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织工马南》中马南的性格

2 广告的翻译

3 浅谈英语习语中动物名称及翻译

4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5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6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7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8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9 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

10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11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12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13 解析哈代《远离尘嚣》中的悲剧因素

14 A Brief Study of British Women?s Rising Status

15 从女性主义看《兔子,跑吧》中女性形象

16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17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

18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

19 文化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20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

21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22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 ce

23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

24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26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

27 现代汉语量词英译研究

28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

29 翻译的对等性研究及其应用

30 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孤独灵魂——评《觉醒》中的爱德娜

31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32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33 中西方家庭观比较研究

34 浅谈导游词翻译

35 Discussing 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me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36

37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38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39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40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41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

42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Racism and Black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Bluest Eye

43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44 英汉习语的差异及其翻译——对杨、霍译《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研究

45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

46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

47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

48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

49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50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51 苔丝悲剧的原因

52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53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54 A Study of Foreignization in Film Dubbing Translation

55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56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57 中美篮球背后的青年文化

58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误译

59 O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s “Winter Drea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60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61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62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

63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

64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

65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66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

67 解析《宠儿》的象征意义

68 解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精神之旅

69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

70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71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

72 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手法浅析

73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

74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

75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

76 法律英语的特点

77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

7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79 从功能派目的论角度看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

80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81 Cultural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82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翻译

83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84 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

85 用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品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房间》和《看管人》为例

86 Culture-base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 Titles

8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88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89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

90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91 The Services of Selfless Love---A Thematic Study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

92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93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

94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95 从女性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堕落与升华

96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97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98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

99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100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01 论中美广告伦理观的差异——从“性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02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03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104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

105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106 人文主义的悲壮颂歌——哈姆雷特与古典人文主义研究

107

108 从《人与鼠》看斯坦贝克艺术风格

109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110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11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

112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

113 论企业国际化中的品牌翻译开题报告+论文( )

114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15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116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117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区别

118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119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20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riage

121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122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123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124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25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126

127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

128 英语修辞的翻译方法

129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130 耐克公司Ps营销策略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启示

131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132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133 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

134 隐喻视角下的方位词研究--以方位词in和up为例

135 英语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136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137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138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39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14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merican-Context Chinese Movies

141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142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

143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44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45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146 论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翻译

147 探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148 论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149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

150 An Analysi 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51 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152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

153 Angel and Devil: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Hero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54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155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 156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57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158 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重复

159 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及翻译

160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

161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162 意译在广告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探析

163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164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165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66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167 母语负迁移对中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168 中美婚姻观对比研究

169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170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71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172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173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174 析“花”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义

175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176 从人际功能和言语行为理论解析《儿子与情人》的对话

177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178 浅析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策略

179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

180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81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182 An Embodiment of Virtue--- 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

183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184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85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86 归化异化策略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

187 A Cultural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188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

189 简奥斯汀眼中的理想男人——试析《傲慢与偏见》的男主人翁

190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191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92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193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194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95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196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197 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研究

198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199 《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200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英语论文 爱伦坡小说中的现实主义 全手写

1. Introduction: Adgar Allan Poe is a productive American writer in 19th century. H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merican literary,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horror novels. H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ather of detective story. His stories were full of creative pace and attract readers impressively. With in the middle of 19th century all kinds of realistic schools rising, Poe attained unprecedented popularity. Although he was a famous writer in the literary of romantic period, his thought contained abundant modern meaning. Allan Tate said that for most modern people, Poe seemed like one of our unpopular cousin. Poe was isolated by us, but could not be removed from our mind. This almost was a kind of kin. We had to admitted this relationship: his things was destroyed, in the same way, which threatened us potentially. Another modernist poet Welber also issued the similar view. In the 1959 of his speech The House of Poe, he considered that Poe 's writings really contained abundant modern implied meaning. Poe created entirely new territory, meanwhile his waters was the best one.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implicit modern factor in his Gothic tale The Black Cat. So-called modernism is not only a kind of literary trend and literary movement, but is also the expressive form of literary style. Modernism start from the late of 19th century, decline from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It included so many literal phoneme, such as expressionism, futurism, surrealism, symbolism, and so on. a deliberate philosophical and practical estrangement or divergence from the past in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occurring esp. in the cours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aking form in any of various innovative movements and styles. modernism actually is a kind of spiritual realism, which described dreamland and mysterious abstract moment world. Comparing to romanticism, it got rid of too much catharsis, showed more calmness and more reason. For realism, it disclosed the nature of matter and the truth of spirit directly, broke away from phenomenal shackles. In other words, modernism pursued the nature, discovered the mystery of human being 's inner heart, found person 's conscious activity. These pursuits showed so many aspects, also displayed the format of the novels creative, which pursued inner

