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尔德与唯美主义

王尔德与唯美主义

王尔德与唯美主义
王尔德与唯美主义

王尔德与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哲学尖锐批判了当时的物质社会和庸人主义。倡导人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享受美,充分地展现个性。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无论是他的主张还是他的个性或者作品都是充满魅力的。王尔德醉心于艺术形式美的追寻,其断言只有风格才能使艺术不朽。王尔德不仅在服饰、装饰、语言的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人生的各方面创造了炫然多彩的审美形式,并成功折

射到他的作品中去。

王尔德:一只唯美的细腰蜂

奥斯卡·王尔德入狱之后,据萧伯纳说,他弟弟威利是这样为老哥辩解的:“奥斯卡并不是个品格败坏的家伙,不管在哪儿你都可以放心地把女人交给他。"考虑到萧伯纳对这位爱尔兰同乡兼戏剧家同行既羡慕又嫉妒,这话说不定是他捏造的,可是捏造得也真漂亮,恰好用了王尔德最拿手的悖论形式:谁不知道王尔德是因为同性恋才给关进监牢里去的呢。

要知道克林顿总统给军中同性恋解禁的事儿,王尔德准会后悔自己早生了一百年。虽然王尔德曾经夸张地说,犯罪是现代生活中惟一的亮点,他自己犯的至多也不过是“风化罪",被判两年监禁,算得上被“严打"了。

话说回来,王尔德伤害了自己的妻儿。他的妻子后来伤心死去,他的儿子隐名埋姓地过活。此外,他的“腻友"道格拉斯的父亲昆士布瑞侯爵也并非不值得同情。看过《美国丽人》这片子的,一定忘不了那位退休海军军官浑身湿透地抱着男主角————他以为是儿子的同性恋买家————而恨极泣下的震撼镜头。在后脑勺上给他一枪,昆士布瑞侯爵也是这么想的。当日王尔德昏了头,先向法庭控告侯爵侮辱人格,却被后者反控。他本该清楚舆论的倾向的。

“如今是这样的年代,读得太多而没时间欣赏,写得太多而没时间思想。”王尔德当年感叹道。他天女散花似的妙语隽言警句怪论,让全世界足足受

用了一百年。

王尔德这只嗡嗡的细腰蜂,专挑细皮嫩肉的上流社会客厅里的众男女下口。男人当然不在话下:“男人啊越变越老,绝不会越变越好。”“什么东西我都能抵抗,除了诱惑。”女人更糟:“女人对许多事情生来就很精明。除了显而易见的东西,什么也瞒不了她们。”“昨晚她胭脂搽得太多而衣服又穿得太少,这在女人向来是绝望的表示。”“坏女人给我麻烦。好女人使我厌烦。”恋爱与婚姻也成了王尔德开涮的最佳材料:“恋爱总是以自欺开始,以欺人告终。”“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女人再嫁是因为讨厌原来的丈夫,男人再娶是因为太爱原来的妻子。” ‘女人的一生是沿着情感的曲线旋转,而男人的一生是沿着理智的直线前进的。’……

王尔德名言

王尔德名言 王尔德名言 1、乐观的基础完全是恐惧。 2、没有女人就应对她的年龄十分准确。这显得有些精于算计。 3、三十五岁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年龄;伦敦社交圈内满是这样好多年一向持续三十五岁的女人,她们能够自由地挑来选去。 4、恭维话从来没有让女人缴械,但能够让男人缴械。这就是性别差异。 5、一个人决不就应相信说出自我真实年龄的女人。如果她把这都说出来了,那她什么都会说。 6、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完美的事物中发现完美的含义。完美的事物里蕴藏着期望。 7、女人如何能期望会从男人那里获得幸福,如果他坚持把她当作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8、百折不挠的决心若与科学法则相抵触,犹如江心补漏劳而无益。 9、对于毫无关系的人,不可能经常带有好意。 10、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如果摄入足量酒精,就会产生各种陶醉的效果。 11、报纸和文学的区别是,报纸没法读,而文学则没人读。 12、结婚是因误解而成立的。王尔德

