大眼睛”,引申出的“张开(眼睛)”,就是它的别义。

5、常用义

答:一个词若具有几项意义,其中频率较高的意义称为常用义。如“张开(眼睛)”这个意义就是“睁”的常用义。

6、引申义

答:指在词的原有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意义。如:“张开(眼睛)”这个意义就是在“睁”的原有的意义“用力张大眼睛”的基础上演变来的。

7、影响义

答:指词新生的意义不是从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产生的,这种新生义称为影响义。

8、同步引申

答: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包括近义)词或反义(包括意义相对)词互相影响,在各自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类同方向的引申,产生出相同或相反的引申义,这种现象称为同步引申。

9、倒序词语

答:指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如:动摇—摇动、和平—平和、猜疑—疑猜。

10、排列归纳法

答:指把某词语的若干用例排列出来,从中归纳出该词语的意义的训释方法。

1、处置句

答:用“把”、“将”等介词把谓语动词的宾语提前,主要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子叫处置句。

2、紧缩复句

答:把复句紧缩成单句或单句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句子叫紧缩复句。

3、偏义词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或词构成的词或词组,其中一个语素或词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或词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作用。这类词或词组统称为偏义词语。

简答题

1、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答:(1)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词语,一部分表达原有的概念,一部分表达由于社会、生活得发展而产生新的概念。

(2)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

(3)从内部结构看,双音词、多音词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具有固定形式和能产性质的多音词语结构。

(4)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偏义词、行业语、术语等。

2、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答:(1)在构词上,前缀、后缀的使用比较频繁。前缀有:阿、兀、老、打等;后缀有:子、头、儿、地等。

(2)在句法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如:难道……不成、连……也……等。

3、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答:(1)声母方面,如从双唇音(帮系)里分化出唇齿音(非系),北方话里的全浊声母归并入清声母,等等。

(2)韵母方面,如北方话里韵尾-p、-t、-k消失了,闭口韵尾-m并入了-n,等

等。(3)声调方面,如北方话里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原全浊声母的上声字转化为

去声,入声字归并入平、上去三声,等等。

4、举例说明,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致分哪些类型?

答:(1)充分反映近代汉语的口语。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

(2)有所反映近代汉语的口语。如《三国演义》等小说。

(3)略有反映近代汉语的口语。如《北梦琐言》等笔记散文。

5、近代汉语阶段文献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答:(1)口语和文言相见杂。

(2)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3)文献里的口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演变,体现了语言的时间性。

6、近代汉语韵母大大少于唐代韵母,其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1)发音相近的主要元音合并了。

(2)塞音韵尾和双唇鼻音韵尾(闭口韵)消失了。

(3)介音的演变。

7、《中原音韵》入派三声的具体情形怎样?

答:(1)原全浊声母入声字归入阳平。

(2)原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入去声。

(3)原清声母入声字归入上声。

8、为什么说《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主干时期的代表音系?

答:《中原音韵》音系全面地反映了近代汉语语音的主要特点。

(1)入声开始消失,上声和去声已无阴调阳调之分,全浊上声归于去声,平声

则保持阴、阳之别,全浊声母已经消化,双唇音分化出唇齿音,原知、照二组

声母发生重要变化。

(2)韵母中发音接近的主要元音趋于合并,韵尾—p、—t、—k失落。

1、简述近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词语的类型。

答:(1)大量的新概念用新产生的词语来表达。如科举制度产生后,陆续出现了“状元”“八股”等一批新的词语。

(2)许多旧的概念也用新产生的词语来表达。如“仆人”用“院子”来表达。

(3)一些古汉语中的词,在近代汉语文献里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古代表示官名的“郎中”宋代以后用来称医生。

2、近代汉语的单纯词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答:(1)叠音词。如:腾腾、赤赤赤。(2)连绵词。如:踌躇、辗转。

(3)象声词。如:切切、骨剌剌、劈丢扑搭。(4)译音词。如:木乃伊、大辣酥。

3、近代汉语合成词的结构方式有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1)加缀式。如:兀谁、兀那里;爪老、衲僧家。(2)联合式。如:斗争、筹算、公共。(3)偏正式。如:细人、善为;说开、船只。(4)主谓式。如:口滑、头高(5)动宾式。如:点胸、净手。

4、举例说明近代汉语词语的历史演变有哪几种情况?

答:(1)词语意义的变化。如:浑家,唐五代时是“全家”的意思,宋代以后则多指“妻子”。

(2)词语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如:老大,本来是“很大”的意思,是一个比词大的单位——词组;后来引申出“十分、很”的意思,这时的“老大”是一个双音副词,性质有了变化。

(3)词的意义没有改变,但词语的外形却有所改变。如:捞笼、罗笼,是“招致、控制(某人)”的意思,后来词形变化为“捞龙打凤”、“罗龙打凤”。

5、举例说明模式词语有哪些特点?

答:(1)有一定得字数(三个)。如:连不连、紧不紧。

(2)有不变的字(不)。如:窘不窘、疾不疾。

(3)有固定的组合模式(A不A)。如:淡不淡。

(4)有固定的意义类型(A不A=A或AA)。如:紧不紧意为紧;连不连意为连连。

(5)“A不A”具有能产性,可以造出同样结构的新词语。如:淡不淡、疾不疾。

6、形成倒序词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1)词的内部组合还很不牢固的时候,便容易发生字序颠倒的现象。如:钱本—本

钱。

(2)由两个双音节词语联合而成的四音词语,一般连接的不很紧密,可能会发生倒序现象。

(3)有时倒序的现象与方言有关。如:客人——人客。

(4)因为修辞的原因(调平仄、凑韵脚等),也可能造成倒序词语。

7、偏义词语里的所谓无义语素在结构和修辞上有什么作用?

答:(1)在结构上,使单音词变成双音合成词,或使双音词语造成四音固定词组,可以使文句的节奏更加和谐。

(2)有些偏义词语在修辞上还有强调语气或表达某种感情色彩的意味。

(3)在表义上,近代汉语的偏义词语也比古代偏义词语显豁和稳定。

8、在词语的训释中,常用的比较法有哪些?

答:(1)修辞角度的比较。(2)上下文的比较。(3)固定词组、熟语的异文比较。

(4)不同版本的异文比较。(5)与现代方言词语比较。

1、区分词缀和助词的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1)词缀是词素,是比词小的单位,如:阿;助词是词,如:的、了。

(2)词缀的使用属于词法范畴,一般与整个句子没有直接关系;助词的使用则常常会对句子的结构、时态或语气产生影响。

2、举例说明前缀“阿”有哪些语法特点?

答:(1)“阿”经常充当有称呼意义的名词前缀。如:阿耶替役身,阿嬢气病死。

(2)“阿”经常充当代词的前缀。阿你头脑,不须干努。

3、前缀“打”的语法特点怎样?举例说明。

答:(1)“打”可作动词前缀,比较常见的格式是“打+单音动词”。如:无好气,不如归家且打睡。也有“打+双音动词”的格式,如:抱桩打拍浮。

(2)前缀“打“可附在某些动词前,组合成动词。如:先生留我,为何要你打短?