美国文学之爱伦坡

读爱伦·坡的短篇小说 上课时,听到老师讲起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 因自己对爱伦·坡的陌生而深感惭愧,于是拜读了他的部分作品。 《黑猫》作为丝丝入扣、让人不寒而栗的“心理小说先驱”,读来毛骨悚然而又欲罢不能。明明《黑猫》中没有什么强烈的血腥恐怖场面甚至仅是以第一人称絮絮叨叨的讲述一个人杀了一只黑猫,后来另一只黑猫以奇特的方式复仇的故事。全文一字不及幽灵鬼怪,但在描述人內心邪恶的念头时,却令人不寒而栗。《黑猫》具有强烈的哥特式传奇色彩,以绚烂精致的文笔塑造出人内心的恶,以及人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带给人窒息的紧张感。 爱伦·坡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他的代表作《莫格街血案》、《玛丽·罗杰疑案》、《窃信案》和《金甲虫》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如今很多人认为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才是推理小说之父。我也不例外是先拜读的《福尔摩斯侦探集》,并且崇拜着那位睿智的近乎万能的福尔摩斯。然而,当我读了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却发现只需要粗略地对比一下柯南·道尔的首部作品《血字的研究》与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就能发现福尔摩斯的形象简直就是爱德加笔下那位西·奥古斯特·杜宾的翻版,甚至连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也跟杜宾的朋友,也就是那个以第一人称描述故事的人称惊人地相似——他们都是以自己的平庸反衬出那位让他们相形见绌的主角是多么的明察秋毫,多么的了不起。更惊人的是,福尔摩斯连出场方式都似乎是照搬杜宾的。甚至这形成了一种侦探小说的模式,即侦探多是具有超人智力、观察入微、料事如神的理想人物,为了衬托他的了不起,又借一个对他无限钦佩、相形见绌的朋友来叙述他的事迹,此外还写了一个头脑愚钝、动机虽好而屡犯错误的警探作为对比,而作案地点一般安排在锁得严严密密的暗室,埋藏赃物罪证则用明显得出人意外的方法,破案过程则用逻辑严谨、设身处地的推理,然后有条不紊的迫使罪犯就范归案,在读者陷入种种谜团时再由主人公洋洋自得、滔滔不绝的解释其全过程。而这一模式在一百四十年来已为全世界各国侦探小说家竞相师法,不少这类作品都是步他後尘,脱不了这个窠臼。没有纠缠烂俗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抽丝剥茧般严密的纯粹的逻辑推理,这就是爱伦坡的推理小说。而在他的推理小说中,他描写心理和制造诡异气氛的能力也是无与伦比的。让我每每不寒而栗,却又执意的看到最后直至谜题的揭晓。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2)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 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认为如此利用,亵渎了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The Raven(爱伦坡作品)英文读后感

Shavian once claimed that America had bred two magnificent authors, that is, Edgar·Allan·Poe and Mark Twain. After reading Edgar·Allan·Poe’s masterpiece---The Raven, it occurred to me that Allan·Poe lives up to his reputation which is the pioneer in Ameri can literature and representative of American Romantics. Edgar·Allan·Poe, born in a family of acting, has led a miserable life but came up with a great many works of art and have contributed a lot to American literature. Poe once said, “to me, the poem is not a purpose, but a passion.” And this poem—The Raven is a perfect embodiment of his literary theory. To achieve the beauty of rhythm, he adopted the “abcbbb” pattern, and the b rim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onstant refrain, “Nevermore.” And every time I finish reading it, I couldn’t resist the excitement of appreciating such an article that blends with the beauty of music. This poem tells a story happened between a weary young man and a raven that kept repeating one single sentence, “Nevermore.” And wit h the raven’s repetition, the rhythm becomes stronger and more pronounced as the poem reaches its emotional climax. Through this story, we can see the grief in Poe after losing his beloved Lenore as well as his excellent skill in writing. Besides, in this poem, “…separate ember wrought its ghost upon the floor…” “the silken sad uncertain rustling of each purple curtain” and some other descri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build a scene full of sadness

