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化学1(1)

药物化学1(1)

药物化学1(1)
药物化学1(1)

药物分析

1、药物质量管理规范包括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就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组织管理体系、人员、实验设施、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操作规程、研究工作的实施与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药品临床实验质量管理法规》GCP:是临床实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法规》GMP:要求企业应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以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适用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批准或规定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品,并最大限度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风险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法规》GSP: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的购进、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为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制订的。

主要内容包括医药商品进、存、销三个环节确保质量所必备的硬件设施,人员资格及职责,质量管理程序和制度及文件管理系统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法规》GAP: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标准,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以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

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2、药物的结构确证方法包括

主要采用光谱鉴别法,

UV鉴别法:紫外,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

IR鉴别法:红外,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特别适合不易区别的同类药物,专属性强,应用广泛。

NIR鉴别法:近红外,特征光谱并利用适宜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相关信息后,对被测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快速、准确、对样品无破坏,可离线可在线。

AAS鉴别法:原子吸收,利用原子蒸气可以吸收由该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发出的特征谱线的特性,根据供试溶液在特征谱线处的最大吸收的特征谱线的强度减弱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NMR鉴别法:核磁共振,利用原子核的物理性质,采用当代、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用于各种分子物理和化学结构的研究。化学位移、峰面积、偶合常数和弛豫时间是定性重要参数;峰面积和峰高可用于定量

MS鉴别法:质谱法,被测物质离子化后,在高真空状态下按离子的质荷比大小分离,实现物质成分或结构分析的方法。

XRD鉴别法:X射线衍射,晶体对X射线会产生衍射现象,不同的物质有其特定的衍射图3、药物晶型测定方法:粉末X-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熔点、热分析、偏光显微镜法

结晶水测定:干燥失重方法

手性药物测定: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仪

4、药名命名原则

熔点:系指一种物质按规定方法测定,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

初熔:供试品子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代温度

全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代温度

5、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种类,特点,适用范围

1)容量分析法—滴定法

特点:①方法简单易行②方法耐用性高③测定结果准确④方法准属性差

适用范围:由于容量分析法具有以上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原料药物的含量测定,而较少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2)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特点:①简便易行②灵敏度高③准确度较高④专属性较差

适用范围:由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上特点,故本法较少应用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可用于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但更多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定量检查,如片剂的溶出度或含量均匀度检查。

3)色谱分析

特点:①高灵敏度②高专属性③高效能与高速度

适用范围:由于色谱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故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尤其是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6、药物稳定性试验分为原料药和药物制剂

稳定性实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实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原料药:1)影响因素试验: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强光照射破坏试验

2)加速试验

3)长期试验

四药品标准:国家标准(药品注册标准临床试用药品标准监测期药品标准)企业标准严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

7、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

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165种,包括439个饮片标准;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的个,品种共计2271种;药典三部收载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品种共计131种。

8、醋酸地塞米松中有机氟元素如何测定?

取供试品约7mg,照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与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6.5ml 为吸收液,使燃烧完全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l,再加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释至4ml,加硝酸亚铈试液0.5ml,即显蓝紫色,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9、一般鉴别试验的反应原理、试剂和现象

一般鉴别试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

真伪。

1)有机氟化物

反应原理:有机氟化物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盐

反应原理: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

3)芳香第一胺类

4)托烷生物碱类

5)无机金属盐

6)无机酸根

1有机氟化物;照氧瓶燃烧有机破坏,用水与NAOH溶液吸收,燃烧完全后振摇加茜素氟蓝,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加硝酸亚铈--蓝紫色

原理:有机氟化物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水杨酸: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加三氯化铁---中性红色;弱酸性紫色3芳香第一胺类;加稀盐酸,亚硝酸钠,碱性萘酚---橙黄到猩红

4托烷生物碱:加发烟硝酸水浴蒸干,得黄色残渣放冷加乙醇,加固体氢氧化钾---深紫色

反应原理;具有莨菪酸结构,发生VITALI反应,水解生成莨菪酸,发烟硝酸处理后,转变三硝基衍生物,与氢氧化钾醇溶液作用,转变琨性产物---深紫色。后托品无此反应

5无机金属盐

1)钠盐钾盐钙盐钡盐;取伯斯,用盐酸润湿后在无色火焰中燃烧,钠---鲜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钡---黄绿色

2)铵盐,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到用水润湿的红色石磊试纸---蓝色,使硝酸汞---黑色

6无机酸根

1)氯化物,加稀硝酸,硝酸银--白色沉淀

2)硫酸盐‘氯化钡白色沉淀;加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3)硝酸盐,加硫酸,冷却后加硫酸亚铁界面---棕色。加硫酸与铜丝加热--红棕色;加高锰酸钾紫色不退与亚硝酸盐区别

三鉴别方法的要求:专属性强耐用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化学药物常用鉴别方法化学光谱色谱生物学。原料药鉴别常用化学反应光谱色谱,光学异构物应具有专属性

10、药物的鉴别试验方法种类有哪些?

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生物学法、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11、原子吸收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原理:利用原子蒸气可以吸收由该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发出的特征谱线的特性,根据供试溶液在特征谱线处的最大吸收和特征谱线的强度减弱程度可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适用范围:灵敏度高,广泛用于超微量元素分析,在杂质检查中,主要用于药物中金属杂质的检查

12、中药材及制剂的鉴别方法可选用IR法鉴别法

13、杂质限量的计算

杂质最大允许量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体积

杂质限量(%)= ————————× 100% = ——————————————×100%

供试品量

供试品量

C× V

L(%) = —————— ×100%

S

例题:谷氨酸钠中重金属的检查:取本品1.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溶液

(PH3.5)2ml,依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10 u gPb/ml)所呈的颜色相比不得更深,已知重金属的限量为百万分之十,求算应取标准铅溶液(V)多少毫升?

