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

鼓楼区

(四)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6-20题。(15分)

【材料一】

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6788.55米。双线

设有桥头建筑。江中的9个桥墩和两岸的桥台稳稳地托住10孔大跨度钢梁,桥下万吨巨轮可以畅通无阻。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深流急,地质复杂。岩层埋藏在正桥河床

让桥墩牢固地扎根在岩盘上,设计人员根据各个墩位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九个桥墩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水下桥墩基础结构。这是中国在建造桥梁深水基础中带突破性的技术,为胜利建成大桥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桥墩基础施工中,1号桥墩重型混凝土沉井,其面积比篮球场还大,高度相当于10多层大楼,混凝土总量达1.7万立方米。为将这个庞然大物下沉到河床面55米以下的砂砾层,建桥人员连续奋战17个半月,终于将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有些桥墩沉井基底在水面以下65米左右,基底清理时的质量检查,都是通过潜水员多次潜入水下62至67米,最深达80米进行探摸。仅在7号桥墩基础施工时就累计潜水207次,一次水底停留作业时间10至20分钟,创造了中国桥梁施工中大规模潜水作业的新纪录。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它的建成,结束了70多年来津浦线与沪宁线客货运过江靠轮渡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有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独立解决重大、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的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选自《我国桥梁建设新的里程碑——南京长江大桥》)【材料二】

人民网伦敦9月5日电2018年9月4日在伦敦萨默塞特宫开幕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上,由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策展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本届组委会破例额外增设的特别荣誉奖。在鲁安东看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仅是南京的,全中国的人民都和这座桥产生关系。而大桥的记忆组成部分也非常复杂,既有微小的个体情感的一面,又有宏大的国家情感的那一面。

展览主体是一条10多米长的红色半透明长廊,其间串联起3个空间,分别以声音、影像和立体视角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第一个空间内挂着数台老式收音机,摘下墙上的耳机,参观者会被与大桥有关的声音包围,包括5首为南京长江大桥创作的歌曲,以及采集自

大桥周边环境的真实声音。第二个空间展出的是以大桥为背景的人物摄影。这些黑白老照片的拍摄地并非真的大桥,而是当时全国各地的照相馆。第三个空间中央摆放着大桥实体模型,周边墙幕上是装饰镜、首饰盒、日历、杯子等印有大桥经典形象的物品图片,展现了大桥当时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

自1968年建成之后,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被写入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其形象也被印在各类物品上广泛传播,成为国家成就和个人福祉的象征,融入几代中国人的生活记忆。

2018年1月,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16.材料一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南京长江大桥?(4分)

17.阅读材料一,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公路在上层,宽15米,可并排通行四辆卡车,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加点词“各”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2分)

(2)岩石种类多,断层纵横,硬的地方像钢铁,软的地方似“千层糕”。(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8.阅读材料二,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

19.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南京长江大桥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3分)

20.班级开展“寻找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南京长江大桥,请你写出两条

..获得相关资料的不同途径。(2分)

(四)(15分)

16.(4分)大桥的外形构造、大桥地基的施工难度、大桥桥墩设计及施工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大桥修建的意义。(答对1点得1分)

17.(4分)(1)(2分)不能删除。“各”准确写出公路桥两侧分别有2.25米宽的人行道;如果删除,就变成两侧人行道共宽2.25米,就不够清楚,也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2)(2分)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地基岩层软硬不同的部分分别比作“钢铁”和“千层糕”,形象地写出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地基岩层的地质复杂,施工难度之大。

18.(2分)《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2018伦敦设计双年展特别荣誉奖

19.(3分)对于国家来说: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1分);大桥成为国家成就(或国家荣誉)的象征(1分);对于个人来说:大桥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很多人个体生命的回忆,是个人福祉的象征(1分)。

20.(2分)示例:参观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主题展;通过网络搜集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资

料;去图书馆查阅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资料;走访参与大桥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采访市民,了解他们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美好记忆……(写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建邺区