浅析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 2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 3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4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5 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7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 8 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生成语境与基本特征 9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10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 11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2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13 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 14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15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 16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17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 18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9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20 简析班纳特太太的婚恋观 21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爱玛》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22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23 A Contrast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24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25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 26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 27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8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9 我国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30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3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 32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33 人力资源管理浅谈 34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35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36 《当幸福来敲门》和《肖申克的救赎》两部电影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37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 3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39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40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毕业论文--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引言 (1) 一、符号化 (1) 二、类型化 (3) 三、真实性 (5) 四、人物的意义 (7) 结语 (9)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内容摘要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余华以独特的认知和感悟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独特的人物形象。文章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符号话、真实性等特点的分析,探求当中所蕴含的文学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余华小说人物特点价值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Yu Hua creats a lot of unique characters by his unique knowledge and fresh insigh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gures, this article implys the meaning and value through some points, such as the types of characters, authentic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Yuhua the characters of the novels the feature the value

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余华无疑是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作家。他的许多小说,诸如读者熟悉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活着》等,无不密集地充斥着许多迥异于传统意义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当代小说人物建构的某些先锋性探索倾向。本文试从余华的部分小说作品出发,分析这些人物塑造极具诱惑力同时倍受争议的特点,并力图发掘其背后存在的一些可能性意义。 一.符号化 在耳熟能详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和文学权威经典中,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被告知一个似乎成为真理的命题:文学就是人学。世世代代各种文学的成熟形式,也充分地证明和表达了这条真理的绝对意义。不过,余华却有意与这种传统的文学理念做出偏离,将他的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符号化。这种卡西尔式表现性“符号”意义的呈现,使得人物与小说中其它形式因素如结构、语言等一样,成为一种形式美学意义的符号。小说中的人物,也往往不再具备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完整属性,仅仅成为构造故事情节而设置的“道具”,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发动机。 这种人物的符号化表现,首先体现于小说人物的命名形式中。在传统小说的叙事过程里,人名通常是不可缺少的标签,它不但能够凝炼地体现人物性格,使观众闻其名而知其人,而且还可能暗示人物的命运和归宿,人物形象与其蕴含的客观社会生活的意义紧密相联。许多作家常常富有深意地为小说中的人物取名,如鲁迅小说中的“夏瑜”(《药》),“孔乙己”(《孔乙己》)都无不如此。前者富于象征意味,与小说内容相联系具有一种深切的悲剧感;后者含有讽刺意味,与人物命运关联具有浓厚的文化凄凉感。而在余华那里,作品中人物的名字被多次取消,《世事如烟》中所有人只有“1,2,3,4,5,6,7”这样的阿拉伯数字,或用“算命先生”、“灰衣女人”、“瞎子”这些名词,《往事与刑罚》只用“陌生人”、“刑罚专家”来代替具体人名。人在这里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名称,人物自我也不再具有丰富的人格特征,成为小说文本叙述人为了完成叙述而使用的道具,最多也只是成为营构叙述情节的一些纽带。 其次,余华小说在具体的人物塑造方式、对人物的美学理解上也与传统小说有着根本性差别。在传统意义上说,人物的工笔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一直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刻画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时,对于他们的出场、造型、服装等无一不浓妆重墨,相关的艺术表现效果至今仍为人们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 摘要: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1先锋话语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与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而语言的创新不是没有规则的,它来自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在余华的小说中,语言不再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在余华前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只是概念化言语的所谓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以符号来代替:濒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17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疯狂的幻觉世界”———“小说的真实”对“再现现实的反拨”余华在他的《虚伪的作品》一篇中这样说道,“事实上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我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不真实的,生活事实上是真假杂乱和鱼目混珠……生活只有脱离我们的意志独立存在时,它的真实才切实可信”。余华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活着》中文版前言中这么说:“事实上我只能成为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如此,我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与传统的叙述不同,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并借助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了一幅世界图景与人性中兽性的一面,而这个叙述者在小说中既不做过多的议论,也不作价值的评判,仅仅只起一种结构的作用。这种叙述上的冷漠实际上是一种叙述的策略,小说以一种“局外人”的观点和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构造了“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的“虚伪的形式”。初读余华的小说,就像在听一个精神病患者在深夜寂静无人的街头无尽地倾诉。心理学证明,所谓精神病患者,其显著的心理特征便是失去了与外界的现实联系而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一个虚幻的现实世界。余华前期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心理变态者的世界,一个狂人的世界。如《四月三日事件》里那个十八岁的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处处暗藏杀机、危机四伏的世界。小说中的狂人所感知的那个虚幻的世界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真实世界的一种清醒的认识。作为作家的余华似乎失去了与外界的现实联系,已经脱离了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他所构筑的小说世界可以看成是他作为旁观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叙述。《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这类带有一种寓言意味的作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这个世界的不可捉摸和生活的荒诞。《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的主人公甚至同作者同名,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硬被说成是他的朋友,他出于无奈与同情,不得不尽一个朋友的义务为他买花圈,装出很悲痛的样子为他守灵,甚至给他的母亲当孝子。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可能发生,但他让读者想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曾经强加在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及那些不得不做出的付出。而《死亡叙述》和《河边的错误》简直就是冷峻的写实,《死亡叙述》叙述了一个司机的看似

