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简答题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简答题考点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简答题考点归纳:

1简述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1 描述心理现象 2揭示心理规律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3简答心理学的研究学的研究主要方法: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调查法 4 心理测验法 5 个案研究法

4阐述心理学科的性质及主要依据:性质: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依据:1从心理的主体来看,诚然,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或社会历史的存在物,但人又是“一种活着的自然实体”。2从心理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 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4 从心理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应过程本身的研究多半是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5 从心理的根源来看。

5简答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2 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6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第一,日常生活经验证明。第二,医学临床经验证明。第三,科学实验证明。

7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1.感受器 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输神经5.效应器

8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9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首先,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其次,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即感性认识),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10说明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11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2对象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新颖性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12人的外部感觉有哪些内容:1视觉2听觉3嗅觉和味觉4肤觉(皮肤感觉)

13运动知觉包括哪些内容:1真动知觉 2似动现象 3运动幻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4感觉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15简述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16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4注意科学用脑

17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用两千多个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以自己为被试用节省法测量了遗忘的进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18简述如何复习:首先,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其次,复习要多样化。第三,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19记忆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记忆有什么特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特点: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20记忆有哪些过程:1识记 2保持与遗忘3再认与回忆

21简述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3记忆的正确性4记忆的准确性

22简述识记的规律:1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2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3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4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5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6合理选择识记方法7运用尝试识记8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23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律2适当超额学习3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4正确组织复习

24思维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

25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1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规律有民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类性。

26简述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27表象加工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拼合、联合、夸张、典型化、猜想

28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1发现新问题2解决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简述解决新问题包括哪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豁然开朗阶段4检验假设阶段 30求异思维有哪些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31简答思维的功能:1理性认识功能2学习功能3创造功能4调控功能

32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33注意有何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功能

34简述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1刺激的强度2刺激物的对比3刺激物的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 35简述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36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熟练的,这样才能把大部分注意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去,使注意合理跟配2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习惯程度等。

37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3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4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

38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被抑制3呼吸的变化

39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1客体的复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状况2环境因素3活动任务的单一与复杂4主体的知识经验与个性特征

40简述有意注意的保持规律: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41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启动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

42简述动机通常有哪几种分类:一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二按动机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三案动机的激发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四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43简述强化理论: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44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1采取决定阶段2执行决定阶段

45简述的意志品质有哪些: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一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三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四克服困难

47简述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一是语言提示的方式。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参加有关的活动而产生问题,自觉地要求探索结果。

4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于爱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49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第一,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强度水平。第二,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50简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影响活动的选择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活动时的情绪4影响任务的完成

51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5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5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53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有哪些表现:一积极动力增力作用与消极阻力减力作用。二肯定与否定性质。三激动与平静状态。四紧张与轻松作用。五情绪的强弱两级状态

54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联系: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2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有影响作用。区别:1反映的对象不同2随意性程度不同3机体表现不同

55怎样控制激情:1自我意识调控2理智调控3合理释放4艺术升华5适当转移

56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一正确认识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二正确认识与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水平

57简述情商的含义: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58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1信号功能2适应功能3动机功能4组织功能

59简答人的外部表情的变化:1 面部表情2言语表情3身段表情

60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一、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联系1知识、技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是能力发展的基础。2能力又制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1 掌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技能基本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而能力属于人的心理特征。2 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率。

61能力的种类有哪些:1一般能力2特殊能力

6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言语——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节奏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知自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

63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类型的差异 64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1家庭教育影响2学校教育影响3社会教育影响4自我教育影响

65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6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具有一种“成就感”2发现“新的自我”3具有强烈的自尊心4性意识开始觉醒

67简述人格的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独特性3人格的稳定性与毕生发展性4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68如何理解学习这一概念:1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准的2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3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变化

69学生学习有何特点:1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70简述学习的作用:第一,学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第二,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第三,学习是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手段。

71简述加涅学习分类理论: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动作技能的学习

72简述布鲁姆学习分类理论:1认知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73简述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内部条件:1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2元认知发展水平3学生的动机水平。外部条件:1变式与练习2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

74简述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1人为联想策略 ①形象联想法。②谐音联想法。③首字连词法。2内在联系策略 ①树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建立类比③利用先行组织者。④生成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学习策略一般分为哪几种: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

76认知策略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复述策略2精密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

77元认知策略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

78资源管理策略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3意志管理策略

79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1特定性原则2生成性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注意个人效能感原则5注意个体的年龄差异原则

80简述知识学习的标准:1概念化2条件化3结构化4自动化5策略化

81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2呈现学习材料的教学策略3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4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5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8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2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4指导的作用5定势作用6对学习情境的理解7认识结构特点8认识策略与元认知

83简答学习迁移的理论有哪几种: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3概括化理论4关系说

84简述智力技能的特征:1观念性2内潜性3简缩性

85简答技能的作用:1技能的掌握是进行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2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对有关知识的掌握3技能的形成也有利于智力、能力的发展。

86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型阶段4自动化阶段

87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2能利用细微线索。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88如何培养动作技能:1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2示范与讲解3练习与反馈

89简述品德的特点:1稳定性2个别性3自觉性

90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2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3个人品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

91简答道德认识的形成:1道德知识的掌握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道德信念的确立

92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2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简述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过程:1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作出评价2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3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4从片面的评价道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94简述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哪几个时期:1无道德信念时期2道德信念萌芽期3道德信念开始确立的时期

95简述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特点:1是有意识的心理2是社会性的心理3是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96简述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1先天和后天的关系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97简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1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2个体的心理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和结果3教育必须一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特点为依据4 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

98简述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基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先前遗传素质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生理成熟的阶段,外界环境和教育所起的教育甚微。

99简述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恰恰相反,它片面和机械地强调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极端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遗传素质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的作用。

100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时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具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式构成下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101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岁,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和疑虑。第三阶段,学前期6、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第四阶段,学龄期6、7~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敢的混乱。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60,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基本的自我完善感对基本的绝望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03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面向全体的原则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尊重和理解的原则4学生主体性的原则5个别对待原则

10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105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106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意志健全4人格完善5自我认识客观6 人际关系协调7反应适度

107如何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3广交朋友,与人为善4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108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1使教师真正体验工作价值2使教师工作内容多样化3适当地增加一些工作的难度4给教师应有的自主权5将教师的能力发挥与兴趣统一起来6及时运用信息反馈机制

109简述教师威信的形成因素:1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2优良的心理品质3较强的业务能力4得体的风貌5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