13、我想,上帝在创造人类时高估了他的潜力。 14、亚当但是是凡人这就解释了一切。 15、我整个早上都在校对自我的一首诗,我去掉了一个逗号。下午我又把它加了上去。 16、男人的爱情如果不专一,那他和任何女人在一齐都会感到幸福 17、一个人自我的心灵,还有他的朋友们的感情这是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东西。 18、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着你。 19、对于忠告,你所能做的,就是把它奉送给别人,忠告从来就不是给自我准备的。 20、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21、当我年轻时,我以为金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此刻我老了,我知道这是真的。 22、公众极其宽容,他们能够宽容一切,天才除外。 23、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完美的事物中发现完美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完美的事物里蕴藏着期望。 24、争论者损失的只是智力。 25、请别开枪打死那个钢琴师,他已经尽力了。 26、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如今几乎没有无用的信息。

日本唯美主义

日本的耽美主义文学 刘珊日本的耽美主义也称唯美主义、耽美派、享乐主义,产生于日本明治末年,兴盛于大正初年,是当时日本文坛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最初本意是反对以暴露人性的丑恶为主的自然主义,主张追求官能美,为艺术而艺术。其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现代的三岛由纪夫等,代表作有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纹身》《钥匙》,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等。 日本唯美文学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1916-17年前后发展到巅峰,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当时占据文坛主流的自然文学主义,与标榜人道主义的白桦派文学,新现实主义的新思潮派文学一起雄居日本文坛。 中国的先行研究 黎跃进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主要是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了介绍。 唐月梅的『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这一论文,主要是从唯美派的文学主张、唯美文学的特征、以及唯美派文学的意义三方面来论述日本的唯美主义。本文是以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来进行分析说明的,主要是以谷崎润一郎和永井荷风的作品来分析的。 李芒在『美的创造——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特别是表现在思想倾向方面。他们在艺术形式上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在内容方面也追求新刺激。这种刺激在恋情和性爱,以及人的生死问题上便表现的最为强烈。通过对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以及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来分析说明的。他还指出不少唯美主义作品仍保留着自然主义文学的痕迹。 『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一文,其主要内容是:就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的表现及特点进行了说明,并论述了其形成的原因——文化环境的影响、时代环境的影响及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王向远),本文主要是通过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西方唯美主义对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的对比,说明了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暗暗进入的、局部的,进而提出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日本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变异』(张能泉)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被中国现代作家接受的过成中,由于文化、环境、动机、条件等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现象。 『唯美主义与谷崎润一郎』(张琳)一文通过唯美主义对谷崎小说的影响,来探讨其小说的精髓(对美的追求)以及艺术第一,生活第二的主张。 上述资料,主要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自身、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的。还有从某一作家或作品来看日本的耽美主义的,主要是以其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佐藤春夫及其作品来进行分析论述的。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不仅表现在小说方面,诗歌也是日本唯美主义的重要实绩,但从诗歌方面来研究唯美主义的还不多。

唯美主义(王尔德)

什么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19世纪30年代,法国诗人、小说家奥菲尔·戈蒂埃最早抛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的形成 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

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坎特维尔的幽灵》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

奥斯卡王尔德语录

奥斯卡王尔德语录 1、音不在准,准不为精,精在传神。钢琴之道,情操之妙。科学养命,音乐养性。 2、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3、我喜欢人甚于原则,此外我还喜欢没原则的人甚于世界上的一切。 4、女人倘若不能使她的过错显得十分可爱,那她就仅仅是个女人而已。 5、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变得尽可能的矫揉造作,何为第二任务至今尚无人发现。 6、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7、永远宽恕你的敌人,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他们恼怒的了。 8、所谓道德抑或不道德的书是不存在的。书就只有分写得好写得差,仅此而已。 9、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而且还是一种令人快慰的事。 10、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 11、倘若穷人有鲜明的个性,解决贫困问题就不会困难重重。 12、一定要原谅你的敌人——再没什么比这个更让他们心烦意乱了。 13、社会仅仅以一种精神概念而存在,真实世界中只有个体存在。