C=10u g/ml S=1.0g

解:CV LS

10× 10-6 × 1.0

L=——— × 100% = ——— × 100%= —————— =1.0(ml)

S C

10× 10-6

14、杂质的分类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15、热分析法

热重分析法:应用热天平在程序控温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热分析技术,可计算出样品在相应温度范围内减失质量的百分率。用途:可用于判断结晶水或吸附水,并推断结晶水含量。

差热分析:在程度控制温度下,测量供试品和惰性参比数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热分析技术。

用途:(1)熔点测定(2)定性和纯度检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保持供试品和惰性参比物的温度相同,系统所需输给供试品或参比物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热分析技术。用途:用于待测物质的鉴别、晶型鉴别、纯度检查、熔点和水分等的测定,更适用于测量物质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中焓的变化。

16、一般杂质检查

(1)氯化物检查法(2)硫酸盐检查法(3)铁盐检查法(4)重金属检查法(5)砷盐检查法(6)干燥失重(7)水分测定法(8)炽灼残渣

17、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名称、原理、标准物质(最佳检测范围)、加入试剂、反应现象、

注意事项

原理注意事项、标准物质

氯化物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

液,供试品与对照品比较不得更深平行试验,加稀硝酸(掩蔽弱酸根干扰,促进氯银形成)稀盐酸10ml;标准溶液Nacl的最适检度:50—80ug的cl--

硫酸盐硫酸盐与氯化钡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反

应,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浑浊液,供试品与

对照品比较,不得更深平行试验,加稀盐酸(掩蔽弱酸根干扰,促进硫钡形成)稀盐酸2ml;硫酸根最适检测浓度范围酸钾0.14mg/ml SO

4

2--,1—5ml;供试品溶液不解,有色

硫代乙酰胺法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H

2

S,与微量

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

悬液

(PH3.5醋酸盐缓冲液);FeIII干扰,供试品

色,对照液浓度;适于溶于水、烯酸或乙醇的物

质;灵敏度10—20ug

重金属检查:硫代乙酰胺法PH条件PH3.5醋酸盐缓冲液

砷盐:古蔡氏法、Ag(DDC)、AsH

3

砷盐检查标准物质(最佳检测范围)、加入试剂注意事项

古蔡氏法1ug As,Sb干扰难以排除醋酸铅棉花;KI,Sncl

2

的作用

扰的排除(FeIII,亚硫酸盐或

物)

Ag(DDC)0.5ug As;500ug锑不干扰同古蔡氏法

AsH

3

18、干燥失重:对象、方法、判定用试剂或方法

1)常压恒温干燥法

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

2)减压干燥法与恒温减压干燥法

适用于熔点低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

3)干燥剂干燥法

适用于受热分解或易升华的供试品

19、溶液颜色的标准比色液

用比色用重铬酸钾液、比色用硫酸铜液和比色用氯化钴液按规定比例制备各种色调标准贮备

20、含量测定 W

B

a

a

滴定度计算:W

A =————× aM

A

= n

B

× ——×M

A

=m

B

×V

B

× ——× M

A

bM

B

b b

百分含量计算:V × T ' V '×T V×T×F 含量(%)= ————×100% = ————×100%= —————×100%

W W W

例题:碘量法测定Vc含量[M(C6H6O6)=176.13] , C(I2)=0.05mol/L

C6H8O6 + I2 —— C6H6O6 + 2HI

a 1

T =m× ——×M=0.05×——×176.13=8.806(mg/ml)

b 1

例题:精密称取本品0.3630g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亚硝酸钠液

(0.1010mol/L)滴定,用去20.00ml。每1ml亚硝酸钠液(0.1mol/L)相当于

17.92mg的C10H13O2N,请计算非那西丁的含量。

17.92×20.00×0.1010/0.1

非那西丁% = —————————————× 100 =99.72%

0.3630×1000

21、色谱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22、例题:对照品取样为36.2mg,样品取样为35.5mg,测得对照液中醋酸氢化可的松和内标

的峰面积分别为5467824和6125843,样品液中药物和内标的峰面积分别为5467824和

6125843,计算本品的含量。

解(5467824/36.2)/(6125843/s)

含量=C样品/ 35.5× 100%

23、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1)不经有机破坏的前处理方法:水解法、还原法

(2)经有机破坏的前处理方法:湿法破坏、干法破坏

24、凯氏定氮法: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

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

乘以换算系数,并换算成蛋白质含量。

硫酸钾、硫酸铜、偶氮(锌粉)

25、干法破坏:高温炽灼、氧瓶燃烧

氧瓶燃烧(燃烧的条件、吸收液、测定方法):

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照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用氢氧化钠试液2ml与水10ml为

吸收液,待吸收完全后,加溴醋酸溶液10ml,密塞,振摇,放置数分钟,加甲酸约1ml,用

水洗涤瓶口,并通入空气流约3分钟以除去剩余溴蒸气,加碘化钾2g,密塞,摇匀,用硫代

硫酸钠滴定液滴定,至终点时,加淀粉,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凯氏定氮法-----分常用法和半微量法

本法系将含氮药物与硫酸在凯氏烧瓶中共热,药物分子中有机结构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结合的氮则转变诶无机氨,并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经氢氧化钠碱化后释放出氨气,并随水蒸汽留出,用硼酸溶液或定量的酸滴定液吸收后,再用酸或碱滴定液滴定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本法测定含有氨基或酰胺结构的药物含量。对于偶氮或肼等结构存在的氮药物,因在消解过程中易生成氮气而损失,需在消解前加锌粉还原后在依法处理;而杂环中的氮,因不易断键而难以消解,可用氢碘酸或红磷还原为氢化杂环后再进行消解。对含氮量较高的样品,可在消解中加少量多碳化合物,如蔗糖淀粉以利于氮转为氨

干法破环:适用于卤素硫磷分2种方法

1)高温炽灼法:将含待测元素的有机物经高温灼烧灰化,使有机结构分解而待测元素转化为无机元素或可容性无机盐的前处理方法

2)氧瓶燃烧法:

条件:10--20mg,使用500ml燃烧瓶200mg选用1000ml或2000ml,燃烧瓶使用前检查瓶塞是否严密

吸收液选择:含氟药物选用茜素氟蓝比色法检查氟含量,产物为单一氟化氢,水为吸收液

银量法测定含氯药物,水--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

银量法测定溴药物,产物为单质溴与溴化氢,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还原剂二氧化硫饱和溶液

碘化物,产物单质碘,少量5价碘次碘微量的碘化氢;硝酸银滴定时,水--氢氧化钠-二氧化硫饱和溶液作吸收液。间接碘量法时,水-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液,此时吸收液中待测物为碘酸钠和次碘酸钠,用溴-醋酸溶液氧化碘酸并通气除臭,加碘化钾定量生成单质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生成碘

含硫药物,产物三氧化硫,浓过氧化氢溶液与水混合液作吸收液,产物经吸收转为硫酸,加盐酸煮沸除去剩余过氧化氢后,加氯化钡生成硫酸钡,以重量法测定含量;或在适当PH的溶液中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剩余的钡离子;或用HPLC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硫酸含量

含磷药物,产物五氧化二磷,水吸收液,加少量硝酸溶液加热煮沸燃烧生成焦磷酸和偏磷酸转化为磷酸后,采用钼蓝比色法

26、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27、体内样品前处理:

一般在最后一步测定之前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即实施分离、浓集或改性

28、体内样品种类及体内样品采集

种类:血液、尿液、脏器组织、唾液、头发

血样:(全血、血浆、血清)抗凝剂:肝素

尿样:自然排尿,尿液必须加入适当防腐剂后保存

唾液:

组织方法:

去蛋白法:1)溶剂沉淀法2)中性盐析法3)强酸沉淀法4)热凝固法

分离纯化:1)液相萃取法2)固相萃取法

化学衍生化(液相、气相的检测器)

气相:1)硅烷化2)酰化3)烷基化4)不对称衍生化

液相:1)紫外衍生化2)荧光衍生化3)非对映衍生化

29、体内样品分析的验证

(1)特异性(2)标准曲线与定量范围(3)定量下限(4)精密度与准确度(5)样品稳定法(6)提取回收率

30、欲测定血浆中维生素C的含量,需进行什么操作?方法验证项目和限量?