(三)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完成15—18题。(15分)

【材料一】走近风俗画

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给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的描绘社会生活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唐代韩滉《田家风俗画》、五代李群《孟说举鼎》、北末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左建《农家迎如图》、朱光普《村田乐事图》、李嵩《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年画中的《姑苏万年桥》《大庆丰年》《万家村》等图,也属之。建国后的风俗画,反映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风俗画一般给予人的都是慰藉,不是悲苦。就我所见过的风俗画作品来看,调子一般不是低沉的。

——汪曾祺《谈谈风俗画》【材料二】“风俗画”作家

淳朴的风俗画枃成了沈从文与汪曾祺的文学世界。——曹文轩《也读汪曾祺》

汪曾祺是个绘制风俗画的能手。——雷达《实用语言的风俗画》

在汪曾祺笔下,日常的生活、平淡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美,充满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东西。我们从中不但可以感受到恬淡自然的和谐之声、中和之音,两且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将传统文化精华不露痕迹的融进新生活的美学理想。

——梁大志《林非主编(中国当代散文大系—汪曾棋)汪曾祺那双明亮、童心的眼睛,让他在生活中发现了一般人忽略或不以为然的诗意。

——王于(作家、评论家,书法家)【材料三】散文中的风俗画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

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陞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

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工笔的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嗝,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二日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树料四】古诗中的风俗画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5.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材料三】《故乡的元宵》一文如何体现了风俗画的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材料三】划线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7.参考【材料二】说说【材料三】的结尾蕴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任选【材料四】中的一首古代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幅“风俗画”,3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首先,要对材枓一进行筛选,找出风俗画的特点。其次,对材料三进行筛选,找出共同点。这一题分值较大,回答时一定要分点回答,规范答题。

答案:①风俗画取材于社会生活习俗,真实的攝绘社会生活的场景,不带政治、宗教、价值的评判。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

②风俗画一般给予人的都是慰藉,不是悲苦。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情感积极乐观。

16.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文字的能力,答题方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内容+情感”,注意语句通顺,要点全面,题目简单。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骰子人“卧”的动作,通过写骰子静静的躺在碗底,可以看出摆赌摊的生意不景气也从侧面反映出元宵白天的冷清,呼应了开头“元宵”的不热闹。

17.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三分至少答出3点,充分利用材料二,以及材枓三的结尾,筛选关键信息,找关键词、关键句,把握住作者的主要情感。

答案:从汪曾祺的对故乡元宵节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

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元宵节的喜爱和怀念。但这样美好的年就这样过去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即逝的惋惜。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国人能珍惜传统文化,积极将传统文化精华继承、流传、弘扬的美好愿望。

18.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抓住重点“风俗画”,开放性试题,要充分发挥想象,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村居》: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栖霞区

(三)阅读《蝉和蚂蚁》选段,完成17~20题(14分)

让我们试着为这个被寓言糟践的歌手正名吧。我得首先承认,它是个讨厌的邻居。每年夏天,它们被两棵枝繁叶茂的高大法国梧桐树所吸引,成百成百地飞到我家门前安家落户,从日出到日落,此起彼落地叫个不停,震得我脑袋生疼。在这一片吱吱声中,你无法思考问题,思绪被打乱,头昏脑涨,没法定下心来。如果我不起早点儿干些事,那整个一天就会泡汤了。

啊!该死的虫子,我本想安静地待着,可你却成了我住所的一大祸害。竟然有人说,雅典人把你养在笼子里,好惬意地听你歌唱。吃饱饭眯瞪着,有一只蝉叫叫还凑合,但成百只一起叫嚷,震得你耳鼓疼痛,你无法集中精力,真让人活受罪呀!你振振有词,说是你先来到这儿的,有权鸣唱。在我住到这里之前,那两棵法国梧桐完全属于你,而我却成了其树荫下的不速之客。可我得先告诉你,为了照顾给你写故事的人,你得在你的响钹上装个减音器,压低你的叫声。