14、年轻人想要有信仰,但他们却没有;老年人不想要有信仰,但却办不到。 15、现在每个伟人都有自己的信徒,而他们的传记总由叛徒来写。 16、孩子最初爱他们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17、老年人相信每一件事物;中年人猜疑每一件事物;青年人什么都懂。 18、摆脱**的唯一方式是臣服于**……我能抗拒一切,除了**。 19、我认为所有漂亮的人都是被庞坏了,而这就是他们能够吸引他人的秘密所在。 20、女人代表着物质战胜了理智,正如男人代表着理智战胜了道德。 21、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我们想要的。 22、我想所有迷人的人都是被溺爱的,这是他们吸引力来源的秘密。 23、今时今日我们真的所有东西都与美国的一模一样,当然,除了语言之外。 24、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其源泉是静静的回想的感动。 25、当美国的好人死了,他们就去巴黎。当美国的坏蛋死了,他们就去美国。 26、女人如何能期望会从男人那里获得幸福,如果他坚持把她当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名词解释: 2012年1月 1、唯美主义文学 2、拜伦式英雄 3、文艺复兴 4、黑色幽默 5、俳句 2012年10月 6、七星诗社 7、三一律 8、小人物 9、迷惘的一代 10、《旧约》 2013年1月 11、人文主义 12、《吝啬鬼》 13、心灵辩证法 14、“硬汉子”形象 15、白桦派 2013年10月 16、教会文学 17、奥涅金 18、威塞克斯小说 19、战壕真实派 20、俳句 2014年4月 21、市民文学 22、唯美主义 23、复调小说 24、新小说派 25、《雅歌》 2014年10月 26、《堂吉诃德》 27、古典主义 28、多余人 29、荒诞派喜剧 30、旅美派 2015年4月 31、骑士文学 32、湖畔派 33、社会问题剧 34、冰山原则 35、《古兰经》

2015年10月 36、大学才子派 37、感伤主义 38、含泪的笑 39、意识流小说 40、《亡灵书》 2016年4月 41、荷马史诗 42、“狂飙突进”运动 43、自然派 44、加西亚-马尔克斯 45、《万叶集》 二、简答题 2012年1月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百年孤独》的主题。 3、简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2012年10月 4、简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5、简述《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6、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2013年1月 7、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念。 8、简述《荒原》的艺术特点。 9、简述《戈丹》的思想内容。 2013年10月 10、简述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1、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2014年4月 13、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4、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5、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2014年10月 16、简析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7、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 18、简述《我是猫》的艺术特色。 2015年4月 19、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1、简述《雪国》的艺术特色。 2015年10月

王尔德爱情名言

王尔德爱情名言 1、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着你。 2、一生的浪漫,从自恋开始。 3、摆脱**的唯一方法是向**屈服。我能抵御一切——除了**。 4、已婚者的快乐来自那些他没有娶的人。 5、爱自己是一场毕生浪漫的开始。 6、每个人都扼杀他所爱的,让所有人听到这种说法。有人用苦涩的一瞥扼杀。有人用诌媚的说话。懦夫用吻扼杀,勇士挥剑砍伐。 7、女人们好以攻为守,就像她们突然间莫名其妙地投降,目的是为了进攻。 8、真实的爱是当她离开后你还能爱上别人。 9、我向你索取的报酬,仅是要你做一个忠实的情人。因为哲理虽智,爱却比他更慧;权利虽雄,爱却比他更伟。焰光的色彩是爱的双翅,烈火的颜色是爱的躯干。 10、一个人恋爱的时候总是以自欺欺人开始,而以欺骗别人告终。 11、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你们男人如果会产生爱情的话,却是用眼睛来恋爱。

12、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13、自恋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14、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15、我觉得我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给了一个人,这个却把它当作纽扣上的一朵花,当作满足虚荣的装饰品对待,只供夏天一日之用。 16、爱自己,是一场终身恋情的开始。 17、要是一个人吸引我,他无论选择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我来说都很可爱。 18、她平时总与某个人相爱,但她的热情从来得不到回报,所以一直保留着全部的幻想。 19、音乐让人感觉非常浪漫,至少让人感觉不安,如今两者是一回事。 20、人人必杀所爱,因此人人得以苟活。 21、任何地方,只要你爱它,它就是你的世界。 22、女人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了解的。 23、忠贞不贰的人只知道爱的小零小碎,而见异思迁者才懂得爱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2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5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6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7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8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9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10 浅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 11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12 培养中学生认识并有意识的使用词汇记忆策略 13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14 中式菜名的英译 15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16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17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18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1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20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21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 22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23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24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25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6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27 美国梦的矛盾心理-伟大的盖茨比主题分析 28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29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30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31 浅谈企业形象广告设计 3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Junior Students’ Integrative Language Ability 33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 34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35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36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 37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38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39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40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奥斯卡 王尔德—名言