标准溶液包括样品预处理过程均需加入偏磷酸,偏磷酸同时可用于血样中的蛋白沉淀:当天取血当天测定;处理好的样品亦需冰箱保存。

稳定性考察:VC在血浆中不稳定,在5%偏磷酸溶液中也难以保持长期稳定,应尽可能缩短药物分离和处理时间。限量:血浆样品中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0.5—50mg/L,定量限为

0.5mg/L。

31、典型药物:(结构特征—母核结构、鉴别、特殊杂质、含量测定方法(酸碱滴定、HPLC)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

(1)阿司匹林:在结构上具有苯环和羧基。母核结构:邻羟基苯甲酸

鉴别: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紫堇色,特殊杂质:水解后生成水杨酸杂质

含量测定方法:直接滴定法

滴定液:NaOH(0.1mol/L),溶剂:中性乙醇,指示液:酚酞

主要理化性质:具有芳环,羧基,游离羧基酸性可成盐或酯,用酸碱滴定测含量

酯键,易水解产物水杨酸,有毒副作用。水解后发生三氯化铁反应

含共轭体系,有UV吸收

有红外吸收

游离水杨酸----特殊杂质

来源:1)生产过程乙酰化不完全;2)贮存不当水解而产生

检查原理:阿司匹林+硫酸铁铵不反应;水杨酸紫堇色

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色泽比较,不得更深

方法2:考虑阿司匹林本身易水解,采用HPLC检查

条件:ODS色谱柱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3nm

(2)肾上腺素:分子结构中苯环的3,4位上都有2个邻位酚羟基,与儿茶酚胺类类似,属于儿茶酚胺类药物,母核结构:苯乙胺,鉴别:加盐酸溶液2—3滴溶解后,加水2ml与三氯化铁试液1滴,

即显翠绿色,再加氨试液1滴,即变紫色,最后变成紫红色。

特殊杂质:产生酮体杂质,含量测定方法:非水溶液滴定法

(3)盐酸普鲁卡因:连接芳环和胺基的中间功能基是酯键即为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母核结构:对氨基苯甲酸酯,

(4)鉴别:具有芳伯氨基,+亚硝酸钠 -萘酚----橙黄色-猩红色沉淀

具有酯类结构碱性条件下水解;取本品加水溶解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变油状物,继续加热产生蒸汽能使润湿的红色试纸变蓝色;加热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酸酸化,析出白色沉淀

(5)。特殊杂质:对氨基苯甲酸,方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亚硝酸钠滴定法

(4)盐酸利多卡因:中间功能基是酰胺键则为酰苯胺类局麻药物,母核结构:芳酰胺基

鉴别:盐酸利多卡因具有芳酰胺和脂肪胺,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溶于三氯甲烷显黄色,水层显紫色。特殊杂质:2,6—二甲基苯胺,含量测定方法:非水滴定法 HPLC

(5)巴比妥类药物:基本结构环状丙二酰脲类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试验:

1)与金属离子反应

银盐:5,5-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硝酸银生成二银盐白色沉淀

铜盐:在吡啶溶液中生成烯醇式异构体,可与吡啶试剂反应形成稳定配位化合物,产生类似双缩尿反应

巴比妥类---紫色沉淀硫巴比妥类---绿色

钴盐:巴比妥类+钴盐---碱性---紫堇色

汞盐:白色沉淀

2)香草醛反应:+香草醛---浓硫酸---棕红色

戊巴比妥鉴别)+香草醛---棕红色放冷加乙醇显紫色并变蓝色

苯巴比妥: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熔点,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六元环结构稳定,母核结构:1,3-二酰亚胺基团,鉴别:利用芳环取代基的鉴别试验(硝化反应),与硝酸钾及硫酸共热,可发生硝基化反应,生成黄色硝基化物。特殊杂质:中间体I 和II,含量测定方法:①酸度②乙醇溶液的澄清度③中性或碱性物质④HPLC

A硝化反应:苯巴比妥+硝酸钾+硫酸加热后显黄色;B硫酸-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硫酸生成橙黄色--橙红色

C甲醛-硫酸:玫瑰红色环(区分苯巴比妥与不含芳环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

司可巴比妥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六元环结构稳定,母核结构:酰亚胺基团

鉴别:利用不饱和取代基(碘试液、高锰酸钾)的鉴别试验,特殊杂质:中性或碱性物质,如酰胺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溴量法

硫喷妥钠;:硫色素的反应---加Pb

特殊杂质检查:

苯巴比妥:酸度、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中性或碱性物质有关物质

司可巴比妥:溶液的澄清度中性或碱性物质

含量测定:银量法直接滴定(原料药)溴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HPLC

(6)苯并二氮卓类药物

化学鉴别:

1)沉淀反应:氯氮卓橙红色沉淀

阿普唑仑+ KBiI4

氟西泮橙红色沉淀放置后,沉淀颜色变深

氯西泮

阿普唑仑+遇哇钨酸-----白色沉淀,药典中也用于鉴别

2)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

氯氮卓和奥沙西泮盐酸溶液----橙红色沉淀

3)分解反应

有机氯化物氧瓶燃烧法破坏,生成HCL,以5%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硝酸酸化,显氯化物反应4)硫酸-荧光反应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溶于硫酸/稀硫酸在紫外365下显不铜颜色

(8)XX西泮,母核结构:1,4-苯并二氮杂卓

鉴别:硫酸—荧光反应鉴别,含量测定方法:非水酸量法

有关物质检查:TLC HPLC GC

含量测定:HPLC 非水溶液滴定

(9)氯氮卓—有机氯

鉴别:氯氮卓盐酸溶液遇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橙红色沉淀,特殊杂质: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易引入药物的中间体、副产物和分解产物,含量测定方法:非水溶液滴定法