埃德加。爱伦坡 安娜贝尔李唯美性分析

埃德加·爱伦坡诗歌《安娜贝尔·李》的唯美性赏析 摘要:爱伦坡作为19世纪美国唯美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名的抒情诗《安娜贝尔李》堪称其巅峰之作。爱伦坡认为诗歌的宗旨就是为了创造美,这首诗歌将作者对美的认知表现的淋漓尽致,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本文将本诗歌的音韵美,主题美,意象美,语言美几个方面对作品所体现的唯美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唯美主义;音韵;意象;语言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在整个世界文学界享有盛名。他在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的介绍下成为欧洲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和奥斯卡瓦尔德一样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宗旨,独树一帜的倡导诗歌应书写美而摒弃道德因素。爱伦坡的诗歌创作非常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他的诗歌韵律优美,形式简练,用词华丽优美,很好的体现了唯美主义诗歌创作的原则。他追求诗歌的“整体效果”, 并从诗意的“完整性”和诗的效果的统一性出发, 把诗的长度同诗的美学效应联系起来, 并认为诗歌的题材、意象、节奏、谴词、韵律等都应围绕着诗歌的“整体效果”来服务。因此,他的许多抒情短诗形式优美,节奏性强,迄今仍为世人所传诵。 《安娜贝尔李》是爱伦坡死后才得以发表的一首诗,也被认为是悼念其亡妻弗尼吉亚的巅峰之作。爱伦坡一生可谓命途多舛,贫困凄惨。爱伦坡少年时便失去父母,中年丧妻。坡的妻子佛吉尼亚·克莱门是坡的表妹,13岁时便和坡结婚。婚后, 两人生活穷困潦倒, 颠沛流离。克莱门一八四六年患病, 无钱医治, 一八四七年一月三十日离开人世。这让坡肝肠寸断,精神备受打击。此诗便是作者在极度痛苦中对亡妻的一份思念与哀婉。这首诗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很多评论家都曾对其大加赞赏。辜鸿铭认为美国无诗, 只有坡的这首《安娜贝尔·李》称得上是诗, 余者皆不足道。他的观点可能会略显偏颇,但这足以展现出了这首的美学价值。 一、行文的音韵美 爱伦坡一直提倡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形式美的体现之一便是行文的韵律美感,这首诗音韵优美,悦耳动听,节奏感强。首先主人公名字的选择, 可谓颇具匠心。诗人妻子的名字本是佛吉尼亚·克莱门, 为了追求美的艺术效果 , 用了安娜贝尔·李,她如同悦耳的铃声回荡在耳边 , 这正是作者要达到的铃音袅绕(bell - ringing) 的效果。坡在诗里采用了音韵优美的女子名“Annabel Lee”的美妙音节,不仅使人联想到一位婀娜多姿,风韵优雅的年轻女子,更被诗人巧妙地融入到诗歌的韵律中。诗中的“Annabel Lee”共出现七次,它悠扬如歌的音律“sea”“we”,“me”等单音节词相呼应,构成本诗惟一的韵脚。 此外,此诗冲破了抑扬格五音部的束缚,自由洒脱。诗中大量使用头韵,尾韵和半谐音韵。首先头韵的使用,头韵不简单是一个或两三个单词的重复,它同样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如在第四节第一行“The angels,not half so happy in heaven”中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 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 零度写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文学与对汉语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分数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学生:熊风 指导教师:何文善 摘要:余华前期小说中对鲜血、暴力和死亡进行了大力渲染。暴力,血腥在余华小说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余华在进行创作时采用零度笔触手法。本文将通过零度写作的兴起,传播及其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暴力、血腥、死亡在其作品中的内涵要义以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其“零度写作”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暴力;余华小说;零度写作 A Study on the Violence and "Zero Writing" in YuHua's Novels Undergraduate:XiongFeng Supervisor:HeWenshan Abstract:YuHua's early novels applying many colours to a drawing blood, violence, and death. Among of them ,violent, bloody in novels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https://www.doczj.com/doc/9e13529865.html,ually,yuhua in writing brush with zero technique.So,this text will zero the rise of writing, spreading an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reation of novels by yuhua,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摘要:余华是一位前后时期风格有很大变化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模式,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创作方面推陈出新,无论是最初的创作思想、创作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有独特风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先锋;转变;思考;美学;形式 余华是众多先锋派小说家当中创作风格较为独特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小说中,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展示出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迷惑、思考、怀疑,呈现出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怪圈,组成一幕幕人生的悲剧。 余华的小说创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1987年至1990年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余华创作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第二创作阶段是1991年之后,他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代表作品《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等地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他的内心是想要不断超越自我的。无论是自己的创作思想上还是作品内涵方面,他的作品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这使余华在当代作家中像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也使文学研究工作者呈现出对其作品态度褒贬不一的态度。 纵观余华的创作风格,首先在选材方面,不能不说暴力美学的体现是余华创作的一个重要风格,这是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的最终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恰当的形式会反过来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在创作中用蜂拥而至的暴力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真实,想为读者展示一个不能被重复的世界,所以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他倾听到的是来自世界深处分崩离析的声音,因此他的作品中必将出现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更是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更为悲剧性。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之文学分析