(3)前缀“打”也能附加于介词“从”之前,组合成双音介词“打从”。如:正打从梁山泊边过。

4、举例说明后缀“子”的语法特点。

答:(1)“子”常作名词后缀。如:接了银子,却待分手。

(2)“子”也可作附在数量结构之后。如:汝家眷属一群子。

(3)“子”还可以充当副词后缀。如:才子那妖精败阵,必然向他祖翁处去会话。

5、举例说明后缀“儿”的语法特点。

答:(1)“儿”经常作名词后缀。如:我这女儿长得好模样,又回唱曲儿。

(2)“儿”还可作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缀。如:右边堆下两套旧书,薄薄儿的一本文章。仍旧我们姐妹兄弟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

(3)“儿”也能附在数量结构之后。如:也不曾打他一下儿。

6、举例说明后缀“家”的语法特点。

答:(1)“家”经常附于表示人的名词之后。如:你只是婆娘家见识。

(2)“家”也可作人称代词后缀。如:依家暂山下,入到城隍里。

(3)“家”还可以附在数量结构之后。如:想当初他一领家这衫儿,是我拆开。

7、举例说明后缀“生”的语法特点。

答:(1)“生”可作形容词后缀。如:日出太早生。

(2)“生”还可以作疑代词后缀。如:师曰:“怎生滋味?”

(3)“生”也可以作副词后缀。如:好生供养观音,还要虔诚礼拜。

8、举例说明近代汉语表示事物数量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答(1)数词+量词+名词。如: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傍。

(2)数词+名词。如:皇帝又夜梦见一神人。

(3)名词+数词+量词。如:里面藏着元宝一百个。

9、举例说明近代汉语中连用数词表示概数,有什么特点?

答:(1)一般是两个数词连用。如:只留三五人。

(2)连用的数词在数序上一般相连。如:如今还少六七文。

(3)连用数词大多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逆序排列的较少见。如:我山寨之中,也有三二百匹好马。

10、举例说明介词“从”的语法特点。

答、:(1)介词“从”可以表示处所、时间起点,也可以表示其他起点。如:从今一去,再不践也。

(2)介词“从”还可以表示经过的地点。如:从独木桥上过。

(3)介词“从”还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向”、“往”。如:那队皂旗金兵不顾和尚,从东去了。

11、举例说明介词“向”的语法特点。

答:(1)介词“向”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和方向。如:拟将心意学玄宗,状似西行却向东。

(2)“向”还可以表示经过起点和由来,相当于“从”。如:忽向云端落下来。

(3)“向“还可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处所,相当于“在”。如:才过汲水却回来,忽向道中逢猛兽。

12、举例说明介词“去”的语法特点。

答:(1)介词“去”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如:轻轻去锦袋内偷取石子在手。

(2)介词“去“可以表示起点和由来,相当于“从”。如:去那树阴之下挑出一个酒旆儿来。

(3)介词“去”有时还可以表示时间和地点,相当于“在”。如:去那绿茸茸芳草地上,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

13、举例说明介词“在”的语法特点。

答:(1)介词“在”经常表示处所。如:我只在这里等你回报。

(2)介词“在”还可以表示方向或到达的处所。如:孙子在那里去了也?

(3)介词“在”有时还可以表示时间。如:吾说之在前,行之在后。

14、举例说明助词“的”的语法作用。

答:(1)助词“的”的主要作用是联系定语和中心语。如: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

(2)有时候“的“字后面不出现中心语,形成的“的”字结构具有指代作用。如:众做公的只得四散,分头各去。

(3)“的”字也可以联系状语和中心语。如:秀童叫天叫地的哭将起来。

(4)“的”字还可能联系中心语和补语。如: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

1、归纳出近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形式。举例说明。

答:(1)主语+是+表语。如:这位哥哥是张仪。

(2)主语+是+表语+也。如:老夫是这襄阳人也。

(3)主语+乃+表语。如:此人乃赵野鹤。

(4)主语+乃+表语+也。如:吾乃东吴甘兴霸也!

(5)主语+乃是+表语。如:此乃是前代老祖师锁镇魔王之殿。

(6)主语+表语+是(是也,便是)。如: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7)主语+是+表语+便是。如:贫道是司马德操的便是了。

(8)主语+乃+表语+是也。如:某乃孙武是也。

(9)主语+表语。如:小可汴梁人氏。

(10)主语+表语+也。如:老夫螽州白鹭村人也。

(11)主语+为+表语。如: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

(12)主语+系+表语。如:太尉杨彪。

(13)主语+非+表语。如:田猎恐非正道。

2、举例说明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表示疑问的语法特点。

答:(1)单音节反义词连用,常常置于名词之后。如:师曰:“脚下水深浅?”

(2)单音节反义词连用,也可以置于动词、形容词或某种结构之后。如:日织多少?师曰:“高多少?”

(3)反义词连用具有明显的疑问语气,这类句子可以不使用其他疑问。连用的反义词置于句末。

3、“……好”一类的祈使句有哪些常见的格式?举例说明。

答:(1)……好。如:和尚忌口好!

(2)须……好。如:也须收取好!

(3)不如……好。如:不如悟去好!

(4)不妨……好。如:汝不妨会得好!

(5)莫……好。如:和尚莫谩人好!

4、被字句里的动词宾语有哪些情况?举例说明。

答:(1)宾语是个指代词,复指受动者。如:县令有马,忽被蛇吸之。

(2)宾语属于受动者,或系受动者的一部分。如:刘家太子被人篡位。

(3)宾语是“定语+中心词”的偏正结构,其中定语是指代词,复指受动者,中心词则属于受动者,或系受动者的一部分。如: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

(4)宾语是受动者的某种称呼,或是受动支配而达到的结果。如:原来那里两扇石门被火气化成灰烬。

(5)动词和宾语组成常用的动宾式短语。如: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

(6)表言动词“言”、“道”等带有直接引语。如:(西门庆)被婆子高声叫道:“大官人,少吃些儿怎的!”

5、除被字句、吃字句之外,还有哪些表示被动的句式?举例说明。

答:(1)用“着”、“做”表示被动。如:没的这猫也着人哄了不成?我怎肯做诸烈士每相讥讽?

(2)用“把”、“拨”表示被动。如: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拨一匹断命溜缰马直撞撞过来,倪格车子几乎撞翻。

(3)用“教”、“叫”表示被动。如:师傅,你既是神仙呵,怎生教大虫打倒你也。我恼他那等轻声浪气,叫我墩了他两句,他今日使性子家去了。

(4)用“得”表示被动。如:适来失脚滑到,又得家童扶起。

6、唐代以后的处置句,谓语动词后面的宾语有哪些情况?举例说明。

答:(1)趋向补语。如:把破设设的偏衫揭将<起>。

(2)结果补语。如:把我救<醒>。

(3)程度补语。如:把媳妇闪得<苦与孤>。

(4)动量补语。如:把可憎的媚脸儿饱看了<一顿>。

(5)处所补语。如:把我撇<在郊外>。

7、根据句子的语气,选择复句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答:(1)判断式选择复句。如:不是说法化人,只是礼佛问道。

(2)变化式选择复句。如:或即隐身没影,即便化作一百个人。

(3)比较式选择复句。如: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

(4)疑问式选择复句。如:与的是,不与的是?