七月,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如果我们多盯着它看一会儿,也许会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悲惨事情。果然,许许多多渴得不行的家伙在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因为井边渗出汁液而暴露了。它们一拥而上,一开始还有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见拥挤在甜蜜的井口旁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蜂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

速之客自由通过。个头儿大的急得直跺脚,挤上前去,飞快地嘬上一口,退了出来,跑到旁边的树枝上兜上一圈,然后又更加大胆地返回来。不速之客们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

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我看见有一些蚂蚁在咬蝉爪,还看见一些蚂蚁在扯蝉翼尖,趁势爬上蝉背,挠蝉的触角。一只胆大包天的蚂蚁就在我的眼前咬着蝉的吸管,拼命地往外拽。

被这帮小蚂蚁如此这般地搅扰,巨蝉没了耐心,终于弃井而去。它在逃走时还向这帮劫匪撒了一泡尿。对于蚂蚁来说,蝉的这种高傲的蔑视无伤大雅!反正它的目的达到了。它成了这口井的主人了,但是,使井冒水的泵已不再转,井很快也就干涸了。井水虽少,但甘甜。一旦再有机会,它们还会用同样的法子再喝上几大口的。

大家都看到了,事实彻底地把寓言臆想的角色给调换过来了。

(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6.请用选文中两个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处。(2分)

蝉钻井虫喝水蝉让路蚁▲蝉▲蚁占井

17.说说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句子的含义。(3分)

使井冒水的泵已不再转,井很快也就干涸了。

18.选文第②段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称呼蝉?你从中读出作者对蝉的什么情感?(3分)

19.选文首尾句提到的“寓言”指《昆虫记》中提到的拉·封丹的《蝉和蚁》,这个寓言中的蝉和蚁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法布尔眼中的蝉和蚁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6分)

①寓言中的蝉:▲

②寓言中的蚁:▲

③法布尔眼中的蝉:▲

④法布尔眼中的蚁:▲

16.(2分)驱逐逃走(每空1分)

17.(2分)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蝉不再用细嘴吸汁,孔洞很快就没有汁液了。(打比方1分,句子含义2分,意对即可)

18.(3分)用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情(1分),既表现了作者对蝉的叫声的讨厌(1分),又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1分)。

19.(6分)①好逸恶劳的乞食者(1分);②勤劳的劳动者(1分);③宽厚仁慈,大度温和,它对于掠夺者是抬起爪子让它们自由通过(2分,品行1分,举例1分);④贪婪无耻,凶狠,它们不仅想喝水还要把掘井的蝉赶走,咬拽蝉,独自占有水井(2分,品行1分,举例1分)。

秦淮区

(三)阅读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只要有窝头,就够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招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个“忍”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

..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每每看到那些消逝的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2017年版)

15.根据文章内容,第2段的“”可以填入最恰当的词是▲(2分)

(1)“这话实在太精彩

..了!”加点的词应当如何理解?(2分)

15.(2分)封闭(意近即可)

16.(3分)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17.(5分)

(1)(2分)这里有“准确,贴切”的意味,表明这样的话语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心态,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2)(3分)运用了夸张,写出了大白菜对北京人生活的重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特点。

18.(4分)口语(方言)色彩浓郁,如“地根儿”“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文白相间,语言典雅,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幽默风趣,如:“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长短句并用,有参差美,如“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玄武区

(四)阅读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村庄来信

余继聪

○1暮春前后,工作比较忙,几乎把我们的村庄忘记了。我们的村庄,却没有忘记我,牢记着寄居在城市里的我这个村庄子弟,频繁给我来信,告诉我小春丰收的消息。

○2有一天,中午下班骑着自行车回家,突然不断有小东西飞扑来脸上,虽然小,竟然把脸撞得痛痛的。我戴着眼镜,还是不能完全防止小飞虫撞进眼里。只好拼命眨眼睛,想通过眨出眼泪,缓解疼痛感,并且让泪水把这些小飞虫冲出来。这些小飞虫是几乎要被我忘记了的村庄的小蚜虫。我只好把自行车停靠到街边,慢慢眨眼睛,心里对这些小老乡是又爱又恨。

