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 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后达标知能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 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后达标知能提升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年7月20日,《环境与健康展望》上的一项研究,对印度西北部约5万只鸡的养鸡场的随机检查显示出,三分之二的鸡感染了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酶的细菌,它能破坏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最终使得抗生素对治疗此类细菌无效。而这种“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养鸡场乱用抗生素的结果。从矛盾的观点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抗生素从“有效”到“无效”,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②“有效”和“无效”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③“有效”和“无效”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④“有效”与“无效”之间的对立统一,根源于人类不恰当的用药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抗生素的“有效”与“无效”是一对矛盾,矛盾双方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②当选;矛盾双方的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③当选。“超级细菌”出现后,抗生素从“有效”到“无效”的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而不是斗争性,①错误;人类不恰当的

用药行为导致抗生素从“有效”向“无效”的转化,而不是导致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排除④。

2、习近平主席指出,“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中美分歧时应()

①承认矛盾,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②在对立统一中消除矛盾,实现互利共赢

③看到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寻找共同利益

④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中美分歧时应承认矛盾,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应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①④当选;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②错误;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③错误。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丰富了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但是,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其添加量,因为食品添加剂超过一定剂量时会显现其对人的毒害性。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注意把握事物量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丰富了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但是,食品添加剂超过一定剂量时会显现其对人的毒害性,这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同时也说明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注意把握事物量的变化,坚持适度原则,②④符合题意;①③干肢不符。

4、我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有研究发现,晚睡晚起也有其好处,作息习惯与年龄、性别有很大关系。60岁以上人群中,喜欢早起的人数是30岁人群的两倍;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喜欢早起。可见()

①改造客观世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对作息习惯进行具体分析③真理和谬误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化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作息习惯与年龄、性别有很大关系”,因此“早睡早起身体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对作息习惯进行具体分析;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①不选;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③错误。

5、“单凭勇气的冒险,无异于是在自杀”这一漫画给我们的哲学

启示是()

①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安全的飞跃

②要承认和分析矛盾,揭露并解决矛盾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④坚信前途光明,同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漫画讽刺了那些只顾蛮干、只凭勇气而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行为,启示我们办事情必须正确把握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客观规律,只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题意。

6、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十几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解析:选C。“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

殊性;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问题,也没有体现发展的趋势,A、D与题意无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错误。

7、习近平对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效。之所以突出问题导向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认识

②认识具有客观性,问题导向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只有发现问题,承认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④矛盾具有特殊性,突出问题导向才能对具体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问题即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只有突出问题导向,才能对具体的问题作具体分析,正确地解决矛盾,③④正确。

①中“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认识”的说法错误;②中“认识具有客观性”的说法错误。

8、2017年上半年,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地方差异渐趋明显,热点城市政策不断收紧,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频频加码,开启“限售”模式且范围不断扩大,同步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着力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各地差异渐趋明显,因城施策,这体现()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

体分析③要敢于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创造条件改造事物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③不选;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且正确。

9、2017年,中国继续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贫困问题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④把握矛盾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扭住“精准”,是说要将措施落实到位,找对“穷根”是说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困难,要“精准”,抓住问题的核心,②③正确;找对“穷根”不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①不符合题意;④中“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说法错误。

10、37年前成立深圳特区,2017年设立雄安新区。从深圳到雄安,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转轨,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

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不同时代和阶段自有不同的历史命题,然而步履坚定的我们,一定能闯出新的天地。这告诉我们()

A、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形成的

D、要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解析:选D。材料指出不同时代和阶段自有不同的历史命题,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D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新旧事物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

11、“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有()

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材料中的信息主要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②符合题意,①排除;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而

不是无条件的,③错误;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12、“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这要求我们()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不可忽视支流

②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③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中“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强调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但是“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不可忽视支流,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也要正视问题,①④当选。②强调树立创新意识,与题意无关;③强调主次矛盾,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017年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单车。至此,包括广州、北京等4个一线城市在内,全国共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