(10)硫酸阿托品:具有酯的结构,易水解,具有较强碱性,易与酸生成盐,无旋光性,母核结构:五元脂环氮原子,鉴别:托烷生物碱类的Vitali鉴别,特殊杂质:莨菪碱杂质,含量测定:1)酸性染料比色法2)非水溶液滴定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

(11)维生素ABCDE——三点校正判定原则

维生素A:共轭多烯醇侧链环已烯,立体异构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稳定,

鉴别试验:1)三氯化锑反应:三氯甲烷+三氯化锑----不稳定蓝色--紫色(条件无水无醇)2)紫外光谱法3)薄层色谱法,含量测定: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三氯化锑比色法

三点校正判定原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维生素A醋酸酯第一法--等波长差法,维生素A醇第二法--等吸收比法

维生素B:氨基嘧啶环—噻唑环以亚甲基相连,碱性,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生物碱沉淀剂,

鉴别试验:1)硫色素反应(专属性反应):噻唑环在碱性介质中开环,与嘧啶环上氨基环

合,经铁氰化钾氧化剂氧化具有荧光的硫色素溶于正丁醇中显蓝色

2)沉淀反应:碘化汞钾---淡黄色沉

碘-碘化钾---红色

哇呜酸--白色

苦酮酸---白色扇形

含量测定:非水滴定法、UV和硫色素荧光法

维生素C:类似已糖结构,酸性,易溶于水,旋光性,紫外,水解性,还原性,

鉴别试验:1)硝酸银反应—黑色沉淀

2)2,6二氯靛酚:碱性中--蓝色酸性中--玫瑰红还原型---无色

3)氧化反应:碱性酒石酸铜--氧化铜沉淀红色,

4)4)糖类反应,:

5)含量测定: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HPLC

维生素D:类甾醇结构,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旋光性,不稳定性,显色,UV,

鉴别试验:1显色反应(甾醇类化合物)、:氯仿溶液----醋酐、硫酸---黄色-红色-紫色-

绿色

三氯化锑:1,2-二氯乙烷三氯化锑试液--橙红色---粉红色

三氯化铁---橙黄色

2比旋度鉴别、无水乙醇:D2---比旋度+102.5至107.5;D3---+105至+112

3TLC、HPLC、UV、IR,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维生素E:苯并二氢吡喃醇衍生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旋光性,易被氧化,

鉴别试验:1)硝酸反应;硝酸75度15分钟---生育酚氧化--生育红橙红色

2)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氢氧化钾加热---生育酚加三价铁离子氧化--对-生育醌-2价铁

离子联吡啶---红色

3)TLC,

含量测定:1)气相色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荧光分光光度法

(12)A醇和酯

名称—R 分子式分子量晶型及熔点

维生素A醇—H C

20H30O286.44 黄色棱形结晶

62—64度

维生素A醋酸酯—COCH

3C22H32O2328.48 淡黄色棱形结晶

57—58度

(13)维生素D—甾体类似物(14)正相HPLC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情况即正相色谱,非极性流动相操作模式,依据溶质分子的极性大小进行分离。

(15)甾体—母核C数目、特征结构(相应的鉴别试验)

母体结构—甾烷—C10,C13,C17位取代基

,特征结构:UV,旋光,与强酸呈色,

鉴别试验:化学鉴别法(1.与强酸的显色反应,2.官能团的反应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红外分光光度法5.色谱法)

(16)抗生素类

青霉素类:氢化噻唑环

头孢菌素类:氢化噻嗪环

鉴别试验:

1呈色反应1)羟肟酸铁---红棕褐

2)茚三铜(氨基)--蓝紫色

3)重氮苯磺酸:酚羟基--偶合沉淀

4)双缩尿-内酰胺:碱性酒石酸铜---紫色

5)铜盐——头孢氨苄专属反应:醋酸-硫酸铜铜-氢氧化钠---橄榄绿色

检查:聚合物--分子排阻色谱法

含量测定:反相HPLC

17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链霉胍(坂口反应)链霉糖(麦芽酚反应) N-甲基葡萄糖胺(N-甲基葡萄胺反应)三个碱性中心庆大霉素5个碱性中心

UV链霉素230 庆大霉素无

鉴别:

1茚三铜:羟基胺类氨基酸

链霉素

庆大霉素+茚三铜加热----蓝紫色

2Molish试验:5碳糖或6碳糖

羟甲基糠醛+萘酚=--红紫色

3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链霉素水解乙酰丙酮对二甲

庆大霉素都-------N-甲基葡萄糖胺-----------吡咯衍生物-----------氨基苯甲醛---红色

4麦芽酚反应---链霉糖特有反应 3价铁

链霉素OH-链霉糖----分子重排---麦芽酚---------紫红色

5坂口反应:

链霉素-OH水解-链霉胍---橙红色

有关物质检查:链霉素中链霉素B----TLC

硫酸奈替米星中西索米星---TLC

庆大霉素C组分测定

含量测定:微生物检定法 HPLC法

18四环素类

差向异构化:四环素 PH2-6 4-差向四环素(淡黄--黑) ---------

金霉素 4-差向金霉素(蓝色荧光)鉴别:HPLC TLC

杂质检查:有关物质---PLC 杂质吸光度---UV 残留溶剂

含量测定:HPLC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镇静催眠药与抗癫痫药 1、镇静催眠药的种类:巴比妥类、苯并二氮类、其他类 2、作用机制:中枢GABA受体激动剂 3、构效关系:苯并二氮类 4、代表药物举例:地西泮(合成)、艾司唑仑 5、基本概念:受体、药效团、前药 6、抗癫痫药的种类:巴比妥类、巴比妥类似物(乙内酰脲类、噁唑烷双酮类、丁二酰亚胺类)、二苯并氮杂 类、脂肪羧酸类、GABA类似物 7、代表药物:苯巴比妥(合成)、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8、基本理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其应用实例 第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1、抗精神病药的种类:吩噻嗪类、硫杂蒽(噻吨)类、丁酰苯类(与哌替啶的关系)、苯酰胺类(与普鲁卡因的关系)和二苯二氮类(氯氮平)等 2、作用机制:DA受体拮抗剂。 3、构效关系及药物代谢:吩噻嗪类 4、代表药物举例:盐酸氯丙嗪 抗抑郁药的种类及代表药物: NE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丙咪嗪阿米替林 5-HT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去甲氟西汀 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