○3它们都长着小小的翅膀,像一封封展开的信,会飞会动的纸张,从遥远的村庄里飞进城市里来,好像就只是为了给我捎来村庄小春作物丰收了的消息。村庄人厌恶蚜虫。此时,我却是“他乡遇故知”,却觉得它们很可亲。它们是村庄捎给我的信。读着村庄的来信,我心里浮现出,村庄的亲人们正在割蚕豆,割油菜,割小麦,割大麦……的景象。

○4它们像一页页零乱的信笺纸,究竟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读懂了它们捎进城里来的消息,村庄丰收小春了的消息。究竟又有多少人稀罕它们用生命终结的方式捎进城市里来的这个消息。细心一看,它们躺满城市的地面,只是因为它们太小,太卑微,大家不注意罢了。而且,它们死得英勇壮烈悲惨,却默默无闻。

○5村庄,还以另外一种方式给我捎信。一辆辆由村路上驶进城里来的汽车轮子上、肚底上,都会由于不小心,被村庄偷偷摸摸塞上一些麦秸、蚕豆秆、油菜秆,走着走着,这些麦秸、蚕豆秆、油菜秆就掉了下来,躺在街道上。我知道,这是村庄偷偷揣进司机和汽车衣襟

里,请他们免费给我们这些寓居城市的乡村子弟的家信。见到这些家信,我总是很爱读,很开心,觉得寓居的陌生城市有了一丝亲切感。

○6春天的早上,总有花喜鹊、画眉鸟飞进城里来,在人们眼前起起落落,快乐地鸣叫,还有布谷鸟的声音远远传来,村庄的辛劳者小蜜蜂误入城市来。这些,也是村庄托阳光和它们这些小鸟给我捎来的信,告诉我,我的村庄和亲人们还在。

○7村庄还以很多方式给我捎信进城里来,一箩埋在麦秸或者干松针里的土鸡蛋,几罐野花蜜,一挂腊肉,一盆泥鳅,半麻蛇皮口袋红薯,几个老南瓜,几包嫩苞麦,都是村庄的来信,上面有母亲的手印,父亲的气息,姨妈的声音,亲兄弟堂兄妹的影子。虽然我住在街市深处,村庄照样要执著地找到我,给我捎信来,告诉着我村庄的一切信息。

○8而母亲父亲,亲人们,总是还不太习惯托别人捎信,常常亲自给我送信来,一袋新稻米,一箩红柿子,数十个红梨,几把青葱红蒜,几棵青菜,很多黄瓜苦瓜小南瓜,还有青辣椒红辣椒,这些村庄的物产都是村庄的来信。

○9我怎么给村庄回信呢?村庄就在十几里外,我本应该常常回去,给村庄送回我的消息。可是,我教学任务重,我抽不出一天时间回去。愧对村庄,我只能给村庄打电话。可是,父母亲,村庄,都觉得打电话生分,不习惯用。我也想给村庄写信,但更显得生分,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动笔,邮寄一封信到十几公里外的村庄里要十几天甚至一个月。

10我也曾偶然在电视上露过几次面,亲人们看见了,进城来,常常转告我。这大概可以○

算作我无意中写给村庄的信。

11我还常常写一些小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但是村庄是看不到这些报纸的,我的亲人乡○

亲们,统统看不到。我无法告诉他们,也不敢告诉他们,我“忙”得没有时间回信,送信,竟然还有时间写文章。

(《云南日报》2017月9月1日,有删改)16.请简要概括村庄通过哪些方式给我来信?(3分)

17.文章结尾处“我‘忙’得没有时间回信,送信,竟然还有时间写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18.文章的第○8段中“一袋新稻米,一箩红柿子,数十个红梨,几把青葱红蒜,几棵青菜,很多黄瓜苦瓜小南瓜,还有青辣椒红辣椒”,作者不厌其烦罗列了村庄送来的东西,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3分)