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投放量达1 500多万辆。共享单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切切实实的便利,其倡导的共享理念更是迅速被公众

所接受,国内共享单车已带动10万人就业。然而,围绕着共享单车的运营、服务的话题争议一直在持续。共享单车潜藏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野蛮生长”引发的无序停放,影响群众出行安全和城市环境;共享单车技术标准规范不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此,共享单车企业应在运营维修上下功夫,解决好乱停放、车辆维修难等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在市场投放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已进入“下半场”,这个时候企业更应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吸引用户,赢得口碑。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共享单车问题。(26分)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矛盾的观点,问题指向如何正确对待共享单车问题。可从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不同,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面解答。

答案:(1)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5分)既要看到共享单车对市民出行和就业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共享单车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等问题。共享单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带来的问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8分)

(2)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6分)共享单车企业要正视共享

单车带来的问题,提高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搞好相关服务,认真解决问题。(7分)

14、电影《战狼2》票房总收入目前已突破50亿元,给已经沉迷了大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带来一丝曙光。相关专家分析,《战狼2》的成功得益于:有一个精益求精、认真较真的导演;故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充满正能量,暗合当前时代背景和观众情感需求;上映时间恰到好处,避开了引进的大片,故能独占鳌头,迅速冲击票房。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影片自身的质量、品质和气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国产电影应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6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主要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围绕国产电影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影视作品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效益。(8分)

(2)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8分)

(3)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实现影视作品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丰收要求我们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注重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品质,推动影视作品以优秀的品质、

口碑去赢得良好的票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10分)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推荐)2014年高考文综(天津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文综(天津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10分) 解析:首先要对设问进行翻译和转化,使其能与课本观点和答题的角度与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可以转化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的作用。如何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也就是从国家角度和具体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下来要回归课本,我国目前经济要解决哪些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什么,企业发展机器人能起到什么作用。然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从企业的角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发挥作用。从国家角度: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发挥着作用。 官方参考答案:①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②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反思:没有想到用机器人代替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再一个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细化不到位。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的含义、价值量的决定等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关知识。答这类题时观点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必修3第3单元单词短语讲解 1.Bet bet [bet] n. 赌, 打赌 1). 打赌[(+on)] Let's have a bet on the result of the election. 让我们就选举结果打个赌吧! 2). 赌金,赌注 3). 意见,猜测[+(that)] My bet is that she won't refuse his invitation. 我认为她不会拒绝他的邀请。 You shouldn't make bets = (make a bet打赌) against him v. 赌, 赌钱 1). I bet you don't know who won the game last night. 我肯定你不知道昨晚谁赢了比赛。 2). He bet twenty dollars on me to win the fight. 在口语中I bet =I’m sure 我肯定 I bet it will rain tomorrow !我肯定明天会下雨! 2.scene n. 现场, 场面, 情景, 景色, 发生地点, [戏剧]一场, 布 景, 道具布置

3.tale故事;传说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 4.permit/ allow allow /permit这两个词的意义与用法相近。其句型为: 1、allow/permit sth 2、allow/permit sb to do sth 3、allow/permit doing sth 如:①This plant allows one hour for lunch. 这家工厂允许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②He would not permit the waste of a single grain. 他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 ③They don't allow/permit people to smoke in the offices. ④We don't allow/permit smoking in the offices. ⑤Talking loudly is not allowed/permitted in the library. permission是permit的名词形式 5.go ahead本意“前进” 6.go ahead“随便,请自便”“继续”着手做某事;尽管去做;不要 等(常用于祈使句) 7.“May I ask you a question”“Yes,go ahead.”“我可以问

【试题】2014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全国卷)含答案

【试题】2014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全国卷) 24.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 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25.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7.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人民币新增2.76万亿元,远离于2012年的0.49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因收购外汇资产而增加本币投放的做法 A.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B.会提高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C.会加快人民币的流通速度 D.会提升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28.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2018年4月新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二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三框自觉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合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2014年普通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文综政治试题