奥斯卡-王尔德个人名言 奥斯卡·王尔德 ◆我用一句短语包含一切体系,用一个警句归纳所有存在。 ◆我迟早要成名的,没有美名也有恶名在外。 ◆只有拍卖师才对所有的艺术流派一存偏见,一概推崇。 ◆自恋是一个人一生浪漫的开端。 ◆美丽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丑陋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顾天地良心地鄙视它。 ◆我并没有为了钱出卖自己,我不过用重大的代价买到了成功。 ◆现在我很快乐,所以我很肯定,我的人格已荡然无存。 ◆从艺术的观点来看,坏人是非常吸引的研究对象。他们代表了色彩、变化与特异。好人会激怒人的理性,坏人则引发人的想象力。 ◆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艺术家如在伦理上有所臧否,那是不可原谅的娇柔造作。 ◆邪恶与美德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素材。 ◆关心行为的正确与否表明理智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 ◆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 ◆大多女人如此虚伪,以至了无艺术感觉,大多男人是如此自然,以至了无美的感觉。 ◆从形式着眼,音乐家的艺术是各种艺术的典型,感觉着眼,演员的技艺是典型。

奥斯卡·王尔德 ◆时尚就是一种丑,丑得我们无法忍受,以至每不到六个月就必须换一次。 ◆个性善良不如长相美丽,不过个性善良总比生得丑好。 ◆艺术永远不应尝试去变得流行,是公众自己得试着变得艺术化才行。 ◆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 ◆当爱到了终点,软弱者哭泣,精明者马上去发现一个,聪明的早就预备了一个。 ◆一生只爱一次的人是肤浅的,他们把那叫做忠贞不渝,我却叫做习惯性懒惰或是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的忠贞不渝就如同智力生活的一成不变一样,简直是承认失败。 ◆你不应该说那是你生命中最浪漫的经历,倒应该说那是你生命中第一次的浪漫经历。 ◆在人的生活中的每一瞬间,人都只能是他将要成为的人,而不是他曾经成为的人。 ◆爱的目的就是爱,不多也不少。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活着是珍贵的,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另一个是得到了不想要的。 ◆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去掉一个逗号,到了下午的时候我又把它放了回去。 ◆享乐是人生唯一的目标。 ◆成为一件艺术品是生活的目的。 ◆执着是缺乏想象力之人最后的遁词。 ◆爱情是多无聊的东西,它的用处比不上逻辑的一半,因为它什么都不能证明,它总是告诉人一些不会有的事,并且总是教人相信一些并不是实有的事,总之,它是完全不实际的,并且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得讲实际,我还是回到理性上去,还是去研究形而上学吧!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 方的自由思想,不满俄国的现状,却又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一般为小职员,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的沙皇专制下的黑暗社会现实。代表作是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与“多余人”,“新人”形象并列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三大人物形象。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原则。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自然主义崇尚资料考证,片面强调细节的重要和表面现象的精确描写,忽视典型概括,主张作家应该中立、客观、不对事务做出政治的、道德的、美学的评价,自然主义文学家相信生物学的决定论,认为人物的生物本能决定支配人的社会行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们以反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反对“附庸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性的,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特殊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意作品讲究词藻、韵律、重视景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戈蒂耶,王尔德。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 威塞克斯小说: 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他的全部重要小说归于最后一类。这类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故称其小说为“威塞克斯小说”. 小说的主题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解读《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摘要: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为了“艺术而艺术”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精髓,他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象征、重复、明喻、暗喻、“三段式”叙事手段等艺术技巧在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中的运用,赋予了作品形象美、音乐美、色彩美等美,给读者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 关键词:夜莺与玫瑰; 唯美主义; 艺术技巧; 形象美;音乐美;色彩美 一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认为“美”才是艺术的精髓。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美的之上主义”。它形成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一味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的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Movement) [ 1 ]。 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之所以伟大的部分原因就在于以王尔德为首的唯美主义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 1 ]童话历来被认为是他唯美主义理论最理想的载体。本文将从艺术技巧使用的角度解读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二《夜莺与玫瑰》中运用的艺术技巧及其中的美 王尔德是形式的信奉者,无论是理论上的召唤,还是文学创作的实践,都说明形式是王尔德孜孜以求的。王尔德唯美主义对形式( form)强烈的爱好,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的追求,在童话《夜莺与玫瑰》中具体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积极修辞在作品中的运用。 积极修辞( active rhetoric)是相对“在形式上要求…明确?、…通顺?、…平匀?、…稳密?,偏于…记述的?”消极修辞(passive rhetoric)而言的,它“是偏于…表现的?,…以生动地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的?,因而是…具体的、体验的、情感的?。它…对于形式本身也有强烈的爱好;对于语辞的形、音、义都随时加以注意和利用?,不但要…使人明白?,还要…使人感动?。强调带有感情色彩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追求美感,追求动人[ 2 ]。 《夜莺与玫瑰》一文中所使用的积极修辞手段包括:词法手段中的头韵、选词手段方面描述性形容词和具体动词的恰当使用;喻格手段中的明喻、隐喻、拟人、层进、突降等;叠词手段;句法手段中特殊句式修辞手段如:重复句、倒装句、修辞问句、句式变换修辞等;篇章手段有象征;语篇技巧辞格如描述、“三段式”叙事手段以及通过运用多种语言手段和华丽的词语来表现王尔德风格特征的风格手段等。正是这么丰富的积极修辞手段的运用,才创造出了这篇形象鲜明、语言柔美、结构精巧、韵律无穷的经典之作。 (一)象征手法与形象美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快乐王子童话集》中的一篇,它讲述了夜莺为帮助一个穷学生实现其爱情愿望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荆棘刺破胸膛将心脏流出的鲜血和连夜对月而歌的音乐换来寒冬里红宝石般美丽的玫瑰,但玫瑰最终却为学生所弃的故事。一个动人却令人心酸的爱情故事! 但真正懂得爱情的并非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而是那只懂得爱情并愿意为爱情牺牲生命的夜莺。作品大量地使用了象征手法,把幻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童话创造的一种常用手法。“为了表现某种性格或说明某个事理,作者从生活中找出某些人、物、现象,甚至某种社会观念的性格、性质和特征,集中到童话形象上,然后又赋予其个性,并使之依照这一个性去说话、行动,从而达到象征的目的”[ 3 ]。文章中rose象征了美丽的爱情,只有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才能获得它,它也代表着王尔德一生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美;而夜莺则象征了追求真挚爱情的人,它为得到rose (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夜莺就是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化身。夜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有如王尔德对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的追求;年轻学生象征着装满书本知识而缺乏感情敏感度,并且对爱情没有执着追求的功利主义者;当年轻学生怀疑夜莺的真诚