A.“而母亲父亲……常常亲自给我送信来”中“常常”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牵挂。

B.“村庄亲人们正在割蚕豆,割油菜,割小麦……”运用排比表现了丰收的繁忙。

C.“我怎么给村庄回信呢?”运用反问巧妙地由“村庄来信”过渡到“我”的回信。

D.文题“村庄来信”中“村庄”不仅仅指生活过的村庄,还指村庄中的亲人、乡亲。

16.(3分)(1)从村庄飞入城里的蚜虫(1分);(2)由村路上驶进城里来的汽车带来的一些麦秸、蚕豆秆、油菜秆(1分);(3)飞进城里的喜鹊、画眉、布谷鸟、小蜜蜂等;(4)亲人们托人捎来的村庄的物产。(1分)(一点1分,共3分)

17.(3分)(1)表达了对村庄的思念之情,(2)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没有回信的愧疚之情(或不能经常回村庄的遗憾)。(1点1分,共3分)

18.(3分)(1)表现了亲人乡亲的热情,或表现了亲人乡亲对“我”的关爱、牵挂(1分),(2)表达了“我”内心的激动(1分),(3)与下文“我”不回信,形成对比(1分),(4)更加凸显了“我”的愧疚之情。(1分)(一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满分)

19.(3分)C(设问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1分)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

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

....,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

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

..,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

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 年6月1日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6.第1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第2段画线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B.第2段对无人机发展的介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C.第3段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为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

D.第3段重点介绍的是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开始广泛运用。

18.第4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9.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4分)

〖利〗(1)▲

(2)在民用领域,无人机被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

〖弊〗(1)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2)▲

(三)(11分)

16.(2分)无人机这种新事物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17.(2分)A

18.(3分)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目前迷你无人机制造成本都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定的数值,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4分)

[利](1)在军事领域,无人机可以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

[弊](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

必修二期末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 分) 一、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8 分) lǒng zhào róng qià yǐn bì lǎn duò ( ) ( ) ( ) ( ) chǎo rǎng níng jié píng héng yī lài ( ) ( ) ( ) (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1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zhàng zhǎng ) ,但岸边的树木却枝叶茂密.不留一点缝隙.(xī xì)。 2 .请不要攀折.(zhé shé)花木,以免枝折.(shé zhé)花落。 3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ī tī)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的垂柳不可计数.(shǔ shù)。 4 .白公鹅在浅水滩里时而伸长头颈.(jǐng jìng ) ,时而将脖颈潜.(qián qi ǎn )入水中。 三、按要求填空。(8 分)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照猫画()横()江面耀()扬威 血()亲情不胜()烦应接不( ) 2 .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 l )当初因为没有人.我才勉强承担了这个任务,现在是()呀!( 2 )妈妈把这件事情的()说得很清楚。 四、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 .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爱是黑暗中的灯塔,让人在迷途中找到前进的方向。(照样子,写句子)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 分) 好似(shì sì) 困窘(jiǒnɡ jǔn) 迸出( banɡ bìnɡ) 应声(yìnɡ yīnɡ) 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勉强(qiánɡ qiǎnɡ)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4 分) 1. “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 ) 2. “瀑”和“爆”的音节相同; “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 ) 3. “栏”和“难”的声母相同; “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 ) 4. 《西江月》 《清平乐》 《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 )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6 分) 辩( ) 掏( ) 援( ) 谣( ) 壁( ) 锦( ) 辨( ) 淘( ) 缓( ) 遥( ) 璧( ) 绵( )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 (4 分)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 (4 分) ( )惊( )怪 同( )共( ) 口( )心( ) ( )嘲( )讽 出( )入( ) 不( )则( ) 自( )至( ) 七( )八( ) 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 A.医学家 作曲家 他们家 专家 B.父亲 亲眼 亲自 亲人 C.记载 刊载 登载 载入 D.花费 花朵 昏花 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4 分)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5 分)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 “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5 分)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 ) 3.树叶丛中,一只小蝉欢快地唱起了第一支晨曲。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9e11552586.html, 原文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9e11552586.html,/showtopic-77995.aspx )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期末小学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字词游乐场。 1.读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bǎo lěi zhèn xīng cí zhí zhǎng cháo hén jì qì pò cōng yù 2.火眼金睛,划掉错别字,改正后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薄雾照耀逐斩随遇而安 ____ (2)愉快倘若剩下漫条斯理 ____ (3)长郎堤岸间隔山洪爆发 ____ (4)吵嚷模范躁热欣喜若狂 ____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勉强.(qiáng qiǎng)粗糙.(cāo zào)闷.雷(mēn mèn)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耀()扬威应接不()()调有序 横()江面从容不()()山峻岭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 。 ★加分题:请照样子写四个词语,如:涓涓 ..细流(每写两个加一分,最多加两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句子万花筒。 1.填空。 (1)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以为坏事小就可以去做。我们应该常用 “____ ,”这句 名言来勉励自己。 (2)“________ , ___”这两句诗说明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____ 写他和朋友两次经过“___________”的所见所闻。