苯乙肼和异卡波肼(发现过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之一) 第十一章阿片样镇痛药 1、吗啡的结构特征及基本化学性质 2、对吗啡进行结构修饰的主要位点,构效关系? –3-位酚羟基(可待因)6-位的羟基(异可待因、海洛因) –17-位的叔胺(纳洛酮、纳曲酮)7、8-位的双键(氢吗啡酮、羟吗啡酮)–6,14-亚乙基桥衍生物(埃托啡、二氢埃托啡) 3、具有阿片样活性的合成镇痛药的结构类型: –吗啡喃类衍生物:左啡诺、布托菲诺 –苯吗喃类衍生物:喷他佐辛 –哌啶类:哌替啶、芬太尼 –氨基酮类:美沙酮 4、合成:盐酸哌替啶、枸橼酸芬太尼 5、基本概念:治疗指数 第十二章非甾体抗炎药 1、解释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有时会引起胃肠道出血,为什么? 2、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按化学结构各为几类?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芳基烷酸类: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 –邻氨基苯甲酸类(灭酸类):甲芬那酸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药物和先导物的重要来源 2、天然药物化学: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 3、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s)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 4、有效部位: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5、无效成分(Inffective Constituents)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6、有毒成分: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7、有效部位(Effective Extracts)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8、提取常用方法:1.浸渍法2.渗漉法3.煎煮法4.回流提取法5.连续回流提取法 9、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在波数4000~500cm-1红外区域引起的吸收,而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特征频率区4000~1600 cm-1指纹区1500~600 cm-1 10、常见官能团伸缩振动区:①O-H、N-H (3750~3000 cm-1)②C-H (3300~2700 cm-1 )③C≡C (2400~2100 cm-1 )④C=O (1900~1650 cm-1 )⑤C=C (1690~1600 cm-1 ) 11、已知物的鉴定,一般通过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相比较,可以判断被测定的化合物是否与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相同。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官能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12、质谱(mass spectrometry),就是化合物分子经电子流冲击或用其他手段打掉一个电子后,形成正电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按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核磁共振波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另一射频磁场的照射,当照射场的频率等于原子核在外磁场的回旋频率时,有磁距的原子核就会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到的图谱。14、1H–NMR通过测定化学位移(δ)、质子数以及裂分情况(重峰数及偶合常数J)可以得出分子中1H 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 15、偶合常数:裂分间的距离称为偶合常数(J),单位Hz。其大小取决于间隔键的距离。16、糖的检识,主要是利用糖的还原性和糖的脱水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现象来进行理化检识,利用纸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色谱检识。 17、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α-C、β-C和糖的端基C的化学位移值均发生了改变,称为苷化位移。苷化位移值和苷元的结构有关,与糖的种类无关。 18、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层析法,是用于分离多组分有机混合物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 19、色谱法原理:是基于混合物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均匀分配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20、分配柱色谱是利用混合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而将混合物分离开。正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流动相(极性)极性小的化合物,先出柱,极性大的化合物,后出柱。 21、将含水量高的硅胶加热到150℃使其失去吸附水后可重新获得活性,此过程称为活化。 22、吸附强弱规律(含水溶剂中)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b.易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其吸附性能减弱。c.分子中芳香化程度越高,则吸附性能越强。23、糖匀体:是指均由糖组成的物质。 24、苷类:又称糖杂体,是指糖与非糖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指糖与苷元组成的苷。

最新整理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汇总知识讲解

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有效成分是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一定物理常数。 盐析法: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群体物质。 渗漉法:将药材粗粉用适当溶剂湿润膨胀后(多用乙醇),装入渗漉筒中从上边添加溶剂,从下口收集流出液的方法。 原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 次生苷: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 酶解:苷类物质在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次生苷的一种水解方法。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苷化位移:糖苷化后,端基碳和苷元α-C化学位移值均向低场移动,而邻碳稍向高场移动(偶而也有向低场移动的),对其余碳的影响不大,这种苷化前后的化学变化,称苷化位移。 香豆素: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 醌类: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

大黄素型蒽醌:大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 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碱提取酸沉淀法: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MVA)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 精油: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 SF/SFE: 超临界流体(SF):处于临界度(Tc),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利用一种物质在超临界区域形成的流体进行提取的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 脑: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它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皂样的泡沫。 酯皂苷:糖链和苷元分子中的羧基相结合形成酯苷键,这类带有酯苷键的皂苷称为酯皂苷。

药物化学知识点(1)

第一章绪论 (单选)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 (A)预防脑血栓(B)避孕 (C)缓解胃痛(D)去除脸上皱纹 (E)碱化尿液,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 4、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化学的任务 (A)为合理利用已知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技术。 (B)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 (C)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D)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的工艺和方法。 (E)探索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6、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中药和西药 B.各种剂型的西药 C.不同制剂的药进入人体内的过程 D.化学原料药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发现与发明新药(B)合成化学药物 (C)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 (D)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E)剂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2、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 (A)受体(B)细胞核(C)酶 (D)离子通道(E)核酸 5、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的是()。 A.寻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并创制新药 B.改造现有药物以获得更有效药物 C.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路线 D.研究化学药物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杂质来源和体内代谢等 E.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 第二章(教材第十三章)新药设计与开发