绝密★启封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说明:本卷为课标卷Ⅰ,由学科网政治解析团队第一时间独家人工录入。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014全国课标卷Ⅰ)1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 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 学科网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 C.少150元 D.多150元 (2014全国课标卷Ⅰ)13.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全国课标卷Ⅰ)14.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专门生产了近万台定制彩电。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配送、安装,整个过程仅耗时一个 月,比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含产供销)少用半年多的时间。与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相比,这种定制 生产模式能够 ①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②以需定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 ③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 财政平衡制度。完成15~16题。 (2014全国课标卷Ⅰ)15.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2014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政治试题大纲卷 24、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之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实用价值很容易被消耗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25、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7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A、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庭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健全公子正常增长机制 27、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人民币新增2.76亿元,远高于2012年的0.49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因收购外汇资产而增加本币投放的做法

A、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B、会提高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C、会加快人民币的流通速度 D、会提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 28、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了“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居于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心理学家将一条街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他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实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里没有能动性,不能通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里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里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里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劝学》被收入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另有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汉代贾谊《过秦论》、唐代韩愈《师说》)。这些课文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名篇,滔滔雄辩,形象生动,通过反复诵读、咀嚼文章,可以聆听学者先哲的济世忠告,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借鉴古人为文的议论艺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议论体文言文,让学生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其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文质兼美,论述学习对修身行世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通过诵读、旁注、讨论等活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从而塑造其美好心灵,让学生领悟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宏大精微的思想情怀,培养人文情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古代“优秀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阐发学术观点,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灌注浓烈的情感,妙用20个比喻句,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构思奇妙,形象生动,因此这是训练比喻说理的绝佳范例。通过反思如何用比喻来说理,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分析概括、议论写作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他们结合注释在课前预习完成字句疏通,教师利用第一课时对本文重难点字词进行点拨。而《劝学》妙用20个比喻,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只有将这些比喻与所阐述的道理探究清楚,才能将课文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而这恰好是学生学习中理解的难点,因此将本课设计为第二课时。本课的意义在于:通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和立法法B.宪法C.立法法D.行政法规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监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为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19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体现 ③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护人权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程序公正 B.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实体公正 C.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 D.办案过程符合实体公正。办案结果符合程序公正 5.国务院经过调研论证拟订外商投资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三次审议,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A.充分发挥了人民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B.表明立法机构坚持审慎立法和民主立法精神 C.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体现 D.意味着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的立法工作 6.行政执法是政府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责任、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近日,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①有利于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 ③是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 ④表明国家行政机关具有进行法规备案审查的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成绩。公安部2019年1月通报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已打掉涉黑组织129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59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9270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21亿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①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地位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保障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实现,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 ④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政治试题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政治试题 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件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A)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C)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15.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产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B)

①钢铁产业②信息产业③保险业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D)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C)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举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D)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B)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C)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注)於:叹美词。皇:美,辉煌。无竞:无人可以与他竞争。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允:诚然,信实。厥:其]该诗句应出自() A.《诗经·周颂》 B.《国风·周南》 C.《诗经·大雅》 D.《诗经·小雅》 解析:《诗经》中的“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而材料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对周武王和周文王的歌颂,故A项正确;“风”为地方民歌,因而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雅”是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布局分为“大雅”和“小雅”, 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小雅”属于“雅”的一种,故D项错误。 答案:A 2.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 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 B.认为《离骚》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 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 D.对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 解析:材料大意是:《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离骚》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司马迁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故A项正确;《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而《诗经》是现