王尔德名言

王尔德名言 ◆我用一句短语包含一切体系,用一个警句归纳所有存在。 ◆我迟早要成名的,没有美名也有恶名在外。 ◆只有拍卖师才对所有的艺术流派一存偏见,一概推崇。 ◆美丽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丑陋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顾天地良心地鄙视它。 ◆我并没有为了钱出卖自己,我不过用重大的代价买到了成功。 ◆现在我很快乐,所以我很肯定,我的人格已荡然无存。 ◆从艺术的观点来看,坏人是非常吸引的研究对象。他们代表了色彩、变化与特异。好人会激怒人的理性,坏人则引发人的想象力。 ◆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艺术家如在伦理上有所臧否,那是不可原谅的娇柔造作。 ◆邪恶与美德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素材。 ◆关心行为的正确与否表明理智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 ◆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 ◆大多女人如此虚伪,以至了无艺术感觉,大多男人是如此自然,以至了无美的感觉。 ◆从形式着眼,音乐家的艺术是各种艺术的典型,感觉着眼,演员的技艺是典型。 ◆时尚就是一种丑,丑得我们无法忍受,以至每不到六个月就必须换一次。 ◆个性善良不如长相美丽,不过个性善良总比生得丑好。 ◆艺术永远不应尝试去变得流行,是公众自己得试着变得艺术化才行。 ◆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 ◆当爱到了终点,软弱者哭泣,精明者马上去发现一个,聪明的早就预备了一个。 ◆一生只爱一次的人是肤浅的,他们把那叫做忠贞不渝,我却叫做习惯性懒惰或是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的忠贞不渝就如同智力生活的一成不变一样,简直是承认失败。 ◆你不应该说那是你生命中最浪漫的经历,倒应该说那是你生命中第一次的浪漫经历。 ◆在人的生活中的每一瞬间,人都只能是他将要成为的人,而不是他曾经成为的人。 ◆爱的目的就是爱,不多也不少。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活着是珍贵的,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另一个是得到了不想要的。 ◆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去掉一个逗号,到了下午的时候我又把它放了回去。 ◆享乐是人生唯一的目标。 ◆成为一件艺术品是生活的目的。 ◆执着是缺乏想象力之人最后的遁词。 ◆爱情是多无聊的东西,它的用处比不上逻辑的一半,因为它什么都不能证明,它总是告诉人一些不会有的事,并且总是教人相信一些并不是实有的事,总之,它是完全不实际的,并且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得讲实际,我还是回到理性上去,还是去研究形而上学吧! ◆别试图去补救无望的过失,别在愚味、庸俗各猥琐的事上浪费你的生命。这些东西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的目标和虚假的理想。去过你奇妙的生活,点滴都别浪费。 ◆一个自己的灵魂还有他朋友们的感情,这是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东西。 ◆与其去结交可靠的朋友,倒不如使自己的朋友可靠。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生活模仿艺术,而非艺术在反映生活。