新化学实体(NCE)。 NCE是指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报道过,并能以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疾病的新化合物。 第一节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药物构效关系(SAR)是指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 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因素:药物分子因素(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由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电离度、电子等排、官能团间距和立体化学等 脂水分配系数P:药物的亲脂性和亲水性的相对大小 P=C O/C W 易于穿过血脑屏障的适宜的分配系数log P在2左右。 由Handerson公式得出的经验规律 1)胃中pH为1~1.5,故多数弱酸性药物(pKa3 ~ 7.5)在胃中以分子态存在,易于吸收。 如阿司匹林(pKa 3.5)为弱酸,在胃中99%以分子态存在,故在胃中吸收; 2)肠道pH为7~8,故多数弱碱性药物(pKa7.5 ~ 10)在肠道吸收。如可待因(pKa 8.0), 胃中多以离子态存在而不吸收,只在肠道吸收; 大多数药物通过与受体或酶的相互作用而发挥药理作用,药物结构上细微的改变将会影响药效,这种药物称为结构特异性药物。 (二).影响药物与受体作用的因素 ?立体因素 i.光学异构 ii.几何异构 iii.构象异构 ?药物结构中的各官能团因素 ?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因素 药效构象不一定是药物的优势构象,药物与受体间作用力可以补偿由优势构象转为药效构象时分子内能的增加所需的能量,即维持药效构象所需的能量。 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改变溶解度、解离度、分配系数,还可增加空间位阻,从而增加稳定性。 卤素是一强吸电子基团,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脂溶性(如:苯环上每引入一个-X,P 增加4-20倍)及药物作用时间。 引入羟基可增加与受体的结合力;或可形成氢键,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抗代谢药:通过干扰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的合成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抗肿瘤药物。 2.生物电子等排体:指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能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3.前药(Prodrug):指将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变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 4.药物:指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者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 5.生物烷化剂:指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体或活泼的亲电集团的化合物。进而能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基团部位进行亲电结合或共价结合,使生物大分子失去活性或使DNA 链断裂。 6.蛋白同化作用:是指雄激素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的分解,直接刺激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红细胞产生,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7.构效关系(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AR):在同一基本结构的一系列药物中,药物结构的变化,引起药物活性的变化的规律称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8.脂水分配系数:药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即药物在有机相(正辛醇)中和水中分配达到平衡时浓度之比值。 13.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16.软药(soft drug):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后,经预期和可控的途径迅速代谢失活为无毒性或无活性的代谢物的药物。 19.N胆碱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烟碱比较敏感。 20.药物代谢:指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转变为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正常系统排出体外。 21.激素(hormone):指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 先导化合物:新发现的对某种靶标和模型呈现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化学治疗: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以缓解由它们治病的的治疗。 几何异构:由双键或环等刚性或半刚性系统导致分子内旋转受到限制而产生的一种立体异构现象。 官能团化反应:在酶的催化下对药物分子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羟化等的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暴露出极性基团。 结合反应:原形药物或代谢药物的极性基团与内源性成分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反应。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在乳腺或子宫阻断雌激素作用,又能作为雌激素分子保持骨密度,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即呈现出组织特异性的活化雌激素受体和抑制雌激素受体双重活性的一类化合物。 钙通道阻滞剂:能在通道水平上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律减慢、血管平滑肌松弛的药物。 简答 1.★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一般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

药物化学重点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 重点 第一章绪论 1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内容。为了设计、发现和发明新药,必须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 (3) 药物合成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巴比妥类 1 异戊巴比妥 H N N H O O O 中等实效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体内代谢】巴比妥类药物多在肝脏代谢,代谢反应主要是5位取代基上氧化和丙二酰脲环的水解,然后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酯结合物排出体外。 异戊巴比妥的5位侧链上有支链,具有叔碳原子,叔碳上的氢更易被氧化成羟基,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易溶于水,从肾脏消除,故为中等时效的药物。 【临床应用】本品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阻断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细胞的兴奋性下降,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久用可致依赖性,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苯二氮卓类 1. 地西泮(Diazepam, 安定,苯甲二氮卓) 【结构】

N N O Cl 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并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 【体内代谢】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 -1去甲基、C -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被开发成药物)。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 1. 盐酸氯丙嗪(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 【结构】 . HCl N S Cl N 【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氧化代谢,体内代谢复杂,尿中存在20多种代谢物,代谢过程主要有N -氧化、硫原子氧化、苯环羟基化、侧链去N -甲基和侧链的氧化等,氧化产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本品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发挥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大剂量时可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和人工冬眠。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等。对产生光化毒反应的病人,在服药期间要避免阳光的过度照射。 第五节 镇痛药 盐酸美沙酮(Methadone Hydrochloride) 【结构】 N O . HCl 开链类氨基酮 【临床应用】本品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于吗啡、杜冷丁,其左旋体的作用=右旋体的20倍。适用于各种剧痛疼痛,并有显著镇咳作用。但毒性较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性小,成瘾性也小,临床上主要

药化名词解释、问答题

1.软药(soft drug):体内有一定生物活性,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使药物 在完成治疗作用后,按照预先规定的代谢途径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这类药物称为“软药”。 2.前药(prodrug):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 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强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3.生物烷化剂:是指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者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 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进行亲电反应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的一类药物。 4.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 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5.生物电子等排体(bioisosteres):是指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似, 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一组原子或基团。例如,—COO—、—CO—、—NH—、—CH2—等基团是电子等排体,—Cl、—Br、—CH3等也是电子等排体。 6.组合化学(combinatorial chemistry):利用基本的合成模块组合构成 大量的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不进行混合物的分离,通过高通量筛选,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再确定活性化合物结构的一种新药研究方法。 7.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 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8.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多数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某些抗生素还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作用。 9.NO供体药物是指能在体内释放出外源性NO分子的药物, NO又称血管内皮 舒张因子(EDRF),它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气体小分子,能有效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是临床上治疗心绞痛的主要药物。 10.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能在通道水平上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钙离子通 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Ca2+浓度,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血管平滑肌松弛的药物。 1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抑制ACE活 性,使AngⅠ不能转化为AngII,是一类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药物和先导物的重要来源 2、天然药物化学: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 3、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s)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 4、有效部位: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5、无效成分(Inffective Constituents)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6、有毒成分: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7、有效部位(Effective Extracts)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8、提取常用方法:1.浸渍法2.渗漉法3.煎煮法4.回流提取法5.连续回流提取法 9、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在波数4000~500cm-1红外区域引起的吸收,而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特征频率区4000~1600 cm-1指纹区1500~600 cm-1 10、常见官能团伸缩振动区:①O-H、N-H (3750~3000 cm-1)②C-H (3300~2700 cm-1 )③C≡C(2400~2100 cm-1 )④C=O (1900~1650 cm-1 )⑤C=C (1690~1600 cm-1 ) 11、已知物的鉴定,一般通过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相比较,可以判断被测定的化合物是否与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相同。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官能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 12、质谱(mass spectrometry),就是化合物分子经电子流冲击或用其他手段打掉一个电子后,形成正电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按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核磁共振波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另一射频磁场的照射,当照射场的频率等于原子核在外磁场的回旋频率时,有磁距的原子核就会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到的图谱。 14、1H–NMR通过测定化学位移(δ)、质子数以及裂分情况(重