___________的河流,___________的大榕树,___________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4)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__ __,对人____,不愧是文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读了《___ ____》,我感受到少年周恩来远大的志向;从课文《乌塔》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加分题:你课外还诵读过哪几首送别诗,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不出现错别字加4分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养鹅等于养狗,鹅也能看守门户。(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仿照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一)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寒冷() 2.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纵观整份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下面就本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5人,平均分85.5分,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100%,最高分98.最低分为73分。 三、试题分析 1.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 2.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

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 3. 课外阅读,失分相对教多,学生积累比较少,思维不够开阔,只要是老师没有讲到的,就不会做,做不好!反映出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 四、反思与建议 1.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2. 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萧声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糜鹿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B.《短歌行》C.《蒿里行》D.《步出夏门行》 6.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第一学期末四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积累,相信大家又有了许多收获。现在就请你在这张试卷上摘取丰硕的果实吧!相信自己,你是最优秀的!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ɡuī lǜ zhì huì lǎn duò lǒnɡ zhào ()()()() m?n jié chǎo rǎnɡ yánɡ yì miáo huì ()()()()ténɡyún jiàwùshān hónɡbào fā ()(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龙()凤()如()如()屏息()() 来( )去( ) ()枝()叶()()而安 人影()()()()不安金碧()() ()()无双()()自若受益()() 三、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折()即()燥()删() 拆()既()操()册()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 ()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2. ()他今天有病了,()仍坚持来上学。 3. ()没有老师的教导,我的作文()不会有那么大的进步。 4.体操小将程菲在训练中()把每个高难动作都做好()。 五、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写上序号。可要动脑筋啊!(3分) A 博:①多,丰富②宽广③取得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2、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3、叶圣陶老先生知识渊博.。() B 浓:①稠②颜色深③程度深 1、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 ..的湖水,显得虎虎有生气。()