8、条件复句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答:(1)特定条件句。如: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

(2)任何条件句。如:不问男女,皆杀之。

(3)唯一条件句。如:除非寒食节,子孙冢旁泣。

4、“所”作前缀与“所字结构”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答:“所字结构”是名词性,其中的“所”字有指代作用。而词缀“所”是动词前缀,附着于动词之前。这些词不是名词性的,其中的所字也没有指代作用,因此这里的“所”字只能是词缀。

5、简述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确立原则。

答:在认识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问题上,可以确立下面两条原则:

(1)认识主干部分原则;(2)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原则

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期是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主干部分,它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差异较为显著,反映近代汉语诸方面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特点。语言的演变是渐变而非突变,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确定之后,其上沿可以向前推几个世纪,如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早于晚唐的王梵志诗,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语录《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等文献,也应是近代汉语的研究对象。其下沿可以向后延伸一段时间,清代中叶的《红楼梦》,中叶以后的《儿女英雄传》,甚至清代的《官场现形记》等。这些上沿或下沿中都存有一些近代汉语语言现象。

填空题

1、近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历史学科。

2、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20世纪40年代写作的《“这”“那”考原》一文中开始使用“近代汉语”这个名称。

3、认识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要确立两条原则,一是认识主干部分的原则,二是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

4、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地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5、近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在整个词汇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古代汉语。

6、近代汉语词缀的使用更加频繁,也更加灵活,从而使加缀式双音词和多音词大大增加。

7、研究近代汉语主要依据该时期的书面材料。

8、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受口语影响,有意无意地将口语搀杂进文言;二是由于记事的需要,不能不使用口语。

9、近代汉语中“连……也(都)……”句式常见于明清时代。

10、近代汉语文献里的错字,多半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形近致讹;一个是音近致讹。

11、夺文指漏脱了文字;衍文指误添了文字;错简指字句的次序颠倒紊乱。

12、研究近代汉语,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近代汉语文献。

13、穷尽调查常使用于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共时研究。

14、研究元代语法需要佐证,要想从杂剧里寻找材料,最好选择元代刊本。

15、近代汉语文献语言同时具有丰富的时间变化形态和地域变化形态。

16、近代汉语比较研究可以从与古代汉语比较、与现代汉语比较、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时间比较、近代汉语内部不同地域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

17、近代汉语综合研究分为近代汉语内部的综合研究和近代汉语和其他学科的综合研究两种类型。

18、近代汉语的综合研究还可以与文学、版本、宗教、心理习惯、民俗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

19、传统的音韵学包括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三个主要分科。

20、等韵学产生于唐宋时代,其研究对象是《切韵》、《广韵》音系和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语音。

21、宋元之后,汉语的韵母明显简化,两呼八等遂逐渐演变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

22、《广韵》分为 206 韵,是包括着声调因素的,假如不考虑声调的不同,实际上是 61 韵。

23、对于平、上、去、入四声,至迟在唐代就已被分为平、仄两类,即将上、去、入三声归入仄声,与平声相对。

24、韵图是通过表格来反映语音结构和语音系统的。我们在图上看到任何一个字,就同时可以了解到这个字以及这个字所代表音节的声、韵、调。

25、浊音清化是造成《中原音韵》音系中声母数目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

26、《中原音韵》第一次把平声区别为阴平、阳平两类。

27、《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音系是近代汉语具有代表性的音系,作者是周德清。

28、“平分二义,入派三声”是周德清的两大发现。

1、进士——古代指可以进授官职的人,明清时代则专指殿试取中者。

2、郎中——古代用作官名,宋代以后,医生也可称为郎中。

3、举人——古代指选用人才,作名词用时,则指被举荐的人才。明清时代则专指乡试取中者。

4、宋元时代,“才人”指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书艺人。

5、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句中的“头脑”,意思是“对象”或“人物”。

6、门子听得,只做不知,洋洋的走了开来。句中“洋洋”的意思是“悄悄(地)”。

7、别义一般可分为引申义和影响义两类。

8、词义的引申有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方式。

9、修辞方式在词义的引申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媒介和促成作用

10、假借义是一种特殊的影响义。

11、虚词也有同步引申的现象。

12、同步引申是一种双轨性的或多轨性的词义演变的运动。

13、固定模式具有能产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构造词语的方式。

14、倒序词语指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

15、倒反词语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词汇现象。

16、近代汉语偏义词语包括偏义复词和偏义词组两类。

17、四音偏义词组是近代汉语的新的词汇现象。

18、在词语训释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修辞角度的比较;上下文比较;固定词组、熟语的异文比较;不同版本的异文比较;与现代方言词语比较等。

19、词语语音相同(或相近),其意义往往相同,这是因声求义的原则。

1、近代汉语的时间变化形态表现语法的历时演变,地域变化形态表现语法的共时差异。

2、大约从宋代起,人称代词“我”、“你”、“他”逐渐经常地带上后缀“们”(或写作“门”、“每”、“瞒”)表示复数。

3、“我们”的合音词“俺”和“你们”的合音词“您”,最早使用于宋代。

4、近代汉语中的“我们”用作排除式,“咱们”用作包括式。

5、近代汉语中表示强调作用的介词“和”在明清之际被“连”字所代替,但“和(连)……也……”的句子格式却被继承下来。

6、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唐五代时期才有所使用。

7、元代以后的文献里,带前缀“阿”的代词用例逐步减少,而称呼名词带前缀“阿”却持续不衰,一直使用到现代。

8、近代汉语中常见的前缀有:阿、兀、老、打、所、有等。

9、“兀”字作代词前缀,较多地使用于宋代,并有逐渐排挤代词前缀“阿”之势。

10、“打”可以作动词前缀,比较常见的格式是“打+单音动词”。

11、前缀“有”的使用特点是:(1)只与单音节动词组合;(2)“有V”一般表示人的行为动作。

12、近代汉语中常见的后缀有:子、头、儿、家、行、老、地、的、们、取、生、当、自等。

13、“生”字作形容词后缀,用例大多见于唐宋时代的文献。

14、“把”字置于数词和量词之后可以表示概数,其用例多见于明清时代的作品。

15、大概在清代以后,“零”才成为一个专门用来填补缺位的词。

16、“奴”字是第一人称代词,唐、五代时候,男女尊卑都可使用。

17、“奴”和“侬”声母相同,这两个词可能同出一源。宋代以后,“奴”用作妇女的谦称。

18、第二人称代词“你”从古代“尔”演化而来,在唐代文献里已普遍使用。

19、第三人称代词“他”字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配套更加完备。

20、“者”、“遮”两个字在唐宋时代也用作近指词,其实就是“这”字的不同写法。

21、近指代词“偌”从元代起就常见使用了。

22、近代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什么(甚么)、作么(怎)、若、那等。

23、近代汉语里的介词“从”,既可以表示处所、时间的起点,也可以表示其他起点。

24、近代汉语口语作品里,“自”多表示时间起点。

25、介词“连”和副词“都”、“也”前后呼应,形成“连……也……”、“连……都……”等格式,表示强调的语气。

26、从元代开始,连词“和”的用例才逐渐多起来。

27、“地”作为助词,主要用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28、到了宋代,时态助词“了”已普遍使用。

