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最新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最新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最新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写出下列句子类型、熟记句式特点并自我翻译

一、(判断句)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

4、斯固百世之遇也。

这实在是百世的际遇啊。

5、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就是现在叠加着躺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6、此人力士。

这个人是大力士。

7、燕王,吾所立

燕王是我扶持的。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我是在市井中操刀的屠夫。

9、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我作为赵国的将领,有攻取城池在野外打仗的功劳。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现在他们正好是刀和菜板,我们是鱼和肉。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这时以大中丞的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心腹。

12、梁父即楚将项燕。

梁父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的景观啊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询问他们现在是哪个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魏朝和晋朝了。

15、巨是凡人。

吴巨是个平庸的人

1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一同共事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子。

1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您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二、(被动句)

1、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是被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信却被怀疑,对国忠诚却被诬陷,能没有怨恨吗?

4、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于是被猾胥上报充当里正的徭役。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有这样的威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震慑住。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让整个吴国的土地和百姓都被别人操纵。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有人推举他当孝廉他不就职,屡次被三公官署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

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痛恨君王不能听到忠臣的劝诫,让谄媚奉承的话遮蔽了明理,歪邪之人陷害公正之人,朝廷之中不能容纳刚正清廉的臣子。

三、(倒装句)

(一)(主谓倒置)

1、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2、贤哉回也!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二)(定语后置)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有多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虫促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强劲的筋骨。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敲打时铿锵作响的石头,到处都是啊。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阉党之乱中,做了大官却不改变志向的人,这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

(三)(宾语前置)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怕不能了解别人啊。

3、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例如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效果呢?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这说的就是先生您吧。

6、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只担心他生病。

7、唯余马首是瞻。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

8、唯你是问。

只拿你问话。

9、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10、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

1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思想纯洁无邪!

13、是以后世无传矣。

因此后世没有流传下来。

14、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5、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我的门客蔺相如制止我说:您凭什么了解燕王?(四)(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更青。

2、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李姓家的孩子李蟠,不被现在风气所约束,向我学习。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山之农亩让支撑房屋的柱子比南山的农田还多

四、(省略句)

1、( 省主语)

触草木,尽死。

(毒蛇)碰到草木,草木都枯死了。

2、(省谓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渐渐低落,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3、(省介词宾语)

竖子不足与谋。

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商量大事。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4、( 省介词)

今以钟磬置水中。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中。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我和将军您合力攻打秦国,您在黄河南面作战,我在黄河北面作战。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

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⑶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

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

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

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我们做到意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衔接紧密,过

流自然。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

⑵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

署之役为最。

译文: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

督署的那次战斗。

2、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⑶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

物的污染呢?

⑷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巩固练习:

第一册文言文翻译练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

用亡郑以陪邻?

译:如果使郑国灭亡而能对你有利,冒昧的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我不能早重用你,现在事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4.夫晋,何厌之有?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伤害他。这是不仁德的;失掉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6.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译:从前的战争失败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耻辱?

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

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

9.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尽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1.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

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译:触龙进去的时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而慢慢地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

以致连快走也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

14.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1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1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

译: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附臣服,就要采取措施加强文教和德化来使他们归附,已经使他们归附了,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

17.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18.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

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只不过没有跑一

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贵族家的狗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

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20.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

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更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

2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望着大海对海神感叹道:“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自认为每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2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我如果不是到你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深明大道的人笑话。

2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吞并天下的雄心。

26.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译:明天早上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译: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人是谁?

2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译: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紧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2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3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译: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3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只是叶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和味道却不同。

3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

3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

译:因此,学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之处,教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之处之后才能够反省自己

文言句式翻译练习——高中高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总结

古汉语固定格式语段练习 1. 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 济水北岸的一个商人,渡河,他的船沉没了,漂到了水中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大声呼喊着。有一个打鱼的人划着船前往去救他,还没到,他急切地呼喊到:“我,是济水边上最有钱的人,如果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打鱼的人用船把他送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十两金子。打鱼的人说:“先前答应给一百两金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恐怕不可以吧?”商人说:“你,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获能有多少?一下子得到十两金子,还是不满足吗?”打鱼的人沮丧地离去了。又有一天,商人沿着吕梁山向下游去,船撞到了礁石上,又沉没了。而那个打鱼的人又在那里,有人对他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打鱼的说:“这是答应给酬金却不按数酬付的人。”于是站在那里观看,商人被水淹没了。 2.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之外,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服,百姓不信,方此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吾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也。?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史记·孙武吴起列传》。 译文 魏国设立国相,让田文作国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允许我跟您论一下功劳,怎么样?”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兵乐于为国效命,敌对的国家不敢谋犯,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使万民亲近,使府库充实,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又说:“守卫西河,秦兵不敢向东进犯,韩国和赵国像对待宾客一样顺从,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接着说:“这三方面,您都处在我的下面,可是位子却在我的上面,为什么?”田文说:“国君年少,国家混乱,大臣们不服从,百姓们不信任,正在这个时候,(国君)把国事嘱托给了您呢?还是嘱托给了我呢?”吴起默然了很久,才说:“(国君)把国事嘱托给了您。”田文说:“这就是我的位子处在您的上面的原因啊!”吴起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3.晋侯复假道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 晋国的国君又一次向虞国的国君借道来讨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晋国的气焰不可助长,对于敌寇不可疏忽。一次