2、爸爸下班了,我为他沏了一杯浓.茶。() 3、最近,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查字典填空。(3分) “凭”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凭”字的意思有:①依靠;②证据;③根据;④无论。下面句子中的“凭”字是什么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世界。( ) 2、猫要是决定出去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 3、猫会丰富多腔地呼唤,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不高兴,一声也不出。(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礼花绽放。 扩句: 2、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改为反问句: 3、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 改为肯定句: 4、这首歌真动听。 改为感叹句: 5、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6、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着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八、修改病句,用上修改符号。(4分) (1)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爷爷奶奶都非常熟悉。 (2)教室里响起了热情的掌声。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几乎所有的孩子全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九、关注生活:(4分) 1、我们班的刚刚同学最近迷上了悠悠球,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请你用积累的名言劝劝他。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共12分) 二、pú tào diāo kè rǔ zhī pèi fú huì long duàn liàn 三、( ) ( ) ( ) ( ) ( ) ( ) 四、lǒng zhào táo yè huī fù lā jī Jūn yún zì háo 五、( ) ( ) ( ) ( ) ( ) ( ) 六、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共8分) 七、赛()骆()析()炼() 八、塞()络()折()拣() 九、吹()佛()鱼()暑() 十、炊()拂()渔()煮()十一、三.我能把成语语补充完整。(共10分) 十二、人()人()心()神()兴()采()()()芙蓉炉()纯()根()蒂() 十三、叶()归()若()若()络()不()()()奇观 十四、四、我能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2、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行________________,人在________________。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6、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书有三到,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连线。(8分) 1.@ 2.矗立的文化 2.完成信息火红的晚霞传递模样灿烂的胸怀改变光辉博大的宝塔闪耀任务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天空飘着云朵。(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辆玩具汽车的反光镜被我弄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这盆花好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之一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之一 一、命题指导思想、范围、要求 本次期末测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这份试题,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汉字、词语、成语句子、古诗、篇章等方面有机融合,是一份难度不大,题目较灵活的试卷。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写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字词的积累情况。出错较少,但有个别不会拼或粗心的现象,可见同学们对拼音的掌握能力不强,这也是他们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 2、“读一读,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本题学生得分较多,这和平时教师带学生总结多音字练习是分不开的。 3、补充成语,并按要求写成语。要求补充的成语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很简单的,失分不多,但也有极少数人因为马虎出错。,说明同学们对成语的出处、用途、类别等掌握不佳。 4、选词关联词语填空。题目相当简单,加上六年级练习较多学生掌握的好,所以失分不多。 5、按要求改写句子。这些题形平时都训练过,只要细心都能做对。但也有一些同学很大意,没有申审清楚题目就写了。以后应多加强这

方面的练习。 6、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应该是最简单的,但还是有令人不满意的现象。竟然有不少同学出错,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好,只注重背诵,而忽略了默写,特别是对进生没有抓好。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26分) 1、阅读(一) 这是考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少数同学对课文内容和老师讲过的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已有所遗忘,大多数做得还不错。 2、阅读(二) 这则短文篇幅不算太长、浅显易懂,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然而有少数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或是没有深入阅读把文章意思理解透彻。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40分) 此次作文题目内容较宽,以今年最令你难忘的事为题,内容不作过多限制,大家都有话可写。从整体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畅所欲言,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二是语句通顺流畅,一气呵成;三是中心突出。然而暴露出的不足也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语言积累欠缺,表述不清,遣词造句能力不强;习作选材方面还要加强。 本次检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的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任务很重。我今后要朝这个方向奋斗——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估量(liáng)菁华(qīng)汗涔涔(cén)繁芜丛杂(wú)B.肇造(zào)濒临(bīn)忙不迭(dié)荷枪实弹(hè)C.澎湃(péng)引擎(jíng)混凝土(hùn)盛筵难再(y án) D.唠叨(láo)犄角(jī)一沓钱(dá)缄口不语(ji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果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赝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畜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D.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该果断割弃。 B.目明耳聪,也就是明察秋毫的视德和从善如流的听德,才是雄辩的基础。能说善道固然很好,巧言令色就背离仁厚的核心价值了。C.事实证明核辐射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核电问题不能只从国家