29、助词“着”是由动词“着”虚化而成的,这个虚化过程大约发生在唐代。

30、助词“过”由动词“过”虚化而成,这个虚化过程不晚于宋代。

31、常见的句首语气助词有:但、念等。

32、常见的句尾语气助词有:那、罢、波、休、看、煞、杀、死等。

1、近代汉语里的“乃”表示肯定判断,具有和系词“是”相类似的作用。

2、近代汉语中“主语+表语+是”的判断句来源于汉译佛经。

3、元代以后,系词“是”置于表语之后的判断句式逐渐消失。

4、在判断句首加“只”、“则”、“即”等,是近代汉语常见的一种强调句判断句。

5、“小神乃天曹增福之神”的句型是:主语+乃+表语。

6、“生至蒲州,乃今之河中府是也”的句型是:主语+乃+表语+是也。

7、“小可汴梁人也”的句型是:主语+表语。

8、近代汉语中值得重视的疑问句主要有:还字句、可字句、连用反义词表示疑问、难道……不成?等几种。

9、疑问副词“还”来源于“为”,它们不仅读音相近,而且在语法功能上也有相同之处。

10、“可”作为疑问副词,使用在反复问句和特指问句之中。

11、“难道……不成?”这种句式最初出现于元明时代的作品里。

12、“莫不”、“没地(的)”或“终不然”也能表示反诘语气。

13、表示祈使语气的助词主要有:……者、着(著)、咱、则、着者、则个。

14、元明时代的作品里,常可以见到句尾带“则个”的祈使句。

15、大约在东汉末年,开始出现“被”字引入主动者的句例。

16、用“吃”字构成的吃字句也表示被动,这在元明时代的文献里很多见。

17、唐宋时代,处置句用“将”较多见。

18、从金、元时代开始,“将”字口语色彩逐渐减弱,“把”字的使用率增高。

19、从宋代开始,出现了处置式和被动式相混合的句型。

20、现代汉语递进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不但”、“而且”,最迟在唐五代时期即已使用。

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 T )1、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 F )2、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是近代汉语时期。

( T )3、把近代汉语分作主干部分和非主干部分,是为了论述其历史范畴的需要。

( F )4、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是语言新质与旧质交替演变较显著的时期,语言现象特别丰富,也特别复杂。

( T )5、纯粹的复数标记“们”产生于近代汉语阶段,一直沿用到现代。

( F )6、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差异较大,与现代汉语差异也较大。

( T )7、文化的发展促使近代汉语产生出大量的新词。

( F )8、近代汉语词语的总量不可能超过古代汉语。

( T )9、近代汉语中的排除式、包括式的区别,是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下而产生的。

( F )10、抽样调查可以证明有某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说明没有某种语言现象。

( T )11、近代汉语文献比之古代汉语,更具有明显的方言差异。

( F )12、在近代汉语文献里,对语音的表达方式虽自成系统,但与现代汉语没有明显的区别。

( T )13、近代汉语中的36字母代表了唐宋时代语音里的36个声母,我们在看这些字母的时候,只须着眼于他们的声母,而不必顾及他们的韵母和声调。

( F )14、唐宋时代的韵书里,韵一般是指韵腹和韵尾,还包括声调和韵头。

( T )15、古人把36字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

( F )16、声母的清浊,与声调没有什么联系。

( T )17、无论是编写反切还是拼读反切,实际上都在进行着声、韵、调的分解和拼合。

( F )18、由简趣繁,是近代汉语语音,特别是北方话语音发展的总体特点。

( T )1、探花——全国性科举考试第三名。

( F )2、“潇潇洒洒”是一个合成词。

( T )3、平话——宋元以来的一种民间文艺,相当于后代的说书。

( F )4、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刮刮杂杂”是一个多音节合成词。

( T )5、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

( F )6、“木乃伊”是一个偏正式的合成词。

( T )7、(鲁智深)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句中的“睁”用的是本义。

( F )8、“坐地”是一个动宾式的合成词。

( T )9、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句中的“看”是“看待”的意思。

( F )10、本义可以产生出引申义,别义不能产生出引申义。

( T )11、比喻经常造成词的新义,一般称为比喻义。

( F )12、反语不能造成引申义。

( T )13、指代常能引起词义的引申。

( F )14、你休听他每说话,兄弟怎敢骂哥哥来?句中的“兄弟”偏于“兄”。

( T )15、侄儿听见(惜春)要寻死觅活了好几次。句中的“觅活”无义。

( F )16、固定用语中有偏义复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也是存在的。

( T )17、近代汉语中偏义复词之所以形式比较多样,主要原因是具有一定的口语基础。

( T )18、所谓读音相同或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和相近,有时还须考虑声调的因素。

( T )1、动词后缀“其”只能跟在单音节动词之后,带后缀“其”的动词必须带有宾语。

( F )2、语法和词汇一样,处在经常的变化之中,稳定性不够明显。

( T )3、一种语法形式替代了另一种语法形式,这种情况在语法史上是不断发生的。

( F )4、《水浒传》中的双音介词“自从”和“打从”的使用,分工还不太明显。

( T )5、明代以后,前缀“兀”从一般文献中逐渐消失了。

( F )6、前缀“老”不能放在数词前。

( T )7、“打-V”格式是近代汉语所特有的语法现象。

( F )8、附加前缀“打”而组合成的动词多半是及物动词。

( T )9、近代汉语里的后缀明显地多于前缀,具体使用情况也要复杂些。

( F )10、“老”可以作名词后缀,使用时间大致为唐、宋时代。

( T )11、“于”字作动词后缀,多见于元代以前的佛教文献或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F )12、“取”字作动词后缀,在宋代以后使用较多。

( T )13、“当”字作动词后缀,其例多见于唐、宋、元时代的作品。

( F )14、“儿”是年轻女性的第一人称代词,唐代以后已见用例。

( T )15、第一人称代词“侬”字,多见于唐代以前的文献。

( F )16、“自家”合音而写作“咱”,“咱”字是在元代开始使用的。

( T )17、金、元、明时代的“您”,没有尊称对方的意味。

( F )18、在书面上“他”字指人,“它”字指物,这种文字的区分,在近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了。

( T )19、金、元时代的戏剧作品中,“伊”字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 F )20、宋代以后,“这”字普遍使用,成为最基本的近指词。

( T )21远指代词“那”,在五代时就已经常见使用了。

( F )22、唐代有些文献中的“甚”相当于“怎”或“为什么”。

( T )23、“啥”大概是“什(甚)么”的合音字,在明、清时代常写作“蛇”、“煞”等。

( F )24、“从”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向”、“往”,这是近代汉语的一般用法。

( T )25、“问”字作介词用,相当于“向”,多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 F )26、介词“和”强调语气的用法在宋代即可见到。

( T )27、“底”作为助词,多用来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 F )28、助词“了”主要用来表示语气。

( T )29、助词“将”的使用时间大抵与近代汉语时期相始终。

( T )30、助词“煞”有时写作“杀”或“死”,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至极。