8-1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一) 第八章 授课题目: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理解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掌握左拉、莫泊桑、波德莱尔创作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方法:互动式的讲授;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同时进行殖民扩张。拿破仑第三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导致1870年以色当战役的惨败。普法战争的爆发表明普鲁士日益强大,欧洲的几个强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尖锐矛盾。第二帝国的败北加深了民族矛盾,由此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局为了转移矛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 这就是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实证一词即“实在”、“确定”、“精确”的意思。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他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孔德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 ,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 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2.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3.风格: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4.评价:唯美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代表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奥斯卡·王尔德

王尔德名言英语

王尔德名言英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王尔德名言英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Be yourself, because others were done. 2、其实薄幸的人,更知晓爱的真相。 Actually giving her ficklefavours only, more know the t ruth of love. 3、一旦被贴上标签,你就很难逃脱。 Once you have been labelled, it is hard to escape. 4、每个人犯了错误,都自称是经验。 Everybody makes a mistake, all claiming to be experie nce. 5、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充满种种可能。 The essence of romance is that it is full of possibilitie s. 6、给我们赦免的,是忏悔而不是牧师。 That gives us absolution, is the confession, not the pri est. 7、美丽要比善良好,善良要比难看强。 It is better to be beautiful than to be good, good tha

n to be ugly. 8、做你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Be yourself, because someone else has been done. 9、定义一样东西,就意味着限制了它。 Define something, means that limits its. 10、没有人富有到可以赎回自己的过去。 No man is rich enough to buy back his past. 11、你不知羞耻地索取,毫无感激地接受。 You shamelessly, no gratefully accepted. 12、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Every saint has a past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 13、不幸的是,我在你的身上花去了一生。 Unfortunately, I spent a lifetime in your body. 14、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 t the stars. 15、天堂和地狱都在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 Heaven and hell are in every one of us. 16、女人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了解的。 Women are meant to love, not to know. 17、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Because there is beauty in life, so finally must be a tr