药物化学重点简答题

第二章 2-1、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a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并用化学反应式写出异戊巴比妥的合成路线。 答:当引入的两个烃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烃基到次甲基上。经分馏纯化后,再引入小基团。这是因为,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因空间位阻较大,不易再接连上第二个基团,成为反应副产物。同时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原料、一取代产物和二取代副产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也便于分离纯化。 2-2、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答:1,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酰亚氨醇一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环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3,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则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4,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可供鉴别。 2-3、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 答: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的PKa值较小,酸性较强,在生理pH时,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在生理pH时,未解离的药物分子比例较大,这些分子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如果巴比妥酸5位上引入一个烃基或芳基时,对它的酸性影响不大,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不易解离,药物分子能透过血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故只有当巴比妥酸5位上两个活泼氢都被取代时,才有作用,单一取代无疗效) 2-5、巴比妥药物化学结构与其催眠作用持续时间有何关系? 答:巴比妥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与5,5双取代基在体的代过程有关。取代基为支链烷烃或不饱和烃基时,如为烯烃、环烯烃,可能在体易被氧化破坏,从而构成作用时间短的催眠药;如取代基为较难氧化的饱和直链烷烃或芳烃,一般为作用时间长的催眠药。 2-6、试分析酒石酸唑吡坦上市后使用人群迅速增大的原因。 答:镇静催眠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主要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因其有成瘾性、耐受性和蓄积中毒,在60年代苯并氮卓类药物问世后,使用开始减少。苯并氮卓类药物比巴比妥类药物的选择性高、安全围大,对呼吸抑制小,在60年代后逐渐占主导。唑吡坦的作用类似苯并搂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生物电子等排:是指具有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团或取代基,会产生大致相似或相关的或相反的生物活性,当这些基团或取代基的外电子层相似或电子密度有相似分布,或者分子的形状或大小相似时,都可以认为生物电子等排体。 2.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药效关系的简称。 3.先导化合物: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其首要的工作是要发现和寻找具有生物火星的化合物(如可卡因),这些化合物常称为先导化合物。 4.结构非特异性药物: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程度或药物根据作用方式,宏观上可以分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和结构特异性药物。前者的药理作用与化学结构关系较少,主要受理化性质影响。 5.受体:1.具有识别特异性配基(如药物)的能力,识别的基础是在二者在结构(包括构造和构型)上的互补。2.配基与受体结合后方可产生生物效应,其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可逆性的特点。3.与受体结合的配基其生物效应可分别为激动剂和拮抗剂。 6.GABA:r-氨基丁酸 7.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 8.MAO:单胺氧化酶 9.NSAIDs: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布洛芬 10.环氧合酶及脂氧化酶双重抑制剂:例如双氯芬酸钠 11.前药:经结构修饰把具有生物活性的原药转变为无活性的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作用释放出原药而使其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这种无活性的化合物称为前药。 12.COX: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 13.拮抗性镇痛药:是指一种药物对阿片受体某一亚型有激动作用,而对另一种亚型有拮抗作用,即具有激动-拮抗双重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一般成瘾性很小。 14.阿片受体完全拮抗剂:例如纳洛酮 15.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肝脏中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16.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17.Ca-A:钙拮抗剂,例如硝苯地平 18.AⅡ受体拮抗剂:例如氯沙坦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天然药物: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药物和先导物的重要来源 2、天然药物化学: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 3、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s)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 4、有效部位: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5、无效成分(Inffective Constituents)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6、有毒成分: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7、有效部位(Effective Extracts)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8、提取常用方法:1.浸渍法 2.渗漉法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 9、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在波数4000~500cm-1红外区域引起的吸收,而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特征频率区4000~1600 cm-1指纹区1500~600 cm-1 10、常见官能团伸缩振动区:①O-H、N-H (3750~3000 cm-1)②C- H (3300~2700 cm-1 )③C≡C(2400~2100 cm-1 )④C=O (1900~1650 cm-1 )⑤C=C (1690~1600 cm-1 ) 11、已知物的鉴定,一般通过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相比较,可以判断被测定的化合物是否与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相同。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官能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 12、质谱(mass spectrometry),就是化合物分子经电子流冲击或用其他手段打掉一个电子后,形成正电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按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核磁共振波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另一射频磁场的照射,当照射场的频率等于原子核在外磁场的回旋频率时,有磁距的原子核就会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到的图谱。 14、1H–NMR通过测定化学位移(δ)、质子数以及裂分情况(重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途径。 3.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 二、生物合成 1.一次代谢定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过程 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一些氨基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定义:以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又不起重要作用。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产物:生物碱、萜类等 2.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 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 主要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 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起碳链延伸作用的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碳链的延伸由缩合及还原两个步骤交替而成,得到的饱和脂肪酸均为偶数。碳链为奇数的脂肪酸起始物质不是乙酰辅酶A,而是丙酰辅酶A。 酚类与脂肪酸不同之处是在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碳链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A) 主要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焦磷酸烯丙酯(IPP)起碳链延伸作用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MAPP) 单萜-----------得到焦磷酸香叶酯(10个碳)倍半萜类-------得到焦磷酸金合欢酯(15个碳) 三萜-----------得到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20个碳) (三)桂皮酸途径 主要产物: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黄酮类 页19 共页1 第 (四)氨基酸途径 主要产物:生物碱类 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转变为生物碱,在脂肪族氨基酸中主要有鸟氨酸、赖氨酸,芳香族中则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 三、提取分离方法 (一)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常见方法有液-液萃取法、逆流分溶法(CCD)、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高速逆流色谱(HSCCC)、气液分配色谱(GC或GLC)及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

药物化学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总结 给结构写名称和作用靶点(10*1分)单独列出 给通用名写结构(5*1分)单独列出 选择(20*1)构效关系重点 填空(30个空*0.5分) 简答(4-5道,20分) 合成(2-3个,10分)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药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产生药效的两个主要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药效团:药效团是与受体结合产生药效作用的药物分子中在空间分布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三维结构) 2、药动团:是指药物结构中决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且参与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基团。(与药效团以化学键结合,是药效团的载体) 3、天然氨基酸:L-氨基酸或二肽在体内可被主动转运,可作为药动基团连接于药效团上,以利于其吸收和转运。 4、毒性基团:是指药物分子中产生毒性以及致突变或致癌等作用的结构基团。(毒性集团一般都有亲电性质,与体内核酸,蛋白交联)其药物分子中的主要亲电基团: ①含有环氧类的基团 ②可生成正碳离子的基团 ③β-内酯及醌类的基团 ④烷基硫酸酯或磺酸酯及β-卤代硫醚类的基团 ⑤N-氧化物、N-羟胺、胺类以及在体内可转化为含胺类的基团等。 5、药物生物转化反应