( T )1、近代汉语的系词“是”可以不放在主语和表语之间,而置于表语之后。

( F )2、“乃”前面可以加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

( T )3、“系”是近代汉语里新产生的系词。

( F )4、“田猎恐非正道。”是强调式判断句。

( T )5、“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这种判断句在古汉语中就已经使用。

( F )6、大约从宋代开始,可字句的使用逐渐普遍起来。

( F )7、“小姐,你可是谁家女子?”这是特指疑问句。

( F )8、“难道”和“难道……不成?”句式之间没有联系。

( T )9、“不成”置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的用法始见于元代文献。

( F )10、“着”或“者”置于句尾,可以表示较强烈的使令语气。

( T )11、“是”字置于句末,可以表示祈使语气。

( F )12、用“可”字表示祈使语气,这种语言现象可以上溯到唐代。

( T )13、在否定式被字句里,否定词可以置于“被”字之前,也可以置于“被”字之后。

( T )14、“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绳”不是被动句。

( T )15、“(时迁)曾在蓟州府里吃官司,却得杨雄救了他。”这句是被动句。

( F )16、处置句的大量出现是从唐代以前开始的。

( T )17、大量使用处置句,是近代汉语语法区别于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 F )18、早期的处置句,否定词可以位于提宾介词之前,也可以位于提宾介词和介词宾语之后。

( T )19、“因为”作为双音关联词,元明时代的作品里才普遍使用。

( T )20、“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1、八老收拾货物,打点起身。(准备或安排)

2、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跟随的老院子却听得了,怪这道人放肆。(仆人)

3、兄长不过是个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依仗。(平民)

4、那女子虽然村妆打扮,颇有几分姿色。(妆饰)

5、莫要奉承透了,讨他做大起来,明日咱们颠到(倒)受他呕气。(傲慢)

6、小厮家眼睁,望见那人是个野狐。(眼明)

7、武行者睁着双眼喝道:“你这厮好不晓道理!”(用力张大眼睛)

8、贼来须打,客来须看。(接待或款待)

9、家童,你且看些饭来,与俺食用咱。(料理或备办)

10、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看守)

11、他却因甚打这里过。(从)

12、你等如何却打从那条路上来?(从)

13、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交)

14、看说此一事,韩公实在是冤枉。(听)

15、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听)

16、公主因佛端正,事须惭谢大圣。(感谢)

17、吾昔遭楚难,愧君出应逢迎。(感谢)

18、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拿)

19、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把)

20、本要跳过来杀公人,却被店内人多,不敢下手。(因)

21、和你去不打紧,只吃你性子不好,必要惹出事来。(因)

22、新到参,师举拂子却掷下,其僧珍重,便下去。(道别,告辞)

23、浑家大小,各自忙然。(全家)

24、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妻子)

25、兵之道,切记起无名。不正少功虚效力,逡巡反复祸危倾,容易勿言兵。(轻率)

26、众人四下里看时,老大一个花园,周围墙垣又高。(很大)

27、吴氏老大明白,晓得知观有意于他了。(十分或很)

28、卿早晚放朕归去?(什么时候)

29、我且问你,你们多早晚才念夜书呢?什么时候)

30、山河大地,若草若木,皆是我眷属。(无论草木)

31、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不三不四)

32、有几张树根的坐具,却是七大八小的不匀。(大小不匀)

33、三推六问,却招做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泛指各种程序的审问)

34、我入门后,不许再着人客。(客人)

35、洛阳与京师却不甚远,不时常有音信往来。(经常或时常)

36、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很端正)

37、可耐姑娘没道理,说的话儿全不准。(可恨、可恼)

38、关公大笑道:“大丈夫死生不惧,何况只手?”(死)

39、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就应。(凶)

40、夫人听谁说?若有此事,天不盖,地不载,害老大小疔疮。(大)

41、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歹)

42、(鲁智深)叫一声:“着!”那崔道成心慌,只道着他禅杖,托地跳出圈子外去。(蓦地,忽地)

1、中原之地都是俺每的。(们)

2、待伊朱解回归日,扣马行头卖仆身。(他)

3、红娘,你好不分晓,甚把我拦截?(为什么)

4、死生一变化,若个是师亲?(哪个)

5、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向)

6、那队皂旗金兵不顾和尚,从东去了。(往)

7、香从辛里得,甜向苦中来。(从)

8、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在)

9、(陈大郎)又嫌杯小,问酒保讨个大碗。(向)

10、言未了,去那人丛里走出那先生来道:“和尚,你快道来。”(从)

11、去那城中箭桥左侧,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在)

12、师问僧:“汝是湖南出家那?”僧云:“是。”(吗)

13、婆婆,你为甚么烦恼啼哭那?(呢)

14、你快去休!走得迟,便坏你性命!(句尾助词,表示祈使语气)

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盐又尽、炭有无。(并列复句)

2、一则团社,二则赏春。(并列复句)

3、雇了极大的浪船,先入燕都,后往白下。(连贯复句)

4、武松便让两个公人上面坐了,张青、武松在下面朝上坐了,孙二娘坐在横头。(连贯复句)

5、(善笛女子)貌甚美,而且多媚。(递进复句)

6、非但殃身招祸,亦乃辱及先宗。(递进复句)

7、不是磕碎头皮,就是跪伤脚骨了。(选择复句)

8、与其急土木,不若急军需。(选择复句)

9、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转折复句)

10、你便忘记了,我须不忘记!(转折复句)

11、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作白地。(因果复句)

12、只吃杨雄阻滞碍眼,因此不能勾上手。(因果复句)

13、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条件复句)

14、除非一杯酒,何物更关身?(条件复句)

15、随处随地有吉祥,不言此界与他方。?(条件复句)

16、你要买时,借银子来看。(假设复句)

17、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是着了那厮的手。(假设复句)

18、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假设复句)

用画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

1、(阮三)因是相思日久,︱渐觉四肢羸瘦,︱︱以致废寝忘食。

因果连贯

2、阮三官防畏内外人耳目,︱︱︱不敢过来,︱︱恐来时有人撞着,︱︱︱︱小姐不

因果并列连贯认,︱︱︱拿着不好,︱因此交我上复你。

假设因果

选择题

1、下列四组词,只有 A 组都是单纯词。

A、洋洋、丁当

B、踌躇、老婆

C、猛可、阿者

D、哇哇、兀谁

2、下列四组词,只用 B 组都是合成词。

A、阿你、头口

B、筹算、左右

C、门户、兀兀

D、郎当、早晚

3、下列只有 C 组都是联绵词。

A、尴尬、呀呀

B、呢喃、伶利

C、妯娌、伶仃

D、郎当、打化

4、下列四组词,只有 D 组都是前缀式合成词。

A、打化、贪生

B、猛可、阿者

C、爪老、兀谁

D、打换、阿你

5、下列四组词,只有 A 组都是偏正式合成词。

A、船只、细人

B、善为、成办

C、说开、坐地

D、净手、左右

6、下列四组词,只有 B 组都是联合式合成词。

A、头高、头口

B、嘴舌、寻找

C、共同、问当

D、早晚、口滑

7、下列四组词,只有 C 组都是后缀式合成词。

A、啁啾、苾刍

B、咕咚、打化

C、猛可、爪老

D、坐地、说开

8、下列四组词, D 组都是象声词。

A、必必剥剥、腾腾

B、扑簌簌、兀兀

C、古鲁鲁、郎当

D、喃喃、呢喃

9、下列四组词, B 组都是动宾式合成词。

A、头高、船只

B、净手、点胸

C、口滑、辗转

D、嘴舌、说开

10、(生白)酒钱多少?(旦)这个不妨,看官人与多少。句中的“看”是 A 。

A、比喻义

B、引申义

C、影响义

D、常用义

文法系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英汉语言对比》 期末考试试卷(B)