浅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主要内涵并举例

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内涵 唯美主义思想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当时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 追求单纯的美感, 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 才是艺术的真谛。这种思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 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味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 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 王尔德深受罗斯金的美术观点及佩特唯美主义的影响, 最终成为英国美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对美的主张不论何时都是奉行不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模仿艺术。现实主义者通常认为,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这是王尔德最具独创性和悖论性的思想之一。他说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在他看来,生活往往要借助艺术才能更完美地表现自己, 或者说人们往往是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例如,自然界中的花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它很美,但是当它被艺术描绘或渲染后,人们在头脑中就有了花原来是这样美的印象,人们才懂得了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的也就是它很美。通过这种艺术加工的方式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花的美丽,体现了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第二、艺术应该脱离人生,艺术不应该模仿人生。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 他认为人生是不完美的、丑陋的,因此他要用艺术的“美”来同鄙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决人生和生活,他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艺术是可以把生活作为一部分原料的,但是必须经过重新加工再创造。例如,莫里哀最著名的代表作《伪君子》中有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既有像答尔丢夫那样的虚伪无耻的教徒,也有像奥尔恭那样的愚蠢可笑的资产阶级,更有像桃丽娜那样机智灵敏的仆人。《伪君子》中的人物有很大部分是对现实人物的映射,达到了对现实社会批判的效果。但是在王尔德看来这是丑陋的、低俗的,作品不应该立足于现实而写,更不能去反应现实,他主张应该把这些丑陋的东西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变成美,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就是谎言。他在他的作品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著名植物学家! 一、唯美主义 劳伦斯:“人类的灵魂需要真正的美。”人性有对美的需要和追求,以及对美的感受。 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出现了一批“唯美”之士,他们唯美而感受、唯美而创作、唯美而发抒、唯美而生活,他们共同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倡导唯美并不等于完全无视人间沧桑,不关心社会进步,相反,许多唯美主义者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莫里斯极力播扬社会主义,向往一个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的世界;拉斯金向往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王尔德向往一个思想自由、行动自由的世界。这些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感受,希望通过艺术净化人的心灵,达到他们所理解的社会道德;他们的理想世界,是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来实现的。 二、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于1854年出生于爱尔兰,一生除了游历,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伦敦,1900年在巴黎去世,是英国19世纪末期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批评家和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以及与赞誉一样多的诋毁和骂名。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怪诞悲喜剧。博尔赫斯评价王尔德,“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 20岁出头,他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等特点在伦敦社交界有了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在40岁前后的那几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曾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1895年年初,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因为过早的成功使他过于傲慢,放浪形骸。他时时都在自己身边聚集一大群地位和趣味相当的青年,就像《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描写那样,日夜享乐,过着一种奢靡放纵的生活。跟波西相识后,为了满足这位小情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两人出现的地方,不论食物、衣服、装饰品,都是买最豪华的。根据在《自深深处》里王尔德的说法,他们出外游玩,三个月的花费已经达到了1300多英镑,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 可短短一个月后,他就卷入了官司。昆斯伯理侯爵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也就是“波西”)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说他是好男色的“鸡奸者”。这位同性恋人与自己暴虐的父亲长期不和,矛盾不断,于是鼓动王尔德上诉,控告自己的父亲诽谤,结果王尔德不仅败诉,还被反告,因“同其他男子发生有伤风化的肉体关系”而被捕,被判有罪,在监狱服了两年苦役。他一下子从风光无限的人生赢家变为身败名裂的阶下囚。 在服刑期间,王尔德还经历了丧母、破产、离婚等打击。他的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不及,只有寥寥数人如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1900年王尔德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帮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时只有罗比与另一朋友陪伴。 王尔德的生命中上演了太多的悲剧,因为华丽,因为脆弱,因为他对于美的追求近乎苛刻,对于爱的需求近于完美。他无可自拔地爱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人称之为滥情。而他不同寻常地给自己的滥情染上了真挚的色彩,甚而显得凄美,动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唯美主义的文学风格。王尔德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王尔德幽默名言

王尔德幽默名言 A cynic is a man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愤世嫉俗者是一个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们的价值的人。 A dreamer is one who can only find his way by moonlight, and his punishment is that he sees the dawn before the rest of the world. 梦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自己的路,他的惩罚是第一个看见黎明。 A little sincerity is a dangerous thing, and a great deal of it is absolutely fatal.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A man can't be too careful in the choice of his enemies. 一个人在选择他的敌人时,再小心也不为过。 A poet can survive everything but a misprint. 一个诗人什么都可以容忍,印刷错误除外。 All women become like their mothers. That is their tragedy. No man does. That's his. 所有女人都会变得像她们的母亲一样,这是女人的悲剧。但没有男人变得像他们的父亲,这是男人的悲剧。 Always forgive your enemies. Nothing annoys them so much. 永远要宽恕你的敌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他们心烦的了。 America is the only country that went from barbarism to decadence without civilization in between. 美国是唯一一个直接从野蛮进入颓废、中间没有经过文明阶段的社会。 Arguments are to be avoided; they are always vulgar and often convincing. 要避免争论,争论总是俗不可耐,而且常常令人信服。 As long as a woman can look ten years younger than her own daughter, she is perfectly satisfied. 只要一个女人看上去比她自己的女儿小十岁,她就一定会心满意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