①Ⅰ相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羰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和偶氮基的还原反应) ②Ⅱ相反应:结合反应:1.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最常见、最重要) 2.与硫酸结合 3.与谷胱甘肽结合 4.与乙酰基结合 5.与甲基结合 6、前药:是一类经结构修饰将原药分子中的活性基因封闭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的药物。 进行前药修饰的作用(一般出选择): ①改善药物的吸收性②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③提高药物的选择性④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⑤提高药物的水溶性⑥降低药物的刺激性⑦消除药物的不良味觉⑧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 7、软药:软药是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使药物在完成治疗作用后,按预先设定的代谢途径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迅速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 8、电子等排体:是指外层电子数目相等的原子、离子、分子,以及具有相似立体和电子构型的基团。如亚甲基与氧原子 9、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又能产生相似生物学活性的基团或分子。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物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咪唑并吡唑类 一.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骈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天然药化 1.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2.有效成分:存在于生物体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具有防病治病作用,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3.盐析法: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5.渗漉法:将药材粗粉用适当溶剂湿润膨胀后(多用乙醇),装入渗漉筒中从上边添加溶剂,从下口收集流出液的方法。 6.原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 次生苷: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 7.酶解:苷类物质在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次生苷的一种水解方法。 8.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9.苷化位移:糖苷化后,端基碳和苷元α-C化学位移值均向低场移动,而邻碳稍向高场移动(偶而也有向低场移动的),对其余碳的影响不大,这种苷化前后的化学变化,称苷化位移。 10.香豆素: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11.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 12.醌类: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 13.大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 14.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15.碱提取酸沉淀法: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16.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19.SF/SFE:超临界流体(SF):处于临界度(Tc),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利用一种物质在超临界区域形成的流体进行提取的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25.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三萜皂苷元是三萜类衍生物,由30个碳原子组成。 26.甾体皂苷:是一类由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的寡糖苷。 27.次皂苷:皂苷糖链部分水解产物或双糖链皂苷水解成单糖链皂苷均称为次皂苷。28.中性皂苷: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1.强心苷:是生物界中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32.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C17位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α、β-γ-内酯)环称为强心甾烯,即甲型强心苷元。由23个碳原子组成。 33.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C17位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α(β),γ(δ)-δ-内酯)环称为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由24个碳原子组成。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生物烷化剂:是指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者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进行亲电反应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的一类药物。 国际非专有药名(INN):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研究时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并推荐使用。 抗代谢药物(antimetabolic agents):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B-内酰胺酶抑制剂:是针对细菌对B-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发现的一类药物。B —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B-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这是细菌对B-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B-内酰胺酶抑制剂对B-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通常和不耐药的B-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是一类抗菌增效剂。例:克拉维酸钾。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 inhibitors):又称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其催化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受到抑制,导致Ach在突出间隙积聚,从而延长并增强Ach的作用。因不与胆碱能受体直接相互作用,属于间接拟胆碱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青光眼以及抗老年痴呆例:溴新斯的明。 抗代谢学说:所谓代谢拮抗就是根据相关联物质可能具有相反作用的理论,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与基本代谢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或干扰基本代谢物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或使肿瘤细胞死亡。 非去极化性肌松药:(竞争性肌松药)和乙酰胆碱竞争,与N2受体结合,因无内在活性,不能激活受体,但是又阻断了Ach与N2受体的结合及去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如:苯磺阿曲库铵。 去极化型肌松药:与N2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使终板膜及邻近肌细胞膜长时间去极化,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骨骼松弛,如氯琥珀胆碱。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adrenergic agonists):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激动受体而产生型作用/或型作用的药物。 软药(soft drugs):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是药物在完成治疗作用后,按预定的代谢途径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迅速排除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例:苯磺阿曲库铵。钙通道阻滞剂:是在细胞膜生物通道水平上选择性地阻滞Ga+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Ga+浓度的药物,例:硝苯地平。 B-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竞争B 受体从而拮抗其B型拟肾上腺素作用。例:盐酸普萘洛尔。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ATII效应降低血压的一类高血压治疗药比如:氯沙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浆中无活性的十肽血管紧张素I(AngI),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酶降解,得八肽的血管紧张素II(AngII),AngII除具有强烈的收缩外周小动脉作用外,还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分泌醛固酮的作用,引发进一步重吸收钠离子和水,增加了血容量,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导致血压的上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抑制ACE活性,使AngI不能转化为AngI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一类有效地抗高血压药物。 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多数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某些抗生素还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即H+/K+—ATP酶,该酶存在于胃壁细胞表面,含有一个大的 a 亚基和一个较小的b亚基,该酶可通过K+/H+的交换生成胃酸的分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生物电子等排体(bioisosters):具有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团或分子会产生大致相似或相关的或相反的生物活性。分子或基团的外电子层相似,或电子密度有相似分布,而且分子的形状或大小相似时,都可以认为是生物电子等排体。 抗生素: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结构特异性药物:其生物活性与药物结构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1) 1、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答:促进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2、有些化学成分是中草药普遍含有的如:蛋白质、糖类、油脂、树脂、鞣质、色素等,这些成分一般无生物活性,称为无效成份。 3、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有效成分是我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D) A. 香豆素 B.苯甲酸 C.茜草索 D.樟脑 E.咖啡碱 4、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E) A.皂甙 B.氨基酸 C.蒽醌 D.黄铜 E.鞣质 5、属于亲脂性成分是:ABCD A.叶绿素 B.树脂 C.油脂 D.挥发油 E.蛋白质 6、衡量一个制剂质量的优劣,主要是检验其有效成分是否存在。(错) 7、有效部位:含有效成分的混合物。 8、怎样利用有效成分扩大药源?举例说明。 答:当从某一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出一种有效成分后,就可以根据此成分的理化特性,从亲缘科属植物,甚至从其他科属植物寻找同一有效成分。如小檗碱最初从毛茛科黄连分离得到,后发现小檗科、防己科、芸香科等许多植物中均含有小檗碱。 9、把下列符号中文名称填写出来: Et 2O(乙醚) CHCl 3 (氯仿) EtOAc(乙酸乙酯)n-BuOH(正丁醇) Me 2CO(丙酮)EtOH(乙醇)MeOH(甲醇) C 6 H 6 (苯) 10、亲脂性有机溶剂是指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性强提取成分范围小,沸点低易浓缩,毒性大,易燃,价贵,不易透入织物组织内,提取时间长,用量大。 11、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其含量应达80%以上,可使淀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等从溶液中析出。 12、结晶法常用的溶剂有冰醋酸,水,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等。结晶法常用的混合溶剂有水/乙醇,丙酮/水,乙醇/氯仿,乙醇/乙醚,氯仿/乙醚,石油醚/苯。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4)蒽醌类 1、Molish试剂反应 答:即α-萘酚试剂反应,指糖或甙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与α-萘酚缩合而生成紫色缩合物。 2、简述糖的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 答:提取的方法是根据它们对水和醇的溶解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单糖包括小分子低聚糖可用水或50%醇提取;多糖根据可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的性质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可用铅盐、铜盐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以及分级沉淀或分级溶解法等。 3、香豆素具有苯骈α-吡喃酮的基本母核。结构上可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尤其在芸香科、伞形科中特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