第1页 共4页 2010级《英汉语言对比》试卷(B ) 第2页 共4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号: ………………………………密………………………封………………………………线……………………………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文法系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英汉语言对比》试卷(B ) 说明:本试卷共4页、五道大题,答案一律在试卷规定处填写,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判断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 的打“√”,错的打“×”。) 1. 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三大手段。( ) 2. 英语的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主要包括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 ) 3. 分析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 4. 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这两方面。( ) 5. 用“with credibility gap ”来代替“lie ”属于职业委婉语。( ) 6. 汉语多用结构被动句,英语多用意义被动句。( ) 7. This kind of cloth washes very well. 此句为意义被动句。( ) 8. 累得我站不起来了。此句属于倒装句。( ) 9. 全市到处都在兴建工厂。此句为无主句。( ) 10. At the tea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 此句为结构被动句( ) 二、英汉句子互译(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禁止左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禁止停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游客止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看到那棵大树, 我就会想起童年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Read the fifth and last paragraph of the tex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Look at the red and white roses in the garden. How beautiful they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I couldn ’t agree with you mo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onference cannot be overestima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One could not be too careful in a new neighb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英汉段落互译(本题2小题,每小题16分, 共32 分。) 1. 把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翻译成英语。( 16分) 自相矛盾 有一个人卖矛又卖盾,有人来买盾,他就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极了,不论什么矛都扎不透它。” 有人来买矛,他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不论什么东西它都能扎透。” 另外一个人问他:“用你的矛扎你的盾,那又怎么样呢?”他就回答不出来了。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提纲

现代汉语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它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4.现代汉语有两种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 5.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6.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7.方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8.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9.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名称 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则称为普通话。 10.“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言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11.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2.汉语方言的差异性 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的差别最小。 12.七大方言区名称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3.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特点 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音节整齐简洁。④有声调。 14.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特点 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③同音语素多。 15.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特点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6. 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汉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 1.语音三种属性 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汉语音节里有几种声调、句子有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異體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______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斷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____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______。 9.“莫”的本義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分,共20題,共20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 7.賊民之主,不忠。 賊: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 9.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 10.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其友。過: 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 1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 14.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誠: 1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茍: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 1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 19.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 20.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1分,20題,共20分) 1.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2.制,嚴邑也。 3.虢,虞之表也。 4.吾乃梁人也。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6.百乘,顯使也。 7.郤克傷於矢。 8.君能補過,袞不廢也。 9.故不能推車而及。 10.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11.君何患焉? 12.許子奚爲不自識? 1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14.姜氏何厭之有? 15.“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16.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17.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18.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19.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2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並解釋詞義(每題2分,10題,共20分) 1.晉靈公不君。 2.從左右,皆肘之。

HSK 汉语水平考试 5级 真题

HSK考试(汉语)试题 注意:一、考试分两部分: 1、听力(45题,约30分钟)和书写(10题,约10分钟) 2、阅读(45题,40分钟) 二、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全部考试约80分钟 一.听力第一部分 第1-20题,请选出正确答案 1.A男的不想吃饺子 B男的想去女的家 C女的下班要回家 D女的想回家吃饺子()2.A不吃早饭 B多做运动 C不吃晚饭 D吃减肥药()3.A照相馆 B商店 C医院 D饭店()4.A工作任务多 B今晚要加班 C她想先整理两份文件 D没明白男的的意思()5.A高兴 B无所谓 C不关心 D生气()6.A老李要去做题目 B老李遇到了点儿小事 C老李一点儿也不慌张 D老李遇到了大麻烦()7.A很大方 B很小气 C很冷漠 D很热情()8.A妈妈过生日 B喜欢画画儿 C他长大了 D老师的作业()9.A姐姐给的 B姐夫给的 C男的给的 D自己买的()10.A没提前请假 B孩子生病了 C不想去上海 D生气想散心()11.A很喜欢这家餐馆 B她不挑食 C喜欢和男的在一起 D喜欢吃私房菜()12.A爸爸的心脏病 B女儿的身体问题 C女儿的个人消息 D女儿的恋爱问题()13.A女的不想考硕士 B女的不喜欢这家公司 C公司都要求硕士学历 D女的学历不够()14.A300 B240 C260 D220 ()15.A打针 B吃药 C去医院 D坚持一下()16.A担心女儿的学习 B有好看的节目 C很久没看电视了 D担心女儿的眼睛()17.A学校 B书店 C家 D电影院()18.A他今晚要学到很晚 B他平时很努力 C他学习成绩很好 D他今天晚上要开车()19.A惊喜 B怀疑 C难过 D遗憾()20.A打电话 B买房子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1)教育要面向未来。() (2)这件事教育了我。() (3)话说得很明白。()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5)他在教室。() (6)他在教室看书。() (7)他在修自行车。() (8)小李只是哭,问她什么都不说。() (9)这件事,他和我谈过。()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参考答案:(1)名词(2)动词(3)形容词(4)动词 (5)动词(6)介词(7)副词(8)副词(9)介词 (10)连词 2.根据各种短语的结构类型特点,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高喊口号() (2)老师和学生() (3)阳光灿烂() (4)里约奥运会() (5)共同奋斗() (6)伟大而质朴() (7)喜欢清静() (8)学得好() (9)高兴极了() (10)披衣起床() (11)马上回来() (12)今天星期一() [参考答案] 1动宾2并列3主谓4偏正5偏正6并列7动宾8补充9补充10连动11偏正12主谓 3.抽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1)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一系列新机制的保障下,迈上了新台阶。 答: (2)“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老师刘伶俐,患癌症被学校开除,法院判决未履行,几日前去世”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答: (3)在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首次组建的男女混编仪仗方队成为参阅部队中的亮点。 答: 参考答案:(1)开放迈台阶 (2)事件引发关注 (3)方队成为亮点 4.运用抽取句子主干的方法,检查下列句子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的毛病。 (1)湖南省气钨矿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汉语水平考试HSK一级真题与答案(第四套)

新汉语水平考试 HSK(一级) H11004 注意 一、HSK(一级)分两部分: 1.听力(20题,约15分钟) 2.阅读(20题,17分钟)二、听 力结束后,有3分钟填写答题卡。 三、全部考试约40分钟(含考生填写个人信息时间5分钟)。 中国北京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编制

一、听力 第一部分 第1-5题 √ 例如: ×1. 2. 3. 4. 5.

例如: A√B C 6. A B C 7. A B C 8. A B C

9. A B C 10. A B C

A B C D E F 例如:女:Nǐhǎo! 你好! 男:Nǐhǎo!Hěn gāoxìng rènshi nǐ.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C 11.12.13.14.15.