地区角度来看,而必须从区域与地球村角度思考,不可见树不见林。D.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现实。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不但是人类的文物遗迹,也是我们的国宝。 B.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C.演讲是诉诸于听觉的,想要让听众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必须把握听的规律。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5. 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本意,只用委婉的方式、含蓄的言辞,流露或 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婉曲”。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婉曲”的修辞格的一项是(3分)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 C.冷不防,水龙头喷出一股股水流,女人们又发出一阵尖叫,只见水花四溅,女人们四处躲避,死神仿佛已经降临。 D.凤姐……到了尤氏上房坐下,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基础知识] 一、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 xún táo zuì wēī’? chōnɡ jǐnɡlǎn du? shan t?u ()()()()( )()ju? xīn shìzhǒnɡ zi, shíɡàn cái shìf?i l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霄()既()zhēng()慨()屑()即()zhang() [积累运用] 四、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7%) ()吃()用居()思()()()洋洋 ()往()前身()其()()()翼翼 ()头()干积()成()波涛()()()堂()笑心()胆()娓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6%) 地名: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名称:汉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桥:安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8%)

1、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_________________的福娃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吸引了大家。 2、草原真美。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六”飞天,这是一件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含有“月”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 1、他的家乡是福建省人。 2、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3、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也不骄傲。 4、上课了,老师把眼睛投到同学们身上。 [阅读理解] 八、我能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4%)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恩难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九、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尽量用课文原句回答)(4%) 《》是革命家叶挺写的。将军在十分渴望得到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因为他深深地知道— —。 十、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14%)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 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l ǒ ng zhà o kò ng xìní ng shìkā i pì ()()()() cō ng yùxí j īguīf à n mǐ n ji é ()()()() 二、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分 颤动 (ch àn zhàn)崭新 (z ǎn zhǎn) 铁锹 (qi ū qi āo) 欺侮 (wǔ f ǔ) 统率 (shu ài suài)崛起 (ju é ji)é惬意 (qi è xi á)储存 (ch ǔ cǔ) 三、组词。 5 分 幻()篇()核()赖()乘— shèng() 幼()遍()该()懒()— chéng()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 分 从容不 () 如() 添()毫不 () ()()如()来 ()天()地() ()扬威呆若 () ()() 马 ()劳 五、把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4 分 1.王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十分 (深奥深刻 ),对大家启发很大。 2.那块石碑的字迹依然 (清晰清楚 ),很容易辨认。 六、句子练习。 3 分 1.大家接待客人。(扩句) 2.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修改病句) 3.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份试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0 分 1.一径,半帘花影月笼纱。 2.业,荒于嬉;行成于思, 3.九月 ________ 初开放,十月芙蓉 ____________ 。4.夏日的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 一样在上面,闪烁着。 ,像 的光 点。 八、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9 分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试卷分析 1、基础知识 试题说明:这部分试题的内容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过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试题有两大特点:(1)考察知识注重语言文字的检测。(2)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取得成绩:多数学生掌握较好.以此说明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坚决问题的技能。由此说明抓基础知识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语言的基本积累,夯实生字词,切实完成教材的基本要求,真正关注学生的语文积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素材库。 2、阅读理解 这部分试题内容主要是课外阅读。试题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察。即考察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又考察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段篇的理解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依照阅读短文,结合短文理解来理解概括短文的能力,而且试题还进行了适当拓展,检测学生模仿短文的写作能力及想象和创造能力。 从答卷情况看,多数学生能够在仔细研读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审题答题,概括能力较好,能根据要求正确作答,但有少数学生对理解题的答题标准和答题技巧还存在明显不足,失分较严重。另一失分比较严重的

原因是学生的应试能力比较薄弱,出现明显的审题失误、错答、漏答现象。

3、习作表达 试题说明:学生习作训练,应从长远考虑,让学生体验生活,表达生活。本次考试,作文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二、反思与建议 1、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 从试卷书写来看,虽然比较清晰,可是大多书写字迹不够规范、工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日常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加以训练。 2、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增加积累。 从学生的试卷中可以看出,很多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并不理想,如看拼音写词语,以前书写过,还有造句,都有待提高。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理想。因此,在倡导学生“理解”、“感悟”的今天,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 3、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此考试也不例外。首先在平时教学中,应重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课文中出现过的写作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可一旦没有接触过的写法,以及需通过理解来回答并概括归类的方法,部分学生由于思维不够灵活,靠死记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教学资料范本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 编辑: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 题,共9 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 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