《阿芒提拉多阿芒提拉多的的酒桶酒桶》之》之》之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在美国文学史中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他在诗歌,小说和文学评论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英文短篇小说的先驱和创始人之一,其短篇小说就题材风格和想象力而言可称为欧美文学中的奇葩.他一生共创作了70多篇短篇小说,后世编者把他的作品归为几类:幻想小说,恐怖小说,死亡小说,复仇和凶杀小说,推理小说等.也有人认为坡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但是无论按何种标准归纳分类,坡的作品都遵循他最著名的文学理论"效果论",即"在短篇小说这种文艺形式里,每一事件,每一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应收到一定的效果,一个预想中的效果,印象主义的效果",强调小说创作的艺术效果.这种创作风格在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小说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品所要渲染的恐怖气氛,成功地收到预期的恐怖效果.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构筑小说,塑造人物,是众多小说大家及小说作者常用的艺术手段,而这种写作手法在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表现尤为突出.小说故事极短,情节简单:因受到福图纳托的侮辱,绅士蒙特雷塞伺机报复,蒙特雷塞以鉴别真假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为名将福图纳托骗至他家族的地窖并将其活埋在壁龛里.坡在小说中娴熟地运用对比手法,由杀人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其犯罪心理和作案过程,让阅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充满惊惧. 1.人物名字的对比为了印象与效果的统一,坡在为人物确定名字时采用了语言象征的表述方法,使故事耐人寻味."仇人"福图纳托(Fortunato)的名字与英文中"fortunate"发音相似,意为"幸运

论余华小说创作转型后的艺术走向

论余华小说创作转型后的艺术走向 姜 欣 (平顶山工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44) 摘 要: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转型后,文本主题更多的是对当代的个体人生、生存现状和人性境遇给予温情的关注。在艺术上借助单纯而丰富的叙述技巧,用朴素、准确、简洁的语言表现生活的本真面目;以随和的民间姿态、悲悯的情怀、诙谐幽默的审美趣味,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淡薄而坚毅的内在力量,成功地实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升华与超越。 关键词:余华;创作转型;叙述技巧;语言;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I2071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8)08-0003-07 先锋小说出现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动的重要历史转型期。原有的一元化社会价值体系里增添了多元和相对的因素,文化线形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突破常规,超越传统的创作冲动,这种冲动鲜明地体现在先锋小说的创作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浪潮的汹涌而至,消费文化开始占据文化的主流地位。80年代激情澎湃的抽象“主体”,在90年代变成了全球化和市场化压力下实实在在的“个体”,精神生产面临着重大重组,外部条件再一次为文学提供了转向的契机。以特殊的精神姿态和人性思考介入先锋小说创作行列的余华,不仅是先锋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先锋小说整体转型中,以其在叙事形式和话语实践中的突出表现而著称,而且最重要的是从精神先锋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开拓,为先锋小说的整体转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转型后,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虽然依旧是人的死亡和生存,但更多的是对当代的个体人生、生存现状和人性境遇给予温情的关注。在艺术上借助单纯而丰富的叙述技巧表现生活的本真面目,使得叙述的风格和表达方式由冷静、强悍、暴烈转向温暖、缓和与诗意;注重用朴素、简练、准确的语言反映老百姓真实的生命存在,描写的内容从虚拟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以随和的民间姿态、悲悯的情怀、诙谐幽默的审美趣味,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淡薄而坚毅的内在力量,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升华与超越。 一、单纯而丰富的叙述技巧 余华摒弃了此前小说创作中形式炫耀的色彩,在对国内外经典著作阅读中,意识到了“最伟大的叙述就是用最单纯的手法写出最丰富的作品。”[1]“小说之道在于 第二十三卷第八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123 No18 2008年8月 JO URNAL O F CHUX I O NG NO R M AL UN I VERS I TY Aug12008 3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姜 欣(1968—),女,辽宁大连人,平顶山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