Xiàwǔwǒqùshāngdiàn,wǒxiǎng mǎi yìxiēs huǐguǒ.例如:下午我去 商店,我想买一些水果。 Tāxiàwǔqùnǎlǐ? 问:她下午去哪里? shāngdiàn yīyuàn A 商店√ B 医院 xuéx iàC 学校 16、hòutiān xiàge xīngqī xiàge yuè A后天 B下个星期 C下个月 17、xiǎoxué z hōng xué dà xué A 小学 B 中学 C 大学 18、 wǒ érzi érzi de tóng xué A 我 B 儿子 C 儿子的同学 19、xīngqīsān xīngqīsìxīngqīrì A 星期三 B 星期四 C 星期日 20、hěn hǎo búhuìxiě búhuìdú A 很好 B 不会写 C 不会读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说明及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有关说明 本次考试将采用书写一课时教案及课堂教学两部分结合判定学生成绩的做法。 第一部分:书写一课时教案(满分:30) 教案写作要求 (1)教案要求书写工整,步骤齐全,打印。 (2)大标题黑体四号字,小标题宋体小四号字,涂黑。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3)教案字数800-1000字。 (4)教案后面附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当堂讲授,老师根据其讲课水平打分(满分:70),教案制作和讲课水平两者结合,最后给出期末成绩。 附:印尼版华语教材第八课教案 第八课你们班有多少名学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练习对韵母i—u, uo—ou, ao—ou 发音的辨析 2. 背诵情景会话,能将本课所学的表达法用于交际 3.正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注意每个字的笔画,笔顺,部件和结构 二、教学重点: 1.课文和生词 2. 语音: 韵母i—u, uo—ou, ao—ou 发音的辨析 在音节拼读的语流中掌握声韵调的正确发音。 3. 会话: (1)用多少询问数量 (2)用想表示希望和打算 4. 汉字:多,少,男,女,同,学,山。 三、教学难点: 1. “有”字句 2. 量词“个,名,口”的区别 3. 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

四、教具: 1. 词语卡片 2.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1.以旧带新 2.讲练结合 六、课时: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请三对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七课情景对话 (2)背诵第七课情景对话 (3)听写第七课的生词和汉字(教师酌情挑选) (二)新授 (1)引人新课(话题引人,复习引人:几---多少;口—个,名等) (2)学习新课 领读生词 认读生词 组词组句:扩展法(词—词组—句子) (1)班\个\名: 班—你们班—你们班有多少个(名)学生? 我们班—我们班有十九个(名)学生。 (2)多少:多少—多少人—你们班有多少人去游泳,多少人去爬山? (3)男\女: 男人\女人—男\女同学—你们班有多少个男\女同学? (4)活动:有活动—我们班有活动—你们班有什么活动?—你们学校有什么活动? (5)打算:打算去游泳—打算去爬山—打算回家—打算去参观—打算去看足球比赛 (6)想:想去游泳—想去爬山—想回家—想去参观—想去看足球比赛 (三)巩固复习 多种方式练习 归纳语言点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略)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C假借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无”与“勿”是古今字。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许慎__。这是中国_文字学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93532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张相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特殊语辞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衣___,声符为__“裁”无“衣”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字形___,如“叔”的本义是__手拾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劝勉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转注:建类一首,同类相受。 偏义副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意作用,另一个词不表意,只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副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该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成熟)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屡次)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安抚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放松警惕)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外交使节)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咨询,征求意见)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劳苦)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拜访) 9、师进次于陉。(临时驻扎) 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向后退)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误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通“馈”赠送,窥探)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撰。”(站起来,才干)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走向,接近)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遭受)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胸襟宽大)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言语真实) 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前;数词置于整个句子后,在其他部分上加上动词“者”。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表比喻;表复杂内容;表原因(加举例)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 其活用情况和意义(每题2分,共10分)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 作动词;戴上礼帽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作药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动词 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生:动词的 使动用法;使……产生 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剑:名词作状 语;表示工具,用剑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 分,共10分) 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此 “作主语;”“谁”作谓语。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表被 动,“于”引出主动者。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宾语前置句, 用“实”复指否定句中。 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双宾语句,“夺” 带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否定 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 的要释出。(每题2分,共10分) 1、太后盛气而揖之。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3、宣子未出山而复。 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 1、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2、介词,用在 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3、 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4、疑问代词,表 处所“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 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 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 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 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 “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 ‘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 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 因率兵东略定齐地。也,地,狄,奴, 廷,奴。令,令,曰:“立,齐,国‘儋,氏, 王。”王,市。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 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 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 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召见豪 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 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称王。”于是 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 田儋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会意是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 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 字。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 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 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 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 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的一组是(B) B 取尖安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C 以事 为名,取譬相成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 )A肖 4、下面全为异体字(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 外的写法,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的一组是(C ) C賸剩笋筍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B ) B 本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 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联绵词是一个古老而又常 新的词类,上到经书传书,下到现当代作品,联 绵词都很活跃。而中学生又常在联绵词上犯一些 错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拓 宽对联绵词的再认识。)的是(D )A恭敬 B动 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词组,又称短句、 短语,在文法概念中是指完整句语中的片段。在 日常的语言中,一个词组可以指的是单词的任何 聚合。在语言学当中,一个词组是单词的一个群 组(有时是一个单词),在句子的语法中,它作为 一个单个的单元而起作用。从语法层级的角度上 看,词组要比字句的等级更低。的是(A ) 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8、《方言》的作者是(D )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D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B ) B公赐之食。 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 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 540 )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辐 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和(综合式引 申)。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形符)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假 借字)和(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 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古今)字,“民归之, 由水之就下”中“由”通(犹)。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 “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朕)。 7、采取(绘形象物)或(烘托象物)两种 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同音替代)。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20) (一)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ⅹ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亟请于武公,公 弗许。3、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 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5、凿户牖以为室。 6、 于予與何诛?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8、 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9、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10、夏,楚子使屈完 如师。 (二)指出下列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2×5) 1、宋何罪之有?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 池。3、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5、使民重死而 不远徙。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 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 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 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 最重要的变革?(11) 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 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 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 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 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 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 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 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1)余姑 翦灭此而朝食!”(2)不介马而驰之。(3)郤克 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张侯曰:“(4)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以 折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 “自始合,(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然子病矣!” 答案: 三、(一)1、城墙;2、屡次;3、跌倒,比喻失 败;4、武器;5、房门;6、谴责、责备;7、渡 口;8、出卖;9、吝惜、舍不得;10、往、到…… 去。答错1个扣1分。 (二)1、“何罪”作动词“有”的宾语,依靠“之” 前置。(2分) 2、“方城”、“汉水”分别作介词“以”的宾语, 前置。(2分)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自”的宾 语,前置。(2分)

汉语水平考试(HSK)分数体系

汉语水平考试(HSK)分数体系 一、HSK的适用对象 HSK(基础)是为汉语初学者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凡接受过100-800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汉语初学者,掌握400-3000汉语常用词(甲、乙级常用词)和与之相应的语法项目(甲、乙级语法项目)的汉语学习者,均适于参加基础考试。 HSK(初中等)适用于具有初等和中等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凡接受过400-2000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汉语学习者,掌握2000-5000汉语常用词(甲、乙、丙级常用词)和与之相应的语法项目(甲、乙、丙级语法项目)的汉语学习者,均可参加初中等考试。 HSK(高等)适用于具有高等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凡接受过3000学时和3000学时以上的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汉语学习者,掌握5000-8000汉语学用词(甲、乙、丙、丁级常用词)和与之相应的语法项目(甲、乙、丙、丁级语法项目)的汉语学习者,均可参加高等考试。 三个等级的HSK考试由中国教育部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考试证书》。 二、汉语水平考试(HSK)分数体系与分数等级 (一)HSK(基础)分数体系 1、HSK(基础)单项分数在0-100分之间,是一个以50为平