初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带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④期年 ..之后: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参考答案】 5.①朝服.衣冠:穿戴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 ..之后:一年 ⒍(4分) 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一)(12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囊瓦者何楚之相也。郢者何楚王治处也。 ⒎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戚畔之. D.怅恨久之. ⒏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具体方法:留、删、 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 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

语文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徐闻实中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一、画出下面句子的主谓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定:( ) 状:《》补:〈〉)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3、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4、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5、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导入:按照(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格式写三个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②之。” (《论语·公冶长》) 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2.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 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知识梳理】 一、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者,……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也 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3.……者,……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②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④秦,虎狼之国。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⑦此亡秦之续耳。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⑤梁文即楚将项燕。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略讲)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略讲)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 例: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例: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辨析: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候悦,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仁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问候发怒了,仁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仁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仁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译文: 1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高祖讳重光,字廷宣。……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异树木。走:跑。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争”的后面。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孝友”是两个单音节词,应“换”为双音节词。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2.(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及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 判断句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斯固百世之遇也。 5、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6、此人力士。 7、燕王,吾所立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9、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2、梁文即楚将项燕。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1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被动句 1、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倒装句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贤哉回也! 定语后置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宾语前置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宋何罪之有?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惟余马首是瞻。 8、惟你是问。 9、大王来何操? 10、沛***** 在? 1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3、是以后世无传矣。 14、夜以继日 15、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介宾短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山之农亩省略句 1、省主语触草木,尽死。 2、省谓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省宾语竖子不足与谋。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4、省介词今以钟磬置水中。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臣言。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5、省量词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译为“有个……的人”。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 2、“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可译为“用……做……”或“把……当作……”。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3、“有(无)所”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可译为“有(没有)……的(人、事、物)”。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是以”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译为“所以(因此)……”。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何所”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 7、“所以”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的”。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8、“然则”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9、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救赵孰与勿救? “孰与”此式表示比较和选择。译为“与……比,哪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何……之有” 此式系“有何……”的倒装,借助“之”字把宾语提到前面。可以译为“有什么……呢?”例如:《公输》:“宋何罪之有?” 11、“无乃……乎” 此式表示用委婉的语气对某一情况(事情)加以推测(商榷)。译为“恐怕(只怕)……吧”。例如《崤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2、“不亦……乎” 此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译为“不也是……吗”或“岂不是……吗”。如《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 13、“得无……乎(耶)” 此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或诘问。译为“恐怕……吧”或“莫非……

2019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真题训练答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答案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 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 ②帝以芝清忠稷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 ①诸葛亮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②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①重点字:以、以为、先驱,句意。②清忠、履正、素,句意。 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今年文言翻译不难,只有“履正”的意思稍显陌生,意思是“躬行正道”,只要学生按照句意理解翻译下来就可以。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 ②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 ①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②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①“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狱:案件;威风:声威;文理:条理。 3.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①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译文: ②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译文: ①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②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⑷①重点词语:务,致力于/尽力;苛,苛严;犹,尚且/还;宽,宽松。 ②重点词语:无所知,无知;蔽遮蔽/确定;辜,辜负;德,仁德。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doc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写出下列句子类型、熟记句式特点并自我翻译 一、(判断句)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 4、斯固百世之遇也。 这实在是百世的际遇啊。 5、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就是现在叠加着躺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6、此人力士。 这个人是大力士。 7、燕王,吾所立 燕王是我扶持的。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我是在市井中操刀的屠夫。 9、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我作为赵国的将领,有攻取城池在野外打仗的功劳。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现在他们正好是刀和菜板,我们是鱼和肉。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这时以大中丞的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心腹。 12、梁父即楚将项燕。 梁父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的景观啊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询问他们现在是哪个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魏朝和晋朝了。 15、巨是凡人。 吴巨是个平庸的人 1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一同共事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子。 1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您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二、(被动句) 1、五人者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五个人是被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信却被怀疑,对国忠诚却被诬陷,能没有怨恨吗? 4、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于是被猾胥上报充当里正的徭役。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有这样的威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震慑住。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让整个吴国的土地和百姓都被别人操纵。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有人推举他当孝廉他不就职,屡次被三公官署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痛恨君王不能听到忠臣的劝诫,让谄媚奉承的话遮蔽了明理,歪邪之人陷害公正之人,朝廷之中不能容纳刚正清廉的臣子。三、(倒装句) (一)(主谓倒置) 1、甚矣,汝之不惠 ! 你太不聪明了! 2、贤哉回也 !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二)(定语后置)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有多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虫促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强劲的筋骨。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敲打时铿锵作响的石头,到处都是啊。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阉党之乱中,做了大官却不改变志向的人,这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 (三)(宾语前置)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训练 一、(2013年江苏卷) 1、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译文:当初,魏明帝做太子时,李丰在文学中。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抓获一位东吴投降的人,魏明帝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带的名士是谁?”那位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李安国的人。”这时李丰为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魏明帝说:“李丰的名气竟然遍及吴趆一带了?”后来转任骑都尉、给事中等职务。 2、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译文: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译文:等到嘉平四年司马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指向李丰。 二、(2012年江苏卷) 1、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苏涣)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君(苏涣)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 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苏涣)之寡过焉可也。 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三、(2011年江苏卷) 1、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陈公弼)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陈公弼)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陈公弼)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 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 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 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 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 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 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 矣 4.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府而著之外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 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 何? ③君奚患 焉? 5.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末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捕公孙诡、羊胜,皆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安国皆泣,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①梁王怨爰盎及议 臣 ②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 之 ③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 事 6.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 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 之。 ②太祖口貌如 故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