实主义作品,两者创作手法不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感伤,故D项错误。 答案:A 3.“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根据这段文字的特点,可知它属于() A.汉赋 B.唐诗 C.元曲 D.宋词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出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和华美的词藻,这属于赋的特点;B、C、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特点不符,故选A项。 答案:A 4.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多样性 解析:题干材料中刘师培关于南北环境及文风的逻辑的叙述有些主观因素,不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地理环境是导致南北文风差异的重要因素,但并未达到“决定性”的程度,故B项错误;不管环境与文化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不同地区间文化不同是事实,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刘师培已经看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故D项错误。 答案:C 5.宋朝文人认为“唐诗无避讳”,论及本朝时则说:“今之诗人,不敢尔也。”由此可见() A.唐人写诗不受礼义纲常的约束 B.政治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word版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 政治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广东某市出台政策,实施农业“一镇一品”示范建设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与试点镇对接,构建平价商店、机场超市、网站、连锁店等组成的网络化销售平台,显著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成效利益于 ①借力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优势②降低商品价格,确立竞争方向 ③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发展战略④调整消费结构,增加产品供给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5. 图7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图7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 A.X为汽车的价格,Y为汽油的需求量 B.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C.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 D.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 2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 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 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7. 假定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 图8中的X点,如果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 策,一般来说,该点短期内可能趋向 A.X1 B.X2 C.X3 D.X4 28. 2013年7月16日,在军方的支持下, 埃及政府宣布重启国家过渡进程。其后, 美国和欧盟表示将重新审视对埃关系,海 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则力挺埃及军方,而 伊朗和土耳其对埃及过渡政府持反对态度。国际社会不同反应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性B.国际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C.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D.大国和国际组织对他国内政的干涉 29. 某政协委员公开展示了一幅包括103种常用证件、长达3.8米的“人在证途”图,并由衷感叹: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政府解决“人在证途”的问题的根本方法是 A.提高行政效率B.简化办证程序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百万英镑

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 The first period Reading Teaching goals 1. Target language a.Key words and phrases bet, make a bet, permit, go ahead, by accident, stare, account for, to be honest, jealous b.Expressions on request: Would you step inside a moment, please? Would you please come in? May we ask what you’re doing in this country and what your plans are? Well, why don’t you explain what this is all about? 2. Ability goals a. Enable students to read and hear natural language in a dramatic context and increase their self-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 which will increase their overall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b. Enable students to sum up the main idea of ACT ONE Scene 3. c.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about the whole scene. d. Retell the scene using the key words of the whole scen e. e. Express their opinions by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Do you think money is everything? Why? 2) Do you agree that only money can bring people happiness?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 a.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natural language in the dramatic context and increase their self-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 b. Help students to sum up the main idea of ACT ONE Scene3. c.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of the whole scene. d. Get students to retell the whole scen e. e. Help them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Do you think money is everything? 2) Do you agree that only money can bring people happines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 How to interpret language through tone of voice and body language, gaining a greater appreciation of the various verbal and non-verbal ways in which language works. b. Discuss the questions: 1) Do you think money is everything? 2) Do you agree that only money can bring people happines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高考题整理

第9课诗歌与小说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2011年题组(备注:无) 2010年题组 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2.(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009年题组 1.(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2.(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 2008年题组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02

《作业推荐》02——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单选题(共90 分) 1.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下列各项对《诗经》的解读,正确的是 A.收录自商至西周的诗歌 B.其诗感情真实“思无邪” C.以五言为主或间以杂言 D.奠定浪漫主义传统基础 【答案】B 【解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故A错误;《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故C的说法错误;它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所以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D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是其诗感情真实“思无邪”,故B的说法是正确的解读。 2.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印证 C.《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 D.《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经济的一手史料 【答案】C 【解析】 东晋时期豪强势力强大,与政府矛盾尖锐;东晋时期的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北方更大。因此《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的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故答案为C项。A项“直接说明”说法错误,作为文学作品,可以有虚构的成分,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的二手史料,排除D项。 3.宋词从开始的以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为主要题材发展到后来的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即尤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这反映了宋词 A.文学的功能非常强大 B.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浓厚的儒家人文情怀 D.题材范围逐步扩大 【答案】B 【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 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2.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 书法 B. 绘画 C. 戏剧 D. 杂技 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贵族化 B. 逐渐平民化 C. 逐渐宗教化 D. 逐渐神秘化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7.“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