均分,以20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总分在0-300分之间,由单项标准分相加得到。单项标准分反映了应考者在HSK(基础)标准样组中的相对位置。在下表中给出了单项标准分的百分位。表一下面一行是低于相应分数的人在HSK(基础)基础参照样组中所占的百分比。 表一 HSK(基础)单项标准分与百分比的对照表单项标准分 100 76 67 60 55 50 45 40 33 24 百分比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HSK(基础)根据总分确定分数等级和证书等级,分数等级划分和证书授予标准见下表: 表二 HSK(基础)分数等级划分和证书等级标准 证书等级 分数等级总分等级级别 基础证书C 1级100-154 B 2级155-209 A 3级210-300 3、HSK(基础)总分达到相对应的最低等级分数,可以获得证书。分数等级分为1级、2级、3级,其中: 1级:具有基础(低)汉语能力,能理解简单的语句,表达简单的意思,可进行日常生活、学习方面的初步语言交际。掌握600左右汉语常用词和与之相对应的语法项目的汉语学习者可达到这一标准,也是获取基础C级《汉语水平证书》的标准; 2级:具有基础(中)汉语能力,可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一定范围的社会交际和一定程度的学习需要,是获取基础B级《汉语水平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 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 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 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 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 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诗经》在汉代分为齐、鲁、(韩)(毛)四家,其中鲁诗传人为(申培)。 2. 古代“小学”分为三门,他们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3. 清人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其含义是上古时期没有(知彻澄娘)四个声母。 4. 《论语》一书,三国魏时集注者是(何晏),清代(刘宝楠)有《论语正义》。 5. 《诗经》韵例中,单句与单句押、双句与双句押,被称为(交韵)。 6.从韵尾分析,古代汉语中有阴、阳、入的分别,阳声韵有三个韵尾(-M)(-n)(-ng),入声韵有(-p)(-t)(-k)三个韵尾,其中现代汉语中阳声韵尾(-M)已经消失。 7.“史记三家注”包括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8.顾炎武的音韵学著作是(《音学五书》),段玉裁的音韵学著作是(《六书音韵表》),孔广森的音韵学著作是(《诗声类》),《经籍纂诂》的作者是清代(阮元)。 9.清人三大史学名著包括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和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 10.古代目录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老子》属于(子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宋人三十六字母与唐代守温三十字母的差别是多出()六个声母 A.非敷奉微床娘 B. 帮滂并明泥日 C.照穿床审娘日 D. 见溪群疑来日 2.“同声必同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清代著名学者() A.王念孙 B. 王引之 C.段玉裁 D. 戴东原 3.“读若”“读如”与“读曰”“读为”的区别是() A.前二种用于注音,后二者用于破通假 B.后二种用于注音,前二者用于破通假 C.两种都用于注音 D.两种都用于破通假 4.近体诗如果首联出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边的一句是()。 A.仄仄平平平仄仄

HSK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doc

HSK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二、语法结构 (30题,约20分钟) 第一部分 说明:51--60题,在每一个句子下面都有一个指定的词语,句中A B C D 是拱选择的四个不同位置,请判断这一词语在句子中哪个位置上恰当。 例如: 55.我们A 一起B 去上海C 旅行D过。没有 “没有”只有放在句子A 的位置上,使全句变为“我们没有一起去上海旅行过。”才合 乎语法。所以第55题惟一恰当的答案是A,你应选择A。 试题51A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B人们的精神生活C也D越来越丰富了。 随着 试题52A你B犯C同样的错误,他当然会D生气了。 总是 试题53 从这里乘新干线到东京大概要 A 两 B 个 C 小时 D 。 半 试题54 请A告诉我B这句话能C说D吗? 这样 试题55 他A不但日语和B英语说得好,C法语水平 D 很高。 也 试题56 张艺清A一直 B 走 C 我们 D 后面,你没看见吗? 在 试题57 我 A 真的B把C这件事 D 告诉小华。 没有 试题58 他自己 A 理解错了我的意思,B说C我 D 没说清楚。 反而 试题59 当老师批评 A 经常迟到 B 的学生C时,许丽不禁脸红 D 。 了

试题60A你B能C这样教育 D 孩子呢? 怎么 第二部分 说明:61--80题,在每一个句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空儿,请在A、B、C、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惟一 恰当的答案。 例如: 67.我昨天买了一_____ 钢笔。 A.件 B.块 C.支 D.条 我们只能说:“我昨天买了一只钢笔”,所以第67题惟一恰当的答案是C,你应选择C。 试题61 他骑着一_____ 枣红色的小马照了一张相。 A .头 B .匹 C .只 D .口 试题62 这本《北京的早晨》的摄影集,_____ 我感到非常亲切。 A .使 B .被 C .把 D .由 试题63 事情发生得太_____ 了,我们都谁都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A .居然 B .突然 C .猛然 D .忽然 试题64 最近工作挺_____ 的,没有时间和朋友们联系。 A .着急 B .急忙 C .紧张 D .立刻 试题65 我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后,国际地位肯定_____ 提高的。 A .也 B .就 C .则 D .会 试题66 他和我们_____ 那里的情况。 A .谈谈 B .谈一谈 C .谈了谈 D .介绍又介绍 试题67 谁告诉你我们要举办演讲比赛,我_____ 一点儿也不知道? A .怎么 B .哪里 C .任何 D .什么 试题68 你说得_____ ,我没听懂你的意思。 A .快一点 B .一点快

HSK3对外汉语期末考试卷

科目:班别:姓名:分数: 书写 一.完成句子。(共20分,每题2分) 1.外边的绿草都了 2.越来越雨大下得 3.超市哪家买生日蛋糕你去今天晚上 4. 回答你去一下客人的问题 5.放着裙子床上一条 6.茶想喝咖啡还是你 7.我了写完出去玩儿作业就 8.快去看看下楼吧 9.也水一杯没喝今天上午我 10. 好旅游的东西吗准备你了 二.看句字, 写汉字。(共20分,每题2分) 1.今天是星期六, 不( ) 去学校上课。 2.你觉得哪个()节去北方最好? 3.她学习很()真,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4.你看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照(),漂亮吗? 5.水很热, 喝的时候小( ) 点儿。 6.我不喜欢这个()面包。 7. 这是你的()公室吗? 8.我觉得写汉语不()易。 9.周()我请你去跳舞,怎么样? 10. 我想()你们一起踢足球。 四. 根据英文的意思,写出相应的俗语。(共20分,每题4分) 1.Good stuff will surely be liked by customers. 2.To criticize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problems as those they laugh at, only to a lesser degree. 3.It is a metaphor of one’s ability to find the crux of a problem and thus solve it immediately. 4.As a metaphor for positive spirit, it defines a hero as one who tries hard and works out the problems he faces. 5. It is good for health to do some exercise. 口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